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站预防性试验

2024-07-15

升压站预防性试验(精选8篇)

升压站预防性试验 第1篇

老黑山风电场预防性试验工作总结

2016年8月10日,由贵州公司安生部牵头,新能源模拟团队专家及贵州公司下属其余风场人员参与的2016年老黑山升压站预防性试验工作如期展开,本次试验分为六个小组:、试验总负责小组、安全监察小组、一次设备试验小组、二次设备试验小组、检修小组,录波系统改造小组,此次定检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后贵州公司下属风场开展自主检修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及对参与定检人员自身技能的提高。因此,公司格外重视,实验过程中,风场所有人员都全面配合了其余风场人员及团队专家的定检工作。

试验开始前,由风场负责人统一安排,我被分到了录波系统改造小组,因风场35kV1#、2#接地变压器录波未接入35kV录波系统,我小组主要工作就是借本次定检机会将其接入保护后台。定检开始后,我小组负责人带领我组成员从对继保室到35kV设备间所需的电缆长度进行了测量并组织开展电缆的铺设工作,因电缆走向比较曲折,原定半天就能完成的铺设工作耗时一天才完成,工期被大大延长,但最后还是在小组成员的努力下完成工作,而后花费一小时的时间将其接入继保室35kV录播装置,完成本组工作后,本组成员又第一时间对其余小组进行了支援,因申请停电时间较紧,工作量较大,晚上我们加班对GIS设备间的各开关及隔离刀闸做了SF6微水测试试验,本次试验的标准是在将微水测试仪的压力加到0.6Mpa时,SF6气体含水量低于250ppm为正常。经测试,本次试验数据均在20ppm-40ppm之间,所有开关及刀闸的含水量均在正常范围,在试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在试验前后都要严格对SF6接口处进行检测,以防止泄露,危机人生安全。

定检第二日,经其余人员指导,我们对35kV设备间所有开关进行了开关分、合闸及低电压分、合闸特性试验,本次试验主要为验证设备在正常运行,线路或设备出现故障时,开关是否能正常分、合闸,电压为额定电压的60%时,开关能否正常分闸,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0%时,开关能否正常合闸,以及测试开关分、合闸时间是否满足要求。经测试,所有关开均能正常分、合闸,时间也满足要求。

经过两天加班加点的忙碌,本次定检工作圆满完成,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定检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不但了解了在定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学会了怎样使用SF6微水测试仪去做微水试验,怎样使用开关特性综合测试仪去做开关特性试验,以及其他几类实验仪器,了解了以后自主开展升压站定检工作的大致方向,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希望以后能多有几次这样既能自己动手,又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机会,我会再接再厉,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升压站预防性试验 第2篇

施工单位:„„„„„„„„

工程启动验收汇报材料

2015年11月25日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20KV升压汇集站工程 工程地址:新疆昌吉市奇台县北塔山牧场 建设单位:„„„„„„„„„„公司 监理单位:„„„„„„„„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开工日期:2015年05月01日

„„„„„„„„„„220KV风电升压汇集站项目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奇台县约260公里处,北塔山牧场内。

二、工程进度:

我单位于2015年04月25日进驻施工现场,升压站土建工程于2015年05月01日正式开工,电气工程于2015年07月01日正式开工,11月01日施工完毕达到竣工验收要求。目前,整体施工完毕,确保后续工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质量管理

1.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组员7人,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编写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度》、《质量奖惩制度》、《材料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落实到人。

2.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制度: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在公司技术部门的组织下,对所有图纸进行了认真的审查。3.进行了全员质量技术交底。在每次交底过程中公司有关人员和项目部领导及技术、质安人员都到现场参加,工程施工队所有参加施工的员工全部接受了交底并在交底记录表上签字。

4.坚持工程例会制度:项目部每月召开一次施工例会及每月安全总结,施工队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主要就工程安全、质量和进度进行组织和安排。会上,工程施工队汇报上月施工情况和下月工作计划,项目部根据工程的总体计划,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调整。

5.严把材料质量关: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会同监理部对所有到货材料都进行了严格的检验,确保无质量问题后才允许其进入现场使用;对于存在的质量问题的材料,责令供货方立即退回并更换,做到绝对不留质量隐患。

6.加大现场监控力度:在整个施工中,项目部积极配合监理部工作,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控,有效的确保了工程质量。

7.认真执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

本工程执行三级验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评定,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总评定为:合格。

8.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按照业主、电力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监理部、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对工程资料进行收集、建立、保管等工作。对施工管理文件、原材料质保文件、工程施工记录、工程竣工文件等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整。

四、施工质量问题处理

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我方已按业主、监理要求全部整改闭环。

五、质量控制过程评价 土建部分:

1、三峡新能源北塔山220KV升压汇集站土建工程分为11个单位工程,87个分部工程,168个分项工程,284个检验批,经自检验收,该开关站建筑工程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价合格。经自检验收,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工程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结构安全保证资料齐全,外观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2.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制度: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在公司技术部门的组织下,对所有图纸进行了认真的审查。

3.进行了全员技术交底:公司及项目部分别对土建工程进行了基础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主体砌筑、墙面抹灰、涂饰、接地网敷设、以及基础回填。

电气部分:

1、安装240MVA变压器2台,含主变中性点成套设备4套,220kV主变进线2回,母联 1回,PT 2回,石钱滩变出线1回,110kV三峡I、II、凤阳I、II、京能I、II等出线12回,35kV配电室安装高压开关柜26面,户外无功补偿装置安装#

1、#2 SVG2套、#

1、#2电抗器2组;#

1、#

2、#

3、#4电容器4组,接地变兼站用变成套装置2套。升压站内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工程及二次接线。全站防雷接地装置安装,构、支架组立及吊装。电气一、二次设备调整试验。

2、升压站电气工程分为17个单位工程,81个分部工程,213个分项工程,经自检验收,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合格,工程质量保证资料齐全,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测试验部分:气体继电器、油化验接地网电阻测试、六氟化硫气体全分析、35kV电气设备、110kV电气设备、220kV电气设备保护调试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六、施工安全管理

1.项目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放在一切的首位,建立健全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急预案》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项目部领导每周坚持主持召开周安全会议,听取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汇报及施工队每周安全总结及下周计划;查看施工防范事故的措施,经常深入现场实地检查,现场办公,对基础施工亲自督查监控;关注高温、大风、严寒天气安全施工,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安全;对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进行指导,研究措施,提出要求。

3.加大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培训力度。狠抓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坚持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参加会议人员达到规定要求,并根据班组自身工作性质,不定期在现场召开安全现场会,坚持开展站班会活动,并根据阶段安全工作需要,组织安全考试、消防演练等活动,节假日中,加大了宣传教育、检查监控、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止安全生产隐患及事故的发生,巩固了安全管理工作。

4.狠抓落实、狠抓现场、狠抓违章。项目部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关爱生命为出发点,强调安全工作落实的力度性,层层制定安全责任制度。施工期间,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现场监控、检查、督导等工作,狠抓现场,以安全文明施工为标准,对不符合项进行了当即整改。对发现有“三违”行为必须当即制止,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罚款;对习惯性违章做到常抓不懈,充分确保安全工作扎实开展。截目前为止,工程无安全事故。

七、检验检测

主要设备及工程材料进场后,我方立即上报监理进行组织开箱验收,待检验均合格后,我方才允许使用。

八、自我评价

从开工至今,项目部上下一致、团结同心,克服种种苦难,以保质量安全、抓进度为目标,克服大风等恶劣天气。做好各层生产协调关系;克服多点施工,保障质量安全、进度跟进等阻碍;克服早起、晚下班等艰苦施工条件,以不同方式方法对待不同问题,显现了辽宁人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的精神及科学对待问题的作风,为实现顺利移交、实现工程整体顺利验收做出了最大努力。

„„„„„„„„有限公司

大型风电场升压站规划分析 第3篇

风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源,我国风力发电近几年大力发展,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风电装机总量达到4 182.7万k W,较2009年同比大增62%,首次超越美国。在国家能源局“十二五“规划思路中,提出到2015年底,风电装机规模要达到9 000万k W到1亿k W。可以预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风力发电将依旧快速增长。随着风力资源的大力开发,大规模大容量的风力发电场越来越多。大型风电场的设计优化有待进一步提高。按照常规思路,大型风电场的设计与中小型风电场类似。但是,大型风电场随着规模的增大,单台风机所需的集电线路平均长度越大,随着这个长度的增加,其造价及损耗也越来越大。所以,将风电场按面积或容量进行区域划分,增设升压站以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代替集电线路作用汇集电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少投资及损耗。本文在此思路基础上,建立400 MW风电场模型,对风电场建立一个升压站和建立两个升压站两个方案进行投资和损耗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出优选方案。

1 大型风电场模型建立

大型风电场根据分布地域的不同,可分平原风电场和山地风电场,且以平原风电场居多。以平原风电场为例,总装机容量按照400 MW考虑,单机容量按照1 500 k W,风机叶片长度按42 m,轮毂高度70 m。考虑简化模型,风机采用矩阵排列,考虑尾流影响及风机布置一般要求,风机之间在垂直于迎风面中心距按6倍叶片长度,在平行于迎风面中心距按10倍叶片长度,以50 MW为一个单元,划分为8个小单元。每个单元面积为2 750 m×1 350 m,每个单元布置33台风机,每11台风机为一回路,集电线路采用YJV22-35型,截面为3×150 mm2、3×120 mm2、3×95 mm2、3×70 mm2等[1],每个单元设三回集电线路。风电场的整体区域一般可以等效划分为正方形区域和长方形区域,就两种布置形状建立风电场风机布置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共布置风机264台,风机行距250 m,列距450 m,总面积为5 500 m×5 400 m。图2共布置风机264台,风机行距250 m,列距450 m,总面积为11 000 m×2 700 m。

单机容量为1 500 k W的大型风电场的集电线路电压等级一般为35 k V,大多采用35 k V电缆。且容量为400 MW的风电场送出电压等级按220 k V考虑。本文假设以上两个模型风电场集电线路均采用35 k V电缆,送出电压等级为220 k V,220 k V采用单母线接线。

400 MW的风电场的220 k V升压站根据站内主变的设置台数可分两个型式:

型式A:设置两台容量为200 MVA的主变,低压侧用共箱封母并接两段35 k V母线,每段35 k V母线汇集33台风机。

型式B:设置四台容量为100 MVA的主变,低压侧用共箱封母连接一段35 k V母线,每段母线汇集33台风机。

型式A在设备投资、占地面积上都优于型式B,型式B在电能送出可靠性、分期建设方便度上优于型式A,基于现在设备制造的可靠性大大提高,风电场发电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拟以型式A为例,详加比较,型式B略做说明。

基于以上条件,比较在风电场区域内建设一座220 k V升压站(方案一)还是两座220 k V升压站(方案二)。从造价及损耗方面进行论证,哪个更为经济合理。

2 造价比较

2.1 正方形风电场造价比较

正方形风电场设置一个升压站和两个升压站的最优升压站设置方案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图中实体方块为220 k V升压站。

图3在风电场中设置一座升压站,升压站最优设置位置应为图中所示,布置于整个风电场的正中心位置。

图4在风电场中设置两座升压站,升压站最优设置位置应为图中所示,分别布置于整个风电场(1)~(4)区域和(5)~(8)区域的正中心位置。

对于图3采用如下型式主接线:风电场设置一座220 k V变电站,站内设两台电压为220 k V容量为200 MVA的主变。35 k V母线按照100 MW为单元分为四段母线,每两段母线通过共箱封母并接至主变低压侧,主变高压侧接至220 k V单母线,出线一回。

对于图4采用如下型式主接线:风电场设置两座220 k V变电站。35 k V母线按照100 MW为单元分为四段母线,每两段母线通过共箱封母并接至容量为200 MW的220 k V变压器低压侧。升压站(一)、升压站(二)各布置一台主变。升压站(一)220 k V采用变压器-线路组出线接至升压站(二)220 k V母线,升压站(二)220 k V为单母线接线。升压站(二)为主站,升压站(一)为子站,考虑到运行管理的方便度,子站按无人值守变电站建设。

从主接线上看出,方案二较方案一主要增加以下设备:一个220 k V出线间隔;一回220 k V输电线路。减少的主要设备为35 k V集电线路。目前,一个220 k V出线间隔(户外中型)总造价约120万元,线路保护约30万元,220 k V线路总造价为70万元/km[2],35 k V集电线路总造价为50万元/km。

方案一较方案二多出的35 k V集电线路长度可以这样简化:图3中(3)~(6)区域至升压站的集电线路长度与图4中(1)~(4)区域至升压站1的集电线路长度相同;图3中(1)~(2)区域至升压站的集电线路长度较图4中(5)~(6)区域至升压站2的集电线路长度长约1.35 km;图3中(7)~(8)区域至升压站的集电线路长度较图4中(7)~(8)区域至升压站2的集电线路长度长约1.35 km。

若出线方向为上下出线,两种方案经济比较如表1所示。

万元

由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方案一较采用方案二贵约565.5万元。220 k V变压器、35 k V配电装置等主要设备相同,其土建费用也一样,但建设两座变电站在建筑费用方面、供水及交通工程费用方面一定程度上略高于一座变电站的费用。考虑此笔费用为100万元,采用两座变电站方案也较一座变电站费用节省约465.5万元。

若出线方向为左右出线,两种方案经济比较如表2所示。

万元

同样考虑建筑差额费用100万元,采用两座变电站方案也较一座变电站费用节省约371万元。

2.2 长方形风电场造价比较

长方形风电场设置一个升压站和两个升压站的最优升压站设置方案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图中实体方块为220 k V升压站。

如图5所示,在风电场中设置一座升压站,升压站最优设置位置应为图中所示,布置于整个风电场的正中心位置。

如图6所示,在风电场中设置两座升压站,升压站最优设置位置应为图中所示,分别布置于整个风电场(1)~(4)区域和(5)~(8)区域的正中心位置。

同样根据2.1节思路,若出线方向为上下出线,得出两种方案的经济比较如表3所示。

万元

同样考虑建筑差额费用100万元,采用两座变电站方案也较一座变电站费用节省约1 015万元。

若出线方向为左右出线,得出两种方案的经济比较如表4所示。

万元

同样考虑建筑差额费用100万元,采用两座变电站方案也较一座变电站费用节省约1 207.5万元。

同理,若升压站采用型式B,则建设一座升压站较建设两座升压站投资相比,由于集电线路和220 k V输电线路两部分的差额不变,仅220 k V设备差额由一个出线间隔变为为两个出线间隔和一个母线设备间隔,两个方案的投资差额将缩小约110万元。

若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型式,架空线造价约为30万元/km,本文篇幅有限,不予详细比较。

3 损耗比较

3.1 正方形风电场损耗比较

比较两个方案,其主要损耗差异在集电线路和220 k V输电线路上。线路损耗计算公式为:

对35 k V集电线路,连至升压站35 k V配电装置的集电线路选用YJV22-35-3x150型电缆,电缆电阻每公里R=0.158 7Ω,按11台风机一组,每组集电线路电流为272 A;对220 k V线路采用LGJ-400/35钢芯铝绞线,导线电阻每公里R=0.07Ω,以200 MVA一回线路,线路电流为524 A[3]。

根据以上条件,对上下出线,损耗计算如表5所示。

万元

按照风电场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 800 h,上网电价为0.6元,方案二较方案一每年可节省53.15万元。

对左右出线,损耗计算如表6所示。

万元

方案二较方案一每年可节省44.7万元。

3.2 长方形风电场损耗比较

同样根据3.1节思路,若出线方向为上下出线,得出两种方案的损耗比较如表7所示。

万元

方案二较方案一每年可节省91万元。

对左右出线,损耗计算如表8所示。

万元

方案二较方案一每年可节省108万元。

4 结语

对于所建400 MW大型风电场模型,当集电线路采用电缆时,无论从投资或是损耗方面,设两座升压站均优于设一座变电站。主要原因是集电线路的总造价由于风机布置范围较大,集电线路的造价超过了新建一个升压站及高压输电线路的相关费用。由比较过程可知,风电场分布越呈长条形分布,方案二较方案一的优势将更为明显。但从运行管理的方便度考虑,方案二略优于方案一。综合比较,建议在风电场为近似方形时可选择方案一,在风电场呈明显长方形时,可选择方案一或二。本文仅就400 MW的大容量风电场为例建立简要近似模型进行分析,其所建立模型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的。实际的风电场由于单台风机容量的不同,地形的多样化等因素影响,与所建模型会有一定差异。故当风电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200 MW),在建设的时候有必要按照本文思路根据实际风电场情况建立较为准确的模型进行分析,选出优选方案。

摘要:建立一座400 MW风电场模型,从投资和损耗方面对建立一座和两座升压站进行具体造价比较,分析表明,当集电线路采用电缆时,无论从投资还是损耗方面考虑,设两座升压站均优于设一座升压站。综合考虑运行管理方面的因素,在风电场为近似正方形时可选择建立一座升压站或两座升压站,在风电场呈明显长方形时可选择建立两座升压站。

关键词:大型风电场,集电线路,投资,升压站

参考文献

[1]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

[2]梁跃清.110~220 kV线路工程造价分析[J].电力建设,2007,28(1):74-76.

升压站控制系统功能浅析 第4篇

摘 要:随着电气设备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厂或电网对电气设备的控制要求也不断加强,专用智能装置的广泛应用,为电气自动化控制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本文结合国内大型机组NCS的发展及应用情况的同时分析电气自动化控制对象控制功能的需求基础上,对常规NCS控制方式和NCS纳入DCS控制方式进行较详细的比较和技术分析,并对这种技术方案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升压站;控制系统;功能

中图分类号: TM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187-2

0 引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快速增长,人们提出了建立电力生产中心的设想,即升压站系统,它是通过电荷电压变换的一个整体系统。升压站一般是把低电压变为高电压,然后送到更高等级的电压输电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为了方便使用,将大电压变成小电压,或将小电压变大电压的变电设备。升压站主要是升压,减小线路电流,减小电能的损失。

1 传统NCS控制方式

在常规升压站中控制功能全部由NCS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监视、控制,一般厂用电、低压配电系统及高压变压器组控制功能基本都是由DCS来实现的,具体如下:

现在高压电气设备与传统模式最大的不同是采用网络微机监控系统NCS作为主要的监控手段而传统方式是采用一对一硬手操控模式,NCS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节约了大量人力,同时增强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间隔层、一级网络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站控层二层设备组成了升压站的监控系统,服务器、工程师站、微机防误系统和操作员站通过网络连接组成了计算机站控层监控系统,站控层不但具备人机联系界面,还可以实现升压站管理中心和实现网络电气设备监控,并可以和调度通信中心通信。若干个监控子系统通过网络连接组成了间隔层,它是站控层或网络通信失败监控无法实现对设备的控制,通过间隔层操作可以实现间隔设备的就地操作、监视功能,站控层与厂局级管理系统SIS实现网络通讯。

目前,NCS已在升压站运行中被广泛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下面我们对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 NCS纳入DCS控制方式

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国内将他命名为为集散控制系统,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我们在深入研究电气控制需求后来探讨NCS纳入DCS控制方式,根据DCS控制系统的特性,我们进一步设计替代方案。随着控制系统的快速发展,NCS逐渐被DCS系统取代,DCS系统通过IEC61850规约通信后,升压站的电气量通过MMS接口与DCS系统连接,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模拟量和保护信号通过变送器转换成4~20 mA量送入DCS,这样DCS就能实现对升压站内所有设备的监视和操作。

3 NCS纳入DCS控制方式比NCS控制方式具备的优势

3.1 造价对比

常规NCS控制方式所需设备如表1所示。

由以上表对比可以看出,采用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后,控制系统造价降低了很多。

3.2 先进性对比

传统升压站的NCS系统必须单独组网,信息传送必须经过规约转换后才能实现接口通信再送到DCS系统,时间上无法做到与控制系统时间完全一致,对事故分析时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升压站中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监控分别在两套不同的系统来实现,升压站维护成本会非常大且操作复杂,给后期使用和维护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两套系统信息不互相兼容必须通过规约转换器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增加了投入成本和运行风险。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后,技术可以实现两个系统兼容,不需要通信转换既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减少了系统运行风险同时降低了投入成本,系统运行更加可靠。

3.3 对设计、施工和运行的影响对比

常规NCS控制方式在电厂或升压站中已经用了很多年,因此本文以NCS控制方式为例,通过传统NCS系统和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对设计、施工和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

3.3.1 与调度接口的问题

传统NCS控制系统只能通过专用远动工作站和规约转换器转换成常用的101、104远动规约来实现和调度的通信,但是由于存在很大的缺点和漏洞被调度所不接受。但是NCS纳入DCS控制方式后,系统通过监控后台通信装置直接可以实现与调度的互相连接,实现通信与信息的远传。

3.3.2 信息采集问题

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的功能不但包括升压站的控制、监视,同时它还是一个信息采集站,即整个系统与升压站内所有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如故障录波器、保护装置、直流、DCS、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等设备连接,实现信息在监控系统的监视,所需数据可以实现存储和实时传递,NCS通过通信接口与电能计量装置互联,可以实现电能的有功、无功、电压、电流量的传输,同时利用系统软件可以生成报表供运行人员查阅。

3.3.3 同期问题

由于DCS系统通过变送器采集相关的电压、电流量,而变送器只能采集电压、电流量的幅值,而无法获得相位信息,因此必须装设独立的同期装置来实现断路器的同期。不仅如此,500千伏3/2接线方式接线较为复杂,还必须另外装设近区优先法则电压切换装置,根据升压站线路的运行情况自动切换电压来实现同期和线路的重合闸,给设计、施工人员工作带来不便;而在NCS中,这些装置都安装在断路器测控柜中,产品标准化设计,成熟可靠。

3.3.4 规约问题

目前,由于DCS通信存在不稳定等漏洞和国家的管控,其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一般情况下,DCS系统通信规约的限制对于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开发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不能实现接受电气智能设备的更多电气和模拟量,所以它的应用较多的用在发电厂的机炉控制方面。反观电气NCS,厂家的大力开发和现场广泛应用实现了与电气智能设备连接功能全部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各个电气智能设备厂家的不同产品通过接口程序或硬件设备实现无缝连接,经验丰富;而DCS厂家对智能电气设备不熟悉,其通信和规约转换又受到限制,与智能电器设备之间接口和互通有没有较为成熟的借鉴经验,这对DCS厂家和后期的维护人员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传统NCS控制方式的分析后,提出了电气NCS纳入DCS控制的方案,并将两者通过现场应用后进行了对比,其功能如何实现进行深入研究。在风电场的升压站中如果将所有的控制信息NCS纳入DCS控制,通过DCS系统完全可以实现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这种先进的控制方式可以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实现风电场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参 考 文 献

[1] 朴成刚,郭玉龙,胡正洪.火力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J].天津电力技术,2008.

[2] 张波,王金海,李兴旺,等.电气监控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09.

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要点论文 第5篇

4结束语

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实际应用中,应总结丰富经验,创新整体工作方式与管理方法,加大整体工作力度,在合理管理的情况下,提升管控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明胜.对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分析[J].大陆桥视野,(24):100.

[2]阎永强.井下电气设备接地保护探究[J].能源与节能,(2):12-13,15.

[3]李开放,闫政.浅谈电气设备接地及其运行维护[J].西部皮革,2017(6):22.

[4]罗小文.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研究[J].大科技,(25):224.

[5]田路阳,张竞言.对电力设备中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11):229-230.

[6]李鹏.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206.

[7]王军昌.电气设备接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制作,2015(04):216.

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要点论文 第6篇

目前,很多火力发电厂在升压站电气设备运行中已经创建了接地网络系统。但是,未能针对接地系统进行合理的处理,难以提升接地网络的效果,影响了整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甚至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1)升压站接地系统运行问题分析。升压站接地系统的安全性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仅包含站外因素还包含站内因素。此类安全问题威胁着火力发电站升压站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一,在升压站建设的时候,由于电压高且电容量较大,在超高压大容量的情况下,会产生垂直阻抗现象,对接地网的安全性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表层压差均匀性降低。此类问题主要因为升压站体积很大,存在较多电气元件,土壤面积不能满足接地网的使用需求。当前我国火电项目中一般使用的扁钢材料电导率很大,磁导电率很小,因此,会产生安全性问题。第二,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工业与生活用电量逐渐增加,每个区域的电高峰都在逐渐增多,而在各个区域土地使用量增加的情况下,升压站的占地面积减少,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升压站的占地面积减少,这也就导致接地网的使用土地减少,出现升压与阻抗等问题,如果不能积极解决此类问题,将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二)设计问题分析。当前,在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还在使用典型的跨步电、接触与接地组的电压值计算方式进行处理,依靠以往设计经验开展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接地系统的设计问题,难以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式提升整体电气设备接地网的运行效果,严重影响各方面工作效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网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安全发展需求。首先,在管理工作中,未能针对故障电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管理,缺乏科学的控制方式。其次,在电压管理工作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与模式,未能形成有效机制。升压站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设计中,会受到高电压等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因素影响,不能保证整体系统的合理设计与管理,无法针对电流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全面考虑升压站的不安全因素,未能针对周围的元件与建筑物等进行科学处理,在电气设备与接地网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难以呈现现代化的设计管理模式。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影响,不能保证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甚至出现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没有创建合理的外界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未能针对具体的内容与要求进行全面管理,无法提升整体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效果。

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要点论文 第7篇

关键词: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中,电气设备通过接地线路接入到土层中,容易出现接地问题。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针对电气设备的接地完整性进行检查,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分散电流两相,进入到土壤中,并保证跨步电压差在人体可以承受的安全范围之内,保证机械设备稳定性与人体的安全性,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同时,需科学开展接地电阻的数据测定工作,鉴别接地系统是否符合设计指标,形成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网络系统的参数分析机制。在接地系统设计工作中,还需开展接地电阻的推测工作,了解推测数值与实际数值之间的差距,并开展合理的误差管理工作,通过验算与检验的方法提升接地电阻值的控制效果。

1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火力发电厂在升压站电气设备运行中已经创建了接地网络系统。但是,未能针对接地系统进行合理的处理,难以提升接地网络的效果,影响了整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甚至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1)升压站接地系统运行问题分析。升压站接地系统的安全性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仅包含站外因素还包含站内因素。此类安全问题威胁着火力发电站升压站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一,在升压站建设的时候,由于电压高且电容量较大,在超高压大容量的情况下,会产生垂直阻抗现象,对接地网的安全性产生一定影响,导致表层压差均匀性降低。此类问题主要因为升压站体积很大,存在较多电气元件,土壤面积不能满足接地网的使用需求。当前我国火电项目中一般使用的扁钢材料电导率很大,磁导电率很小,因此,会产生安全性问题。第二,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工业与生活用电量逐渐增加,每个区域的电高峰都在逐渐增多,而在各个区域土地使用量增加的情况下,升压站的占地面积减少,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升压站的占地面积减少,这也就导致接地网的使用土地减少,出现升压与阻抗等问题,如果不能积极解决此类问题,将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问题,难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二)设计问题分析。当前,在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还在使用典型的跨步电、接触与接地组的电压值计算方式进行处理,依靠以往设计经验开展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接地系统的设计问题,难以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式提升整体电气设备接地网的运行效果,严重影响各方面工作效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传统的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网设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安全发展需求。首先,在管理工作中,未能针对故障电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管理,缺乏科学的控制方式。其次,在电压管理工作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与模式,未能形成有效机制。升压站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设计中,会受到高电压等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因素影响,不能保证整体系统的合理设计与管理,无法针对电流位置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管理。同时,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全面考虑升压站的不安全因素,未能针对周围的元件与建筑物等进行科学处理,在电气设备与接地网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下,难以呈现现代化的设计管理模式。在设计管理工作中,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影响,不能保证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甚至出现严重的问题,影响着各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没有创建合理的外界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未能针对具体的内容与要求进行全面管理,无法提升整体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效果。

2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应用原则分析

在火力发电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实际使用期间,需遵循具体的技术原则,明确各方面要求与内容,确保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之下,提升接地技术的应用质量,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具体表现为:第一,对于不同用途与电压的电气设备而言,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就要设置总接地体,并根据电位的实际设计要求,开展金属构件等连接工作。第二,在设计工作中,不可以将人工接地体设置在升压站内,应结合当前的接地体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以便于提升整体处理工作效果。第三,应遵循安全性的原则,保证机械设备与人体的安全性,根据国家的电气设备接地技术标准实现保护接地工作目的,并针对地线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按照规定实现接地系统与保护系统的协调管理,全面提升整体结构的建设与设计水平,满足当前的需求。第四,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周围如果存在易燃易爆场所,在设置电气设备接地系统时,就应敷设跨接线,如果线路过电流保护属于熔断器,在设置各类模式时,就要针对动作安全系数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确保断路器的运行效果。对于接地装置而言,应针对干线与接地体连接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建筑物两端可以与接地体合理的连接。为更好的预防接地电阻测量期间出现火花事故问题,可在测量之前进行安全事故预测处理,保证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1]。

3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应用措施

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应用中,需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创建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满足当前的技术要求。具体措施为:(1)直流设备接地措施。对于直流设备而言,直流电流很容易引发金属腐蚀问题,导致接触电阻随之增加,不能保证整体系统与设备的运行效果。因此,在直流设备管理中,需全面考虑接地技术的应用内容与要求,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果。首先,在直流设备接地时,不可以使用自然接地体,可以应用线路接地体处理工作,以便于提升整体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次,在人工接地体实际建设期间,需将厚度设置在5mm左右,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以免影响整体系统的建设效果[2]。(2)增加接地网的占地面积。对于火力发电升压站而言,应重点关注电气设备接地网的占地面积设计工作,在严格管理与设计的情况下,增加接地网的占地面积,以便于协调各方面接地技术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开展全面的优化与管理工作,满足当前工作要求。一方面,在电气设备接地网运行期间,需加大整体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控制效果,实现多元化的管理目的,争取政策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应结合当前接地网面积的管理内容与要求,创新整体管控形式,加大接地技术的应用力度[3]。(3)升压站接地装置的设计。在升压站接地装置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开展接地体的水平敷设工作,将接地体的长度控制在2.5m左右,将直径控制在11mm左右,并合理选择厚度在4mm以上的钢管结构,以便于制作扁钢材料,连接成为闭合的环形。同时,在升压站的墙外,应当将接地网深埋在地下1m的区域中,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提升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系统的建设效果。对于避雷针装置而言,在实际设置的时候,需结合当前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要求,创新整体管控形式,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水平[4]。(4)筛选最佳的接地方式。通常情况下,在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中,主要包括保护类型、屏蔽类型、防静电类型、工作类型与重复类型的接地系统,应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在相互对比之后筛选最佳的接地方式与技术形式,提升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管理效果,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第一,对于保护类型的接地系统而言,可以预防电气设备出现绝缘损坏的问题,通过金属外壳的支持,将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出现人员电击隐患问题,形成保护结构。在使用保护接地方式的过程中,应总结丰富经验,创建现代化与合理化的控制体系,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接地系统的建设效果。同时,在升压站室内与室外的金属构架中,都要设置保护性的接地装置,保证各方面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全面提升整体设备的运行效果,满足当前要求。第二,屏蔽类型的接地可以预防电气设备电磁干扰问题,减少对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的影响,并形成电磁干扰的屏蔽系统,提升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第三,防静电类型的接地可以杜绝静电对于人体或是机械设备带来的危害,并形成良好的接地体系,促进电气设备的良好运行。第四,防雷击类型的接地可预防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形成电压的保护结构,例如:避雷针装置、避雷器装置等。第五,工作类型的接地装置可预防电气设备工作中的问题,提升整体系统的管理效果。第六,重复类型的接地装置,可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合理使用,针对线路故障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隐患,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问题,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关系,并维护系统的良好运行,全面优化管理工作模式。(五)科学开展检查工作。对于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检查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各方面的接地系统进行合理分析,及时发现接地装置腐蚀问题,并检测腐蚀的程度,在测量以后进行检修与更换。还要检查接地装置的牢固性,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营造安全的环境。同时,在检查工作中,还需针对接地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在发现重大隐患问题之后,立即上报到技术部门,要求技术部门进行维修,提升整体系统的运行效果。

4结束语

在火力发电厂升压站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实际应用中,应总结丰富经验,创新整体工作方式与管理方法,加大整体工作力度,在合理管理的情况下,提升管控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升压站预防性试验 第8篇

一、工程简介

唐郏县云阳风电场工程位于郏县东南部、与襄城县交界,场区中心距离郏县县城约20km,距离平顶山市中心约20km,海拔240~500m 左右,属山地地形。工程建设规模为34MW,安装单机容量2000kW 的风电机组17 台。考虑马鹏山风电场4 台2MW 风电机组的接入,郏县云阳风电场升压站按照最终规模42MW 进行设计。本工程在风电场址就近建造110kV 升压站,风电场电能经1 台110kV、50MVA 主变压器升压后,通过1 回110kV 架空线路送至贾庄变电所。

二、施工范围

在本工程中,我公司承担着建筑、安装和调试工作。土建工程有生产综合楼、辅助楼、110kV区架构和基础、35kV配电间等。安装工程有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110kV户外配电装置安装、35 kV户内配电装置、主控及直流系统设备安装等单。调试工程为全站所有设备、控制和保护系统的动、静态调整试验。

三、施工管理 3.1 施工进度

为实现移交工期目标,云阳升压站及集电线路工程项目部遵照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严格按计划进度控制,克服了因设计、设备、人员、天气等诸多方面造成的制约因素,通过对各主要建筑、安装和调试工期进行分析,倒排工期,确定每个阶段工程的施工期限,使施工进度管理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符合连续、均衡施工要求。同时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受天气、设备材料、设计图纸等因素的影响,提前制定好应急赶工措施。通过进行施工进度科学的管理,保质保量的完成主变基础、生产综合楼、辅助楼施工、110kV配电区构架基础及构支架的吊装、主变压器安装、各配电区设备安装、电缆敷设接线等节点施工,为2014年7月30日临时带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工程施工进度

2013年4月30日 云阳升压站及集电线路工程开工 建筑专业:

2013年 10 月 4日主变压器基础施工完毕 2013年 9月20日生产综合楼结构封顶 2013年 8月12日辅助楼结构封顶

2013年 11月 10 日110kV架构基础施工完毕 2013年 6 月 26日35kV配电间施工完毕 2013年 11月12日110kV区电缆沟施工完毕 安装及调试专业

2013年 12 月 03日主变压器安装完毕 2013年 01月 16日110kV配电GIS安装完毕 2013年 01 月04日35kV SVG安装完毕 2014年 06月20日蓄电池充放电完毕

2014年 04月 15日110kV区、主变及35kV区电缆敷设接线完毕 2014年 06月 25日单体调试及静态试验完毕 2014年 06月30日动态试验完毕

3.2 施工赶工措施

由于郏县地区每年11月至第二年2月份为多雨雪和多风季节,7月至9月为高温季节,天气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为确保工程按计划进度施工,项目部针对工程进度拖延的原因进行全面具体详细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的赶工措施,项目部全体员工战严寒斗酷暑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连班工作制,部分施工区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实施立体交叉作业。

2、加强组织措施管理:增加管理及技术人员,加强施工管理力度;进行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提高施工效率和加快施工进度;实行奖励措施,对在赶工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实施奖励。

3、对受天气因素影响的赶工措施:加强对天气的预测工作,及时调配施工进度和步骤,减少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在受天气因素影响时,可在施工现场搭设防雨棚、防雨布等进行施工,增加安全设施,确保施工如期进行。在受天气因素影响确实无法施工时,及时调整作息时间。

四、安全管理

项目部在一开始就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安全管理措施及相关的安全检查大纲和安全检查表,要求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有详细地记录,搞清楚问题的根源;检查结束后要落实整改方案,切实做到闭环管理。为此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组长的项目安全管理小组,施工期间安全管理小组从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消除安全隐患入手,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及时处理,对于屡犯安全违章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于发现和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的人员给予奖励。

在施工中,项目部就十分重视现场安全文明工作,始终围绕着“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要求,积极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只要是存在安全隐患,不消除坚决不让施工,没有措施不让施工,真正作到了“以人为本”,处处讲安全。在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和“边施工,边清理”。由项目部在施工现场统一进行宣传策划和实施,制作大量安全、文明施工宣传牌并合理布置,这些宣传牌不仅时时刻刻规范和提醒施工人员,还成为施工现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五、质量管理 在本工程中,我公司根据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依据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及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的要求成立了以班组、工地和项目部三级质检机构,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严格过程控制,严格质量检查,严把质量关,实行责任到人,落到实处,断强化施工过程动态控制和监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章可循”,在施工中还推行“跟踪检查,分项验收”的管理,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力争杜绝返工现象,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建立质保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筑和安装分别由有经验的专职质检员负责每道工序的检查验收,与工地施工人员实行责任连带,层层把关,严格按照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运行。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责任制度,明确施工采用的规范标准。实行责任到人,明确具体目标,要求制度上墙。分别制定了“个人质量责任制”“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质量验收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文件。

3、要求做到施工有方案、技术有交底、材质有证明、检查有记录、交工有资料,分别制定了“技术责任制度”、“技术措施编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材料验收制度”、“资料登记制度”等文件。

目前现场质量验收情况为:

建筑专业共有 11 个子单位工程:分别为生产综合楼、辅助楼,屋外配电装置(有110kV架构及设备支架、主变基础、SVG基础及防火墙、电缆沟、避雷针),所区工程(场内道路、围墙、大门)。目前共完成 47 个分部,118 个子分部,282个分项,431个检验批。工程验收达到了一次验收合格。

电气安装专业已经完成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主控及直流设备安装、110kV外配电装置安装,35kV配电装置安装,全站电缆施工,全站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7个子单位工程中(除带电项目)所有 54 分项和 24个分部工程的自检验收合格,及时进行验收资料整理和上报工作。

在安装工程整体自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缺陷累计 35 项,整改完成 35 项。联合验收组整体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缺陷累计 66 项,整改完成 66项。

电气调试专业电气单体试验和调试工作的试验报告已经出齐。工程资料的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我公司按ISO9000标准,自始至终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项目经理和总工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完善。工程所有文件及资料均采用微机管理和激光打印。各种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施工记录、质量验评表、设备的开箱记录、厂家资料、材质证明、设计修改联系单、各种往来单据、验收资料、调试报告、重要会议文件等资料,均按照随时发生,随时记录,做到与工程同步。

上一篇:道德故事下一篇:雪孩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