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2024-07-20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第1篇

小学美术课标学习体会 杜家庄小学

王志华

每一次的课标学习,总能从中收获很多,通过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教学经验机会,彼此间都得到了经验的传授。同时领会到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以及综合学科的探索,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这便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美术教学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总之,无论怎样改变,我们对专业认真求实的态度不会改变。针对新课程,我们要认真解读,用我们的努力与执着去描绘我们描述课堂。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第2篇

假期中,我对更新后的美术课程标准又进行了重新翻阅,观念上有了一定转变。对美术课程的要求越高,美术教师就更要跟上当前教育情势。

整体感觉,小学美术新旧版课程标准没有甚么明显的区别,知识点差未几,但新版主要重视了智力开发,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评价旧版课标比较脱离学生的生活,所以不轻易激起学生爱好等等题目,重新课标的制定及网友的评价中,我感觉到编者对美术课程的教育价值观念又有了明显的进步,说明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课标的修改使我感遭到以往美术课程的丰富性,教师们操纵起来越发得心应手了,但随着标准的进步,对我们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新课标的制定主要是为满足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素质教育,是学生人生发展不可缺失的营养。另外,通过新旧版课程标准比较,我发现了在美术课程评价建议部份有了很大的改变。例如:构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

总之,不管怎样改变,我们对专业认真求实的态度不会改变,针对新课程,我们要全新解读,用我们的执着与热情去不断描绘美术天地的新图画。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第3篇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重要性

1.陶冶学生情操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能够使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利用工具和材料把自己的想法融入绘画中的那种喜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美术绘画教学也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些优秀的美术绘画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形成发散思维,用积极的情感去欣赏世界。与此同时,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能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获得自信和满足,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美术绘画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

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教师尤为重要,如果教师不能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在有许多美术绘画老师不能很好地领悟美术绘画教学的内涵,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只是一味地将知识全盘讲出,根本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人们对于美术绘画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

现在有许多人都不清楚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重要作用,他们还是传统思想,认为学习美术绘画就是浪费时间,许多父母都不愿意孩子去花时间绘画,而是强迫他们去学习文化知识,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家长要鼓励、支持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长一定要多鼓励、支持孩子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学生对美术绘画感兴趣,家长一定要支持,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绘画中,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多关心学生,要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2.教师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好坏,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教师一定要理解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真正内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和谐、自由、美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绘画的乐趣,要让学生爱上美术学习。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为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从而能够让学生很好的理解。

3.教师要多进行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还处于爱玩的时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多组织一些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相互包容的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勇于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获得自信。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家长和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情趣,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生活中到处存在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刘彦东.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课程;教学现象;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36-01

新课标改革以后,人们关于小学教育更加的关注,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也加以重视,对小学美术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必须较强小学美术教师的美术素养,强调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起性格,因此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不但是一门学科的教学,而是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一门综合性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很多专业性的技巧和知识掌握不充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有效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学习能力,从而不断地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和完善。

一、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现象

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比较特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和绘画水平,下面我简单从几方面加以介绍

1、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

针对小学美术绘画课程的教学,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绘画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有针对性地设计每一堂绘画课程,在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真正地去感悟美术,感悟绘画,去体会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表达过程。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就是教师教,学生跟着学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也受到了压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更多地去思考和创造,而是为了确保教师教学内容而进行绘画学习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融合。

2、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特殊情况

小学生正是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小孩子都是比较喜欢画画的,从一开始最简单的线条绘画到完整的图形绘画作品,都需要老师的不断指导,对于其他的数学、语文课程来说,可能学生会感觉这些枯燥难懂,但是美术课程就相对比较轻松,而且美术绘画课程比较有趣,那么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化特征来完成作品,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特色。

3、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课后的评价和辅导

对于美术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过程,就是对别人或者是自己的画画进行评价,从而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掌握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活跃,从而鼓励小学生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进行绘画描写,在课堂上,教师要认真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内心的真实世界,从而培养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评价能力,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作品评价和辅导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二、加强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不断地促进其思维想象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善,从而提出有效地美术绘画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美术绘画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下面我简单从几个方面对加强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1、加强户外实践教学

在小学美术绘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小学生都比较贪玩,那么对于在课堂上的教学,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比如通过户外写生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学生在户外写生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地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丰富学生的绘画素材;另一方面学生在户外实践的过程中,也增强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出美好的作品,因此开展户外实践教学是非常有效地教学方式,值得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提倡。

2、注重美术作品评价

一个人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而且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有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美术作品评价课程,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对对方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指正其他人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自身作品的完善,使得学生在课堂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其美术素材的积累和美术绘画技巧水平。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当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对与错的评价,这样会导致学生走向误区,不利于美术绘画教学活动的开展。

3、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心灵沟通

在美术绘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加强对美术技巧的教学,同时要多和学生之间进行心里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变成朋友关系,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美术创作中,创作更加有生命力的作品。

结束语: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对美术绘画技巧的教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育,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更加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松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绘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156.

[2] 郭蕊蕊.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第5篇

林木木

经过一段时间对小学美术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对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学习和思考,也让我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找准了方向。

一、对新课标的理解

新课标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一)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四)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今后在美术教学中把握的方向

(一)面向全体学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们要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还要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要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新课程学习,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作为一个美术老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甚至是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风格去上好一堂课,都是需要思考,需要精心准备的。美术是一门艺术,美术教师应该很好地引领学生进入美术这个天地,不仅仅是教给他们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走,自己去亲身体验到美术以及艺术的乐趣。启发式的教育,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利的。

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心得 第6篇

假期里,我仔细阅读和学习了小学美术新课标,收获颇多。小学美术新课标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让学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长知识

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心得 第7篇

在本学期中,我系统的学习了小学美术新课标。小学美术新课标中很多新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下面我谈谈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把握课程性质,做好课堂教学

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这些都明确的表述了美术课程的性质,也更突出了学科的特点。

二、把握课程基本理念

美术新课程提出以下几种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关注文化与生活

(4)、注重创新精神

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新课程理念给我们美术教师指出了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指导学生、培育学生。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

生的整体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方面均衡发展,为祖国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全新、适应新时代潮流的有用人才。

三、把握学习领域,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课标中美术学习领域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我们教师要在美术课堂中,以四种学习领域为框架,向45分钟要效益。整体提升,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方式,那么,美术老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新的课程改革活动中,要面对全体学生,要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健全的人格,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第8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学美术,绘画教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认识知识和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都会逐渐建立起来,并逐渐形成独特的思想和看法。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习美术是很重要的,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和思想的一个过程。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和专业知识比较少,绘画教学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线条让学生大概了解美术,调动学生思维;还可以用色彩让学生认识和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认识事物。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意识的形成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一、从简笔画和涂色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参考的是这一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抓好这两点才能真正把知识传输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一些简单步骤的绘画和涂色游戏,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笔画和涂色开始,这样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说说简笔画,学生对美术学习没有经验可谈,教师需要简单地给学生讲讲怎样把一个简单的图分解,然后画出来。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画葡萄这一水果的时候,可以将葡萄的绘画分解成叶子和果实,然后一步步告诉学生从哪里入手,怎样一步步地把线条组成一幅画。简笔画一般都是使用铅笔,然后把一些线条组成一幅画,教学时教师将线条分解再组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绘画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对美术绘图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觉,积累美术绘画的技巧。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涂色进行绘画教学,涂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色彩有初步的认识,而且涂一涂颜色很简单,正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

二、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是教师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的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做出正确的引导。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比较少,绘画功底几乎为零,所以在进行绘画教学的时候,教师最好找一些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进行观察、绘画,这样就可以通过绘画看到学生心中的生活,通过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对绘画有更深刻的认识。绘画就是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而每一个人对同一件事物的认识也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找一个大家熟知的事物进行绘画可以让大家发挥想象,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提高绘画水平,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观。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鱼缸和正在鱼缸里游的鱼,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眼前的情景进行绘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和思考,有的学生画出的是一条鱼,有的学生也许就会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鱼的生活。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就是接触单一,教学时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事物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好的绘画作品,让学生通过这些作品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三、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和反馈、评价工作

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所以说课后辅导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学生绘画后,教师给学生的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学习美术和绘画只是凭借自己的认识和老师的指导进行,那么学生的绘画水平将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但是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的绘画水平就会不断提升。老师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路者,是学生绘画的一个方向,也是绘画道路上的铺垫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潜力都是不一样的,教学时重视课后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针对性地绘画和学习,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机会,让有潜力的学生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老师的指导,在学习的道路上能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同时,教师可以在班里设置一个绘画角,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那里让大家一起欣赏、交流,共同学习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大家互相启迪,将美术学得更好,通过美术学习更好地提升自己。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认识美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熟知的事物和教学融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和生活中的事物,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松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绘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课堂 第9篇

一、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的思想还是很发散的,常设计出意想不到的作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要把美术的绘画技巧都告诉学生,更不能统一规范学生的绘画思路,应进行合理的启迪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使学生乐学、会学。如我在《画花样》一课时,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传统花样的线条,从花样中去感受写生的内涵及特征,以探究为主,让学生探究花样的变化,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学生通过这节课了解了民间传统花样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深刻理解其寓意,通过感官和触摸感受民间花样的魅力,能够临摹民间传统刺绣花样,感受中国民间服饰纹样的艺术价值,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民间艺术。

二、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以看画或者模仿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只是被动地看或画,学生对美术内涵的理解不深刻,缺乏想象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很难得到提高。但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尽量体现对学生的发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我在《假如我变小》一节课的教学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画出自己最想画的、最喜欢画的一切。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想象,丰富了教学内容,发散了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大小的对比关系,并能够利用对比关系创造出有情趣的画面,能够较好地组织画面和配置画面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评价

新建 小学美术新课标学习心得 第10篇

这段时间,我参加了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培训,经过学习,我对新课程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理解,更重要的是专家的讲解给我印象很深刻,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给我的感觉是这次新课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略了学生思维水平,制约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新课程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带给我们很多新的理念,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儿童最“喜”的莫过于玩了,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经过高温概括提炼,用最简单的点线面来表现。点线面的联系,是美术语言中最基本的。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不仅是用纸、用笔,还要理解材料的多样性。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进行创作不能用过多的技能约束他,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对材料再加工,能让学生自己探究的,尽量让孩子去探究,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时刻为学生着想。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

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建设,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我认为

一、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与严肃守纪的辨证统一,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相结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师生关系是教师正确的学生观和良好素质的反映。

二、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

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三、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

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在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只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在课堂教学上,我带给学生是一种学习浓厚的兴趣,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丰富的社会实践,图文并茂、突出地理特色,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读书心得:小学美术新课标读后感 第11篇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及很有编排创意的(湘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软硬件设备、电教多媒体、美术课堂上采取适合学龄前儿童向小学过渡的一些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处于从幼儿起向儿童转变阶段,在低年级美术教育的实践中,新教材切实可行地把课本内容拓宽,多渗透、以美术与自我、社会;美术与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组课,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和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读后感《读书心得:小学美术新课标读后感》。

作为一年级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脱离儿童实际,过早地让他们学习一些成人技法,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绘画兴趣。有的家长或是教师还过早地给他们下结论,认为他没有绘画天才,不是画画的材料,这就厄杀了学生对画画的兴趣。新课标教材在这方面结合了低年级学生的天真活泼特点的一面,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和教学质量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又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好广泛、缺少韧性等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编制,简单易懂,边玩边学的方式,力求有号召力、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自然融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中,把教学工作由学生的沉重负担变成欢乐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美术课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利用热情洋溢的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画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初中美术课标学习心得感想 第12篇

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美术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也就是学生学习中途进行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应强化三种作用:诊断、发展、激励,还有一个弱化作用,即甄别和选拔功能。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探索途径可以通过小组竞赛得红旗等物质奖励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可以随机“奖励”。学生形还可以通过表扬、鼓掌、表演等非物质激励形式。评价的内容可以从美术本身及以外的非智力因素两大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美术方面主要考察构图、色彩和创意,非智力因素方面则可强调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及常规习惯等因素的关注。个人认为,美术课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评价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调整,才能保持评价对改进教学、学生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美术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很多,从对象上看,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从评价内容说看,可以单项评价,也可以多项综合评价;从方式上看,常用的有口头评价,作业批改,问卷式,图标填空式,观察记录反馈,学生学习档案袋,我的作品集等。

一开始,我在批改学生美术作业时,一味的肯定和鼓励,不知该如何打分,对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往往不能切中要害。分低了也担心抹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我感觉,在造型活动过程中,应该主要侧重学生合作能力,学习态度,情感道德方面的评价。学生刚刚学习画画,不知道如何画,教师,应该多鼓励帮助,注意正面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欣赏活动中,侧重审美能力的评价,注重细节入手,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让他们发现美,寻找美。在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注意留心个体的变化,培养创新精神。记得一次美术课绘画课,有一位拿着他的画给我看,我一看画面画杂乱,色彩没有搭配好,可我觉得不能打消他的创作热情,就对他说:“你画的真好,画得更整洁些,涂上合适的颜色,会更棒!”他立即行动,第二次画的真的进步多了。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从甄别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产生学习动力。我有时候也会制作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形成性评价表格,从这几方面评价: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纪律的表现;课堂演示中的表达能力、作品的创新性。采取小组评优、同学之间互评为主,结合教师评价。使学生保持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第13篇

关键词:新世纪,多能力,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上主要以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巩固为主, 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 其主要原因就是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 由此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就指出,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 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 开阔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 进行交流[1]。如果引用电教媒体的运用, 把老师的个讲转化为引导学生主动的听学, 使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所以, 在现代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 也是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也还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落实,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教学并不单单以灌输知识为重, 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在挖掘学生的创造性, 探究问题, 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改革美术课的一贯教学方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热衷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总之, 跟着时代的变化、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 树立“多能力”的综合培养。

所以, 我们都知道美育观重点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并且力争人的全面的最优化发展。要转变传统的育人观念, 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为出发点, 将美学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乃至融合。不拘于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 全面性教学, 育多能力的人[3]。这种美术课的改革可以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事实证明, 那种以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课堂教授模式教授这门课程并不科学, 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直接的教学经验, 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便得不到锻炼, 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怎样上课, 而不是怎样学习, 用以往美术学科教学法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难以达到这一要求,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对本课程教学的改革便势在必行。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必须的知识和技法, 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积极性, 保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有质量[3]。因此, 我尝试各种的形式如课堂范画、实物, 配上电教媒体, 把一些难以讲解和直接获取的知识, 巧妙借助于电教媒体学生将节奏细分后对的那么严谨, 这样使音乐多了一些人性化。B组学生通过将游戏歌谣回归到游戏中去演唱, 可以更真实的表现出歌曲感情张力的变化。但是由于儿童容易受到刺激, 情感变化起伏较大, 控制力比较薄弱, 所以对于歌曲在游戏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记忆低谷, 相对于A组学生需要更多反复巩固的记忆。而A组学生, 由于灌诉性的教学, 对歌曲的记忆会相对于B组学生强一些。但因为没有在游戏中的真实体验, 缺少了真实的情感领悟以及自我再创造的机会, 对于歌曲的表达显得会较为机械化。

三、总结

奥尔夫教学法使得儿童对于音乐的学习回归到了更为真实的生活中。学习音乐的方式更加的贴近于生活。这样使得儿童可以进行表现与教学, 取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音乐和美术这两个艺术门类被人们称为姊妹艺术[4], 实践证明, 如果将美术和音乐融合, 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如在上美术欣赏课时, 将绘画配上音乐, 将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受。把美术和音乐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 增强艺术趣味,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5]。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二者更加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取得最佳效果, 鼓励他们去积极地寻找各自不同的表现方法。除了美术和音乐的相互配合外, 美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也都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比如, 美术与舞蹈、美术与表演等。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 突破时空限制, 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 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

现代教学运用了多媒体, 使传输小学生教育更加直接、生动,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探求强化新知识。

当今的教学, 运用了科技的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可以使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感官, 更加直接、形象的接受知识的传输, 还能使学生提高对所学的兴趣。美术的改革表现在与于各知识的相结合, 多媒体教室的运用, 可以让学生根据放映出来的视频或者音乐, 了解到与美术联系到的知识, 不但能更加好的接受, 还能增进知识、扩大眼界。

有一门新的课程是美术欣赏课, 将绘画配上音乐, 将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拓展艺术空间, 增强艺术趣味, 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取得最佳效果。比如让学生们画大海或者自然, 给学生用多媒体放映图片欣赏, 学生沉浸在对景象的无限遐想和神往中, 情感处于最佳状态, 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 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 突破了难点, 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 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 开扩了视野, 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 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我国各小学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多媒体现状分析以及它的作用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 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必须引入多种多样的教育技术手段, 如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技术等。

更好地去理解音乐, 体会音乐, 让儿童有机会去表现自己的音乐思想, 可以使更多的儿童能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让一些音乐学习兴趣薄弱的儿童, 将兴趣保持的更为持久。奥尔夫教学法一切从儿童出发, 将音乐分解成细小的很多部分, 使儿童逐步的学习, 从点滴去累积, 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音乐学习成果。如此可以让儿童更为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使儿童不只是学会一个现象, 更多的是学会处理一个现象, 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曹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9.[2]《开心幼儿歌曲》.李晓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0.8.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 又是视觉艺术, 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的各种图像、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 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 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集合了传统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一体, 它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2. 生动形象, 激发学习兴趣, 反应内心世界

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 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已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 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说。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 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 乐学不倦。同时, 心理学家认为, 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 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 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 在授课中给予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 有利于引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电影、电视等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从而改变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抽象的雕塑》一课, 欣赏各地的抽象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环节, 但书本上的图片不多, 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 到实地去观察更不可能, 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工具。我收集来各类的抽象雕塑图片进行分类, 制作成精美的课件。上课时学生在伴随着音乐一边欣赏, 一边赞叹, 很快就调动可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3.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和授受面

使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快速、准确、大容量的特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之内, 既降低了劳动强度, 节省了时间, 又加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练的层次、练的力度, 还可以当堂得到反馈信息。由此看来,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浙美版三年级《幽默大师》一课中, 学生看书上的漫画人物, 都认为太难了, 不懂怎么画。假如这个时候让学生去创作, 就很被动很机械的学习, 学生的激情就处于沉寂。我就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贴五官, 让学生自己亲自参与, 他们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 我就点相应的漫画人物图片, 都是他们喜欢的漫画人物如喜洋洋、灰太狼、柯南, 配上笑声和哭声等。学生在创作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进行观察, 反响很好。这样的学习一定事倍功半。

4. 有效地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我的观察发现, 在五六岁之前的孩子的画特别有意思, 可以想象奇特, 天马星空。可是到了后来他们反而越来越胆小, 都是小鸟、太阳、房子形状都是一样的。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这时候的孩子的模仿性很强, 加上我们老师的影响, 他们会产生惰性和依赖性, 事实是他们的脑海中还存在着儿时的记忆。为了释放他们的思维, 在小学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热带鱼乐园》本课的教学中, 我搜集了海底世界的录像, 我进行加工, 给学生展示神奇的热带鱼世界, 对热带鱼进行局部的特写, 有时还反复播放录像, 让学生不断的观察和讨论, 在他们心中建立稳健的形象。画出了五彩斑斓的热带鱼, 有的学生还画了自己开着潜水艇去热带鱼乐园去冒险。在师生讨论和学生创作过程中, 学生一直处于很高的兴奋点和积极性, 争着和学生、老师讨论, 总是在补充和翻新。从上述得出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假设没有多媒体的运用, 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 忽视了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 课件制作不能体现计算机的优势[6]。应当时时围绕教学目的这个核心, 运用多媒体教学只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之一, 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应动摇。可往往部分老师却被课件牵着走, 变成了多媒体是“主”, 教师本身变“辅”, 这样完全颠倒了多媒体的它本身辅助的教学的原则的作用。我们可以想象下课堂里失去了“灵魂”。

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 不可能替代传统教学中的板书、语言描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手势动作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2.造成实践指导的局限性

美术课比较注重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先讲理论、再让学生画, 针对学生在画中出现的问题, 老师进行及时辅导和纠正, 通常都是一对一的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却对这种实践性的指导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在理论的讲述上有无可否认的优越性, 但在实践指导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当然, 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不能走死胡同, 我们要看到, 先进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从根本上是不能取代教师地位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点采用适当的多媒体, 为教学画龙点睛, 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课件的美观、新奇而忽略其实用性。另外, 我们在积极运用多媒体地同时还不能把多媒体当做摆设以及把教学过程复杂化的情况。对于那些一切教学依赖于多媒体, 没有自己的实际操作或者为了迎合上级的教育部门的检查而设立多媒体教室的情况, 却不积极使用它, 以上这些情况要予以制止。

3.运用多媒体教学, 板书可有可无的作用

在教学的课件上不是可以随意的画画或写字的, 它的屏幕遮住了大半个的黑板甚至全部的黑板, 而且教师一味的依赖于课件, 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不会留有任何字迹。在美术教学中, 不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影响, 直接就会影响到学生作品的创作, 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4.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情感交流上会欠缺

教师有了多媒体往往会变成是老师自己自编自演的一节课, 教师只一味的想让课件一页页的往下翻, 却忽视了学生是否接受老师的所讲授的知识。学生变成了老师的“倒罐桶”。教师忙着与多媒体课件打交道, 缺少和学生的互动交流, 在所有的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我曾经听过一节美术课, 教师制作的课件很精美, 很吸引眼球。可是这位老师的教学很想打地道战一样, 一味的想让课件往下翻, 想让学生及大家看到她制作精美的课件, 却忽略了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有些学生还很彷徨[7]。

最后就是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美术作品的展示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 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 教师根据当下情况有预见性地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学情的作品展评和小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最好的方式设计出有趣的符合学生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 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 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 予以展示, 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 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升华情境。最后, 小结本课所学内容, 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 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内容。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只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多媒体的运用, 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符合教材的内容, 就能完善课堂教学, 突破教学难点, 解决教学重点, 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开拓了视野, 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4页。

[2]钟启泉, 《美术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http://news.artxun.com/youhua-568-2837879.shtml第三大点第一段

[4]白雁, 《论美术与音乐之间的融合关系》,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8期。

[5]古聿浚、李宗儒, 《中学美术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教育》, 中国纺织出版社。

[6]尹明实, 《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几点隐忧》, 医学教育2009年8月第二卷第16期。

小学美术课标心得体会 第14篇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基本现状

1.对美术教学基本教学内容的界定比较模糊

由于美术教学范畴比较广,包括绘画、环境艺术、动画、平面设计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内容只能是基础的绘画教学,而不是全面的美术教学,因为该阶段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对艺术的审美意识还远没有达到这种品鉴分析画作的境界,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绘画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向,同时需要从绘画色彩的讲解到具体画法的分析上进行细致教学,而不是全面地让学生去了解整个美术的研究范围。

2.新课标要求下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逐步加强巩固的阶段,因此,其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价值观、世界观的完善,还能增加其个人才艺。而对绘画教学,可以从视觉艺术范畴对学生的个人审美意趣和对具象事物的感知通过纸质或电子的媒介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个人思维的锻炼非常有帮助,因此,小学阶段的美术绘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个人心智发展和对具体绘画的对象进行细致把握,这也是美术教学中需要注重的重要方向。

二、新课标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特点

1.学生一般喜欢简笔画和色彩画

这种需要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受到限制而简笔画和色彩画刚好符合其接受能力的范围,同时学生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绘画方式也比较认可,因为简笔画的画法一般是采用铅笔或者单一颜色的画笔去完成,流程简单,而且几乎不用涂抹颜料;而色彩画一般可以直接用彩笔去完成,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刚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

2.绘画教学主要注重学生的具体操作反馈

由于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的特殊性,而且绘画教学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具体的绘画教学中一般都会在讲解某幅画作后要求学生去临摹或者自由发挥,学生在完成绘画后与教师进行沟通将自己绘画的思路同教师进行分享,也就是学生将实践后的反馈同教师对该画作的分析点评进行无形中碰撞,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因此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美术绘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美术绘画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对基础绘画理论的掌握,自己简单绘画方法的基本应用,并且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培养的美术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葛禹婉淇.儿童绘画教学中的理解误区[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1).

上一篇:风筝艺术节作文下一篇:线下活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