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09-06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6篇)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1篇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本

今年上半年,全办上下以xx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的茶叶产业化发展工作目标任务,针对茶叶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围绕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强化行业管理、推进全县茶产业发展、加强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茶产业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上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茶产业得到稳步提升。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0.53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5.57万亩, 由于受严重干旱的影响,少部分小茶树因旱致死;开采期退后,较正常年份推迟15—20天;但由于价格有所回升,因此产量下降但产值增加,全县完共成茶叶产量2308.9吨,比去年同期2886.2吨减少577.3吨,下降20%,实现农业产值5033.4万元,比去年同期2453.3万元增加2580.1万元,增长105.2%,由于雨季已经来临,预计下半年产量有所增加;全县有茶树林面积9.88万亩;有茶叶千亩村71个,面积达15.1万亩,百亩组493个。无公害茶叶认证面积13.2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5%,其中有绿色食品茶认证面积532亩。有无性系良种面积5.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27.3%,主要品种有云抗10号、雪芽100号、矮丰等,群体种面积达14.93万亩;有茶叶初制加工厂146个,精制厂14个,专卖店5个,有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7个。全县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43人,其中县级16人、乡镇27人,职称结构为高级3人、中级13人、初级27人;有在职茶技工16人,其中高级8人、中级7人,初级1人;有社会茶技工225人、茶艺工40人。产品开发不断推陈出新,有“银生”、“老仓”、“无量山”、“黑冠王”、“御笔”等知名品牌,产品远销省内外。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农村经济的骨干优势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全县有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8.6万亩,占全市野生茶树分布面积117.9万亩的24.3%,其中无量山居群23.5万亩,哀牢山居群5.1万亩。共有栽培古茶园3.71万亩,占全市古茶园面积18.2万亩的20.4%。其中老仓福德古茶山1.6万亩,主要分布在安定乡、文龙乡;金鼎古茶山0.75万亩,主要分布在林街乡、景福乡、大朝山东镇;漫湾古茶山0.3万亩,主要分布在漫湾镇;御笔古茶山0.5万亩,主要分布在锦屏镇、文井镇;哀牢山西坡古茶山0.56万亩,主要分布在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同时,加大对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有效地保护了古茶树资源。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认真做好茶产业发展“xx”规划。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茶产业的发展力度,一是年初早计划、早安排,把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做到任务早明确、工作抓落实。二是办内全体干部职工任务明确,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扶持茶叶产业发展。年初我们共编报了《低产茶园改造》、《生态茶园建设》等相关项目,争取省、市级茶叶种植及低产茶园改造项目扶持。

3、加大宣传力度,宏扬银生普洱茶文化。一是组织了银生茶业公司等参加第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宣传、推介我县丰富的茶叶资源。二是继续在电子政务信息网站对我县产业发展进行宣传。

4、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茶农素质。茶农是茶业经济的受益者,是推动茶叶产业化进程的主体。根据全县茶农文化素质不高、茶园管理粗放、采摘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对茶农开展茶叶技术培训,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是茶叶产业

发展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茶场、茶叶基地无偿为茶农、茶叶加工场进行技术指导培训。

5、认真搞好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县科技局的科技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我办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免费、集中展示宣传图片、现场咨询培训、现场解答茶叶生产中的各种技术疑点难点问题等方式进行。宣传组从不同角度讲解了发展茶叶产业优势、动员农户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并对每个咨询者都耐心细致的一一解答其技术难题。

6、加强新茶园、巩固老茶园,调整茶园结构,建立高标准生态茶园,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启动了我县5.9万亩

百度推广亩生态茶园建设改造,做好了项目规划、打塘等基础工作,预计七月底将树苗全面定植结束。

7、加大茶叶品牌发展战略,把品牌发展战略列入茶业发展规划。随着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在制定“xx”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把茶业品牌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规划战略进行论证、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快培育发展,加以打造、宣传、充实、完善和提高现已注册的13个商标品牌。

8、深入挂钩点开展抗旱保苗工作,积极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由于今年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深入扎实地抓好挂钩点安定乡青联村开展抗旱保苗工作,为夺取抗旱保苗工作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地规模大,管理粗放。低产茶园所占比重大,全县有低产茶园11万亩,单产低,平均单产仅有40.3公斤,高优生态茶园建设任务艰巨;茶园因为没有连续管理,改造难度加大,有的成了无人管理,无人承包的抛荒地,有的老茶园长期抛荒,分布在偏远山上,看守、采摘是问题,经营不方便,不仅无人投入,更没有人来管理;有的没有见到效益,不敢再投入;有的茶叶卖不到好价钱、觉得管理不划算;有的基地建起来了,无场房、无设备、无技术人员。特别是我县茶园大部分属于农户管理,老茶园面积年年减少,新茶园生长十分缓慢。因为管理没有跟上来,所以产量低,基地发挥不了效益。

二是茶叶初制所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茶叶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适应不了茶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茶叶精制企业多、小、散、弱,工艺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活力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拓展市场工作力度不够,企业带动力不强。

四是茶园大多以户经营,茶农与初制所、初制所与精制企业之间未能建立起互利合作的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企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产业链条只能在企业内部完成,还不具备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都在创品牌,都在找市场,大量的钱物重复投入,大量的时间在走重复路。有的茶叶生产企业,为取得自己的品牌,耗费了很多财力、物力;有的只做出了品牌,根本没有产品。

五是市场开拓滞后,没有固定的茶叶交易市场,茶叶以集市交易为主,价格低,利润少。六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全县20万亩的面积,茶叶成了较大种植作物。茶园的建立,茶叶生长的管理,因为体制机制的问题,县茶产业管理部门与茶叶技术服务部门脱钩,配套的服务体系和专业技术力量与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形成有机统一,良种选育,茶树修剪,肥料的配比,病虫防治不能及时到位。全县的茶叶产量,产品的保管,专业市场的建设也还没有跟上来。

七是资金投入不足。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

今年内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要紧紧围绕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确定的“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目标,认真贯彻全市茶产业工作会议精神,抓住天士力落户普洱的机遇,下大力气做强做大茶产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做好生态茶园建设,努力完成市下达我县5.9万亩建设任务。把此项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县上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二是做好资金保障,待市方案确定后按比例配套。三是做好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规模建设、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建设任务,把面积落实到乡(镇)、村、地块,并绘制规划图。四是举办培训,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层层举办技术培训,县培训到乡(镇)、乡(镇)培训到村、组、农户。五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县级领导挂钩联系乡(镇)制度,乡(镇)领导挂钩联系村制度;领导小组与乡(镇)签订责任合同,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片指导。六是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在项目建设中对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年底县上组成验收组,对各乡(镇)进行考核验收,并兑现奖惩。七是加强档案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别建立县、乡(镇)两级档案。八是举办样板,发挥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生态茶园建设。

2、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努力完成43个合作社组建任务。一是做好试点工作,上半年完成每乡(镇)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试点;二是做好推广工作,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下半年全面启动组建工作。具体做好宣传发动、入社登记、建章立制、培训、建立档案等工作。

3、抓好茶叶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抓好开拓市场工作;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结合市场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抓好品牌建设和营销等措施,确保我县茶叶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今后茶产业发展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深对茶叶产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我县种茶历史悠久,茶产业是我县的一大传统支柱产业。必须提高对我县茶叶产业现状的认识,提高对茶叶产业发展境界的认识,提升对茶园综合利用程度的认识。在认识统一的基础上,要把茶叶产业作为全县的大产业、大项目来发展。在推进“特色经济”,实施“富民强县”,加快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方向发展,以发挥茶叶产业的综合效益。形成全县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高度关注,高度重视茶叶的大环境,树立茶叶产业是经济的重点、项目的重点的思想,积极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建立全县全员发展茶叶的激励机制,推动茶叶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机制,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今后,原则上不再建新基地,重点在主产区,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专业村内实行高产速生园扩张,对土地条件好的基地进行技术改造。全县茶叶总面积控制在21.6万亩以内。切实加强基地的管理,对茶园有破坏行为的要给予处理,制止对茶园实行掠夺性经营行为。三是进一步完善措施,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对茶叶资源必须进行大整合,本着“宜大不宜小,宜专不宜全”的原则,实行生产经营企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使茶园朝着有利于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向发展。积极培植壮大龙头企业,依靠典型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壮大;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经营茶叶品牌,开拓绿色茶叶市场。四是进一步完善生产投入机制,积极培植茶叶生产要素市场,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按照生产环节健全服务体系,按照生产要素类别组成若干个专业市场;用工业的手段,狠抓茶叶投入,不断充实产业基础,扩充产业实力。加大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对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村实行重点扶持;对新建园和老茶园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并探索贷款贴息办法,走融资之路;对建立茶园旅游风景区的使其享受林业、茶叶双向扶持政策。扶贫开发、公路建设、电力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土地平整、小流域治理、低岗地改造等等项目资金都要向茶叶倾斜。

五是进一步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与茶叶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健全茶叶生产、加工服务网络,扩大服务内容;抓好技术培训,推广科学种茶,机械采茶;解决好茶叶产业发展与茶叶管理机构、管理手段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对茶叶的对外宣传、建设茶叶文化体系;加快茶叶市场体系、服务体系建设,走现代化、专业化大生产的道路;通过发挥茶叶市场主体作用,促进企业在产品、技术、品牌、市场上的联合;通过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使茶叶产业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总之,虽然茶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县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办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支持下和省、市茶办的指导帮助下为××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做强做大而努力。

[ 结 束 ]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2篇

一、2009年工作完成情况

区茶办创新办2009年承诺完成的工作任务共有6项,其中1项被列为2009区政府18项重要工作之一。

(一)2万亩高优茶园种植和中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超额完成。2009年区委、区政府下达高优茶园种植和低产茶园改造任务2万亩,实际完成新植茶园面积10913.7亩,低产茶园改造面积11645.7亩,合计22559.4亩,完成任务数的112.8%。各乡(镇、街道)具体完成情况为:

1.邦东乡。新植1120亩,改造500亩,合计1620亩;

2.马台乡。新植1370亩,改造800亩,合计2170亩;

3.圈内乡。新植560亩,改造1300亩,合计1860亩;

4.博尚镇。新植930亩,改造2000亩,合计2930亩;

5.凤翔街道。新植544.7亩,改造1155.7亩,合计1700.4亩;

6.忙畔街道。新植769亩,改造1800亩,合计2569亩;

7.蚂蚁堆乡。新植1200亩,改造2000亩,合计3200亩;

8.章驮乡。新植2620亩,改造1290亩,合计3910亩;

9.南美乡。新植1500亩,改造600亩,合计2100亩;

10.平村乡。新植300亩,改造200亩,合计500亩。

截至2009年底,全区茶园总面积238445亩,其中采摘面积114497亩;高优生态茶园面积97594亩;有机茶园总面积5291亩,其中已通过有机认证茶园面积1615亩,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3676亩(全部为2009年新认证面积),待申请有机转换认证面积30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3100亩;低产茶园改造面积31000亩,其中2009年新改造茶园面积11645.7亩。全区茶园基地建设平稳推进,工作重点由茶园新建向低产茶园改造转移。

(二)1500亩龙胆草种植和**区生物药材示范基地扩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在邦东乡、凤翔街道辖区内采用种苗移栽或撒种直播等方式,完成中药材龙胆草种植面积2000亩,完成任务数1500亩的133.3%;二是帮助1户育苗户在章驮乡帮福村建立龙胆草育苗示范基地300亩,全年销售龙胆草种苗200多万株,实现产值达10多万元。

(三)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成效显著。年初下达我办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力争完成50万元的任务。实际完成向上争取资金105万元,完成任务数的210%。分别是:争取省发展生物产业办扶持项目3个,争取扶持资金25万元;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办扶持项目2个,争取扶持资金80万元。

[Nextpage]

(四)认真做好制茶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协调服务工作,协助茶叶企业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1.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在全球面临严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办积极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积极为企业和金融部门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最终为**市健身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协调到银行贷款50万元。

2.强化对企业、茶农的职业技能培训。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全区茶馆、茶室、茶企业免费培训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累计1400人,全部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应的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3.支持和协助企业开展认证工作。一是支持和协助**市**区星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鸿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鸿运茶厂等4户企业的8391亩茶园通过了有机茶园和无公害茶园认证;二是协助**鸿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鸿运茶厂、**宏昌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等4户企业通过了IS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三是协助****银尚茶叶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茶叶出口生产企业基地备案及普洱茶基地备案;四协助**市临茶印象茶业有限公司等27户企业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即QS认证)。

4.积极协助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目前,**市**区星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莹毫”牌商标和**健身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健身”牌商标已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市银毫茶厂的“银毫”牌商标获**省名牌称号;**市临茶印象茶业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临茶印象”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工作。

5.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年内共组织**千年古茶有限责任公司、**市银毫茶厂等多家企业参加了省内外茶事活动3次,带领企业出省考察调研1次,完成调研报告1篇,被区政府和区委宣传部采用。通过对外交流活动的开展,企业营销工作有新的推进。**市银毫茶厂扩大了在浙江、上海的销售网络,临茶印象茶业有限公司的普洱茶产品首次进入香港销售市场,一炮打响。此外,新产品开发也有新进展。**揽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出“迷你沱茶”系列产品,**银毫茶厂恢复了传统“银毫”牌如意紧压茶系列产品的生产,为**普洱茶再添光彩。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抓班子、带队伍,强化服务质量,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单位,强化政务,财务公开,勤政廉政,杜绝本单位干部职工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区茶办创新办调整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及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2009党组党建工作主要目标及计划、2009年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为依托,开通了本部门在**省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网上发布系统的使用帐号,并在该系统中发布重点工作通报6项。同时,强化政务、财务公开,发扬民主,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让干部职工及时了解部门的各项政务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参与政务的积极性,使部门的各项施政行为均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规范了行政行为,推动了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依法办事的水平,杜绝了本单位干部职工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部门内部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促进了依法行政,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赢得了群众好评。此外,还建立健全了19项部门工作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为强化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积极完成区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1.茶叶产量、产值较2008年取得恢复性增长,圆满完成了年初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区的茶叶产销任务。全年完成茶叶生产总量4183.6吨,完成任务数4182吨的100%;完成精制茶销售量3096吨,完成任务数3000吨的103.2%。

①2009年全区毛茶总产量4183.6吨,比2008年的3982.8吨增加200.8吨,其中:红条茶产量374.3吨,占总产量的8.9%;红碎茶产量123吨,占总产量的2.9%;蒸烘青绿茶产量699.8吨,占总产量的16.8%,晒青绿茶产量2986.5吨,占总产量的71.4%;毛茶销售平均价10.35元/千克,比2008年的8.39元/千克增加1.96元/千克,实现销售收入(农业产值)4330万元,比2008年的3342万元增加988万元。

②精制茶总产量3243.1吨,比2008年的3007吨增加236.1吨;销售量3096吨,比2008年的1997吨增加1099吨,其中红茶销售量497.3吨,蒸烘青绿茶销售量623吨,普洱茶销售量1975.7吨;精制茶销售平均价20.33元/千克,比2008年的21.6元/千克降低1.27元/千克,实现销售收入(工业产值)6294万元,比2008年的4313万元增加1981万元。

③鲜叶总产量16734.4吨,比2008年的15931.2吨增加803.2吨,鲜叶收购平均价1.89元/千克,比2008年的1.47元/千克增加0.42元/千克;茶农人均茶叶收入270元,比2008年的208元增加62元。

2.典型培育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培育邦东昔归茶品牌。我区的邦东昔归茶作为一个区域性优势品牌,经受住了三年来的市场考验,至今仍然位居**茶乃至**茶前列。2009年昔归茶春茶鲜叶收购平均价达60元/千克,毛茶销售平均价260元/千克,成品茶销售平均价300元/千克;夏、秋茶鲜叶收购平均价30元/千克,毛茶销售平均价140元/千克,成品茶销售平均价150元/千克;全年鲜叶收购平均价达45元/千克,毛茶销售平均价200元/千克,成品茶销售平均价220元/千克。按昔归茶年产量5吨计,销售价以100元/千克计,实现农业产值为50万元;受益人数(包括当地茶农和中间商等)按1000人计,则人均收入为500元,为全区茶农人均茶叶收入270元的1.85倍;二是继续打造博尚镇小勐准茶树良种育苗专业村,帮助其寻找和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其茶苗已远销至大理、保山、缅甸等地。2009年完成茶苗销售500多万株,实现产值25万余元;三是积极协助筹建博尚镇小勐准茶叶协会、那招茶园村茶叶协会、忙畔文伟村茶叶协会和文伟茶叶专业村建设,经常派出科技人员协助其开展工作。

3.抓好技术培训不放松。区茶办创新办抽调技术骨干力量组成服务队,深入到各乡、镇(街道)、村(社)田间地头巡回指导培训,筹措资金购买茶园修剪和改造机具,加强对投产茶园的正常管理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服务,同时,抓好无公害茶、有机茶的生产与管理技术培训。全年累计培训36场(次)、5000余人,印发茶园管护手册2000册。

[Nextpage]4.积极开展茶叶产业调研工作。面对2008年来茶叶生产受 “普洱茶**”的冲击和国内市场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我办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积极深入到各有关乡(镇、街道)、村(社)、茶企业和茶叶交易市场,对全区茶叶生产及销售情况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两篇,报告分析了一年来全区茶叶生产销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并分别报送区委学习实践办、区统计局和区发改局,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5.积极争取资金兑付高优茶园建设项目贴息补助款。年内共争取到区级财政资金295万元,分两次兑付到高优茶园建设投资主体和育苗户手中,为营造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努力。

6.项目争取和储备工作取得大的突破。一是争取2个项目得到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资金80万元,3个项目得到省发展生物产业办扶持资金25万元。分别是:《**市**区忙畔街道中低产田(茶叶)改造项目》5万元、《**市**区年产600吨普洱茶加工扩建项目》75万元、《**市**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10万元、《**市**区星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省著名商标扶持项目》10万元和《**市**区年产600吨普洱茶加工扩建项目》5万元;二是4个项目进入储备库,分别是:《**市利用制茶废弃物生产茶多酚项目》、《**市**区年加工1万吨食用植物油料生产线扩建项目》、《**市**区万亩澳洲坚果基地建设项目》、《**市**区南美乡3000亩茶园有机转换认证项目》。

7.完成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各1件。

8.完成核桃“三率”建设大会战及挂钩帮扶工作。一是抽调核桃“三率”建设大会战挂钩帮扶工作人员3人,投入资金0.8万元;二是完成2009年新农村建设补助0.5万元(坝胡肖富德家),完成新农村建设民居房挂钩扶持资金0.5万元(南信桥村罗承清家);三是完成其他帮扶资金1.19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茶叶种植管理水平粗放,经济效益不高。全区238445亩茶园面积中,新建茶园面积所占比重大,基本接近50%,由于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大多都还未投产;而投产茶园面积114497亩的一大半又都属低产茶园,良种化程度低,种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不高;无公害、有机茶种植面积仅8601亩,仅占茶园总面积的3.6%。

二是茶叶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现象突出。目前全区有茶叶生产企业(包括茶叶初制所)上百家,但具备一定生产加工规模和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为数不多,仅占20%左右。由于精制设备落后,科技水平低,企业品牌多、乱、杂,缺乏知名度,形不成品牌优势,好大一部分茶是以原料茶出售,无任何附加值可言,优质优价无从体现。

三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目前我区茶叶交易分散,茶叶流通、交易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功能不完善、交易方式落后、交易额低,期货、拍卖、网上交易、订单农业等交易方式尚未起步,还远不能适应生产、流通和现代物流的需要。

四是普洱茶市场持续低迷,企业产品销售困难。2007年下半年开始,全区茶产业呈现市场持续低迷现象,茶叶价格持续走低,虽然2009年夏茶茶价稍有回升,但总体茶叶市场走势仍不容乐观,企业收购原料资金困难,价格偏低,普洱茶产品销售困难导致普洱茶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资金流动不足,茶产业面临严峻形势。

[Nextpage]

三、2010年工作计划

(一)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当前国内外茶叶市场上普洱茶的库存量较大的实际,指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适当压缩普洱茶的产量,增加名优绿茶、红茶的生产。当前普洱茶生产要以生产人工渥堆后发酵茶为主,缩短产品的市场流通时间,鼓励企业建立普洱茶原料贮存设施,经过一定时间自然发酵后推向市场。找准普洱茶市场定位,把普洱茶定位为“大众的时尚的健康饮品”,要求普洱茶的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都要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按这一目标指导生产,引导消费。

(二)发挥部门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在国家颁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之后,茶叶被列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农产品之一。面对新形势,要求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农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无公害茶、有机茶的生产技术规范。一是切实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二是加大对无公害茶、有机茶的产地认证、产品认证监管力度。对已经获得认证的产品,实行严格监管,严厉打击冒名标志或滥用标志。三是完善质量监控和检测体系,支持企业开展认证工作。

(三)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业科技含量。重点是加强在建茶园正常管理和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服务工作。通过会议培训、现场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茶农素质;加大投入,建设科技示范园,以此争取项目,推广技术,提高茶叶产业科技含量和开发效益;以办示范样板为突破口,推进茶园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四)大力拓展茶叶市场,加大茶产业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参与茶叶博览会、茶叶展销会、名优茶评比等活动,积极推介茶叶加工企业和名优茶产品,大力拓展茶叶销售市场,加大茶叶产业宣传力度,扩大市场份额。

(五)加大茶叶机具使用力度,加快茶资源综合开发。随着农村劳力务工非农化,农业生产季节性劳力紧缺矛盾日趋突出,一些地方茶树鲜叶采摘价格大幅上涨仍难以请到采茶工,是不少企业共同遇到的难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茶资源综合开发力度,从大力推广机修、机采、机剪、机制技术入手,提高茶叶机械化水平,缓解劳力紧缺矛盾,实现节本降耗,同时要加大茶叶系列产品开发力度,研发生产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茶叶附加值。

(六)继续深化对以龙胆草为主的生物药业进行研发和培育。以**广福药业公司为依托,以茶办创新办的技术和向上争取项目扶持为支撑,加大对龙胆草等中药材的种植和产品研发力度,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

四、对全区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要树立把高档名优茶作为企业品牌的支撑占小部分比例,而大宗茶生产则作为企业占领市场、提高效益的根本的生产经营理念。高档名优茶实行手工采摘、精细设备加工,大宗茶则采取机采机制,既可解决采茶人工不足,又可降低成本,提高茶园效益和企业利润。

二是建议对低产茶园改造给予资金扶持。我区目前的茶园面积已达到应种尽种,建议今后的茶园建设不要再下达新建任务,群众根据自家实际自发种植即可,工作重点应放到中低产茶园改造上。在管理好已建茶园的同时,加大低产茶园改造进度和力度,并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每亩100元)。旨在巩固和稳定现有茶园面积,提高原料质量,夯实茶产业提质增效的优质原料基地基础。

三是建议对龙胆草种植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3篇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临床药学室收集整理的2014年上半年 (1-6月)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38例, 分别以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反应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归纳分析。

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令第81号文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内容, 不良反应结果为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有后遗症、死亡;关联性评价为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分为不明显、病情延长、病情加重、导致后遗症、导致死亡。

临床用药过程中, 一旦发现或怀疑为药物不良反应, 常规不再继续使用该药物, 因为未再次使用该药, 所以临床上报结果“可能有关”和“很可能有关”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可能”占17%, “很可能”占83%。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38例, 男7例, 女31例;年龄21~81岁;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见表1。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统计: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38例, 所涉及27种药物38例次。超说明书范围2例, 一般的36例, 新的、一般的5例, 严重的2例, 死亡的0例。其中严重的两例药物不良反应使用的药物是胸腺肽粉针、血必净注射液引起的烦躁、全身麻木、呼吸困难, 通过对症治疗后好转, 未造成严重后果, 见表2。

发生药物不良发应给药途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38例, 所涉及给药途径及其构成比例, 见表3。

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38例, 所涉及临床表现及其构成比例, 见表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科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38例, 所涉及上报科室及其构成比例, 见表5。

讨论

根据统计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38例中大部分为一般类型, 占总例数94.73%, 新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我院以中青年为主要人群, 占总例数60.52%。以外科发生比例最高, 占总例数28.94%。以静脉滴注为给药途径发生的比例最高, 占总例数94.73%。临床表现形式以对皮肤及附件的损害最多, 占总例数33.33%, 主要表现为皮疹、斑丘疹、瘙痒;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及神经、心律紊乱, 占总例数14.03%, 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肿胀、头痛、烦躁等。

患者给药途径94.73%为静脉输液, 与住院患者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径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有关。由于静脉滴注直接进入人体循环, 无吸收过程, 同时, 静脉注射液的p H值、渗透压、微粒等均可成为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

所涉及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品种27种, 其中抗菌药物9种, 占药品总数33.33%。结果表明, 抗菌药物为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诱因之一, 与我国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广泛, 并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有关。因此, 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认真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注射剂7种, 占药品总数25.92%。因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 有效成分复杂, 原中药饮片药材质量及制备工艺对其质量也有影响, 有些中药注射剂与大输液配伍后有不溶性颗粒产生, 极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在辨证施治同时, 应科学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为保障医院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规范抗菌药物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辨证施治,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使用, 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临床药师及医护人员应共同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监护,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目的:针对本院2014年上半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及其构成比例, 为医院临床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4年上半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分析, 分别以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反应类型以及严重程度,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本院2014年上半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中, 以中青年为主要人群, 占总例数60.52%。所涉及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品种27种, 其中抗菌药物9种, 占药品总数33.33%, 中药注射剂7种, 占药品总数25.92%, 以静脉滴注为给药途径发生的比例最高, 占总数94.73%。临床表现形式以对皮肤及附件的损害最多, 占总例数33.33%。结论:为保障医院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应加强和规范抗菌药物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辨证施治,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临床药师及医护人员共同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护,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4篇

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主要是受到外部需求因素影响,也有对去年年初虚假套利贸易“挤水分”的因素。从5、6月份数据看,外贸形势已出现转好迹象。上半年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是:进出口累计下降幅度收窄,5、6月份连续实现正增长。一般贸易增长较快,加工贸易下降较多。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降幅收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累计增速提高。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较快,东部地区进出口有所下降。对欧美日、东盟贸易保持增长,与香港、台湾地区贸易大幅下降。

上半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略有增长。1—6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0973家,同比增长3.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14.8%,占比进一步提升,达56%。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9.6%。

前6个月,我国非金融类境外直接投资433.4亿美元,同比下降5%。总体看,我企业境外投资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等因素制约,我国境外投资快速增长势头有所减缓。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我们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完善投资环境,改革外商投资项目管理方式,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维护跨境投资的良好秩序。

一是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进展。按照国务院要求,继续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加快推进建设。参与上海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扩大开放措施研究,自贸试验区提出新的31条开放举措已获国务院批准。指导和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定2014版负面清单,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由原先的190条调整为139条。研究建立自贸试验区外资安全审查制度,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探索试行有效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措施,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各项主要工作任务取得明显进展,试验区制度框架初步建立,改革效应开始显现,国际国内反映积极,树立了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二是推动自贸区战略实施取得进展。发展改革委作为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主要参与部门,一直积极推动我国自贸区网络建设相关工作。今年7月1日起,中国—冰岛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至此,我国正式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达到12个。积极参与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的自贸协定谈判及研究,拟推动谈判早日完成。同时,还积极推动中日韩、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项自贸谈判,参加我国与斯里兰卡、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并参与研究探索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路径。

三是出台《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5月,发布《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2号),规定除《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以及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第一至十一项所列的外商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外,其余《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的允许类项目、没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鼓励类项目取消核准,由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并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限制类中的房地产项目和总投资(含增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其他限制类项目以及有中方控股(含相对控股)要求的总投资(含增资)3亿美元以下鼓励类项目核准职责下放至省级政府。从项目管理层级看,12号令将绝大多数核准和所有备案的外商投资项目均下放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实现了属地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在备案管理上,我们充分借鉴了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经验,对外商投资项目备案要求进行了大量简化,不再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产品技术方案等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内容进行审查,赋予企业投资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注重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社会有关方面一直高度关注此次改革,并给予了积极评价。

四是发布《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今年4月,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大幅提高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取消企业境外投资中,除涉及敏感国家或地区、敏感行业的项目外,中方投资10亿美元以下的项目核准,对一般境外投资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同时,进一步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升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切实抓好9号令的贯彻实施工作,于5月下发《关于实施〈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外资〔2014〕947号),明确了关于项目核准、备案和信息报告申请文件及附件的要求,发布了境外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示范大纲、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报文件和申请表格式,以及境外收购或竞标项目信息报告报送函和信息报告格式等,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的便利化和透明度。按照2013年的核准情况测算,9号令新规实施后,92%的项目将改为备案,大大提升企业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

五是建成并启用境外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的要求,推进境外投资项目管理由核准制向备案制转变,完成了全国境外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建设工作,并于6月底正式启用。通过网上备案系统,所有申报企业均可在网上完成项目备案,实现与项目备案部门的线上交流,及时掌握备案办理进度。在提高备案效率的同时,网上备案系统实行24小时安全监测和数据隔离,有效保障了项目信息安全。该系统便捷、高效、安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境外投资便利化水平和境外投资监管水平。自网上备案系统启用以来,企业和地方普遍反映境外投资项目备案效率显著提高。

下一步,在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方面,我们将继续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着力推动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和完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认真贯彻施行发展改革委12号令,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准入标准、诚信记录等信息的横向互通制度,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管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外商投资项目管理电子信息系统,实现外商投资项目可查询、可监督,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制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管理办法,为完善全国性的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机制积累新经验,探索新途径。二是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利用外资产业和区域结构。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放开外资准入限制,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进行补充修订。积极引导外资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开放,有针对性地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梯度转移。三是统筹软硬环境建设,改善重点领域投资环境。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创新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把利用外资从主要依靠生产成本优势转到主要依靠人才、环境、市场上来,致力于形成产业配套、国内市场、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行政服务等各类要素综合新优势。四是加强境外投资宏观指导,完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区域投资规划。重点鼓励有利于满足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化解国内过剩产能、带动设备标准和服务输出的各类境外投资。加强境外投资项目协调,避免无序竞争。引导企业在境外依法合规经营,注重环境资源保护,加强境外投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加快境外投资法制建设,制定和出台《境外投资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改革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最大限度减小核准范围,简化核准手续。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允许个人投资者开展境外投资。五是构建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强化财税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健全对外投资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建立政府层面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有效信息服务。大力培育和支持国内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会计服务、投资顾问、设计咨询、风险评估等相关中介机构。支持行业商(协)会积极发挥服务和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要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于年内结束,做好中日韩、RCEP等自贸协定谈判的相关工作,推动中国—斯里兰卡、中国—哥伦比亚等自贸协定谈判尽快启动,并继续探索与更多的贸易伙伴建设自贸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的要求和近期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还将支持有关地方探索建设自由贸易园(港)区,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基本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新的改革举措为重点,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5篇

及2014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先导,以精细化的学校管理为抓手,贯彻落实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强化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特色办学,统筹推进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办学效能,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为终极目标,走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之路,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办学水平的新突破。

二、上半年工作要点:

1、强化领导班子建设

创新中心校领导模式,加强各中小学校班子监管力度。今年以来,要求中心校包校人员一周至少下学校一次,听课至少一节,每月参加学校安全大排查一次。听取学校上月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打算,达到所包学校各种情况及时掌握,学校班子及时监管的效果。

2、抓教学、提质量

1)狠抓常规管理,中心校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大型的常规管理检查,以管理促教学,以管理要质量。

2)组织开展公开课活动中心校在三月、四月两个月时间,通过各校推荐,学区把关等形式选拔出9位老师讲授公开课。五月份大营

镇公开课活动分别在大营一小、大营镇实验小学、大营镇中心小学举行。全镇同科目教师参加了听课。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看到我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已颇具水平,教学功底日趋扎实,特别是他们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为我镇教学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镇级优质课验收和县级优质课教师推荐

2014年3月12日至3月22日,大营镇中心校对报名参加宝丰县中小学优质课活动的优质课进行验收。评委组先后到达宋坪、实验、中心、一小、初中幼儿园等学校听课、评课。经过认真的筛选,共推荐小学语文等5学科9名教师、中学语文等7学科8名教师参加县中小学优质课活动。

4)认真组织学科抽考评估本期组织了两次学科抽考,检验了教学情况,督促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有了大的提升。

2014年中招考入宝丰一高110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六个学科进入全县前五名,总评全县第三名,乡镇中学第一名。七年级生物、英语两个学科进入全县前五名,总评全县第三名,八年级历史一个学科进入全县前五名。

3.建设“特色学校”、树“学校特色”

中心校提出校校有特色,以特色为中心搞好学校各项工作。学校根据实际制定出特色学校发展规划,设立特色项目,如中学以“弟子规”教育为突破口,抓学生养成教育,大营一小以书画教育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各校争取在三年内将特色教育系统化,搞出亮点的“特色”

4、抓德育、促素质

我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主线,以中华民族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营镇中心小学多年来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共制版面20多块,展出作品150余幅,作品涉及书法、绘画、摄影、小制作等十余类,内容以快乐生活、歌颂祖国、批评不文明行为等主题。

各学校建立健全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学雷锋”、“感恩父母”“理想教育”等。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做到了月月有活动,校校有亮点,效果良好。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学校坚持开展“两操一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举办“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组织学生参加宝丰县201球类运动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中心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6、规范财务管理

做好中小学会计培训,规范学校支出。公开、公正、公平开展“两免一补”工作。

7、狠抓安全工作

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各学校每月开展一次学校安全及食堂卫生检查,利用安全课、安全日、3月和6月安全月等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人人知道,常抓不懈。确保没有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8、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大营初中食堂、宿舍楼500余万元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12月份投入使用,大营实验小学、白石坡小学、大营一小、段寨小学等学校食堂、教学楼、宿舍楼项目已经规划设计,预计近期会开工建设。这些会进一步改善我镇的办学条件。

9、搞好学校卫生工作,美化校园环境

我们始终抓好校园卫生工作,各学校从学校大门、墙壁到校园地面,从教师办公室、教室到学生寝室,从校园卫生区到厕所,做到天天有值日,周周有检查,月月有评比,从而保证了校园洁净、美观,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幽美的环境。同时,大力推进校园绿化工作,各校共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累计植树5000多棵。

我们做好校园日常卫生工作的同时,还狠抓学校食堂、校内超市的规范操作,严防“三无”食品进校园。各学校认真开展生理卫生课,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个人卫生习惯。配合防疫部门,做好了手足口等流行病的防治工作,保证了师生的健康。

10、在教育系统,开展“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集中教育 实践活动。加强教师业务及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上岗管理。

三、2014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1、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开全开足课程。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体育、音乐、美术等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

2、坚持不懈地抓好常规教学。对“备、讲、批、辅、考、评”

要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记录、有奖惩。

3、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做好在职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班主任培训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加大师训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4、深化教改教研工作,实施“科研兴教”。各学校依据实际,进行课题立项,作到人人都参与,校校有课题,有计划的进行分步实施。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职能,提高全镇教研、教改成果。要做到明确分工,课研目标具有科学性、前展性。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利用好卫星远程教育资源,确保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高效使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高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进一步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理》。开展好“两课两操一活动(即两节体育课,早操、课间操,每周三次课外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计划的开展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积极参与镇、县、市举行的各种竞技活动。充分利用板报、广播、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常见疾病、传染病的宣传和预防,保持校园、食堂、教室、寝室等师生活动场所干净、卫生、整洁。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查和流行病防治工作,确保师生健康。

(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加强教职工的业务学习,激发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中心校将通过集中培训和各种会议,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对爱岗敬业、爱校如家思想的教育,要求全体教师做到爱校、守岗、敬业,全面提升教职工热爱教育、奉献教育的思想境界。

2、加强师德建设,2014年暑期县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学习之风,坚持以德治校,依法执教,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转变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学生管理规律、服务意识,端正教学思想。

(三)加大治理乱收费工作力度

各校要继续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治理乱收费工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积极宣传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切实增强依法治校、依法收费的意识。充分发挥校委会作用,要把自查自纠与上级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经常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整改。对违反规定的违纪收费,要及时返还,无法清退的上缴,对群众反映强烈、存在问题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要从严查处。

(四)加大安全工作力度,按照局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按照一周一排查,一月一总结上报这一制度,达到安全工作开展扎实有序。

(五)继续落实我镇中小学教师奖惩制度,借助教师节,表彰先进,鞭策落后。

(六)积极做好教育均衡工作。

我镇现有中学1所,小学11所。各学校差别较大。为了有效的解决教育资源浪费、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生源不足,办学效益差等问题,依据省、市、县布局调整文件的精神,根据我镇实际,坚持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确保入学,提高效益,稳妥推进的原则,积极做好调研,通过逐步实施,进而积极推进我镇中小学校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

(七)做好春节老干部慰问及贫困教师帮扶工作。

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6篇

作计划

2014年上半年在公司领导正确指导和公司各分厂、处室的大力配合下,设备保全处紧紧围绕这公司提出的“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方针结合部门2014年初的工作计划稳步发展。在上半年部门工作中电气和机械设备的运行都取得了双赢的局面,机械、电气互不拖后腿,但同时也暴露出部门管理不到位的新生问题。

一、2014年上半年工作任务完成的工作情况

(一)、基础管理建设

根据技术专业程度及能力大小对人员结构进行优化。将原有的计量管理员、汽水管理员整合到电仪工段,电气技术员同时划分为高压电气一人,自动化一人。设备技术员加大对岗位操作工专业技能培训,规范操作模式,提高设备运转率。

云天系统应用滞后,熟练操作人员缺乏;培训力度小,专业模块无专业培训。

(二)、运行管理分析

主机设备运转率:生料工段生料磨运转率73.64%,2月运转率最高88.63%(单开3#线),4月运转率最高63.7975%,电气故障率较高;2#窑运转率55.65%,共停机7次;电气故障停机3次,煤磨主电机烧毁停机2次,尾排风机更换电机后轴承停机1次,机械故障停机0次,电力公司外线检修停机3次,库满停机1次,累计运行2447.63小时。3#窑运转率87.18%,共停机7次,机械故障停机2次,电气故障停机0次,工艺故障停机1次,电力公司外线检修停机3次,库满停机1次,累计运行3798.44小时。水泥磨运转率41.66%,4月份运转率最高60.85%,2月份运转率最低20.86%;运转率主要原因分析:水泥库存受市场制约,设备开机率受限。

维修费用:吨熟料维修费用2014年年初预算8元/吨,最高为4月份达到14.57元,最低为5月份5.21元,上半年吨熟料维修费平均是10.235元。1月、2月、3月、4月、6月的吨熟料维修费用超出年初预算;主要原因:2#窑运转率低,3#窑更换窑砖30米。吨水泥维修用2014年年初预算3元/吨,最高为6月份达到6.37元,最低为4月份2.25元,上半年吨水泥维修费平均是4.047元;1月、2月、3月、6月的吨水泥维修费用超出年初预算;主要原因:1#、2#、3#、5#、7#、8#磨内耐磨材料更换数量大。

润滑油使用消耗:1月制造分厂、水泥分厂润滑油消耗4.6821万,2月制造分厂、水泥分厂润滑油消耗11.17万,3月制造分厂、水泥分厂润滑油消耗7.74万,4月制造分厂、水泥分厂润滑油消耗,5.7万,5月制造分厂、水泥分厂润滑油消耗6.9548万,6月制造分厂、水泥分厂润滑油消耗4.6131万;主要原因分析:2月份由于技改水泥磨设备润滑油领用量大(3月31日调试运行);3月份由于技改水泥磨设备润滑油领用量大(3月31日调试运行);5月份水泥分厂粉磨一工段1#磨头稀油站润滑油更换增加了1.25万。

主机设备隐患处理情况:制造分厂烧成3#工段回转窑主减速更换,回转窑大小齿调整,调整后大小齿振动得到消除;水泥分厂粉磨三工段8#磨大齿圈断裂处理,5月份处理后至今未发生现裂纹。技改项目推进情况:

制造分厂技改项目:①、3#窑菲斯特煤粉秤更换于2014年6月份完成;②、3#窑篦冷机改造于2014年4月签订合同预计7月20日篦冷机构件可以到现场,安装制造进度目前预计80%;③、2#、3#窑头排风机、2#窑尾排风机、2#、3#生料磨循环风机高压变频器设备2014年7月11日到公司;④、2#、3#煤磨排风机低压变频器于支付10%的预付款;⑤、2#、3#篦冷机冷却风机改造,篦冷机冷却风机招标已完成,按照采购流程合同评审过程中;⑥、2#、3#窑预热器改造已支付改造单位预付款30%,2#窑预热器非标件已制造完成,并开始吊装,预计2014年8月20日完成;⑦、2#窑煤粉秤合同已签订,按照合同签订于2014年7月25日到厂,预热器改造时更换;⑧、生料2#、3#工段生料在线分析仪,支付预付款10%,按计划2014年9月30日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⑨、制造分厂烧成3#工段煤磨选粉机更换,合同已签订预付款已支付;⑩、制造分厂烧成2#工段回转窑一挡轮带筒体更换,按照合同2014年7月15日到厂。

水泥分厂技改项目:①、粉磨三工段Φ3.2×13米水泥磨增加辊压机,设计合同已签订支付设计费30%,土建图纸预计7月中旬交付,结构图纸8月上旬交付,安装图纸8月底交付所有图纸;②、粉磨二工段Φ3.2×13米水泥磨技改,于2014年5月中旬开始试生产,目前产量稳定、装备运行正常。节能降耗、降本增效:①、润滑油现场跑、冒、滴、漏治理; ②、制造分厂、水泥分厂系统漏风查出督促整改;③、备件修旧利废,控制备件设备返修率;④、检修质量过程管理控制;⑤、平、谷、峰电比例控制,严格做到产能最大化,生产电费合理调配。

(三)、现场管理模式运行

设备技术员、电气技术员现场巡检如出现无需停机处理的问题,当场与生产车间工段长现场协调处理。上半年主要是暴露出的问题,保全处现场巡检发现的问题反馈到分厂后处理时间滞后、处理方式不完善;处理前沟通不到位,处理后效果差,返修率高。技改项目协调统筹不到位,在技改过程中出现多人指挥,建成后出现装备运行不稳定。

物资采购计划由各工段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编制,编制完成后上报设备保全处统一核实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做出合理化调机。针对低值耗材、低值工具设备保全处主要采取的手段是定品种、定使用周期,根据各品种所定使用周期进行管理控制。润滑油由设备保全处统一制作润滑油月度采购计划。润滑油参照设备保全处润滑标准实施使用。润滑油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检查情况及时通报车间;设备保全处根据检查情况判别各工段设备润滑油是否进行,如有需进行更换的设备对所更换油设备进行全过程跟踪至设备正常运行。研磨体由各工段做好计划后设备保全处核定后采购。大额物资的一般是车间先将计划做到月度物资计划中设备保全处评审,评审后各工段再将材料采购计划上报云南公司生产技术部,当云南公司生产技术部同意后方可采购。

二、2014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工作

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推进400KW以上风机阀门开度小于75%的风机全部改成变频风机;加快水泥分厂粉磨3#工段Φ3.2×13米水泥辊压机技改力度,争取按照2014年年初计划于2015年前投入运行使用;2#窑所涉及的技改项目煤粉秤、预热器改造、窑尾锅炉废气管道、余热发电进出口金属膨胀节、余热锅炉漏风在2014年8月份预热器改造过程中将所有技改项目按计划完成;3#窑所涉及的技改项目预热器、篦冷机、C1出口废气管道待2#窑改造完成投运正常后进行停机改造;生料在线分析仪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于2014年第三季度投运;在建熟料堆棚已按照原计划进行土建已完成,钢结构尚未制作安装。

(二)、现场管理运行模式

加大各分厂系统跑、冒、滴、漏检查,推行“查必处”的原则;设备主机构件改造由保全处统一协调办理;设备管理报废制度,参照公司制定设备管理报废制度,由物资供应处进行维修询价、新机询价后保全处参照询比价结构进行评估,评估后给出是否采购的建议。现场设备按照公司2012年制定的设备导视牌推行,不符合现场导视牌发现必处理的原则,特殊情况采用共同商议的办法处理。

(三)、维修管理控制

2014年公司制造分厂、水泥分厂维修费用严重超出2014年年初维修费用的预算。提高设备运转率,控制设备维修返修率,推动修旧利废的体系建设;推行“四对”原则对主机设备维修周期控制,对设备返修进行考核,对改造项目进行可研论证,对设备部件变更进行方案讨论。

针对水泥销售季节变化,制造分厂生料、烧成工段设备做到修必有效的原则;水泥分厂主机设备做到销售淡季必检修原则,保证水泥旺季时设备开机运转率达到100%。

总之2014上半年在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设备保全处的工作得以顺利的推进,但也暴露出相应的问题。问题主要暴露在装备综合管理,设备隐患向设备事故的衍生过程,这将是2014下半年主要工作重点。

设备保全处

上一篇:6s管理组织架构及推行下一篇:复杂背景下运动点目标的检测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