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培训教学学情分析

2024-06-24

美术培训教学学情分析(精选11篇)

美术培训教学学情分析 第1篇

小学美术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造型表现:

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设计应用:

低段年级的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

在1-2年级中,能从对事物的形和色有一定的了解,从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中的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简短的话语表现自己的感受受。

综合探索:

在低年级,综合探索的内容是以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通过过造型游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

小学三四年级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

造型表现:

三四年级的学生的造型游戏的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也增加了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游戏。

设计应用:

学生开始引入一些知识系统的学习,如果“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稀”等组合原理,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旨在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欣赏评述:

3-4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进行造型游戏活动,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自己创作意图。

第三学段: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美术培训教学学情分析 第2篇

教材分析

签是伴随古代卷轴装书而来,为了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古人就在轴的另一端系上署有书名卷次的小牌子,这是最早的挂签。北宋以来,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图书先后出现了蝴蝶装、包背装以及线装,这些装帧形式多样的书均由书页和前后封皮构成。人们用纸或绢题写书名,粘贴在封皮上、称为“浮签”。及至近代,精平装书开始盛行并取代了线装书的地位,书名直接在封面上,无须用标签粘贴。

现在的书签是夹在书中的小薄片,作为阅读进度的一种标记。书签的材料不,檀香木、塑料、纸等均可,甚至于树叶花草都可以用来做书签,最广为流传的是纸质书签。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将带领孩子巧手制作。教材中展示了多种形式的书签作品,有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书签,有现代时尚文化的书签,有以形针为支架设计图案剪贴后完成的书签,还有半立体式的书签。应鼓励学生选择各类材料,巧妙运用,创意思维,采用折、剪、拼贴等方法在设计制作活动中对书签文化有一个传承意识,感受材料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理念

本课时设计主要让学生学习用卡纸和彩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一张小书签,并通过让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书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书签的作用和形状,尝试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等媒材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

(二)方法与过程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制作出有个性的书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展示、运用等形式交流,培养学生感知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和欣赏,尝试用各种媒材大胆、自由地制作书签。教学难点

作品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和个性化的品质。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剪刀、细彩绳、固体胶以及自选可以用来制作的材料等

学具:铅笔、细绳、绘画工具材料自选、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1.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看一些图片,谁来说一说小猴在干什么,他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2.你能帮他想想办法么?怎么才能找到呢? 师: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方法并加以表扬。师:4.看看老师是怎么找到的。(边说边示范)

师:5.对了,这个夹在书本内的就是书签。书签是读书人的好朋友,喜欢读书的朋友都离不开他。

板书课题——小书签

二、新授

1.书签,它是读书人的好朋友。

2.书签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牙黎,就是象牙制成的牙签,非常昂贵,只有那些有钱人才用的起。后来卷轴书改成折装,牙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牙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

3.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书签的样子和所用的材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材料啊?有什么图案。

(出示图片:从材料、造型、图案上欣赏分析)金属的,木头的,塑料的,编织的,树叶的,纸制的 4.在这么多的材料里,纸制的书签是生活中最长见,最实用的。5.书签上的图案也多种多样!有我们喜欢的小动物、植物、小朋友、美丽的风景、我们喜欢的一段话或一首诗等等,让我们都看花了眼。

三、教师示范

1.有没有同学知道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啊?(讨论)2.你们说的都不错,都很有道理。老师这里有两套最简便的方法,大家一起来看看。

(1)选择一种材料,我选一张白色的纸,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将纸的一边往里对折;以折线为中心线画出蝴蝶;为蝴蝶上色;再沿着蝴蝶的外沿进行修剪。好了,一个带有立体感的小小书签就做好了,好看吗?

(2)通过裁,画,穿 3.是不是很简单啊?

4.是不是很简单啊,如果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张精美的书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一定会非常喜欢。以后你的好朋友在看书的时候看见这个书签就会想起你,多好啊。

四、学生练习

1.你们想不想也为你的好朋友做一个书签?

(1)如果让你来做,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书签呢?(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2)小朋友说得真棒!那我们就开始吧,看哪位同学做的样式精美、创意独特。

五、作品评议

(1)学生可以将完成好的书签,贴在展板上进行展示。(2)这些作品真的太棒了!现在老师请大家评选出以下奖项:最佳速度、最佳创意、鼓励奖。

六、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制作了这么多美丽的书签,课后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签呢?

小小的书签是爱读书之人放在书籍内的小型美术工艺品,谁最爱学习,它就与谁最亲密。你们想不想身边的人都成为爱读书的人啊?那么,把你们刚才做的书签送给你的爸爸、妈妈、同学或者是老师。别忘了你赠送的时候说一句赠言哦!

七、作业:制作有创意的小书签。板书设计

第9课小书签

小班化精致教学之学情分析 第3篇

学情分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有效的学情分析是合理确定教学起点, 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小班化精致教学实践中, 学情分析被看作是重要的环节, 是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起点确定的基本依据。通过细化学情分析的内容, 探索多样化的学情分析方式, 以保证在教学设计前对学生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情况形成充分了解。

1.学情分析内容立体多维。把需要分析的学情分为两个层面、四个维度。第一个层面是特定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 包括某学段学生思维发展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学习经验状况、学习动机状况等;第二个层面是特定教学内容学生的准备情况, 包括对特定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生活经验等的准备状况。四个维度包括知识与能力维度、非智力维度、生活经验维度、个性特长与特殊个案维度。通过教学前对学生两个层面、四个维度的情况进行分析, 教师便可以对学情形成基本的了解。

2.学情分析方式动静结合。采取学生档案分析、学段学情情况调查问卷等静态方式, 把握学生特定学段的情况。通过班情分析会、前置性作业分析、学生观察与访谈等动态方式, 了解学生对特定教学内容的准备状况。

科学分析学情 提高教学实效 第4篇

进行课前预设调研,了解学前问题调整预设方案。学情分析的内容很多,分析时要抓住本质内容,针对所教新知识,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基本能力以及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进行课前预设调研。首先,确定调研对象。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好中差三名学生,作为三个学习层次学生的代表进行调研。其次,确定调研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确定两至三个调研问题,对调研的学生进行访谈或笔试。第三,调研分析。教师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调整教学重难点。第四,制定解决方案。教师根据调研获取的实证材料对预设方案进行调整,设计有效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基于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课前预设调研的学情分析方法尽管需要占用教师一定的时间,但效果非常好。

注重课堂观察倾听,了解生成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课堂上呈现的学情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课堂生成,及时把握学生的生成问题,并根据生成问题适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思路,将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把握学生生成资源时,应该注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问题,适当地调控教学进程;二是让生成资源成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和讨论的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精彩。

进行教学效果检测,了解新知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好坏不能单凭教师的主观臆断,需要教师选择科学的方法搜集反映教学效果的证据。进行教学效果检测时可以采取当堂检测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当堂检测一般是在离下课5分钟左右进行,因此,题目数量不要太多,题目难易度可仿照例题,这样就能检测出学生听讲的效果。如果一半的学生都没学会,这时教师就要从教学方面找原因,进行反思,及时进行调整和补救,制定学生指导计划和教学改进方案。

进行典型错例收集,了解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指导。通过典型错例收集,积累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也是一种掌握学情的方法。学生典型错例的收集,对于单元复习或全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都能提供很好的学生问题实例,围绕学生的问题去设计复习课将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进行典型错例收集时,教师可将学生的典型错例输入电脑,复习课上可采取辨析改错的方式对学生易错处进行指导,这样的复习课学生更感兴趣。

进行检测问题分析,了解问题成因进行及时补救。检测也是了解学情的一个有力途径,检测后的问题分析更是对学生知识综合掌握情况的一次学情分析,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检测卷的质量分析。分析就要用数据说话。每次检测后,教师可以进行错题统计,将失分率高于30%的题目进行重点分析,制定补救措施,然后出几道类似题进行补救练习,最终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

关注学生情感因素,了解学困生形成原因激发学习动机。对学困生进行学情分析涉及两个因素:一是认知因素。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并有计划地进行辅导。二是情感因素。学生的情感因素是非智力因素,教师要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情感障碍有哪些,是学习方法不得当,还是厌学、畏难、紧张等,可以通过聊天、观察、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探究原因。只有准确分析学生情感障碍的真正原因,教师才能制定有效的辅导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科学地进行学情分析,如何有效利用学情分析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分析学生的情况,教师才能找出问题背后不容易发现的原因,才能通过教学设计将其与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并转化为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美术培训教学学情分析 第5篇

教材分析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它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部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彩陶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火改变物质的第一次创举,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因而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早期的陶器是用最原始的手制法,颜色不均。厚薄不一,纹饰不多。中期出现了慢轮制法,随后出现了快轮制法,器型越来越丰富。类别有碗、壶、钵、罐、盒、瓶、鼎、盘、豆、鬻之分,色泽有红陶黄陶、黑陶和白陶之别。装饰有刻画、泥条堆贴、拍印、雕塑和彩绘等。在花纹上最早是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逐渐向植物和几何纹发展,并阻越来越抽象图案化,其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即使是现代工艺大师也为之感叹、折服。对于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彩陶,都会感到它既遥远又新奇,很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如这些彩陶是在哪里发现的原始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彩陶的?这些不同形状、大小异的彩陶各是做什么用的?有的彩陶做成尖底起什么作用?白陶鬻做三足有什么作用?彩陶人面鱼纹盆为什么将图案画在盆里?为什么喜欢画鱼纹?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系吗?等等。针对这一课,老师可创设原始情境,还原原始生活,假想身临其境,让学生用心感悟彩陶。

从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收集资料,合作探究,设疑释疑,同时鼓励学生“亲手体验”,为同学们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制作出自己的“彩陶”爱玩泥巴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重点是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习彩陶文化、感悟彩陶艺术,亲手用黏土制作彩陶,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当一回彩陶设计师。

设计理念

本课时设计从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收集资料,合作探究,设疑释疑,同时鼓励学生“亲手体验”,为同学们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制作出自己的“彩陶”。

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说,初次接触彩陶,都会感到它既遥远又新奇,很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如这些彩陶是在哪里发现的原始人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彩陶的?这些不同形状、大小异的彩陶各是做什么用的?有的彩陶做成尖底起什么作用?白陶鬻做三足有什么作用?彩陶人面鱼纹盆为什么将图案画在盆里?为什么喜欢画鱼纹?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系吗?等等。针对这一课,老师可创设原始情境,还原原始生活,假想身临其境,让学生用心感悟彩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了解并掌握彩陶的装饰纹样以及制作方法,“亲手体验”,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制作出自己的“彩陶”。

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创作能力,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传递爱心。

(二)方法与过程

认识彩陶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感悟彩陶艺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习彩陶文化、感悟彩陶艺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习彩陶文化、感悟彩陶艺术。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应用所学到的彩陶制作方法和装饰特点合作制作一件陶瓷品。

教学准备

课件,橡皮泥或泥巴,颜料,笔,抹布等。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图片,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2)你还能说出其他的陶瓷品吗? 2.陶瓷分类。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

(2)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陈设品等。

(3)工业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管道,电瓷绝缘子等。

总结:陶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人们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3.导入课题

4.初步了解彩陶的历史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我国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这是彩陶的萌芽时期。在河南省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存文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专家学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陶罐、碗、瓶等陶器。

5.欣赏早期彩陶图片,观察陶瓷上有些什么花纹?线条如何?从装饰上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愿望。学生和老师交流讨论,了解一些纹样的含义

总结:在装饰上,最早是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逐渐向几何纹样和植物纹样发展。一般用刻画、泥条堆贴、拍印、雕塑、和彩绘等形式进行装饰。

6.制作方法

手制法、模制法、轮制法。最原始最方便的方法是手制法,引导学生说说手制法可以用哪些动作来完成(技法),压、捏、揉、团、搓、接等

7.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表扬学生的创意。

要求:注意卫生,学会分工,团结合作,虚心学习,完成表格填写

制作过程中允许学生下位去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8.评价

说说自己的爱心想法和创意。板书设计

第17课日用陶瓷 教学反思

感悟彩陶之美工艺陶瓷

美术培训教学学情分析 第6篇

教材分析

幽默是一门哲学,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漫画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幽默的形式,早期的漫画除了传统的单幅外,就是四格幽默漫画。画家运用夸张、简约的艺术形式,将一个个令人发笑的故事绘制成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个画面,形成四格幽默漫画,达到让人看完,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的目的。四格幽默漫画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过于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容易让人轻松阅读。

本课学习领域是“造型.表现”。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理解四格漫画的故事内涵,去感受漫画幽默艺术的独特魅力,然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达到以美育德、健全人格的目的。教材中针对漫画的人物表现技巧出示了相关的示范图解,并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名家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设计理念

本课时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欣赏理解四格漫画的故事内涵,去感受漫画幽默艺术的独特魅力,然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达到以美育德、健全人格的目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大多数喜欢看漫画,但是真正用心去创作漫画的却不多,因为创作技巧的缺乏,造成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创作方法,设计漫画人物形象,达到保护学生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四格幽默漫画的基本表现方法。同时对四格漫画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方法与过程

倡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进而热爱生活,创作漫画人物形象,用四格漫画的形式描绘生活中的精彩故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四格漫画的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体会四格幽默漫画的艺术魅力,学习四格幽默漫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创作漫画人物形象,用四格漫画的形式描绘生活中的精彩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四格漫画名家作品,学生优秀作品,学生:8开水彩纸,铅笔,水彩笔或彩色铅笔,尺子等。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导入:(“法官先生,有人把我说成犀牛,我可以告他恶意中伤罪吗?”

“当然可以。他什么时候把你当成犀牛的?” “三年前。”

“什么?三年前的事,你怎么到今天才想起要起诉呢?” “是这样,法官先生,以前我从未见过犀牛,直到昨天我才知道犀牛是什么样子。”)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像这样的有趣的,逗人发笑的小事我们叫它幽默的故事。同学们的生活中也发生过这样有趣的小事吗?(生:发生过。)师:哪位同学能和我们分享一件生活中发生的幽默的故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播放四格幽默漫画作品。)

3.教师启发:幽默是一门哲学,是戏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漫画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幽默的形式,早期的漫画除了传统的单幅外,就是四格幽默漫画。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怎样用四格幽默漫画的形式把一件有趣的小事画出来。板书揭示课题:第14课 四格幽默漫画

二、技法指导:

1.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把一个幽默的小故事改编成四格幽默漫画的形式?(首先要把一幅画分成四格,然后要把手里的故事分成四个情节,最后把故事按顺序分步骤画出来。)

2.教师提问:同学们觉得画四格幽默漫画时,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很重要,但人物形象同样重要。提问: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形象,我们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有什么长相的人?(生: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有大眼睛的,有小眼睛的,有大鼻子的,有小鼻子的,有大耳朵的,有小耳朵的,等等等等。)教师:那我们要去设计一个人物形象,一定要画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也可以说要画出他身上独特的地方,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3.播放王泽作品《老夫子》四格漫画,教师讲解:画家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约形象的艺术形式,将一个令人发笑的故事绘制成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个画面,形成一幅四格幽默漫画,达到让人会心一笑或者捧腹大笑的目的。提问:什么是夸张的手法?什么是简约的形象?

板书:夸张的手法

简约的形象

(夸张就是大的画得更大,小的画得更小,胖的画得更胖,瘦的画得更瘦。简约就是,少画一点能讲清楚的绝不多画,用概括的手法来讲述故事,让人通过画面能产生更多联想。)

教师启发:这副漫画很好的诠释了夸张和简约。比如说老夫子和大番薯的形象对比,老夫子又高又瘦,大番薯又矮又胖。(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那画面又如何体现简约的呢?就是每画一件事物,必有它的用处,不画多余的事物。

教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副四格幽默漫画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分别从每一格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教师:有同学会说,老师,没有一个字,叫我们怎么读呀?其实读漫画,就是更用心地去看,看懂故事的发展过程,看清每一格的细节变化,没有一个字的漫画更让我们能够认真去看清漫画的内容,对绘画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学们觉得老师说的有没有道理?

教师:好的,接下来,请同学说一说你在读这幅《老夫子》的漫画时弄清了什么?分步骤来讲。学生回答:从第一格画面看出高个子的人是老夫子,从他拿着电话和嘴边表示声音的短线看出他在打电话。(教师顺势画出表示声音的短线。)

学生:从第二格看出他手势的变化,表示打了很久的电话,从他笑着的嘴巴看出他打得很开心。(教师顺势画出老夫子的姿态变化骨架图,画出笑着的嘴巴。)师启发:你是怎么知道这是第二格的?生:看序号。

学生:从第三格看出大番薯过来了,手里还端着衣服。教师画出大番薯的骨架图和脸型。师启发:他的眼睛看向哪里?师:是这样画的吗?(师顺势画出大眼睛。并讲解:眼睛看向这边,所以眼珠朝向这边,那假如眼睛看向那边怎么画呢?)请一个同学上台修改眼珠的方向。

教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大番薯留下一只脚,表示他离开了。教师:他的脚是这样画的吗?(教师示范画出一只脚。)教师:你还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衣服晾在了老夫子的电话线上,衣服还在滴水。教师,整幅四格漫画里老夫子的表情有变化吗?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他表情的变化,请四位同学来画一画老夫子眼神的变化?(一个学生画一个眼神。)

4.教师:同学们说一说,老夫子和大番薯穿的衣服几乎一样,画家是如何来区分两个人物形象的?这样的区分有什么好处?教师小结:四格幽默漫画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过于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容易让人轻松阅读。

5.请学生讨论:一件幽默的小事,可以怎样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用分步骤的形式来表现,比如四格幽默漫画。

6.提问学生:如何表现人物的动态?示范,人物在动,主要是画出哪里的变化?(手和脚的动作变化)教师边讲边范画,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摆一摆。

三、学生创作:

1.提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你想把哪件幽默的事情用四格幽默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应该用什么步骤来画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第一步,确定人物形象,画出人物的长相特点。第二步,根据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确定每一格的绘画内容。第三步,通读自己创作的故事,看看是否通顺,及时调整完成。教师:先画完的同学,请主动拿上展示台给全班同学展示。

2.学生创作四格幽默漫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拓展: 1.展示学生作品。

2.教师总结:今天,同学们各凭本事,把自己知道的幽默故事用四格漫画的形式画了出来,下节课老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本组完成的四格幽默漫画装订成一本,请本组美术最好的同学为小组的漫画小册子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封面写上组名和书名,翻开第一页作为目录,写上作品的题目和作者的名字,放在我们的班级图书角,作为大家借阅的资源,怎么样? 3.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喜欢美术的同学,请为自己设计一本幽默漫画集,上面记录着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幽默的小故事,这是一件多有创意的事情呀!同学们愿意这样做吗?

板书设计

第14课 四格幽默漫画

教学反思

夸张的手法

学情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7篇

本班共有学生32人,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学习态度端正。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但是缺少耐心和细心,缺乏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以下学生的情况:

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我们大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的专家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这点事,不外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老师为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创造一个很有趣味的情境。本节课开始呈现“曹冲称象”的视频,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

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我觉得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在呈现1号瓶子之后,教师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去解决,最后就剩下瓶子的容积这一新学知识没有解决,瓶子的容积这一知识是在圆柱的体积基础上进行教学,为将来学习立体几何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

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设置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在正立和倒立两种情况下,教师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在变与不变的规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操作中不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

同一个瓶子的容积是不会随着倒出水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的。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生活经验,但是两位同学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进一步追问:相同的瓶子,为什么这两位同学的计算的瓶子的容积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经过思考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影响的,排除了学生认知上的误区,逐步引导学生走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上。

五、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呈现2号瓶子时,教师问,这个瓶子中还需要加入多少水才能灌满呢?观看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视频之后,学生很容易的想到了要把不规则的空气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空气的体积,从而实际问题便迎刃而解。本环节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引导,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学习的内容会更加的深刻,有一种“抓钢有痕”的感觉。

高职学生英语学情分析与教学对策 第8篇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 英语基础薄弱

高职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体现。

听:高职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中的听力教学对学生来说是较为吃力的, 学生们经常听不懂听力材料, 甚至有些学生看着script也不能理解, 从听力材料中提取信息更是无从谈起。

说:说是课上互动交流的媒介, 很多学生因为不能用英语表达, 在课堂上处于“静音”状态。

读:绝大多数高职生的词汇量很小, 全英文的教材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满眼的生词, 而且学生的语法基础也很薄弱, 即使列出生词表, 也不能顺利翻译或理解课文。

写:对高职生来说是最难的一项了, 即使是汉译英的仿写, 学生也很难把握句型结构, 不能组织出完整的句子, 短文写作更是难上加难。

2. 能力参差不齐

一个班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相差甚远, 少数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提示和指导完成相应任务, 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上是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这种层次差异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

3. 厌学情绪普遍

大部分高职学生不喜欢学英语, 课后也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 使教学成果难以积累, 上节课已经解决的问题, 在下节课还要重新讲解, 严重影响教学效率。

二、对学情成因的分析

1. 客观原因

(1) 学生来源复杂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部分是高考生, 他们虽学过高中课程, 但英语是薄弱环节, 多因英语分低影响了总成绩, 进入高职院;另一部分为三校生, 即职业中专、职高和技校毕业后参加三生校生考试, 进入高职院的, 他们初中英语基础就很差, 加之在中专期间英语所学内容少而浅, 更是难以应付高职的英语学习。此外, 还有初中毕业的五年制高职生, 其英语学习情况与三校生类似。

(2) 教学内容不宜

高职英语教材虽然较本科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做了很多调整, 但仍是本科教材“简体版”, 内容偏多偏难, 与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相匹配, 同时教材在趣味性上也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3) 教学方法机械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在每周不过3小时的英语课上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教科书上, 要做到听、说、读、写面面俱到, 必然形成“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定势, 教师以讲解课文、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 辅以课本+粉笔+黑板+录音等传统的教学手段, 怎能不使学生厌倦?

2. 主观原因

(1) 学习动力缺失

高职生多数对自己的未来没有长远规划, 对社会需求不甚了解, 英语学习很盲目, 导致他们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缺乏主动性。

(2) 学习方法欠佳

高职生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 读书上文字和完成笔头作业多, 听、说、读的训练少, 习惯于死记硬背, 在生活中基本没有应用, 学成了哑巴英语。到了大学以后, 随着要求的提高, 原有的方法无法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因困难诸多而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

三、高职英语的教学设计

任何教学的中心都是学生, 而不是知识本身。教学设计要依据大纲和教材等教学资料, 更要结合实际学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高职英语教学应紧扣学情, 不可盲目追高求快, 要设计出与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和特点相匹配的教学活动。

1. 引入生活实例, 唤醒学习动力

高职生对社会了解少, 更不了解用工要求, 且大部分学生就业意识淡薄, 缺乏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紧迫感。因而, 我们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一些企业招工条件和毕业生反馈信息, 鼓励学生深造, 让学生认识到英语与他们前途紧密相连, 无论就业或升学都需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 以此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

2. 转变教学思想, 适应实际学情

根据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参差不齐的多元化状态, 我们转变机械实施大纲中规定目标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人性化地将统一目标拆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从而使全体学生“跷脚即可摘到果子”, 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尝试成功的勇气。

3. 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参与课堂创造条件。比如学习《Weather》一课时, 与学生谈论最近的天气变化, 引出sunny、rainy等词语和常用句型, 然后帮助学生准确地描述天气, 并向学生介绍haze weather (雾霾天气) 等热点词汇, 增强英语的实用感。

另外, 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为学生营造声像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 更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 在课上设计一些教学任务, 让学生用手机上网查寻从而获得新知, 并与大家分享, 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

4. 点拨学习方法, 培养学习能力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老师的英语水平再高, 也不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 因而学生需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英语学习和记忆的规律, 按照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去探索和研究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为他们量身设计一套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郭莉萍.基于学情分析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心得.陕西省行政学院外语系科教文汇, 2013年第一期.

做好学情分析 提升教学质量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72-0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和经验的不同导致对相同的文本和剧情产生不同的解读。要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数学老师关注教学的起点,即做好学情分析。本文遵循“WWH”模式,基于学情分析的现状,进一步反思其意义和实施,力使一线数学教师的学情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升教学质量。

一、学情分析的背景

1、新课程的学情观。新课程提倡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情分析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2、新基础的学情观。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基础的特色,从学科、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是学生立场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而成长的起点就是学情分析。

3、西方的学情观。西方特别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尝试而轻认知:“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爱因斯坦”。“卓越教学能够带给孩子应有的生命可能性,孩子在兴奋和参与中会学得更好!——英国《小学教学大纲》”

由此可见,学情分析是是学生立场的重要体现,是数学教学的起点。而数学学科内在的逻辑体系,也要求我们合理把握学情,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的现状

值得肯定的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同时,学情分析缺失的情况已然绝迹,各个梯队的教师都对学情分析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学生立场已然确立。另教研组在教师团队的成长中也明确了学情分析的意义,有利于各个梯队的教师不断提升学情分析的能力。

不够理想:片面解读和经验主义的情况仍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不够尊重学生差异,以班级整体学情代替个体学情,教学目标缺乏一定的弹性;对课前学情的重视程度远大于课后学情,以作业反馈完全替代课后学情;以年段学情分析代替班级学情分析,对班级间的差异缺乏针对性分析;对儿童学习心理范畴的学情分析情况不容乐观。

对学情分析现状进行归因分析,无外乎两点:一是对学情分析意义的认同度不够,虽说学情分析是教学的起点,但传统观念仍在思想中占据一席之地,学生立场还不够落地和扎根,对学情分析的认识限制着效果;二是对学情分析方法论层面的学习不够深入,缺乏一定的学情分析策略,受到该实践研究能力的局限,使得学情分析还停留在为老师的教而服务的层面上,未能落实到学生的生命成长上去;三是儿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匮乏,使得许多教师回避了该方面的学情分析,或是拿来主义,生搬硬套,与教学环节脱节,并没有真正作为教学的起点。

三、怎样做好学情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作为教学起点的学情分析可以分为两大板块:

1、分析学生的特征。

(1)分析学生的年段思维特点和学习心理。从7周岁的前运算后期,经历具体运算阶段,到12周岁形式运算前期,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跨度不可谓不大,所以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认真学习皮亚杰先生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尤其涵盖小学学龄的7~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

需提醒的是:得益于长久的思维训练,中国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对皮先生的被试而言整体偏高,所以需要在他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因材施教,还应兼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儿童心理特征。

(2)分析学生的群体及个体差异。建构主义格外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分析群体差异,一般数学老师执教同一年级的两个班,而这两个学生群体往往是有所差异的,具体可能表现在教学氛围、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灵活处理,选择更为有效的组织方式,动态调整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再来分析个体差异,进入中年段的数学学习,不同孩子的数学学习差异是会被逐渐放大的,归根到底是思维品质差异作用的结果,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力争实现人人在数学上有所发展。

2、分析学生的经验。

(1)动态分析学生的前在经验。学生的前在经验与目标状态存在差异,这个差异的大小就是学情分析的重点,这也是目前学情分析较好的板块。但如果再进一步思考,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呈现为一个个连续环节时,学生处于不断从前在经验达成目标状态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动态分析前在经验,关注互动生成中提升教学质量。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结构特点是螺旋递进式的,单元的学情分析也是类同的道理,由一次性的学情分析转向动态的学情分析,不再展开。

(2)辩证分析学生的潜在可能。俗话说:“学生是可能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分析学生潜在可能,不光着眼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还应考虑后进生的“适度等待区”,而后者往往是老师们所忽略的。当学习内容呈现连续性的特点时,后进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注,所以在学情分析中辩证分析潜在可能,给出针对性建议,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体育教学学情分析 第10篇

作者:薛伍平所属班级:小学体育二班(宝鸡/安康/榆林/铜川)地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创建时间:2011-03-18

学情分析是体育课教学的前提,也是体育教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的必须途径。学情分析怎么进行,怎么分析,我采用以下几点方法进行分析:

一、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和卫生知识,分析学生的健康指数。

二、进行体制健康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各年级各班体育教育过程作一个学情研究,为以后教学中提高更好教学质量,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课堂教学,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我在上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智识和技能专业课程计划的改革和贯彻,即学生的体育基础薄弱,对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指导和教学方法指导作了阐述,旨在期盼能在有限的课时里,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同时体现贯彻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教法以学法为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体育保健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本人在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促进学习正迁移试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教学,目的在探索出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路子。为了使学校体育

能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系统工程;为了将学生被动学习与模仿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觉、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创造性学习;为了帮助学生与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计划顺利接轨,我们根据当代职高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和特点,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有效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合理地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负荷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是体育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发挥学校体育优势,挖掘潜力,增强活力,自我创收,自我发展,补充体育经费的不足。

适应社会,抓住机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走学校体育内涵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率;逐渐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在体育统计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潜在力,而且能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

英语教学学情分析 第11篇

高山学校

景丽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英语熟悉三年了。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是很喜欢上英语课,学习兴趣不是很高,个别学生甚至有厌恶感,同时,有些学生还是为学习而学习,谈不上兴趣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有一定的分化,但也不是全部都差,没基础。两极分化很大又占了很大的比例也不忍心放弃他们,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和练习,而此时那些已经具有大量英语基础知识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同学和老师的教学,一开始或许还有一种自豪感,但很快便会十分无聊而影响课堂

现阶段我们现在除了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外,还需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听讲、记笔记、做作业以及复习等等。所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如将学习者的起点定得太高,会脱离学习者的实际水平,就会降低教学效果,使学习者在高难度的学习内容面前望而却步;如将学习者的起点定得太低,也脱离学习者的实际水平,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使学习者在低水平的内容上做无效的劳动,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比较准确的确定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确定教学思路。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他们在学习新知识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的这些已有积累作为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所以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及时帮助,以防为主

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课下及时找她们谈话,了解她们的内心想法。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这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2、讲究教法,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可能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有的相反。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对他们来说,一再重复知识,是对时间的浪费,是课堂无效的表现。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重复几次,才能听懂。所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要树立学生参与精神,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课堂和课后不同的任务。还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游戏,不断变换着花样进行语言项目的操练,利用学生英语基础上的差距让学生互助,不仅可以给后进学生信心,也能使基础好同学产生优越感。

3、激发动机,诱发兴趣

在已经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学生,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尝到学习英语的乐趣,真正产生信心。另外教师还需多创新,多教改,让学生多些新鲜感,才会使他们在学习上长期都有兴趣。

4、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我认为在目前阶段,抓学生的习惯是当务之急,从书写、如何做作业到背书、听写等等,都需要我们一一抓好。不断地在教学中渗透启发式教学,去除掉学生长期养成的上课只带耳朵进教室,只等教师公布答案的习惯。养成预习、提问题、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下一篇:学校培养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