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2024-06-06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精选10篇)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第1篇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它贯穿于我国整个司法领域,但对于“以事实为依据”的“事实”应当如何理解上在理论界和学术界认识上并不统一,也就是说何谓认定事实清楚,如何判断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

我国传统的事实观是“客观真实观”,即认为这一事实应当理解为司法应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法律原则所蕴含的“事实”即为“客观真实”的传统法律理念引起的司法困扰已引起了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关注。旨在弱化法院职权、树立法律权威等一系列审判方式改革举措纷纷涌现,理论上的落后成为司法改革的阻碍,确立新的理论的需求已引起众多法律人士的深思。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法律真实的司法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论争最早是在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中被论及的,在刑事证明标准问题上,有论者坚持刑事证明应当以客观真实作为证明标准,要求裁判者只有在正确反映犯罪事实真相时,才能裁判被告人有罪,即通常所说的客观真实论。有论者则主张以法律所确立的标准作为裁判的尺度,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只要达到了法定的裁判尺度,即视为真实并可以据此做出有罪裁判。该种主张通常被称之为法律真实论。[1]由于法律真实理论蕴含了多重客观事实标准所不具备的合理因素,法律真实范围逐渐突破刑事领域,扩展到民事、行政等领域之中,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司法人士的认同。

法律真实概念提出后,即引起了客观真实论者的猛烈抨击和质疑,并进而引起了法律真实论者与客观真实论者的论争。持客观真实论者反对法律真实理论的理由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真实是否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其理论的哲学基础。

从我国的意识形态和立法指导思想来看,内含于“以事实为依据”的“事实”应当是指“客观真实”的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反映论和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类是有能力认识一切客观真实的;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绝对真理的追求是可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官对案件争议事实的全面认识是完全可能的、绝对真理最终是能够全面实现的。据此,在案件事实的认识上,应该坚持“客观真实”的标准,“法律真实无法代替客观真实标准,因为无论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法律理论的角度来看,法律真实说都不能成立。”[2]。

主张法律真实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并不矛盾。传统的客观真实说所依据的认识论是一种片面化的、甚至被曲解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由三个理论要素组成,即反映论、可知论和认识论的辩证法。我国传统的客观真实理论片面强调了认识论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却忽视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曲解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这里所说的人的思维,不是指某个单个人的思维,而是“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从人类在整体上、在无止境的时代更迭中所具有的对客观世界的无限认识能力或所能实现的终极认识目标上来说的,并不等于说世界上的事物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都是完全可知的,并不等于说每个具体的人都有能力认识客观真理。人的认识符合客观的程度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的。具体到诉讼领域,“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识都属于认识的‘个别实现’,都是在完全有限的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都是不可能无限期无止境地进行下去的。因此,就每个具体案件来说,司法人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不是‘绝对真实’,都只能是‘相对真理’”[3]。

在司法审判活动中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对诉讼中案件事实的认识所能达到的程度不可能是彻底的、全面的。(1)认识主体的限制性: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法官综合原、被告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作出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的过程是认识形成的过程。法官作为认识主体,其认识达到的程度与其知识水平、能力素质都是相关的,具有不定性:“诉讼的证明活动不仅仅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再认识的过程,更是司法人员的主观判断的活动。舍弃、抛开法官这一判断主体的主观活动,强调证明活动的纯粹客观性,必然导致认识论上的纯粹客观主义,才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4](2)认识对象的限制: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事实认定,是对当事人之间所形成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争议,这种争议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既往性,即诉讼过程中的事实大部分是过去形成的事实,属于历史的范畴。案件中的事实认定,是从现在确认过去。法官无法亲眼目睹或亲自感知发生在过去的当事人的争议事实,只能由现在出发去发现过去,这种时间上的逆向性,决定了案件所认定的事实只能达到有限真实的程度。(3)认识依据的限定性。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只能依据遗留的证据痕迹来进行。而证据中存储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并不等于客观存在,证据外表真实之外,还有一个证据表达的内容是否真实的问题,即在证据中也可能包含与客观不符的内容。法律真实是建立在这种证据基础上的真实,因而也只能是一种有限的真实。(4)认识时间的限定性。案件的审理过程,对裁判者而言是属于认识上的“个别实现”,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是不可能无限期无止境地进行下去的,因此,就每个具体案件的事实认定来说,不可能象考古学家那样,花费几十年甚到几百年的时间去寻求事实真相。案件的审理必须在特定的期间内终结,也就是说对事实的认识过程不可能无限延长。对案件事实认定所达到的真理实现程度也必然受到限制,只能是相对真理,而达不到绝对真理的地步。

二、法律真实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持客观真实说的学者认为:法律真实说并不是一种完善的学说,而且在当前的背景下,这一学说还存在着误导的可能。[5]很多关于法律真实的表述给人的印象是,诉讼过程只是一个将证据材料过滤、整合为法律真实的过程,客观真实不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有的文章甚至认为法律真实并不具有客观性。[6];面对这种倾向,一个严肃的论者很容易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认识论,那么应当如何面对裁判基础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也就是说,在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理论中,是否还有客观真实的位置?[7]张志铭在《何谓法律真实》一文中也表示了同样的忧虑:认为法律真实理论会引起偏离事实真相。“在案件事实认定及其真实性的评价上,法律因素的介入会不会导致对‘案件真实情况’的扭曲、甚至歪曲呢?考虑到非法证据的排除、证人适格性要求、举证时限规定以及审限要求等情况,我们无法不提这样的问题”。[8]认为确立法律真实理论就会导致对裁判认定的事实的客观性的否定是没有理论依据的。法律真实的理念从本质上说仍属于客观的范畴。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主观标准。(1)法律为“法律真实”设定的真实标准是客观的。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第2篇

会计真实的法学视角--兼论会计真实与法律真实、客观真实的关系

会计真实的基本含义是指会计行为主体严格遵循会计规则,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从法学逻辑出发,认为会计真实的理想目标是客观真实,现实标准是法律真实,并论证了这一观点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上的.科学性与合理的可接受性.

作 者:张敬峰 蔡文春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ECONOMY 年,卷(期): 20(1) 分类号:F230 关键词:会计真实   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   目标   标准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第3篇

事实上最早的记者应该就是我国的史官, 而且在《史记》中便已经出现了“采访”这个词汇。而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 新闻采访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新闻采访工作在实际进行时, 却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采访资料的真实性, 这将严重的影响到新闻工作的进行。而且如果一个错误的新闻被报道, 那么很有可能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新闻采访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的探讨

对新闻采访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进行探讨, 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新闻采访的采访方式。由于新闻采访本身的工作方式非常类似于沟通, 所以在记者采访时, 所获得的采访资料的真实性基本上完全取决于被采访者。

而一个新闻的产生, 第一份资料便是记者对被采访者口述的记载, 而这部分资料主要是来自于被采访者对自身行为和状态的一种主观认识。由于每个人都有主观的回避性, 令被采访者所讲述的事实都成为经过其主观加工后的“产物”, 这也是采访资料真实性难以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另一部分资料则是来自于记者的观察和客观分析, 这部分的资料的真实度完全取决于记者本身的洞察力, 和对讲述真实的把握程度。虽然这部分资料与客观真实非常接近, 但是它也会受到客观舆论的影响, 从而使客观真实也存在着很大的扭曲性。

在采访中, 讲述真实受到“被采访者肯不肯说出真实情况”和“被采访者能不能说出真实情况”的影响, 令其与客观的真实性存在着巨大的距离。而就这一现象, 记者根本无法对讲述真实做出判断, 因为被采访者根本没有必须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的必要, 因为每个人都有隐私权, 受到国家的保护。在被问烦了的情况下, 即使是应付一下, 骗骗记者也没有关系, 因为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特别是涉及到一些隐私问题、政治问题的时候, 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回避, 而如果是官方、直播等采访, 人们更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那些虚假的官方语言, 从而隐藏起自身的真实想法。而且由于很多事情报道以后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这也导致了人们开始怀疑新闻报道的“有用性”, 从而产生“反正说了也没用”的心态, 选择回避正面的话题。

由于这种种条件、环境的影响, 从而导致了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那不可跨越的距离严重阻碍了新闻采访的发展。

新闻采访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的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影响新闻采访真实性的主要因素, 就是被采访者这个主体。我们只有想办法让被采访者“肯”回答、“能”回答, 那么我们就可以保证讲述真实, 从而令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相统一。

而如果我们想要解决被采访者不肯说的问题, 首先就要分析如何才能让“他”说。针对我们自己而言, 如果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 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 那么就会有很多话说。而朋友和陌生人的差别, 便在于“了解”两个字上。

所以, 我们在进行采访的时候, 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被采访者的生活习惯、爱好、工作等等, 以便于在采访中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其次就是要注意采访时的语言意思, 在调查了对方的一些习惯后, 通过语言的艺术增进两人之间的距离, 只有在一个代入感极强的环境下谈话, 才会令人发自内心的与你沟通, 这便解决了不肯说的问题。

解决了“不肯”回答的问题之后, 面临我们的便是“不能”回答的问题。关于这一点,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哪些问题是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 针对这部分隐私问题, 我们应该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之后, 再进行询问。

而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 切忌开场就提出这样尴尬的问题。刚开始应该是两个人逐渐熟悉的一个过程, 上来就提出较为隐私的问题, 直接会导致采访的失败。而且对于隐私类的问题, 我们应该将其打乱, 然后进行艺术性的加工, 将其融入到生活中去, 从侧面来寻求我们想要探知的答案, 而不是直接询问出这种隐私问题。并且在询问时,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如“和被采访者一起回忆”“举一些与被采访者相似经历的自身例子”等沟通技巧, 在增加代入感的同时, 诱使被采访者在不知不觉中透露出事实的真相, 从而达到讲述真实和客观真实相统一的目标。

结束语

新闻采访作为一种新闻工作, 其意义及其深远, 其包含的领域也相当广阔。新闻报道不但涉及到我们的生活起居, 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时事政治。因此, 一个新闻的真实性不仅仅只是一个信息真假的问题, 它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 对于新闻采访工作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不断的加强其真实性, 努力探索令其讲述真实和客观真实相统一的方法。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第4篇

关键词:莫高窟;敦煌研究院;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保护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K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5-0006-08

Abstract: For nearly thirty years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and the Dunhuang Academy have collaborated at the Mogao Grottoes. Many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projects have been undertaken including site stabiliz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causes of deterior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raining, wall painting conservation, master plan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visitor capacity studies, and most recently an exhibition at the Getty Center in Los Angeles. The collaboration has prospered because of a number of factors. These are principally common objectives, clear and agreed upon goals and responsibilities, trust, and equal contribution in terms of resources from both sides. The collaboration stands as a model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distance.

Keywords: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Academy;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前 言

莫高窟有悠久的历史,现存最早的石窟开凿于4世纪。莫高窟附近的敦煌是公元前111年作为军事要地建立起来的城市,位于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敦煌见证并参与了东西方之间的诸多商业与文化的交流。莫高窟与敦煌休戚与共,在明代关闭丝绸之路后,也随着敦煌的衰落而衰落。被废弃数世纪之后,莫高窟在清代又被重新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管理。在被废弃的这段时期,莫高窟的历史鲜为人知,虽然斯坦因1907年拍摄的照片(已知最早的照片)明显表明,当时遗址已经严重退化,并由此造成莫高窟艺术的劣化(图1)。一直到20世纪早期,当著名的藏经洞文献为斯坦因、伯希和以及其他国家的探险者所劫掠时,莫高窟遗址已饱经沧桑。只是在过去数十年间,遗址的这种变化趋势才得以逆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六个遗址之一,莫高窟遗址在敦煌学这一领域有着广泛而强大的国际关系,现在已经成为保护和管理领域的领跑者。敦煌研究院与盖蒂保护研究所之间的官方合作始于1989年,并一直延续至今。双方在壁画保护,遗址保护、管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最近在洛杉矶的盖蒂中心举办的敦煌艺术展等领域,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本文概述了双方合作的成果,同时也为类似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之间的这种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所需的必要条件指明了方向。

一 方法论与准则

盖蒂保护研究所对莫高窟保护的现代认识与实践所作的贡献,是通过灌输一种需求意识来实现的,即遗址的保护与管理需要整体推进。到20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已经在科学管理,或者更确切地说在技术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这种管理中,基于材料的管理主宰了对于遗址及其艺术的保护思考。因此,就像中国其他遗产地一样,经常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方案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灵丹妙药”法,即相信某种特殊材料可以为遗址退化状况提供解决办法。现在敦煌研究院最终采用的解决方法就是,干预或处置在保护中是最后一步而不是第一步。换言之,这种解决办法或者使用某种特殊材料的决定在保护程序之初是无关紧要的、令人分心的事情,也是对最终处置的一种干扰。正确方法应该遵循一种系统的方法论。该方法论需详细记录现存状况、诊断病害的具体原因、理解研究对象的成分及该成分在不同处理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测试不同材料的配方(尽可能使该材料的使用具有可逆性,使得对研究对象真实性的影响最小化),最终实施所选的处置方案等。后续工作就是监测,同时对监测结果归档,并保证可以将该档案用于比较研究。这种并不独特的逻辑方法的要素后来被总结归纳到专门针对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和管理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换句话说,一种新的决策方法成了规范。

对莫高窟多样化文物的保护涉及到多种文物本体及其材质。因为每种材料都有其在艺术、历史和科学方面的个体价值,所以这些物质实体的综合就构成了遗址整体的重要意义。历史的透射揭示了我们在莫高窟努力保护的该遗址令人惊奇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也包括在此背景下可视作文化价值的自然环境。遗址的环境、地形、地貌和地质不仅具有人文价值,而且与保护问题密切相关。有四个因素值得注意:遗址东边的三危山属古代变质岩系;西边的鸣沙山虽然美丽,但自古以来就是遗址保存的大敌;石窟所在崖体在地质学上属于比较年轻的、也比较脆弱的更新世砂砾岩;窟前的大泉河造就了崖体地貌,但它周期性的洪水也影响了众多底层洞窟,甚至将某些石窟埋于泥沙中。还有那些视野中看不见的、但在宏观的卫星图片上清晰可辨的构造断裂带,它们使三危山和砂砾岩沉积物并行存在(图2)。这些断层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为在很多地震活动区的断层系统都是对遗址的威胁——因此我们总是“介于两次地震之间”,尽管我们可能已经获知前一次地震的严重性,但是却不知道下一次地震有多严重。

尽管20世纪90年代在崖壁上已经修建了加固性的水泥挡墙,但很多石窟还会在未来的一次大地震中严重受损甚至毁坏。早期遗址的照片显示了石窟从中间裂开,这是历史上地震损害的证据。在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框架内,本文探究了遗址保护所使用的方法。首先比较了历史上的干预与目前所使用的处置方法;其次,中国国家文物局、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编写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及中国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最近修改并发行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修订本提供了工作的框架[1]。本文特别关注遗址所面对的威胁,旧的威胁得到控制后,新的威胁又是如何出现的;遗产结构的真实性理念,或称为自然遗产的客观真实性,总体上包含莫高窟的多种价值,如果要毫发无伤地保存下来,就必须受到保护。《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基本原则是遗产价值不受损害的预防性保护,不容许损害遗产价值的任何活动。

在数十年的合作中,就什么对遗址的健康最重要,我们的理解是在不断发展的。项目经常是并行进行的,比如第85窟壁画保护项目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编写。因为我们认识到,随着中国变化的速度、国家经济活动的显著增长,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同时解决很多保护与遗址管理问题。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使我们工作力度无法跟上威胁遗址生存的自然进程及人类活动的步伐,而该遗产地在过去近2000年中已经几经沉浮兴衰。

莫高窟的文化价值在被废弃的数世纪中受到了损害——石窟前部不复存在,崖面岩层开裂、崩毁并使石窟一分为二,将石窟艺术暴露在室外;普遍的衰退,被流沙掩埋以及淹没底层石窟的洪水痕迹等。王圆箓曾满怀善意地采取了一些错误的措施,也没能保护该遗址。除了向斯坦因、伯希和及其他人出售藏经洞文物外,他还打通石窟内墙,贯通毗邻石窟;他整修或委托他人修葺的雕塑只是对已失去原作的可悲而滑稽的模仿。这些雕塑之所以得以幸存,是因为它们现在还具有历史价值。但根据中国的法律和法规,它们其他的两种价值,即艺术与科学价值已经受到损害。不包括地震在内的自然威胁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随后该遗产地陆续地得到了敦煌研究院创始者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及其职工的保护。在中国20世纪中期艰难而闭锁的年代里,保护(用“看守式保护”一词更合适)持续到1987年,当时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开始向境外游客开放,这些境外游客与一百多年前造访莫高窟遗址的外国探险家已经全然不同。

二 合 作

自1987年以来,盖蒂保护研究所很幸运地与敦煌研究院通过开展合作项目,在保护莫高窟遗址全部真实性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这种合作体现了敦煌研究院领导的成就,最初是段文杰,后来是樊锦诗;也体现在利奥·特勒(Leo Teller)领导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和盖蒂保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蒙雷亚尔(Luis Monreal)所起的作用。他们看到了这种需求,并利用这个机会开启了这一项目,即便有距离、文化与语言等障碍,该项目也扎根下来了,并蓬勃发展至今。

三 病害与保护

材料的劣化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这一状况普遍存在着,而且其结果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尽管劣化可以放缓,但是不能通过修复等手段逆向发展,在正常情况下也是无法阻止的。关于艺术与建筑的修复有时会有如下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架上绘画或历史建筑都是按照常规修复、复原、翻新、修补、更新或重建(注意有很多以“R”开头的词语都是常见的说法),而对于考古纪念物与古迹来说,这种做法是被禁止的。我们现在所进行的保护实践起源于修复工艺,但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这种保护趋向于认为,根据需要在修复一件物品时使用新增加的材料会影响到该物品的真实性。修复可以强化其使用功能,比如对建筑的修复;或者增强其审美价值,比如试图将一件艺术作品按照其创建之初的样子予以修复。在很多例子中,这两种修复都是合情合理的,虽然现在出现了一种值得称赞的最小干预倾向,但是文物的真实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毫无争议的。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这不是同一条河,他也不是同一个人。”有人争论说,遗产现在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求对遗产进行修复或改造,中世纪时期莫高窟在改朝换代时被重复绘制或改造,前述王道士对莫高窟塑像的改造,都属于这种情况。确实这个问题是争论不休的主题,而且没有一个答案适用于所有的实例,然而通常都认为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不应该被复原,而且要采取最符合文物稳定性要求的措施。自1944年开始,敦煌研究院就致力于拯救该遗址,并且努力通过与盖蒂保护研究所近三十年的合作得到了强化,这就成了敦煌研究院的保护惯例。在此过程中,这一直都是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实践方法,在此期间《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也得以制定,因此,现在对遗址进行复原或“增补”是不可思议的。这些石窟原有的宗教与社会功能已经不复存在,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遗址的价值现在可以归结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因素的艺术、历史与科学价值,对今天包括全世界的各级社区具有教育、娱乐与经济效益,因为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公约》所规定的六条标准,因此莫高窟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 壁画:保护、展示与教育

莫高窟的壁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过去的保护处理就方法论的模式与保护材料而言,还不足以令人满意。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针对莫高窟第85窟开展了为期10年的壁画保护项目。盐害是引起该窟壁画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是壁画空鼓。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制定了系统的保护方案,项目结果已经出版[2]。第85窟是个大型窟,历史上洪水的影响,导致绘有壁画的地仗层脱落,从地面上并不容易看清上层保存较好的壁画,因此在距地面高度1米处建立一个展示平台,并用发光二极管光源(LED)照亮石窟,安装中英双语的解说牌,可以提供更好的可视性和信息(图3)。这种方法深得敦煌研究院讲解员的喜爱。然而,壁画中残存的盐仍然是个问题,有必要在环境湿度很高的情况下,采取限制游客参观的措施,以避免因周期性的盐溶解和结晶导致壁画开裂,从而造成进一步的劣化。

因为意识到中国重要的保护需求在于壁画,盖蒂保护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伦敦的考陶尔德艺术学院及兰州大学合作开设了壁画保护研究生课程。这一成功的项目正在教育并培养新一代的保护人才,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将改变未来的保护实践(图4)。

五 目前的威胁与游客管理

尽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莫高窟脆弱的艺术与历史景观的保护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壁画的保护,这在可预见的将来非常必要。同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进一步研制遗址保护所需的有效技术。有几个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比如更有效地提取盐分,虽然完全提取地仗层与绘画层中自然存在的盐分(主要是氯化钠,也有硫酸钠)是不切实际的;灌浆材料和灌浆技术也很重要,因为已完全脱离岩体的空鼓壁画分布广泛,肉眼也不容易发现。如果发生地震,绘画区域将会摔得粉碎,这对壁画来说是单一的最大威胁;而且,目前没有可以清除覆盖壁画的烟垢而不损害其底层颜料的办法。此外还面临着随着中国新发现的财富而出现的新的挑战,即大众旅游及其伴随而来的开发。敦煌市仰赖于莫高窟的旅游业,而这种旅游业在最近数十年中蓬勃发展,但是看起来在遗产界之外,没人意识到脆弱石窟的游客承载量是有限的。在游客管理方面,敦煌研究院独领创新之风,在距遗址不远处建立了最先进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要求游客在乘车参观石窟前观看阐释性的影片;同时盖蒂保护研究所引领了遗址的游客承载量研究,确定了单日最大游客承载量为6000人次[3]。几乎所有游客都在5—10月之间的6个月中前来参观,如果平均分配游客人数,这一数字约等于每年100万。这就是石窟的承载量,但是其他方面的容量也起作用:水,设施和废物处理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制约因素,因此在旺季,比如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容易出现游客拥挤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单日游客数量超过20,000人次的记录(图5)。

对遗址、游客本身的安全及参观体验来说,这一数量过于庞大,显然必须找到新的策略与应对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六 展 览

敦煌莫高窟在西方鲜为人知,当然在美国很少有人知道该遗址及其独特的历史与艺术。因此在合作数十年后,盖蒂保护研究所与敦煌研究院共同策划了在洛杉矶的盖蒂中心举办的敦煌艺术展(图6)。目前展览即将闭幕,敦煌研究院技艺娴熟的艺术家创作的三个复制窟将要返回敦煌(图7),敦煌艺术展也从伦敦和巴黎借展了著名的藏经洞出土文物(图8)。展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来自本地和国外的数以万计的游客已经参观了这个展览。重要的是,保护也穿插在整个展览主题中(图9),包括敦煌研究院创始院长们的开创性工作。本次展览以象征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之精神,反映了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

七 结 论

敦煌城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敦煌市结合在一起的是莫高窟。在历史上,敦煌与莫高窟休戚与共(图10)。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十字路口,敦煌城与莫高窟都见证并参与了数世纪的众多贸易与文化交流;随着丝绸之路的闭锁,两者都沉沦了几个世纪。即使在清朝中期敦煌被重新归入中央政府管理,敦煌仍然一蹶不振。在过去100年间,自王道士、斯坦因和伯希和那个时代以来,该遗址已经深受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的伤害。只是在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后,才开始了缓慢的恢复——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的开放政策,遗址恢复的障碍才不复存在。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又出现了一个繁荣期,丝绸之路再次恢复了生机,这一次还是被视作莫高窟历史的文化透射。当中国根据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领导重建古代贸易与文化交流之路时,敦煌与莫高窟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敦煌研究院为中国其他石窟遗址如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的保护与管理树立了有效的表率。中国旅游业发展相当迅速,威胁到最有名的遗产地如莫高窟。如果地区性的旅游负荷可以分散到大量遗址地,而不是集中于莫高窟,大家都将受益。这些遗产地需要管理规划与策略,要得到充分保护并按照现有最佳标准进行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通过好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密切关注游客管理与承载量,特别是高峰期的状况,古老丝绸之路上的这些重要遗址将会再次繁荣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阿根纽,玛莎,编辑.Peter Barker,林博民,郑军,译.Principl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Revised 2015)[M]. http://hdl.handle.net/10020/gci_pubs/china_principles_2015.

[2]Wong,Lorinda,Neville Agnew,eds.The conservation of Cave 85 at the Mogao Grottoes,Dunhuang[M].Los Angeles:The J.Paul Getty Trust,2014.

简历写作:客观真实 第5篇

“我是个工作严谨而且认真负责的人,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有着十分出色的工作表现”。在许多人的简历中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或许您说的没错,但理智的人事经理们没有理由要相信您的主观表白。

所以,简历上应该提供客观的可以证明或者佐证您的资历、能力的事实、数据。比如,“因销售业绩排名第一获得公司嘉奖”,或者“因为在某某促销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而获得主管经理赞扬”。后一个例子虽然客观性也有欠缺,但毕竟是别人赞扬的啊。 为了尽可能地客观,您的简历甚至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

真实性原则

不要试图编造工作经历或者业绩,谎言不会让你走得太远。多数的谎言在面试过程中就会被识破,更何况许多大公司(特别是外企)在提供OFFER前会根据简历和相关资料进行背景调查。

但是真实性并非就是要把我们的缺点和遗憾和盘托出,西博认为适当的隐讳甚至采用一些文字、排版方便的小技巧还是十分必要的,毕竟我们需要在下一份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第6篇

上份工作还在试用期,但是不幸得了个病必须住院在外科手术开刀,至少要3个星期不能上班,因为在试用期没有假,而手术以后什么时候能上班要看手术恢复情况,所以就只能辞职了。其实不是大病,就像割阑尾一样的毛病,也不会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工作。但是这样的离职原因能被HR接受吗?

[这样客观真实的离职原因能被接受吗?]

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辩 第7篇

关键词:真实,叙事,现实主义戏剧

就西方戏剧艺术的发展史而言 , 戏剧之真实是一条重要的脉络, 这源于古希腊模仿说对于艺术之真实的讨论。古希腊的哲人们认为戏剧是再现的, 戏剧再现的对象是生活或真理。对此最为著名的理论是柏拉图的“理式”说:他认为现实世界模仿理式, 而艺术 (在此可具体指向戏剧) 模仿现实世界, 因此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 是“摹本的摹本, 影子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在著作《诗学》中提出了艺术摹仿事物应有的样子, 这也是其戏剧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在中世纪, 戏剧成了服务教会的手段, 出现了宗教戏剧、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笑剧与愚人剧等。而在奥古斯汀的宗教艺术理论通知下, 好的戏剧被认为是模仿上帝, 好的艺术是上帝的恩赐, 这导致戏剧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在文艺复兴时期, 戏剧的理论性总结较少, 但从其剧目创作来看, 其他艺术种类中兴起的理论观念对戏剧还是有深远影响。

一、理念之真

最先抛出问题的是苏格拉底, 但是柏拉图最早认真的阐述了理念之真。柏拉图认为 , 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 “理式世界”才是真实世界。“理式”指的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万事力一物的本真或原型, 现实世界模仿理式世界而来, 而艺术家的工作是模仿现实世界。理式是先验而绝对的, 它不依存于现实世界而存在 , 它对于自身保有权威性, 且是静止不变的。“现实世界的事物通过分有理式的某一型相, 从而成为取得与所分有的型相的相似处的存在。

首先, 戏剧模仿的对象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人的行动, 这一对象不是静态的和完成的外在的某一客体。悲剧被亚里士多德定义为古希腊最高的艺术形式:“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长度的行动的模仿。”1古希腊人追求和谐的审美观, 这同时也是他们对世界的构成方式的洞见, 受此影响悲剧的外在形式要求将一段事件表达完整。柏拉图眼里, 艺术在心理和道德层面上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是基于欺骗, 他认为逼真是一般的艺术所追求的目标, 既然酷似本体却又不是本体, 没有本体的功能, 那么其唯一的作用就是欺骗。人们在观赏戏剧的时产生的感情类似于亲身经历情境时内心的活动, 这些情感会使人产生哀怜癖和感伤癖。显然 , 柏拉图没有深入研究戏剧与观众观剧的心理作用机制的异同。

在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中, 摹仿是人的本能, 人们能从模仿的作品中获得快感, 从而获得情感的“卡塔西斯”。艺术虚构在戏剧创作中的具体功能, 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直接说明, 但纵观《诗学》, 通篇都暗含了艺术虚构的维度。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们之所以相信戏剧创作中的情节是真的, 有这样一个机制的作用:“把谎话说得圆主要是荷马教给其他诗人的, 那就是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断。如果第一桩事成为事实或发生 , 第二桩即随之成为事实或发生, 人们会以为第二桩既已成为事实, 第一桩也必已成为事实或已发生——其实足假的——;因此, 尽管第一桩不真实, 但第二桩是第一桩成为事实之后必然成为事实或发生的事, 人们就会把第一桩提出来;因为如果我们知道第二桩是真的, 我们心里就会做似是而非的推断, 认为第一桩也是真的……”2如果谎言是符合事实规律的, 那么它在戏剧中就是真实的崔在。“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是有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世界, 艺术模仿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真实性的事物与事件。艺术并不依附于现实世界, 现实和历史也不能成为衡量艺术作品的维度。”3

二、自然之真

十七世纪时,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理论家们依据当时的思想标准对于亚里斯多德悲剧学说进行修正, 甚至进行修改, 其最终产物就是著名的“三一律”。三一律说起来很简单, 就是要在戏剧舞台表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内发生的同一事件。这里讲的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 , 即是向戏剧提出绝对仿照自然和绝对遵从生活规律的要求 , 从而在舞台表演中实现生活幻觉 , 模糊戏剧与真实戏剧情境的界限, 让观众产生真实生活中也能发生的情感, 力求在各方面达到最大的“真实”度。这是一种对真实的绝对模仿。它抛弃了自己戏剧规律中假定性存在的合理地位 , 愈发趋向对于生活的自然态模仿 , 。这种趋势上的力度, 从一些影响了欧洲戏剧进程的著名大师们的论述里能明显感知到。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经典作家高乃依说:“戏剧作品是一种摹拟, 说得确切些, 它是人类行为的肖像;肖像越与原形相像, 它便越完美, 这是不容置疑的。”4进入古典主义时期, “崇尚理性”和“艺术模仿自然”。古典主义所模仿的自然不是朴素的自然 , 而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的自然。在此, 他们推出了“像真性”这个艺术准则 , 也就是说艺术家要凭借理性或良知的指导来了解普遍恒常的人性, 写出人性的善恶, 这样的模仿自然才能逼真, 即“像真”。对戏剧的进一步影响, 则主要体现在舞台布景上。戏剧仿真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舞台布景的写实化处理,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狄德罗曾在这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你要戏剧作家无论在剧本的结构方面和对话方面, 都接近真实;要演员的表演和说白接近自然和实际吗?请你大声疾呼 , 要求人们把这场戏发生的地点如实地呈现出来吧……让布景师熟悉剧情发生的地点, 把它描摹得适如其分, 尤其要让他记住 , 舞台的画景应该比其它一切类型的图画更严格而真实。”519世纪后期, 左拉领导的自然主义戏剧开始了自己的舞台阶段。自然主义戏剧照相式地复制生活, 虽然一改之前虚假浮夸的舞台造型, 但缺乏艺术概括的生活原生态大量进入并占满舞台 , 戏剧无法真正反映社会现实的本质。对于细枝末节的过分放大, 使得原本应该是核心元素的情节被极大的削弱, 人的行动不再是戏剧的成因了, 这势必会造成对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的思考和阐释的缺失。

三、典型之真

同为主张“以现实为摹本”, 现实主义则不同, 它更近似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艺术反映一般的要求。现实主义戏剧要求作品再现典型的生活场景和人物, 要求作者以冷静旁观的态度将观察到的生活反映出来。它是对现实有取舍的再现, 作者的倾向性隐藏在叙事中, 因而现实主义作品又是极大地反映作者个人的社会批判的成果。再现并不是狭隘的模仿, 而是对生活主动的把握。因而这是艺术的真实, 而非生活的真实。不同作品中被反映的客观实之间, 或许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现实主义的总的要求体现在对生活的责任感中, 以及作品作为现实参照的反观和反思作用。引用别林斯基的观点, 现实主义的目标是“使艺术完全面对现实, 不要任何理想”, 或“美化现实”, 要让“艺术成为侠士以及全部真实性的再现”6。别林斯基在艺术本质的看法上承袭了黑格尔的“理念的感性显现”, 就是说艺术是形象思维。基于此, 他把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中的首要地位。“创作中的典型是什么?它同时是一个人和许多人, 一副面貌和许多幅面貌, 这就是说, 它是这样一种对一个人的描绘, 其中包括多数人, 即表现同一理念的一整系列人……”7在评《智慧的痛苦》中他进一步把典型看成理想:“理想是一般性的理念, 否定了自己的一般性, 以便变成个别现象, 既变成了个别的现象, 又重新回到它的一般性……对现实加以理想化就是把一般的和无限的东西体现在个别的有限的现象里, 不是从现实中抄袭任何偶然的现象, 而是塑造出典型的形象。”

艺术是形象思维, 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理念。对此别林斯基认为, 现实本身就美, 现实美是再内容额不在形式。现实提供现成的内容给艺术, 这内容再艺术理在本质上和在自然里一样, “现实是未经洗练的埋在矿砂堆和泥土里的原金;科学和艺术就现实的金子加以洗练, 把它铸成精美的形式。”8所以艺术美只是在形式上。这就再一次证明了, 艺术的真实不等于说话的真实——“艺术中的自然不完全是现实中的自然”9。

对戏剧而言, 典型化对于人物的塑造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现实批判主义发展至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在同样社会矛盾尖锐的挪威, 诞生了易卜生的批判现实主义戏剧。《布朗德》和《比尔·金特》是他从民族色彩浪漫主义转向批判现实主义阶段创作的两部哲学戏剧。这两部剧的主题都是揭示资本主义世界个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主人公最后失败的方式是偶然的, 但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而后创作的名作《群鬼》《玩偶之家》, 堪称真实生活之典型体现。车尔尼雪夫斯基反对典型化, 在十九世纪的戏剧里并没有多少体现, 而在进入二十世纪后, 荒诞派戏剧的产生, 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开始消解、结构。原有的戏剧创作理念失去支撑点, 轰然崩塌。即便如此, 现实主义批判戏剧一直向前发展, 至今还保持的它的生命力。

有时对比现实主义戏剧和古典主义戏剧,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 现实主义批判戏剧在其政治、社会背景下, 是多么的需要“现实的真实”, 也只有真实的残酷才能达到真实的乌托邦, 这更像是一场官司中极为重要的呈堂证供。

从古希腊时期到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思潮, 戏剧与真实的关系被不断梳理, 而真实的概念和对象也悄然辙易, 这是伴随的模仿说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进入二十世纪, 模仿说的有限性逐渐为人注意, 符号和语言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艺术领域里带来的颠覆性的思潮, 似乎令模仿说和艺术之真实被解构和瓦解了。荒诞派戏剧模仿的艺术不会被消解, 因为只要批评者还在新兴艺术中追求意义, 就意味着再现的机制仍然起着作用。荒诞派戏剧抗拒旧有的世界, 抛弃了原来人们认为的“真实的世界”, 然后戏剧并不对停滞于此。新的理念逐渐形成, 新的模仿对象也会渐渐凸显。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3]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4]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M].刘文潭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5]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M].选集, 上卷, 北京:三联书店, 1962.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7]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林陵/史敏徒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6.

[8]孙伟译,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客观而真实的高盛 第8篇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高盛,金融危机才变得覆水难收。但是无论如何,了解这样一个独特表述、特立独行的企业,了解它近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是作为以史鉴今的我们必不可缺的一课。《金钱与权力:高盛如何统治世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挖掘和揭示高盛帝国的成长轨迹,以及鲜为人知的真相。

通读了高盛的发展和崛起历史,映入我眼帘的是“诚信、超前预估、不拘一格任人、激励机制、套利、创新”等词汇。诚信是对客户的诚信,客户的利益永远至上,能盛行146年的百年老店高盛集团,没有诚信这杆大旗,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虽然企业的最高主旨是为自己谋取利益,但是高盛始终在对客户诚信这条走在前列,很多时候宁愿损失企业的利益。超前预估是说它总能具有高度的远见卓识,这和它不拘一格启用和信任新人有极大的关系,起码在高盛的最初崛起阶段它是这样做的。说起它的激励机制没有人有异议,你的套利利润或者并购利润高,你自然得到很高的分红,其他职员无需眼气,而且和在企业的职务高低无关。这样总结下来,高盛的风格很像无时无刻不在注入新鲜血液的机体,正如本书的作者所说的那样,“高盛吸收那些最好、最聪明的人才。没有人比高盛更了解市场。”起码从今天看来,从它146年的历史看来,没有人能打败它,除非它从内部坍塌。

客观 真实 批判地表达 第9篇

如今怎样写工人?一个不难理解的问题。但到底应该如何写,如何才能写好工业与工人这一显得有些老套而又很现实的话题,却又是一件具有相当难度的事。之所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是因为在这方面写赞歌式的东西不难,但要是批判性地写,或者揭露与工业发展不和谐的东西就很有难度。不久前,笔者从某报上看了专访当前畅销书《老爷子》的作者朱金泰先生的一篇报道。朱先生在回答记者时讲到,《老爷子》一书上市后,由于小说人物牵涉到房产商、交际花、退位高官等形形色色的的人物及某些黑幕,他因此接到过类似威胁的匿名电话。可见,通过纯文学意义上的小说表达,以艺术的形式和手法揭露一些真实的社会问题,没有一定的勇气与胆量,看来是不行的。而我们的工业,在其改革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揭露的东西?是否需要真实地写出工人心中的真实感受?是否需要通过客观的文字,指出工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的种种问题?面对读者,这应该是需要的,但对于另外的一部分人,却又是非常不愿意的。几年前,笔者写过一篇与工业有关的短篇小说,据可靠消息,这篇小说原本安排发表,但后来在终审时有领导认为里面写了一些不该写的东西,于是就被撤下没发。现在,这篇东西仍然保存在电脑里。自打这篇小说“遭遇不测”后,笔者的情绪大打折扣,后来就再也没兴趣写这类东西,除非写写赞歌,写写风花雪月之类的文字。

如今怎样写工人,并不是我们的作家不想写、不会写,而是在并不叫好的环境下不敢写。就说是写了,也不会有人敢发,最终只能成为一堆废纸,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换了谁都会“打死我也不会干”了。如此情况下,除了练笔和聊以自慰,便不会有人付出太多的体力和精力。

笔者认为,赞歌式的东西自然需要,而且或缺不可,因为这可以成为当代工业激进中的鼓点和号角,对于提振精神、凝聚人心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一味地只唱赞歌,也许会让人的心智麻醉,也会与文学艺术发展的方针有点不合节拍。面对我们的工业、或者工人,是唱赞歌,还是不唱,甚至如《老爷子》那样揭露一些隐匿的黑幕之类的东西,值得我们的作家好好深思。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一部反映工业与工人真实情况的小说,如果由于必须考虑到上层或周围的眼光和喜好,我们的出版社和杂志社不得不将其束之高阁,或者干脆丢弃于废纸篓,这无论如何都是对作者的一种打击,也是一种精神的扼杀。由于纯文学杂志或出版机构的左顾右盼和犹豫不决,或者干脆为自己扯起只唱赞歌的旗帜,那么我们的有志于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工人、写工业的作家,只能自叹明珠投暗了。面对工业和工人,尽管作家们有太多的话想写,但却只能游离于批判与揭露之外,硬着头皮写些不痛不痒的东西,让真实隐没于歌功颂德之内,让客观压缩在小数人的个人偏好之下。如此而为,又怎能满足大众的需要,怎能获得人们的认同呢?

立足学生真实 寻求客观评价 第10篇

第一,缺少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和自身的经验来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我们不会请授课教师拿出学情分析,也大多不会留下学生来了解教学效果,更不会对学生进行目标达成的问卷调查或者数据测查。所谓“活动设计巧妙、新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评价,是我们自己的感觉还是听了学生真实声音后得出的结论?该用什么方法去倾听孩子们真实的声音呢?第二,缺少鉴别学生情感变化的科学手段。如何唤起学生的真情,如何去感受、辨别、测量孩子的情感变化,这是课堂教学评价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但是,这样的情感变化如何感知,如何测量?第三,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习得和价值观形成的评价模糊化和概念化。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究竟应该怎样从一节课中看学生思维方式的习得情况,如何将品德课程中价值观形成这一长期过程和一节课的短时效果结合起来看?学生在事件判断中的思维方式的评价是否科学客观?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我们对品德课堂教学的评估就只会变得模糊化与概念化,不能真正达到“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这一要求。

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以为,如果要对品德课堂教学实施一种具有科学导向性的评价,使这门具有综合课程特点,融知识学习、公民素质培养以及良好情感培育于一体的课程真正收到实效,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就可以从“立足学生真实,寻求客观评价”入手,采用以下策略来避免现行品德课堂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实施前测,在了解学生真实学习起点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所谓前测,就是教学评价者(也可以是授课教师本人)在学生进入系统学习之前,对其能完成相应学习内容的先决条件(起点能力)进行测试评估。应该说,科学的前测是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前提。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该采用一种或者多种方式并用的手段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这包括: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这主要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铺垫工作;了解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可能遇到的障碍;了解学生面对新任务时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这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自我控制能力,包括学习习惯、方法、策略及风格等。

目前,可以采用的前测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问卷调查。教师首先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合理的检测题目,对全体同学进行测试。比如在《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教学前,为了解孩子跟父母沟通的真实状况和本课教学前孩子和父母间真实的情感基础,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问卷调查:(1)你如果有了烦恼和心事,愿意和父母倾诉和交流吗?为什么?(2)你最喜欢和父母沟通的方式是什么?(3)虽然有过沟通,但我们难免还会和父母发生一些小摩擦。那么,你遇到过哪些烦恼或者有过什么摩擦?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这样的问卷调查能测查出学生在授课前和父母的关系,以及对待和父母摩擦时的态度和处理能力,如此,我们就了解了学生知识和情感的起点。这样的问卷调查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只适合偶尔使用。但如果授课教师本人有兴趣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教学评估,相信会使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课前问答。如果没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时间,我们就无法进行细致的前测工作。对此,我们可以抓住教师课堂导入环节中的互动问答来对学生学习准备的状况进行了解。比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她先出示了300000的数字和一些南京大屠杀中的照片,然后问学生:“从这个数据和这些资料中,你能看出什么?”从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学习此课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基础。记得在《我们来寻根》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请学生用各种方式来歌唱我们的母亲河。学生的聪明伶俐出乎听者的意料,他们不仅在歌唱、吟诗时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甚至脱口而出“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王维的诗……”对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就不得不重点观察,这些孩子已经知道的这么多知识中,有多少是教师课前已经铺垫好的?后续的教学中,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认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评价这堂课。

日常演讲。品德教材都是按主题单元设计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例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社区、家乡、民族、世界的认识。孩子对这方面知识了解程度到底有多少?仅靠问卷和课堂问答是不可能全面掌握的。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演讲的方式来了解孩子们课前知识的拥有量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所谓日常演讲,就是教师在学期的第一节课中先行进行全册课文的学习导读,让学生在学期一开始就能全面知晓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然后在以后每堂课开始的前五分钟,选择“社区、家乡、民族、世界”中的一个主题,轮流进行三分钟口头演讲。演讲内容自选,但不能离开这四个主题。此举可使孩子对这四个单元的学习兴趣、认识水平、知识拥有量等情况客观地显现出来。

我们只有在评价前做到充分关注学生、认真倾听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为后续教学作出相对客观、科学的评价。

二、课中观察,在理性分析中评判教学目标、过程和检测评估的匹配度

客观评价品德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真实学习基础的前提下,观察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不是趋向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评价教学目标、过程、检测评估是否匹配。具体来说,我们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变化、思维方式的外在行为显现和言说方式来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指向知识、情感、方法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鉴于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涉及广泛,因此,评价教学目标和过程是否匹配,除了要考虑因人施教和因学科内容差异施教之外,还要考虑学科内容背后“隐藏”的学习任务类型,做出恰当的归类,以此作为后续教学决策是否科学的评价依据。下列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得知认知领域的各任务类型与教学策略方法的一般匹配,并成为我们实施科学评价的依据。

当然,要评价这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和教学目标相匹配,我们首先要学会分析这些教学内容将要达成的目标分别属于哪些类型。也许,理性、冷静的分析会让我们摒弃那些对“虚假的浮华和热闹”的欣赏,让我们在真实的、深刻的思考和成长中共同欣赏教师教学的生长和学生思想认识的切实提高。

三、课后评估,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来测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所谓课后评估,就是在品德课堂教学完成后,对学生已经发展或形成的学习能力再次进行测试评估,以检测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于小学品德课程来说,道德认知目标的达成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检测的。最难检测、最容易忽视的是新课标中提出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这一目标的达成不仅影响学生在校的品德课程学习,更会对离校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观念与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简单的方式是在课后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判,如《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上完后,可对学生进行以下的问卷测试:(1)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兴趣吗?为什么?(目的在于测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认知)(2)你现在怎么认识父母这个特殊的朋友?(目的在于测查孩子学习后对父母的认识有没有提升,情感是否发生了变化)(3)你和父母之间还会发生摩擦吗?你打算怎么处理?(测查孩子对沟通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沟通方法的掌握程度)(4)如果要和父母成为永远的好朋友,你还打算做些什么?(测查孩子对行为养成的认识与态度)(5)上完这节课,你在和父母交朋友方面还有什么问题?(了解孩子对与父母沟通方面的态度和情感)

这样的问卷设计比较简单,不需要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就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但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回答总体比较抽象,要花费一些时间,不够简便快捷。因此,我们还应进一步尝试如何在知识题的检测与判断中评估课堂教学效果。

总体来说,品德课堂教学评估需要我们在立足学生真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客观、科学、多方位地看待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摒弃“想当然”的不良习惯,多倾听、多研究学生,从而引导教师对课堂进行真实与本质的研究。

(作者单位:杭州市时代小学)

上一篇:医疗纠纷听证会情况汇报下一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