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2024-07-05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精选15篇)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第1篇

聆听智慧 用心成长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济水东庄学校 陈巍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4月12号,在中心校的组织和带领下,我有幸聆听了南京芳草园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班主任、南京市鼓楼区师德标兵郭文红老师的讲座。听完之后,我的思想上受到了不小的触动和冲击,谈不到“茅塞顿开”却也有了点“路在脚下“的感悟。

郭老师在讲座中主要介绍了作为班主任怎样和家长打交道,怎样让家长在班级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郭老师说我们要牵手家长,快乐成长。她用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一本本班级日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和家长斗智斗勇的故事,使我明白了要想做一名让家长信赖、折服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勤勉、敬业。这些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但郭老师做到了,她一步一步走来,艰辛委屈也好,快乐欣慰也罢,始终是用心在面对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郭老师在和孩子及家长的交流中,不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讲套话,而是把孩子放在心中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他们平等对话,一点一滴地引导他们成长。她说只要让家长感到你是真心的,这个力量是势不可当的。郭老师的教育行为正应验了陶行知先生 的一句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郭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还采用家长讲座的形式,她让每个不同职业的家长为孩子讲述自己精彩的故事,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为自己感到骄傲,也都精心的准备,每一次家长讲座,孩子们都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既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又促进家庭成员间 的和谐关系、加深了家校间的相互信任。郭老师让我懂得了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班级教育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教育应当充分运用。

郭老师还讲了好多她与学生们之间的故事,她和她的孩子们都认为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听郭老师讲座就像在听评书,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在我们普普通通的教师身上也时常发生着。从郭老师的表情、眼神和动作中,让我感受到她是快乐着的,那是她与孩子们之间的快乐,是她辛勤工作中的快乐,是她无私奉献后收获到的快乐。

郭老师的讲座把我带入了她的快乐的精神世界。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她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幸运的……但是无论听什么样的报告,都不会教给你一个统一的方法来管理和教育自己班级的学生,这需要自己真正用心的琢磨与思考。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症下药。我作为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应该了解低年级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及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还要经常地联系家长,和他们进行沟通,把我学到的这些知识有效地运用到我的班级管理中。

最后,感谢中心校领导和校领导给了我一次深入学习与思考的机会,也许我还不够优秀,但是我会不断的努力,像郭老师学习,向其他优秀的老师学习,像身边的老师学习。让自己的教育之花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彩!

谢谢大家!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第2篇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入冬的宁德透着股股寒意,但坐在学术报告厅里却多了一丝暖意。一会儿,一位中年女教师坐在前面的讲台,原来她就是今天的报告人——南京芳草园小学高级教师郭文红。她慈爱、儒雅,听到她说的开场白更显得谦虚,她说自己是一名数学老师,没有诗样的语言,只是坐在这里向老师汇报个人的工作成果。

郭老师的报告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她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座的老师,童年的记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成年面对的困惑都来自于童年的经历,我们老师就是制造童年记忆的人!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小举动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郭老师还说,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他具有无限的张力;童年过于沉重、劳累,他就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厌倦人生,所以郭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给学生留下温馨的记忆,即使在学生大学生毕业以后,都记得郭文红老师曾经对他们的教诲。郭文红老师通过一个个感人的事例,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一句句诗意一样的语言呈现给我们老师,我们就像在品味大餐一般,视听觉都得到极大的满足。我们的情感随着郭老师故事的起伏推进时而焦急,时而伤心,时而快乐,时而感动,热烈的掌声是对郭老师精彩报告的最高评价。

我觉得许多活动体现了郭老师的独具匠心。如:新颖的作业布置。在家长会上,郭老师给家长布置一项作业:在孩子熟睡时坐在孩子床边认真看着孩子,不要想着烦人的分数,想着孩子的优点,然后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再如:给学生拍照。用给学生拍照的方式,记录学生平常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自己中的照片看到自己行为中的不足,以得到良好的改正。

其实,细细推敲,这是郭老师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希望学生除了分数,还要懂得爱,而引导或教会学生感动是我们老师的责任。这点做法引起我的深思,我经常会在班里当着学生的面说他们不会回报父母的爱,不懂得关心家人,细想,我们老师有没有在课堂教孩子去理解家人的方法、途径呢?又有多少时间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只是一味地埋怨孩子,实则是老师的错误思想在作祟。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像郭老师一样,对待“问题学生”,要更多的用包容的心去看待他们的缺点,不能一味的批评责骂,用尊重、理解、鼓励的方式与他们“交心”,让他们在老师的关心爱护下不断成长。

另外,郭文红老师还创造性的用“班级日记”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记录“班级日记”,将一天中发生的想写的事写出来。班级日记就像每个学生自己的“谈心本”一样,让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反省。

郭老师用爱、用情、用智慧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用心在记录孩子们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互相重叠并交相辉映,给自己和孩子们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给在座的老师留下一抹温馨的回忆。感谢郭老师,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也会向郭老师学习,用一颗幸福的心去做幸福的教育,给孩子们一抹温馨的回忆。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第3篇

从新课标的解读到阅读教学本质, 都在为我们传递一个理念, 那就是关注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 “发展语言”摆在了首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去做呢?培根说:没有积累, 就没有学习, 没有记忆, 就没有学习。因此, 语言能力, 靠得是日积月累。教师应通过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学生通过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徜佯书海, 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背诵大量的经典名篇, 积淀文化的底蕴。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阅读再阅读, 积累再积累, 能懂则懂, 对于有些篇目可以不求甚解, 只为丰富语言的根基, 恪守语文教学的灵魂。

如赵老师用《赵洲桥》一课AB案教学, 生动地展示了今日和往昔教学侧重点的不同。昔日, 我们曾以具体详细的分析, 体会赵洲桥的坚固与美丽, 由此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今, 赵老师不落窠臼, 用丰富的外延, 拓宽了学习的内容, 从图片的对照、诗歌的引用等, 借助教材, 进行了更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而那所谓的“美丽与坚固并存的赵洲桥”只是成了一个文字的载体, 一个学习媒介。因此, 淡化, 甚至摒弃内容分析和文章深刻的内含的挖掘, 才能回归语文的本真。

可现状中, 我们常常陷入这样一个陈旧的俗套之中。对于文本的教学, 更多的是关注内容与情感, 而忽略了文字的本身。有时总是把那内涵的挖掘和情感的体验当成了评课议课的主题, 有时甚至还会为某个巧妙的设想而大加赞赏。可这样的挖掘与体验, 妥当否?尤其是小学语文。于是, 想起了前几日听的一节《冬阳·童年·骆驼队》, 在课堂上, 为了品味“学骆驼咀嚼”这个段落, 老师采用了观看视频、圈画重点词语、讨论、模仿动作等各种方法, 看似品味深入, 貌似也挺生动精彩了, 可是学生却完全没有诵读, 没有去欣赏语言, 那这岂不是捡了情感, 却丢了文字吗?孰对?孰错?如果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师, 而是一位名家在深入地剖析呢?我想, 这就不能一概而论吧。

一个个的教学专家, 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 都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思想,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阅读让我们看到了深度, 那这种深度不就是需要细细的挖掘与品味的吗?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诗意的美感要靠诵读来体现;那美的意境、美的意蕴不也是需要品味与挖掘的吗?名家自有名家的风采, 名家也各有名家的观点。我想, 身为普通教师的我们, 不能一味地听信, 也不能一味地模仿, 当然也不能全盘地否定, 而是要消化着吸收, 要真正结合自身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特点, 组合、创新, 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第4篇

听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学红老师的讲座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新课改有很多地方让我茫然,正是李老师的讲座让我在一次次中感悟中豁然开朗.

李老师很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的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首先是明确大目标,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让人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教育必须面对现实、面向未来。所以教育要以现实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要开发现实的智慧和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让人变得更聪明,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那么就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 避免“无人”教育,不要把课堂与生活割裂开来,把课改与实际结合起来.

其次是中目标,也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当然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注重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方法。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政治课

还有是小目标,即每节课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要根据课型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朗读欣赏法,语言品析鉴赏法,比较阅读法等.关于读有时太繁琐、太沉重,以致学生不会常态读了。所以内容都寓一种过于饱满的感情在里面,带有的、表演的性质。有许多名师的课贻害无穷,往往使老师们在刻意模仿中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教师要把心态沉下来,想怎样实际交流,想给孩子什么。

听陈鹏老师讲座有感 第5篇

2014年3月28日的16:40,我在行知楼201听了陈鹏老师关于“梦想的奋斗”的讲座。当时是室友给的门票,因为不想辜负其好意,所以便去了。但当讲座开始时,我知道我没有白来。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陈老师面含微笑的走进了教室。在演讲的过程中,他先与同学们分享他的大学时光,不知不觉中便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然后,他便讲起了他梦想的开始与奋斗的历程。其中,陈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平和的态度一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而他总结的听讲座连锁感受“听时很激动,听后很感动,一觉之后一动也不动”也成了我消灭自己借口的必杀技!

要想成功,首先要有自己的梦想,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梦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梦想分成一辈子的梦想,一个阶段的梦想,一年的梦想,一个月的梦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梦想。而陈老师也给我们忠告,要避免“一觉之后一动也不动”就从完成小目标开始!

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蓝图构画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于是陈老师告诉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应该是做决定。再完美的计划方案都比不上一个决定来的重要。

由于教室座无虚席,我同许多同学站在后面知道陈老师讲座结束。在情绪平静后,我才微微体会到俞敏洪曾在北大演讲时说的“不管你是优秀强大的雄鹰,还是弱小的蜗牛,都一定会最终登上金字塔顶的。只是所用的时间不同,雄鹰也许不用很努力,只需轻轻一反就能很容易到达塔顶,但只要蜗牛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一个劲儿的往上爬,总有一天,也许会很长久,但一定会到达。所以我想说,现在的我们大学生也是一样,一定会有雄鹰,也一定会有蜗牛,但是只要我们奋力前行,艰苦奋斗,蜗牛也会有春天,也会到达胜利的彼岸。”的意义。

游琴

听魏星老师讲座有感 第6篇

刘平

有幸倾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星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曾经也听过魏星老师所上的课,真可谓是“灵动大气,活实兼备”,他主张“按照言语生成的规律来教,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从他的课堂能真正让你体会到这一点。而今天听了他对新课标的解读更让我感受到他那深厚的语文素养,开阔的学术视野。

魏老师从几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但我最关注的是他关于识字写字教学,在解读这部分内容时,他把六位老师的课放到其中,逐一进行点评,虽然我只听了三节课,但我从查静老师的课堂已经充分感受到,她对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视。遗憾的是没有听到南京琅琊路小学查晓玲老师的识字课,魏老师点评时特别强调了査老师改变以往的识字教学规律,不是仅仅只让学生记住字,再组词,造个句子,这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字,体验到语言文字的生命感。而査老师就能从一个“包”字进行延伸,先抽象化,最后再回到现实中。已把学生的智慧指向看到的,学生心灵触及到的。就连新课标也规定每节课要有10分钟的写字时间,可见现在的识字写字教学已是重中之重。

魏老师讲到要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来教,他强调要创造真实的情景,我个人也认为给学生创造语境很重要,特别是语文教学,只有创造情景并把学生带入情景,才能让学生去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魅力。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第7篇

这次, 他为我们奉献的是《作文教学的秘诀》。除了一如既往地大力宣扬读书的好处、引领我们品味学生作文比赛的一等奖作文《幸福》, 更有惊人之举———为学生的抄袭辩护。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其实, 对于学生的作文抄袭, 我也是碰到过的;不过, 我不敢堂而皇之地为其辩解, 就算有也只局限于极少数实在写不出的孩子。而赵老师居然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深入思考, 并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抄袭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我只能慨叹———敢想, 敢做, 并能化腐朽为神奇, 这就是差距。我想从两个方面梳理自己的收获。

一是抄袭作文, 与大逆不道无关。

作为教师, 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原创, 表达真实的自我。于是, “抄袭”就成了过街老鼠, 对此, 我们更多的是“喊打”, 并简单地“上纲上线”———思想道德有问题。“抄作文!简直大逆不道”、“不会写就别写, 不要做见不得人的事情”……甚至如戏弄老鼠的猫:“这是你写的作文吗?”洋洋自得于自己的火眼金睛。

其实, 任何问题的出现, 我们都要关注深层次原因, 分析到根本上———学生积累太少, 无法下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老师一连串的追问让我们警醒:如果我们不“能布置出让学生可以沉下心来观察体验自己的生活、又充分表达个人看法和主张的题目”, 怎么办?不少学生, 特别是那些“后进生”, 不能“我手写我心”, 只能憋出来二三十个字的时候, 该怎么办?学生作文的源泉也是生活, 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 但是, 很多农民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可谓登峰造极, 但是为何他们没有成为赵树理?当那些作文总是在C、D档次徘徊的孩子们提起作文就痛苦不堪的时候, 除了允许他们抄以外,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因此, 我们要摆正一个观念:抄袭作文与道德无关, 与学生的无助、学习困惑密切相关。而且, 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 教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这样无微不至地逐一关心帮助辅导那一半以上的患了“作文恐惧症”的孩子们呢?于是, 抄袭成了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唯一出路。

二是智慧抄袭, 搭建学生创作梯。

既然我们无法杜绝抄袭, 那么, 怎样将这一行为变为真正的学习、助力学生的写作之路呢?赵老师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1.充分利用作文书。让学生继续对照要求寻找文章, 认真读读, 找出那些可用的材料, 剔除不合适的部分。有时候, 学生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来把这些内容有顺序地组织起来、如何来把自己心中对于所观察事物的感悟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了比较之后, 学生至少能把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初步结合起来了。

2.创造条件让学生抄。他们只是“抄”了一些好词好句, 而且是符合自己特点的好词好句, 这样反而让自己的作文变得具体、生动。因此, 在习作前, 根据习作的要求,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一些好词好句 (包括学过的课文中的) , 让学生预先读读, 争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习作时可以用上它们;并激励学生:只要你多读书, 读好书, 这些好词好句会成为你自己的。终有一天你会发现, 别人作文本上引用的好词好句是出自你口!

正如皮亚杰认为:“模仿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鲁迅先生也说过:“会摹仿决不是劣点, 我们正应该学会着‘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的吗?”

3.引导孩子积极地模仿。首先, 要引导学生“抄出水平”, 能找到所要模仿的作文的优点。读了一篇好文章, 要知道好在哪?哪一点对自己启发最大?哪一点适合于自己去模仿?逐渐地看出越来越多的文章的“门道”。其次, 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要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要利用模仿为自己的作文服务。

4.不同的学生, 抄的要求不一样。优等生可抄高一个甚至两三个年级的, 最好是名家的;中等生抄同年级的;后进生抄低一个年级的。

听赵谦翔老师讲座有感 第8篇

2014年7月25日至26日,县教育局聘请了来自北京、天津的教育专家和知名校长,在县电影院举办了中小学校长暨骨干教师培训会。我作为一名中学副教导主任、县级骨干教师有幸参加了7月25日、26日两天的的培训。其中听了赵谦翔老师的讲座《敬业·创业·乐业——我的成长之路》,感觉受益颇多。赵谦翔老师除了谈自己的教学生涯,还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这些都让我感觉到赵谦翔老师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者。赵谦翔老师讲述了他的成长道路,赵老师的高尚师德、高超本领令人折服,现把我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名师也是普通人,但他们能成为名师,必有其过人之处。

1、坚守自我,完善自我:因历史和家庭的原因,赵老师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学习。在生产队时,别人吹牛打牌,他读外语背古诗文;当代课教师,别人只图换工分儿挣钱,他却一门心思为了学生,备课、上课、家访,忙得不亦乐乎。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非凡的成绩,赵老师由代课教师一步一步成为了全国十杰名师。

2、不甘寂寞,耐住寂寞:赵老师说,他从步入杏坛到成为名师,是一步步熬出来的。可见其中的辛苦与磨难有多少。我们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到底。

3、坚守教学个性:赵老师教语文,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别人搞题海战,为升学率而忙乎,他关注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进行拓展式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社会知识,努力实现升学与素养双赢。他的“绿色语文”让学生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学生吟诗赋词、才华横溢,真是让人叹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赵谦翔老师的“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古典诗文鉴赏课、现代文学精品课、班会感悟课、“东方时空”课。

首先,是将唐诗宋词这一绿色阅读注入学生血脉,以达诗化育人的教学目标。古代中国十分注重以诗育人的教育理念,比如中国的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就是历朝历代的标准教材。十年“文革”造成了我国诗歌文化传承的一个断层,诗歌文化在现代语文教育的地位被大大地削弱,赵谦翔老师顶住层层压力还原古典诗词歌赋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得以通过学习诗歌完善人格,诗意地栖居于生活中,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赵谦翔老师可以说是很好地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

其次,赵谦翔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歌赋,还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现代文学的精品,这很好地体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师对中国后代的期望——古今贯通。

赵谦翔老师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其拓展式语文教学实验的重头戏就是绿色作文。赵谦翔老师实施绿色作文的战略主要是以班会课和东方时空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有感而发,有事可言,有理可辩。赵谦翔的学生作文水平极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优越性。绿色作文纠偏应试教育下由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构成的灰色作文,以真情实感筑就道德人生。他的教学内容扩展,教育理念变革皆为引领学生走进诗意人生、绿色人生。

赵谦翔老师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的心中有儒家文化长久以来所强调的君子精神。他刻苦求学的经历极好地诠释了《易经》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在清贫中能够依然感到快乐的精神力量来源于孔子的学生颜回,他在面对各种风言风语的时候能够以君子的胸怀坦荡去面对,他在能够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君子独立精神直面语文教改实验中的各种质疑,赵谦翔老师可谓是一个真君子!

听李卫东老师讲座有感 第9篇

十一月一日听了李卫东老师《把握学段教学重点,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讲座,犹如一道精神的美宴,给予了我营养,也指明了我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报告中,李老师分析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重点。听了报告,我明白了句如何教,段如何教,篇如何教。

我知道了低年段重点是句子的教学,理解词意、句意,想想画面,知道从这个句子学习什么,进行写话练习;中年段重点是段的教学,理解全段的意思、结构,学会读懂段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高年段的重点是篇的教学,理解全篇的意思、结构、主旨,学会读懂篇的方法(鸟瞰、解剖、会通),练习写作整篇文章。如果按此步骤扎扎实实地教学,我们带出来的孩子阅读、写作水平能不高吗?

听全国名师任勇老师讲座有感 第10篇

8月21日上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听了厦门市教育局任勇副局长做的讲座。起初,他的声音比较低,也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感,我开始觉得今天不会有什么精彩的内容了,没想到,他竟然是数学特级教师,所举例子也大多是数学方面的故事,我太激动了。仰望名人的教育人生轨迹:普通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名校校长———教育局副局长。他是天才,是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的天才,他的很多方面是我无法学到的,但我还是很兴奋,总觉得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我好好学习。

在任勇老师的教师发展理论中,感受最深的是:

立足专业,文理兼收,是任勇老师的发展之“道”。应该说数学是任老师的专业立足之本,他对于数学的研究,特别是奥数的研究,毫不夸张地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能将搜罗订阅所有的数学专业杂志,并批注“读红”,悉心研究,这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显得类似天方夜谭的做法,却实实在在地被任勇老师扎扎实实地践行了,还乐此不疲。那“出差途中的书房”“飞机上抒发情感散文”“路过书店不进去,就是罪恶!”“出差时间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关机!为自己赢取学习的时间”“为师“思辨”“网上学习可以帮你驰骋古今中外。”“人类追求卓越的最高奖赏,不是你得到什么,而是在一路上你能成为什么?” 还有那“小时候明天要锄地时,晚上就把古诗抄下来,锄地时一首一首地背,锄一下,背一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一下地,背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枯燥无味的体力劳动和充满诗意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将“?”变为“!”“坐拥书屋”“书中自有生命在”。我佩服大师的记忆力,更佩服他的坚持。我突然明白:我和他的差距在于:我没有他的智慧,更没有他的用心!

持续读写,不断反思,是任勇老师的发展之“道”。任勇老师在讲到他那间书房的趣事的时候,是眉飞色舞的,这正是他的得意之处。书房不仅是为了点缀,而是他精神大餐的原料储备仓库。特别是他展示的那张出差的时候,那排足有一臂之长的书籍,让很多老师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只是出差三四天,也用不着这样夸张吧,带上一本,精研细读,也就足够了吧。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转念一想,这可能和任勇老师的阅读阶段相关的,也许其时是他编辑组稿的非常时期,那些是手头必备的资料吧。作为一名理科教师,任勇老师并没有画地为牢,只满足于对数学知识的精通,而是将读写都提到相当的高度,甚至成了每天生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做了教育局长,面临繁忙的工作,他依然能将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用他的话来说,“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前者是工作,是养家糊口的需要,而后者则是学习,是满足心灵的需要。对于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说,工作强度较其他单位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这也就成了大家逃避学习的一个重要借口。现在看看任勇老师的日程安排,我真得是自惭形秽。

不知不觉跟随着任勇的写作思路和成长之路,一个上午一晃而过!

他的人生轨迹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不是优美的抛物线,而使我不禁想起了斧凿天工的大自然:华山道还是天都路?笔直向上。但从他的教学实例中,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各类文章690余篇,68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学术奖励的实绩中,我们不难发现:人生之路要追求卓越,每一步都须踩得那么扎实!这个起初不想当老师的老师,这个一开始不愿意学数学的数学教师,一旦承担了这份工作,便立足现状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借鉴意义的工作态度——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得最好,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

在他感性与理性并存,激情与冷静同在的书中,毫无保留地讲解了如何确定卓越的方向,选择卓越的途径,甚至包括走向卓越的台阶细节。

被平淡生活磨去激情的我是否已经丧失了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激情?任勇老师按照名师篇、教学篇、课程篇、育人篇、学习篇、教研篇、发展篇、境界篇八个篇章论证的如何走向卓越是否点燃了那远去的激情?让他那“人人为学习之人、处处为学习之所、时时为学习之机”的学习观;“照亮别人”可以更好地“完善自我”,“完善自我”可以更好地“照亮别人”的人生境界观指引我不断发现生活与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吧,平静地追求一样能够拥有一种高贵的生命形态。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伍福兰

听龚亚夫教授之讲座有感 第11篇

龚教授在理念方面, 首先给我们分析了英语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及现状———起初的超级看重英语教学, 到现在的有些错误的轻视。其实, 在解答为什么学习英语方面, 他的观点是, 英语的学习是为了学习别人好的思想和科技等, 同时也为了向世人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所以在学什么方面, 他更看重的是学思想、学态度、学做人。这就不要求孩子掌握太多的语法, 不需要太过注重发音, 只是为了表达交流, 只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观点, 能用英语就行。简而言之———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

在要求方面, 他跟我的观念一致, 那就是不要学语法, 就像我们说国语、学粤语那样, 其实有时连写都不会, 语法更遑论, 但是若能日常交流, 若能用以表达, 那就是发挥了语言最直接的的功能, 这就够了———语言是为了交流, 为了感染别人, 为了理解别人, 同时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念, 向别人展示自己。

在教学内容上, 他更注重人文, 这点与我常跟孩子们说的一样:你们是人, 要先学做人, 学人家好的思维方式, 学人家好的地方, 而不是为了学而学, 更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英语。所以在课堂上, 他希望老师们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做到德育渗透———心中有他人, 会为别人思考;同时有自己的想法, 会创新。这就需要交流, 过程要以知识内心为核心;具体方法是让学生多记固定搭配, 多阅读, 在语境中学会英语。

因此在一开始, 他就提到语言会不断更新, 许多外来语会不断加入语言的体系中, 这就涉及到终身学习。英语教学之所以难, 难在我们没有很好的语境, 周围的人都不说英语, 只靠英语课堂, 是有些困难。因此应鼓励孩子们多看英语电影, 多听英文歌, 以此鼓励他们以英语交流, 形成一种英语思维的习惯, 这就能创设出一个相对的英语语境。

在基础的记单词方面, 龚教授提倡尽量用语块与语境记单词;不需要特意抠语音;若教师能结合学生喜欢的东西去教学, 更好。

听桂贤娣老师讲座有感(张敏) 第12篇

张敏

2016年11月6日我有幸聆听了省级优秀老师桂贤娣的讲座,听后让我感受良多:一位近50岁的老教师还能持有一颗童心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一位教育界的名人还能够拥有一颗平常心态是多么的不容易,一位纯粹的农村教师能够成长成这样一位出色的教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做一个能真正地培养好孩子、让孩子都爱戴、家长尊敬的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个讲座中,桂老师没有做作之感,一直站着给我们讲。桂老师说,她一直反对听讲座做笔记,要做笔记,说明讲座不精彩,如果精彩,就不愿停下来做笔记了,所以,她一直不要我们做笔记。听着桂老师的讲座,我觉得好像回到了小学生涯。讲着讲着我好像就是桂老师的学生,跟着她从乡村小学一直走到现在的钟家村小学。她与机遇有缘,能够当一名教师是很大的机遇,机会是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她对教师岗位的深深热爱,近乎痴迷,为了教师岗位而默默无闻却又坚韧不拔的工作。

桂老师的这次讲课以生动的案例、诙谐的语言征服了我们每一位老师。我们都沉浸在王老师的班级管理故事之中,感受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心态,欣赏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才艺展示,分享着一位智慧教师的阳光幸福。与其说这是一场报告,不如说是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的阳光展示。

要做一名快乐、智慧的老师,这是我们所有做教师的目标和心声。这份职业辛苦而琐碎,多半老师渴望躲开嘈杂的喧闹声,渴望撇开恼人的“问题学生”,渴望多一个宁静的个人空间。若是进行一个幸福指数、快乐指数的调查,我想教师的数值一定是很低的。然而聆听桂老师的教育故事,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的却是快乐,是幸福,是智慧,是阳光。静心反思,是啊,为什么同是教师,快乐对于我们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及、智慧总是呼之不出呢?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爱,不会爱,不会表达爱呀。有了爱这个基础,快乐智慧就会愿意与你为伴。对于此看,桂老师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1、教育需要爱。

桂老师知道,孩子是人,是不成熟的人,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的人。因此,他们就会今天犯这样的错,明天捣那样的蛋,后天可能搞你意想不到的恶作剧,这都是正常的。老师清醒地认识了这一点,那么无论学生好与坏,无论学生优与劣,无论学生调皮与乖巧,无论学生无知与懂事,老师都要包容、都要接受。这就是桂老师对孩子的认识,她对学生是由衷的喜爱,把关爱他们当作自己的天职。这一点我深受启发,那就是得切切实实的认清自己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他们都是充满智慧的,智慧地表达自己的爱,智慧地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的爱。只有大智慧的老师才能与学生融为一体,才能赢的学生的尊重。

2、爱需要阳光心态。

见到桂老师本人,再听她开口讲话,阳光灿烂、乐观向上这些字眼立即跳入脑海中。在听桂老师的报告时,我发现她完全陶醉在自己的演讲中,“校长我爱你”“乖乖我爱你”这样雷人的语言虽然引来一阵阵笑声,但与此同时她身上透出来的那一股特别的自信感,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影响着在场所有的老师,我非常欣赏她这样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教育教学中那些困难和烦忧都不在话下,有了这样的心态,幽默、阳光、智慧、幸福就都会与你作伴。

很幸运,我们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实践学习,桂老师的教师生涯是精彩的,我想其秘诀无非在于她认真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去做好每一件事。教育无小事,这需要我们每个老师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用爱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愿我们每位老师都能与快乐、智慧结缘!

听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讲座有感 第13篇

10月18日上午,在中心校报告厅,有幸聆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的一节课和精彩的讲座,她那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一双再平常不过的小手中,竟蕴藏着这么多既平常又深奥的知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怎能不使学生终生难忘呢?特别是柏老师的讲座,用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教师要经常自我反思,要学会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更成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及源泉。我要把柏老师的几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让他时刻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理由。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第14篇

三业人生激情说,

曲江一中共振多。

语文教师笑灿烂,

化学校长泪滂沱。

继往开来谱新曲,

同心戮力奏凯歌。

一带一路东风好,

英才万千报祖国。

5月24日清晨作于芙蓉商务酒店4019室(赵谦翔)

这是赵谦翔老师的随身创作。他在讲座中说凡是自己有感之事定要赋诗以传情。这是一位语文老师的践行,一句轻语,一生重载。

5月23日,我聆听了题为《敬业•新业•乐业》的讲座,历时近三个小时,没有中场休息,谦翔老师无论是来自心底最真诚的箴言,还是诙谐幽默的时尚词汇,都一点点渗透到血液中,在欢笑与泪水中我叩了叩心门,再一次告诉自己:我是一位语文教师。

谦翔老师生活中与讲台上迥异。但即便是话语不多,我还是捕捉到他此次讲座的感触。他说:“老师们素养很高,回应很好。”这是对我们这些听课人的莫大肯定,而我也可如此理解:只有讲座人讲的精彩,我们才会回以热情。这就是赵老师所谓的“共振”吧。

此次讲座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真诚”,正如谦翔老师的语文教学理念“绿色语文”一样,不说假话,不做虚事,唯有真挚最能动人。

谦翔老师说:“我是这么教语文的,也是这么做人的。”因为那个时代的原因,谦翔老师成名较晚,可谓“大器晚成”。可是,我却觉得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正是因为没有过早成名,所以才葆有了极长的教学生命力。赵老师用生命的前四十年都在积淀,都在学习,干扰他继续成长的附加因素自然不多,即便成名后有了,可是那时候的谦翔老师早已让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对此也具备了一定的抗力。如果赵老师之前因为历史原因让自己遭受了巨大的不幸,可是作为晚辈与后生,我们又慨叹这何尝不是一件幸事!这也恰恰是“乐业”的体现。

最令人佩服的便是谦翔老师在那个物质与精神都极其匮乏的时代表现出的对于知识的极度渴望与坚持恒定的毅力。利用别人吃饭休息的时间学习俄语,为了让更多的朝鲜族学生也学习俄语,自己开始学习鲜语,走近学生,以“亲其师而信其道”。

我想,谦翔老师为什么总是能将语文考试成绩神话,他除了有极强的教学水平、渊博的知识外,还有就是自己的身体力行,他的勤奋、他对事业的执着都会感染每一个学生,他的每天必要阅读与笔耕不辍都会激励每一个孩子,谦翔老师讲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天道酬勤”。的确,这是他对自己从教这么多年的总结,更是对年轻人莫大的激励与鼓舞。尽管那样的时代不会再现,可是勤奋与专注对于一个人成长得价值与作用却是亘古不变的。

康德说:“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赵谦翔老师提倡“绿色语文”就是将学生塑造成真正的人。而若要将学生塑造成有灵魂的人,那么,教师就必须是有独立思想的人。特别是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让自己的精神丰盈、灵魂饱满。而能够努力接近她们便是读书与创作。

谦翔老师现场展示了他在教学生涯中所感所悟的作品并情绪饱满激情昂扬地诵读出来,那真是酣畅淋漓啊!特别是“凭一个‘乐’字当家”中60个叠词的运用,堪比李清照的《声声慢》中14个叠词呢!

如今,我坐在办公桌前努力完成这篇文章,脑海里那个身形消瘦却精神矍铄的长者形象总挥之不去,很难想象一个糖尿病患者居然以如此坚强的意志和满腔的热爱带我们走入一座神圣的精神殿堂,让我们这一群年轻人绽放出该有的能量与活力,正如鲍勃迪伦在《My Back Pages》唱到:

“深红色的火舌舔舐我的双耳

纵有重重陷阱我仍翻滚前行

奋不顾身扑向燃烧着的前路

只因有信念将我指引

‘我们很快就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我这样说着

眉宇间意气风发

哦,昔日我曾如此苍老

如今才是风华正茂”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 第15篇

一、胸中有理想, 脚下生力量

段惠民老师自己坦言到:“我是一名师专毕业的乡村小教师!”但是他这名乡村小教师却通过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走出了河南, 走向了“全国十佳班主任”。在那个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要求不太高的年代, 师专毕业的学生可以说是当时的高学历了。但一毕业他便被分配到一个偏僻且生源差的农村学校, 并且接手的是一个只有11个人的差班, 失落之余他调整好心态、鼓足勇气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就是这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干劲让他创造了奇迹, 学校往届80多人只有5人考上高中, 但是他教的这个成绩差的班, 全班11名学生竟然有8个考上了高中。奇迹创造的背后是他不厌其烦的无私付出、对学生无尽的爱。

“作为普通老师, 我们努力追求、奋斗一辈子, 也注定成不了陶行知、魏书生, 但是, 我们仍可以像他们那样去追求, 并在追求的过程中, 成就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教育人生。”段老师这段激励的话语依然响彻在我耳际。想想自己的教育梦, 研究生毕业经过重重严格的筛选和激烈的竞争, 最终考上深圳的公办教师。但是我所在的坪山新区, 它位于深圳东北部与惠州接壤。这里并不是想象中的门庭若市、车马繁华, 其实是城郊地区, 聚集了很多工厂、企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外来务工者的子女, 还有少部分是当地居民。这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 但是作为打工者的父母早起贪黑, 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很多家长说自己实在没时间管理孩子, 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孩子都已经入睡了。可想而知, 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的孩子学习基础实在很差。他们住在拥挤嘈杂的出租房, 加上缺乏父母的监管, 放学回家后只能依靠自我管制。

面对这样的群体, 我时常为他们的种种不良学习表现恼火。但是段老师说:“没有千差万别的学生, 就没有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没有后进生, 就没有转化后进生的优秀班主任。”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听了之后恍然领悟:如果学生都非常优秀, 那还需要教师费尽心思来管教吗?只有在教育一线摸爬滚打, 只有把这些后进生转化提高了, 自己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青年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心态, 客观辩证地看待周围的环境, 只要心中有理想, 越难的处境, 越能锻炼自己的成长。

二、教育无技巧, 爱心即方法

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谈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当“用无我的爱, 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并且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感受:“开宗第一, 便是理解”, “第二, 便是指导”, “第三, 便是解放”。诚然,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看待孩子, 让学生全副精神听自己的指令。教师有时也难免如此, 对学生屡教不改的坏毛病或是错误大发雷霆。经常跟学生说, “这件事我说了多少遍了, 怎么还不听?”或是“你怎么不像某某同学那样, 你看看人家怎么做得那么好, 都坐在同一个教室, 差距怎么那么大……”这些都是教师在拿着衡量成人的尺子丈量着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教师说这种话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学生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

我们做教师的不要拿着一个模子去套住所有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其无限的可能性和未来, 我们没有权力去断定和安排他们的未来。就像钱钟书当年报考清华大学时, 数学压根就不会做, 最后只考了15分。但是他英文和国文都非常厉害, 考了满分。当时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慧眼识英才, 破例录取了钱钟书。正是罗校长的这一破例之举, 成就了钱钟书这一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作为人师, 我们就应该有胸怀, 心中有大爱。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首先要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或是错误的行为举动, 我们能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去理解, 而不是遇到学生犯错误就横加指责。“老师要打破侦探的技术。高明的教育者永不会以发号施令身份出现, 而会把自己意图化为孩子的意图。”陶行知先生的箴言妙语令人如沐春风。是啊, 我们是教师而不是驯兽师;我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不是侦探;我们是学生的指路明灯而不是警示灯。真正的教育不是乖张浮夸, 不是谈论技巧, 而是捧出一颗真心, 真正去善待、关爱学生。

三、成功无捷径, 善悟长智慧

作为新教师和新班主任的我, 在教育工作中经常向同事、前辈讨教教学方法和经验。教龄短一些的年轻教师会告诉我:“你一定要凶、要严, 不然学生会很难管教!”而年纪大一些的老师教师则会对我说:“你要明白自己是在管学生还是教学生, 你的凶狠严厉只是让学生表面服你的管, 而不是让他从内心对你钦佩。一名好教师一定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老师!”这些话我都记在心里, 因为这都是一线教师自己摸爬滚打实践出来的经验。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辛勤汗水能换来丰硕的果实, 但是成功无捷径, 我们需要耐心、需要沉淀、需要成长。这时段惠民老师告诉我:“事事用心皆成长生活处处皆教育。要善于以教育的眼光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感悟教育智慧。”而段老师的成功, 正是得益于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善于以教育的眼光来从生活中获取智慧。在一次班会课上, 段老师将自己脸上涂了一片灰, 上讲台和学生说:“大家先自习, 我有点事待会回来!”学生看到教师的大花脸哄堂大笑, 段老师装作不知情, 直到有热心学生递来小镜子。此时段老师趁机让大家讨论:面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做?当别人指出自己缺点时, 我们又该怎样面对?正是在诸如此类巧设的情境中, 教师向学生传达的信息和道理, 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正如卢梭所言:“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 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 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 应当用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 才能为他们所了解。”这些教育智慧, 需要我们从生活细节中去领悟、去发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相关文章:

红蜡烛献给老师08-28

西游记智取红孩儿有感05-13

《供应链管理实务》-武文红老师08-28

红段子08-19

红围脖07-11

红段子07-15

红木别样红06-08

红蓝光治疗06-16

最美中国红08-16

中国红歌08-26

上一篇:事迹材料简介下一篇:大学生个人顶岗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