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2024-07-08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精选8篇)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1篇

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业也在此大环境发展迅速。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所以提高仓储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围绕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现状、概念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得到它的演变趋势。在一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的作业环节特点,了解物流仓储的成本构成,进而分析物流仓储的内部收益、中间商销售收入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经济活动。 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对策 在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下,连锁店、超市这两种商业经营模式成为了我国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一份商业调查显示,我国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总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20%。同时,随照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优化,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农村连锁超市的需求也在逐年扩大,所以有必要提高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利用率。 1.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现状分析 在中国,农村物流仓储刚刚起步,对于仓储的功能许多物流管理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物流仓储的功能也很难被合理利用。调查显示:对于大部分的农村物流仓储,都存在仓库功能单一、设备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等问题。 1.1农村物流仓储的形成机理与特征分析 上个世纪末,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设施形成与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下,农村连锁超市的仓储规模也不断壮大。这些在农村的仓储属于农用地,但与同等地段扩张的城市土地具有相同的使用价值。 1.2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及辅助机械实现。物料主要通过传送带、吊车、机械手来移动和搬运,用货物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储存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接卸存储设、螺旋机械制动等设备来完成运行,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优点。 第二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 2.农村物流仓储的现状分析 2.1 监督和管理不到位 农村物流仓储的监督和管理的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物流公司的经济效益,监督和管理的体制不完善,将造成资金的浪费。“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和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就要加大该方面的投入,监督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节约资金,避免造成浪费,现代“仓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仓库管理”,而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 的仓储,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仓储。鉴于这样的定义,目前的监管体系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仓储物流的需要。 2.2 供给策略不够科学 对于农村物流仓储业来说,没有建立健全供给中心,对于供给策略的制定缺乏科学性,有些商品集散中心离物流公司的路途比较遥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显得势在必行。另外,物流系统效率低下也是制约物流公司发展的一大因素,物流系统通常都在尚未完善的时候进行运作,效率低下时常困扰着物流公司的管理层,对于这一现状如果不能妥善改善,将制约农村物流仓储业的发展。 2.3仓库功能效率低下 对于农村仓储业来说,大部分物流企业都运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很重要。老旧的管理模式只把仓库当做储存商品的地方,找起货物来非常麻烦;这样就导致仓库功能和效率低下;而管理仓库的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一些货物不是很熟悉,有一部分的仓库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没有意识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也是仓库功能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超市工作人员对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根本就一知半解,无法提高仓库功能和效率,直接使超市的经营效率。 2.4政府没有进行干预 对农村仓储业来说,虽然如今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是缺少政府干预,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很容易迷失方向,政府在物流公司选址、经营等方面并未给出指导意见。政府的调控对超市――特别是中小型超市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中小超市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有些超市还认为政府的调控会阻碍超市的发展,从而采取抵制的态度。另外,挑选超市的地址一直是超市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所占土地是本地居民所有,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很多超市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没有寻求政府干预,从而使得矛盾升级;没有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造成中小型超市的发展滞缓。现在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但并不是说中小型超市并不需要政府的调控和干预,适当的.调控措施可以使企业往良性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许多超市都是自行解决,既没有寻求政府的干预和支持,又不能妥善处理与居民的矛盾,这样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超市的经营策略得不到有效实施等等。 3. 农村物流仓储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3.1加强监管措施 3.1.1改善物流仓储管理体制 对现行的仓储物流管理体制进行改善,建设统一的连锁超市仓储市场体系。首先应该从连锁超市组织上提高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以保障仓储管理的有效进行,实现仓储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对于仓储的基本设施建设,要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放在首位,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对于仓储地址的选择,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减少资金不必要的浪费,如果农村连锁超市分店不按要求统一规划,则不发放仓储建设资金。 3.1.2加强对管理人才的投入 要实现仓储物流监管措施的提升,必须要依靠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专业化的团队制定管理措施,从而更快更好的实现仓储管理的有效性。在中国进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尤其看重对中国市场人才的引入,因此作为国内农村连锁超市,更应该主动招揽专业人才,为占领农村市场打造专业团队。 3.2 实施有效的供给策略 3.2.1 加快农村超市配送中心建设 纵观国内农村连锁超市仓储物流的发展,大部分企业都是最近才开始重视农村市场。针对这种情况,要想在农村市场抢的先机,就必须加快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以后的快速发展做好铺垫。农村人口较城市而言相对分散,离商品集散地路程比较远且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货物的运输主要靠小货车及其他载货量较小的交通工具,因此也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所以建设农村超市物流仓储的基础设施是关键。首先应该从根本出发,扩大连锁超市和农村市场的配送率,提高商品的质量。同时,指派专业人员指导农村销售终端,扩大主渠道的进货条件。其次,在配送中心的建设上,超市连锁企业应该给予资金支持,统一建设标准。 3.2.2 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物流系统的效率关系到超市货物供给的及时和准确性,也关系到超市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超市的管理者需要结合超市的现状,选择合理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降低物流仓储成本,提升物流配给效率。超市的物流管理部门应当纵观全局,直接负责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运营,成为物流系统优化的主要引导者。同时,物流仓储效率的提高还要结合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实现多部门的联动,才能更好的实现超市物流系统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3.3 完善仓库功能的多元化 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下,传统的仓库管理指标已经无法衡量仓储企业的优劣,所以需要制定新的仓库管理标准。新标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合少批量、多品种、短周期商品;能够为客户提供深层次服务。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使每个环节的信息都能够及时被管理者了解,便于管理者制定措施。同时大力提升仓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仓库的装卸及 收、发、管操作简单化,并且在仓库的功能性上,除了传统的储存、保管功能外,还应该包括:分拣、配货、包装、加工、配送功能。 3.4争取政府扶持措施 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涉及到许多项目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更好的完成。在物流仓储的地址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特别是交通条件的考虑,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将地址选在交通方便的空旷地带,但在装卸货物的时候不能影响到当地的交通状况,以免引起当地百姓的埋怨。对于修建仓库占用百姓土地的问题,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配合下,积极同百姓沟通,满足双方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的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仓储才能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争取到更长远的利益。 4.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临全面开放的销售市场,中国市场即将成为国际商业竞争的战略要地,所以率先对农村物流仓储的建设能够得到更多机遇。虽然目前我国物流仓储存在许多问题,但能够立足于自身的优势,逐步完善农村连锁仓储物流的功能、提高仓储的效率、降低物流管理成本,便能为农村连锁超市物流仓储带来更大利润。(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中鼎.加快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50-54. [2]陈丽清.连锁超市拓展农村市场的营销对策[J]. 商业经济,,(1). [3]时长洪.发展农村连锁超市的运营策略思考[J]. 商场现代化,,(3). [4]普洛斯中国.中国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发展现状[J].物流工程管理,,30(10):15-21 [5]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6]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2篇

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理论背景

提高农民收入,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问题也成为中央、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资金倾斜,农村投入增加,已经为增加农民收入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营造了一个全面的氛围。当前农业生产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存在品质、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致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物流成本过高。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的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较为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目前,农村迫切需要完善的农产品服务,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信息服务以及其他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这要求建立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农村物流体系。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3篇

但是农村落后的流通渠道,它不仅深深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河南省农村一些不应有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破坏,每逢过节,农民餐桌上的饭菜仍然是季节性的饭菜,无法享受城市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个季节的蔬菜。经过观察研究,最根本的问题是流通不畅和交通不便所造成的。还有的就是农村地区的每年种植需要的化肥和种子问题,单一的化肥品种造成了土地的土壤结构的破坏,种子品种的单一造成了农作物结构减产与病虫害频发。另一方面,则是农村薄弱的生产环境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在接受新的运作方式和打破传统观念存在障碍,故而束缚了农村物流发展的脚步。

1 河南省农村物流的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设施落后、专业化与社会化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宏观调控缺位等问题,针对我国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河南省物流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仍以传统货物运输和货物配送为主的现象,应该在政策上有所突破,如在农村物流全局规划、制度创新、组织建设、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环境营造等方面。

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物流总值在社会物流总值中的比重很小,远远低于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7%的增长幅度。近两年农村物流开始引起社会的重视,但是农村物流仍然在拖“三农问题”的后腿。不能忽视的是,虽然农村物流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现代化程度

总体上说河南省农村物流现代化程度低,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20世纪80~90年代的传统的运输工具,没有适合农村物流发展的专业的设施和设备,市场上仍保留着基本的季节性货运站。没有富裕的资金进行设施与设备的更新。其次,是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村物流水平,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目前还没有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基础设施,只是局限在电话的单线联系,在信息的校正与补漏方面没有及时的措施。第三,信息服务短缺,包括科技知识的普及(信函、宣传材料、交易信息等)和传播,以及其他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这些从根本上束缚了农村物流发展的脚步。

1.2 政策教育方面

目前政府对农村物流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没有充分意识到政策对农村物流发展巨大的促进作用,且很多的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物流的发展;第二,在农村文化程度高的专业物流技术人员匮乏,政府在培养和留驻大学生方面考虑不全面。

1.3 流通效率方面

当前,就大部分农村地区而言,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户,组成了农村流通体系的最主要部分。这种现状造就了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泛滥,诚信、优质难见,退货、索赔无门。据了解,目前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据测算,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固定商业面积不足0.1平方米,仅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消费主要靠原始的集贸市场和落后的代销店、“夫妻店”实现。农村也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最严重的地方,农村消费物价指数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幅与农村物价增幅反差较大。充分地表明了流通效率不高、不畅通的现状。

2 农村物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在我国,农业生产仍基本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入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而物流的供给需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实现规模经济。目前无论是农村生产组织、流通组织还是物流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

2.2 信息化水平低

由于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薄弱,阻碍了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物流量会成倍增加,要求农村物流快速向现代物流发展。目前,农业信息工作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三大突出问题,成为农业信息化制约瓶颈,科学谋划和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2.3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

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就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没有科学的工艺和技术,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加工增值。

2.4 物流交易合约形成和履行困难

影响物流交易合约顺利形成和履行的因素很多,其中政策和信用是主要的。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支持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物流作业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5 物流保险不完善

由于市场主体的特殊性,物流保险对于中国保险市场来说,是一种新兴险种,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给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物流保险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目前的物流保险因为不“保险”而得不到物流企业的欢迎,预示着物流保险的发展在我国现行市场环境下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很难以沟通。

3 改进措施

3.1 农村物流设施、设备的整合

要解决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需要从三大突出问题逐个入手,分别解决。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可以鼓励和引导富裕农民的参与,吸引他们手中的闲置资金,加快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我国农村通信普及还不完全、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3.2 建设信息网络平台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物流量会成倍增加,要求农村物流快速向现代物流发展。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因此在农村物流要实现现代化,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2005年末,农业部先后发布了两个有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文件———《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措施以及工作思路,将启动“信息化村示范工程”。目前,全国各地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成和在建的已经为数不少,将为农村物流的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1世纪将是信息农业的时代,农业信息技术将成为实现农业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让适农信息进村落户,但信息化进村是很难的,让有用信息最后到农民手里更难。

农业信息化在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有必要把农业信息化纳入河南省信息化体系中加以重点考虑。当前应把农业信息化纳入整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体中,给予必要的支持。把信息扶贫作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起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而应用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在农村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的了解还很少,这使农村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急需大量人才来完成。要通过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3.3 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

就产业层面而言,要积极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培养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多元化的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约束行业竞争行为,减少恶性竞争,杜绝非法竞争。

就区域层面而言,要对农村区域物流科学规划,统筹城乡物流的发展,协调农村区域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加强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功能;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对农村物流的金融支持;制定区域物流产业政策,鼓励、支持企业物流建设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制定区域物流人才战略;加强物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加强区域间物流管理,以及物流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在推动我国物流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着很大作用。

3.4 利用现有邮政物流系统

首先,邮政企业有着较为完备的网络体系。中国邮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拥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是借助国家之力,特别是高投入所奠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故积极地参与新农村的流通体系建设,具备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将极大地节省市场开拓成本。

其次,较高的信誉。在农村农民对邮政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使邮政在农民心目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它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是难得的市场优势和竞争中最大的资源优势。

第三,技术优势。庞大的网络体系和几十年的积累,不仅与农民形成感情纽带,而且从技术上也日趋成熟,有能力承担农村物流较高的技术要求。

邮政物流向农村发展既是社会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邮政发展的自身需求。为了更好地发展邮政物流,邮政系统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开拓农村市场,邮政具有天然的优势,但真正赢得市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邮政物流必须把握时机,抢先一步占领农村市场,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近期的实施计划,要注意规划制定的前瞻性、可行性。从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产品(项目)开发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按规划和计划实施。

二要积极拓展业务。农村物流的领域相当广泛,有针对性地分析市场需求,积极地拓展业务,并建立较为稳定的业务关系,按照生产、生活、文化建设等不同的特点,开展市场营销,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创建邮政物流品牌。

三要充分利用政策空间。邮政进军农村物流市场,要充分运用好中央2005年“一号文件”和2006年“一号文件”对邮政工作的政策要求和支持,抓住商务部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的商机,大力发展邮政物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5 政府与社会支持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物流体系的规划;加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布局与建设,合理配置物流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各项事业的改革,保护农业税减免。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为农村物流供求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引导农村绿色物流的发展;重视物流研究与物流技术的开发,积极开展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加大规范货运市场的力度,着重对货运场站经营、货运代理、配送、信息服务等经营行为进行规范,逐步建立一个规范经营、诚实守信、竞争有序的货运市场,为河南省农村物流业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

物流保险的基本功能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意义。物流保险制度可以看作是对物流业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为经营者分担行业风险、轻装上阵,发挥创新精神和经营潜能,保证物流公司经营的连续性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可以使物流业保持其行业活性,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职业的经营者队伍,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同时也解决了农村个体商户和企业对外来和意外风险的抵抗力不强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等问题,在发展农村物流经济过程中,促进农民对保险参与的积极性,让农民有信心敢于参与、敢于投资,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力开展农村物流保险业务,也有利于农村物流组织的成长和发展壮大。

4 结束语

以上通过对我国及河南省目前农村物流发展趋势和现阶段河南省农村环境的综合分析与论证,针对不同农村阶层提出了一些有关农村物流改革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在以后的农村物流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为建设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现代物流的特点,发展农村物流对农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就现实而言,发展我国农村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农村物流系统的各个层面提出并实施必要的应对策略。针对河南省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农村物流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进行详细的阐述,特别提出了利用现有的邮政物流系统改进目前的农村物流和政府政策应积极支持农村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物流,对策研究,邮政物流,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李宏宇.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2):243-245.

[3]王慧玲,毕功兵.农村物流信息开发与管理初探[J].经济问题,2006(10):35-37.

[4]蒋鑫.试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信息,2007(15):46-47.

[5]佚名.农村物流:瓶颈与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7):7-8.

[6]农业部.“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Z].2006.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4篇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5篇

众所周知,生鲜农产品是社会大众的生活必需品,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也是政府实现为民服务的重要政治任务。国外发达国家的生鲜产品,如水果、蔬菜、肉类、禽类等在流通过程中的冷链率已接近98%,饮料、乳制品等食品的冷链率已经达到100%。相比之下,我国75%以上的生鲜产品都是采用常温保存与流通的方式,冷链物流率仅仅只有20%左右。毋庸置疑,生鲜品的易损率非常高,一旦变质,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生鲜物流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发展生鲜物流的对策

(一)利用先进技术改良生鲜品冷链物流设备,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在技术应用方面,我国要积极提高移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和范围,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建设冷链物流设备设施的相关经验,学习和利用EDI、移动POS、GPS定位系统、RFID等先进技术实现生鲜品冷链物流的无缝监管;在运输设备方面,升级或者淘汰一部分使用年限超标和技术落后的运输车辆和设备,同时结合国内生鲜品市场的现状和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经验,优先发展小编组机冷车,以此来满足生鲜品物流配送过程中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现实需求;在低温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针对我国人均冷库占有量低,冷库分布不均衡,专业化不足的特点,我国应扩大冷库建设规模,运用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理念发展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冷库。

(二)积极推进生鲜品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完善监督机制

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生鲜品冷链的法制化建设、行业标准化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差距,相关政府部门、物流企业、生鲜品生产企业对生鲜品冷链物流的认知尚处于初级层次。因此,在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应采用政府主导,同时鼓励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消费者共同参与,结合我国国情,积极促进符合我国现状的生鲜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生鲜品安全法律法规约束和指导基础上,拟定生鲜品冷链物流具体实施标准、安全标准,使针对生鲜品企业的监督不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有具体指标规范管理,从法律和制度保障生鲜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各个环节稳定、可靠、安全。

(三)科研主导,人才先行,加强生鲜品冷链物流与生鲜品安全相关性研究

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从物流环节与生鲜品安全两方面共同研究,协同配合。只有在充分了解不同生鲜品自身安全特性基础上,生鲜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才能保证其系统化、标准化、安全化的特征。因此,生鲜品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研究不仅需要政府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政府牵头,联合高等院校加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建立起生鲜品冷链物流领域人才培养机制;联合有关科研院所、企业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创建奖励和自主研发机制;联合发达国家,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平台,构筑学习交流机制;联合生鲜品和物流领域行业组织,激励企业间、行业间建立互利合作机制。通过人才带动科研,科研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生鲜品冷链物流在保障生鲜品安全方面的作用。

(四)加强物流配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目前,建冷库已经不是尖端技术,冷藏车也不是非常昂贵了,因此,基础设施的不足已经不是关键问题了,最困难的是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由于冷链物流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还不太长,尚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依靠企业内部培养有很大的制约。毋庸讳言,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只有做好人才培养才能够为冷链行业提供后续的发展力量,我国要加强物流配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生鲜物流行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五)成立生鲜品冷链物流行业协会,促进企业间互利互助、交流沟通

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与生鲜品企业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中间人”。在完善生鲜品行业管理过程中,它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有利于组织和集合多方力量,在行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互取所长,合作互利。从我国发展行业协会的经验可知,成立生鲜品冷链物流协会,首先能够从非官方角度加强生鲜品生产企业与物流运输企业的协调沟通,实现价值信息共享,保障生鲜品冷链物流能够科学、有序发展;其次,成立生鲜品冷链物流协会,能够进一步提高生鲜品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自查自律性,从源头上控制生鲜品安全风险。此外,我国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亟需建立和完善,生鲜品冷链物流协会可以积极参与,通过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加快生鲜品冷链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

三、结束语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6篇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物流得以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打通农村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当前物流企业的热点难题。首先对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对策,为促进我国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

一、引言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农村人口网民占网民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所占比重为30.1%,人数达到1.86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800万人。伴随着我国教育和农业的迅猛发展,农村网民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交易以及网络购物,从而扩大农产品销量,降低销售成本,并且通过网络购物,便捷农村网民生活,从而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农村物流得以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很多企业无法适应农村电商的要求,在送货及时性以及服务质量上存在很多的技术难题,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打通农村电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当前物流企业的热点难题,本文所研究的“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研究,为破解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提供决策参考。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电商规模迅猛扩张。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人数为7714万,同比去年增长2229万,年增长率为40.6%,网络购物成为互联网在农村网民发展速度最快的应用方式。

(二)农村网民的电商网站平台多样化。据网络调查,我国73.6%的农村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购物平台是淘宝和天猫,18.8%的农村网民还会选择1号店、京东等自营平台。在网络购物中,网民用户在意的主要问题依次是:商品价格、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物流配送、支付安全以及商品的类别等。

(三)国家政策加强扶持力度。2015年9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意见》中提出,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范围内培养一批有典型带动效应的农村电商示范县,通过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强化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10项方案,从而来改善当前农村电商的发展问题。中央财政计划对200个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进行20亿资金的投入,着重扶持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和县域电商服务中心的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以及逐步推动农村物流、农村电商和农村电商培训工作的开展。

(四)电子商务企业逐步完善农村物流配套服务。(1)京东率先推出先锋站计划和“京东帮”服务店:a.执行京东先锋站计划,逐步完善自营站网络。京东为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在各县乡组建京东配送站,为网民提供物流配送、商品换新、货到付款、上门取件等相关服务。b.构建“京东帮”服务店,解决大家电“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2)阿里巴巴实行渠道下沉战略,联合旗下的天猫电器城、淘宝、聚划算三个平台,通过前期与各大物流公司构建的菜鸟平台物流配套服务,对覆盖规模达到2600多个区县、50多万个村,提供大家电送货上门的物流服务,真正通过电商便捷了农村网民生活。(3)苏宁完善物流设施功能,将原来的家电维修点升级为服务站。截止2014年底,服务站的数量达到200多家。该服务站的功能主要包括批发销售、售后维修、代客下单以及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等。

三、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网民数量与日俱增,从而不断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但是针对农村电商的规模扩大,当前的物流服务仍存在很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针对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网络大部分是覆盖至县区,很多的乡镇仍无法送货,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物流服务更是一片空白。农村网民通过网络购物下达订单,供货商委托物流公司交付订单,由于当前的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导致很多物流公司不愿意收单送货,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

(二)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配套制度与政策不健全。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针对网络购物的管理制度以及农村网民的安全意识,仍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普及。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电商和物流企业的努力,更需要政府对物流平台构建的支持。

(三)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紧缺,物流服务水平较低。虽然我国的电商物流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人才培养上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近两年高校开始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物流市场,尤其是农村电商物流人才,还是极度匮乏,大部分的从业者仍然是农村当地人员,在服务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制约着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网民的购物体验。

四、“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由于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为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需要政府在融资、税收、基建等方面提供相关优惠措施,进而提升农村物流基础建设,提高物流信息标准化水平。由于物流网络前期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很多物流企业由于资金紧张无法进入农村市场,面对农村的潜力市场以及物流企业扩张战略的部署,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扶持优势企业整合行业资源等方面,不断开阔农村电商物流市场的发展。

(二)第三方物流公司设置综合服务点。传统的农村物流网点设置在超市,网民通过超市上门自提,或者直接利用客运班车进行随车配送,这种物流配送服务水平较低,并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各个物流公司可以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地理位置和当地的经济情况,进行物流服务网点的整编,综合物流服务站可以为农村网民提供综合化物流服务,诸如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等服务,从而可以提高农村物流服务水平,降低资源浪费,提升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物流公司加强与邮政的深度合作。中国邮政集团拥有我国最大的投递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了完善的邮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拥有经营网点24万多个,基本上覆盖我国高达86%县市和超过35%的行政村,物流配送可以直接送至村乡,物流公司通过加强与邮政的合作,直接利用中国邮政已经铺建的物流配送一体化服务设施,从而降低了农村物流市场的自建成本,并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研究,当前我国的农村电商规模迅猛扩张,农村网民的电商网站平台多样化,以阿里巴巴、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逐步完善农村物流配套服务,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但是当前现有的物流服务在服务水平、网点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为促进我国电商的发展,政府应加强在农村电商物流的政策支持,物流公司应一方面联合邮政物流,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合作,在不同地理区域设立综合服务站,促进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在“互联网+”大的背景下,电商及物流企业如何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仍是今后研究的热点问题。(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7篇

摘要:

摘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同时随着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的关系也日益紧密,农村村民也期待获得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整体水...

摘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同时随着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的关系也日益紧密,农村村民也期待获得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整体水平较低,物流资源的分布也极为不均,特别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如何降低成本,覆盖乡村地区,破解“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成为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的难点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电商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有的农村电商物流模式,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与此同时,如何通过农村电商物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也是我们极为关注的,为促进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提供决策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农产品附加值

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和电商物流的关系

(一)互联网的广泛性、便利性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新常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新理念再次强调了“互联网+”这一概念。“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发挥互联网的广泛性和便利性,把生产过程中相对应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用最小的成本使资源的得到最有效果的利用,通过互联网的集思广益将创作出来的想法和产品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这对于实体经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一样,各行各业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是生产力得到提升,促进社会大的经济的发展,这一发展方式已经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了。

(二)电商物流的必要性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主要集中在物流这一模块,这一点我们都应该有着清楚的认识,物流的重要性不是我们主要研究的重点。我们关注的农村电商物流对于农村村民,对于电商的影响。电子商务是很方便的,但一项电子商务活动的完整实现,主要包括三段流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少不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即物流,如果没有物流活动的承上转下,那接下来的一些列活动都只能是空谈。相对于城市物流的发展,农村物流处于更为弱势的地位,而随着农村网民的增加,他们也同样需要更好的农村电商物流服务。

二、农村电商物流现状及解析

乡村农村物流基础设备较为落后或者就是有的一些必要的设施根本就没有,不能够满足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需求,这其中就包括储存、配送运输、流通加工、货物的搬运与下货。最基础的就是仓储和运输,仓储建设在农村可以说是零基础,没有相应的冷藏库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第二项就是交通,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主要还是以公路运输为主,虽然现在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但公路覆盖面还不够广,公路的平坦度,宽度都不是很高,这在某些程度上就影响了物流运输的速度。

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视与认识程度不够,物流法律关键不健全。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物流政策,或是没有结合自身地方特色进行调查研究,导致政策被冷落甚至不能够得到实施。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服务质量水平较低。尽管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速度较快,但在人才培养这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近几年来,社会和高校陆续开设物流相关的专业和培训课程。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人才依然存在着巨大的缺口。现有的从业人员在服务质量和发展上制约着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农村网民的网购体验。

三、现有电商物流模式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子商务活动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专注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是专注于物流业,专业的这一模式解决了许多公司的后顾物流之忧。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是跟电子商务活动两端的买家和卖家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在中间的作用就像是桥梁一样,把两个端点连接起来。这两个断点与物流企业并没有什么关联,它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存在;物流企业是独立自主的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同时我们也要说这一种结合不是简单的说我把商品配送到买家的手中。在这期间,它要求物流企业必须保证商品货物的安全性、及时性,商品是否能够完好无损,准时准点的送到购买者手中,他们是完整实现电商物流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对策和前景展望

(一)发展主体

就国家而言,近些年来,中央各级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政策、资金扶持强度越来越来高。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也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政策的倾斜,农村道路的完善,这对于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都是利好的。第二个,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但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取更多的利润,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没有投入不可能产生回报。在今天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都迫使我们的企业必须给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第三个就是我们个人,我们提升自身素养,正视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完整愉快的购物体验。

(二)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物流体系的分布已经较为完备了,但在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我们依然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我们不应该忘记农村得去的物流基础其实是更为薄弱的,长途运输中的一系列问题、成本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所以说这是农村电商物流必须要搞清楚的,特别是农产品这种能带来更多附加值的产品。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加快完善全国性的物流法律法规:电子商务是系统工程,与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中电子商务活动从业者不同的是,农村电子商务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想有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和优势,这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对于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合理布局。国家与企业应共同参与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简历及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事指农产品从田里摘下来中间的运输、冷藏保存、深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可以说是开发前的“最前一公里的问题”,国务院于5月底发布相关文件,指导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村电商及物流提供政策保障及发展方向,政府应多鼓励企业和个人用自身资源去布局自身物流网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税收减免。多运用前文中提到了京东帮模式和菜鸟驿站的模式,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最少的资源却能获得极大的收益。

加强学习,理解如何去实用相关的物流技术,学会用高科技去实用物流系统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应用多种技术,加快实现物流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物流企业的科學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避免物流企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

作者:李韵卿

参考文献:

[1]周曙东:《电子商务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版3月5日出版

[2]涂同明、涂俊一、杜风珍:《农村电子商务》,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7月27日出版

[3]魏修健等:《电子商务物流》,人民邮电出版社12月1日第2版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第8篇

1我国农产品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农产品的流通形式, 是在历史上自发形成的, 是在众多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缺乏信息沟通的矛盾中形成的。其特点是小规模、大群体, 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 均存在参与个体与组织众多, 但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社会组织化程度低, 流通过程中介主体众多;农产品流通市场又是以政府组织和农民个体为主, 市场化程度低, 流通领域形成了一个农民组成为主的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贩销大军, 致使农产品市场发育不良, 目前的农产品市场只是从无序市场到规范有序市场的蜕变过程。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同样处于全国性的市级发育不完善的艰苦挣扎中。这一过程中的紊乱和矛盾, 导致农民盲目生产、丰产不丰收、难以追求农产品品质等问题发生。

①众多小生产与大市场缺乏信息沟通, 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出现。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生产体系所决定的,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变的大市场之间,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农户的生产比较盲目, 你种什么我也种什么, 跟风现象极为普遍, 广大农户对自己所生产的农产品到底卖到什么地方, 能卖到什么价格, 心中无数, 丰产不丰收在所难免。由于农民缺乏销售信息, 价格完全由中间环节所控制, 农民的利益没有保障。

②产业链大多属于临时链接, 订单农业难以实施。风险共担, 利益同沾的紧密型的产业链难以形成。农业加工企业, 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他们与农户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但是农户与他们之间的这种联系稳定与否, 完全取决于市场, 当产品畅销时, 所有的中间组织都争相收购, 农户看谁的价格高, 产品就卖给谁。企业即使对自己基地的产品, 合作社即使是对自己社员的产品也难以染指。

③农业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执行的生产标准难以落实, 农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企业与合作组织对自己的产品都制定了生产标准, 这是现代农业的标志, 也符合当今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追求, 但农户追求的是效益, 只要能销得出就行。当市场行情好时, 即使你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不收购我的农产品, 众多的商贩也会来收购, 当市场行情差时, 即使我的农产品内在质量达到某一标准, 农产品照样无人问津, 他们又何必多花成本去追求提高品质呢?当然对品牌营销的理念也就淡薄了。就农户来说, 我的农产品销到你加工企业是你这个企业的品牌, 挂的是你这个企业的商标;而销到合作社, 又是你这个合作社的品牌, 挂的又是你这个合作社的商标, 所以他们就糊涂了, 同一农产品, 既可以挂这商标, 又可以说成这个品牌, 当然商标和品牌的概念在他们心目中就淡薄了, 认为这是糊弄人的东西, 我就无需认真了。这也是当代农产品质量不高的原因所在。说到底是农户与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缺乏风险共担, 利益同享的机制所致。

④市场制度不健全, 中间环节过多, 提高了销售成本, 侵害了两头利益。当前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是连接田头到市场的有效载体, 在目前的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 但每增加一个中间环节, 社会就增加一道销售成本, 受到侵害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我国目前市场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市场秩序混乱,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颁布一部完整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交易法。因为缺乏有效的市场规则, 市场参与主体众多, 成分复杂, 市场秩序混乱, 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等问题时有发生, 对农产品的正常流通, 以及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侵害。

⑤高速发展城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脱轨。农业产品没有合理的销售市场影响市容。

2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应用于地方农产品经济的优势分析

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表明, 物流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GDP年均增长约10%, 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0万亿人民币, 从而构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电子商务物流应用于地方农产品经济会带来的优势如下:

①电子商务面向大量交易处理业务, 可以创造丰富的、多种形式的附加收入。

②电子商务能够使商家和农民通过网上销售“卖”向全世界, 能够使顾客和消费者足不出户“买”遍全世界。

③电子商务能够为不同的顾客群提供多层的目录搜索能力。

④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创建营运相关的应用模式, 创建新型的购销关系。

⑤电子商务可以提供在线客户服务, 实现在线销售, 在线购物和在线支付。

⑥在电子商务活动中, 采用功能强大、管理方便容易的电子商务技术, 可以创建多种形式的虚拟超市、虚拟商店、虚拟交易柜台和虚拟商品货架。

⑦通过电子商务, 可以在因特网上展示自己农产品的形象, 宣传和销售自己的产品, 能够与业务伙伴保持密切联系。通过改善合作关系, 提高商务效率, 企业竞争力自然得到提高。

⑧物流管理应用于地方农产品经济可以带来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 可以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3基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发展我国农产品经济可以运用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与高校的相关专业合作, 思路如下:

①首先以村为单位, 每村设一个学生和一部电脑。其工作内容收集土地数量、产量以及当地适合生产蔬菜品种。

②市区内设市场部, 里面配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工作内容收集市场信息、统计销量、签订订单服务合同。

③依据市场部的信息下订单到村, 开始制定生产计划。开始以近郊农村先打开局面后推广至周边地区。最终形成定产定销的一条龙服务模式。

④货物的配送。可以完全外包形式, 有实力可以内部操作, 配备专用供货车量。

⑤建立网络服务平台, 农业信息服务网。随时公布市场信息。

具体步骤:

①配备人员:高校学生 (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

②具体运作

市场调研。建立市场调研部门,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主要分两个方向开展调研, 即供需两个方向。一是到农村去了解供应情况, 包括村民的土地情况、主要产品、产量等;二是到市场去了解需求情况, 包括产品种类、数量、要求、价格等。

制定计划。建立商务部, 平衡供需, 与市场客户签订订单合同, 与农民签订供应合同, 形成生产计划、供应计划。

网站制作宣传与运作。建立网站制作与运营部, 主要建设网上商品宣传、销售、支付平台。

实物配送。建立配送中心, 完成订单的配送要求, 配合网站完成送货任务。

财务结算。建立财务部, 完成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核算, 并进行有效控制。

4预期及展望

①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 产品的销售统一化, 解决农民卖菜难又影响市容的老大难问题, 方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收到最新鲜的蔬菜, 同时又可以帮助农民利用网络收集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及菜品需求信息, 最终实现中国式的规模化、数字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②解决了农产品市场乱而无序的, 净化了市容市貌。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解决了中国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③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践基地, 可以成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的实践基地, 可以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实践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5预期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1 经济效益

①获取信息服务的中介费。

②获取农业物资的推广费, 广告费。

③获取项目外包费, 网站推广加盟费。

5.2 社会效益

①净化市荣, 方便民众。

②实现科技进入农村, 村村都有大学生。

③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个人能力将得到充分体现,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上一篇:我也可以舍得的下一篇:在2010—2011学年度家长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