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伤仲永》原文及译文

2024-07-07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及译文(精选13篇)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及译文 第1篇

王安石《伤仲永》阅读答案及译文

阅读练习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

②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_

③复到舅家_________________

④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自幼天资过人的具体表现有两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发生_________________和“又七年,泯然众人矣。”的变化,变得“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5、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眼中的方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段着重描写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作用?本文给我们怎样的教育和启示?

参考答案

1、①隶属,属于 ②有人 ③又、再 ④感到奇怪

2、C

3、①从此(人们)指定物体让(仲永)作诗,他就能立马写好。

②(仲永的父亲)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乡里人,不让(仲永)学习。

4、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方父是一个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人

我最想对他说:“略”。 (合情又合理,语言通顺即可)

6、一个人的天资再好,如果不重视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二:

1、解释下列字词。

⑴ 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利其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环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并给画线字注音:

⑴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泯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A、悄悄地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B、悄悄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就用钱物求他作诗。

C、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或者用钱物求他作诗。

D、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物请他作诗。

4、下列译文的意思正确的一句是( )。

A、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

B、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

C、还自扬州:还自己到了扬州。

D、泯然众人矣: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5、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6、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7、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具体做法是_________。

8、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_____________。

9、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⑴ 同乡的人

⑵ 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做有利可图

⑶ 同“攀”,牵、拉

⑷ 四处拜访

2、⑴ chèn 相当

⑵ mǐn 消失的样子

3、D

4、D

5、“世隶耕”说明方仲永既非书香门第,又非官宦世家,显出其绝无诗礼的熏陶。

6、三次叙写仲永才智超常、聪明过人。一是“未尝识书具”却“忽啼求之’;二是“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三是“指物作诗立就”。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8、不使学

9、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附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入,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及译文 第2篇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与:给。.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全。

指:指定。

就:完成。

文:文采。

理:道理。

邑人:同(乡)县的人。

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渐渐。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求取。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环:四处,到处。

谒:拜访。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从:跟随。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复:又,再。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通:通达。

悟:聪慧。

受:接受。

天:先天。

贤:胜过,超过。

于:比。

材:同“才”,才能。

卒:最终。

于:被。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彼其:他。

已:停止。

《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 第3篇

师:语文会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东西,今天要学习的《伤仲永>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东西。(给每个同学发一张提前准备好的《伤伸永>及其注释的复印件。)现在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默读一遍。就读课文内容,不看其他的。

(生默读。)

(师板书“伤仲永、王安石”,并在正中间画了一个四台的阶梯图。)

师:好,看完的请举手。

(生全部举手。)

师:看完第一遍,看懂的、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的同学请举手。

(没人举手。)

师:大家互相看看。有没有举手的?没有。这说明只看《伤仲永》的正文,看第一遍,没有看懂。这很正常,要知道像这种文言文,看第一遍,只看正文,是看不懂的。下面就要看第二遍,看第二遍的时候要看注释,请拿起笔来,一边看,一边用笔圈点勾画—下。

(生继续看。)

(师板书,在第一个台阶下面写“读第一遍”,上面写“读不懂”,在第二个台阶下写“第二遍”。)

(10分钟以后生全看完。)

师:看了第二遍之后,感觉到基本上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能够两三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的,请举手。

(一少部分学生举手。)

师:同学们互相看一看,第一组举手的多一些。好的,请放下。就是说看了第二遍之后,和第一遍相比,发生了一个变化:有一少部分同学已经基本上明白了。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同学还不太明白。那怎么办呢?下面,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交流,你问问我,我问问你,看这篇文章写的是个什么事,最后,用两三句话概括出来。

(生讨论,师在小组内与学生交流,约4分钟。)

师:每组请一个同学来说—下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生:课文讲了金溪的贫民方仲永五岁时便可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可以获得利益,于是每天带着仲永四处见人,不让他学习,渐渐地,他也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师:好的,你请坐。他说得好不好,同学们?

生:(齐声)好。

(师总结这位学生回答问题“好”在哪里,巧妙地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此环节略去。)

师:好,同学们,大家看黑板。(指着台阶图)刚才我们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同学们读不懂;读第二遍以后,就发生了变化——同学们的学习发生了变化。(在第一遍走向第二遍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并写上“变化”。)那么我们问—下,这个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在看第二遍的时候还看了注释。(同学们兴奋地和老师一起总结。)特别是这一组同学,这一看注释,好多同学都看懂了。但是仍然有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什么?

生:(同老师一起)交流讨论。

师:这样又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不是多数的同学基本上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了呢?现在,基本上明白怎么回事的请举手。

(生全体举手。)

师:那就是说,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方法…一

【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两个方法:看注释和交流。此环节略去。)

师:(在第二台阶上面写“开始懂了”。)我们读第二遍后开始懂了。好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把这篇文章读给大家听听。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读,读到“日扳(bān)仲永”,老师打断。)

师:这里要停一停了,有没有注释啊?

生:有。

师:(和蔼地)重新读。

(生读,读到“不能称”,师又打断。

师:“不能”什么?对,“不能称(ch色n)”。

(生读完。)

师:最后一段是议论,不太好读,但是这位同学还是读得很流畅。好了,同学们,咱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那几个读错的字。

(生朗读。)

师:(打断阅读错误的地方,纠正“为”“乞”“卒”的读音。)这一遍我们又纠正了几个很容易读错的字,由于它们是多音字,或者同学们容易受其他字的干扰,所以很容易读错。现在呢,同学们自己放声地把这篇文章读一遍,一定要放声地读。

(生自己放声读,师在第三个台阶下面写“读第三、四、五遍”。)

师:同学们,我们这样走了几遍了?

生:第四遍。

(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学生主动起来读了第五遍,大家都认为她读得好。此环节略去。)

师:她读得好,好在哪里呀?对,她读得很流畅。这个流畅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她中间没有打磕巴,一气呵成地读下来了;第二,她读的过程当中没有读错的字了。同学们看—一下,刚才我们读第三遍的时候有没有问题啊?

生:有。

师:有问题,读第四遍也有,但这个同学读第五遍时没有问题了,或者说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又发生了变化。(在第二台阶走向第三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并写上“变化”二字。)你们的学习啊,是在变化中不断地前进的。同学们,你们说,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你们读得遍数多了。是不是啊?那么,我们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要想把一篇文言文读得流畅,应该怎么办呢?

生:(齐声)多读。

师:我们总结—下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和方法:第一,要想把文章读懂,必须看注释。看注释之后仍然有问题,要进行什么呀?——(师生齐声)讨论交流。要想把文章读得流畅,要怎么办呢?——(师生齐声)多读,反复读。

师:我们现在读了五遍了(在第四个台阶下写“第六遍”),是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肯定还有问题,是不是啊?

生:是。

师:下一步每个组提出自己的问题来,这个问题是我们组的同学经过交流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我们要提到全班同学面前来,让大家来解决。看这个组提出的问题哪个组能给解决了,那解决问题的这个组的水平就高。开始!

(生讨论,约5分钟。)

生:我们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篇文章写出了王安石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哪个组帮着来解决?任何一个组都可以举手。(没人举手。)这个问题就把同学们给难倒了?请这个同学把他们的问题再重复一遍。

(生重复问题。有人举手。)

师:这个组能解决。

生: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天生聪慧的人还是非常需要后天的教育的。

师:(转向提问题的同学)你对他这个回答满意不满意?

生:应该说可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其他组的同学都没有积极地举手应答这个问题,说明这个问题提得具有普遍性,提到了每个同学的软肋上。下面每个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

(生开始讨论。)

师:好了,停下来。哪个组要发言?

生:我认为,勤奋出天才,不管原先你多么聪慧,你都得接受后天的教育。

师:如果不进行后天教育,人会怎么样?

生:人就会变得跟平常人_样,没有什么特点了。

师:如果是一个平常人,再不接受教育会怎么样?王安石有没有那个话?你读一读。

生:“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师:好的,你请坐。同学们,你们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写作的目的在文章当中的哪一段表达出来了?

生:最后一段。

师:好,我们把最后一段一起读一遍。

nlc202309011128

(齐读。)

师:第一组的第二个问题是王安石对方仲永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哪个组来回答?

生:从题目中的“伤”可以看出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同情。

师:(笑呵呵地)“伤”是什么意思啊?

生:(齐声)哀伤!

师:是同情吗?

生:不是。

师:“伤”的翻译是什么,你再说一遍(指向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

生:哀伤叹气。

师:找到依据了吗?请坐。同学们看,这就是阅读理解的规律,我们不能去瞎猜,我们—定要从文章当中寻找依据,这个“伤”字就表现了王安石对方仲永的态度。一组的问题解决了,二组提问题,重复的问题不提。

生:最后一段蕴藏什么道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师:这个问题好不好解决?你们先讨论。

(生讨论。)

师:好了,哪个组回答问题?

生:这段话讲的道理就是如果一个具有天赋的人没有经过后天的教育也会变成一个普通人,如果普通人不接受任何教育的话就会变得连普通人都不如。

师:同学们说,他的语言表达怎么样啊?特别地讲究逻辑,非常清晰,他把两层意思都说出来了;你即便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后天不接受教育,你就会变成一个平常人;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就连平常人都不如。你看这意思表达得多清楚啊!同学们,语文学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要表达得准确清晰,有次序。(停顿)你们同意王安石这个观点吗,同意的举手。

(生基本都举手。)

师:同学们,应该的,人家王安石说得对,干吗不同意?如果人家王安石说错了,你不同意那有情可原。说对了不同意,那就说明你不讲理。那王安石说得到底有没有问题?多多少少可能有点问题。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你们以后对王安石的观点会有补充深化。好,三组的同学提问题。

生: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师:哪个组来解决?

生:我觉得方伸永的变化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他天资聪明;第二个阶段就是他父亲经常带着他去别人家作诗,天资渐渐淡了;最后一个阶段,由于没有学习,最后泯然众人。

师:好的,请坐。大家鼓鼓掌。

(生鼓掌。)

师:这些问题都难不住我们同学,我们同学也很聪明啊,但是聪明归聪明,还是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哦!来,该你们提问题了。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卒(zǔ)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是什么意思?

师:是“卒”(zú)。再说一遍。

(生重复。)

师:刚才提的问题都是宏观上的,这个同学提到了字词句解释的问题,很好。谁来?(其他没提问的组说他们也是这个问题。)你们组也是这个问题啊?这说明这个问题有普遍性。这个“卒”是“最终”的意思,记下来,那这句话怎么翻译?

生:(齐声)最终变成平常人。

师:对,再看“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这是在解释他“卒之为众人”的原因。什么原因呢?大家看,“则”怎么翻译啊?翻译成“那是”,“那是因为他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所造成的呀”。你看,后面有个“也”,说明这是一个判断句。是什么原因呀?同学们,自己完整地翻译给自己听。

(生各自说。)

师:没有问题了?那我要提一个问题了,我提的问题如果同学们能解决的话,我就很佩服你。你们听,“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中的“且”是什么意思?谁来回答?

生:我觉得“且”应该是“那么”,“所以,不受之人,那么他就成为众人’。

师:敢于表达是这个同学的优点。这个同学在推测“且’’是什么意思。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没有推测对。

生:是“所以”的意思。

生:“且”是不如众人的意思。

师:好,请坐。大家注意了,这个“且”是“尚且”的意思,是个关联词,它是为下文作铺垫的。他说“如此其贤”的方仲永,“不受之人’,尚且变成了普通人。那“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固”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声)本来。

师:很好,同学们记下来,“固”是本来的意思。你看它就为下面作铺垫了,那些本来就是普通人的人,如果再“不受之人”,那就连普通人都不如了。这个层次清楚了吗?

生:(齐声)清楚了。

师:好,把最后一段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走到黑板前,在第四个台阶上写“解决问题”,并在第三台阶走向第四台阶的方向画一个箭头,写上“变化”二字。)这个环节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帮着你们解决,这是不是跟前面的台阶相比,又进步了一层,又发生了变化?

生:(齐声)是。

师:对,我们上课是要发生变化的。所以,同学们以后上课要问自己“我发生变化了吗”,如果发生变化了,很好,你进步了。如果一问自己,哎呀,我没发生变化,那你这节课就有问题了,你就没有好好地学习。那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来上课主要是听老师讲吗?

生:(齐声)不是。

师:那主要是干什么呢?

生:(齐声)自己学。

师:对,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之下你们自己来学习。学习的主人是谁啊?

生:(齐声)自己。

师:好,懂得了这个道理,同学们的学习就能走上一个正确的道路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以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文言文课等同于古代汉语课。程翔老师的这节课,对于所有从事母语教学的教师都很有启发。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课堂为载体,生成为目的”,结合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的理论付诸实践。但是除此之外,这节课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其隐在的个性化的特色。

第一,“围坐效应”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

上课前,一改平日有先后的座位习惯,程翔老师让每六人围尘成一组,营造了特别的氛围。首先,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他们更愿意合作着去面对共同的问题;其次,“围坐”的形式让每一个人都更清晰地成为“面对者”的镜子,彼此的示范、模仿以及监督效力自然产生;再次,“围坐”的形式消除了与老师的隔阂,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获得了随时与老师沟通的机会;最后,学生的视线范围都是均等的,每个围坐的组员都觉得自己是这个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进而产生主人翁的优越感和自信,言谈和表达的欲望就随之产生。

第二,教师富有感情和变化的语调调动学生表达想法的积极性,并使课堂轻松快乐。

程翔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理解”的课堂模式是相对普适的模式,它分成两个阶段,即“原始理解”和“后续理解”。“原始理解”指学生没有任何外界干扰时原原本本的文本阅读;“后续理解”即丰富和深化学生的原始理解,逐渐接近基本理解。大多数阅读教学仅仅将原始理解作为学生参与教学的手段,过于强调后续理解,反而伤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伤仲永》这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学生如何才能积极参与讨论?程翔老师始终都面带微笑,表情丰富,有时还模仿学生的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延展了学生原始理解的过程。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设计,学习知识的同时总结学习的方法。

一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四层的阶梯图,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们渐渐明白其用意:从第一台阶上到第四台阶,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当堂课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以后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这种将学习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品尝着前进的喜悦和兴奋,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一个学生说到“伤”表达了王安石对方仲永的同情时,尽管不恰当,老师也没有立刻否定,看似针对个体回答的追问,却巧妙地提醒其他学生如何寻找最理想的答案,同时言传身教地再现了严谨的求学榜样。而且,尽管程翔老师没有把这个问题揪出来专门进行理论说教,但此过程和最后的结论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老师~步步仔细又有设计的引导过程中,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我”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信。

程翔老师并不反对针对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应试教学方式,但是主张在生成教学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这节课将知识、学生、老师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是强调素质教育的教学主张在现实课堂中的践行。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第4篇

伤仲永原文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注释

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

隶:属于。

生:生长到。

识:认识。

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求:要。

异:对······感到诧异。

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与:给。.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一:全。

指:指定。

就:完成。

文:文采。

理:道理。

邑人:同(乡)县的人。

奇:对······感到惊奇(奇怪)。

稍稍:渐渐。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

乞:求取。

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环:四处,到处。

谒:拜访。

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

从:跟随。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

复:又,再。

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

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通:通达。

悟:聪慧。

受:接受。

天:先天。

贤:胜过,超过。

于:比。

材:同“才”,才能。

卒:最终。

于:被。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至,达到。

彼其:他。

已:停止。

耶: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有关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第5篇

有关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在诗(后)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旨。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地对他的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人用钱币求取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前时所听到的相称了。

7.泯然众人矣!(倒装句)

译:(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8.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译:从扬州回来。

9.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译:(他的父亲)从邻居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

10.卒之为众人。

王安石《伤仲永》教案 第6篇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先扬后抑的写法

2、弄清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

学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

2、顺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板书:“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因斯坦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文学常识(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补充: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扫除读音障碍,教师范读。

①、重点词语:

隶lì扳pān谒yè

邑yì矣yǐ泯mǐn

称chēn卒zú焉yān

耶yé为wéi夫fú

②、朗读节奏: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③、朗读情感: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点评

提问: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从哪可看出作者的这一情感?

(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从标题和最后一段得知,学生再读最后一段)

2、熟读课文,结合注解扫除理解障碍。

①、明确重点词语词义:

世隶耕隶:未尝识书具尝:

并自为其名为:指物作诗立就就: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或以钱币求之或:

环谒于邑人环谒: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泯然众人矣泯然:

②、明确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奇: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父利其然也:利:

四、复述故事

明确: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再请三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词语归类

之:

(1)忽啼求之:(2)借旁近与之:

(3)余闻之也久:(4)不能称前时之闻:

于:

①环谒于邑人:(2)于舅家见之: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点明仲永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三个句子是: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后来,“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最后,” “泯然众人矣”。

点明仲永才能衰退主要原因的句子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三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年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小结:板书设计:

伤仲永

叙(五岁时)幼年天资聪明异、奇(详)

(十二、三岁时)少年才能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略)

(又七年)青年沦为庸人泯然众人

伤仲永王安石简介 第7篇

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的“伤”,是“为......感到哀伤”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王安石作品,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这是关于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中心思想: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读后有感/伤仲永

小时候才华横溢的方仲永,不到二十岁就“泯然众人”了!

读罢此文,我不禁为之而“伤”。

我“伤”愚昧无知、贪图蝇头小利的方父。由于他的“不使学”,间接地扼杀了一个英才。

我“伤”随波逐流、整日“环谒邑人”的仲永。由于他“不受之人”,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文中所写的方仲永五岁时的表现,俨然是一个神童,但他后来才能丧失,令人惋惜,令人警醒。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会落后”。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方仲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方仲永立场坚定地变“不使学”为“我要学”,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人们不是“伤仲永”,而是“赞仲永”“学仲永”……

我想,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一定会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不断充实自己,厚积薄发,使自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99%的勤奋+1%的天才=成功”当作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即便小有成就,也不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使自己能“更上一层楼”。

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

简评

本文是一篇读后感,除了感悟深刻独到、语言生动精练之外,它的谋篇布局也是非常出色的,“引”“议”“联”“结”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非常之恰。

第一步“引”:简要地引用原材料,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以引起读者的同感。(第①自然段)

第二步“议”:从材料体现出来的观点生发开去,分析方仲永沦为庸人的原因。(第②③④⑤自然段)

第三步“联”:联系现实生活,作者用“假设”组段,提出成才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的关系,突出所阐述的观点。(第⑥⑦自然段)

第四步“结”:从材料给人启示的角度提出个人见解,总结全文,表达了“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美好愿望。(第⑧自然段)

该文为同学们写“读后感”提供了范例,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历史反例/伤仲永

1.莫扎特的父亲也带他儿子从小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领略各地风光,陶冶情操,签名拍照,其中不乏王宫贵族,达官显贵,也结识了许多技巧高超的民间艺人,流浪琴手,在切磋中进步。

王安石《伤仲永》教案设计 第8篇

【学生分析】

这篇文章叙事部分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大的困难,可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议论部分稍难,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方仲永会有这样的转变,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教训。本文以前放入教材时,只节选了前两段,没有第三段的议论。虽然没有这一段的议论,学生读后也会有所领悟,但可能体会要肤浅些。因为作者不仅就事情本身加以评说,而且还引发开去,说明贤人不受后天的教育如此,何况像我们大多数人那样的普通人呢?这其实也就是在告诫我们要重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可以让学生就方仲永这个故事本身谈自己的想法,只要谈得合情合理就可以。

【教学建议】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了解王安石的人才观。

4、生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5、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6、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7、理解本文中方仲永五岁能诗,但到二十岁却“泯然众人”这一变化的原因。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知识才能并非一成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决定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通过生生互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倾听他人看法,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与人交流。

2、竞赛法:

适合年龄特点,在竞赛中激发他们的赶超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加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政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隶(lì) 扳(pān) 谒(yè)

泯(mǐn) 称(chèn) 卒(zú)

请一名学生认读并领读。

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⑴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⑵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⑷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

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⑹ 余闻之也/久。

3、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第一轮: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第二轮:认读课文。

幻灯显示: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种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求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未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这是一段尚未标点的文章,由学生在规定时间认读。

4、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⑴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⑵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⑶ 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自由发言,明确:

⑴ 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写仲永少年时天资聪明,以“闻”的形式;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言。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⑵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从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⑶ 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并背诵。

3、课外收集被人誉称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妙。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悟读课文,自主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师提问: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课文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角度,观点要鲜明,要有理有据,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简练。

学生自由发言:

生1:人们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教育、学习。

生2:仅有后天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自身的努力,即勤奋。

生3:我们应该为天才的成长营造怎样的环境?文中邑人惊奇于方仲永的天才,因此,对他“世隶耕”的父亲的态度也有了转变,“宾客其父”。仲永的父亲呢?日扳仲永环谒邑人“,是世人的吹捧扼杀了仲永的才能。

生4: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天赋,有后天教育,有主观努力,三者缺一不可。勤出智慧,勤能补拙。英国首相丘吉尔、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鲜明的例子,实践正明,一个人才能的高低、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的`程度如何。……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都很好,有对作者观点的认可,也有对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作进一步的引申,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如能课后精心整理,相信一篇篇佳作将会脱颖而出。

三、品读课文,探究文章的美点,体味其妙处

学生自主赏读课文,品评课文的艺术特征:

生1:本文借事说理,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生2:本文的语言简练隽永。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个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和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生3:文章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冲击,产生“理不讲而自明”的艺术效果。

生4:事理结合是本文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为本文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衰伤之情。

……

四、课堂小结

文章文理并茂。刚才我们品读课文,赏析文章的美点,它为我们写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同时,仲永的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天才需要呵护。天才需要勤奋。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王安石《伤仲永》读后感 第9篇

仲永的确是个天才,是我们难以寻觅的奇才。他五岁时,连笔墨纸砚都不曾见过,竟能提笔作诗,并且还能指物立就,所作之诗文理均有“可观者”,真让人羡慕!

转念一想,他却又是可悲的。自他写过第一首诗后,就变成了“明星”,甚至是有不少人甘愿出钱请他题诗的“明星”。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深受其害。他的祖辈都是农民,家里出了这样的人才,父亲并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只知道带着儿子去赚钱。也正是父亲的贪财短见,愚昧无知,不让仲永去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因此,仲永便渐渐地由天才蜕变为凡人。想到这,我便不再羡慕仲永了,反而对他充满了同情。

仲永是被家庭害了;是被愚昧无知的父亲害了。也许上天就是这样安排的,以仲永虽为天才,可不接受后天教育终为凡人的悲剧,警示人们后天教育的重要。

天才就如刀刃,后天的教育与自身的努力,就是磨刀石,刀刃只有不断在磨刀石上磨砺,才能保证宝刀不老。我不再幻想自己有什么天分,只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脚踏实地。我们的家长是明智的,让我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我们要衷心地感谢他们。,可是,父母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自己还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一份耕耘,才能有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就能获得无穷的知识,我们也就能成为天才。

王安石《伤仲永》读后感 第10篇

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跟仲永前途不同的神童。像我国著名的戏剧活动家田汉,小时聪颖过人,尤善吟诗联对。昔日有一墨客路过他家旁边的客店,曾书一句上联“二河两岩双江口”,久久无人对上。田汉11岁时,见之挥笔即书:“单人独马一杆枪。”田汉后来取得惊人的成就,除了他超人的才华,当然跟他平常刻苦发奋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对比,说明人的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造就人才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

然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却也有被钱财或虚荣心迷了心窍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一鸣惊人”,一味地给孩子加作业,加压力,以致孩子整天头昏眼花,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起了副作用,以后孩子一看到作业题,一提到学习,就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与恐惧。

王安石《伤仲永》读后感 第11篇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王安石伤方仲永》原文及翻译 第12篇

《王安石伤方仲永》原文及翻译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招待,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安礼传原文及译文 第13篇

原文: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州,召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教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触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

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

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虏数十万计,众汹惧。安礼谏曰“文王ト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者,”帝恻然而罢。

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元祐中,加资政殿学士,历扬、青、蔡三州。又为御史言,失学上,移舒州。绍圣初,还职,知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右银青光禄大夫。

译文:

王安礼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很年轻的时候即中进士,受到河东唐介的征召。吕公弼向朝廷推荐王安礼,神宗召王安礼应对后,想马上任用他。这时是王安石执政,他即推辞了,被任为著作郎、崇文院校书。有一天神宗遇见他,命他坐下,有关官员说八品官没有赐座的,皇上即特别地赐给他座。迁任直集贤院,出任知润州、湖州,又召回任开封府判官。曾与开封府尹一起向皇上奏事,奏事完后,皇上单独留下王安礼,拿一些国家大事来询问向他,对他的意见,皇上很赏识,并加以采纳。入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

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他。王安礼则坦然地说:“自古以来胸怀大度的君主,是不会因别人的言语有什么不当而治他的罪的。苏轼以他的才干自发奋起,认为爵位可以很快得到,而现在却仍然这样碌碌无为,他的心中不能没有抱怨。今天如果按理治他的罪,我担心以后人们会说陛下不能容纳人哪。”神宗说:“我本来就不会深责他,现在既然你为他求情,我就宽赦他。你出去之后,不要把这事说出去了,苏轼刚引起众人的`怨恨,我恐怕有人会拿这件事来害你。”李定、张璪都要王安礼不要解救苏轼,王安礼没有答应,因此苏轼只受到轻微的处罚。

以翰林学士身份知开封府,在职位上,他雷厉风行,只要有事他马上处理,从不拖拉。他的前任审理得不十分妥当的案子,以及立案后没有处理的案子很多,牵涉到几万人。王安礼接手处理,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县十九个邑的囚室都空了。审理案件的情况公布于府衙门前,辽的使者从府衙前经过看到了,对王安礼夸奖不已。皇上听后高兴地说道:“春秋时秦国的内史廖从容地祭祀,破坏了由余的阴谋。现在安礼勤勉治政,使远方异城震动,这与古人相比都毫不逊色。“于是特别提升了王安礼一级。”

皇上多次死去皇子,太史说民间墓地隔京城太近了,所以不利于皇朝的后代,诏令他们将墓地都改迁,计有数十万座,群情汹汹,对此很不满。王安礼上奏说:“文王占卜说要传世三十年,他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的尸骨,而没有听说他为了利其后代而要迁移百姓墓地的事。”皇上即诏令停止搬迁。

上一篇:宝贵的生命高中作文600字议论文下一篇:建筑业应收账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