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

2024-05-26

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精选6篇)

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 第1篇

家园共育

家长助教活动的研究

摘 要: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对于他们的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几年来,有研究表明,幼儿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参与和配合对于幼儿的教育,有助于提升幼儿教育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本文详细分析了“家园共育”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以期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而指导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家长 幼儿园 共建 必要性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78-01

按照幼儿教育的相关指导规定,对于幼儿的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各方的合力,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实现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达到较好的幼儿教育的效果。具体来看,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为幼儿教师所推崇。这是因为,幼儿家长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并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家园共育”这种幼儿教育形式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1.家长参与到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能够丰富教育资源

通常来说,传统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占主导地位。但是,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呈现出知识面较广且不专的特点,在对幼儿教育效果上来看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幼儿的家长,他们的职业涉及到各行各业的领域,不乏高学历、高素质水平的专业性人才。例如,有的幼儿家长是牙医,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教师来说,就可以通过“家园共育”的这种形式,要求?@名家长来幼儿园为幼儿们讲解相关保护牙齿的知识。通过幼儿家长生动的讲解,能够使得幼儿更加清楚、明白的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学习到日常保护牙齿的基本常识。这样来看,由有专业功底的家长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专业与权威的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同时也创新了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家长参与到具体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幼儿教育能够补充自己在相关方面的知识,使得其得到教学启发,最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2.家长参与到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能够加强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般来说,幼儿的家长大都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经历。作为幼儿的教师来说,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到具体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给予幼儿不同内容的教学体验。幼儿能够在家长所熟悉的不同领域的内容中,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幼儿对于职业选择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幼儿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具体教学环节中来,能够与自己的孩子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感,幼儿能够在更加放松的环境下学习相关知识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而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家长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来,能够在幼儿的情感发展发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幼儿家长、幼儿教育与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够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对于幼儿的情商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3.家长参与到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能够完善幼儿教育形式

作为幼儿教师,倡导幼儿家长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目的是让家长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与幼儿教师形成合作的关系,以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对于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家长具体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充分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能够进一步改变自身在幼儿教育上的错误认知,进而改变自身对于幼儿教育的具体方式,最终达成“家园共育”的教育形式,形成合力,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另外,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师来说,通过这种家长参与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来的教学方式,能够借鉴到一些家长更具教学优势的教育方法,进而不断的完善自身幼儿教育的形式,最终提高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幼儿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机制尚不完善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家园共育”的合作的机制并不完善,没有建立起家长助教活动的相关体系。虽然幼儿家长有着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在利用率上却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具体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在对于幼儿的教育中,一些幼儿的家长认为,教育幼儿只是幼儿教师的事情,自身参与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无作用。因此,这些家长呈现出对于助教活动认识缺乏理解、存在误区的现象。由于受到这样价值观念的影响,幼儿家长参与幼儿教育具体的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不高。

三、提升“家园共育”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1.丰富各类教育资源,增强家长的主动性

一般来说,家长的知识背景与职业背景是幼儿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一些幼儿教师并不了解这些资源,对于这些教育资源在利用率上呈现出不高的情况。因此,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师来说,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平台,在日常与家长建立必要的联系,全面了解家长的知识背景与职业背景,以便为幼儿教育提供较为全面的教育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资源的发掘上,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邀请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其中,以便于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面对与面的交流与沟通,进而更加确切的了解家长的基本信息。

2.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幼儿家长的职业涉及到各行各业的领域,其专业知识性较强。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应当充分的意识到幼儿家长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以便于家长共同配合,加强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所掌握的知识较为深奥,若是不对相关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幼儿很难做到很好的理解。这样来看,幼儿教师就应当与家长进行共同商讨,提取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知识要点,把握好知识的难易程度。可见,在选取家长讲解内容的环节上,是需要幼儿教师做好相应的指导的。这是因为,幼儿教师对于幼儿教育有着系统的研究与理解,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较为了解,能够符合“家园共育”的教学宗旨,进而设计出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创新模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幼儿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在“家园共育”中所出现的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机制尚不完善、幼儿家长缺乏参与幼儿教育具体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等问题,作为幼儿教育来说,应当不断研究与探索,通过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增强家长的主动性以及不断提升家长的教育意识等措施,来形成合力,来共同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最终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洁.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1).[2]张永风.人文关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及使用对策[J].时代教育,2016(22).[3]陈吉良.幼儿园小学化问题与对策剖析[J].学苑教育,2016(05).

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 第2篇

《农村学前教育之家园共育》

研 究 总 报 告

学科分类:小学学科A4学前教育 课题批准号:DX[2012]GHB110 课题类别:

课题主持人:吴碧荣

所在单位:陇西县文峰幼儿园

主要研究人员:刘小菊 田敏 蒋燕青 林洁 王文丽

目前,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差异明显,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怎样整合农村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一、基本观点(一)研究的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差异明显,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怎样整合农村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城乡教育均衡化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的状况,农村幼儿园和城镇幼儿园相比差异明显,不可同级而语。绝大多数人认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在于硬件,在于师资,在于生源。其实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师资可以培养,生源也并无绝对优劣。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异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的差异或者说是家长素养的差异。这里所说的差异不全指家庭的贫富,家长的学识,家长的社会地位,而是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阶段,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加强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家园合作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生物生态学理论

美国学者U〃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 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 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 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其中, 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生活场所是微观系统中的重要因素, 而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或联系作为中间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指出,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 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会;儿童的生态过渡(即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社会建构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的关注点在社会交往对儿童知识建构的价值和儿童认知发展的非独立性上。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 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教师和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 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幼儿与家庭关系密切,唯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使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

——1984年,美国《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

“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00年,日本《幼儿园教育要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1927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 家园共育平台的理念: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让家园全面互动起来!因此,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园互动形成合力。

近些年“家园共育”受到了幼儿园的普遍重视,大家在开展各种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新的家园共育途径。

与此同时家长对家园共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不能直接经常和幼儿园老师接触,只能参加有限的公开课等活动。有的孩子是爷爷奶奶管理和接送,有的孩子由姑姑婶婶代领接送,这样家长就失去了和老师交流的机会。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对孩子成长更加关心,对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的普及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家园共育带来了崭新的思路。现在幼儿园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投影仪都成了幼儿园老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网络更是幼儿园老师学习查找资料的重要手段。同样很多家长无论在家还是工作单位都有上网的条件。既然双方都对网络有如此大的依赖性,那么借助网络来实现家园共育的思路也就自然的成熟起来。

依托网络建立起来的家园共育平台能够大力拉近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很好的实现“家园互动”、“同步教育”、“无限沟通”,让家长更加详实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配合幼儿在家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幼儿园的品牌和影响力。

家园共育平台也极大提高了幼儿园硬件使用率,使得幼儿园的软件水平达到最高。很多幼儿园虽然硬件(电脑、数码设备等)条件很好,但是电脑的利用率不高,数码照片长期积累没有系统管理起来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使用家园共育平台能系统的为幼儿园管理各种影音数码以及文档资料,使得幼儿园拥有一流的软件水平。

(三)现状原因分析

1.儿童观落后。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农村的大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虽把孩子养大,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不知道幼儿期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对孩子的教育科学知识又不足,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往往把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只知道让孩子多认字写字,望子成龙心切,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期望过高,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每天只关注孩子学会多少知识,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不按年龄给孩子报名,等孩子入园后只重视知识的传输,让孩子感到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现象、逃学现象;轻视孩子的能力培养,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孩子的什么事都包办代替,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视身体发展,一味满足吃穿;轻视心理健康教育,总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育方式不科学。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独生子,也就只一两个兄弟姊妹,父母忙于生计,大部分孩子由祖父母带领,过分的宠爱、亲昵、照顾、纵容、包办、形成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造成教育和抚养分离;甚至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这样极端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反作用。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脱节。家长认为背得越多学习越好,让孩子死记硬背,而幼儿园的教育以玩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玩耍;父母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方法。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玩,家长会很不高兴地说:“成天在玩,能学到什么”。父母以自己的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幼儿园则让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5.家长不能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许多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教育都该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所以只要孩子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毫不客气的质问:“我们把钱交到幼儿园,教师是干什么的?就应该老师处理”。当幼儿园有家园共育的活动时,很多的家长不愿参与活动,经常会只有及个别的教师来参加,大多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参与过,甚至在开家长会时都会缺席,就连帮孩子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废旧材料报纸、纸杯、瓶子等)家长也没时间准备。

(四)当前在农村实施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教师均忽视相互沟通

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园受教育的具体状况;有些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行了;有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长的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物质铺垫。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导致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打折扣;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不必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够好,育儿观念落后,不屑与他们交流、沟通,等等。因此造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以至在家园共育上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作深究或视而不见。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合力的效果。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2.教师未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祖辈家长与自己观念上存在的差异

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祖辈们照料。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祖辈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育儿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加之受生活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教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而教师对祖辈家长缺乏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是教育孩子的“专家”,祖辈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让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甚至不自觉地会以一种教导别人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交谈。教师的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

二、主要结论

当今社会,随着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高,使得更多的家庭逐渐的重视对幼儿的基础教育,但在家园共育工作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扰,课题组通过对农村家园共育现状的调研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了农村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薄弱的原因,(1)儿童观落后。望子成龙心切,出现拔苗助长现象。(2)教育目标失衡。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期望过高,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3)教育方式不科学。过分的宠爱、亲昵、照顾、纵容、包办、形成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脱节。父母不能接受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5)家长不能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许多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教育都该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连孩子活动需要的材料(废旧材料报纸、纸杯、瓶子等)家长都没时间准备。

幼儿园要正确的引导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主动与家长沟通架起一座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情感的桥梁---信任。

1.如何改变现状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1)做好宣传,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形式(家长会,专栏、板报、家园联系栏等);(2)搭建平台,提高家长育儿认识,每学期特意安排一些亲子趣味性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家长开放日、文艺演出、观摩教学等,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沟通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了解保教内容,从而支持、理解幼儿教育,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家园感情,密切家园关系,进一步感受与孩子同乐的乐趣,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让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2.开发家长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家长来自社会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技能,我们应该开发家长资源,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参与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利用家庭与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家长在家园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家园共育活动,让家长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从而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才能达到家园配合一致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自2012年3月开始,到2013年6月结束,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课题的研究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8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制定课题实施计划,进行课题论证。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3年2月)。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分阶段进行课题研讨,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将有关活动案例、专题论文、录像资料等汇编成集。

2.研究的措施: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确保研究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以吴碧荣为组长,刘小菊、田敏、蒋燕青、王文丽、林洁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严格管理,靠实责任,使课题研究能够按照实施方案有效开展,扎实推进。

(2)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以文峰学区内几所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实际情况分析比较,并进行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的真实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以座谈的方式与个别教师进行交流,确保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和可行性。(3)我们利用网络平台收集研究资料,借鉴同类型课题研究的先进经验,扬长避短,使课题研究成果尽可能站在国内研究者的前沿。并以专家学者的权威论著为指引,保证课题研究水平及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4)课题组成员不定期的召开课题研究会,进行阶段性工作的回顾反思、分析研究、总结成果,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循序渐进,使研究过程扎扎实实推进。

(5)我们特别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汇总,包括阶段性的经验与教训。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法:根据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和理论依据、查阅有关家园共育方面的资料,了解前人研究出来的结果,为本课题提供指导,广泛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分析了解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找出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调研材料。并对问卷调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措施,并对这些对策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力求对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借鉴报刊、杂志、网络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了各种活动,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施实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依据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行,与家长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个案观察法:在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中,利用接送幼儿入园离园时间、家访、谈话等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互相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针对个别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指导,通过表扬、鼓励教育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和行为。

四、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学前教育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对策,探索、研究在农村如何更好的实施家园共育,本课题研究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践探索上,都有比较厚实的积淀,极大的便利了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完整认知,也形成更合理的提升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操作模式。

(一)农村家园共育的现状

1.儿童观落后。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农村的大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虽把孩子养大,但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缺乏了解,不知道幼儿期孩子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对孩子的教育科学知识又不足,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往往把个人愿望强加于孩子,只知道让孩子多认字写字,望子成龙心切,而出现拔苗助长现象。

2.教育目标失衡。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期望过高,把知识教育放在第一,每天只关注孩子学会多少知识,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视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不按年龄给孩子报名,等孩子入园后只重视知识的传输,让孩子感到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现象、逃学现象;轻视孩子的能力培养,认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孩子的什么事都包办代替,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视身体发展,一味满足吃穿;轻视心理健康教育,总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或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3.教育方式不科学。现状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独生子,也就只一两个兄弟姊妹,父母忙于生计,大部分孩子由祖父母带领,过分的宠爱、亲昵、照顾、纵容、包办、形成不恰当的教养态度,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造成教育和抚养分离;甚至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这样极端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反作用。

4.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脱节。家长认为背得越多学习越好,让孩子死记硬背,而幼儿园的教育以玩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玩耍;父母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方法。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玩,家长会很不高兴地说:“成天在玩,能学到什么”。父母以自己的愿望出发,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而幼儿园则让孩子自由发展。教育内容偏差,导致教育力衰弱。

5.家长不能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许多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交给幼儿园,一切教育都该是幼儿园教师的事情,所以只要孩子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毫不客气的质问:“我们把钱交到幼儿园,教师是干什么的?就应该老师处理”。当幼儿园有家园共育的活动时,很多的家长不愿参与活动,经常会只有及个别的教师来参加,大多以工作忙为借口没有参与过,甚至在开家长会时都会缺席,就连帮孩子准备活动需要的材料(废旧材料报纸、纸杯、瓶子等)家长也没时间准备。

(二)如何改变现状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

当今社会,随着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高,使得更多的家庭逐渐的重视对幼儿的基础教育,幼儿园要正确的引导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因教师在家园密切配合中起着主导作用,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主动与家长沟通架起一座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之间情感的桥梁---信任。从而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才能达到家园配合一致教育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1.做好宣传,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家长会,专栏、板报、家园联系栏等),让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里生理发展特点后,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2.搭建平台,提高家长育儿认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每学期特意安排一些亲子趣味性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家长开放日、文艺演出、观摩教学等,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沟通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了解保教内容,从而支持、理解幼儿教育,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家园感情,密切家园关系,进一步感受与孩子同乐的乐趣,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三)开发家长资源,丰富教育教学

幼儿的家长来自社会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技能,我们应该利用好家长资源,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参与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农村的老奶奶编制草辫子,编得又好又快,而有的家长会一些古老的游戏如滚铁环等,有的会蔬菜雕刻等等,我们可以先了解家长的情况和特长,邀请有才艺的家长来园给孩子教授或欣赏,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增加幼儿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

“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臵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四)利用家庭与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每个人成长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1.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家长在家园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并不明显。仔细分析,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开展家长工作仍以我们老师为中心,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在园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与幼儿园主动配合。针对这点,我们带班的两位老师,认真翻阅《纲要》的新理念,反思过去的工作,积极转变观念。

第一,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决抓好落实。要重视每学期园内进行的家长评定表的家长反馈意见,认真对待,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的接受。

第二、要把家长和教师作为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来看待。在共同教育幼儿的问题上,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合作,真诚沟通,同心同德完成育儿的使命。

第三、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

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中,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大班主题教育《可爱的石头》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去郊外捡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头,让家长和孩子把这些石头洗干净,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石头的外形像什么?你可以将它变成什么?然后由孩子带着和家长共同探讨得出的答案回到学校和老师一起完成石头作画。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又如,我们每班设臵了“百宝箱”,用于老师、家长和孩子收集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经过处理消毒充实到活动区中,供孩子操作探索。2011年元旦前夕,我们成功举办了“迎新年、庆元旦手工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大都是在老师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平时一起利用水果、蔬菜制作成的。我们园内组织拍摄作品,将这些作品完整的保存了下来。由于家长的参与,此项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亲子活动,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探索家长亲职教育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每学期初,我们就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家长的这些特点,我们有意邀请某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

我们大班的孩子正面临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两位老师请来了我们班董钰的爸爸,他是一名小学教师,我们请他来给孩子们介绍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以此来激发孩子们上小学的欲望。又如请心灵手巧的“妈妈老师”来园表演剪纸。请来了我们班柴博耀的“医生妈妈老师”讲解如何保护牙齿……来自各个行业的“ 老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了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3.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进一步形成合力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教师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两位老师主要采取了 利用“家园联系专栏”。在“家园联系专栏”中,我们时时以新引人,如创新栏目、更新版面、增加互动内容等等。其中“互动内容”主要是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家庭教育热点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吸引家长积极参与讨论,并将好的文章张贴在联系栏中,实现家长教育家长的目的。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家园共育活动,让我们的家长工作一直很顺利,家长能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各个主题的开展中,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家园共同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衡量一所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家长工作是一把重要的尺度。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和家长共同携手,让我们今天的幸福小苗长成明天的参天大树。

五、本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

(一)成果值得肯定

课题组成员吴碧荣撰写的《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发表于华夏出版社《课外阅读》2012年第八期):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家园合作入手;课题组成员刘小菊撰写的论文《家园共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家园共育是现代育儿的一种先进理念,也是家庭、幼儿园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又从参与、宣传、反馈三方面进行探讨家园共育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及家园共育策略。课题组成员田敏、王文丽撰写的论文《利用家庭与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论述了家庭与资源的重要作用,从三个方面浅谈了如何利用家庭与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田敏、蒋燕青撰写的论文《结合实际,做好家园共育》从三方面缜密论述了如何联系实际,做好家园共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上述论文立足点不同,但都能从不同角度,从现状分析到对策探讨,深刻而全面的论述了有关农村家园共育这一课题的调查研究与思考。现状事例典型,调查研究客观详实,方案对策观点新颖,措施得当,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既不失探索创新的精神,又有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

(二)端正了教师的科研态度,提高了科研水平课题组成员历时近一年,通过教师利用早上接待幼儿时间、晚上放学时间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栏、家园联谊会(“元旦”、“六一”、“国庆”联谊文艺演出等)、征求家长意见表、家长参与自制玩具的制作、幼儿教育教学展示活动等,最后形成《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在华夏出版社出版的《课外阅读》2012年底8期,《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小议》在《定西日报》2012年8月16日第3版发表,《浅议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2012.4在全县中小学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得综合组一等奖,2012.4.9论文《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论文《浅谈幼儿的创造思维》2012第9期《新一代》杂志发表,论文《让爱温暖每一位孩子》在2012年4月在年全县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论文《用爱心让孩子感受温情》共青团委甘肃省委主板的《新一代》2012第2期;完成了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方案集、幼儿活动集锦;完成了阶段报告《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农村如何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的研究》不仅将对扭转整个农村家园共育产生一定影响作用,而且对课题组成员的科研态度与科研水平是一次极大的挑战。首先端正了从客观生活现状入手,研究社会问题的科研态度,其次丰富了科研方法,第三提升了科研思维方式。

(三)提高了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

如果这次科研,家长的认识提高了,能及时、主动的与幼儿园沟通、交流,互通情报,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当活动中孩子需要什么材料时,能积极的提供所需材料,保证了幼儿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家园互动的活动中家长也有了参与意识,能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活动,为今后家园共育促进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四)课题成果的局限性

由于教育形势的动态化发展,课题组成员工作性质的局限性,以及研究对象样本的差异性等等原因,造成的课题研究成果与“高、精、深”的目标差距甚远,有待我们大家继续共同关注,共同深入研究“农村学前教育之家园共育”这一课题。

六、本课题研究的进展与社会影响

(一)研究的主要进展

1.教师利用早上接待幼儿入园、晚上送孩子离园时间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亲子运动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栏、家园联谊会(“元旦”、“六一”、“国庆”联谊文艺演出)、征求家长意见表、家长参与自制玩具的制作、幼儿教育教学展示活动等,为家长搭建了了解、沟通的平台,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架起一座幼儿园与家长、教师之间的情感桥梁---信任。每次活动都要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了解保教内容,从而产生支持、理解幼儿教育的愿望,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家园感情,密切家园关系,进一步感受与孩子同乐的乐趣,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二)成果的社会影响

课题深入分析了农村学前教育之家园共育的现状。由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不均衡等因素,造成了当前农村家园共育实施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

1.家长、教师均忽视相互沟通

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园受教育的具体状况;有些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行了;有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长的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物质铺垫。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导致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打折扣;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不必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够好,育儿观念落后,不屑与他们交流、沟通,等等。因此造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以至在家园共育上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作深究或视而不见。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合力的效果。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2.教师未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祖辈家长与自己观念上存在的差异 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祖辈们照料。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祖辈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育儿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加之受生活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教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而教师对祖辈家长缺乏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是教育孩子的“专家”,祖辈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让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甚至不自觉地会以一种教导别人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交谈。教师的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

二、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提出了如何改变现状更好地开展家园共育。

1.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家长会,专栏、板报、家园联系栏等),让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一,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脑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头言语熟练掌握的关键时期;第四,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课题;第五,同伴关系在个性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第六,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七,自尊感稳定于学前期。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里生理发展特点后,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

2.搭建平台,提高家长育儿认识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每学期特意安排一些亲子趣味性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家长开放日、文艺演出、观摩教学等,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沟通搭建重要的交流平台,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通过活动可以增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家长亲身体验幼儿教育的特点,了解保教内容,从而支持、理解幼儿教育,理解老师的工作,增进家园感情,密切家园关系,进一步感受与孩子同乐的乐趣,提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3.开发家长资源,丰富教育教学

幼儿的家长来自社会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技能,我们应该利用好家长资源,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参与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农村的老奶奶编制草辫子,编得又好又快,而有的家长会一些古老的游戏如滚铁环等,有的会蔬菜雕刻等等,我们可以邀请有才艺的家长来园给孩子教授或欣赏,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增加幼儿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幼儿园还可以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幼儿园的教育要与家庭密切合作,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臵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农村学前教育之家园共育》课题的研究按计划已顺利完成了研究工作,期间有很多的困惑和无奈:

问卷方面,教师为应付差事,没有对调查表认真研究而随意填写,造成数据失真和情况不准确的现象,影响了研究科学性。

由于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教师队伍人员紧缺,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工作忙、任务重,导致课题研究没有更多时间去更广的区域内深入调查研究,影响了研究的进程和效果。课题组人员经验欠缺和水平不高,在资料整理、信息搜集方面不够全面,撰写的与课题相关的论文理论依据不足,影响了课题研究成果的大力推广。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经费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与课题相关的机制、制度的建设不能得到完善,影响了课题研究的全面和完整性。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这次课题研究对我们的启发很大,机遇和挑战并存,虽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们将在以下方面更加努力:

1.依据课题成果,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广泛宣传,积极与家长配合,优化教育资源,增强家长的育儿知识,进而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家园共育。

2.研究制定出适合本园独特的家园共育活动,并进行推广。

3.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能力与技术,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 第3篇

1.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通信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1.2 物联网体系结构

IOT的体系结构由3层组成,其模型如图1所示。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下面简要各层次的功能和作用。

1)感知层

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感知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底层,其功能为“感知”,即通过传感网络获取环境信息。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

感知层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Zig Bee、蓝牙等相关技术。

2)网络层

网络层为第二层,其功能为实现信息的“传送”,即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网络层是感知层和应用层联系的媒介和桥梁,它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系统,负责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安全可靠地传输到应用层,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信息处理。

网络层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云计算平台等。

3)应用层

应用层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提供各类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并根据各种应用的特点集成相关的内容服务。应用层通过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以及其他管理设备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应用层的应用包括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智能检索、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2 核心技术分析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大量的传感器组成,以分布式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传感器节点以静止或移动的方式分布与协作。以无线传输方式,将整个网络覆盖范围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通过感知、采集、处理,并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的所有者。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2.2 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应用在采集位置、光强、温度、湿度、压力、生化等可量化数据。同时,对视频、音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也成为我们在医疗监护、交通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中的实际需求。因此,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s)是以传统WSN为基础,导入视频、音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感知功能而产生的新型传感器网络。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3“智能环境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幼儿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网感知层的各类感知设备借助互联网覆盖全校园,利用智能网关给予认证,结合摄像头,将学校资源整合到互联网上的一项智能应用。智慧幼儿园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将各种应用服务系统集成,使幼儿园保教工作、园务管理和家园共育充分有效融合。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幼儿在园的环境更是家长关心和关注的焦点。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实时为用户提供可靠并且全面的环境信息。通过系统,家长可以获得实时的居住环境信息,如温度和湿度、各种有害气体的浓度、光照强度、火灾信息等。同时,此系统中传感器所得到的环境参数可以为其他幼儿园设备做决策参考,最终由智能园所系统实现对园所环境的智能调节。因此,智能园所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安全、舒适、便捷生活的环境,从而使环境监测子系统成为了智能园所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关键部分与基本环节,,能否拥有一个好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关键在于能否设计出好环境监测子系统,这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 Zig Bee技术

Zig Bee技术主要用于低数据传输速率并且传输距离要求不是很远的各种通信设备之间[3]。Zig Bee的名字主要来源于蜜蜂通过跳Zig Zag形状的舞蹈来传递所发现的食物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信息,一只一只的传递下去,此种技术与蜜蜂的这种通信方式相类似。Zig Bee联盟则于2001年成立,而在2002年下半年,以及四大半导体公司共同宣布加盟Zig Bee技术联盟,以研发名为Zig Bee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标准。而在2006年作为中国通信行业龙头的华为公司亦加入了此联盟。Zig Bee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4所示。

3.2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方案

基于Zig 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故根据Zig Bee技术的标准和特点设计了由多传感器节点,协调器节点和PC组成的该系统。其中,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技术与协调器进行信息的交换;协调器则通过串口进行相连通信。本文设计的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系统功能定义:

1)温度湿度:温度传感器可以在用户设定的频率下采集区域的温度信息,并将其发送到协调器节点进行处理,再由协调器将处理结果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PC,此时,PC可按之前用户设置好的参数和程序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当然这些是后续控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2)湿度:通过湿度传感器对湿度信息的采集,再经由PC的处理后,对加湿器进行控制,即可达到科学明了地控制室内的湿度。

3)烟雾:当系统检测到烟雾浓度大于用户设定是初值时,PC会立即发送报警信号到报警装置或者是家庭成员的手机或直接报警,PC在启动报警装置的同时,或可以自动控制开窗,以达到室内空气流通的效果,保证家庭成员的安全。

4)灯光:光敏传感器可以将感知的光线强度信息发送到协调器节点,协调器则将信息传输到PC,经过处理和判断光线强度控制窗帘的开关或灯的开关。当光线过强时,可以控制窗帘自动合起,反之则可以控制其打开或电灯打开。

4 结论

“物联网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由物联网技术教学应用子模块、物联网技术教育管理应用子模块、物联网技术教育信息应用子模块构成。本文论述的是物联网技术教育信息应用子模块内容。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Zig Bee技术设计智能环境监测系统,为智慧幼儿园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

摘要: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广泛应用在安防反恐、市政管理、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交通管理、能源电力、物流零售、智能工农业、金融保险、智能建筑等领域。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物联网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主要阐述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教育信息平台,促进家园共育,实现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幼儿,幼儿家长及时有效沟通。

关键词:物联网,家园共育,无线传感器网络,智慧幼儿园

参考文献

[1]ITU,ITU Internet Report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ITU,2005.

[2]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2009.

[3]Ovidiu Vermesan,European Research Cluster on the Internetof Things–Outlook of Io T Activities in Europe,Workshop:”RFID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Are you ready?”10-11May 2010,Radisson Blu Scandinavia Hotel,Oslo,Norway,2010.

[4]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2010.

[5]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2.

[6]王志良,石志国.物联网工程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9.

[7]王汝传,孙力娟.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9.

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 第4篇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园共育;幼儿发展;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5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家长和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但却忽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人的一生来看,幼儿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影响深远。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有好的生活节奏,这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教学的几点浅。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内涵

1、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界定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

人类的行为十分之八九是习惯,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交往习惯等等,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良好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2、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

根据有关调查说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是趋早性。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宜从小培养。二是渐进性。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三是反复性。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而且,幼儿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他们正处于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关键期。“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表现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作息定时、独立进餐、安静就寝,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讲卫生、爱整洁等,可以保护幼儿娇嫩的器官,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品德习惯,如文明礼貌、友爱同伴、诚实勇敢、爱集体、守纪律等,可以发展幼儿活泼的性格,适应集体生活,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良好的认知学习习惯,如观察敏锐、注意集中、勤思考、爱提问、坐姿和写姿正确,爱护玩具和图书等,可以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启迪思维与想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素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孩子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60%的时间是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全面影响,家长们应当在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发挥好这些优势,这样既能促进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否则,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就会受到阻碍。 虽然大多家长都熟悉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问题,但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却往往会忽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加强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的协同配合,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2、主动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幼儿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幼儿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幼儿说话。”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幼儿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幼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策略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时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幼儿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大,自我控制能力差,既能养成良好习惯,又容易沾染不良习惯,如不抓紧这个关键时期的习惯培养,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习惯,而且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开发的特殊阶段,在这阶段时间里,脑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都在健康发育,是人生的一个最敏感期,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品德和性格,都是这时期培养的。抓好常规培养工作,不但使幼儿从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更可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利用家庭资源实现家园共育课题 第5篇

家庭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从省市目前的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教育机构都在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的课题纷纷而立,我们确定了《利用家庭资源实现家园共育》的研究课题。本课题从2006年6月正式申请、开题,预期两年半结题。现将现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研究背景

《教育的重要作用是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如今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提高,家园共同教育孩子被众多家庭认可。那种“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就是教师的事,与家长无关”的尴尬局面已被扭转,越来越多的家长都踊跃的加入到家园合作的行列中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西安远东保育院立足单位的实际,以《利用家庭资源实现家园共育》为教研课题。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的课题纷纷而立,但其研究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种:①家长学校的建立,旨在向家长传授教育知识,提供国内外幼教信息,全面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②研究家长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参与,诸如开放教学,半日开放活动,节假日的家园联谊、育儿征文等,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进行家长与学校的互动。③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管理(教学管理和伙食管理)以上这些课题的研究,形式多、内容丰实,但基本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家庭教育这块资源远大有潜力可挖,因为它是孩子成长三大因素必不可少的一大因素。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家庭教育资源的界定

家庭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包含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如家庭的文化氛围,家庭成员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对幼儿的具体指导、教养方法及家用设备等家庭中一切可为生活、运动、学习和游戏活动所利用的资源。按活动形式可分为生活类家庭教育资源、运动类家庭教育资源、学习类家庭教育资源和游戏类家庭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标

1、了解什么是家庭教育资源,家庭教育教育资源包括哪些内容,可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有哪些?

2、知道幼儿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初步掌握幼儿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理性地对家庭教育资源进行评估。

3、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家园共育。

(三)研究内容

1、探究何为有效的家庭教育资源。

2、尝试设计创新性家园共育活动的设计思路。

3、探索如何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实现家园共育的方法和途径,如何优化家园教育的结构,推进家园教育,全面提高家园共育深度和质量。

4、我们针对本期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的研究措施如下:

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成员,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利用好各园有特色的环境,促进家园互动。

各班根据教学活动及家长的需要选择创新性的家园共育活动及家园互动形式。

    

教研组定期开展有关家长互动指导方法,“个案分析”的交流。

收集家长教育信息,教育心得,组织家长征文活动,做出科学有效地分析。

三、目前已经进行的研究

(一)对保育院家园共育情况进行现状调查 我们分别随机抽样了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幼儿,对家长指导和参与幼儿园一系列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幼儿园组织的公开活动的兴趣强烈,参与性较强,但家长对幼儿的指导比较单一,在活动过程中缺乏仔细观察和积极配合的能力,另外,不同家庭的家长对幼儿园的重视程度以及指导能力差异悬殊。

(二)开发可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

家长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知识技能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只有将家长的有效的资源发挥到最大,才能获取最大效益。从活动入手,让家长参与活动的生成,我们通过家教园地向家长详细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动态和我们研究的课题,让家长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如有好的想法可在家园联系本上记录。我们通过家长问卷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和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为我们进行家长资源的整理提供了依据。

幼儿家庭环境调查表

问卷调查表共发放1300份,回收1222份,对家长的资源进行了统计,统计如下表:

我们教研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找出可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学历资源:幼儿家长受教育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对孩子的受教育问题非常关注,能够理性地与教师交流。“高学历家长具备较高的教育责任感,在家园关系方面,家长认为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孩子成长。”这部分资源可以帮助幼儿园开展家长学习,家长帮教活动,幼儿园宣传活动等,有了家长 的参与,抵消了一部分家长的排斥心理,会认为立场一致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 职业资源:家长群体职业各有不同,据我们调查了解可以说是365行,幼儿园家长行行都有。不同专业领域和不同工作性质的家长以“爸爸老师”“妈妈老师”“义工”等形式充实了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譬如让家长客串“老师”教授孩子一些知识和技能,如有的家长在旅游局工作,我们请他协助联系和收集有关于张家港的风景名胜,带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有的家长在交警队和消防队,我们与其联系,带孩子到部队参观演习,联欢;有的家长在电视台,我们请他协助拍摄录相,参与活动;有的家长在大学里工作,组织幼儿参观大学,在物理实验室中,家长通过做实验让孩子了解了雷电的形成原理;在标本室中,孩子欣赏了蝴蝶的美,了解到蝴蝶的种类繁多;还请一些在美术、电脑、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家长积极参与班级幼儿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孩子提供了直观形象的物体,使孩子身临其境,还充分发挥了家长的职业优势,让家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领孩子们对科学文化、社会常识、生活常识产生浓厚兴趣;家长的言行风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孩子从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在家长参与的各种活动中,孩子对自己父母的钦佩之情也油然而生,使得亲子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 经济资源:幼儿园经常要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或郊游活动,有的家庭有车,出行很方便;有的家庭较困难,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根据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让没有车的家长搭乘其他家长的车,资源得到共享,更增加了家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他们知道要互相帮助。

 技能资源:幼儿的兴趣是广泛的,家长的兴趣爱好也是广泛的,因此,善于挖掘家长的潜能,在利用家长资源的同时让家长的才能得到展示,作为家长心里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他更加支持幼儿园工作。比如,我们每学期都会有种植区,每位幼儿带来各种不同的种植,作为老师对这方面知识了解不够,不能很好指导幼儿,就可以把有这方面经验的家长请到班上,专门开展如何养花,怎样浇水,施肥;幼儿园要开展联合活动,可以请有特长的家长一起进行节目编排,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 环境资源:家长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亲朋好友。有人说亲朋好友是山,一派尊严;亲朋好友是水,一脉智慧;亲朋好友是泥土,厚爱绵绵。多了一个亲朋好友,人生就多了一份欢乐、一份安全、一份支持、一份充实。平日和亲朋好友多沟通,常走动,让幼儿在与亲戚的交往中初步学会与他人交往;咨询和学习长辈的育儿经验及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升自己育儿能力。

(三)对家庭教育资源的评估

第一,对资源进行 “需要评估”。家庭的人力、物力、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所用。因此,幼儿园应该首先考察孩子的发展需要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对资源的适宜性、安全性、幼儿园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做全面的评估。

第二,对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在资源的利用上,应该分析资源最突出的教育价值和特色是什么,有的是场所,有的是材料,有的是人员„„还应该考虑这些资源适宜开展怎样的活动,是主题活动还是领域活动,以体现该资源特有的价值。

第三,对资源“实施加工”。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水平,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筛选、搭配。当需要家长参与时,教师对这些人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尽可能使他们以深入浅出的道理、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协助他们完成幼儿园的工作。

(四)制定“家园共育”的效应图

西安远东保育院结合幼教工作特点和单位实际,构建出“家园共育”的基本模式,清楚有效的指导如何利用家庭、幼儿园、社区资源,促进家园教育优势互补,形成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为教研工作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法。

(五)多种渠道促进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1、适时的召开家长会

我们十分重视新生入园时的家长会,先由园长向家长全面介绍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园内设施、环境、班级情况,让家长简略了解科学育儿的思想;再由班上老师介绍班级环境,相互留下联系方法,教师了解掌握家长需要教师特殊照顾幼儿的事项;最后教师介绍幼儿入园后的一日生活制度。会后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努力缩短家长与幼儿园及教师的距离。

2、邀家长体验参与半日开放教育活动

通过幼儿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从整体上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解除家长的陌生感。在教学活动中,还邀请家长体验幼儿的学习过程,例如:中一班王老师设计的“有趣的塑料袋”活动中,她给孩子每人发一个塑料袋,也让家长每人准备一个,活动中教师提问:“塑料袋可以变成什么?请家长和孩子都来变一变,看看谁的办法多、变得多”?每位家长通过认真地思考和亲身体验更能感受到孩子的思维活动。

3、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互动作用

远东保育院家园联系栏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家园合作的方方面面,如:家庭营养知识、新的教育观念、幼儿园近期的教育活动或重大教育活动等等。同时,还注意给家长留一块畅所欲言栏,收集家长的一些建议,对在教育幼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使栏目不只是教师唱“独角戏”,为教师和家长沟通搭起一座彩桥。

4、使用好家园联系册 家园个别沟通是为了提高幼儿园与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反映家长或教师的建议,使家园联系册成为幼儿园与家长进行配合教育的有效工具。在填写家园联系册时,西安远东保育院注意抓住孩子个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以书面形式与家长交流。内容是固定的,如:生活卫生习惯、动作发展、学习能力、语言发展、行为习惯等,教师和家长只需在有关项目上面简单的打勾即可完成交流。

(六)创设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

1、热闹的社会亲子体验活动

现在的家长有心带孩子外出活动,又苦于孩子没有伙伴交流玩耍。因此西安远东保育院利用双休日组织家长自愿报名,开展 “西安城墙亲子竞走比赛”、“丰庆园游园活动”、“西安儿童村献爱心活动”、“家庭采摘柿子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经常吸引路人的驻足观看。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孩子们与家长亲了、与老师更亲了。

2、丰富多彩的家园共庆节日活动

遇传统节日时邀请家长在主动参与中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以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例如:在“中秋节”活动中,幼儿园小一班邀请家长入座后,孩子们给家长先递上一杯果汁,再送上一块月饼,甜甜的说一声“请吃,妈妈(爸爸...)你们辛苦了„”。同伴们互换月饼,让孩子们在同伴间感受友情、亲情。在“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迎新圣诞节”、“冬至”“端午”等不同的节日里,幼儿园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意识到父母角色的重要性,还使家长学会了怎样与自己的孩子和谐相处。

3、一年一度的游园亲子运动会

在春秋季我们每年都通过传统的活动——春秋季游园亲子运动会。有趣的“抓尾巴”、“ 钻连连山洞”、“抬花轿”等游戏串联整个活动,家长们激动地说:“亲子运动会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大家在快乐中体验到亲情。”

(七)活动后及时收集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心得

1、每月一期的《朝阳》园报

西安远东保育院为了更好地让家长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使家长的积极参与得到及时地展示,从2006年9月起,远东保育院的园刊《朝阳》问世了。每月一期向家长发放,上面记载着幼儿园教育动向,家长或教师参加活动后的心得,教师在教学中搜集到的幼儿的童言稚语,家长提供的育儿小偏方、育儿小点心等等。园刊的成功创建使远东保育院加强, 了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和展示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附图:(18期报纸)

园刊里有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有家长的育儿心得、有教师的经验只谈、有保健医生的建议还有幼儿喜欢的儿童天地,同时每期都会评选出一位本院的明星幼儿作为封面人物,吸引了家长和幼儿兴趣。他们都踊跃报名,希望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2、积极创设网页,公布网址

网络交流也是远东保育院使用的一种共育形式。在班级的家园联系栏里远东保育院公布单位的网址,让家长时常想起,家长们可以随时上网查看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信息,可以自由的与园长、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远东保育院每班的网络管理员会及时了解和回答家长的问询和有关问题。为家园沟通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四、主要研究成果

《努力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家长征文《我的宝宝》、《游园回忆„..》

《数学游戏化活动展示》、《亲子游艺活动》、《家园手工制作展示评比活动》

    

教师大量的学习笔记与观察日记

幼儿进入社区活动、趣味家园亲子运动会、半日活动开放、教学活动中与家长的合作、带孩子走出去搞些热闹的亲子活动、家长参与教学评比等

 定期开展市、片、园级研究课活动,我园在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专家一致肯定

    几十名幼儿参加市级比赛获奖

“六一”节组织的六一文艺汇演,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于二○○八年十二月顺利通过陕西省示范幼儿园的评估验收

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07年至08年期间四名教师取得本科学历,五名教师参加了学前教育专业大专段的学习。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

(一)小结:   教师以日常活动为契机是家长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等。

教师在日常交流,上课、游戏和其它活动中有意识地创设让家长参与的环节。

 教师在各项亲子活动中做有心人,发现家园共育的教育方法和合作办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

 坚持家园合作,发挥家长主观能动性。

(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情,从而推卸掉自己肩负的责任,家庭驾驭经常被忽视。

 

大班化教学,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如何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位家长都积极参与家园互动。

 孩子每天与家和园互动,家园之间如何达到教育目的统一,教育方向的一致,教育理念的认同。

 独生子女的家长缺乏育儿经验,导致孩子受到不完美的家庭教育根据调查,目前大城市父母养孩子的经验主要依靠上一辈和保姆,自己很少有时间照顾。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又要求我们家长不能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代对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 第6篇

桂林市七星幼儿园

2007年,由我园蒋小宏园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的桂林市A类课题《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按计划顺利实施,本课题于2006年12月开题,计划于2009年12月结题,在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前提工作。

2006年9月开始做开题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制定出了课题研究方案。

2006年11月8日认真做好了课题开题工作。邀请了市教科所席广涛老师和杜玉坤老师参与课题开题会。

二、扎实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共享。

1、我们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有计划地以专家讲座、教育沙龙、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了《金三角的辉煌》、《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等书籍和杂志中关于家园共育方面的内容,让教师们明确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了解了家园共育的目的及初步的方式方法等。

2、就如何做好家长工作问题,我们聘请了在这方面有经验的周嘉、黄瑾、谈茂等教师对此进行了经验介绍,并组织教师们共同讨论,探讨家园共育的新途径,解决在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每一学期初要求每个班级三位教师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拟定出详细的班级家长工作方案,再以年级交流的形式由年级主任组织年级内各班教师集中交流,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断完善。这些计划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对促进家园共育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4、组织了教师跟班学习活动。根据上学期家长们的反馈,本学期我们挑选了两位教师为家长工作方面的榜样教师,要求三个幼儿园的老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两次不定期的向这两位榜样教师跟班学习,学习她们如何组织班级家长工作、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反馈幼儿的情况等,通过观摩让教师们直观的看到榜样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策略等,为教师们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不断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经过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教师们对什么是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在课题中的作用,能够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和要求,结合班级幼儿和家长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特点来制定家园共育的实验研究计划,并能从工作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

为推动课题的实施,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活动。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膳食委员会,体现幼儿园的民主管理。1、2006年9月,我园成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分别是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均由各班选举家长参加,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体现民主管理,工作中注重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管理职能。各级家委会每学期开展1-2次,园级家长委员会由园长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学期末,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向家长委员会作出汇报,由此让家长委员会清楚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情况,而实现民主管理和家园共育。年级家委会由年级主任组织召开,班级家委会由班主任组织召开,主要商议年级和班级的重大活动安排,反馈年级、班级各方面工作情况等,真正做到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中来,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2、2006年9月,我园还成立了幼儿园膳食委员会,由每班推荐家长参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由幼儿园领导、医生、营养师、家长代表及班级教师共同讨论和分析幼儿园的幼儿伙食情况,鼓励家长提出有见地的建议和意见,解决幼儿膳食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促使家园间达成一致的见解,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后勤管理等各方面的了解和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

(二)利用不同途径和形式与家长交流,做好有效沟通和互动。

1、家长园地、宣传橱窗。内容有服务承诺、专题研讨、热门话题、家长经验交流、教学计划、班级活动、幼儿在园情况反馈、教师教育策略、卫生保健知识等。我们的各个版快独具特色,互动性强,家长们通过不同版快内容更好地了解了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为之后的理解和支持做好准备。

2、家长学校活动。我们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5次家长学校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有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的,如:《口腔疾病的预防》、《每一个幼儿都能成为天才》、《春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幼儿园多方法读读写写》等;有组织家长相互交流经验的,如:《家长育儿经验交流文章评比》、《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等,有幼儿园有特长教师组织家长学习相关技能的,如:《美术技能辅导》、《如何开展亲子活动》等,还有聘请有专长的家长对家长进行培训的,如:《如何进行手工小制作》、《怎样做面点》等等。家长学校的开展,架起了家园间沟通的桥梁,各种培训学习活动让家长逐渐明白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明确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了家园共育的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家长们的综合素养。

3、家长助教义工活动。每学期每位家长至少来园活动一次,家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特长确定来幼儿园组织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充分利用家长的这些资源,让幼儿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同时,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更深入的了解了幼儿园及班级的各方面工作,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认同感。

4、家园亲子活动。每学期我们组织全园大型的亲子活动1-2次,有亲子游园活动、亲子自助餐活动、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等,每个年级会组织亲子春(秋)游一次,每班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开展亲子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家长体验和回味了童年的生活,让幼儿感受到了与家长共同游戏的快乐,不仅增进了家园间的联系,同时也增强了亲子间的情感。

5、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每学期2次,由幼儿园统一做出时间上的安排,教师制定半日开放计划,将一阶段内幼儿的学习情况向家长进行汇报展示。这种形式让家长直观的看到了自己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各种表现,发现了孩子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让家长知道了要如何正确的评价孩子的发展,帮助家长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及时做出了适当的调整。

6、家访及约访活动。我们要求每位新生入园前教师必须要进行家访,并详细做好家访纪录,一方面是增进教师和幼儿、家长间的情感,另一方面是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性等,以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班级中出现问题或有特殊情况的幼儿,我们要求教师也要进行家访或约访,及时了解(反馈)幼儿的情况,与家长针对问题共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四、课题阶段研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家长支持工作的多了。

(二)幼儿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等各方面发展提高了。

(三)教师在家长工作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认识加深了,能从内心反思自己的不足,定下心来寻找解决的方法;技能提高了,能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利用家长资源为教育服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家园共育课题研究助教】相关文章:

幼儿园家园共育课题09-18

共育家园范文05-18

家园共育范文05-18

家园共育论文提纲08-29

家园共育论文题目04-09

家园共育论文范文05-17

家园共育策略范文06-02

家园共育重要范文06-02

家园共育汇报范文06-02

家园共育心得范文06-02

上一篇: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学习心得下一篇:物业办公室搬迁的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