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2024-07-28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精选13篇)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第1篇

文言文练习题及其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3题。

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熙宁初,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 撄:纠缠 B.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 数:多次

C.同极以为不然 然:这样 D.每苦口力戒之 每:经常

12.把第Ⅰ卷中第二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

译:

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

译:

13.从以上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与可和苏轼不同的处世态度,试分别加以概括。(4分)

文与可:

苏 轼:

参考答案:

11 C

12 ⑴当时的政论已经很不统一,士大夫们的倾向也各不相同,文同在馆舍中,从未表达出自己赞同或否定的意见。

⑵(苏轼)退朝回来与宾客们谈论,也经常把时政当作话题来谈论讽刺,文同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13文与可:明哲保身,远离时事纷扰,不与之纠缠。

苏 轼: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政见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第2篇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来源:ZXXK]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⑵吾谁与归( )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 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译文:

21.【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答:

【答案】

19.(1)探求 (2)归依(3)因此,所以 (4)任用,选拔(每个1分,共4分)

20.(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2分)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第3篇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态势。本文主要研究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练习编制情况。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是语文教材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其练习设计与语文教学效果息息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文练习与教育部的《新课程标准》相符和,其较为注重在教学与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能够将传统的知识陈述转变为策略指导,但其仍然存在某些不足。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中存在的不足

(一)强调人文性弱化工具

文言文的练习设计需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协调统一,因此在练习设计上需要加强学生的诵读力度,使其进行知识积累,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语言的品味,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提出具体的问题,进而实现文言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苏教版”文言文练习设计中虽然有语言内容的品味题目,但数量太少。比如,在?廉颇蔺相如传?中有如下题目: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

有人理解句中“今”的意思为“现今”的意思,有人理解为“如果、假设”的意思,你认为怎样理解较为恰当?

《廉颇蔺相如传》这一课类似于这种练习的有很多,但其他课文中却很少或者甚至没有,这样其他课文就缺少品味语言文字的练习了,这是笔者认为其练习设计中语言文字品味编纂中的不足。

(二)缺乏助练情境

助练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练习的完成。“苏教版”中部分练习编纂得很成功,比如让学生根据《鸿门宴》课文内容编写剧本,但有具体的练习题目却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情境,这样使得题目的难度过大,与高中学生的能力不符。

(三)练习形式太过单调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材的体例应该多样化,但“苏教版”的练习题目多是思考、理解和表达类题目,缺少客观性,而题目的主要表现方式都是文字,缺乏图画、表格等形式,而字体形式多为简单、统一的字体和颜色,缺乏活泼生动的符号。且“苏教版”的练习题都在课后。不像人教版的教材将问题放在课文左边或者右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有利条件。

二、优化“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文言文练习的内容

好的教材是教师通过教材能够明白教学内容和可用资料,学生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所以文言文练习也要达到这两个标准。在进行练习设计时应该充分体现出课标的要求,将练习程度和学生需掌握的内容进行充分说明。练习题应该做到表述简单明了,要求与目的一目了然,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注重学生对知识的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培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能够做到对问题和知识举一反三,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增加助练情境

助练情境是指设计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练习,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的具体情境。苏教版对重点文言课文都会要求学生背诵,但却缺少相应辅助教学情境的设定。比如,在要求学生背诵《赤壁赋》一文时,可以设定以下要求:在背诵时读出节奏,注意语气,注意不同虚词在表达时的不同作用,充分表现出词语和句式的感情色彩,读懂课文的文脉、意蕴等。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就可以根据以上要求对课文进行深刻体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作者的真实情感。

(三)练习形式需要多样化

虽然苏教版教材的外观以及整体风格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了较多改变,但其文言文练习形式上还有所缺失。首先要增加练习的形式,确保在预习、当堂学习、课后练习阶段都有所涉及,同时还需要设计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习。比如在学习《项脊轩志》时,有如下练习题:作者写道:“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试分析作者或喜或悲的原因,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这个题目较为简单,答案都在课文中,因此将这个题目放在预习中,就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人物感情,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练习形式的增加上多借鉴国外教材或者国内其他优秀教材,比如利用不同的表示区分练习难度,用一群孩子在一起学习的图案表示合作型练习题等。

(四)增加内容趣味性

苏教版较为注重诵读,但语言表达缺乏趣味性,因此在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背诵活动展现为有趣的活动。比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古诗描述,将自己所理解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就会增加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进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趣味背诵。

教师在使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对教材的文言文练习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若教材的练习题无法满足学生练习要求,教师可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对练习题进行补充,确保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知识。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的实际应用意义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得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具有以下实际应用意义:其练习题型较为开放,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够帮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的学习习惯;苏教版的练习题型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其比较注重对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并且能够将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综上所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对教师和学生的指导性较强,利用性高。

参考文献:

[1]章湖君.“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钱秋菊.苏教版必修教材文言基础知识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3.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第4篇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也。父滂,为汉司徒。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除谯令,不就。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 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居官数年卒,太祖为之流涕。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B.吕布击术于阜陵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涣闻唯德可以辱人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9.以下六句话,分别是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涣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

③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

⑤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吕布得到袁涣之后,想让袁涣写信痛骂侮辱刘备,袁涣坚决不同意,即便以死相威胁,也决不妥协,还以理说服吕布。

C.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D.袁涣作官谨慎小心,考虑成熟了才去实行,外表看着温和柔弱,但是内心却颇能决断。因病去官,百姓依然念念不忘。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4分)

(2)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3分)

(3)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2分)

8.D【第一个“以”是介词,“用来”、“来”,第二个“以”是连词,相当于“而”。其余: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连词,表修饰关系C、介词“在”】

9.C(③与坚持操守无关。④是为政的主导思想和做法。⑤只表现袁涣不炫示邀名。)

10.A【“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所言过重,与事实不符。】

11.(1)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4分)

(2)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同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3分)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第5篇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一)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众咸惊救。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学奇窘甚。一日,值髯途,告之故,且曰:“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也。”学奇感泣。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送闼。邹女果为其第三妾。髯得间,以陈情告。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髯曰:“毋迫。”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群仆骇变,号呼来追。髯拳人仆地,不能出声。徐去,则女舟已至陈门矣。学奇得室忻感,谓古押衙④不是过也。髯谓学奇,亟宜鸣官以得妻状。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询知义由髯,赐帛酒花彩以荣。显者惭,杜门不闻者。自是义樵名益著。

[注释]①蓰:五倍。②昆仑:即昆仑奴,唐传奇《昆仑奴》中的义士。③绐:欺骗。④古押衙:唐传奇《无双传》中的义侠,押衙为官名。

(清·顾彩《髯樵传》,选自《虞初新志·卷八》)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樵子者,貌髯而伟 伟:身材魁梧

B.人或讶问之 讶:惊讶,奇怪

C.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赡:赡养

D.迂道疾行,至河干 干:岸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髯樵)

B.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所谓秦桧者)流血几毙

C.吾亦知戏,故殴。若真(是秦桧),膏吾斧矣

D.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学奇)无如何也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与髯樵设计搭救邹女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

①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②女泣如雨,诉失身状 ③髯曰:毋迫 ④于是密具舟河干 ⑤出门,给其副,迂道疾行 ⑥官始不直显者,至是称快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③⑥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髯樵胆量过人,常常在夜间独自上山砍柴,不怕碰上毒蛇猛虎。

B.髯樵低价出卖自己的柴草,主要是为了更容易把柴卖出去,这样也照样能获利。

C.以砍柴为生的髯樵,虽然目不知书,但有勇有谋,疾恶如仇。

D.营救邹氏、帮助陈学奇夫妇团圆的义举,使官府对髯樵刮目相看,褒奖有加。

(二)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罴质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闾敬惮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将军,稍迁雍州别驾,清廉疾恶,励精公事。后以军功封定阳子,除荆州刺史。梁复遣曹义宗围剿荆州,堰水灌城,不没者数版。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遗罴铁券①,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城中粮尽,罴乃煮粥与将士均分食之。每出战,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曰:“荆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国家,使箭中王罴额;不尔,王罴须破贼。”屡经战阵,亦不被伤。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轨遂投城遁走。文帝闻而壮之。时关中大饥,征税人间谷食,以供军费。或隐匿者,令递相告,多被篣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而无怨讟②。文帝以华州冲要,遣使劳罴,令加守备。及神武至城下,谓罴曰;“何不早降”罴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罴家,死生在此,欲死者来!”神武不敢攻。罴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③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严急,尝有吏挟私陈事者,罴不暇命捶扑,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罴举动率情,不为巧诈,凡所经处,虽无当时功迹,咸去乃见思。节选自《七史·王罴列传》

〔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②讟:恐怖。③台使: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轨逐投城遁走 投:投奔

B.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 济:渡河

C.时既内外多虞,未遑救援 虞:忧虑,忧患

D.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尚:崇尚,推崇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1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罴“举动率情,不为巧作”的一组是()

①死生在此,欲死者来 ②便袒身露髻徒跣 ③乃手自取鞾履,持以击之 ④每至享会,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 ⑤尔之选择,当是未饥 ⑥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罴为官清廉,办事公允。当荆州被围,城中粮尽时,他和将士平均分食煮好的粥。每逢宴会,他亲自称量酒肉,分给将士。

B.王罴虽是性情中人,却为人小气。他请台使吃饭时,竟因对方撕去薄饼边儿而撤去食物;还曾因客人削的瓜皮太厚,而使客人下不来台。

C.王罴性格质朴正直,倔强急躁,别人总是对他又敬又怕。曾有下属挟带私心跟他谈事,他勃然大怒,拿起靴子来击打对方。

D.王罴作战勇猛,出战时经常不穿铠甲,不戴头盔;面对敌人的偷袭,他英勇杀敌;镇守华州时,他竟欲与神武帝拼命。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答案

(一)6.C

7.A

8.D

9.B

10.B

(二)11.A

12.C

13.D

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第6篇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海塘记

宋.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善夫!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君曰:“道以闳大①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②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③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嘻!其可叹也。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④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予良以其言为然。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庆历八年七月日记。

注:①闳 (hóng)大:宽广博大。②鼓万物:振起万物.使之生长。③丁宁:瞩咐,告诫。④胜残去杀:施仁政,化残暴为善良,因而可以废除刑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 属:嘱托

B.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 劝:劝说

C.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 过:拜访

D.予良以其言为然 良:确实

9.B(劝:勉励,鼓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始堤之成 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

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吾不暇以为

C.其可叹也 其不出于此乎

D.令嗣续而完之 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

10.A(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以,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关系;C.其,副词,实在,表强调/副词,难道,表反问;D.而,连词,表递进(承接也可)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谢景初“仁民之心,效见于事”的一组是( )

①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②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

③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 ④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

⑤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 ⑥至则为桥于江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11.D(①是说谢景初以文学才能传家;④是说谢景初谈论天下事态度从容;⑤说的是“圣人”的治政思想)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姚知县谢景初主持修筑防潮汐的长堤,完工后请王安石写一篇记,好让自己任期之内保全大堤不被毁坏。

B.谢景初能够冒着风霜雾霾的伤害,鼓励百姓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大堤,王安石认为他的事迹会让后人深思。

C.谢景初认为古代的圣人关注百姓事务,是很清楚明白的事;而现在看似有才能的官吏只会求新出奇赚取声威。

D.作者十分赞同谢景初的观点,又听说他在任修桥利民、改善教育、筑堤防灾,深感谢君是言行一致的人。

12.A(“让自己任期之内保全大堤”错误。原文“得卒任完之以不隳”是谢景初对继任县令的期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3分)

(2)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4分)

(3)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3分)

13.(1)他管理县政,并不因为才能出众而自负,从而忽视百姓们的疾苦。(“为”、“急”、整体句意各1分)

(2)仁德的人能够思前想后解决百姓的灾害,他已经做到这些了,事迹不应该不流传下去。(“长虑却顾”“图”各1分,后二句一句1分)

(3)我为他写文记述修建堤坝之事,趁机连同他说过的言论前前后后都写了保存下来,来告知后来之人(“因”、“终始”、“以”各1分)

参考译文:

从云柯乡往南,到某一处,有一道几尺宽的堤坝,截断了海水潮汐,使其无法涌漫溢到旁边的农田,这是谢知县主持修造的。堤坝一修建完成,谢知县写信给我,拜托我记下修建这座堤坝的始末,信中写道:“(你的文章)使继任者(对这堤坝)可以有所了解,能够在他任期结束之前保全这项工程而不至于毁坏。”谢知县本人是阳夏人,字是师厚,名字叫做景初。谢景初的祖上以文才闻名天下,后来接连几代人地位显贵,到了景初这代,就凭借文才传承家业了。他管理县政,并不因为才能而自负,从而忽视百姓们的疾苦。一开始修建堤坝时,正是丁亥年十一月,他能够身先士卒不畏冰雪严霜的苦痛,来鼓励百姓努力劳作、治理水患。他也能让百姓和谐一致相互劝勉奔走忙碌,甚至忘记了劳作的辛苦。于是没有过多久,堤坝就建成了。他仁爱百姓的心思,在这件事上已经彰显得很明显了,但是他依旧不满足于此,又考虑着把这事告知后人,让后来者继续将这座堤坝保护完好,好让堤坝永世长存。好啊,仁德的人能够思前想后解决百姓的灾害,他已经做到这些了,事迹不应该不流传下去。而后世的君子,探求谢景初的事,知道了他做的`事,也不可能没有触动。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第7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一、选择题

1.《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态度是()

A.反对

B.赞成C.无所谓

D.顺其自然

参考答案:A

2.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与北海若

参考答案:C

3.本文阐述的观点是()

A.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无限的B.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C.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在有限和无限之间

D.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渺小可怜的参考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庄子》共33篇,“内篇”8,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4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B.《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3和“杂篇”12,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C.《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5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D.《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6和“杂篇”10,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

1.《庄子》亦称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参考答案:《南华经》;道

2.庄子,名____________,后世将他与____________并称“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周;老子;老庄

3.庄子的主张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无为

4.出自《秋水》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5.本文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与__________对话的寓言故事。

参考答案:河伯、北海若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浚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们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不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这段话实写了哪两种自然界景物?虚构了哪两个神话人物?

参考答案:黄河和北海(今渤海)。河伯和北海若(河神若)。

2.由这段话可以看出庄子文章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

参考答案: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

3.这段话说明庄子文章说理时常用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对比方法。

4.写出由这段文字概括出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原来的意义。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附答案 第8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迁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子俊,早卒。

(节选自《宋书•羊欣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工:善于,擅长 .B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 恨:怨恨 .C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 诣:到„„去 .D除中散大夫 除:任命,授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①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①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 ②其势不俱生

..D.①论者称焉 ②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能表现羊欣淡泊名利的一组是()①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

②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③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

④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

⑤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

⑥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原本就擅长书法,在学习了王献之的字后,他的书法更有长进了。B.隆安年间,由于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做官。C.羊欣拒绝为元显写字,元显就任命他担任本由寒门担任的职务,羊欣却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D.羊欣担任主簿,参预机要事宜,因为不时泄露机密,内心忧虑,后称病辞官。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3分)

(3)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4分)

答案:

9.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项中的“恨”应是“遗憾”之意。

10.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项中的“之”都是音节助词。A项①是“因为”的意思,②以„为先。C项①是代词,②是语气副词,表揣测。D项①是代词,②是语气助词。

1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③是谢混对羊欣的仰慕尊重⑤⑥是羊欣生活习惯。此三项应排除。因此答案为D。12.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C项羊欣并未努怒形于色。13,翻译:

(1)我之所以离开我的亲友来侍奉你,是因为我只是仰慕你的高尚的品德呀。(所以,徒,高义)

(2)羊欣打算主动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露机密,桓玄察觉羊欣的心思,愈发敬重他,升官任命他为楚台殿中郎。(注意“自疏”、“时”的翻译、“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3)太祖敬重他,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其间游山玩水,很有怡情养性的乐趣。(注意“重”、“以为”、“凡”、“适性”的翻译)

文言文普,翻译: 译文:

羊欣字敬元,是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在晋曾任徐州刺史。祖父羊权,做过黄门郎。父亲羊不疑,任桂阳太守。

羊欣年轻时性格沉静,不与人争强斗胜,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广泛阅读经籍,尤其擅长隶书。父亲不疑起初任乌程县令时,羊欣正好十二岁,当时王献之任昱兴太守,很赏识他。献之曾在夏天来到乌程县官署,主巫正穿着新绢裙午睡,献之在他的裙子上写了几幅字就离去了。羊欣原本善于书法,由此书法就更有长进了。最初出仕任辅国参军,军府解散后又回到家中。隆安年间,朝政逐渐混乱,羊欣在家中悠闲度日,不再仕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每回要羊欣写字,往往辞谢,不遵命。元显愤怒,就任命他为自己的后军府舍人.这个职务本来由寒门担任。可是羊欣意态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人们议论时都称赞他。羊欣曾拜访领军将军谢混,谢混先拂扫座席更换服装,然后接见.当时谢混的族子灵运在座。他离开后,告诉族兄谢瞻说:“望蔡接见羊欣,就更换服装和坐席。”羊欣由此更知名了。

桓玄辅朝政,领平西将军,以羊欣为平西参军,又转为主簿,参预机要事宜。差巫打算主动疏远桓玄,故意不时泄露机密。桓玄察觉羊欣的心思,愈发敬重他,任命他为楚台殿中郎,对他说:“国家政务由尚书主持,朝廷礼乐由殿中省制定。你以前身处机要之地,与目前职务相比,还是轻的。”羊欣就职几天后,称病辞职,隐居里巷,十余年没有出仕。

义熙年间,其弟羊徽得到高祖的信任重用。高祖对证议参军郑鲜之说:

“羊徽是一时杰出人才,舆论还认为他比不上兄长,未能结识羊欣,令人遗憾。”立即下书,以羊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又转为长史,又任中军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又出任新安太守。在郡四年,以政治宽简爱护百姓著称。除授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都未就任。太祖敬重他,让他担任新安太守,前后共十三年。其间游山玩水,很有怡情养性的乐趣。后来转任义兴太守,并非他喜爱的地方。不久,又称病重,辞职归家。被授予中散大夫。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与答案 第9篇

考点梳理

古文阅读与品鉴的考查内容多出自于课内,且逐步向课外延伸。的热点题型是课内和课外对比阅读,考查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其主要考点为:

1.相关篇目中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句读节奏。

2.实词的词义与辨析(主要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重点是“之、其、而、以、于”)。

3.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主要是倒装、省略句)的掌握。

4.重要句子和语段的翻译。

5.文章思路和思想内容的理解。

6.适当的鉴赏评价,拓展迁移(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联想、延伸到与之相关的话题、观点、材料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复习指导

由于文言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是注重书中注释和课后练习。因此复习时应注意:

(1)梳理归纳,形成系统。就是对常见的考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如实词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虚词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

(2)重视联系,抓“标”务本。根据课标的要求,以课本为范例,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课内向课外、由历史向现实拓展延伸,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

(3)掌握方法,授之以渔。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是相通的,都有法可依,有规律可循。两者都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的方式进行阅读。在解词,理解句意,文意把握,要点概括等方面均有相似之处。因此,适当借鉴现代文阅读方法,有助于提高文言文解题能力。此外,文句赏析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赏析时一般择其一点即可。对于谈作品感受的开放性试题要冷静思考,分析题意,按要求把思维发散开去,然后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点,扣住文中观点答、展开答。

(4)研究试题,有的放矢。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命题规律,可以缩小复习范围,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的针对性。原则上近几年考过的篇目不会重复,备考时可以大胆舍弃,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复习其它篇目。此外,研究考试题型,把握命题规律,可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避免走弯路。

押题训练一《鱼我所欲也》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 潭西南而望

B.是亦不可以已乎 颓然乎其间者

C.得之则生 吾妻之美我者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乡为身死而有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比 喻“义”,以“熊掌”比喻“生”,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者也”,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与“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都是指“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

C.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D.文章采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且长句与短句相间,形成了一种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增强了文章论说的气势。

4.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5.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一个论据。

6.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结合本文内容,想想孟子的话中哪一句能够印证孔子的观点,并写下来。

【答案】

1.A 2.略 3.A

4.只要言之有理,观点鲜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5.只要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二)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说(shuì):游说。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⑥趣:催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乏:贫苦,缺乏)

C.孔子辞不受 (辞:推辞)

D.入谓弟子曰 (谓:认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行道之人弗受 录毕,走送之

B.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太医以王命聚之

D.辞而行 思而不学则怠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万钟”的态度对比,论证了不能失去“本心”。

B.【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一个人本来就有的羞恶之心,就是“义”,也就是“善”的本性。

C.【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原先为了义宁愿牺牲(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二接受了。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第10篇

一、(一)1.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夫文岂于是乎?..汉朝人莫不能为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若..

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选自韩愈《答刘正夫书》)

2.①也(语气助词)②是(代词,这样)③为(撰写)④独(副词,只有)

3.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即使不会被当时的人们责怪,也一定不会流传于后世。译文: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种东西,谁也不会去关注它,当看到那些异乎寻常的东西,人们就会一起观看议论。文章不也是这样吗?汉朝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但也只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文章做得最好,因此,下的功夫深,名声就传得远。如果都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特色,即使不会被当时的人们责怪,也一定不会流传于后世。

(二)1.孟子曰:养生送死,王道之本。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故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

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

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选自欧阳修《原弊》)

2.①然(代词,这样)②薄(靠近,可引申为处理)③鄙(低贱)④原(推究)

3.故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

所以,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译文:孟子说:养生者送死者,这是实行王道的根本。管子说:“如果仓库里有充足的钱粮,那么(民众)就知道去讲究礼节。”所以,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推究统治措施的根本啊。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尽到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三)1.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

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选自王安石《读孟尝君》)

2.①特(只是)②雄(为首者,头目)③擅(凭借)④宜(应该)

3.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世人都称赞孟尝君能得到人才,人才因此归附他,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得以从像虎豹一样凶恶的秦国逃走。

译文:世人都称赞孟尝君能得到人才,人才因此归附他,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得以从像虎豹一样凶恶的秦国逃走。咳!孟尝君只不过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哪里称得上能搜罗人才呢?要不是这样,他完全可以凭借齐国的强大力量,得到一个真正的人才,就应该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能力吗?鸡鸣狗盗之辈出入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之所以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呀!

二、《高老头》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戏剧《人间喜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练习题及答案 第11篇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载与幸臣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1.与“自幼嗜学,好属文”中的“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B.屈平属草稿未定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与“载智性敏悟,善奏对”中的“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素善留侯张良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与“载与幸臣李辅国善”中的“幸”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则吾斯役之不幸

B.故幸来告良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与“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中的“乃”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乃令张良留谢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与“诣辅国恳辞京尹”中的“辞”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我从去年辞帝京

C.大礼不辞小让

D.其辞微,其志洁

6.与“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中的“修”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B.修禊事也

C.况修短随化

D.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7.与“以是上有所属”中的“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唯命是从

B.是又在六国下矣

C.觉今是而昨非

D.自言本是京城女

8.与“载必先知之”中的“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其真不知马也

9.与“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中的“微”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B.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语文阅读练习及其答案 第12篇

②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③再说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④泰勒牧师讲完故事之后,又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则止,望而却步了。

⑤几天后,班中一个11岁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地按要求背诵下来,竟然一字不漏,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简直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⑥泰勒牧师比别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那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这个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⑦16年后,这个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

⑧泰勒牧师讲的故事和比尔盖茨的成功背诵对人很有启示: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能。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大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这就是说,我们还有90%的潜能还处于沉睡状态。谁要想出类拔萃、创造奇迹,仅仅做到尽力而为还远远不够,必须竭尽全力才行。

阅读题

1.在横线上补写出文章中的故事情节

①受伤的兔子竭尽全力逃脱猎狗追击。

②泰勒牧师郑重其事作出承诺。

③----------------------------

2.文中能够具体证明比尔盖茨已经竭尽全力的语句内容是什么?

3.“一般人的潜能只开发了2%-8%左右,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大科学家,也只开发了12%左右。一个人如果开发了50%的潜能,就可以背诵400本教科书,可以学完十几所大学的课程,还可以掌握二十来种不同国家的语言。”说明什么道理?

答案:

1.男孩是比尔·盖茨

2.。《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则止,望而却步了。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其答案 第13篇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日: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阊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 曰:寡人今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乎? 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将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选自刘向《说苑》)

l7.除了《说苑》外,刘向还编订了国别体史书《_______》。(1分)

18.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 ) (2)寡人得无有过乎( )

(3)春秋冬夏,振之以时( ) (4)然则官府无使焉( )

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 (2)拜者去,不拜者前

(3)无以贵先生 (4)平其法度

A.(1)(2)相同,(3)(4)相同 B.(1)(2)相同,(3)(4)不同

C.(1)(2)不同,(3)(4)不同 D.(1)(2)不同,(3)(4)相同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 译文:______________

(2)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 译文:______________

21.齐宣王与间丘先生对寿、富、贵的`看法是不同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齐宣王 闾丘先生

寿 (1) 延长寿命(2)

富 (3) (4)

贵 (5) (6) 受到尊重

参考答案:

17.战国策(1分)

18.(1)一起,共同 (2)莫非,大概,该不会(3)同赈,救济(4)役使(4分,每空1分)

19.A(2分)

20.(1)不是我所能给予的,我没有使你长寿的办法(我没有办法使你长寿)。(3分)(2)希望大王挑选具有美好品德的良富人家子弟,任用他们来做官。(3分)

上一篇:占用林地查验报告下一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