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论文doc

2024-09-22

经济地理学论文doc(精选6篇)

经济地理学论文doc 第1篇

经济学导论论文 经济学类一班 赵永康

在经过了几个星期关于经学科的导论内容的学习之后,我对经济这门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更加强烈的情感。同时,在军训时,我们的导生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内容。

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学习之前,我对于经济这个专业的认识是十分朦胧的。尤其是这个类字,我们都知道,经济是国家的命脉,谁也不能忽略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于是,我怀着对于未来的美丽憧憬选择了经济专业。从录取通知里,我得知经济只是这个专业的总称,它具体包括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三个系别。

通过几个星期的学习,我知道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有以下一些:17世纪的重伤主意,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19世纪上的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就历史学派,19世纪下的新历史学派、边际效用学派和新古典主义(马歇尔、庇古),20世纪上的制度学派、瑞典学派、新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而是世纪下的公共选择学派、菲莱堡学派等等。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出了马克思主意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凯恩斯、萨缪尔森)。

同时,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对于处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学家,对于同样的社会现象,往往有不同的观点,研究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统一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以有限的资源满足众多的欲望时怎样合理的选择.马克思的理论经济学,亦称政治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至于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等)、或涉及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如经济计划、财政、货币、银行等)、或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如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其相应的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上的各种经济现象,探究经济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经济概论的一门学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全面、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还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及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专业特色;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财政学(第2版)》以中国公共财政的制度创新为背景,结合国际视角,将财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相结合,重点讨论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支出增长与控制、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等内容。

同时,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

安徽大学的经济学类历史悠久和师资力量雄厚,始建于1961年,文革以后于1979年始建经济系.1988年成立经济学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发展始终与整个国家,尤其与安徽省的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同步,我们取得的第一个进步都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大形势密不可分。三十年前的一个经济系已经拓展成为经济类和管理类,甚至艺术类的多个院系,为安徽大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学院下设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4个系,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六个本科专业(其中政治经济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学院拥有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有经济发展研究所、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

1998年,安徽大学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211工程”项目院校进行建设。其中经济学院承担的“经济学与安徽经济发展”被列为学校“211工程”一期建设重点学科之一。通过一期建设,该项目于2001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2002年再次被列为安徽大学二期重点学科子项目进行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顺利进入二期建设。通过“211工程”项目建设,学院学科、学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学院聘请了宋涛、董辅礽、何炼成等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学院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美籍华人段开龄等著名人士来校讲学或开展学术交流。此外,学院还与美国陶森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台湾德明职业技术学院、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以及国内一些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同时,我们应该向国外的大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学习:1.经济学的教学方式 2.经济学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教育成功的关键4.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5.强化学生课外训练。

安徽大学经济学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尤其是经济学这个专业,其教学资源相当丰富。能够进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学习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4年的学习中,我可以在安大收获很多,可以以后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期待着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在美丽的安大收获希望,放飞梦想,也祝愿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越办越好!

经济地理学论文doc 第2篇

C.W.柯布与P.H.道格拉斯著

本文研究了1899-1922年间美国制造业的资本、劳动与产出的关系,分析了这一时期劳动与资本两类要素对产出的影响,首次提出并使用了此后以其名字命名的不变弹性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其一般形式为:P=α

β,式中,P、L、K分别为产量、劳动、资本,A、α、β为三个参数。当α+β=1时,α、β分别表示劳动、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该函数以其简单的形式描述了人们所关心的一些性质,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函数形式,被用于表示生产、效用函数以及理论与实证经济学其他方面。他们用机器、工具、设备与建筑量测资本,制造业工人数表示劳动,经过对1899-1922年间有关经济资料的分析与估计,得到美国制造业以1899年为基准的不变价格的产量、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数据,并总结出生产函数:P=,该函数表明这一期间的总产量中,劳动与资本所得的相对份额分别为75%与25%。他还通过数理分析,探讨了该函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1945)

本文主要阐述了经济体系的本质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他认为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是社会中的知识利用问题。知识分为两类:科学知识与原理;特定时间与地点的特殊情况的知识。在经济活动中,众多参与者各自的经济活动产生了大量知识,分散在不同经济个体中。知识的分散使经济计划成为必要。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哈耶克认为计划体制有三种,即中央计划、分散计划与介于二者之间的行业计划,即垄断,这些体制的效率取决于哪种体制能更充分利用知识。由于知识障碍,中央计划当局不能做出有效决策,只有依靠分散计划才能保证特殊情况的知识迅速得到利用。同时,社会经济问题总是唯一来自变化,分散计划也不能仅仅依据关于直接情况的有限知识做出决策,这又产生了如何传递别人信息的问题。哈耶克认为分散信息通过价格机制传递,价格机制最显著的事实就是知识节约。价格体系是信息传递的媒介,通过价格体系的传导作用,分工与资源协调利用成为可能。价格制度是人们偶然发现的、未经理解就学会利用的体系,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设计出一种可以保留价格体系优点的替代体系。哈耶克的信息分散论把理解经济知识建立在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之上,论证了经济自由和市场机制的客观性。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1955)

西蒙·库兹涅茨著

本文根据经验数据阐明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他在分析说明经济发展早期(普鲁士)、经济发展后期(美国、英国、德国)及对比分析发展中与发达国家有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不平等长期变动特征的“倒U型”假说: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收入不平等扩大,经短暂稳定时期后,在增长的后期不平等差距逐渐消失。库兹涅兹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使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储蓄又成为其获得更多收入的手段,经济增长必然导致穷富两极分化;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而城市居民收入比农村更加不平等,经济增长必然引起分配差距拉大。另一方面,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出现了抑制不平等扩大的因素,如法律约束和国家政策干预、富裕阶层因低生育倾向而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出现而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因此,在上述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用图形表示即是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该结果成了众多发展经济学实证与理论分析的主题。

《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1958)

F.莫迪利亚尼与M.H.米勒著

本文采用无套利分析方法、建立新的理论框架阐述了资本结构、资本成本与公司价值三者之间关系,回答了公司融资方式如何影响公司资本成本与投资行为这一公司财务的核心问题,这也成为日后莫迪利亚尼与米勒分别于1985和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基础。MM理论认为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形下,资本成本是资本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回报率即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而不是获得某种特殊资本来源的成本。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没有企业破产风险、资本市场充分有效等假定条件下,公司的市场价值和平均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无关,无论有无债务资本,公司价值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按其综合资本成本率进行折现的现值,其平均资本成本等于权益现金流的资本化率。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其股权资本成本随借入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例提高而增加。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公司应当在投资收益大于或等于其资本成本时才进行投资。同时,他们用无套利分析对此给予了证明,在假定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活动必然引起债券与股票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最终使套利机会消失,进而抵消财

务杠杆作用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而达到投资均衡。MM理论奠定了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与金融经济学的基石,革命性地将企业财务目标转向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首创的无套利分析成为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最优货币区理论》(1961)

罗伯特·蒙代尔著

20世纪60年代初,围绕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之间最优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学者们争论不休。蒙代尔在文章中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探讨了对经济区成员国而言,什么是其放弃主权国家货币、采用共同货币的最优区域问题。蒙代尔提出应以生产要素流动性为准则,以地理区域而不是国家为单位来确定最优货币区。他认为货币区就是要素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的地理区域。当生产要素在每一区域内成员国之间能够完全流动,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不流动时,要素自由流动的每个区域就可采用共同或单一货币,建立货币区,而货币区之间保持浮动汇率。在货币区内通过劳动力要素流动就能纠正由需求转移造成的外部失衡,进而实现各成员国充分就业或价格稳定;而货币区之间的外部平衡通过汇率浮动就可自动实现,从而达到经济稳定,无任何区域产生通胀或失业,即只有在基于地理区域的货币区之间通过汇率浮动实行稳定经济的政策才有效。在此基础上,蒙代尔进一步指出最优货币地理区域规模的选择需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平衡:一方面,货币区规模越小,区内要素流动性程度相对于区外越高,成员国就越易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以至于每个要素不流动的失业地区都应独立成区;另一方面,货币区规模越小,交易费用、投机冲击越大,货币幻觉假设越无效,以至于整个世界应采用单一货币,建立最大的货币区,最优货币区规模即是这两方面因素的均衡。最后,他还分析了该理论在欧元起动30多年前欧洲国家的潜在应用。

《资本理论与投资行为》

戴尔·乔根森著

本文克服以往投资理论研究“重宏轻微”的缺陷,以新古典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投资行为分析框架。他认为企业资本存量需求不同于资本投资需求,短期投资需求取决于滞后的资本存量需求的变化,资本存量需求决定于企业净值最大化,企业净值是净收益的现值。通过考察企业的行为,乔根森首先给出了净值、总收益、直接税方程,并考虑融资成本与税收制度而引入资本使用者成本概念。其次,利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结合资本使用者成本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得出了新古典投资理论的最优资本存量方程:

k*=γ pq/c

其中,k、γ、p、q、c分别表示资本存量、资本产出弹性、产出价格、产量与资本使用者成本。该式说明了企业的最优资本存量k取决于当期的产量、产出价格以及资本使用者成本。利用资本存量函数进而可导出投资经济计量方程:

It=w(L)[K*t-K*t-]

其中,I、w为实际投资与滞后函数。最后,乔根森还运用1948-1960年间美国制造业的季度数据对其投资行为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最优资本存量函数已成为投资行为实证研究的标准方法,其资本的使用者成本被广泛运用于选择性税则影响的理论研究中。

《不确定性与医疗保健经济学》(1963)

肯尼斯·阿罗著

本文用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方法和语言,建立了医疗保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被视为卫生经济学的开山之作。阿罗认为医疗保健市场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特征,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等问题,医疗保健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失灵。他依据福利经济学第一与第二最优原理,分析了医疗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风险承担的不可销售性与信息的无法完全市场化导致了医疗保健市场偏离完全竞争状态。在确定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产品的不可销售性、供给规模递增、市场进入受限与产品差别定价等四方面;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偏离表现在针对所有可能风险的保险市场的缺失与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两方面。医疗保健市场失灵会产生低效率。对此,阿罗指出,医疗保健市场最优状态没有实现时,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认识到其与最优状态之间的偏离,非市场补偿性制度就会出现,促进医疗市场向最优转化,旨在纠正由市场失灵产生的低效率。医疗保健市场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殊结构特征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纠正其对完全竞争状态的偏离。如财政补贴、慈善行为等非竞争性行为就可用这种补偿性制度解释,医疗保障问题本质上就是这种适应性的表现。这些市场适应行为有时反而阻碍了竞争,无助于效率提高。阿罗在近半个世纪前关于不确定性与医疗保健福利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对全球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所探讨的许多问题今天仍然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国家债务》(1965)

彼得·戴蒙德著

本文在萨缪尔森代际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世代交叠模型(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LG),考察了经济长期均衡特征与政府债务问题。虽然戴蒙德是因劳动力市场领域的研究成就而被授予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使他声名鹊起,奠定其在宏观经济学、公共财政问题研究中学术地位的却是世代交叠模型。该模型构建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建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框架,是继拉姆塞-卡斯-库普曼模型之后,具有微观基础的第二个宏观经济学动态模型。两者的核心差异是前者存在着人口的新老交替,不存在数量固定的永久生存家庭。模型沿袭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定,认为生命分年青与老年两期。在第一期内,企业租用老年人拥有的资本、雇用年轻人的劳动作为生产要素生产产品。老人消费其储蓄与利息,然后退出模型;每个年轻人提供1单位劳动,收入在本期的消费与储蓄之间分配。储蓄则带入下一期成为第二期资本。通过向模型引入资本品,比较中央计划经济与竞争经济的长期均衡,发现即使不存在传统意义上市场失灵来源,在竞争经济中,世代交叠模型中均衡资本存量可能会大于黄金率水平的资本存量,即时均衡可能是帕累托无效的,即动态无效率。通过引入国家债务,分析内外债务对个体消费决策的影响时发现,在没有外债、竞争均衡处于帕累托无效率时,国家债券发行会改善社会福利,但如果竞争均衡已处于帕累托最优时,债券发行会使利率上升,而降低福利。这作为结论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政府发行债券代际转移公共支出负担可行性的争论,导致李嘉图等价性失败,触发众多关于李嘉图等价性真实程度的探寻。

《货币政策的作用》

米尔顿·弗里德曼著

本文是弗里德曼在1967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上发表的会长讲演,和费尔普斯(E.S.Phelps)的相关论文一起构成了“长期垂直菲利普曲线”的来源。弗里德曼认为战后财政政策的失败与低利率引发的灾难性通胀,是政府采取干预经济的错误政策的结果;强调大萧条是货币政策悲剧性证明,而不是凯恩斯等人认为的是货币政策无效的证据。在反对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同时,他强调正确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他首先简要分析了货币政策的两个局限性:一是钉住利率,他认为最好以货币量增长率而不能以利率作为“紧缩”或“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二是把就业作为货币政策标准。他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存在忽视通胀预期影响的严重错误,并引入自然失业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概念,证明菲利普斯曲线只是一个短期概念,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代只存在来自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暂时性替代,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通过扩张性政策增加就业的做法只会因增加货币供应量引起通胀。其次,他重点指出正确货币政策的三大作用。一是它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主要根源;二为经济提供稳定的环境;三有助于抵消经济中其他来源的干扰;最后,提出了“单一规划”的货币政策,即公开采取一种稳定货币政策,使货币供应量保持稳定增长率。

《移民、失业与发展:两部门分析》(1970)

建立在充分就业均衡基础之上的传统理论,无法合理解释许多欠

J.R.哈里斯与M.P.托达罗著

发达国家在农业边际生产率为正、城市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却持续甚至加速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哈里斯与托达罗认为城市最低工资限制了工资调节机制的发挥,造成工业部门期望工资大于农业部门工资,诱使劳动力持续单向流入城市,不能实现迁入城市的劳动力充分就业,以此为基础,他们建立了存在失业的两部门模型规范分析阐释上述现象。模型中,经济被分为农业与工业两部门,假设农业不存在剩余劳动力,以保证劳动生产率为正,制度决定城市最低工资,工业部门期望工资为城市最低工资与就业概率的乘积。假如开始时,较高的最低工资或是较高的就业概率,使工业期望工资大于农业,农业劳动力将向城市转移,会引起城市失业率增加,就业概率下降,进而期望收入减少,与此同时,农业劳动力减少,引起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农业工资增长。均衡时,边际劳动力选择向城市转移与否无差异,城市期望工资等于农业部门边际产品价值,工农业期望收入差异消失。因此,哈里斯与托达罗指出,最低工资的存在,使均衡就业人数与产出均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城市存在失业,均衡处于非最优状态。政府通过工资补贴与限制劳动力转移均可改善社会福利,但单独任何一种政策都不能使经济达到最优竞争均衡,而二者的结合才是最优政策,并建议欠发达国家应加快发展农业,发展城市工业只能使城市失业加剧。

《最优税制与公共产品》(1971)

本文分为“生产效率”、“税收规则”两部分连载于《美国经济评论》61卷第1、3期。文章通过建立数理经济模型,全面探讨了次优条件下的P.A.戴蒙德与J.A.米尔利斯著

最优税收问题,奠定了最优税制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给定最优税收条件下的生产效率存在性以及最优税收结构两方面内容。与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生产效率相一致的一般认识相左,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经济没有充分达到帕累托最优,生产效率也是最适宜的;在最优状态下,征收商品税使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不再相等,损失效率;总量税使收入再分配偏离最优状态,缺乏公平。政府通过设计最优税制,在增进公平与生产效率损失之间权衡,能实现社会最优收入再分配,增进社会福利。文章在第一部分,首先考虑一个消费者、两部门的交易经济,通过数理经济分析,证明最优生产效率点存在,且在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上,并推导出最优税收结构的一阶条件。其次,将这种特殊分析拓展到更具一般意义上众多消费者的两部门经济,阐明并用一般均衡理论论证了最优生产的存在及其有效性。最后,文章将最优生产效率理论拓展至三部门经济,并简要论述了存在消费外部性、不完全竞争资本市场与外贸等情形下的应用。在第二部分,探讨了如何设计最优税制,利用税收工具实现分配公平与社会效率的均衡,增进社会福利。同时,戴蒙德与米尔利斯扩展了拉姆塞、萨缪尔森关于单个消费者经济中的最优税收结构条件,指出如果不存在总量税,政府可以通过对不同商品征税或补贴,实现收入再分配。他们的这一开创性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明晰了税制设计对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从而引发了大量关于税制设计以及最小化税收负担的研究。

《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1972)

A.A.阿尔钦与H.德姆塞茨著

与科斯不同,阿尔钦与德姆塞茨在本文中根据偷懒投机行为,而不是交易成本,从企业管理激励角度提出了团队生产理论,解释了古典企业出现的原因及其内部组织问题。他们认为市场或企业都是促进专业化合作,提高生产率的组织经济。经济组织存在计量投入要素的生产率、计量产出与分配投资报酬两大问题。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组织形式,这是企业区别于市场的主要特征。团队生产即指这样一种生产:若干投入资源的联合使用,其产出量大于投入资源单独使用产出的加总,团队中使用的资源并不属于同一所有者。团队生产中存在成员偷懒投机以及由此产生的投入要素的生产率与投资报酬计量困难。要客服计量困难问题,团队需指派专门监督者,赋予其完整的权利束,让其观测、监督团队成员的投入要素绩效,减少偷懒投机。而要克服监督者自身的偷懒投机,须赋予监督者剩余索取权,使其得到管理激励,减少投机。就这样,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扣除规范团队成员行为所增加的支出后,还能使生产率有较大提高,人们就会通过企业而不采取市场形式进行专业化合作。在此基础上,阿尔钦与德姆塞茨指出,团队生产能提高生产率,但要直接计量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出,需付出很高成本;通过监督者观测或规范投入行为并计算边际生产率则比较经济。正是这两个条件的自发形成,导致“古典资本主义企业”的契约组织出现。

《代理经济理论:委托人问题》(1973)

文章认为代理是古老、普遍的社会交往模式之一。当事人中,如果一方(代理人)代表或为了另一方(委托人)做出谋取利益的决策活动时,就

斯蒂芬·罗斯著

产生了代理关系。当信息不完善、双方利益不一致时,如何借助于制度安排来约束或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行事,就是委托-代理理论要研究的道德风险问题。假设代理人与委托人均为风险规避或风险中性,各自拥有状态依赖的V-N-M期望效用函数,委托人问题就是设计一个报酬制度,根据可观测变量激励代理人。因此,他用“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建立了包含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代理人参与和激励相容约束的道德风险模型。其中,代理人参与约束是代理人接受制度安排的最小期望报酬或期望报酬效用,代理人激励相融约束是由于代理人行动是不可观测的,给定任何制度安排,代理人总会选择最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行动。通过最优化均衡分析,利用一阶条件得出了最优的报酬制度安排,均衡显示,使委托人均衡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效用方程与收益结构无关,同样,使委托人均衡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收益结构也与效用方程无关。罗斯对委托-代理以及道德风险问题的开创性描述与分析,树起了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其所探讨的许多问题至今仍处于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位置。

《产出-通胀替代的若干国际证据》(1973)

卢卡斯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发展并率先将理性预期学说成功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较好解释了上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因而被授予1995诺贝尔经济学奖。卢卡斯曾在理性预期与自然率假说基础上,利用不完全信息数理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并指出不论在长期与短期,都不存在负斜率的菲利普斯曲线,产出与通胀无任何替代关

罗伯特·卢卡斯著

系。本文是卢卡斯运用18个国家1951-1967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此理论的经验性检验。他假设市场信息不完善,参与者决策是在不能确定其观察到的价格变化是相对价格或是总体价格水平变化的情形下做出的。价格水平由总供给变化决定,名义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存在自然产出率。定义击变量,等于可观测变量名义GDP对数,{Δ义GDP对数的变化,均值、方差分别为δ、σ通过数理分析,推导出了自然率模型:

为外生冲

是独立、正态的序列,表示名。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卢卡斯

式中,y表示真实产出,π、λ、β为参数。

方程(1)中,总需求冲击Δx通过弹性系数π对真实产出产生即期影响。平均名义GDP均值δ的系数与Δx的弹性系数相同,但符号相反。表明,可预期到的收入增长没有产出效应,而未预期到的货币增长才会有产出效应。因此,卢卡斯根据自然率假说预期,需求冲击波动越小的国家,真实产出效应π越大。方程(2)表明了总需求变动对真实产出影响的反映系数与可观测变量的方差的关系。以方程(2)为基础对其预期进行了检验,结果与预期一致。因此,他指出,政策要想有效,必须有欺骗性。理性预期理论的应用使卢卡斯的理论取得了迅猛发展,其政策无效的结论与不完全信息的建模技术对相关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1974)

安妮·克鲁格著

虽然很早人们就注意到租金及寻租行为对经济的扭曲,但克鲁格首次阐释了其重要性,用数理模型探讨了数量限制下寻租的福利效应。克鲁格认为经济中广泛存在的政府管制会产生各种形式的租金,而且人们会去竞争这些租金。寻租行为经常是高度竞争的,但印度和土耳其两国的数据显示,与许可证等经济控制制度有关的腐败已经普遍增加,扭曲了经济,造成福利损失,突显出寻租问题的重要性,她特别指出许可证下的竞争性寻租比通过关税方式实现同样进口限制造成的福利成本更大,强调要集中探讨寻租产生的额外成本。因此,她以竞争性寻租基本模型为基础,分别在自由贸易、无寻租关税进口限制以及存在竞争性寻租的进口限制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均衡特征。结果表明,从自由贸易到无寻租关税进口限制时,从事进口的劳动力将减少,农业产量增加,而从进口关税限制到许可证寻租情形时,劳动力又会增加,农业产量减少。对于任何特定数量的进口限制,关税都帕累托优于等额限制的竞争性寻租,前者可在不减少进口的情况下消费更多的商品。竞争性寻租限制的福利成本等于等额关税限制成本加上额外的寻租成本。印度和土耳其估计的租金就是数量限制引起的无谓损失,其值等于关税产生的福利成本之外的额外损失。因此,克鲁格指出,既然租金普遍存在,只有禁止寻租行为才能阻止损失发生。克鲁格提出的损失分析框架将政府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从工具选择扩展到了目标实现领域。该文引发了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寻租问题的研究。

《垄断竞争与最优产

品多样化》(1977)

A.K.迪克西特与J.E.斯蒂格利茨著

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迪克西特与斯蒂格利茨开创性地将规模经济与不完全市场竞争结构相结合,精妙地把规模报酬问题转化为产品数量与多样化种类的关系,建立了内生产品多样化与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模型,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解决了这一两难问题。他们首先建立了一个含有子函数,且具有凸性无差异曲面可分的效用函数。该函数的凸性可以体现产品的多样性;通过把经济分为部门内与部门外经济两类(部门内产品有较高替代性,部门间产品则替代性差),将子函数定义在部门内产品上,以便分析产品数量与品种的均衡关系。其次,设定每种产品均以不变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生产,将规模报酬递增模型化。最后,比较了不变、可变替代弹性以及非对称效用函数情形下的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特征。结果表明,固定替代弹性情形下, 垄断竞争均衡和约束最优相一致,具有同样多的产品数量、种类,使用了较多的社会资源,垄断竞争均衡是次优的,但在不可避免的规模经济的约束下,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相反,无约束最优具有最多的产品种类。文章中通过一般福利均衡分析反映多样性偏好选择的方法,为内生产品数量与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所建立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D-S模型),成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起点。

《几近理想的需求系统》(1980)

A.S.迪顿与J.米尔鲍尔著

迪顿与米尔鲍尔追随斯通(Stone)的传统,假设消费者行为满足PIGLOG(Price Independent Generalized Log)偏好,即成本或支出函数满足PIGLOG型函数,利用鹿特丹(Rotterdam)需求模型与对数转换模型(translog model)的“逼近”函数方法,通过扩展沃金—莱塞(Working—Leser)的恩格尔曲线模型,开发并估计了几近理想的需求系统(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AIDS)。

wi表示i类商品的预算支出份额;x表示给定效用下的总支出;pj表示j类商品价格;p表示价格指数;α0、αi、βj、γ

ij

均表示参数。

模型中,对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实现特定价格水平p下给定效用水平的最小支出就是其真实预算总支出。不同商品的预算支出份额是真实预算总支出的对数和相对价格的对数的线性函数。这个模型除了保持鹿特丹模型与对数转换模型的一般性外,估计与预测简单,非常接近线性;它可以一阶逼近任意一种需求系统;它的函数形式与家庭预算数据有较强一致性,能很好地满足选择公理,可检验需求理论的齐次性与对称性限制。他们使用1954-1974年间战后英国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与理论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得很好,模型解释力强,但齐次性与对称性限制检验与以前相关研究发现相一致均被拒绝。总之,AIDS是一个结构简单、在普遍意义上与效用理论相符合的需求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具体产品需求、政策福利影响分析等经济学领域,特别是福利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领域,产生了诸多重要成果,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政策导向性,后被称为迪顿-米尔鲍尔系统,已成为消费者需求实证分析的标准。

《论信息有效市场的不可能性》(1980)

S.J.格罗斯曼与J.E.斯蒂格利茨著

尽管人们认为信息分散的经济中,价格体系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但格罗斯曼与斯蒂格利茨却证明正是由于信息成本的存在,才使得信息从拥有者传递到无信息者。信息成本的存在,使价格无法完全反映信息,竞争均衡与有效信息市场相矛盾。首先,假设信息有一定成本,交易者是否是信息拥有者取决于是否花费成本获得信息。如果开始信息拥有者的期望效用高于无信息者的期望效用,部分无信息者将变成信息拥有者,反之亦然。由于随着拥有信息的交易者数量增加,信息拥有者的期望效用相对于无信息者的期望效用将下降,均衡时,边际交易者选择成为信息拥有者或相反是无差异的。其次,在完全不变风险厌恶假设下,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进行了均衡与比较静态均衡分析。结果表明,噪声越多,信息拥有者比例越大。若不存在噪声或信息完全,价格传递了所有信息,均衡不存在。当拥有信息者人群所占比例为0或1时,市场变得贫瘠。因此,他们认为价格无法完全反映有成本的信息,竞争均衡与有效信息市场是相互矛盾的。如果市场创造不需要成本,均衡将就永远不存在。有效市场理论认为信息无成本是价格完全反映信息的充分条件是错误的。如果有效市场假设正确,且信息有成 本,那么竞争性市场将会瓦解,此时信息所有者所占比例为正的状态都不是均衡,因为竞争市场上信息所有者都不再花成本去获得信息,同时所有人都是无信息者也不是均衡,此时每个交易者都认为价格为给定的,那么都有动力成为信息拥有者。文章为研究信息不对称市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被视为信息经济学的拓荒之作。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方式》(1980)

保罗·克鲁格曼著

二战后,出现了许多新的国际贸易模式,无论是没有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相似的工业国家之间及产业内贸易量日益扩大,还是各国倾向于出口在国内占较大需求份额的产品,传统的贸易理论都不能予以很好的解释。本文对此进行了规范分析与阐释。克鲁格曼假设存在大量潜在产品、生产具有内生规模经济、厂商不增加成本即可差异化产品,垄断利润为零,消费者有多样化偏好。作者以D-S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内生规模经济与产品多样化的贸易模型。首先,克鲁格曼通过开放与封闭条件下的均衡对比分析发现,在两国偏好、技术水平与要素禀赋都相同,传统贸易条件不存在的条件下,在同一产业内贸易仍会发生并改进两国福利。这表明规模经济导致贸易产生,每个国家或厂商都进行专业化生产,没有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世界市场比国内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种类的产品,提高了福利水平。其次,引入运输成本扩展基本模型后发现,运输成本没有影响任何国家的厂商数量与产量,但导致了国内市场较大的国家工资率较高。在封闭模型中,厂商尽可能在它最大的市场附近进行专业化规模生产。最后,克

鲁格曼将单一产业拓展为两个产业,发现不管分工完全与否,当两国进行产业间贸易时,每个国家都成了国内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产品净出口国。克鲁格曼在垄断竞争、规模经济基础上对贸易模式的探讨构成了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也因“在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荣获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

《股价过度波动能根据其后的股利行解释吗?》(1981)

罗伯特·希勒著

变化进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等于股票未来期望股利的贴现价值,但在资本市场上,人们经常认为,相对于股利,股票价格指数波动大,不能对任何客观的新信息做出反映,资本市场有效性受到质疑。为此,希勒利用方差边界检验方法,计量检验股价波动与股利变化的关系,以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首先,假设存在理性预期,在完全有效市场上,p是p*的最优预测值,即p=E(p*),定义u=p*-p,那么,u与p不相关,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知var(p*)=var(u)+var(p),进一步可得var(p)≦var(p*),转化为标准差可得σ(p)≦σ(p*)。如果检验结果与此相反,则说明否定了有效市场假设,即可判定存在过度波动。希勒还发展了标准有效市场模型,度量了对未来股利不确定性影响,以便准确识别股票价格对股利新息(news)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希勒通过美国1871-1979年间年标准普尔综合股价指数和相关股利数据的方差与公司支付股利的方差对比,发现美国1871-1979年间股价波动是已实现股利分配波动程度的5-13倍,存在过度波动特征,即使在考虑了预期实际贴现率的变化和未来股利不确定性的度量问题后, 股价过度波动问题仍然存在,股票股利变动不足以解释股票波动,且有效市场理论对数据解释的失败不能归因于数据误差、价格指数问题以及税法的变化。这一实证发现激发了大量关于股价股利关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Alchian, A.A.& H.Demsetz(1972),“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ER,62(5):777-95.Arrow,K.J.(1963),“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 AER,53(5):941-

Arrow, K.J., et al(2011), 100 Years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The Top 20 Articles, AER,101(1):1-

Cobb,C.W.& P.H.Douglas(1928),“A theory of production”, AER,18(1):139-

Deaton,A.S.& J.Muellbauer(1980),“An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AER,70(3):312-

Diamond,P.A.& J.A.Mirrlees(1971),“Optimal taxation and public production I: Production efficiency”, AER,61(1):8-

Diamond,P.A.& J.A.Mirrlees(1971),“Optimal taxation and public production II: Tax rules”, AER,61(3):261-

Diamond,P.A.(1965),“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AER,55(5):1126-

Dixit, A.K.& J.E.Stiglitz(1977),“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ER 67(3):297-Friedman,M.(1968),“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AER,58(1):1-Grossman,S.J.& J.E.Stiglitz(1980),“On the impossibility of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markets”, AER, 70(3):393-

Harris,J.R.& M.P.Todaro(1970),“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 AER, 60(1):126-Hayek,F.A.(1945),“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ER,35(4):519-

Jorgenson,D.W.(1963),“Capital theory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AER,53(2):247-

Krueger,A.O.(1974),“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AER,64(3):291-

Krugman,P.(1980),“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AER, 70(5):950-

Kuznets,S.(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ER,45(1):1-

Lucas,R.E.Jr.(1973),“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output-inflation tradeoffs”, AER,63(3):326-

Modigliani,F.& M.H.Miller(1958),“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ER,48(3):261-Mundell,R.A.(1961),“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ER,51(4):657-

Ross,S.A.(1973),“The economic theory of agency: The principal’s problem”, AER,63(2):134-

浅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第3篇

1. 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 广义地说, 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1]。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 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 是具体的客观物质。制度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组织方式和社会制度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 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 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 言谈举止优雅, 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 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 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 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2]。

因此, 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 也具有精神的属性, 二者互相依存, 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 广义地说, 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 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 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 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 因此, 二者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 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 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 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3]。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 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 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 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 表现为商品化。

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 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 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 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 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 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 所谓自然, 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独立客体, 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饥饿总是饥饿, 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4]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 既具有自然属性, 也具有社会属性, 既是真实存在, 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 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 也同时打上了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 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 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 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 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 实现人和人关系和谐的功能, 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

在消费领域, 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 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 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 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 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 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 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5]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 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 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 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6]。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 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性。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 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 在生产过程中, 既体现了经济性质, 也体现了文化性质。

因此,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 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 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独立性, 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 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 统一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 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 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 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 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 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 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 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 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 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 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6]。

2. 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 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 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 都代表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改革之后的新教, 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 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 推动者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7]。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 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 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统一起来。文化有其结构, 经济也有其结构, 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 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 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 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 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解放, 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的改变, 二者一一对应。

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改变文化, 二者共生, 并彼此交相影响, 逐渐融合为一体。现代社会, 商品体现了以人为本, 并附加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价值, 形成了文化商品的产业链, 也形成了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

当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对于物质消费需求的本体性超越, 使得一切关于知识和美的精神文化创造获得了财产和财富的价值认同, 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追求目标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 从而在全新的意义和层面上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6]。

三、文化与经济学的学科关系

文化经济学一方面以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进行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以文化的视觉解读经济行为, 二者互相结合, 互相融合。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总的概括, 一般包括文化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生态学等等。文化经济学是文化学的一部分, 重点在于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 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也是采用文化学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例如量化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析、动态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总之, 文化与经济有着各自内在的独立性、运动发展机制和规律, 二者又存在着共生、互动和一体化的关系。二者的相互融合, 一方面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也丰富完善了经济学的体系, 共同推动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增进人类幸福。

摘要: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的系统, 是人类文明大河的两条支流。在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到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 文化与经济才得以相互融合。理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也会使得文化和经济学得以更加完善。

关键词: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冯建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8.

[2]陈庆德.文化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2.

[3]Schulze·Gunther, Mark Editoril,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5, 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

[6]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6:3-15.

《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 第4篇

这部书是编者从马寅初发表过的四百余篇论文中,选择能够较为集中反映马寅初经济思想的四十多篇文章编辑而成。其中的上册选入作者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九年的论文二十四篇,反映了他在同国内外反动派的长期斗争中,怎样逐渐认识和靠拢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的。下册选收作者一九五○年到一九六○年的论文共二十一篇,字里行间,充溢着他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挚爱。

马老是党的朋友。他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发挥其学术专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积极进言献策。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时人们受教条主义的束缚,照搬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马老当时提出建议,认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比例失调,商品匮乏,妨碍工农联盟的巩固。他针对当时的情况撰写的著作,强调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注意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四化建设仍然是有益的。

马老的《新人口论》,今天已经脍炙人口。可是当年在康生的唆使和挑动下,马老因而遭受了一场围攻,被扣上了“中国的马尔萨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然而,七十余高龄的马老却能够将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接受来自教条主义的挑战。他说:“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我从不考虑个人和名利,我只考虑国家和真理。为了真理,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下册)

事实说明,一种新的正确的学术思想要为人们所接受,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要经受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检验,要与旧的、错误的思想进行斗争。在学术争鸣中,必须坚持贯彻双百方针,使争论的双方都能充分发表意见。争鸣应当以理服人,应该让不同的学术思想去接受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的检验,相信真理总会愈辩愈明。

、经济论述题doc 第5篇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实践的选择。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真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则必须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邓小平同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奠定了基石。

2.为什么党中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抓大放小”?

答:(l)大型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①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和骨干。②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改革与发展是实现整个经济体制转变的中心环节。③大型企业集团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依靠力量。④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⑤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了生产要素和国有资产战略重组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2)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命脉中基本不处于主导地位,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改革的形式和具体做法上更加灵活,放得更开一些。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就必须做到: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优化国有中小企业资源配置。②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健全中小企业的产品出口融资和信贷机制。③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④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体系,构建权责明确的投资营运主体,加强政府监管。⑤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等多方位的支持和服务。③加强中小企业立法,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3.为什么说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答:(l)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

(2)是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求有法制来协调,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制协调、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调节机制要求法制协调。

(3)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法制是建立和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重要保障、法制是市场经济公正公平竞争的重要保障、法制是政府加强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保障。

4.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必然会削弱公有制基础,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吗?答:(l)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5.为什么要把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答:(1)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

(2)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

(3)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

(1)是对计划和市场关系认识的重大突破。传统的观念认为,商品经济是同公有制不相容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人,我们逐步摆脱传统观念,形成新的认识。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是当今世界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制;其次,我国17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取向才有无穷活力。

(3)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生活国际化以及实现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对接的需要。

2.试述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深化国企改革要抓好的重要环节。

答:(l)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2)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目前仍不合理。主要是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3)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4)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尽快改变相当一部分企业决策随意、制度不严、纪律松弛,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

(5)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社会负担。逐步解决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资本金不足、社会负担重等问题,对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至关重要,要根据宏现经济环境和国家财力,区别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分类加以解决。

(6)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减员与增效有机结合起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的。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转岗分流,创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要规范职工下岗程序,认真办好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7)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8)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搞好宏观调控和相关的配套改革。

(9)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

(10)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三.论述题

1、试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和特征。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化。宪法制度对改

革道路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宪法制度的内容决定了改革的内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根本特点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2。宪法制度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方式。中国渐进式改革在原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边际性调整,逐步修改原有宪法制度的内容,赋予社会主义制度新的内涵。渐进改革的本质还决定了这种改革方式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

1、强制中的诱致性,2、双轨过滤,即不实行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而广泛采用行政协调与协调并存的双轨制,并通过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来稳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3、从局部到整体,强调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分部门、分企业、分地区各个突破,由点到面,最后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换。

4、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制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

5、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6、经济的市场化与政府的多元化相分离。

2、试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这种转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由不计代价、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作为发展目标,转变为在保持适度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以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出发,协调需要结构与供给结构,促使总量增长与结构转变相同步作为发展目标。

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3、经济发展重心的转换。由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效益的增长,使效益与速度相统一。

4、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由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超前发展战略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使重工业转移到为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服务的轨道上来,5、经济发展步骤的转换。由急于求成、不分阶段的发展转变为选择目标明确、分阶段实施的发展,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经济波动过大、过频。

6、发展手段的转换。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组织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形成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机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3、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所区别,也不同于改革中形成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它是制框架主要由以下五个部门组成。

一、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四、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对则。

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必须配套改革,整体推进。

4、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度政府干预。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所面临的艰巨的发展任务,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适度的政府干预不仅有利于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而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国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1提供公共服务。对内职能是包括对科、文、卫以及公共道路的建设和投资;对外职能是军队建设、从事外交活动等。2维护市场秩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3直接参与某种经济活动,国家通过直接投资来提供公共产品或发展自然垄断行业,克服市场失灵问题。4财政功能。国家通过税种和税率的变动,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5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应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6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微观的收入分配政策来调节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公平目标。7政府对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如通过立法或行

政干预,控制环境污染,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等。8财政、货币政策目标。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9必要的行政控制。

5、试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了以下一些基本理论。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成效的标准上,邓小平提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结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滞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强调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反对照搬别国模式的做法。

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五、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未,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也再翻一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试述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一、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宜选择国有国营模式,1、由政府筹资创设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

2、政府直接任命或罢免这类国有企业的负责人。

3、对进入和退出的控制。

4、对收入分配的控制。

5、控制价格与确定财政补贴数额。

二、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选择国有国控模式。处于基础产业的垄断性国有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明确所有权主体和所有权的约束方式。

2、由于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垄断性国有企业不权要追求利润目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且还需要满足某些社会目标。国家作为所有者,有必要为企业设置一套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即应当为企业设立明确的社会目标。

3、国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4、国家对价格形成的监督。

5、国家对垄断性国有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竞争性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股份制改造。经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与其他非国有企业一样受《公司法》规范,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参与市场竞争,以法人资产承担责任。国有小企业宜完全放开。

1、一指国有小型企业可通过拍卖或股份转让改造民营企业或被其他非国有企业所兼并.2、一批国有小型企业可租赁给私人或法人机构。

3、一批国有小企业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

4、通过引进外资,对一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

5、对于少数长期经营不善、资不抵渍、无法挽救的国有企业,应依《破产权》进行清算。

1.试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进程与成就。

2.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答:在中国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中国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必然结果。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加快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引进市场机制,不仅在总体上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前要高,而且地区经济发展的事实也表明,哪里市场作用发挥得好,哪里经济的活力就强,哪里经济发展就快。

2)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根本出路

社会资源能通过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各种生产要素都能随着市场决定的价格在全社会范围内自动及时地进行调整,这就能促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保证国

民经济协调发展。

1)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必须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有奋力拼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富国富民之道

要实现富国富民,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则只能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因为人民的需要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要把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收集起来,用以知道生产和经营,依靠计划经济体制很难做到,必须借助市场这个高度灵敏的指示器,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开放的必然结果

1)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我国要扩大开放,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必须在体制上与国际惯例接轨。

2)这是更多更好引进外资的必备条件

要更多更好地引进外资,就必须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和市场法规,尽快地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3)这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中,中国的企业首先要通过国内的市场竞争,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通过兼并重组和联合,实现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几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

第一,改革所有制结构,寻找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第二,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培育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

第四,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国家宏观间接调控体系。

第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领导科学论文.doc 第6篇

领导是影响力而不是权力,经理人应当努力得到下属的信赖、爱戴和追随,而不是玩

弄权术得到的敬畏。领导是教练,是如何让团队学会工作,不同的下属需要不同的领导

风格,同一下属在不同发展阶段也需要不同的领导风格。

一、领 导

领导技能主要包括深思熟虑的技能、专业技能、关系技能和行动技能。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领导者,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充满热情和感染力,遵守诺言言行一致,拥有坚定

不移的信念,敢于承担责任,有磊落开阔的胸怀、保持廉洁和谦恭,有承担风险的魄力,保持自己的权威,善于化解、避免危机和冷静地处理问题以及能获得部下的信任的素质。

领导的关键工作是决策,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具备全局观念、可持续发展、充分准确地

了解情 况、澄清每一项决策的意义,把握存在哪些利益冲 突、具有系统思考、考虑决策实

施的可行性、可控性和考虑下达命令的方法和时机的基本理性。优秀的领导从优秀的决策开

始,优秀的领导者在于不犯决策性错误,敢对自己参与的每一项决策负责,跟风型、急功型、豪赌型、矛盾型的决策都是不理性的,无益于企业的发展,一招不慎,全局皆输。

二、权力与影响力

权力是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是将意愿

施加于他人身上的支配力量,其特点具有强制性、潜在性,表现为职权,是实施领导的基础、地位的象征。影响力是一种不运用权力就使他人或下属做事的能力,其特点是一种追随、自

觉和认同、是非制度化的。权力来源于法定职位,由组织带来和规定,受时空、权限的限制,不因人而异,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实现,是一种外在的作用,而影响力完全依靠个人的素质、品德、业绩和魅力而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超越权限,甚至超越组织的局限,因人而异,是一种内在的影响力,是一种追随、信赖和爱戴。

三、领导风格

指挥型的领导风格为高指挥、低支持,下属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都是由领导所决定的,下属只是执行领导的决策。教练型的领导风格为高指挥、高支持,行为包括为下属制订明确的工作目标,提

供建议并给予辅导,咨询且倾听,给予示范但不替代。支持型的领导风格为低指挥、高支持,特征有对下属的努力予以鼓励、支持、引导下属拓展思路,找到解决的方法,让下属参与到

做决策的过程中。授权型的领导风格为低指挥、低支持,授权型领导将做决策和解决问

题的权责都授予下属,采用完全不干预下属工作的方式,让下属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目标,并且独立实现目标。

四、领导下属的艺术

1.了解下属的三个层次部门经理要想带领好下属,首先要了解下属,要了解下属背景、简历、知识结构、经验、工作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等基本情况,根据对下属的了解预测

其可能的行动,进行及时地指导和帮助,或者在其困难时给予适时的支持,能够深入到下属的内心世界中,知道其工作的热诚、待人的诚意、是否具有正义感等。真正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下属工作上最大的潜力,列出下属各自的五项最突出能力,明确为了提高工作业绩最需

要做的三件事,确定下属在团队中的定位,知道下属对自己的工作最有帮助的三个方面。

2.管理下属的四个原则

以身作则的原则,部门经理要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待人处事的原则去影响员

工,在实际行动中教育员工;担当责任的原则,适时的为员工担当一部分责任,能够表现出

对员工的爱护,激发其工作热情和潜力;支持员工的原则,根据员工各自的特点发挥其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对新任职的员工或者是有潜力的员工,给其犯错误的机会,使其从错误中学习更多的内容;纠正错误的原则,不要怕员工犯错误,在员工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地 指出

来并纠正错误,纠正错误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既要让员工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确保不

会再犯,又不能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提高下属的工作成效

作为领导,必须致力于提高下属的工作成效,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成效。员工需

要的是自我表现的价值感和受尊重感,用语言鼓励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切忌对员工视

而不见,要寻找机会

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成效,创造愉快的工作气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个性得以发挥,对资历比较老、经验比较丰富的员工,让其指导新人,既可以让其有一种优越感,又让新人尽快熟悉工作,同时能很好的培养老员工的责任感。表扬进步,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被人欣赏,领导要留意员工的每一个进步,当员工取得进步的时候,及时地表扬、鼓励其继续前

进。调整员工的工作情绪,尽可能地帮助员工解决困难。为员工提供培训是提高工作成效的一个有效方法,让员工尝试新的或者重要的工作,让其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产

生自豪感,在适当的时候让员工尝试新工作,且一定要在公开的场合将工作交给下属,因为这样对下属来说既是

一种荣耀,同时又是一个很大的动力。

4.有效地分配工作

前期准备很重要,要做好明确什么事情要分配、分配给谁、怎样来做。通常领导的工作可以分为只能由自己做不能分配出去的工作、可以马上分配的工作、下属经过训练之后能够接应的工作、应该分派但没有合适人选的工作。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只能由自己来做,领导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分配工作方面过于禁锢;如果是因为没有合适人选,那么就要对部门的人员进行调整了。

分配工作是以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为基础分派工作,设立衡量工作的标准,进行必要的控制,掌握工作的进度。分配工作时应清楚地说明所需要的工作结果是什么,制定评估的标准并达成一致,提供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分派给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在质量及时间上

进行必要的控制。

5.严明纪律

纪律是一套标准和规范,是 为了鼓励员工达到工作的预定标准,纪律不是部门经理显示权威 和权力的工具,可以训练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个人修养。多数人违反纪律的原因并不是知法犯法,而是不能调整和适应这种方式。用纪律去惩罚员工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通过建设性的 批评或者讨论,让员工按照要求和希望去做,纪律就变成积极的因素。

6.评价下属

评价的原则要相对稳定,不能毫无道理地经常变更,要达到让下属知道上级对其的工作期望,暴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面对面地沟通,消除下属疑问的 目的。评价的技巧要对事不对人,针对工作中需要改变的一些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用事实说话,评价结束时,要让下属清楚自己有改进的责任,并且知道应该怎样改进工作;使下属接受评价,通过沟通消除其对评价的疑问,从而理解评价的结果,批评要适度,在批评的时候只是针对下属的某一个错误,而不要涉及旁人和旁事。在批评中要先肯定下属的成绩,再具体地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评价中应注意不要图省事,给下属过高的评价,在评价

上一篇:描写忧愁文章的段落下一篇:毕业生晚会视频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