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继续学习心得体会

2024-07-31

幼儿教师继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幼儿教师继续学习心得体会 第1篇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2014年幼儿教师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我非常感谢教育局给我们这些幼儿教师进行的集体培训,非常感谢三天来各位老师不辞辛劳的给我们授课,也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说明教育局对我们幼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教育局“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精彩讲座,老师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

深深的理论引领。还进行了具体的观摩活动。通过这次幼儿教师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今后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是培训中我印象深刻的讲座。第一个讲座是杨丽梅为我们主讲的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分别从正确理解活动区活动、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效应、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的关系、活动区材料预设遵循的原则、活动区活动存在的问题、活动区创设与指导要点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相应的列举了很多身边的事例,真是有形有色,生动形象。通过杨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了解到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指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托,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让幼儿自主地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它能够促进幼儿自发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幼儿是通过自己的发现自主的游戏、学习的,他们在寻求游戏中的快乐;在游戏中锻炼、发展其某些方面能力,学到新的知识、本领。其次,把握年龄差异、班级特点,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所以首先需根据各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动手能力程度,设定活动目标。对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开展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个讲座是冼美娥老师为我们主讲的教师基本功方面的知识。第三个讲座时防城港务集团幼儿园副园长郑小芬老师的一日生活皆课程。接下来还有4位老师的精彩实例讲解。各位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习新《纲要》,新课程标准,学习新理念,树立新观念,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注重幼儿健康、认知、情感、态度、科学、艺术、创造性等方面和谐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育活动过程、模式、内容、形式、方法、结果、评价等方面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实现共同发展。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呼唤与时俱进的新教师,要体现在观念要新,要常新,更新,坚持发展性,树立新的幼儿观、教育观、质量观、目标观、课程观、师生观、资源观,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领潮人。

幼儿老师承担的责任有很多种,每一个幼儿高兴的来到幼儿园,而我们的责任则要保护他们的安全,教导他们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从一日常规开始,从各方面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让我们的小朋友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在健康方面除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

在这次的培训中,听到了各位同行前辈的经验之谈,我倍感荣幸,我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观点,也更坚定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学以致用,把这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篇二: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

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

篇三:继续教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2012年8月份我很荣幸地参加了由教育局举办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短短的一周培训,但是我从这次培训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让我不禁感叹要做一个好教师是多么难,也让我明白了我们还有好多好多要学习的,也知道我们前面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我们用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和对教师这份平凡而又神圣职业的满腔热情来让我自己不断地成长克服所有的困难。

本次培训都是请了专家型的一线教师来给我们讲课,分别有:

一、唐伶英老师给我们讲的《常规行为的自由度》,她针对幼儿一日常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辅导,使在场的每一个教师受益匪浅。在讲座过程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而她的话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规则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规则因人而设,也因人而废,在幼儿的发展面前,一切规则都可改变”,“孩子是未来、是希望,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为孩子的幸福同年守望”。

二、孙晓昕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幼儿园特殊行为幼儿解读》。在讲课中孙晓昕老师结合真实的例子给我们讲述了如何正确的去判断幼儿的特殊行为,如何在有效的观察下实施教育计划。她指出计划之前首先要、分析幼儿、观察幼儿、评析幼儿的状况、了解家长心理、引导家长咨询专家,再制定教育计划与实施。通过孙晓昕老师的引导之后,留给我的不只是深深的回忆,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三、讲述《国际视野下的幼儿园管理》的讲师还说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学方法,课程模式都会产生不同的幼儿园管理模式和风格。其中,讲师还说到“幼儿和教师的关系”、“学习的关系”、“影响师生关系建立的因素”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这次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我知道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才是我们基层幼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每一次的培训都是我学习成长的机会,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只是希望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教师。

2010年10月10日

幼儿教师继续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

吕铭 新学期开学前,学校组织了教师继续教育师德培训,经过漫长的暑假,我认为这次的法律教育和师德培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既是对教师即将开展的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指导,又是对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培训。对于个人而言,这次活动既让我把身心都集中到了工作上,又在很多法律法规、教师师德建设方面使自己的认识有了突破和提高,现就本次的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知法,学法,懂法,守法

本此培训的第一个板块就是强化教师队伍对于法律的觉悟。本次主要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条文。学习这些法律,既使得自己巩固了以前所学,同时又让自己站在全新的角度认识了这些法律对于自身的意义,对于所从事工作的规范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是最具权威,每个机构、单位、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最深的就是宪法的最高法律效用性和它的基本性。虽然以前也学习过宪法,但是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宪法的定性和作用,使我明白了宪法在规范国家最基本方面的准确性、严谨性、权威性、强制性和朴素性,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我对宪法的认识又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学校组织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我有很重要的作用。以前虽然知道有这两部法律的存在,但并不知道他们规定了怎样的范畴和行为规范。作为教师,学习这两部法律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而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对象几乎全部都是未成年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也是义务教育,所以通过这次学习,使得我明白了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重视和保护,知道了未成年人的权利,知道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特点和国家在这方面的要求和保障。这样,结合自己的所学和经验,以后在工作中就可以更好的教书育人,懂得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合理的,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特殊学生,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的开展工作。

通过本次的培训,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认为一定要知法、懂法、守法,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规范行为,用法律武装自己、保护自己、保护学生。

二.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培训板块我认为做的很好,近来关注社会新闻,发现在教育界、教师队伍中师德缺失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因此,进行师德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很及时、很有意义的。

本次培训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有法律、有事实。总体上要求我们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的使命是教书,但更重要的是育人,只有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才能培养出全面优秀的人才;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作为教师就要爱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而且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做老师的首先要明白,自己就是榜样,所以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谨慎、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旗帜和榜样,做表率,用积极的东西去影响学生;作为教师,从事的是教育,自己更应该坚持终身学习,用最新的知识塑造自身,保持与时俱进,这样才不会落后,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老师。

幼儿教师继续学习心得体会 第3篇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意义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教师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 贯彻新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技能的形成和社会适应的提高, 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同时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可提高教育技能, 并积极利用校内外体育教育资源,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 提高教师计算机水平和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 适应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要求, 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还可提高学历,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从而努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整体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目标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目标是教师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教师要把握新课改, 以新理念为指导, 以提高教师学历、教育、科研能力水平为要点, 与时俱进, 强化多媒体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教育培训, 切实有效的培养一支学历高、师德优、业务精的体育教师团队。具体的培训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师德目标。

学校是教育的重要阵地,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他们的言行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 建设一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促进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德是才之师, 才是德之资;无德行难远, 无才立难牢。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大力加强师德培训尤为重要, 既而师德培训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首要目标。

2. 理念目标。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兴趣的激发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这给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理念, 体现新理念, 将成为每个体育教师深思的问题, 所以, 理念目标将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目标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培训,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积极进行教学探索研究,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愉悦的发展。

3.业务目标。业务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它包括体育专业知识及技能,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实践指导技能, 教学文件中的组织编写与学生的管理能力,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能力, 人际交往的协调能力, 教育教研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学生的管理能力。另外, 随着教育发展, 更多教育专家倡导“专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等新型教师培养体系。而在其培训中目标是整个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新课改需求, 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素养, 促使自身发展。

4.心理目标。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 使之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个体达到心理健康状态, 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心理健康教育也得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

5.能力目标。时代呼唤新型教师, 教育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学习终身化的影响下, 国际教师教育日益走向开放, 教师培养层次逐步上升, 对教师能力的培养以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目标, 在能力的培养上, 应注重教师教育预见能力, 教师教育传导能力, 教师综合评价的能力, 教师新知汲取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创新设计的能力,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能力, 全面的实际工作能力等, 这些能力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息息相关。

6.现代教育技术目标。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高校体育能否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 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效果和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人本化的进程, 作为教师更应与时俱进, 并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 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多媒体, 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利用计算机办公, 并能应用于体育课教学。

7.校本教材开发及教研目标。《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试行) 》中规定“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除国家课程外, 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 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系统, 开发具有地区, 民族和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教育资源。”如广东省各校开设的舞狮、舞龙等体育校本课程资源。为此, 高校体育教师便是教的开发者和创编者, 对体育教师校本教材开发的能力及创造精神的培养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充分挖掘体育教育知识资源,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提高体育教师的校本教材开发及教研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一个完整教育体系, 构建培训运行模式必须须遵循整体思想, 同时还要结合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特点, 特点: (1) 发展教师; (2) 发展学校; (3) 发展学生; (4) 发展科研。具体运作程序有以下五个方面:

1.目标运作模式。目标运作模式是培训总体完成的任务和方向, 它通过“学习—研讨—交流—专修—发展—创新”的六个环节模式, 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教育理念、业务素质、健康心理、能力素养、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应用、校本教材开发及教研能力”等进行培训, 从而全面科学的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 并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的提高, 促进教师成长。

2. 管理运作模式。

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中, 应由专门的组织来管理, 并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逐层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如“国家教育部 (省教育部门) ——依靠部属师范大学师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办公室——体育教师”的逐层教育管理模式。并在每级的管理模式里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 逐步的运行实施。从而能更有效的开展和进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增加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3. 保障运作模式。

保障运作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保证和条件, 在高校体育教师继育培训过程中应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 如教育的政策保障机制、继续教育培训的时间安排、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编写、教育资金激励机制、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等的教育保障制度, 有力的确保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顺利有效的实施。

4. 运行运作模式。

运作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体部分, 在其实施过程中按照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逐层逐级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培训, 如“报名 (学校) ——报送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 ——组织 (省市教育行政部) ——教育培训 (部属师范大学师资) ——考评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部属师范大学相应考核、工作单位) 的逐层运作模式, 同时, 在教育培训环节还可增设学习心得交流、问题探究、教育热点讨论、学术交流等。同时这也包括了学校体育教师学历进修、晋升学位等。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适应新时代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需求。

5. 评估运作模式。

评估运作模式是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程序的重要环节, 它是评价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步骤, 评估运作模式包括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部属师范大学教育培训的考核, 工作单位的评价及个人自评等。也可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综合的评价高校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成绩效果。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原则

1.系统性原则。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程序中, 缺少任何一个模式环节都不能完整的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五个运作模式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2.教育性与发展性原则。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 必须贯穿教育性原则, 其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教师成长, 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中都具有教育性, 其教育培训的目的, 就是教师的发展, 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科研水平、学历层次等, 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

3.时代性与开放性原则。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 要永远站在知识前沿, 把握时代要求与教育发展的脉搏, 倡导新教育理念, 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具备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 教育心理学识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 且能应用与教育教学实践。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以及高校体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开放, 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空间、途径、方法和手段都具有开放性。并且提倡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及内容。从而能积极有效的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及各项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

4.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 既要有理论学习, 又要有实践操作, 理论联系实践, 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 促进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发展。

5. 科学性与实效性原则。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编定要科学, 并带有前瞻性, 同时,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能实际高效的提高教师基本素养和教研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在师德目标、理念目标、业务目标、心理目标、能力目标的教育培训任务目标下, 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科学、实际、高效的教育培训。高校体育教师要从目标运作模式、管理运作模式、保障运作模式、运行运作模式、评估运作模式等五个模式, 进行科学、实际、系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切实可行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必须遵循程序性原则、教育性与发展性原则、时代性与开放性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和科学性与实效性原则。

参考文献

[1]黄勇.信息化时代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要求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 2003.12.

[2]潘海燕.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J].人民教育, 1998.2.

[3]张艳.终身学习全球化趋势下的教师职后培训与角色定位[J].比较教育研究, 2001.6.

[4]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4.3.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2005.4.

[6]徐虹主编.教育预测与规划[M].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0.11.

[7]张斌贤.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5.6.

[8]吴德刚.关于构建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6.1.

论学习型社会中的教师继续教育 第4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

“继续教育”一词各国虽有不同,但其基本涵义却形成了共识,这就是指对已获得一定的学历教育,并已参加工作的人员所进行的各种各样教育活动,以便使受教育者不断地更新和补充知识,提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需要的适应能力。

教师的继续教育只是继续教育这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参加工作以后对知识的一种补充、更新。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有益于教师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一种继续教育。

再从继续教育当时提出的历史背景来看,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是指教师在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认识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综合提高。

二、教师对继续教育应持有的态度

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认识,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把继续教育既作为一种权利,也视为一种义务。深层的理解是:对于社会要求的继续教育,不能仅依靠个人的好恶接受或者拒绝。对于教师个体有兴趣的知识,教师当然容易接受。但是,对于教育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相关法规的学习,教师个体也必须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因为每一种行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专业知识的要求,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从教师的好恶来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继续教育对教师来说,就是一种义务。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执教学科的知识

执教学科方面也可以说是专业方面。教师在这方面进行继续教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而教师要得心应手地处理好,或者说要组织好教学,自身必须领先一步,先用新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再学习,不断地进修。

第二,与此相关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在更新,旧的学科被新的知识所取代,这样教师就有了改教新知识的任务,因而教师进修机构需要组织教师为执教新知识而进行学习。

第三,有些教师度假后,重新开始执教前,需要为适应原来的教学工作而进行重新学习。同时有些教师为获得新的执教资格,如基础学校教师打算进入中等学校教书等,这也需要通过进修来获得这种新的资格。而在这方面教师进修的内容是根据上述各种进修需要安排的。它们包括补充性的新的科学知识、新学科和学校当前的实际教学课程内容以及教师要获得某种资格必须具备的学科教学能力。

(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教师进行教育科学方面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为了使教师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包括新的教学理论思想,以便更好地胜任学校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这方面教师进修的主要内容应是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学、教学论和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在这些领域中的新进展、新研究成果。教师通过学习而具备推广某种教学方法和进行教育和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进而推动学校教育革命。同样,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和教育方面紧密相关的心理知识,更是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师教学的心理也是十分必要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见,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仅有学科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的原因,而师范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的特征就在于它强调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三)相关、相邻学科的知识

作为教师,必须有这样的一种理念:知识从它本源上来讲是一体的。这一点,可以从越来越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来加以证明。此外,在实践层面上,一个管理者具备的知识面越宽、知识的理解越精细,他所做出的决策越系统、越科学,而不是顾此失彼。作为教师,一是要树立这样的一种理念,另外还要有实践的能力,给学生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型的人材。

(四)新技术、电化教学的运用

世界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这个世界,从人类的出现到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经历了太长的时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世界的变化在呈现出一种加速度的景象。我们所要掌握的东西也必然越来越多。作为教师来讲,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东西,仅靠理念上的更新是不够的,在教学的工具、手段上也必须加以更新。从技术层面上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范围、效率,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术。

四、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自学

作为个体来说,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主要看其对客观世界了解的欲望,也就是其主观能动性的大小。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对客观世界知之更多,这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师的自我教育应被视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因素。教育当局和教育研究及文献中心应该通过提供指导、必要的文件和文献、阅览室等,并使教师有必要的时间,以帮助教师进行个人的在职培训。

(二)听课

听课是实践层面上的再学习,再教育。通过听课,就会比较出自己在知识体系、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努力程度、教育理念和别人的差异,发现不足,做出改进。除此之外,也可以发现别人上课中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避免。所以,听课是继续教育的实践层面上的最佳方式。

听课这一继续教育方式在美国也比较流行。新教师通过听老教师的课、观察老教师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等,从而学到处理教学和教育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尽快地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能力。这种在工作中培训的方式对新任教师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由于这种方式在校内进行,教师又不离开工作岗位,而是在工作中就能得到培训和提高,因而深受学校管理者的欢迎,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而且开支也最少”的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

(三)教研

教研是教师在任职学校结合教学工作边教边学。学校和教研室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鼓励制定自学规划,不断提高文化业务水平。这是在职教师最基本、最经常、最普遍的进修提高方式。

如果说,听课是从微观上做以对比,发现别人及自己的不足,那么教研则是从宏观的层面上对课程的体系加以把握。教研的内容,可以是任教的学

段的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与计划;也可以是把任教的学段的学科知识加以扩充,研讨它与下一个学段以及上一个学段的联系,把教育教学真正地落实到为教育做贡献的境界中来,而不仅仅是为功利而努力。当然,集体的教研也可以是针对章节、针对某一课、针对某一知识点的讨论,也可以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讨论。因此,可以说,教研是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四)报告

作为一些教育行政机构,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做法:邀请在教育管理或教学方面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一线教师来做报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继续教育的形式。尤其是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经历过更多的事件,见过更多的案例,他们的视角比我们的更大,也就更容易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聆听他们的报告,无疑会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从而加速我们的成熟与成功。

(五)留职带薪深造

教师的离职进修一般是短期的。在中国,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各级教师培训中心及师范院校,经常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举办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或研讨班。各学科承担不同任务的教师,按工作需要和个人条件参加短期培训,离职进修,其学习期间的工作任务由其他教师分担,进修期满回原岗位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有时学校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选派教师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新的学科教学带头人,提高其学历层次,送少数教师到高等学校参加教师进修班或专门进修部分课程,进行较长时间的离职进修。教师的离职进修除有益于个人的提升之外,更多的是会推动教育的发展。

五、学校及教育行政机构应提供的支持

(一)从体制上给予保证

在职进修制度化是很有必要的。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第69号建议指出:继续教育应该是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应定期地安排各类教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程序和方法应该尽可能地灵活,适合教师的个人需求和各个地方的特点,并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发展和知识的扩展。修订一些规则、条例和法规,以突出在职培训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效果,重视继续教育在组织机构方面的进展,并为所有教育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权利提供法律保证。

除此之外,教师的继续教育最好和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相结合,以此来激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热情。

在英国,教师的在职进修与他们日后的晋级和加薪是相互挂钩的。英国中小学晋级的主要依据是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与新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后,可望较快晋级;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通过进修获得高级证书或学位后,可望晋级和被聘为教研组长或青年教师的导师等职,而晋级又意味着加薪,加薪又刺激在职进修。

(二)从时间上给予保证

英国政府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如进修机构尽量把活动安排在非教学时间内进行,在冲突时,学校要设法解决代课问题,甚至由校长自己去代课。教师中心和所在学校常为教师在职进修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服务。

但在中国,情况却大有不同,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是不能保证的,尤其是在高中,由于很多高中不按照国家规定的开学时间开学,而是把开学时间提得很早,结果导致本来安排在假期中的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不能得到保证。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把本来应该属于教师的继续深造的机会给剥夺掉。再者,由于中国师资紧缺的缘故,有些教师若选择继续教育,随之就会出现班级无人代课的问题,因而,为学生考虑,教师也只能放弃继续教育的机会。

所以,作为教育的行政部门,以法规的形式保证教师的继续教育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行政部门的参与,教师的继续教育从时间上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样长此以往,对教师的各种水平都要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从财力上给予保证

在德国,教师工资待遇高,教师继续教育用不着过多地考虑待遇问题。德国教师目前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国际比较中处于领先的位置。战后德国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作为国家公务员,教师首先受宪法的保护,领取国家工资,不受解聘的威胁,享有职业安全保障。赋予教师国家公务员身份同时亦给教师职业与其他国家公职部门进行比较提供了基础,这有利于保证教师地位和待遇的提高。

德国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由联邦《薪金法》统一规定,它是根据教师工作的学校种类、职务种类以及工龄来确定的。基本工资每2年升级一次,工作28年后达到最高工资级别。除基本工资之外,德国教师一般还享受地区津贴、子女津贴、假日津贴、年终奖、矫正课/特殊教育津贴、职务和官职津贴。但在英国教师的工资制度中,专门设有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津贴,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并完成一年制长期课程学习的教师,其工资可比同行高4%-5%。这些措施都刺激了教师参加在职进修的积极性,是相当有效的。英国中小学教师参加进修的热情很高,参加进修的要占教师总数的90%以上。

有鉴于此,中国政府不但有必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更要为教师继续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以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均衡,使我国的国民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升。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第5篇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一直以来,我都是认为老师是极有威严的,教师的观点是不容质疑的,这就使得教师真正成为了颇有权威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包括我自己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以后也是这样认为,然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才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得不错。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

二、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高。通过继续学习,首先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虽然自己参加工作的时间也有十多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教师的职责和工作方法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但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见识大大增长了,因此,我会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方法去工作,不断努力,争取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在教育教学科研上也有新的认识,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先进个体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应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教师是实践者,应勇于不断创新,积极实践。我决心以后从尝试性的探讨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教学这一方面的研究,使自己的教学逐步向科研发展。

三、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学生掌握一些与学生相处的技能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逐步明确了以与学生相处的方向和自我塑造的目标,从而在教学工作中提供帮助。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第6篇

大新中心小学吴均

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使我感到: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上,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气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捉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第7篇

在学习魏书生等专家学者的教育观点,我们见到的老师都是极有威严的,教师的观点是不容质疑的,这就使得教师真正成为了颇有权威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然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为此,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材。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

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是“变革”。

三、更新教育观念,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

通过继续教育使我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教师的品质可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四、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

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五、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

在现实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与缺乏尊重的“严”是相对立的。因此,有时“严”做不到的事情,通过尊重这种教育手段,却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我班有几位学生,书写格式总令我头痛,有时我真想当众训斥他们一顿,但我转而一想,万事都有原因,只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像这种“病”是可以医治的。如果一骂了事,也许可以立竿见影,却容易造成师生感情上的隔阂,这种心理上的病却永难根治。于是,我分别找他们谈心,手把手地教他们格式,诚恳地希望他们把字写端正,并及时给予鼓励。后来,他们果然没有发生再让我“恼火”的事了。首先,老师要关爱和尊重所有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建立自信,使他们体会到老师是一视同仁者;其次课堂内外表现出对问题处理使用一个标准,即处处体现出公平与平等,让学生感到老师没有私心;最后,当学生有成绩或有缺点时,能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鼓励与批评。当老师做到了这三点,学生就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建议。所以我做教师的在发号施令或做出指示或准备介入之前,如果能够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询问一下他们的要求,了解一下他们的感受,耐心听取一下他们的想法,处理起问题来可能就好办多了,而且能够适时介入,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六、通过继续学习,首先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

我虽然教过每个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我们执教的时要着重加强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认真讲课,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五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多一些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全国人大陶大镛说;“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七、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过去,

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学习期间在进修学校各级领导和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为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感谢。今后我会努力并不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幼儿教师继续学习心得体会 第8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习型社会,职教师

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20世纪70年代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此后,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在全球广为流传, 许多国家将其作为教育推广的目标。在学习型社会提出的年代, 教育观念过于陈旧, 普遍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景、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好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 而当时的经济和科学的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因此, 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进行改革, 人们意识到要学会生存和生活, 必须不断地学习, 只有把教育和学习灌输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后, 我国也面临着当时国际社会类似的背景, 因此, 2001年5月,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指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 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作为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境界, 突出地提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面前。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改革开放中经济的发展和各项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具有丰富技术的各类型人才。高职教育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身, 为社会培养具有针对性技术的人才。高职教育的发展,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 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技术支持。而作为高职院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 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们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因此, 这一部分人群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培养。在目前终身学习的环境下, 研究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也更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笔者选取所在城市的两所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样本60份, 有效回收58份, 以此了解所在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需求,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继续教育正式引入我国, 是1979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之后。进入21世纪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各国越来越重视继续教育, 主要针对在职的技术人员, 通过持续的学习而获得自己所在行业的最新动态。据笔者对两所高职院校教师的调查, 其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情况为:48个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 占到总受访者的82.76%;10位受访者认为继续教育是能力补充教育, 占到了总受访者的17.24%;没有受访者对继续教育不了解。

可以看出, 大部分样本认为, 继续教育是作为一种补充的学历教育, 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得到学历的提高。回顾继续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 继续教育的确主要是作为一种学历教育的弥补而存在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教学和科研能力。可以说, 受访者对继续教育的认知还是有一定的偏颇。当然, 这一情况的出现与目前教师的考核体制和职称评定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也是造成目前一些所谓名义上是培训机构, 实质是买卖文凭的伪继续教育机构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需求分析

据笔者通过问卷对受访者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的调查, 34人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占到总数的58.62%;16人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 占到了总数的27.58%;因为上级要求或者跟随其他同事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分别为5人和3人。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参加继续教育有明确的目标, 因此在选择继续教育时有明确的方向。选择上级要求和跟随的合计占了8名, 这一小部分是被动的继续教育接受者, 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广大高职教师对于自身的发展有明确的要求, 希望通过自身的继续努力, 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无疑都是巨大的推动力。因此, 学校应想办法尽量满足教师的这种积极向上的需求, 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 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同时, 对受访者目前是否正在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 得到的结果是只有10位受访者正在参加继续教育, 占到了总数的17.24%。这一比例与前面的强烈需求有明显的反差。这其中的原因, 既有高职教师本身的因素, 也有继续教育机构的因素。

三、参加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职教师对于继续教育有强烈的需求, 但同时在参加继续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样本进行的调查发现, 这些问题主要有三类: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参加、缺少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机构、收入有限而参加继续教育费用较高。其中的主要问题是, 认为目前社会上提供的继续教育, 不能够满足被调查者的需求。有23位的受访认为其针对性差, 占到了总数的39.66%。这一现象主要与目前社会上的学历文凭导向有关, 该导向造成众多培训机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雷同, 它们不顾及学生的需求, 以完成学历教育为目的, 以发放文凭为目标。因此, 很多人为了获得学历, 不惜高价参加培训机构,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训机构的费用上涨, 并且出现了文凭买卖现象。有20位受访者认为, 继续教育的费用较高, 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这部分人有着强烈的学习需求, 但收入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面临这一现实矛盾。同时有15位受访者认为, 平时的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繁忙, 而无法参加进修。这一部分人群主要是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 他们手中有一定的科研项目, 平常还有教学和行政事务, 同时又觉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 想继续学习但却受困于现实的琐碎。

四、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对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 目前高职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 同时对于继续教育有强烈的需求, 但是因为种种的现实问题而无法完成自身素质的提高。圆满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高职教师本身、学校、继续教育机构都是一个乐于见到的局面。教师素质的提高, 无疑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同时也可以使得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从中获取收益。根据上面的分析, 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 高校自身应该注重和加强教师的综合培训

高职学校和教师本质上是雇佣和被雇用的关系, 高校对其员工本身的需求应该很了解, 同时也有义务对其员工进行培训,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方面, 高校有很多先进的教育设施以及部分学科顶尖的教师,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软硬件设施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 这不仅可以解决工学矛盾, 也可以节省培训费用。同时, 高校应该利用一部分经费加大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投入, 特别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 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对于取得明显成果的应该给予奖励, 以示鼓励。同时高职院校在提供继续教育培训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科学技术能否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 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很大一部分作用还是要依靠企业推动。因为任何一项技术成果的发明, 到真正转化成产品, 其中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这一切就需要企业的运作。企业对于科研单位的成果能否真正成为生产力有深刻的了解。因此, 加强学校、科研单位与从事生产的企业的项目合作、科研交流, 能够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 很多企业也从学校引进了高级科研人才, 所以, 邀请行业内的科研人才到学校进行科研项目或者学术交流,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能够让学校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技术的前沿发展情况。当然, 学校教师的理论建议, 也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有帮助。学校可以考虑与企业建立定向的人才合作战略, 形成常规性的培训, 形成校企双赢的局面。

2. 继续教育机构应加强创新和改革

自1979年继续教育这一概念引入我国以来, 继续教育机构对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继续教育机构的发展有相对滞后的趋势, 出现了种种问题, 如重规模轻质量、课程同质化、教师素质下降等。

我国在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其实, 作为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的人才, 同样应该施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只有培育众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众多培训机构肩负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 这些培训机构除了要在教学内容、方法、硬件等方面提高, 应更加注重教育观念的创新。要改变以往那种注重招生规模、忽视教育质量的利益驱动的教学观念, 彻底突破旧的观念, 以培养创新、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改变以往的灌输教育方式,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展学生的特长, 获得自己有用的知识, 更加强调人的发展和人文关怀。

继续教育机构在进行了观念的改变后, 应该注意提高软硬件设施, 这样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特别是在教师队伍的管理、课程的创新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方面。首先, 对于教师的管理。聘请的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必须过关, 能够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模范影响。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同时最好有较长的行业实际经验, 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对于教学管理, 要加强对授课老师的备课情况、教学秩序、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 时刻督促教师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继续教育机构应该时刻注重,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并维持教师队伍的稳定,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其次, 教育机构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大胆创新课程, 把最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市场为导向的培训才是主流, 而不是以获得学历为导向的。最后, 对于学生的管理, 应该实行宽进严出的方案。宽进是为了更多的学生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 严出是为了对学生负责。每位学生毕业时应该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 严禁抄袭, 论文的选题要结合实际或自己的兴趣爱好。

3. 高职教师应该提高能动性, 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知识的更新日渐加快, 终身学习更为必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使得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通过虚拟的网络, 教师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互动, 学生参与度较传统教学方式要高。因此, 高职教师在完成了日常教学的同时, 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了解自身的知识结构缺陷, 加以有针对性地学习, 才会有更好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众多的青年教师更有可能不局限于实体的继续教育机构, 通过互联网进行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不仅费用相对较低, 而且极其方便, 可以随时进行。在线继续教育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优点, 学生可以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并且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进行学习, 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因青年教师收入相对有限而工作繁忙的矛盾。因此, 高职教师应该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地学习, 不仅自身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 也可以把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日常工作, 丰富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 高职教师应该注重同业间的交流学习, 去同类型学校进行观摩, 或者参加所在学科举行的研讨会, 在与同业中的优秀人才的交流中吸收有利于自己的知识, 从而获得进步。积极投身教学科研活动, 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为科研活动往往是对自己熟悉的一些领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研究, 这些问题的解决, 需要参与者深入地学习, 高职教师在参与科研活动的同时, 不但获得了知识, 同时还解决了问题。

4.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 规范继续教育市场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 很早就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 但教育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一直不高。我国从1993年就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这一目标, 而让人尴尬的是, 从2002年开始, 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份额竟然持续走低。政府要加大教育的投入,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落实把“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是我们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首先, 政府应该加强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 特别强调财政收入对教育的投入, 确保教育投入资金使用到位合理, 加强资金的使用审计。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提供符合现代化教学标准要求的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等教育基础硬件设施。硬件条件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但不是最重要的, 更加重要的还是软件设施。政府应该加强投入, 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收入, 特别是西部地区。因为教育的发展, 始终离不开教师队伍, 只有保障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生活条件, 他们才能安心地从事教育工作。其次, 政府应该注重对继续教育机构的规范。近年来出现了一批注重规模而忽视质量的文凭买卖机构。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的清理和整顿, 规范市场的准入制度, 为继续教育机构更好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通过对当地两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调研, 发现高职教师对于继续有着普遍而清醒的认识, 且对于继续教育有较大的需求, 但因为工作、收入等原因而无法参加继续教育。相信通过学校、继续教育机构、政府和教师自身的努力, 采取上文所述的措施, 必将能够改善目前继续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局面。让更多有需求的高职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 获得真正适合自己的知识, 进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为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具适应性和创新性的人才, 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红梅, 张瑞庆.发展职业教育对继续教育的启示, 继续教育研究[J].2010, (6) :72-73.

[2]王金波.以“三轨”为基础的多元化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悉[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10, (7) :65-66.

上一篇:青春的旅行美文下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ding教学工作总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