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024-06-05

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精选8篇)

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1篇

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和生命是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但有本质的不同。

人生是生命在人间旅行的一个片断,人生是短暂的,而生命是久长的。人生是生命长河里展现的一个生命段落,而生命是从宇宙源头延伸到无限时空的连续剧。人生随时会结束,但生命不会随着人生的结束而结束,生命的人生结束了,而生命本身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

所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有区别的,如果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混为一谈了,人生就容易迷茫。

人生的价值是:为生命服务,还债,完善生命结构,让生命开心、快乐、自由、幸福,并使其向高层空间延伸。

人生的意义是:创造财富和欢乐,为自己、他人、社会服务。

生命的价值是:为上帝服务,为大自然服务,为维护宇宙生命的动态平衡服务。生命的意义是:宇宙为生命而存,生命为宇宙而生,没有宇宙,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宇宙。

人生若不开心、快乐、自由、幸福,并逐渐使自己的生命结构完美,那么,人生就毫无价值。

人生若不能为自己、他人、社会创造财富和欢乐,那么,人生就毫无意义。

生命的意义

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下午,我在公园散步.一群鸟儿中的一只小鸟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奋力扑闪着翅膀,一跌一撞的跟在鸟群后面.它显然是刚出生的小鸟.不知什么原因,鸟群要迁移.使这个弱小的生命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学会飞翔.它越飞越慢,一头栽倒在地.过了一会儿,鸟群离它越来越远,此时,小鸟的翅膀好像受伤了,它不能飞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终于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它腾空跃起,再次飞向蓝天.....

岩石的缝隙里,迹般长出一朵小花。多么强的生命力啊!它经历了烈日般的熏烤,经历了刺骨般的寒冷,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但坚强的它仍不屈向上,茁壮成长.还有一次,我看见邻居家的一只猫在捉一只母老鼠..母老鼠好不容易爬到洞口,把食物送给小老鼠吃.自己却被猫给抓住了.它拼命挣扎,活下去的欲望使它挣开了“死神”的毒爪.它奋力逃跑,猫拼命追赶,母老鼠跑向墙角,突然,它急速转弯,从墙边蹿了出去.猫一头撞在了墙上.母老鼠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趁机钻回了洞.虽然生命短暂,但只要我们努力拼搏,跨越生命玈途中的艰难路程.我们就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现在,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是在于贡献,在于给予,在于珍惜.决不可以在一时的无奈而放弃生命.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白白浪费它,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2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一位老者走过来问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年轻人满脸忧伤地回答:“我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我感列很自卑。”老者微笑着说:“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该自卑?”年轻人刚要回答,老者接着说:“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养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年轻人恍然大悟,道谢离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一位老者见到一个年轻人站在悬崖边痛不欲生,便走过去询问年轻人遇到什么麻烦,年轻人忧伤的回答:自己不如别人活得有价值,很自卑。老者微笑着问他两个问题:“一块金子和一块泥土,谁该自卑?”“如果给你一粒种子,去培养生命,金子和泥土谁更有价值?”年轻人恍然大悟,道谢离去。老者的这些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年轻人知道什么是活着的意义和真正的人生价值。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是金钱、时间,还是生命本身?实际上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看你怎样对待,怎么认知而已。不要抱怨上天对你怎么不够公平,其实上帝对谁都一样,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他就已经给你打开一扇窗子,等你伸手打开,可是你连手都懒得伸开,那么,伴随着你的将永远是黑暗。写作《时间简史》的大师霍金,死神曾不止一次地光临他,他的命运,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全省上下只有眼皮和三根手指的能动,只有大脑还算是灵活的,他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一生就此泯灭,还是凭借过人的毅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也曾经抱怨,但还是接受了现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迎接来自命运的挑战,他终于战胜了死神,赢得了属于霍金,也会属于世界的巨大辉煌。

别让所谓的价值折断我们梦想的翅膀。方仲永,一位传言从小就会作诗的神童天才,而正是由于他父亲看到了孩子身上所谓的“价值”,才开发利用。不让仲永读书,靠他四处写诗为家里挣钱,结果一双正待起飞的翅膀被他父亲折断了,只顾眼前的利益,葬送了孩子一生的价值,20岁时,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仲永的意义何在?仲永的价值何在?

如今,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价值的含意可能已经被扭曲了,有的学生认为父母没有房子,没车子,没有大别墅。听上去令人可笑和心酸!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价值是人们用努力了实现和创造的,如果从小就学会饭来张口,水来伸手,就这样浑浑噩噩,白来人世走一遭,你的价值又是什么?父母给你的爱,我认为足够了,人生价值就是用汗水,用拼搏换来的,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有,空悲切!”

朋友,无论你手上握的是金子、种子,还是泥土,都应该正确对待它,我们都要精心呵护,悉心照料培养,让我们生命的种子,在现实的泥土里生根发芽孕育长大,开花结果,我们便收获了幸福与希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努力实践你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吧!

【修改与点评】

1.题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材料,为本文立意,拟题精准简练。

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3篇

关键词:标题音乐,纯音乐,文学因素

引言

在音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 标题音乐一直是音乐的一种类型, 它跟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呈现于音乐史的各个时期。“标题音乐虽然有这样长远而经久的来源, 但作为作曲家的整个艺术可以依据的美学原则却是贝多芬以后的产物。”1浪漫主义的音乐家们在积极的探索和寻觅着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契合点, 尤其是文学, 因此标题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成为一种主流形态, 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一、音乐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音乐是否能够表达思想观念, 描绘自然事物, 讲述故事情节?这是一个暧昧的问题, 每个从事美学的研究者都在苦苦的思索和论证着, 然而至今没有论辩清楚。卓菲娅·丽莎在她的《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2一文中谈到, 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具有非客体性和非语义性, 作曲家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只是将自己的基本观念和体验渗透入音乐构思和主题中, 而不能直接的表达这些概念、判断和思想结论。在音乐中现实因素居于次要地位, 而感情的因素, 作为作品的“内容”占据了首要的地位。她承认情感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并同意音乐是通过间接的手段来表达情感的, 但遗憾的是她并没有解释音乐是怎样间接的表达情感的。苏珊·朗格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 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 流动与休止, 冲突与解决, 以及加速、抑止、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 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3

音乐的情感内容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达给听众的?这个问题已经超越本文的论述范围, 在此不用多言。只是从中我们能够认识到, 音乐在表现具体事物时, 所固有的局限性。标题音乐作曲家试图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在诗歌、文学剧作中得到的灵感甚至讲述故事情节, 音乐在功能上是无法做到的, 音乐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内容的不确定性。所有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纯粹的情感艺术。在文学作品里, 作家通过文字语言表达思想观念, 而在这理性的思想观念背后, 隐藏的是作家希望传达的情感, 思想观念只是情感表达的外壳。在雕塑或建筑艺术里, 艺术家是通过空间造型对观者产生视觉冲击, 从而引发思想震撼, 在这里艺术家要表达的同样是“美”——一种情感的抒发。惟有音乐, 我们称为“上界的语言”, 可以跨过理性的障碍, 排除理性这一中间媒介, 在乐音的感召下, 直接营造出看似神秘的情感状态、情绪氛围。如果我们从音乐的特殊性上来分析的话, 标题音乐与纯音乐的区别仅在于, 一个是将自己的作曲意图明确的告知听众, 一个是给予听众自由理解的空间, 让听众自己去体味音乐的内含和意蕴。

二、标题音乐中文字标题的意义

“标题是什么呢?标题是作曲家写在纯器乐前面的一段通俗易解的话, 作曲家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听音乐的人任意解释自己的曲子, 事前指出全曲的诗意, 指出其中最主要的东西。”4也就是说文字标题是作曲家为了给自己的作品一个可能的理解范围, 与其听众随意的曲解, 费心的猜测, 倒不如直接把自己的意图通过文字形式表述出来。这样解释标题的意义似乎有些过于简单化, 标题对于音乐作品的意义应该早已超越这一原初的意图, 它已经和音乐化为了一个整体, 成了音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问题是许多作曲家都是在作品写成以后, 才重新为音乐加上标题。

比如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 是作曲家在1844年根据法国诗人奥特朗的诗作《四元素》写的四首男声合唱曲的前奏部分, 过了十年以后, 李斯特重新把它改写成交响诗时, 另选了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中的一篇作为乐曲的说明, 刊印在作品总谱的扉页上。这段非常有意境的标题是在作品完成之后添加上去的, 很自然的, 诗与音乐的内容不可能是吻合的。那我们在理解这首作品时, 是否能够抛开标题, 不予理睬呢?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的真正动机已经被后期的活动 (添加标题) 而被掩盖了。他一面要求听众按照自己的文字提示去理解音乐, 一面又要求音乐与标题的联系不必太密切, 用心去体会音乐中的情绪、情感内容就可以了, 真让人难以琢磨其真正意图。

难道标题音乐就是这样似是而非?我们再看看柏辽兹是怎么做的。他在自己的《幻想交响曲》、《罗米欧与朱利叶戏剧交响曲》的总谱和各个乐章之前, 将作品所要描述的故事情节用一段文字明确的告知听众。如果不是标题的提示, 我们很难将交响曲的各个乐章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像是一幕接一幕的音乐画卷, 为我们展示着作曲家的激情和感动。除了标题, 作曲家还运用了所谓的“固定乐思”来使全曲得以统一。在他的这两部交响曲中, 如果没有标题, 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是否能够将整个作品的情节贯穿起来?恐怕很难做到。音乐毕竟是非语义性的, 它的内容是不确定的, 它不能表述具体的事物, 只能通过乐音的运动形式, 将内含的情感因素传输给听众。但我们不能为了证明标题音乐的纯音乐性而要求去掉文字说明, 毕竟作曲家创作的初期动机已经将诗意的文字说明作为作品的整体, 作为作品的一部分构思存在于作曲家的意识里面。如果我们抛开标题, 就等于把整个作品割裂为二, 就根本无法理解作品了。我们从标题的意义来分析标题音乐与纯音乐的关系时, 得到这样的结论:纯音乐只是将内心的情感意图或“标题性”内容隐藏了起来,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 标题音乐将以前处于无意识状态的标题性因素唤醒了。

三、声乐作品与标题音乐的异同

西方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是声乐占据主流地位。直到巴洛克时期, 器乐体裁才逐渐有了独立地位, 甚至发展成后来有些音乐家所谓的“音乐的最高级形式”。期间由于人们的美学观念、社会思潮的变化, 以及对音乐的认识不断深化, 使得音乐渐渐摆脱为文学服务的局面, 出现自成一派的景象。在声乐作品中, 歌词和脚本采用的往往是富有韵律的诗歌, 诗歌对节奏组织的强调, 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性”的因素。虽然音乐需要按照歌词和脚本要求的顺序和情绪来统一结构, 发展乐思, 但这种限制并不是绝对的。一段音乐填入不同的歌词仍然显得契合, 一个剧本由不同的音乐家谱出不同的音乐却具有了别样风味, 这就说明了在艺术歌曲和歌剧中, 音乐虽然与歌词、剧本彼此联系, 相互依靠, 但同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在舒柏特的艺术歌曲中, 充斥着二流的诗歌, 舒柏特用自己的音乐给诗歌画龙点睛, 弥补了诗歌的纰漏, 升华了诗歌的意境。《魔笛》的脚本可谓粗俗混乱, 但到了莫扎特的手中, 却成了德语歌唱剧乃至整个歌剧史上最经典的篇章之一。音乐内容的不确定性给听众以足够的想象空间, 赋予听众以神秘性的乐趣, 可以按照自己的感受来理解音乐, 但也给听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听众缺乏与作曲家的思想沟通, 很难把握作曲家真正要传达的东西。这个缺憾在声乐作品中得以解决, 剧本和歌词使不明确的音乐明朗化, 在这里, 音乐与文学处于互释的关系之中。

在标题音乐中, 情况是类似的。标题音乐大致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先有标题后作乐, 二是先作乐后加标题, 三是作曲家作乐, 后被听众加上形象贴切的标题。三种方式中, 只有第一种算的上是真正的标题音乐, 因为标题的意境是作为音乐的萌芽被构思在作品中的。同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相类似, 标题音乐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也会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一种构思, 在一首诗、一幅画、一部戏剧或一个事件中, 得到启发, 产生灵感, 因为情感的冲动创作出富有激情的音乐作品。同时将自己的灵感来源附在作品前面, 告诉听众应该怎样理解作品。但作曲家对自己灵感来源的理解只能在很小的程度上通过自己的音乐表达出来, 音乐表达的只能是作曲家在其他事物中引发的情感。因此, 同声乐作品与歌词的关系比较来说, 标题音乐与文字标题的关系似乎显得更为独立, 更为模糊, 它只是用标题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故事框架或情感基调的提示, 具体到音乐的发展过程, 并未与诗歌等文学题材发生直接的联系和结合。标题音乐与纯音乐相比, 是在试图通过其他手段的辅助, 超越音乐的各种局限性, 是和声乐作品与歌词、剧本的结合, 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某种程度来说, 标题音乐作品是超越于纯音乐作品之上的, 更易被人接受的音乐形态。

结语

笔者在此强调标题音乐超越音乐的局限性同其他艺术相联系这一事实, 是为了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纯音乐 (纯器乐) 的意义, 而不应过高的评价, 把纯音乐的特殊性看成是整个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虽然纯音乐在摆脱非音乐因素影响这一方面, 是最为纯粹、最具有优势地表现了音乐的特殊性, 但我们必须看到, 几乎在音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作曲家都试图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超越音乐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局限。这并不是说, 音乐是一种不能脱离其他艺术而独立存在的, 比其他艺术逊色的艺术门类, 而只是说, 我们应该看清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哪些是它能够做到的, 哪些是它办不到的。对于其局限性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来弥补, 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挥音乐的特殊性。标题音乐就是这一认识的具体实践, 我们不能站在纯音乐的角度上来贬低它的作用和效果, 要看到标题音乐在超越音乐局限性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保罗·亨利·朗.张洪岛、杨燕迪等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2].卓菲娅·丽莎.于润洋译.音乐美学译著新编[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3].于润洋.音乐史论新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李斯特.张洪岛、张洪模等译.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第4篇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至少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趟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思维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是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别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战火纷飞、物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处在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装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话说到这里,我想把上面说的意思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第5篇

一、前言: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人世,又双手空空地离开,不带走任何东西,这就预示了人的一生终究是空的。人生就像白纸啊,自己描绘自己的命运。既然来走了一遭,不如就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一些,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人生可以很美丽,也可以很晦暗,就看你怎麽去面对了。

金钱的数量,权力的大小,能力的高低,这都不能代表生活的意义,更不能代表生命的价值。这样说,肯定伤了无数人的自尊,因爲这是他们的一生所求,是他们活着的的终极目标。

不过,自古以来,名垂青史的人物,甚至包括一些帝王,他们之所以千古留芳,所依靠的主要资本并非这些东西。若能拥有至真、至善、至美的如水心境,拥抱自然,博爱苍生,这样的生活就最有意义,这样的生命就最有价值。

二、生命的本质 对于生命的本质,不能把它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孤立地看,只有把生命融入自然,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去认识,才能认识生命的来龙去脉,进而认识生命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切实的精神寄托和永恒的心灵归宿,才不会感到失落和绝望„因爲自己的生命能在自然中得到永生。

任何人都是“有用”的,都有存在的意义。他们也许会被人忽视,但不会被道抛弃。道需要他们,他们是组成道的整体的一分子。他们爲道作出了相应的必不可少的“贡献”这也是其生命的本质意义。

当我们认清生命的本质意义以后,就不会被生活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所迷惑而进入人生的误区了。比如贫富、贵贱等都是生活形式上的差别,而生命的本质没有什麽不同。当我们认清生命的人生意义以后,就不会受社会的诱惑和刺激而迷失自我了。比如毁誉只是社会的评价,并不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

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可以将生命的光芒毫无遮掩的炫耀出来,但有的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只能像一颗暗淡无光的星星,所以生命的本质不在与长短,而在于有限的生命中自己的付出与贡献。

生命的本质在于来人世一次所创造的价值,大到爲世界,小到爲自己„当我们生命终结时,我们还能想起什麽并爲之微笑和不悔,那便是自己生命的本质了。当我们自豪地想起那些事,无论大小,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曾经所重视的,用心做过的,用生命维护过的,甚至用鲜血捍卫的,那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生命是无常的,它像树叶从枝头坠落,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持久的:永远有变化及死亡。当一个过客面对千变万化的世界,期待安全感或追寻永恒的快乐是极其愚蠢的。人爲了一丝快乐而努力工作,忍受苦楚。但如果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就必须放弃容易消逝的享乐;若人要结束痛苦,必须将私心连根拔除,并学习惜福。

三、人生的行道意义:

从本质上看,我们的生命自始至终都属于道,(或者说我们的生命彻头彻尾不过是道的一部分,)因此道的意义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而我们人生的根本意义就是替 天行道„“把自然放在你身上的东西说出来,做出来,是正当的、合适的、不可避免的;而且它是一个责任,甚至是一个人的一切责任的总和。”

一个人,那怕主观是爲自己,也必须在客观上循道才能生存下去并享受人生„实际上,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论他知不知道,或愿不愿意,都以自己的方式,爲道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不爲道作贡献的人,既不配做人,也做不成人。

单纯追求自我的成功,并没有实现人生的本质意义。在替天行道的基础上实现自我,才实现了人生的本质意义,才是完美的人生„我们不是爲了享受才生到这个人世来的,我们是爲了传道和扬道才生到人世间的。

将道的精神发扬光大是人类的使命,实现人类的使命是个人的社会使命„“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行道意义就是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

四、人生的自我意义: 对真人而言,人生的自我意义是在替天行道的过程中培养和发扬自我的精神,以此拥有自我,并使自己在道中得以永恒。道不是虚无的,道是实在的。人回归于道不是“空”,而是最大的“实”„使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在道中永存。

相反,生前所追求和享受的一切“荣华富贵”在死后都是一场空。因此,人生最实在的自我意义在于培养精神和灵魂!人生尽头最根本的意义不在于得到过什麽,而在于能否找到心灵的归宿!

如果感受自我与物质财富相对应,那富人都应很快乐,穷人都应很痛苦,或者古人都无欢乐„事实并非如此。相反,往往在奢华背后有酸楚,在平淡之中有怡然。因此,人生的自我意义并不建立在对物质的拥有上。财富,只是培养精神所用的物质资源;享乐,只是培养精神的一种途径;拥有合道的人生道德,才是培养精神的根基。

因此,最有自我意义的人生是通过追求自我的不断进步实现的合道人生,而非通过争权夺利获得的富有人生和穷奢极欲挥霍的享乐人生!一日不努力,一日不进步;一日不进步,一日不充实。

一日不充实,一日无意义;一日无意义,一日无生命!

但对常人而言,人生的自我意义是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感受自我„感受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存在的意义及价值。我们正是通过感受自我,不断地解释我们自身的存在,才拥有了人生„人生就是日复一日体验自己的存在,而不是某种内容和形式的“流水帐”。

人生的本质意义是替天行道和实现自我。爲了能够替天行道,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相应的实力;爲了有效地替天行道,我们要实现真善美;爲了实现自我,我们要先确立自我„„

因此,人生的广泛意义在于求智慧,求进步,求真,求善,求美,以及确立自我„但是,追求这些都是爲实现人生本质意义而采取的手段,它们并非人生的根本目的。

五、人生的价值: 人必须探索他自己„他的目标和价值„就像他力求改变这个世界一样。人生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是否能生存,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能否避免陷入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知道生命、时间、空间、内容有限,然后就能知道生命的价值,告别人世之时,我会想起什麽?会挂念什麽?什麽让我欣慰?什麽让我遗憾?回答这些问题,就能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自己占有过什麽及享受了多少,而在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释放了上天赋予自己的潜能„爲世界作出了多少自己能作的贡献!因此,充分实现自然的自己,就是成功的人生,就实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当生命之火熄灭时,灰烬里剩下真金„自己真正拥有和珍惜的东西!这些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不在于经历了什麽和经历了多少,人生的自我价值在于对人生感受了什麽和感受了多少,在于在世间留下了什麽和留下了多少!你的创新越多,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就越多,重复别人的生活,不是自己的人生,惟有自己开创的新生活,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才具有自我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培养精神和灵魂的途径在于“感情”„通过感受“人生的心情”来滋养和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因此,“有情人生”是最充实和最有价值的人生。要合理、有效地感受人生之情,其根本的依据在于识道和循道。因此,“得道人生”是最美好的人生。人生的最高价值在于以“日新(进步)”爲“盛德(精神修养)”,以“富有(强大)”爲“大业(实际成就)”,完整的人生应该是精神修养与实际成就的“双丰收”。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拥有了博大精深的智慧,最大的成功是实现了合道的理想,最大的快乐是感受了充实的自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永恒的精神!

人生的价值中,精神感受远重于物质享受!

名声与自己的生命相比,那一样亲近?钱财与自己的生命相比,那一样贵重?得到名与利,却伤害自己的生命(折寿),那一样有害?所以,过分地追逐欲望就必要付出重大代价,而收藏的财富越多,将来失去时丧失的也必定越多。

只要知道多少足够自己用,就不会伤害自己的生命去追求额外的,并避免激起他人嫉妒而招致侮辱;只要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浪费自己的生命去追求无关紧要的东西,而生命也因此得到休养,可以长寿。(道德经)

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保全生命”,而不是“功成名就”,后者只是服务于前者的形式和手段。保全生命的实质不是仅求活着,而是活得“自我”,活得“有精神”!那些宁死不屈,舍生取义(义即本人信仰和追求的人生价值)的人,就是爲了实现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不朽。爲此,即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幸福的,胜 过苟全性命。故“全生爲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最下。”(迫生,各方面都不如己意的被迫的生存方式。此时人生实现的尽是负面价值。)

人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精神,而不是生命„对人生而言,生命只是载体和躯壳,精神才是实质和灵魂。没有精神的生命是“行尸走肉”,连植物都不如;失去生命的精神仍然“光照千秋”。

因此,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活得久,而在于活得有质量„“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活得够长,不一定活得够好;但是活得够好,就是够长了。”爲生命而奋斗,是道对人的要求;爲欲望而奋斗,是人对生命的摧残!“出卖灵魂的人是痛苦的。这种痛苦也是折磨人的。”

生活的本质在于有一颗快乐的心,即心情的安逸、恬静。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的惬意,一切其它事情,执政、致富、建造産业,充其量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因此,与其蒙得一万个庸人的瞩目和崇拜,不如获得一个能够洞察真相的智者的理解来得实在和珍贵„前者只是给你虚荣和物质,并不能使你的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

得道者宁实现一分生命的意义,不去争十分名利的负担。个人与人类的关系,好比一滴水和大海的关系„只有把个人的价值与全人类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个人的价值才永不磨灭!因此,评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应当看他爲社会贡献了什麽,而不是看他索取和占有了什麽。“你若要珍爱你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价值长存),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是对社会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果在社会公德方面有所建树的话,就是对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生命是个持续的过程,只有到了肉体死亡的那一刻,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尘世生命”作个定论„我是一个什麽样的人。而在尘世生命的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塑造自己,发展自己。所以从生命的精神内涵来说,能够获得最大进步的人就是伟人,反之就是有所欠缺的小人。

用财富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价格的;

用地位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级别的;

用名声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大小的; 用享乐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有限度的;而用精神衡量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可以是无限、无穷和永恒的!

最高尚的是人格;最可贵的是自由;最有限的是时间;最富有的是睿智;最显赫的是荣誉;最权威的是思想;最幸福的是满足;最美丽的是心灵;最永恒的是精神„„

《节录一段**老师慈训》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就像一篇文章,要紧的是其内容,而不在乎其长短。

人生福常,皆有分数。惜福之人,福常有余;暴殄之人,福常不足。

人生难得三无:「无忧、无争、无愧。」; 人生难得三有:「有节、有规、有常。」 人生看得开,则得失可淡。生死识得透,则无什可求。我见放得下,则争执可除。责任担得起,则圣业可办。

行为做得正,则訾论可灭。事理讲得对,则人心可服。

六、结论:

人活着爲了体验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爲了弄明白,人爲了什麽而活着?爲了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目标、欲望以及价值。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努力就精彩!遇到任何事情要乐观对待保持一颗平常心。只要谨记: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有奇迹人生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每个人都要去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人生价值就是我们人生的导引,我们会依循这个指向而努力。也许外面的环境是黑暗的,可是我们自己愿意化作一盏发光发亮的小火灯,大家紧紧地集合团结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照亮黑暗世界的强大光明,带领着这个世界持续光明智慧。人生短短数十年,数十年光阴之生命,意义与价值在于切切实实运用这得来不易之生命,作出有益于公众的事,让人幸福、快乐与富足,而自我生命之存在亦得以定位与踏实。最怕浑浑噩噩、自暴自弃、行尸走肉地度过生命。积极从事公益与服务之事业,创造自我生命存在之意义与价值。

论人生的价值及意义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 信念 探析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所追求和向往的目标,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确 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信念是我们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源 泉,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航标和指路明灯。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是人生发展的 内在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 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理想”通常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所 谓“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 疑,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 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 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 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这些问 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因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大学生群 体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大学生是十 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素质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 键,而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的关键要素。

第一、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 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如果说在过去只要进行单一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可以的话,那么 现在必须帮助他们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通过他们自己的独 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念,树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信念。

第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来在利益和 分配平均,大家都服从组织分配的环境下形成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今多种 经济成分共存、职业选择范围扩大、利益分配多元的环境。如果说在过去只要进行集体主义 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必须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 础上,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通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作 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各种信息快 速传播;原来在“象牙塔”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就很难适应处在各种社会现象的影 响以及各种信息冲击之下的现代大学生了。如果说在过去只要我们把正确的东西告诉大学生 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更需要帮助他们识别各种观念和信息; 如果说过去我们只要引导 他们向往真善美就可以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还必须让他们对假恶丑有免疫力

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 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作人的根本。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 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期望和方 式去改造自然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的回答 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 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 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 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需要确立 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是宝贵的 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效,充满自豪。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 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 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自身 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把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是理想信念之花结出 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总之,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 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所承 担的任务与以往不同了,但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同样需要坚定理 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的坚强意志。

认知人生意义 创造人生价值 第7篇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里,我们远离了烽火狼烟,享受着生活的祥和与宁静。而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我们轻松而略显紧张的大学生活中,除了学习,需要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还有很多很多.正如胡总书记所说,“ 在开创祖国美好未来的征程上,青年学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作为一个准社会人,甚至一些已经步入社会的我们,亟需明确自身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精准的定位自己,为未来的人生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认知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找到了自身的存在意义的答案,才会有明确而实际的目标,并付诸努力去创造人生价值。如果不能正确看待人生意义,不能认识到人生意义应当是积极向上的、不断进步的,那么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就不能建立起应有的信心,更毋庸谈树立伟大的目标和理想了。判定人生意义的优劣,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鲁迅先生说过,“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是的,生命在进步,人生意义就在于不断超越自己和他人。人生的历程如同攀爬一座没有顶峰的山崖,无数人前仆后继,始终为了胸中一个向上的信念,不曾停下脚步。正是有了积极的人生意义,有了一辈又一辈人的不懈奋斗,我们的人类历史和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人生意义还在于树立远大的目标。古语有云,“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拥有了目标,明确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尽力向目标靠拢的过程里,我们就获得了努力拼搏的动力;没有目标,就失去了一种来自目标的压力和紧迫感,如同无头苍蝇似的乱撞,挥霍着宝贵的人生时间。

所以,优良的人生意义应当是积极进取的、乐观向上的、务实认真的,必须

要 “重于泰山”而非“轻于鸿毛”,而且要能够创造出巨大的人生价值的。

无论外部条件如何,我们都应该正确认知人生意义。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无法预料的事。这些事有个人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有国家的,也有国际的。其中有一部分令人不愉快的,往往会干扰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意义。比如伤病的侵袭,天灾的降临,集体的压力,舆论的导向,国际的格局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正确认知人生意义需要一颗睿智而平和的心。这样才能拨开表面的迷雾,摒弃心里的浮躁,坚守自己正确的人生意义。

曾经广泛流传过一句“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时人们人生意义受到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引起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一些异常社会现象使人们认知出现混乱。

如今,“富二代”成为一个流行的社会现象。他们中某些人漠视法律和生命、金钱权力至上的观念和行为遭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谴责。例如,在“李刚门”中,河北传媒学院学生李启铭,开车在河北大学校区撞倒两名女学生后,不但没有停车,反而一脸轻松,继续开车接其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李启铭下车后没有丝毫的歉意,却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刚”。在此,仅仅从一个侧面分析讨论“富二代”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很明显,这部分人在优越的生活条件里丧失了人生基本的斗志,消磨了积极向上的意识,其人生也毫无意义可言。

外部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时时刻刻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在繁芜丛杂的环境里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正确地认知人生意义。

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评判,也是评价人生意义的标准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为了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从某个意义上讲,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人生价值。

要想创造人生价值,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

人生价值分为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我们的行动,在对自己的生活有价值的同时,对我们生存的集体也会产生一定的价值。我们创造人生价

值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包含这两个方面。

“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江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因此,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将人生价值提升到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高度,不仅有利于获得广阔的视野充足的动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而且对集体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实现人生价值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人生价值可能与当前生活有差距,个人的天赋能力有大有小。但是,个人的主观努力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推动力。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努力地每天朝着人生价值的目标前进一小步,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我们会发现,原来那好似是地平线样的人生价值,距离实现似乎也是触手可及。

江总书记强调,“希望你们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韧不拔的充分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生价值的实现,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奋斗;而不是如供佛般的将人生价值抬上神坛,虔诚的膜拜而不去行动。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一步步地接近人生价值的终点。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们,无不用他们的经历教育着我们尽心尽力、一往无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句名言指示着我们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有许多反面例子警醒着我们:如果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最终人生价值只会化作一张空头支票。

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8篇

诚然, 一直以来, 鲁迅先生被后人冠以“眉头紧锁”“骨头最硬”的标准画像, 让他长时间滞留“神坛”, 难以真正“走向人间”, 濮存昕在电影版《鲁迅》中成功塑造的侠骨柔情、风趣幽默形象, 血肉丰满, 至情至真, 彻底推翻了这一贯论。

一、宏观缩影下的微观人生——见微知著

将鲁迅跌宕起伏、岌岌可危的宏观人生经历, 凝练成生命历程中最后三年的微观生活, 这是电影跟以往传记类资料全方位展现鲁迅生命历程的最大不同之处, 对此, 导演丁荫楠曾说道:“鲁迅的一生像一颗钻石, 由许多晶面组成, 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 不完整地拼接在一起, 依靠互相折射的作用, 形成鲜活的人物形象。”[3]所谓一滴水看太阳, 正是凭借电影人见微知著的犀利眼光, 独具匠心的精巧构思, 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岁月, 那段宏观缩影下的微观人生, 才得以在短短一百二十分钟的影像里清晰地再现。

1.时代环境的典型浓缩:影片上下以“黑”“灰”冷色调为主, 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影视画面中, 暗色都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影片在黑与灰背景色调的不断跳转变换中, 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丁玲、潘梓年被捕夜晚的大雨滂沱;应修人遇难时的残酷凛冽;杨杏佛遭枪击时的猝不及防;瞿秋白被杀前的颠沛流离, 人物苦不堪言却沉默不语的生存状态, 伴随着尖锐刺耳的防空警报, 被逐一呈现。将鲁迅身处极度危险的人生遭遇投射到几个极具代表性事件上的情节安排, 更能够见证一代伟人苦痛、孤独、挣扎及至陨落的过程。

2.鲁迅精神的核心体现:电影开头, 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慷慨激昂的演讲内容, 恰如其分地象征了他一生的精神追求, 这一不合时宜的知识分子形象正是鲁迅一生精神的核心写照, 就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而言, 这段讲话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随后学生们集体吟诵《自嘲》的画面极具感染力:“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熙熙攘攘的人流, 激情澎湃的陈词将世人对他的尊重与爱戴之情浓缩进这首简短的小诗里, 从侧面反映鲁迅精神的广为传播、深得人心, 终将流芳千古。

鉴于时间、空间限制, 电影无法做到原封不动、面面俱到地还原历史原貌, 只能尽力截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环, 化繁为简, 转抽象为具体, 通过环环紧扣的情节安排, 将悠悠几十载的宏观人生, 以微观生活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达到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然而, 有限的时间、空间之外, 电影却带给我们无限的感触和思考, 这便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

二、纪实再现下的审美表现——相得益彰

传记类电影的最大特色和首要前提是要尊重史实, 基于鲁迅特殊的历史地位, 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纪实再现”在本片中被赋予格外的关注, 全片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 力求质感真实, 全面恢复历史原貌。然而,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 同时要注重调动镜头、音乐、对白等一系列元素, 融入电影人的自我创造, 最大程度上增强影片的表现力, 在对时代背景, 人物精神的整体把握下, 影片蕴含的丰富审美元素与“纪实再现”相得益彰, 称得上一大亮点。

慢镜头的合理使用:影片开头, 乌篷船、石板路, 江南小镇上, 一袭黑袍的鲁迅缓缓而来, 满脸凄苦, 头发蓬乱的祥林嫂继续追问着灵魂的问题;蓬头垢面, 惊慌失措的狂人疯子喊着“吃人了, 吃人了”;手持钢鞭, 衣衫褴褛的阿Q振臂高呼“革命, 造反”, 这些都是在鲁迅小说世界里极具代表性的意象, 此处使用了大量慢镜头, 慢镜头作为特殊的影像表现手段, 不仅在视觉上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美感, 同时从侧面加深观众对人物的认识, 导演独具匠心地让其笔下的人物与茕茕孑立的鲁迅相会在这样一个魑魅魍魉的世界里, 棕黄的影调将周围笼罩在迷蒙如烟、恍然如梦之中, 放慢的节奏使鲁迅历经挣扎、彷徨、呐喊、希望、绝望的心路历程悉数展开, 在苍凉的背景音乐衬托下更容易让观众感同身受。影片中间, 鲁迅和瞿秋白在深夜吟诵《雪》的场景, 同样采用了慢镜头, 漫天的雪花晶莹剔透, 缓缓而降, “雪是不死的雨, 是雨的精魂”, 象征着鲁迅与瞿秋白深厚纯洁的忘年之交, 渲染了他们永别时悲凉伤感的氛围, 这样的构思, 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将鲁迅的代表作融入影片当中, 依托缓慢、感伤的慢镜头, 增强电影的感染力, 使影片具备浓重的文艺气息。

梦境的多次穿插: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里梦境是虚幻、不足信的, 然而弗洛伊德却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断定“梦是可以解释的”, 以其天才式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开创精神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4]。以纪实类影片见长的丁荫楠导演在这里使用了七个梦境贯穿这个文学巨匠跌宕起伏的一生, 这些冷色调的梦境仿佛潜入了鲁迅潜意识的深海, 将他内心深处最为根源的东西展现出来。利用海市蜃楼一样的梦境, 影片展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 一个是现实的, 一个是梦境的, 一个是具体、写实的, 一个是抽象、虚幻的, 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虚实之间, 鲁迅和他创作的人物之间交流, 和自己最后的岁月抗衡。在鲁迅的梦中, 我们“读”出了《药》《无常·女吊》, 感受到了铁屋中沉睡者、愚昧者的觉醒, 看到了清醒者、冷静者的彷徨, 将鲁迅看得见的苦痛与看不见的孤独杂糅在一起, 引导观众在现实主义以外的意象中飘荡, 带领观众在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里穿梭。

不拘泥于客观再现的单调, 同时也不沉浸在主观的世界里失真, 导演丁荫楠以一贯诗意、诗化的风格, 以大气中不失细腻的笔触, 把鲁迅内心的爱与痛外化成可以看见的影像资料, 贴近生活, 触动人心, 引发共鸣。

三、结语

1881年, 鲁迅出生的年代, 正好临近帝国的悬崖, 是时间的断裂带, 中国的现代化, 在民族的屈辱中蹒跚起步, 可以说, 鲁迅来自中国黑暗的最深部, 也来自现代文明的源头, [5]势必要承受“新”与“旧”, “生”与“死”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在国民逐渐习惯于奴隶的非人处境, 变得麻痹、苟且、逃避自由的时代潮流中, 他遗世独立, 从不苟同, 奋笔直书, 揭露黑暗的现实, 抨击人性之丑恶, 然而, 正如他所言:中国实在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 改装一个火炉, 几乎也要血。在抗争的过程中, 他受到威胁与恐吓, 遭到打击和镇压, 他的一生便在这种紧张、危险的时代背景下度过, 最后在民族魂的广泛认同中与世长辞。

任何人的一生, 都很难用一句话, 一部书或者一部电影来概括, 尤其对于影响深远的鲁迅而言, 然而, “电影太容易理解, 因为它太难于分析;电影太难解释, 因为它太容易明白”[6]。电影的意义就在于与其将历史束之高阁, 逐渐被后人漠视、边缘化、终至遗忘, 不如以一种亲切开放、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进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熟知远去的历史, 将伟大的精神一代代流传下去, 发扬光大。

鲁迅的孙子周令飞曾经说过, 他对鲁迅的了解, 并不比那些鲁迅研究者多。当今时代, 对于鲁迅精神的研究, 可谓不胜其数、面面俱到, 因此, 电影《鲁迅》对于鲁迅精神的挖掘与弘扬的使命已经不那么迫切, 如何把握有限的资料, 运用影像的力量, 还原鲁迅生活中简单平凡的一面, 令其从神坛走向人间, 就显得弥足珍贵, 而关于鲁迅,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次尝试。

参考文献

[1]周海婴.《还父亲一个真面目》[J].《领导文萃》, 2006年05期;

[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84年版;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孙明之译.《梦的解析》[M], 北京:国际文化初版公司, 2011年9月;

[5]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1月版;

上一篇:以电脑为题的说明文下一篇:《挫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