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认识层级作文

2024-07-19

人性的认识层级作文(精选9篇)

人性的认识层级作文 第1篇

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人性观在很多时候都会被人拿来讨论,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那么,如果是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呢?

管理心理学上讲的人性是指管理者对职工需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它不同于哲学上的人性观。它一般离开人的阶级性,而从人的自然属性方面展开。它觉得人是有智慧、有感情的动物,且每个人拥有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其次人的欲望并不完全相同,同一欲望也有强弱之差别;所以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人可能因受到某种刺激而要求上进,努力去实现某一目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可能因受到某种刺激而感到内心空虚、情绪不安,甚至感到 人生毫无疑义。整个管理过程中都是围绕人展开工作的,所以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事情结果要好坏。只有把人的心性了解清楚了,才知道这个事情怎样处理,只有做到结果两方面都平衡,管理的目的才算是达到了,这一过程,需要了解人的心性,否则做不到这一层次,也达不到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团队的凝聚力,我们要向这个层次出发。把握人的心性,才能把握管理的方寸,这样才能把管理工作做好。因此只要有“人”这个因素参与,就需要管理了。解决 “怎么让人参与进来呢,并且能多快好省的生产零件呢?凭什么能让人参与你这个生产过程?”这就是管理学需要做的事。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系统的管理方法,那么人就会散漫、没有上进心、不知道负责,从而进一步影响生产效率。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同样要想成功,首先也应该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解自己的优缺点;知晓自己要怎么做。像有时候一件事情别人交给你去做,那么你就要全权负责,在整个过程中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队员或找寻资料,只有这样才会将一件事做好。

在当代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相信熟悉管理心理学的人,会更容易接近成功。不仅是了解别人适合什么,同时也要明白自己适合什么,这样有爱的安排才会让使一个公司成功。

人性的认识层级作文 第2篇

QY——deng1、没有人可以一辈子不请假

记得有一次去某国企指导,看到某个物品仓库现场管理混乱而皱眉时,仓管员马上拿出帐本对我说:“老师,这是仓库物品的帐本,您随便挑一个物品号,我马上取出来。”我问他在这里工作多久了,他回答说十年了。我在心理想,并不大的仓库工作了十年,谁找不出来想要的物品?可是,你不请假了吗?你家里父母、小孩就不生病,你自己不生病了?就没有其他事情了吗?你突然请假,在这样管理混乱的仓库,临时接手的人可是容易出差的,比如,违反“先入先出”的原则,把后进批的物品先用掉了,或者用混了物料等。正是因为没有人可以一辈子不请假,所以现场管理必须做到“对”与“错”一目了然,无论谁临时来顶替工作,都能大幅度减少失误的发生。

2、管理要人性化

太多的企业干部要求工人8小时一丝不苟地工作了。可是这是违反人性的,因为一个人8小时聚精会神、不开小差进行工作是不可能的。人不是机器人,会因为谈对象、周末下班邀人打牌、晚上有特别事情等等而分心。做为企业干应该想一想,自己8小时从来不考虑工作以外的事情吗?如果有,你又怎么指望工人不开小差呢?既然8小时聚精会神地工作是不可能,那么减少出错的方式就是“管理要人性化”:减少记忆、降低强度。明确地说就是至少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让工人们更加轻松、快捷、准确、舒心地完成工作。比如,一定要对各种仪表、阀门进行合理的标识,对巡检线路、巡检点、巡检周期等进行目视化管理,不要让工人完全靠记忆或者仅靠手上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管理者一定要清楚一点,人是有惰性的,长时间不出现问题后,工人未必每次拿着你写在纸面上的规定、要求进行工作,他们很可能凭记忆去工作,但仪表多了、阀门多了、其他要求记忆的内容多了,记忆就不可靠了。

3、不要指望部下都与你一样有责任心

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许多干部特别喜欢谈责任心,出现了问题就是工人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差。改进的措施就是“加强员工责任心教育”、“要继续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许多企业岁数大一点的人很怀念七、八十年代,说那时的工人责任心很强,‘真正’以企业为家,而现在的年轻人差远了。责任心确实很重要,但是“责任心的重要性”已经强调好多年了,我们的干部还在抱怨“工作经常出现差错”是因为工人“责任心太差”、“不要规定做”,难道不去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吗?根本原因是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卓越的现场管控思想:“不要指望部下与你一样有责任心”。首先,责任心与职务有关,给你做总经理,你能没有责任心吗?聘你为厂长,你的责任心也不会差到哪去。给你负责多大的范围,你就承担多大的责任,产生一定程度上相关的责任心。其次,责任心因人而异,做为管理者,你一定有过甚至现在还是有些部下责任心较强,而有些部下的工作总是不太让你放心吧,而他们可能都已经在你下面工作好几年了。最后,责任心因时间而异,做为管理者的你,有没有发现过某人刚进公司时,积极主动、责任心很强,可是最近感觉他明显就差很多了。一查原因,可能是同时入厂的人升上去了,或者关系没有处理好看不到前景了。既然人的责任心有这么多变数,我们又怎么能完全依靠责任心去保证工作的效率与准确呢?管理者们不仅仅要谈责任心,更应该通过‘目视管理’打造‘对错一目了然’的现场,让一般责任心的人能够更加快速、更加准确、更加安全、更加舒心地完成工作,同时‘对错一目了然的现场’对责任心不强的人、或者责任心差的人产生约束:必须按照规定去做,否则其他人都知道你违反规定!

4、人工作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七情六欲,人的情绪是会受到外界事件影响,进而影响工作时的精神状态。与恋人分手、两口子吵架、动手,亲人重病或者病逝、与同事尤其是与领导发生冲突等等,都可能会对人的情绪产生重大影响。当这种影响波及到工作时的精神状态时,就可能导致工人一时犯糊涂,进而导致操作失误,带来安全、质量方面的损失。因此,对于可能带来重大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的地方的作业方式、方法,要充分考虑使用“傻瓜现场”的理念,通俗地说,就是傻瓜来操作也不可能出错的方式方法,确保工作的正确性。否则,再怎么强调责任心、再怎么做标识,“儿童教室被灼伤”这样的事情也无法从根本上排除。

5、用好‘脑’,才能用好‘双手’

“只想要每个人的一双手”会导致智慧的损失和士气的低落,结果是连“一双手”也不能得到。

从层级的角度看,越是在金字塔顶端的人越是远离现场,越是不清楚生产及顾客服务的细节。而最了解这些事的人,恰恰是那些整天在第一线操作的工作者。所以,企业的真正改善需要来自一线人员的积极参与。中国企业不缺“精英文化”,缺的是“草根文化”。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企,没有把广大的基层干部与一线员工的智慧激发出来,企业花钱培养了一大堆MBA、黑带、绿带,可是表2所示的问题在许多企业长期存在,并且根本看不到获得解决的希望。其结果是企业领导夜以继日地工作、含辛茹苦,中层干部就像消防队员,到处‘灭火’,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而广大一线工人只是执行“上面的要求”,得过且过,对如何改进自己岗位的效率、成本、安全、质量等事情漠不关心。多少年过去了,整个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表3 许多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制品数量居高不下,许多车间都有中转库

■现场经常发生各种大大小小安全事件

■许多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多发)

■设备故障率高,设备等待、空转时间长

■员工没有养成有规定按规定做的习惯

■许多物品、工具、材料等乱摆乱放

■许多人不重视细节管理(如设备点检等)

■许多干部抱怨工人素质差

■现场缺乏活力,工人工作就是为了挣钱

思想决定高度,如果国内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不认真反思自己的管理思想是否与卓越现场管控思想相符合,不能以“卓越现场管控思想”来指导企业的现场管理工作,那么,中国制造型企业再“抓”数十年管理,也难以避免像已经过去的数十年一样: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的宿命。

人性的认识层级作文 第3篇

周朴园的复杂的矛盾心理具有典型性, 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诞生第一天起, 就注定了其特殊的悲剧性命运。这是因为, 一方面它“先天不足”。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并没有经历过像西方资产阶级那样与封建旧阶级及其落后的思想文化的长期斗争, 而是直接由封建地主阶级在短时间内过渡而形成的。虽然他们或多或少受到过进步思潮的影响, 但他们的大多数只是在被动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罢了。就像中国在侵略者的坚船利炮的攻击之下被迫打开国门一样, 他们只是为了求得自身剥削地位的安稳。可以说, 大部分人对他们自己的阶级属性与生活状态的定位都是模糊的。这些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思想仍旧深深扎根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土壤中。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有着天然的、必然的联系, 注定了其后天不能摆脱被束缚的命运。另一方面,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后天畸形”的。它受到了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资产阶级的天然的、本能的使命就是反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但在当时中国的特定社会环境下, 它又不得不依靠强大的封建势力和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观念来维护其自身相对安定的生存发展的环境, 不得不依靠帝国主义雄厚的财力、物力和先进的技术、理念, 以及其能限制、打击封建主义的势力来维持自身的发展。集如此矛盾统一于一体, 这个阶级必然是一个畸形的阶级, 周朴园就是这个畸形阶级中的典型人物。

首先, 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表现在其作恶的无意识状态, 这使整个人物更富悲剧色彩。周朴园原是封建家庭中的公子哥儿, 并且在德国留过学。他曾经对儿子周冲说:“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 对于这方面, 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子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得多!”可见周朴园年轻的时候也曾追求过西方进步思潮, 受到过自由、开放思想观念的熏陶。应当看到, 作为第一代民族资本家, 他的坚韧、果敢和铁腕对当时的政治、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开拓和推动作用。但是, 在精神层面, 他完全是一个弱者。一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净化他的灵魂, 反而使他继承了资本家的凶残本性, 另一方面, 他的精神依旧被打上了封建纲常伦理的深深烙印, 成为一个十足的守旧者。“周朴园是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中的资本家和家庭伦理道德关系中的封建家长的怪诞结合的产物”。[1]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功使周朴园相信自己也是一个道德上的强者, 他“非常自信, 觉得自己十分‘正直’”, [3]对自己的作为从未进行过反思。他用令人窒息的专制来确立“最圆满, 最有秩序的家庭”。在他眼里, 蘩漪阴鸷、尖锐、乖戾的个性和反抗精神是不正常的, 是一种病。他逼她喝药, 还请“有名的脑病专家”给她看病。这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理所应当的, 是出于对妻子的关心, 是“仁厚”的, 一切都无可厚非。他的“自信”使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的潜意识的真正目的其实是维护自己在家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他所追求的是一个纯粹的封建式独裁者的地位。所以, 在劝蘩漪喝药之初, 他的态度应当是诚恳的, 但在蘩漪的多次公然“抗命”之后, 他伪善、残酷的一面便显露出来, “冷峻”地劝诫蘩漪应当自重:“当了母亲的人, 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 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 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在周朴园看来, 女人的自重就是要顺从, 完全束缚在男权威严之下, 由不得半点个性和反抗。对所有家庭成员来说, “服从”是为了维护家庭秩序而应尽的义务。接着, 冲突进一步升级, 周朴园让周萍跪下劝自己的后母喝药。这一场景, 活脱脱地把周朴园封建道德的执行者和捍卫者的可憎面目彻底揭露出来了。当蘩漪含着“愤恨”的热泪“一气”喝下那碗象征着封建伦理道德枷锁的药时, 周朴园仍坚定地认为自己完全是为了妻子“好”, 这个“好”始终贯穿于其行为的动机中, 他把自己当成道义的维护者, 一个负责任的“好”丈夫和“好”父亲。

其次, 若单单展现周朴园的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是无法深刻阐释人物的复杂性格的, 更降低了人物的真实性而显得过于僵硬, “太像戏”, 削弱了人性与旧道德激烈碰撞而引发的深刻思考。在周朴园复杂性格的矛盾统一体中, 在被封建伦理道德吞噬的灵魂的对立面, 是他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对侍萍的怀念, 可能是真的”上。周朴园记得侍萍的生日, 衬衣上绣着梅花, 保持着三十年前家具的摆设, 保持着关窗的习惯, 甚至教育下一代与他一起怀念侍萍, 他给大儿子取名为“萍”, 还命令周萍为了他的生母, 把在歌舞厅厮混的不良行为“完全改过来”。三十年前的爱情, 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真情实感的, 这是周朴园怀念过去的原因之一;而到了晚年, 蘩漪的执拗使他更加怀念当年侍萍的温柔可人和乖巧顺从。他的怀念是真实的, 然而又是自欺的, 因为他是一个“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他并不能正视自身的虚伪与极端的自私自利, 他的怀念中也有一部分是出于内心的愧疚。若是没有后来鲁妈的出现, 周朴园会一直这样怀念下去。周朴园的罪恶并不是三十年前他对侍萍的爱情, 而是他面临利益与爱情的冲突时, 作了社会准则的坚决信奉者。当三十年后的侍萍忽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 他立马卸下了温情的面具, 换上严厉冷酷的武装。他希望用钱来打发侍萍以消除自己的恐惧和不安。当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 周朴园本能性地选择了维护利益。

由此看来, 周朴园的复杂心理性格糅杂了资本主义式的自私、冷酷、狡诈及贪婪和封建道德礼教观念, 但却也不乏一些尚存的人性和真实情感。周朴园的“人性”是被旧道德所吞噬的, 复杂的人物性格不仅揭露了封建道德的罪恶, 而且显出其恐怖而强大的统摄力。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复杂个性的把握是面面俱到的, “严格按照人物性格自身发展的逻辑, 来逐步揭示人物的灵魂”。[4]周朴园多面的性格特征并不仅仅是一种典型性与另外的典型性相加而成的, 多个方面是浑然一体的, 组成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部分的心理特征都与其他部分紧密相连, 任何一方面的性格缺失都会削弱人物的真实性和鲜活度, 容易落入僵化的俗套。剖析人物的时候, 必然要从人物的整体着眼, 即使在分析人物性格一部分时, 也要顾及其他部分对其的影响。很多时候, 不同方面是有交集的, 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曹禺笔下有众多人物, 也许可以概括出一些共性, 如在蘩漪、陈白露、花金子等女性形象身上, 可以感受到被压抑了几千年的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但却绝不会有正面人物或者反面人物的固定的性格模式。这样的处理, 使人物“从作家的强制下解救出来”, [2]赋予作品极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感召力, 引发人们对那个畸形时代的深刻思考。

那么, 作家曹禺为何能够深刻刻画出周朴园这一典型人物呢?

曹禺之所以能创作出善恶交织、集矛盾统一于一身的复杂人物性格, 就是因为严格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并结合悲剧审美意义, 将人物的多面性格在戏剧冲突中展现出来。因此, 若将人物片面地划归为某一个阶级的代表, 或了了数言概括出一个人物的性格, 就曲解了作者创作的意图和契机, 也削弱了《雷雨》的深刻性和现实性。因为作者意在展现活生生的现实, 透过处在不同立场的人物之间的激烈冲突, 以及个体人物内心的彷徨与挣扎, 来揭示整个社会大环境的丑恶。作者笔下的人物之所以有多面性并时常在心理和言行举止上表现出鲜明的矛盾冲突和激烈的挣扎过程, 是因为作者创作的坚实基础是现实。一方面, 创作《雷雨》时, 曹禺不过二十三岁, 而且从小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家庭, 加上大学期间所接触的也是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主文化环境, 所以受新的革命思潮的影响毕竟有限。曹禺曾在《雷雨序》中回忆自己创作时的情景:“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 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 我并没有鲜明地意识到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也许写到末了, 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慈, 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 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象的时候, 逗起我的兴趣的, 只是一两段情节, 几个人物, 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6]“代表个人一时性情的趋止。”[5]由此可见, 当时他的世界观水准与洞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尚且有限。曹禺的创作是宣泄作家内心压抑已久的愤懑之情和表达对现实的怅然迷惘的出口。例如, 鲁大海身上虽然充满了青年一代工人阶级的反抗热情和对以周朴园为代表的“混杂”旧阶级的满腔仇恨, 但他终究是不成熟的工人形象, 代表着当时敢于反抗却存在巨大弱点并对险恶社会认识不足的工人阶级。鲁大海确实是一个拥有能量可以爆发的“火山”式的人物, 但他却没有能力领导工人阶级反抗革命。他的鲁莽在周朴园那样奸诈狡猾的老狐狸面前只能显得更加幼稚可悲。可以说鲁大海的无用的反抗是当时工人阶级对抗旧式阶级的现实的深刻写照, 当时的工人只有那样的觉悟程度, 空有斗争热情, 不讲求斗争方式。另一方面, 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出路和革命前途的认识的有限, 而且像鲁大海那样的工人形象, 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不为熟知的。又如, 作者着重刻画侍萍、蘩漪这样的人物, 就是因为自己见过太多那样“不幸的女人”, 熟悉她们的痛苦和悲哀, 相反, 对于自己不太了解的工人阶级, 如鲁大海, 作者便不多着墨了。

由此可见, 《雷雨》并不是建立在对社会理性的思考之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其表现出的是以作者内心激昂沸腾的情绪与对黑暗社会的反抗意愿并发的深刻的现实主义。作者是以其敏感、犀锐的社会现实洞察与剖析的能力, 以及满腔不可遏止的焦虑与愤懑, 遵循艺术的诗性结构, 还原了生活形态的丰富性、复杂性。作者塑造的, 大多都是自己生活环境中所熟知的人物。曹禺曾一再申明, 自己创作《雷雨》的时候, 对中国的革命动力认识是模糊和朦胧的, 所以在理解周朴园这一人物时, 不应仅仅给人物贴上阶级标签, 理解成以其灭亡来鞭挞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并揭示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雷雨》是一首诗, 一首叙事诗……这固然有些实际的东西在内, 但决非一个社会问题剧”[6]。作者所展示的是鲜活的人物, 是在他所处的时代触手可得的人物, 是当时的复杂历史背景下造就的人物。这些人物有血有肉, 是善与恶交织而成的, 痛苦与挣扎都是自身道德与社会准则冲突斗争的产物。曹禺笔下的人物不是理想主义或完美主义的个体, 没有谁是十足的“爱”的化身或者“恶”的化身, 有的只是现实本相的复杂性。

综上, 曹禺以自身的生存体验为内趋, 用“倾心于人物”的写作笔法, 创造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对于现实”进行了“极好的暴露”, 给没落者以“极好的讥嘲”。他着力展现处在人性与欲望的冲突中和旧道德强大统摄之下的具体的个人。周朴园曾呼吸过进步的空气, 却违背人性地蹂躏、抛弃了侍萍;他自命“仁厚”, 却成为了家庭伦理关系中的独裁君主。这个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被强大社会伦理道德所吞噬, 未泯人性处于外在规范的重压之下的内在挣扎与妥协的可悲现实, 更加具有震慑力。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雷雨》的典型意义和人物塑造[J].文学评论丛刊, 1983, (23) .

[2]马俊山.曹禺:历史的突进与回旋[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2.3.

[3]曹禺.关于《雷雨》在苏联上演的通信[N].戏剧报, 1958, (9) .

[4]辛宪锡.曹禺的戏剧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5]曹禺.雷雨 (序)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他对人性的幽暗缺乏理性认识 第4篇

中考作文层级训练之一 第5篇

中考作文层级训练之一

紧    凑

【技法解说】

作文讲究紧凑,忌讳散乱,中考作文更是如此。紧凑的文章,逻辑性强。这里所说的“紧凑”,是指文章连接紧密,中间没有多余的东西或空隙,它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怎样才能使文章写得紧凑呢?

首先,采用首尾呼应的方法,使文章结构完整。如魏巍的《我的老师》,开头写“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之先生”,结尾写“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开头与结尾,不仅从内容上呼应,而且使爱老师的感情贯串全文。

其次,采用穿插法,用某一句子反复进行穿插来行文。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接着用“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来进行穿插,结尾写“……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样,通过反复穿插,使文章结构紧凑完美。

第三,采用过渡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承上启下,它使文章的衔接紧密。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第一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内容转移跨度大,两者之间便用了过渡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第四,采用“总—分”或者“总—分—总”的方法,使文章结构紧凑。此法既可运用于段落中,也可运用于全篇。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先总写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分别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方面加以说明。

另外,还可以运用悬念法、倒叙法、插叙法、点题法、线索法等。

以上方法可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只有经常运用,才能真正写出结构紧凑的文章。

【例文参读】

给雨的一封信

亲爱的雨:

你好!

之所以想给你写信,是因为你那轻盈的舞姿时常在我眼前浮现,你那透明的长袍常在我眼前飘荡,你那澄澈的双手时常在我眼前摇摆。所以今天,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感情,提起笔来给你写一封信,诉说我对你的倾慕之情。

我最喜欢看你跳舞。你那轻巧的足尖在太空中优雅地盘旋。于是一个个透明的精灵从你怀里溜出,争先恐后地拥抱大地,把地上的小草也感染了,挥舞着身躯焕发出点点绿意。

我最喜欢听你唱歌。你那婉转的歌声在苍穹中随意地荡漾。于是一个个透明的精灵从你怀里溜出,呼朋引伴地来到大地,把树上的鸟儿也熏陶了,扬起头来清脆地唱出嘤嘤韵律。

我最喜欢看你写字。你那纤细的手指在大地上恣意地书写。于是一个个精灵从你怀里溜出,满脸庄重地来到大地,书写出“春荣”、“夏盛”、“秋爽”、“冬寒”。把地上的诗人也感染了,挥舞着大笔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我最喜欢听你轻语。你那亲切的语调在大地耳边呢喃。于是一个个精灵从你怀里溜出,带着睡意地来到大地,把地上的孩子们也感染了,他们听着你那美妙的摇篮曲,渐渐沉入了梦乡。

感谢你,美丽的雨。只有你那么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人类,我们才会有茂盛的森林,奔流的海河,只有你那么无私地把自己奉献给人类,我们才会看到荒芜的沙漠上的点点绿意,偏僻的戈壁滩上的丝丝生机。你使我感到:美只有在奉献中才会得到永恒!

祝你:

舞姿更轻盈!

歌声更婉转!

你忠实的仰慕者

6月20日

【简评】本文是一篇20荆州市中考高分作文。能够获得阅卷老师青睐,我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语言优美、流畅、自然,无矫揉造作之态。二是排比、拟人手法的运用。文章主体部分的四个段落开头都运用了“我最喜欢……”,构成段落排比,并且大量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文章语言优美,佳句迭出。三是内容好,格式正确。开头先说为什么要写信,接下来是信的具体内容,最后进一步表示感谢。综观全文,结构紧凑,从语言到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算是书信写作中的上品,给高分是受之无愧的。

【新题演练】

文题1:以“暖流”为题,写一篇文章,题材不限,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可以理解为本义“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暖流的水温比它所到区域的水温高”,也可以理解问比喻义“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选本义,最好写说明文;选比喻义,则可以散文、记叙文或者小说等。

文题2:       教我

要求:

1.先补充完整题目,前面的横线上填人物(如父亲,哥哥,同学,朋友等),后面横线上填教的内容(如学开车,学宋词,做人,勇敢等)。

2.体裁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此类作文题,补充完整题目是关键。尽量不填题目中提示的内容,而是另辟溪径,如前面可填鲁迅,老师等,后面可填钓鱼,坚强等。写作中,一方面重在写“教”,另一方面重在写我的收获或者感悟。

文题3:著名作家肖复兴说:“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地尽情飞翔。”

请你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中考作文层级训练之二 第6篇

创   新

【技法解说】

作文的创新,就是指写作文要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所写文章有创造性,有新意。作文的创新,是众多写作爱好者所追求的,也是作文评判者评判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连续举办的几届全国性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是最好的例证。那么,怎样创新我们的作文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逆向思维法。打破习惯思维的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有一篇习作《我为“南郭”先生叫屈》,文章从五个方面写了南郭先生的可取之处:勇于让位,不占“茅坑”;不讲面子,不提要求;不诽谤他人,不抬高自己;南郭充数,罪在领导;当今南郭,以史为鉴。

二、联想拓展法。通过联想,拓宽思路,表达主题。如有一篇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记叙文《梦会陆游》,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创作过程为背景,以自己与陆游的“一面”为情节,在谈古论今的对话中,揭示出爱国主义的主题。

三、旧瓶新酒法。旧的形式,却填充了新的内容,表达了新的主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中,有一位考生用古诗的形式来写“心灵的选择”,获得满分,题目是《孔雀西北飞》。文章把“西部大开发”的新酒装到“孔雀东南飞”这个爱情的旧瓶里,形成一种错位美。

四、类比仿拟法。通过类比、仿拟,写出新的文章。如有一篇中考话题作文,习作题目是《〈交流〉栏目的一次直播》,它成功地模拟了电视节目直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批评指责与鼓励表扬对学生的不同影响,文章结尾借虚拟的教育心理学家畅快教授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作文创新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上面的几种方法以外,还可以从材料、语言、形式、立意等角度去创新,或者综合运用。

【例文参读】

哦 !我 十 二 岁 了

初二(二)班  胡启迪

不知什么时候,红领巾悄悄地从我身边飘走啦。时光带走了我儿时的单纯与稚气,代替它的是少年的活力和一张臻于成熟的脸。 哦,我十二岁了!在这个年龄悄然来到时,我迷惘了……因为我既向往青年的成熟,又眷念儿时的纯真。

跟在一群活泼的男孩身后,我追寻着童年时代的七彩梦。

人性的认识层级作文 第7篇

层级训练一———蔷薇花开

初中阶段, 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 而七年级的学生只会写一些简单的记叙文, 大多数学生对景物或人物的描写还不够详细生动, 要着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掌握一些基本的写景方法。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春末夏初, 校园的围墙上开满了蔷薇花儿, 非常美丽。以《蔷薇花开》为题写一篇练笔, 要求以《紫藤萝瀑布》中的写景片段为范例。

一.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

《紫藤萝瀑布》中的描写顺序:先写“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然后写“每一穗花”;最后写“每一朵花”。

条理清晰, 步步深入, 犹如大摄影师的镜头, 由远到近, 最后到特写。

二.抓住景物的特征, 从形、态、色、味等方面细致地描写

《紫藤萝瀑布》正是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三.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

《紫藤萝瀑布》在描写紫藤萝花时, 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一些修辞手法, 富有情趣。

学习了描写方法后, 再去实地观察, 做个有心人, 多看多写身边的景物,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景方法。

学生优秀例文片段:

那是一片粉红的世界, 绿叶丛中, 繁星点点, 朵朵花儿仿佛在跳动。每一根枝上都有几朵可爱的小花儿亲昵地聚在一起, 你看, 她们在偷偷地笑呢。每一朵小花, 有的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张开粉嫩的笑脸在逗你;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 含苞待放, 惹人怜爱。

层级训练二———蔷薇花又开

八年级时, 蔷薇花第二次开放了, 又可以写《蔷薇花又开》了。如果单纯写景, 内容会显得单薄, 所以, 可以着重训练学生如何把写景和简单的叙事或写人结合起来。

一.合理联想, 由景及人或事

面对开得如此繁盛的紫藤萝花, 作者自然地回忆了一些往事, 不但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而且也为文末揭示主旨作了铺垫。

学生看到校园的蔷薇花开时, 自然会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人和事。生活中的场景都可以写入文中, 只要心中有情, 由景及人, 自然感人。

二.详细写景, 简略叙事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 景物描写详细生动, 而对于往事的回忆都是三言两语, 因为紫藤萝是重点描写对象。

叙事时, 不必详细交代“六要素”, 概括记叙即可, 或者只写一个生活画面。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初中阶段必须要重点训练。

学生优秀例文片段:

那满墙的蔷薇花呀, 慢慢开进了我的心里。一片粉红在我的眼前幻化成了一片金黄, 在那片金黄的油菜花丛中, 一个活泼顽皮的孩子在花间奔跑穿梭, 后面跟着一个步履蹒跚的、胖胖的老奶奶, 一脸幸福的微笑。那个孩子就是我, 那位老人就是我亲爱的奶奶。现在我离开了奶奶, 可是那片金黄的花儿却永远开在我的心里。

层级训练三———蔷薇三度开

九年级学生要面临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中考, 当看到蔷薇花三度绽放时, 应该思绪万千吧, 于是, 我就以《蔷薇三度开》为题, 让学生第三次写作。要求学生在写景叙事中结合议论和抒情, 写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

一.感悟生活, 写出真情实感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 作者感受到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 沉浸在紫藤萝瀑布所营造的生机盎然的境界中, 这种“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足以感动读者, 打动心灵。

九年级的学生, 对自己的未来或多或少都有过幻想。满墙的蔷薇花儿, 开得如此热烈灿烂, 他们怎会无动于衷?那就把内心的思绪化作文字, 尽情地释放一下吧, 情到真处, 不吐不快。

二.议论精炼, 揭示文章主旨

在《紫藤萝瀑布》一文结尾部分, 作者以精炼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在前文写景叙事的基础上水到渠成, 画龙点睛。

如果学生学会借景抒情, 用精炼的议论卒章显志, 那他的作文应该会提升一个层次。“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是景之魂, 渗透主观情思的景物才拥有灵魂, 否则文章就干巴无味。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 蔷薇三度开, 学生三次写, 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成长过程, 也是一个作文升格训练的过程, 这种层级式的写作训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学生优秀例文片段:

初中作文层级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第8篇

作文教学在利用层级训练法时教师要在头脑中构建完善的教学框架,按照合理的方式逐层推进教学内容。首先可以从认知层面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的认识,随后可以透过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帮助学生积攒写作素材;最后可以透过对于学生思维和感悟能力的培养来展开感悟性作文教学。

【关键词】

初中 作文 层级训练 实践 思考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展开中,层级训练是一种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能够层层深入地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养展开系统训练。在利用层级训练法时,教师要在头脑中构建完善的教学框架,并且要按照合理的方式逐层推进教学内容。首先可以从认知层面来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随后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帮助学生积攒写作素材;最后可以通过对于学生思维和感悟能力的培养来展开感悟性作文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对于这些教学环节都有良好的把控,并且确保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收获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文本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将会得到非常有效的培养与构建。

一、认知性作文训练

首先,教师需要展开对于学生的认知性作文训练,这个时期要确定相对明确的教学重点。作为作文教学的初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初中阶段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要让学生了解作文训练需要达到的效果,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方向才会更清楚。在这个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间的不同,在给予学生学习指导时也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认知作文训练阶段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观察力、理解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思维体系中那些有价值的部分得以留存,这也是学生今后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更多个性化表达的基础。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个体上的不同,尤其是结合具体学生写作中的一些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会让学生的写作基础更为扎实。

认知性作文训练阶段教师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作文时可限定内容范围,但是同时可以适当放宽体裁形式。只要能达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目的,完成“观察——思维——表达”整个过程,使学生产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语言,写出有个性特征的人、物、景,就是成功的作文教学。教师要有目的地精心设计些富有创造性和一定难度的作文练习,供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去探索,用“新”“奇”为标准来衡量其作文质量。这其实也是传达给学生的一种信号,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作文中如果有一定的创建性,有一些富有新意的观点的表述,这就是一篇优质的文章。这会让学生今后在独立习作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认知性作文训练阶段的教学目标也可以很好的达成。

二、体验性作文训练

随着学生对于初中阶段作文的要求、方向等有了基本认知后,教师随后可以展开体验性作文训练。这个时期的教学重点落在丰富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上,这是学生写作素材和灵感的最直接来源。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观察习惯,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将这些瞬间留存下来,体现在自己的作文中,这往往是一篇优质习作产生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锻炼学生观察的技能,并且加深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能力。很多其实值得留意的瞬间学生都未能捕捉到,那些本可以成为学生习作中素材的内容也被遗失。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更加敏感,观察生活时更为敏锐,有更好的洞悉能力。这会让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更充分,大家积攒的写作素材自然也会更为丰富。

教师可以时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然”;走向社会,到社会中去探索人生。比如:春天到了,教师可以带学生起到田野中去感受春意,去观察小草、麦田、梨园、花朵……随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春”,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去写“春”。这样就会使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观察景物不一定只限于外表事物,要善于抓住事物的闪光点。学生只有对于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能力更强,学生才能够找到更多写作的素材,想要表达的感受也会更为丰富,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基础更为夯实。

三、感悟性作文训练

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渐形成,大家获取写作素材与资源的素养也慢慢深化后,教师可以让作文教学进入感悟性作文训练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写作训练更加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学生要能够在文本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与感受,能够对于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表达自己的独立观点。这是作文教学的一种较高要求,也是作文训练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阶段。感悟性作文训练中教师要采取灵活的思维引导方法,可以透过一些具体的范例来和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感悟思考与剖析问题的一般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作文训练中加深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多进行独立观点的表达,这些都是很好的提升学生习作质量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写作训练的范例来渗透感悟性作文训练。如写《冬天的小草》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你观察时看到的只是它那枯黄的、被风吹得杂乱的茎叶,但可透过它并不美的外衣,而想到它深埋在地下的根,想到它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的生命力和默默的奉献精神。写人物也如此,有的人外表的平凡与缺憾反倒更能衬托出人物美好的心灵,残疾人做到的事,更能表现出他的伟大与坚强。教师可以透过这些引导过程来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锻炼学生思想的深度,让大家在文章中剖析问题或者理解事物时更加透彻,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更具可读性,也更加富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吴禹春.试论作文命题的改革【J】.北京教育,1994(10)

【2】万晓庭.路,还是让学生自己走的好——浅谈作文批改与讲评【J】.北京教育,1994(Z1)

【3】潘新和.夏丐尊写作教学观初探【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4】邵宪邦.写前指导的基本特点与运作要义【J】.吉林教育科学,1994(01)

人性的认识层级作文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层级分解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分数比较高。作为教学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内容需要围绕考试转,及时教学改革模式进行分析,按照改革体系的具体要求进行落实。作文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教学形式的特殊性,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收集和整理资料,指导学生开展写作研究。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模式的不断落实和推广,作为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做好整合改革工作,按照教学本质要求对教学系统进行落实。以下将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一)作文教学地位不明显

根据现有的教材要求,对作文教学存在重视度低的现象。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是重要的参考资源,但是教材仅仅起到示范的作用,甚至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受到地方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内容不符合区域性作文教学现状的要求,导致教学难度比较大。此外多年进行反复的训练后,教材内容和现实社会存在脱节的情况,使得作文教学缺乏创作的个性。最为重要的是,教材不能突出作文教学的地位,作文内容围绕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练习为主。学生对作文技巧的学习缺乏了解,导致教学难度大[1]。

(二)作文教学环境受到限制

考虑到语文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需要对教学题材进行分析,按照设定形式的具体要求进行。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教学计划不完善的现象,作文教学环境受到影响,缺乏生活化的引导,关于生活化作文训练形成虚设。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也是素材的关键所在,考虑到教学途径的具体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建立和生活以及写作的联系,了解写作目的,使其指向生活,而后回归生活。

(三)作文教学训练单一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仍然很难摆脱原有框架的限制,以强调写作技巧为主导,讲究语言方式的表达。考虑到文章结构布局的具体要求,作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按照客观发展规律要求进行落实。作文的本质是表达,根据题目的不同对生活进行认知。受到传统思想形式和意识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要对作文类型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现有的作文教学,侧重的是命题作文训练,考虑到自主性和适用性的要求,必须提升作文教育的时效性,提升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2]。

(四)教学要求不明确

现有的作文教育以模仿为主,一味地按照教材要求进行设定,指导学生照本宣科的套写作文。学生的世界是多样化的,不能采用原有的教学体系,在模仿教育过程中,需要强化和巩固写作知识,如果一味的采用模仿教学的形式,则会导致整体上缺乏个性,作品缺乏生命力。教学要求不明确,会让学生产生迷茫的心理,无法突出创新作文的本质要求。

二、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教学能力层级分解

初中七年级作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后续教育奠定了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从不同方面给予学生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下将对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教学能力层级分解进行分析。

(一)作文单元编排

作文单元编排的落实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写作和阅读必须密切结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此外写作和综合量练习也要结合在一起,在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指导阶段,要对案例进行分析,尽量将其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选择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理论和实践处于并重的阶段,因此文章生产要符合自然规律,将情感的积淀、素材的积累等进行融合,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保证各个环节都落实到实处。此外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在层级分解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上的共鸣,对各个章节进行修改,做好做细[3]。

(二)确定层级主要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在层级分析阶段,要对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了解,及时确定层级主要要求。写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感情真挚,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对于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根据表达中心的具体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安排和内容一致的内容,保证条理清晰。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对作文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详细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此外需要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独立完成写作作业,适当对文章进行润色和修改,进而提升作文写作水平。

(三)掌握作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初中语文教学本身对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掌握基本构成要素,做好积累和汇报工作。在平常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前活动、综合性学习活动、日记等引起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活动类型增加对语文案例的了解。在平日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作文的汇总和讲评工作,专题知识辅导对整体教学有重要的影响,要掌握立项、审题、构思等基本要素,面对作文题目可以在第一时间确定思路。讲评和修改对作文的完善起到关键作用,要采用作文汇报会的形式对其进行完善,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完成,采用反复修改的形式进行,直到满意为止[4]。

(四)层级案例分析

考虑到专题知识辅导和训练体系的具体要求,在作文修改和分解阶段,必须做好层级案例分析。例如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例,属于无命题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抓住动物的形态特征,适当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进行描述。讲评修改以景物、动物描写方法、修辞方法(比喻、拟人)的运用为主。

三、结语

针对初中语文作文单元教学的特殊性,在具体教育阶段,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单元设计工作,按照层级分解体系的属性变化对其进行引导。在初期教育阶段,必须突出作文教育的重要性,不断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应用,满足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永光,吴丽珠,王美英.初中语文七年级作文单元教学能力层级分解与教学设想[J].科技资讯,2014(12):122-123.

[2]陈祥俊.新课标下的三套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01):35-39.

[3]王超群,韦冬余.初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12):60-62.

上一篇:果树栽培学各论总结下一篇:酒店家具采购合同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