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分析报告

2024-08-17

市场营销学分析报告(精选8篇)

市场营销学分析报告 第1篇

服装市场营销调查报告

一、调查主题:

为了了解河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商业竞争对手状况、消费水平及需求情况进行此次调查。此次调查为河源以后的服装市场的定位、经营方针提供了依据。河源的服装市场与其他的区域市场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分析。为此应该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才能更好的作出相应的预测。

二、调查时间、地点(略)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这里的调查方式不限,可以是问卷,也可以是其它任何形式)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份数96份(百分比为96%)。

四、调查对象及参与人员: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06营销1班CS 队(小组负责人:赖艳芳 小组成员:黄丽霞 黄秀萍 刘静 钟茂强 张育章)对河源服装市场进行了了解调查。

五、调查结果及分析:

1.市场营销环境状况

目前河源的服装市场集散地主要有铜锣湾的女人街、翔丰商业广场、人民路地段商铺、步行街、湖滨路、广晟广场等。其中这几个地方又分为不同的档次。

要对自己所进入的市场做一个充分的了解,有必要进行一个初步的市场研究,以了解市场分布、市场容量、需求性质等。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以及面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如:定点访问、拦截访问

2.消费者情况

(1)、消费者基本情况

性别构成比例中服装消费者以女性居多,女性人口占总体的76%,男性为24%。

年龄构成中年龄以21-25岁者最多,占调查总数的52%,而16-20岁的人群占26%,剩下的21.8%人群均为25岁以上。

文化程度方面以大学生学历者居多,占了41.6%,中学生程度者则占了29.2%,而工作者18.8%位居第三,剩下的其他程度者为10.4%。

(2)、消费者的购买力及消费水平

调查资料显示,河源地区对于服装的购买力及消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下,这点可以从每次消费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来。

(3)、消费者购买行为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服装的时候,关于对折扣感兴趣的情况,被调查者所作出的反映是:非常感兴趣占了24%,比较感兴趣 的人群有41.7%,一般的为20.8%,剩下的13.5%表现的态度为无所谓。

(4)、对河源服装市场状况评价及经营建议

征对河源市场的情况,要进行刺激消费。除此之外还要强调自己的品牌体系。

在调查中发现,就“对于款式,通常是什么因素影响你的选择?”这一问题中,个人喜好占了42.7%,彰显个性27.1%,追求潮流19.8%,朋友意见10.4%。而“您通常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服装的新潮流”网络资源40.6%,时尚杂志42.7%,朋友介绍11.5%,电视广告5.2%。由此可以得出,消费者身边的朋友是一鼓不可忽视的群体。

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已不是单纯的为销售而销售的过程,营销管理与营运服务已是现代品牌营销取胜的根本,必须运用现代营销品牌运作的管理体系,营销的核心是管理与监控。品牌的市场推广和策划是现代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无论品牌的推广,还是终端卖场零售、促销,都应在统一的策划下展开,如陈列方式、导购技巧、橱窗陈设、店面形象等。

因此我们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巩固现有市场,维护出口秩序;共享潜在市场;创新新的市场;实行标准化战略。

3、经营者条件及风险因素分析及建议(SWOT)

服装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程。以批发为主要销售模式的服装专业市场似乎一直上演着永续的财富神话。然而,面临后配合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服装专业市场已悄然放慢了发展步伐,老市场的不断萎缩,整体利润率的原地踏步甚至下降,表明其发展已遭遇到一定的壁垒。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持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任务。

河源的服装市场与其他的区域市场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分析。为此应该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才能更好的作出相应的预测。目前河源的服装市场集散地主要有铜锣湾的女人街、翔丰商业广

河源的服装市场与其他的区域市场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分析。为此应该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才能更好的作出相应的预测。

六、调查后的的思考

目前河源的服装市场集散地主要有铜锣湾的女人街、翔丰商业广场、人民路地段商铺、步行街、湖滨路、广晟广场等,其中这几个地方又分为不同的档次。

打造市场强势品牌:

服装专业市场发展一直与产业的发展历程与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产业发展长期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生产规模不断递增,导致了产品数量增速较快,质量体系严重滞后,产品差异化无从体现。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化时代,服装专业市场自然的也需打造专业的强势品牌。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管理中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步骤,它是市场定位、确立目标市场的重要前提。市场细分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企业有针对性地认知需求,以便于企业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满足特定需求。

通过市场细分,由于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选择性和爱好个性,因此,针对细分市场所提供的品牌,将更利于目标客户对产品的选择,提高品牌在市场份额的占有率。

一句话,市场定位的细分既要紧跟消费市场,又要紧跟流行趋势,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迎合消者的心理,注意市场可操作性。

补充说明:以上的模板只是一个参考的形式,大家不必局限于自己的思维,但是必须得满足这几点要求:调查报告格式

题目

1、调查的主题

2、调查的时间

3、调查对象及参与人员

4、调查的地点

5、调查的过程

6、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7、调查后的思考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作业上交的时间是在开学第一周的星期三晚上8:00之前交齐,我的那组就直接交给我,周娟那组就交给周娟,作业的形式包括(电子档和纸质档二部分)。

市场营销学分析报告 第2篇

市 场 营 销 学 八 大 需 求 分 析 报 告

班级:小组:时间:级工商管理

飞 雁 年3月

2014市场营销学八大需求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期目标,通过创造、传递更高的顾客价值,建立和发展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营销调研、计划、执行和控制来管理目标市场的需求水平、时机和构成,以达到企业目标。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常见的需求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需求

概念:多数人不喜欢,甚至愿意花一定代价来回避某种产品的需求状况。

营销方法:转换营销。营销任务:变负为正。举例:

2、无需求

概念:目标市场对产品缺乏兴趣或漠不关心的需求状况。营销方法:刺激营销。营销任务:变无为有。举例:传奇喜之郎

初入商场,就聪明的切入到孩童商场。先树品牌,后作推广,从观念大将售卖商品转换为出售品牌。但是,喜之郎又有些奥秘,几乎全部的报刊媒体和网站,有关它们的报导,屈指可数。

进入果冻出产行业之前,李永军是深圳某乳品厂的技术员。和其他在国有公司的工人相同,他准时上班到点下班,朝九晚五,日子高枕无忧,但也无滋无味。

李永军也不破例,他像头被困在铁笼里的狮子,亲近注视着外面的全部„„果冻是用果汁和海藻提取物合制而成的小食物,前身是被称为“布丁(Pudding)”的西餐点心,水嫩嫩的容貌,就像水做的宝石,十足心旷神怡。SAA牌的果冻商品一上市,就求过于供„„

从1990年起,各地的果冻出产厂家像过集体营生的日子相同,一窝蜂地呈现。在广东汕头区域,家庭果冻工业作坊遍地开花,单揭阳市一个叫锡场的小地方就有100多条出产线。

结业于食物工程专业的李永军,具有杰出商场嗅觉才能的他,灵敏地知道到了果冻商场的无穷潜力。所以他决然辞去职务,与兄弟李永良、李永 魁一同筹集了40万资金,进入尚处于萌发情况的果冻工业。

在深圳宝安,李氏3兄弟迈开了创业的榜首步,多年今后回忆起这一“步”,他们都不敢相信这一步其实是多么的有力,连一点迷惑和犹疑都没有„„

品牌价值的力气

面临无穷的商场空间及剧烈的行业竞赛,喜之郎没有堕入盲目的激动,而是从头回到原点——“喜之郎大概是啥”、“喜之郎大概变成啥”„„

透过对行业及商场情况的再知道,透过对本身才能的再评价,李永军和平成广告公司集合在了一个点,两边总结出共同认同的答案:“喜之郎是全国性的群众品牌。”“喜之郎是咱们最喜爱的首选品牌。也即是说,要到达新的方针,必定要在全国一般群众心目中建立一个形象——喜之郎是他们最喜爱的首选品牌。由此带出一个更详细的、履行层面的疑问:凭啥喜爱喜之郎?是商品的口味、种类、包装、养分、价钱,仍是效劳?靠商品的USP(共同的出售建议)能否做到令群众喜爱喜之郎呢?”

李永军与平成广告公司通过反覆的考虑与争辩后知道到:“咱们要售卖的已不是商品,而是品牌!光有知名度不能变成真实的榜首品牌,消耗者只要认同你的品牌建议,才会对品牌发生好感并发展为忠实。咱们为喜之郎品牌刻画价值观,让群众由于相同的价值观而去喜爱喜之郎——就如同志向相同的人彼此招引相同。”对于其时中国果冻商场的空档情况,在平成广告公司的策划下,李永军把全部的广告都植入了“果冻布丁喜之郎”的概念,意在既宣扬培育果冻商场,又建立喜之郎“威望正宗”的商品形象,一起,这也在无形中给其他同类品牌设定了难以逾越的妨碍。跟着果冻在孩童零食商场的一路冒起,从1993年到1996年头,喜之郎的品牌一路高歌猛进,商场份额敏捷增长。

这个略带洋味而又具有中国喜庆颜色的“喜之郎”,随即变成了一个强有力品牌。拓宽商场空间在品牌的刻画上,喜之郎做得很振振有词。巨额的广告投入也使喜之郎的途径建造令同行分外眼红,在全国的数十个出售分公司、办事处和数以百计的经销商部队,把喜之郎的果冻源源不断地运到全国各地。

1998年头,抢手大片《泰坦尼克号》在国内的上映,是个极好的时机,浪漫的爱情与悲惨剧的联系,让这部电影敏捷变成全世界少男少女心中的独爱„„,喜之郎对《泰坦尼克号》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贴片广告。广告创意便专门以《泰坦尼克号》为蓝本进行量身订作。在当年的情人节,继“喜之郎”之后的第二大果冻品牌“水晶之恋”,逐步浮出其无穷冰山的一角„„相同的商品概念,相同的方针受众,相同的商场区域,《泰坦尼克号》几乎即是为了喜之郎“水晶之恋”而来到中国„„这一战的成功,让李永军理解,喜之郎要抗干扰只要不断地自我改写品牌。据业内人士称,喜之郎每年仅在广告上的投入就将近1亿元。它透过不断替换影视广告版别的操作手法,为品牌写入新的元素,增加新的生机,不断将群众的焦点集合到喜之郎品牌上来。2000年10月,国家工商局确定“喜之郎”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1年,“喜之郎”的出售额已比创业初翻了几千倍,到达15亿之巨。

作为孩童食物,喜之郎在果冻商场上是肯定领导者。据2002年3月的一项查询显现,“喜之郎”在孩童家长中的归纳知名度最高,提及率到达90.0%。如今,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已算得上是全球规划和销量最大的果冻出产公司。随著“水晶之恋”品牌的成功推出,李永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商品的商场细分上,喜之郎的消耗目标也逐步从孩童延伸到年青女人,“咱们正试图培育年青女人新的日子方式。”喜之郎一位人士说。2002年4月24日,喜之郎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再次重拳出击。宣告国内天后级歌手、刚取得“第九届中国排行榜”最受欢送女歌手奖的那英将出任其旗下的喜之郎CiCi品牌形象代言人。平常一贯很少进入商业广告拍照的那英,这次破天荒愿意为孩童食物代言,也可见喜之郎开拓商场的决计之大。那英除为喜之郎CICI拍照广告片外,一起还将个人的最新单曲《我只喜爱你》作为了该广告的主题曲。有媒体以“CiCi不只是小孩子的CiCi”为题撰文称,“喜之郎约请那英为其商品代言,旨在透过这次的强强联手,扩展消耗集体,晋升品牌形象。案例分析:喜之郎的成功首先在于其对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结构特征的准确把握。充分把握中国市场的现实特征,通过投放巨额广告和赞助时尚活动树立品牌,培养消费者认同感。喜之郎不断创新以刷新竞争规则,在果冻市场上率先推出儿童透明塑料背包包装、果冻散装的销售方式,并尝试“店中店”的营销策略。但创新并非一劳永逸的游戏,于是,1998年初,已经是产业绝对第一品牌的喜之郎开始张开其品牌核保护伞,这一新生的品牌取了个诗意的名字——水晶之恋。

3、潜伏需求

概念:现有产品或劳务尚未满足的隐而不现的需求状况。营销方法:开发营销。营销任务:变潜在为现实。

举例:大多人以瘦为美,胖的人越来越不受欢迎,这样,我们研发有效地减肥产品,让胖的人拥有自信,是他们的变瘦想法成为现实。

4、下降需求

概念: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情况。营销方法:再营销。营销任务:

举例:近年来城市居民人人都有自己的手机,对固定电话的需求已饱和,需求相对减少。市场营销者了解顾客需求下降的原因,通过改变产品的特色,采用更有效的沟通方法再刺激需求,创造性的再营销,通过寻求新的目标市场,以扭转需求下降的格局。

5、不规则需求

概念:市场对某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在不同季节,甚至一天的不同时段呈现出很大波动的状况。

营销方法:同步营销。营销任务:变无序为有序。

举例:在旅游旺季时旅馆紧张和短缺,在旅游淡季时,旅馆空闲。通过灵活的定价、促销及其他激励因素来改变需求时间模式。

6、充分需求

概念: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水平和时间与预期相一致的需求状况。

营销方法:维持营销。营销任务:

举例: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如需求无弹性的盐,它需求状况是需求水平与预期相一致,厂商通过密切关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竞争状况,经常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持现有的需求水平。

7、过量需求

概念: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超过企业所能供给或愿意供给水平的需求状况。营销方法:缩减营销。营销任务:

举例:由于人们越来越喜欢超市购物,引起超市购物袋供不应求,企业营销者通过给超市购物袋定价,使需求量减少。

8、有害需求

概念:市场对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营销方法:反营销。营销任务:

市场营销学理论对比分析 第3篇

无论哪个理论的提出, 都是先有一个主题思想、核心理念, 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发挥, 添砖加瓦, 营销理论和定位理论也不例外。

首先是营销理论, 其通篇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主题:顾客导向。有了顾客导向, 才有了满足顾客需求、从事实出发满足顾客需求、从事实出发通过细分满足不同顾客需求等等。其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完善添砖加瓦的过程。1967年科特勒的《营销理论》问世, 到其在《营销管理》第6版 (1987年) 中, 他就提出了“关系管理”的概念, 但只是强调营销者要同顾客、供应商、渠道成员建立长久的信任互利关系。关于关系管理概念的升华, 我们可以从科特勒给市场营销所做的定义获得启发。在最开始的时候, 市场营销被认为是“在可获利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需求” (Meeting needs profitably) , 但是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利润率下降、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降低和争取新顾客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企业就必须关注能否与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建立一种长期的“双赢”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科特勒对于市场营销的理解也逐渐转变为“建立和管理可盈利的顾客关系” (Building and managing profitable customer relationships) [1]。

其次是定位理论, 它是以“竞争导向, 占领顾客心智”为主题, 进行发挥, 进而形成一个体系, 其也经历了漫长的完善过程。1969年,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美国<产业行销>杂志上发表了《定位是人们在今日模仿主义市场所玩的竞赛》一文, 首次提出“定位”这一广告概念[2]。1981年, 里斯和特劳特又对定位理论作了修正和完善, 最终归结为《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的专著, 真正标志着定位理论的诞生。定位理论发展到今天, 已经突破广告领域, 由广告定位发展到营销策略定位再到企业战略定位, 并发展出一套企业营销战略定位操作流程:首先, 定位的起点是在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消费者分析、竞争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所在, 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再进行产品的开发、生产, 使得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就有一个准确定位, 从而确定产品的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等定位[3]。然后, 通过广告等传播手段与消费者沟通, 有效地传达品牌的定位, 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独特位置。接下来, 要随时追踪市场效果, 衡量定位是否准确, 并根据市场变化和竞争状况及时调整。

可见, 无论是营销理论还是定位理论都是博大精深的, 其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营销的所有领域。其内容有相冲突的地方, 也有相似的地方。

所以如果我们单独拿出其中一部分进行比较就有点形而上学的感觉了。就像两个功夫高手在比武, 其中一个把另一个打败了, 而失败者不服气的说:“至少我的左手比你的左手厉害, 我的牙齿比你的厉害。”很可笑吧!这其实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局部之间的比较, 我认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实他们都是营销发展的里程碑, 都自成一派。

二、营销理论与定位理论之间没有超越与被超越之说

科特勒的营销理论被认为是理论派之作, 我其实不认同这个观点, 从前文中的关于《营销理论》的发展来看, 其是在总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而现在科特勒本人仍在不断学习,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营销理论》。最典型的就是科特勒对定位的认识, 科特勒把定位理论列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营销界的“营销卓见”之一。可见他对定位也是十分推崇的, 并把定位作为其4P营销的一个要素。其更具影响力的组合是STP, 即市场细分 (Segmentation) 、目标市场选择 (Targeting) 、市场定位 (Positioning) 。显然, STP的顺序是:先讲市场细分, 再讲目标市场, 最后再定位。而定位是指在确定的目标市场寻找与竞争者的差异化, 然后以此为战略来设计战术4P营销组合。

科特勒先生认为:“一系列营销活动都是以STP为基础的。”然而,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 目标市场不应该由市场细分而得来, 它实际上是由定位形成的。换句话说, 你要面对的市场, 不是由内而外的思维, 即里斯先生所说的“管理思维”所圈定的某个消费人群, 而是由外而内、由消费者的认知, 即“营销思维”所决定的目标消费人群。由此可见, 科特勒通过对定位理论的学习逐步地在完善自己的营销理论。

定位理论是典型的实战派之作, 我也不认同这种观点。同样是从其发展入手看, 定位理论与USP理论一脉相承并吸收了大量品牌形象理论的观点, 最终营销理论的注入使之自成一派。

定位理论最初的提出是为广告战略服务的, 20世纪70年代初, 在继承罗瑟·瑞夫斯 (Rosser Reeves) 的USP理论的基础上, 艾·里斯 (Al Ries) 和杰克·特劳特 (Jack Trout) 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定位理论, 使营销理论由传统走向现代, 开创了一种新的营销思维模式。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 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 不是对产品的定位, 市场营销的最终战场是大脑。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 使品牌围成某个类别或者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 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 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企业应该将经营焦点聚集在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 而不是实行多元化即品牌延伸,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优势品牌。定位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近40年, 里斯和特劳特通过对营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对定位理论不断地拓展和深化, 推出17部著作, 使定位论逐渐形成了严谨、系统、前瞻的理论体系, 对美国乃至全球企业的营销战略和品牌规划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01年, 定位理论被美国营销学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学会影响最大的观念。可见, 定位理论无论如何也离不开营销理论的贡献、离不开前人所做的贡献[4]。

从二者之间的密切的联系中, 如果我们非要说谁超越了谁又有什么意义?

三、理论派与实战派

理论派与实战派之争贯穿于任何领域,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 当年很多人在学习了马列主义之后, 回国就照搬照抄, 强加于中国的革命, 结果导致中国革命在曲折中更加曲折, 后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真正符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并带领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关于这其中的历史, 我想人尽皆知, 反映到理论派与实战派, 我认为其二者之间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相互促进, 继承发展。”

由此可见, 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的, 而实践又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课堂上, 很多同学都嘲笑刘威的《九问科特勒》。下去之后我也把它看了两遍。第一遍, 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 (理论派) , 确实发现里面有很多漏洞, 很多过激的语言。第二遍, 我把自己当成一个在前线指挥营销的人 (实战派) , 发现他写的确实很有道理。

其实我们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可惜的是很多同学都在嘲笑刘威, 我觉得不对, 因为我们没有深入一线“杀敌”, 怎么知道战争的惨烈。营销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实战派得出《九问科特勒》的文章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们就这样嘲笑一线战士, 未免有点“纸上谈兵”的赵括的感觉了。

四、理论的有用性要与具体的各方面环境相结合

有些企业在使用定位理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例如王老吉、蒙牛的‘特仑苏’、超级女声等等, 而有些企业在使用营销理论中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例如露华浓公司、固特异轮胎等等。有些企业不考虑顾客导向却屹立不倒, 例如脑白金;有些企业不搞市场调研也能受到消费者疯狂的追捧, 例如苹果的iphone手机。

如此多的例子证明了管理领域的一个真理, 这个真理就是:在管理学的海洋中没有对于错, 只有哪个更适应具体的环境, 利用这个环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到营销理论和定位理论也是如此, 或许定位理论中的某条理论你用对了, 而其刚好适合具体的环境, 那么你就可以成功;或许你一直在做一些定位, 而忽视了营销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而你又认为定位理论就是万能的, 那么你将很难带领你的企业走向辉煌。

其实没有万能的理论, 只有更合适的理论。定位理论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样也形成了很多中国人的观点:

首先是李光斗的“插位论”。“插位论”声称:自己是颠覆竞争对手的品牌营销新战略。如果你循规蹈矩, 你会永落人后。只有插位, 才有机会。插位是对定位的一种超越, 插位讲求不仅要给自己定位, 还要给竞争对手定位 (其实特劳特理论已经明确的给自己和对手定位) 。定位只能让消费者知道你的位置所在, 而插位不仅要让消费者知道你的品牌位置, 还要让你的品牌名列前茅 (品牌名列前茅, 是定位准确并正确执行的结果) 。

其次是“升位论”。“升位论”声称:插位打败对手, 升位则超越自己。先看看“升位论”的一些片断:“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升位告诉我们:在如今这个产品名类日趋饱和, 品牌竞争日渐激烈的时代, 区隔对手、打败对手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不仅要找到自己的位置, 更要时时刻刻提升自己的位置, 就是要“升位”。它还声称:插位打败对手, 升位超越自己。

关于“插位论”和“升位论”可能有玩概念的嫌疑了, 不过它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同样也能指导一些企业成功, 这在中国是有具体的案例的。

正所谓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定位理论也好, 营销理论也好, 都需与具体环境相适应。而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 可能会产生适合中国具体的理论, “插位论”和“升位论”就是很好的例子。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产生中国的“定位理论”。

参考文献

[1]菲律普.科特勒, 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 (第六版)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2]Marketing Management, Ninth Edition, Philip Kotler,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王恩冕, 于少尉译.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中国媒体营销的市场营销学分析 第4篇

【摘要】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媒体正处于转型阶段,对媒体经营中的成功和失败进行专业理论的分析很有必要。本文按照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市场营销中五种基本营销理论,并将其引入对中国媒体经营过程中种种问题进行分析中,希望通过此分析为中国媒体的经营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国媒体;营销;市场营销学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影响幅度大,必然给我国的传媒业带来冲击(已有研究成果证明)。目前国内媒体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因为长期以来,国内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媒体本身的研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媒体产业越来越大,分析媒体问题的时候不能仅仅限于媒体本身,而要将其放在经济的大环境下,从经济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利用营销学基本观点结合中国媒体的案例来分析我国媒体的发展和问题,希望通过新观点的引入给中国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启发。

一、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是指导卖方行动的最原始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假设前提是,认为消费者主要对买到产品的方便和低廉的价格感兴趣。在这一假设下认为:消费者喜爱那些可以随处得到的且价格低廉的产品。生产导向型组织的决策者致力于获得最高生产率和最广泛的销售覆盖面。这种观念在两种情况下是成立的。第一种是当市场上对某个产品的需求大于供应,此时,消费者关心能否得到该产品,并会适当忽略产品的细小特征。第二种是当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时,必须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扩大市场,以求获得“规模效益”。

就媒体而言,以生产为导向的观念在两个阶段是有效的,其一是在改革初期,即从1978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时电视逐渐普及,开始呈现以报纸、广播、杂志、电视这四种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传媒格局。这一阶段媒体资源相对稀有,公众注意力比较集中,对新闻为主的各种媒体产品的关注度较高,而国家负责新闻产品的发布。媒体所要关注即利用所有资源生产更多的媒体产品,让更多的公众获得信息,媒体更关注媒体产品的数量而非质量和形式。其二,是在一种新兴媒体发展的初期,无论是80年代的电视、90年代中期的都市报,还是90年代进入我国的互联网当其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形式的时候,都可以遵循生产为主的营销观念,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二、产品观念

从逻辑上讲,产品观念是生产观念的第二个阶段,即当某种产品处于行业生产饱和而不能通过扩大生产来获利的情况时,部分生产者就开始寻求产品本身的突破。该观念认为,大部分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且认为消费者愿意欣赏制作精良的产品,他们有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能力,并愿意为此付出较多的钱。

产品观念在中国媒体中一直不被重视,因为媒体产品对公众关注不够。一直以来,我国媒体对传播内容的分析都比较弱,这就是为什么大量媒体在开办新的节目或板块后效果甚微的根本原因。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媒体的发展历史和自身定位都很大关系。对传播内容的分析基于对公众的需求的调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传媒目标市场的调查;二是对传媒产品公众反馈的及时收集。媒体对传播市场的调查并不是新生事物,西方媒体十分重视对公众的分析和调查,他们的传媒产品是以公众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日本的《读卖新闻》50多年前开始举办公众调查,此后20多年共办了200多次,如今已发展到每月举行,并成为该报大特点,在为报纸寻找到准备卖点的同时,调查本身也吸引了大批读者。不过,这一现象随着中国媒体产业化的兴起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有了很大改观,以央视为代表的一大批媒体都有自己专门或指定的调查机构对公众市场进行先期分析和后期效果测定。

三、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是被很多经营者认为能占主动权的一种观念。它认为,若听其自然,消费者通常不会大量购买某一组织的产品,因此,必须积极推销和组织大量促销活动。这一观念的假定前提是,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者抗衡的心理,所以必须通过某种手段去劝说他们多买,这些手段包括绑定、推销和促销。在现实中,这种观念在两种情况下会被大量使用,一是用于推销那些“非渴求商品”即购买者一般不想到要去购买或不是很必需的商品,如保险、大部头工具书和保健药等;二是当产品过剩时,也常常使用推销观念。

由于媒体的“二次售卖”属性以及它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商品”,所以针对不同消费者就有不同的意义。推销观念在媒体中的使用比较复杂。

就第一次售卖而言,媒体的消费者可分为两类:一是普通消费群体,指广大老百姓以及消费影视、娱乐节目为代表的媒体产品时的消费者。对这部分人,此时的媒体产品属于“非渴求商品”;二是特定消费人群。这类人群对特定媒体产品关注程度高、消费频率相对固定,也愿意为专业信息支付较高的费用,对他们而言,以信息为代表的资讯产品属于“必需产品”。对于后者,媒体不需使用推销原则,且此时由于消费者自身对专业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相对固定,“强力推销”非但不能增加效益有时甚至会破坏消费者对所选择媒体产生心理上的反感或抵触情绪。

而在目前注意力资源稀缺,传媒行业饱和,媒体间和媒体内部同质化严重的条件下,由于新闻、资讯类节目自身特点的限制,各媒体都在大力开发“非渴求商品”,但如何用“推销”观念去吸引受众消费这部分商品并非是每个媒体都能处理好的。在国内,以“娱乐中国”为口号的湖南卫视显然把“推销为主”的市场策略发展到了极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市场营销策略最初是企业研究领域的成果,其原理和方法论也是针对企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单位参与市场运作时,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也必须结合媒体具体的性质以及现实的市场情况。湖南卫视的成功在于它在中国电视节目整体处于说教、本位的模式之下,以一大批创新节目为主打,采取栏目带动频道、主持人明星化、企业参与节目等战略,而随后也有若干省市级媒体效仿其节目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

相比起第一次售卖的微利,对广告主的二次售卖才是目前媒体利润的主要来源。在企业广告意识、媒体整合意识不断强化的今天,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对媒体的选择以及对广告效果的要求都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媒体的第二次售卖是以第一次售卖为基础的,所以媒体调查目标公众,把好媒体产品质量关是赢得广告主的第一步。其二,就是要向适当的广告主推销自己。央视从上世纪初开始的广告招标就是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案例:在建立媒体品牌的同时,要建立媒体自身完善、详实的资料库(强调整合媒体各个部分的资源和价值优势,包括目标公众基本构成、节目相关信息等),经过科学整理和分类的资料能为广告商选择媒体提供有效准确的依据;同时,要在媒体内部打造专业的广告团队,为不同产品量身打造合理的媒体广告投放;而最后的广告效果反馈和总结也至关重要。

四、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是企业在实际运用上述观念,并对经验、教训总结后提出的另一种经营哲学。其核心原则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才基本定型。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定位目标市场的需求,并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产品和劳务。也就是市场营销领域常说的“发现欲望,并满足它们”,“生产你能够出售的东西,而不是出售你能够生产的东西”等。

对于以“定位”和“买方需求”为出发点的营销观念,媒体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媒体自身的定位;二是媒体产品制作过程中最受需求的尊重程度。目前,除了网络外的各种媒体都已形成自己的行业格局。以电视为例,“央视独大,省市及媒体潜力巨大,境外媒体努力渗入的格局”以及形成,撇开央视和境外媒体不说,省市级媒体间竞争很激烈,各台都试图通过明晰、有效的定位在公众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湖南的“娱乐”,湖北的“公益”,安徽的“电视剧”等。但问题在于,由于我国媒体一直以来不重视对公众的分析,很多媒体定位不够合理,操作性很低,这就是为什么大量媒体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涉及到媒体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对公众需求的满足,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媒体低俗化”。在我国媒体日益市场化的今天,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媒体打着“观众至上”的牌子弃自己的道德底线不顾,生产低俗、粗制滥造的媒体产品。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涉及到第五种营销观念。

五、社会营销观念

随着环境等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开始反思“经济效益至少”的理念是否符合人类长期利益。于是社会营销观念孕育而生。此观念回避了消费者的部分需要,着手解决消费者利益和长期社会福利之间隐含的冲突。社会营销观念要求营销者在制订营销政策时能权衡三方面的利益,即公司利润,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利益。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考虑其社会责任,而对社会责任的坚守本身就是媒体一个重要的原则。目前国内对媒体社会营销的研究不多,但这早已是国外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按上述定义,媒体社会营销的是指:权衡和兼顾媒体组织、消费者(受众和广告商)和社会三者的利益。无论是纯新闻学研究,还是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研究都显示,媒体的确与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其对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等一系列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能起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不论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多少,媒体都不能减低对其组织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的要求。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媒体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可能受到挑战,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界一度出现的道德价值观念模糊不清,道德约束苍白无力,新闻媒介管理松懈的现象;部分媒介在新闻业务活动中,为了争夺公众,争夺广告客户,传播虚假信息、“炒作新闻”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的了不良影响,还导致新闻传播公信力的下降,影响媒介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

用市场营销学原理来分析中国媒体,目的在于通过新理论的介绍和分析,为解决当前媒体问题,为我国媒体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但无论媒体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如何变化,要谨记的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应该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上,时刻把人民、国家利益至于一切利益至上,否则必将误导受众,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郭国庆等译:《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999年

[3]冯丽云主编:《现代试产营销学》[M](修订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1-2章

[4]李佳鹏.2006年央视广告招标出现四大变化[N].经济参考报,2006-5-9(B1)

市场营销学实验报告 第5篇

号:20103569 姓

名:倪希旺

指导老师:王晓晚

2011年10月

一、实验内容:远大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小组模拟推销

二、实验学时分配:4学时

三、实验时间与地点

1、实验时间:2011年秋季学期第8周周六上午

2、实验地点:经干三教102

四、实验目的

(1)通过对远大空气净化器的二手资料收集与总结,使同学们掌握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与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法。

(2)在掌握该产品的SWOT的基础上,通过对该产品进行小组模拟推销,使同学们灵活掌握人员推销的技巧。

(3)通过SWOT分析与模拟推销找出产品存在的营销问题,并提出营销策略改进方案,以达到培养同学们运用营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产品营销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充分认识这次实验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遵守组织纪律,加强团合作精神。2. 要求学生在本次实验结束三天之内,每小组提交一份小组实验总结报告,每人撰写一篇实验报告。个人实验报告与小组实验总结报告的格式与内容详见附件2与附件 3。

3.要求记录各组员的具体分工情况。

六、实验方式与安排

采用实验一的分组方式,每小组选择一种产品进行资料收集与小组模拟推销及撰写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等工作。

实验步骤安排:

(1)同学们在模拟推销前事先准备好自己所在公司的发展史、企业文化等资料,并收集有关“××产品的SWOT”方面的二手资料,撰写“××产品的SWOT分析”材料;

(2)在模拟推销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小组可设一名经理与副经理、一名技术人员、3名推销员等角色,在教室里向其他小组的所有同学(即“顾客”)进行模拟推销活动。

(3)模拟推销的步骤:

第一步:由经理对公司的发展史、企业文化进行介绍。(3分钟)第二步:由副经理对公司进行SWOT分析汇报。(3分钟)第三步:由技术人员介绍要推销产品的性能。(3分钟)

第四步:由推销人员对产品的价格、分销渠道、促销政策等进行介绍与推销。(5分钟)第五步:现场 “顾客”提问,并由推销小组的相关人员进行解答。(10分钟)第六步:现场调查顾客购买意愿,试探市场需求情况。(3分钟)第七步:推销活动结束,教师进行总结。(3分钟)(4)各小组撰写小组实验总结报告,个人撰写个人实验报告。

七、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小组模拟推销,我深刻体会到一些东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准备的重要性。通过其他组推销工作,我发现有些组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弄得慌慌张张,实验课之前要做足准备工作,免得到时候匆匆忙忙找不到反向是非常有必要的。2)资料的重要性。有些组因为资料不够,到其他组提问的时候答不上来。

3)合作的重要性。这次有很多组合作明显缺乏默契,各讲各的,有些组员甚至不知道自己组员在讲什么东西,也明显缺乏相应的资料。俗话讲得好:“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4)口才的重要性。好多人应为口才不好,不能将自己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而当别人问的时候不能准确讲出来,同时好多人通过自己的好口才避免和解决了一些问题。5)领导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团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人,也是不能够成功的。6)基础的重要性。正所谓,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基础之上,没有基础,一切就是空谈。

市场营销学实习报告 第6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营销的理论与技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进行了为期3周的市场营销实训.一

实习目的

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完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之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并领会所学理论的适用性,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到各个部门,了解市场营销工作的规律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二

实习内容

在老师的领导下,我们5个喜爱组在一起共同讨论了此次实习的内容.首先,老师组织了我们集体观看了宜家家居产品体验式营销策略的纪录片,决定价格体验式营销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次了解到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壮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海尔,小红帽等,这就是内容的第二个部分:最后,在现代营销中,促销策略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值此圣诞元旦之际,各商家都会使出绝活进行促销,以增加销售额.总结下来,我们的实习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体验式营销;二

促销策略;三

企业文化因此,我们三周的实习调查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三方面进行.体验式营销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第7篇

70年代初,在美国慢跑热正在逐渐兴起,数百万人开始穿运动鞋。但当时美国运动鞋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的是阿迪达斯﹑彪马和Tiger(虎牌)组成的铁三角,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运动鞋市场的这一趋势,而耐克紧盯这一市场,并选定以此市场,专门生产适应这一大众化运动趋势的运动鞋。而耐克为打进“铁三角”,迅速开发新式跑鞋,并为此花费巨额,开发出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用途的产品。到1979年,耐克通过策划新产品的上市和强劲的推销,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3%,终于打进了“铁三角”。然而,到了后来,过去推到耐克成功的青少年消费者纷纷放弃了运动鞋,他们在寻找新颖的﹑少一点商业气息的产品。此时耐克似已陷入困境,销售额下降。耐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时候已经到了。于是,耐克更新了“外观”技术,推出了一系列新款跑鞋﹑运动鞋和多种训练用鞋,其中外运动部门则把销售的重点最准了雅皮士一代和新一代未知名的顾客。它遵循的悟条是:思路新颖。在美国,市场已经饱和,只有不断推出新的公司才能得到发展。耐克利用其敏锐的眼光去观察选择市场,放手去干,永远保持领先。

(1)耐克选择的目标市场是什么?

(2)耐克是怎样挤进“铁三角”的?

(3)耐克如何推出新产品,怎样获取成功的?

(1)耐克选择的目标市场是什么?

答:耐克选择的目标市场在70年代是喜欢慢跑的大众,后来又将目标市场定位在对品牌比较敏感﹑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消费者身上。

(2)耐克是怎样挤进“铁三角”的?

答:70年代时,慢跑热逐渐兴起,数百万人开始穿运动鞋,而当时由阿迪达斯﹑彪马﹑Tiger(虎牌)组成的铁三角并没有意识到运动鞋市场这一趋势,而耐克紧盯这一市场,迅速开发新式跑鞋,运用其雄厚的研发力量开发出140余种不同样式的产品。这些风格各异﹑价格不同和多用途的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跑步者,再加上其强劲的推销,是市场占有串达到33%,从而打进了“铁三角”。

(3)耐克如何推出新产品,怎样获取成功的?

答:耐克在推销新产品前,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分析,找出需求旺盛的目标市场,然后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尽量做到产品的多样化已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其强劲的推销和品牌形象也是耐克的新产品不断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班别:信管10班姓名:祝金庆

电力营销市场特点及营销策略分析 第8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1 电力市场营销的作用及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力行业也随之市场化起来, 电力营销也就成为了电力行业的主旋律。电力营销在市场营销的浪潮中不断发展进步, 占据了电力行业主要的角色地位, 贯穿于整个的供电企业的业务流程中。在整个的供电企业系统中, 电力营销始终贯穿于其中, 供电企业通过一整套的营销策略来满足用电客户的不同需求, 实现电力企业的方便快捷目标, 全面有效的为人民服务, 目前, 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的作用已越来越日益显现出来, 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市场营销关系决定供电企业生存与发展

电力市场营销部门负责按国家统一制定的销售电价进行电能的销售, 并担负着电费回收和线损管理的重要任务, 营销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公司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1.2 市场营销影响电力企业规划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电力营销在电力企业中担负着得要的职责, 是电力企业服务社会的窗口, 是电力企业服务顾客的一面旗帜, 对企业的经营规划有引导的作用。

1.3 市场营销反映供电企业形象

市场营销是电力企业直接面向客户的窗口, 营销过程中面向的是千家万户, 只有更好的为这些客户服务才能展示出电力企业的形象。

2 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

2.1 具有整体性

电力营销市场是由电网的整体性而连接在一起, 电网覆盖的区域有不同的客户群, 这些客户群都是电力营销服务的目标。由这些不同的目标使电力营销连成了一个整体。

2.2 具有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产品的类型, 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 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划安排。不同的客户对电力供应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需要发电商直供, 有的则需要供电商间接供应。大量的用户需要长期保持供电关系, 少量的用户只需要临时用电。

二是需求量。不同规模的消费者对电力的要求不同。大型企业的电力消费可以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千瓦时。小的用户, 如居民用电只有几十千瓦时。

三是需求时间。对电力的需求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如生产性企业则多数需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供电, 如家庭也需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供电, 但晚间则对电量的需求很少, 商业企业也如此。

四是消费方式。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都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电力企业的不同目标市场的依据, 是研究电力目标市场的总体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所以, 对电力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3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放弃性

电力目标市场是动态的市场, 不是一经选定就一成不变的市场。这种动态是相对于一般稳定的电力市场而言。电力目标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逐步实现的, 而不是频繁或骤然的突变。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在选择电力目标市场时应考虑国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供电企业专营区的电力目标市场必须全部满足, 不能对盈利少或难度大的市场就完全放弃。

2.4 与国民经济具有密切相关性

电力市场服务的范围涵盖了经济的各个领域, 这些领域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目标市场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 作为有待开发的电力市场, 它明显地表现出对宏观经济环境的依赖性。

3 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分析

3.1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指导思想

3.1.1 树立全员的营销思想

以“大营销”格局为保障, 提高公司“三电一线” (电量、电费、电价、线损) 业绩和服务品质为目的, 以全面推行营销工作“五化” (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益化和高度信息化) 为根本途径, 以实现“四个全面提升” (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营销业绩全面提升、服务形象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全面提升) 为目标, 实现全员的营销计划。

3.1.2 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要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抓住关键点, 加强营销过程的控制, 确保营销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力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3.1.3 建立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稽查人员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中可以随时调看到各营业厅服务情况, 随时监控销售电量、应收电费、电费回收率、申请容量、完成容量等关键指标, 并根据管理和工作需要发起各类主题稽查活动。

3.2 电力产品策略

传统的电力企业基本是各自管理, 互不联系的, 所以没一个完整的营销网络, 基本等同于一盘散沙的形式存在, 现在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电力企业打破了传统的模式, 开始组建市场营销部的管理模式, 实行统一管理, 以提高工作效率, 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促进客户合理用电, 实现对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是供电企业进行电力营销工作的新的课题。

3.3 电力价格策略

电力价格来源于市场的需求, 所以电力企业在定价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并分析企业的盈亏成本, 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来为客户服务。

3.4 电力优质服务策略

以前的电力企业是一种垄断的行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行, 电力企业如今也走向了市场, 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在营销上取胜, 也更好的满足了全体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3.5 信息化营销平台

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营销的市场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就需要先进的营销管理方法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随着科技的发展, 信息产业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各个领域, 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方便, 更为人们提高了工作效率, 创造了经济价值。信息化平台为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4 结束语

电力改革、市场化营销促使电力产业生机勃勃。在这样的背景下, 电力信息网络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 电力自动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行业竞争决胜的关键也将变为能否建立下一代的智能化电力信息网络, 以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安全的运行、更高效益的应用。营销管理工作不断向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 积极调整理念, 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不断加大对营销管理的投入和软硬件建设, 不断建立完善以科技进步为平台、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营销现代化运行体系。

参考文献

[1]许勉.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1年02期.[1]许勉.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1年02期.

[2]赵冰.加强电力营销管理, 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J].民营科技, 2011年10期.[2]赵冰.加强电力营销管理, 提升供电企业经济效益[J].民营科技, 2011年10期.

上一篇:小学德育处下一篇:2019国考时政热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