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实现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教案

2024-07-24

分层教学实现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教案(精选6篇)

分层教学实现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教案 第1篇

《太阳》是一年级北师大版课改实验教材。这首儿歌,通过日出景象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太阳的美,从而喜欢太阳,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随文学习12个生字,学写6个字。由于学生认字的程度存在差异,有的学生通过课外自学,己掌握了本课的生字。针对这一情况,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教学,邀请数学老师和我一起走进课堂,数学老师负责辅导己掌握该课生字的学生,给予拓展、提高。并在新授后对该课未完全掌握的学生及时补缺漏。我则进行正常的识字教学。尝试这样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可以真正做到以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实现学生最优发展。

二、课堂教学节录

借助课件让学生感受太阳的美,从而学习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进入识字教学。课件点击出示这课要学的12个生字。

分a、b组进行教学。a组在教室的一角自由围坐,和数学老师学习;b组小小组t字形坐式新授。

师:昨天,我测过我们班几个小朋友,有六个小朋友已经自己学会了这12个生字。现在,请这几位小朋友(a组)到后面去和龚老师一起学习。其他的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学习这12个字。(课件演示)我们看谁最先和这些可爱的字娃娃交上朋友。

看一看,你认识几号字娃娃,你就可以当小老师教大家。或是你喜欢认识哪个字娃娃,就提出来。

生:我认识6号字娃娃,这个字读“出”,出来的“出”。(生字是注音的)师:真不错,大家跟她一起读。你还能教小朋友认识哪个字娃娃呢? 生:我还认识3号字娃娃“从”,1号字娃娃“叫”(生跟读)

师:大家跟她学得很认真。这个小老师当得真好,奖你一个“小太阳”贴纸。**同学,你想认识儿号字娃娃? 生:我想认识5号字娃娃。师:有哪位小朋友会吗? 生:我知道这个字是“跳”,跳舞的“跳”。师:“同学你懂了吗?谢谢生1小朋友。”

(其余几个字方法同上,主要体现生生互动。)师:这些字娃娃小朋友都认识了吗?拿出你们桌上的生字卡片,在小组里互相考一考。这些字都认识,还能读准字音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就可以把桌上的“小太阳”贴纸送给他。如果他有的字还不认识,你们就帮帮他。(生字卡上都有注音)师:看来小朋友学得不错,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小太阳”。你们真棒呀,下面我要再次考考大家,看谁认得最快,读得最准。(开火车认读字卡,生字不注音)在本组学生基本掌握生字后,a组的学生回到课堂中来。一起课间律动操《种太阳》。做“搬房子”游戏扩词、练习说话。由a组的同学当“小测试员”测试b组的同学12个生字掌握情况。再次分组学习,未完全掌握的同学找龚老师再次学习;其余的同学一起讨论:学了这课,你喜欢太阳公公吗?为什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有影音资料、有图片资料、有网上查找的资料、有书籍资料等)龚老师和a组:(手提电脑演示课件)

1、做各种游戏进行12个生字扩词、说话等多种形式的提高性练习。

2、做游戏“射气球”学习本课未要求认识的其余生字。

3、互相交流自己新认识的字。龚老师和测试后c组的同学: 课件演示,再次和未认识的字娃娃交上朋友。

三、简析:

1、充分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民主性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北师大版的这册教材非常注重让学生多认字。在识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认字的程度不一,有的学生通过课外自学己掌握了本课的生字,如果让这些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起重新识字的话,势必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以说是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关注到学生的这种差异和他们的不同学习要求,在教学中,我让这部分的学生进行提高、拓展学习,使他们更上一层楼。而那些无法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则在课堂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再学习,及时补上。总之,力求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分层教学实现学生最优发展

进行课程改革,可以通过创设现代的教育环境,改变教学的形式,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有充分的互动。分层教学正是为之提供了大舞台。《太阳》这课,我们打破了学科体系,语、数老师一同走进课堂。语文老师当主角、数学老师当配角。当进入学习生字这一教学环节时,开始分层教学,数学老师在教室的一角和课前已自学本课所学生字的上等学生(a组)一起学习,利用电脑课件给以提高补充知识。语文老师则负责占大多数的学生(b组)新授生字的教学。当b组学生通过小老师教、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以后,让这几名上等生做小测试员当场测试认字情况。之后,未完全掌握生字的学生即刻再和数学老师学习,争取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语文老师则让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拓展学习,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太阳的资料。这样的分层次教学,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吃饱”。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把a、b、c、d四种层度的学生在组合在一个小组里,合作学习之前提出四种不同的要求,对每组4号同学的要求最低,而对1号同学的要求最高。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不同层度的同学均有表现的机会,也均能学到其他同学的长处。

应该说我们“小班化教育”为分层教学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但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让学生在积极互动中掌握知识,发展个性,实现学生最优发展。

分层教学实现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教案 第2篇

“分层次教学”思想,最早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众所周知,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时采取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教学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提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力欠缺,而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度,从而逐渐缩短学生之间在认知领域方面的过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水平线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是“着眼于学生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这样一种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学实施策略,必须遵循一定的前提条件。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主要有三条: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上能力的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无一例外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只要向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条件,对具体学生的学习障碍采取针对性的矫正策略,则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所提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知识与能力双赢的结果;最后,教师必须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而不是单方面要求不同的学生来适应教师所创设的单调唯一的教学环境。

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分层次教学?

一、学生分层

这是实施教学的第一步。根据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掌握以及学生个体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感悟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a层为优等生,占据班级人数的20%;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能力较强,反应敏锐,接受能力也较强。

b层为能力发展生,占据班级人数的60%;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学习方法不太对头。

c层为基础层,占20%;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落后,基础知识差,分析能力不太强,学习习惯有待改善,智力活动消极,不善于思考。

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层次、组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呈动态变化并适时调整。

二、施教分层

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分层。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按班内各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对c层学生的教学目标相当于认识领域目标的“识记”、“理解”水平;对b层学生的教学目标相当于“应用”水平;对a层学生的教学目标相当于“分析”、“综合”、“运用自如”水平。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殿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感情的主要途径。因此,根据学生实际实施课堂教学分层是这一理念的重中之重。具体地来说,课堂教学在讲授同一教材内容时,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程度做参考,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异步分层,做到教学“分合”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同时学生全员参加,各得其所。

教师可要求a层次的学生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解题的技巧,并鼓励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勤于归纳和总结知识要点;如概括有关文章深层次的问题, 而对于b层的学生,我们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低起点,并多注意多重复、多练习,侧重补缺补漏,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于c层的`学生则放低起点,可以先给学生提表层性理解题,掌握基础,多让学生参与,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觉他们并不差,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练习讲解分层

课堂上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而这些练习应是精选练习,应从各层次学生实际出发,为他们设计出可望而可及的训练题。通过对例句的讲解和分析对比,由简到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容易撑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较短的课堂上不可能分别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试题,因为这样有可能会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但我们教师可以在大多数学生应掌握多少的情况下,给学生提出要求。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在每学完一个单元后,都给学生发放同步练习题。在发放之前,教师都要认真审题,根据练习题的难易度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要求a层学生三个档次全做,b层学生必做中低档题,c层学生低档题必做,尽可能去做部分中档题。这样的练习要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比较有针对性,使a、b层学生能“吃饱”,c层学生能“吃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评价分层

分层教学实现学生最优发展-教学教案 第3篇

(一)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及分类

1. 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 就是在班级教学中, 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接受能力等差异, 有区别地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 控制教学进度, 变换教学方式, 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和评价,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分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和实践形式。

2. 显性分层教学和隐性分层教学的区别

在实施分层教育的过程中, 部分学校实行显性分层教学, 即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 在英语课上将原行政班级按照不同的英语基础分班教学。这样的分层教学方式比较简单, 易于操作, 但是这种体制受到学校设施、师资力量、学生情感因素等条件的限制, 在众多的中职学校中是无法实施的。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运用隐性尺度法, 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

隐性分层就是教师以维持现有行政班级为前提,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类型进行分层, 不公布各层次学生的名单, 只是教师自己掌握, 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 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隐性学生分层体现“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学生的发展, 它比显性分层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人文性。

(二) 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1. 以生为本, 科学分层

隐性分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层次的确定是分层次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全班学生进行综合分析, 正确评价学生, 把学生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分为A、B、C三层。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 学习主动, 接受能力强, 有一定组织、交际能力。B层次的学生学习上有进取心, 但接受能力一般, 基础不够扎实。C层次的学生基础极为薄弱, 学习不自觉, 学习能力差, 思维反映慢, 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随着教学的推进,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 结构和能力上的变化, 应随时进行层的调整。教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鼓励他们学好英语, 同时也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特别是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2. 目标分层, 明确要求

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 教学目标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 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的知识结构, 把教学目标分为共同基础目标、巩固提高目标和运用拓展目标。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例如在阅读教学中, 后进生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理解文章中包含的重要的语言知识, 如词语、句型等, 了解文章大意。中等生的教学目标要能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 深层理解文章内容, 有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优等生的教学目标要能正确朗读课文,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表达方式能学以致用, 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3. 授课分层, 因材施教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个别差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

(1) 分层讲授新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 在讲授新知时, 在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讲课的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 授课着眼于中等生。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程度, 授课知识按难易程度分为较难、适中和基础三级, 讲授新知从直观形象入手,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适度降低起点, 分散难点, 兼顾后进生。

例如在讲解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时, 可以采用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展示实物:如三本大小不一的书, 与后进生简单地问答:“What're these?”“They're books.”“Which is the big one?Which is the small one?”引出所讲内容, 同时列出相应的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small, smaller, smallest;big, bigger, biggest让优等生归纳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例句对比, 来讲解构成方式, 鼓励A、B两层学生模仿标准例句完成口头替换练习。

(2) 合理分层编组

合作学习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作参考, 在分层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指定5至6人为一组, 保证分组后各小组总体水平相对均衡。各小组成员确定以后, 选定一名学生担任组长, 组长主要起到组织与协调的作用, 负责代表发言, 并让小组成员为本组取名, 如tiger组、dragon组、FBI组、UFO组等。

可以采取小组间互相竞争的形式, 如优胜则同组组员都能加分, 这样荣辱与共的竞争机制能激励组内成员合作学习、互助互进, 从而到达配合前进的目的。

(3) 分层学习任务

任务分层是指教师在具体组织教学活动时,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其既定的目标来确定对应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层次制定不同的任务层次要求。如在交际课的学习任务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立不同的要求:后进生能朗读课文对话, 理解大意;中等生能分角色表演课文对话;优等生能仿照书本范例根据实际情景自编对话。

(4) 分层教学活动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设计可选择的活动,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相当的活动, 确定他们在活动中的角色。如“单词记忆王大比拼”可以选择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单词拼写比赛,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头脑风暴”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每个组员都可以自由发言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说出最多的词汇。

(5) 分层设置递进式问答

教师在分层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整堂课提问的主体是中等生, 问题可按易、中、难三层布局, 提问方式分为由易到难和由难到易两种。

1) 由易到难。例如在“Let's do some shopping!”的新课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先提问后进生简单、有趣的问题:“Do you like shopping?What do you like to buy?”当后进生回答有困难时, 可以转向提问中等生。稍难一些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Whom do you often go shopping with?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

2) 由难到易。比如在做现在进行时的练习时, 先让优等生作答, Look, the horses are eating (eat) grass in the field.有了优等生的示范性回答, 再鼓励中等生作模仿性回答。

4. 分层课后作业, 学生各取所需

为了巩固新知, 落实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应分层提供适当的课后作业。作业可分为:基础巩固性作业、拓展延伸性作业、综合运用性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由组长委派任务, 小组成员各尽其职:后进生完成基础巩固性作业例如抄写单词、重点句型;中等生完成拓展延伸性作业例如课后的配套习题, 由优等生检查;优等生完成综合运用性作业如做值日报告、背诵经典语句等。

5. 内外兼顾, 分层辅导

教师应通过课内和课外两条渠道来分层辅导,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再进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对于优等生少讲多练, 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中等生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工夫。对于后进生浅讲多练, 尽量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反馈和指导, 做到统筹兼顾。

6. 面向差异, 分层测试

分层测试是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隐性分层测试是在采用统一试题的前提下, 在每一个大题中按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能力发展题的顺序合理安排每小题, 整张考卷应以基础题做主打。基础题的难度较低, 可以后进生建立学习信心, 容易过关;提高题能让中等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解题能力;综合能力发展题让优等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发展创造能力。分层测试面向全体, 能够考查各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过程, 及时反思和改进教学,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分层评价, 体验成功

分层评价就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 并对他们进行不同的评价, 实现分层评价的个性化。

(1) 课堂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它的要点是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 使其得到成功的激励, 对中等生以鼓励为主, 对优等生则可用评价提高其竞争意识。

(2) 测试分层评价。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基本依据, 参考学生平时的表现, 结合学生自身每次分层测试成绩做纵向比较, 注重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形成发展性的学生评价。对各层次达标学生给予表扬, 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 鼓励低层次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三) 隐性分层教学的实际意义

中职英语隐性分层教学法适应当前中职学校生源素质变化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出创新教育。它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构建全方位的隐性分层教学模式, 对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也是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四) 总结

综上所述, 隐性分层教学是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视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 在不打破班集体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融入个性化教学、多元化教学的理念, 将学生隐性分层, 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选择、发展机会, 不断鼓励学生进步, 使全体学生得到最优发展。诚然, 隐性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还需要经历实践的反复检验, 这就要求我们中职的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探索, 大胆创新, 不断对隐性分层教学模式进行充实和完善, 使此项教学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杰.面对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J].北京教育, 1997, (6) .

[2]李保荣.“分层教学”的误区[J].河南教育, 1999, (2) .

[3]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23) .

[4]吴丽云, 金筱艳, 熊媛.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5, (24) .

差异教学:实现学生最优发展 第4篇

关键词:最优发展;差异教学;差异教学管理;分层教学;有效教学

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有着巨大的差异,千人一面的教学活动不会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学活动有了本质的差异,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教学活动。差异教学正好迎合了这一“教学时代”。

一、关于差异教学概念的界定

《差异教学论》把差异教学界定为:“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2]。”美国学者汤姆森在《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中指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3]。”美国学者黛安·赫克丝在《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中指出:“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改变教学的进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4]。”

在这些研究取得的成果下我们能够对差异教学做出较为具体的理解,因此我们能得出如下的结论: (1)差异教学是在在进行具有集体性质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学活动;(2)差异教学是建立在对于教育者具有教育测查和诊断,并且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教学;(3)差异教学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差异,促成学生的个人兴趣得到最大发展,保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受益;(4)差异教学是具备了多重元素具有弹性,确实具备了组织性质的管理教学。这样一来就要求教育活动的执行者要对教学点、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进行方法、对于学生的照顾策略以及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一个较为完美的把握。

二、 差异教学管理之困境

我国在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且鲜有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差异教学与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间难免发生冲突,有时会使差异教学陷入一种困境。

(一) 单一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主要是新学期之初,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对被执行者进行依次按照个性、兴趣、接受能力等划分归类,即成绩好的学生教学进度会相应快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成绩差点的学生教学进度缓和一点,以教师的督促授课为主。这种单一的分组,往往很容易造成"蒙混"现象。使得自主学习观念比较低的学生窃于发言,造成发言的学生永远是那些比较积极活泼性格比较开朗的学生,这样的话容易造成差异教学的恶性发展,使得差异教学走向反方向。

(二) 盲目追求差异

为了使得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真正的促成有效学习,使得教学质量的公平分配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体现出来,执行者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关照每一个学生的差异。但有时也出现弊病,例如西方国家为了一味追求差异教学,克服了班集体教学的弊病,几十年来推进个别化教学方式,虽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却忽视了学生的共性,造成低效率的教学。事实上要想制定完美的“差异教学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片面追求两极化教学也是很浮躁的。

三、差异教学之补阙挂漏

(一) 灵活的分层教学

开展分层教学必须有一定的预见机制,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做个全面的了解。这对于大班额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有一流的授课技巧和专业知识,还必须充分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點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展差异教学。

具体地讲,在进行差异教学初期,我们首先要对每一个个体进行个性差异的教学分配,对每个个体有充分的了解,分析每一个个体的接受能力和差异情况。寻找出其相对的共性,从而对其定位,以便以后分类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分别指导评价,同时根据不同的兴趣点多元化分组。倡导课前自主学习,课后的小组互助学习,互补优缺,共同进步。在教学结束后要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检测,并且作出恰如其分的综合评价,在评价的同时执行者还要根据具体个体的差异激发不同个体的潜能,使得不同个体能够发挥其特有的差异优势,以此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其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

(二) 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此次国家新课改中提出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并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应该是在面对差异教学的挑战时能够成为学生个体差异的测查诊断者、教学多元化的设计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和师生交流学习的合作者。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公平而差异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J].上海教育科研,2007(9):4-5.

[2] 华国栋.差异教学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4,30.

[3] [美]Tomlinson C A.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刘颂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3.

[4] [美]赫克斯D.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杨希洁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

[5] 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4):52-55.

[6] 裴蒂娜.现代学习观及学习指导.转引自主题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第一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2002:143.

[7] 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29,272,147-148,193.

[8] 华国栋.实施差异教学,促进有效学习[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5.

教师如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第5篇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教学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这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定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各个学科有各自的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但联系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来认识,教师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应努力做到六个字:“实”、“活”、“美”、“趣”、“新”、“效”。

求“实”。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没有教学的规律性和个性,就没有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演性和审美性。只有教学的规律性和个性的统一,教学才能成为引人注目、令人为之倾倒的艺术品,教师才能成为受人钦佩的教学艺术家。”

求“活”。教师要注意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来丰富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从这一点讲,教学艺术是在科学地再现求“实”中,师生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活”化,以达到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运用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再现”教材生活的画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求“美”。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使他们全面、和蔼、健康地发展。这正如阎增武所说:“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求“趣”。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卢梭在其《爱弥儿》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们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这种举动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们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教学的激趣,有多种方法,在此不必赘述。

求“新”。要注意在学习别人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与发展,显现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称得上掌握教学艺术。创造是一切艺术的特质,没有创造也就无所谓艺术。这些创造,或表现为对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突破而代之以各种革新;或表现为对课堂结构的新颖而独到的设计;或表现对学习积极向上的心理塑造;或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把握和驾驭„„总之,要充分显现自己独特的、新颖的、个性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求“效”。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教学效果,一是时间消耗,即在规定时间内,取得一般教师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益。可见教学最优化的最后落脚点是效果与效益。教师不要搞“一言堂”,把课堂统得太死,既耗时费力,又得不偿失。应大胆尝试思考中学习的做法,教师的讲授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探究、自主领悟、自主发展。

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 第6篇

东坑中学黄灼芬

摘要:从注重学生发展入手,坚持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强化内在激励,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发展性评价激励机制能力创新

分层次教学是在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中根据教育对象的学习水平,适应程度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教学的方法。由于各校生源素质普遍差异较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类型和层次的需求也有了显著的不同,因而,我们的教育要立足于让各层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实行分层教学,同时给予分层评价。发展性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与创造性能力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性评价实施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

1、分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开展分层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突出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以“没有不变的学生,只有发展中的学生”为指导思想,特别注重在分层教学中实 1

施发展性评价,承认学生差异,多元化评价学生,让学生真正得到分层,大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发展,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1.1体现了课程改革“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精神

发展性评价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对个体发展需要的尊重,关注和承认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因此,分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符合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身心和认知规律,是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注重评价的过程,强调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个体智能的差异,发现个体的长处,关注个体的成长历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分层教学的精髓是“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发展性学生评价更是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促使“人人成功,人人成材”的一种教育评价体系,因此在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下的分层教学,运用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现了课程改革“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精神。

1.2分层教学和发展性学生评价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速度和轨道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分层教学是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进步和发展性,而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正是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和理解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体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2、分层教学中进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具体措施

在分层教学中进行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综合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尤其要强调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只有将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也才能评定复杂的教育现象。因此,要打破将考试作为惟一评价手段的垄断局面,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袋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考试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但应注意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如辩论、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等形式灵活多样、动态开放的测评方式,同时也应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这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和质性的评价方法才能落到实处。

2.1注重质性评价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评价内容,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作出不同的质性评价。如在每单元结束后的评价报告单中,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高要求,要求能认真做好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教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的评价标准也相应提高些,但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参与评价,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2.2注重自我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则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的办法,以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表现的机会,学生能够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每人自做或购买一个档案袋,让学生自己设计有个性的封面,以便清楚地反映个人在这一年学习过程的目录。档案袋的内容有:(1)收集有关各科学习的信息和资料;(2)探究性实验报告;(3)家庭小实验设计与实施报告及评价表;(4)每单元结束后的评价报告单;(5)单元测验卷;(6)单元自我小结;(7)疑难问题及其解答。应注意的是,建立学习档案袋的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自己设计有个性的封面,档案袋里面的内容充实齐全,有相当的质量,有一定量的电子资料;对学习能力的弱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参与的过程和态度,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这个层次的学生坚持参

与。

2.3注重学生活动表现评价

学生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评价方法的新型评价方法,它是用来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结果和产品质量的评价体系,它将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令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但在分层教学中,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活动表现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全面能力评价,有的学生成绩虽然不理想,但动手操作能力非常强;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动手能力相对差些;但还有部分学生两样都行或两样都不行;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求教师分层鼓励评价,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长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参与评价,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促使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以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分层教学中除了进行发展性学生评价,也离不开测验考核。通过阶段考核,对各个学生进行多次的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提高一个层次;对成绩下降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而对降组的学生,不要冷嘲热讽,而应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以保护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3、分层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中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价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实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是关键。教师应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评价,对于各层次的学生的评价语言应有所不同,尤其对层次低的学生,一定要树立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并重的思想,保证他们能在评价中有成就感,在评价中发现进步,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2)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从传统“应试教育”的框框中走出来,从传统评价模式中跳出来,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塑造学生的品德,深化教育改革。另外,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他们各得学习又都很紧张,如何合理安排协调好学生的各科学习时间仍需探讨。同样,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进行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学生,要自行设计评价量表,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要为每个学生存放、整理“学习档案袋”,时间和精力也是一个大问题。

总之,由学生的个性差异客观存在,学生中出现学习上的优劣应是正常的,教师也不可能用一个模子将各具特色的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变成千篇一律的“产品”,因此在因材施教的同时,要因材评价。

[注]:论文<<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发表于甘肃<<科技纵横>>2005

上一篇:学中医养生有所得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