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2024-09-01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精选6篇)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第1篇

目前,我国共有2200多个县(市),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GDP占全国GDP的60以上,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省份成功的发展经验一再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阶段,取决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中部地区要实现崛起,关键是发展县域经济,而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突破资金瓶颈。县市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国家投资,二是招商引资,三是民间及信贷机构资金。就目前而言,国家投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大型项目上,而招商引资由于中部县市在产业结构、地理位置、人才资源和政策调控等方面没有太多的优势,因而尽管县级政府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招商,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立足本地,激活民资,加大融资力度,壮大民营企业,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本文主要就县域经济的融资困境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提出了自己的一管之见。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一)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国家货币政策偏紧

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具有深层次背景,涉及国家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一是宏观层面,银根收缩。2003年来,国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等问题,出台了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压缩信货规模、撤并各类开发区等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使银行放贷步伐放缓,投资热情渐减,贷款增幅明显下降,特别是短期贷款压缩较多。县域经济首当其冲,发展资金捉襟见肘。以XX市为例,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我市的开行贷款债项性项目资金全部被取消,贷款资金由原定的1.7亿元压缩到6000万元,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发展。二是微观层面,银行惜贷。近几年,国有银行加快了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减少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为商业银行上市做必要准备,并兑现开放金融领域的“入世”承诺,国家和金融企业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并对金融政策进行了必要调整,实行了严格的审贷分离制度和不良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金融企业“怕贷”、“惜贷”现象较为突出,给县域经济融资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金融体制,地方政府控制力较弱。县域经济范围内存在的信贷机构主要有两类: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地方信贷机构,其中地方信贷机构主要是指农村信用合作社。除沿海极少数发达县(市)外,绝大多数县(市)都不存在新兴商业银行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完全由上级银行任命。因此,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调控能力较弱,难以通过行政手段影响银行的放贷方向。同时,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将县(市)基层银行的贷款权全部上收到二级分行,其一事一报审批方法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急、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相差甚远,使县市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增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为了化解金融风险,加强了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的规范整顿,将城市信用合作社并入农村信用合作社,并要求人民银行加强对这些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湖南省今年成立农村信用联社总社,旨在加强对地方信用联社的管理,使得原本主要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在加强资本金管理和信贷风险管理的背景下贷款更加谨慎。

(二)从县市产业结构看,县域经济并非银行放贷重点

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形态。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今年7月份,中央财政大学“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服务”课题组发布的《转型经济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只有28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基本可以从本地金融机构获得所需贷款,46的企业没有成功地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特别是县域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内部管理较落后,更加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加之县域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上市或发债融资,很多企业甚至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高利贷,使民间高利贷资本在县域经济中发展势头迅速,这无形中加重了县域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压抑了企业的投资冲动。从理论上讲,国有商业银行并不是县域中小企业的合适融资提供者,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虽然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但其管理人员经常轮换,对县域中小企业了解不多。再加上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笔数多,单笔数额少,银行贷款处理成本高,同时,绝大部分的县域中小企业经营不透明,财务不公开,制度不健全,其提供的经营和财务信息难以为银行所接受,增加了融资难度。从实践中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机构设置、具体管理操作方式基本上是以大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据调查,自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实行“双大战略”(大城市、大企业)以来,增量信贷资金95以上争相投向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获益甚小。与大企业贷款相比,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涉及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小,使国有商业银行、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对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兴趣不大。

(三)从融资外部环境看,信用缺失是融资的主要瓶颈

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经济。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不长,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意识不强,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信用矛盾尤为突出,社会信用严重失衡,企业违规破产逃债现象屡见不鲜,个人恶意逃、废债务的事件时有发生,少数政府公职人员对银行贷款也是久拖不还,个别企业甚至出现骗资、骗

信现象,导致银行“惧贷”心理严重,严重破坏县域经济秩序,影响了企业融资环境。在社会信用缺失、企业信用良莠不全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缺乏信心,不愿、不敢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有信誉、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也因为难以证明自己的信誉和还款能力,影响了其融资计划。

二、打破融资困境的对策

突破县域经济的融资瓶颈,必须从整顿融资环境入手,不断提高企业信用,消除银行惧贷、惜贷的心理。鉴于县级地方政府金融调控手段有限,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深入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要通过创建金融安全区,整治信用环境,重构信用体系。一是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重建商业银行放贷的信心。要从清理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入手,把清收“官欠”作为整治信用环境的突破口,震慑其它拖欠赖债逃债户。对恶意逃债的企业和个人在新闻媒体曝光,金融机构拒贷,对恶意逃债企业不新开户、不发放新贷款,不办理对外支付。公安、法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金融债权,为金融信贷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体制评估机构和资信调查机构,成立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贷款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根据信用等级,确立授信额度,把信用等级与贷款额紧密联系,逐步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我市通过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大幅度提升。2004年,我市贷款余额24.86亿元,较上年增长8.57,银行不良贷款较年初下降2.32百分点,全市银行实现盈利7275万元。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刚刚开展的2003年,就首次实现整体盈利,摘掉连续12年亏损的帽子。

(二)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银企合作

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体,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为民营企业融资出谋划策,保驾护航。一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引导完成原始积累的县域企业,逐步将企业由“家族式”管理转向“公司式”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强化企业诚信经商、依法经营意识,重塑县(市)中小企业形象。二要扩大财政贴息贷款范围。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经济优势、产业政策,为一些有信誉、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提供财政贴息贷款,扶持其做大做强,我市绿海粮油有限公司通过财政贴息融资进行三期扩建,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从8万吨提高到13万吨,成为全省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要加大项目库建设。要精心挑选、包装一批项目,建立项目库,依靠优质项目融资。政府投资的公共建设项目要积极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推行BOT融资方式,化解融资困难。四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政府要主动为银行、企业牵线搭桥,加强信息沟通,增进双方了解,为企业和项目找资金,为银行资金寻出路。2003年我市采取政府搭台、银企联姻形式举办首届信贷营销会,50多家企业与银行部门现场签订贷款意向6亿元,2005年我市第三届企业信贷营销洽谈会65家企业与各银行签订贷款协议近7亿元,极大的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有力的促进了市域经济的发展。

(三)创新信用机制,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

引入民间资本成立担保公司,是县域经济融资的突破口。中小企业贷款量小面大,手续繁杂,银行管理成本较高,担保公司介入后,分担了银行贷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银行“怕贷”、“惜贷”的隐忧,从贷款企业看,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大大方便了企业融资。目前银行按规定贷款一般只能以不动产作抵押,而担保公司使用的是“知情担保”,担保方式比较灵活,拓宽了贷款渠道。从银行方面看,由于担保公司介入,银行按照双方协议,对贷款及时审批,贷款到位较快,资金风险降低,因而银行对这种贷款方式也相当欢迎。我市积极探索信用担保融资方式,按照“政府倡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方式,千方百计筹集资金1000万元,组建了华鑫信用投资担保公司,使20多家企业从中受益,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如何进一步发挥投资担保公司作用,使更多的企业受益,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认真探讨的课题。

(四)加强政府调控,壮大地方金融机构。

地方金融机构是县域经济融资的主要载体,农村信用社作为县域范围主要的地方金融机构,担负着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一是壮大农村信用社经济实力。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居民到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增加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扶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二是督促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要引导农村信用社提高服务水平,规范资金管理,降低资金风险。要制订奖励政策,鼓励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将资金投向中小民营企业,实现银企双赢。三是筹建地方商业银行。要加强地方商业银行建设,开辟新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衡阳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把县域中小企业当作一个优先放贷的对象。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第2篇

技术资源是指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技术要素的表现形态可以是文字、表格、数据、配方等有形形态, 也可以是实际生产经验、个人的专门技能等无形形态。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经济理论的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要素,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辟地概括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发达国家,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远远超过资本期劳动投入量增加的贡献。科技进步对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 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 改善设备装备水平, 改良生产工具, 革新工艺流程等, 从而大大缩短劳动时间, 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果;二是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 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和使用效率, 节约和替代稀缺的生产资源;三是改造传统产品和产业, 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高级化;四是推动国家和地区间生产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五是提高管理决策水平, 对管理手段和组织手段的现代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技术资源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约束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技术资源约束的表现

技术资源约束主要包括人才约束、成果转化约束、技术投入约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人才资源不足

2003年, 从万人所拥有的科技人员数比较, 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投入水平相当, 分别为17.50%和16.09%, 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38%, 远落后东部的38.87%。中部与东部在科技人才资源方面的差距大, 且正在逐年加剧。

2. 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薄弱

一是科技产出水平低。从1997—2003年中部在SCI、EI、ISTP上收录的论文数占全国的比重, 与东部的落差都达到50%以上, 与西部持平。中部地区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 1993为14%降至2003的9.5%, 万人专利授权量2003年0.29低于全国0.778的平均水平。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不强。中部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下降, 2003年只有12.42%, 远远低于东部72.81%的水平;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2003年也只有10.92%, 低于全国15.94%的平均水平。

3.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2003年中部的R&D经费占GDP比重、科技人员人均经费、科技三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企业产品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四项指标分别为0.06%, 2.75万元、0.81%, 0.68%, 全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12%, 4.45万元、1.08%, 0.72%) , 落后东部 (0.13%, 5.25万元、1.41%, 0.77%) , 除了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略高于西部外, 其他三项指标比西部 (0.11%, 3.77万元、0.67%, 0.75%) 还低。

(二) 技术资源约束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1. 中部县域经济基础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还不能完全深入社会各层面。

与全国县域经济水平相比较, 中部六省 (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的县域经济水平处在中部偏下水平, 比不上东部, 略低于东北地区, 稍高于西部地区, 这就造成中部地区县域内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强。地方财政除了吃饭外, 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县域内科技的发展, 而县域内的企业大都是乡镇企业, 资金不足, 企业领导在观念上也不把科技放在重要位置上。即使硕果仅存的国有企业也一般与传统的产业相关紧密, 像食品等, 对科技的需求不是太强烈。同时, 由于中部地理位置在内陆, 对外开放的时间晚且力度不够, 所以, 中部地区的县域内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还不能真正深入社会各个层面, 特别是县域内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 由于受教育程度低, 所从事的工作以体力为主, 对科技对劳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认识不足, 再加上封建人口观念的存在, 认为科技步入人口的思想还相当程度上存在, 从而造成中部县域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科技资源大量流失。

2. 科技人员逐利倾向。

科技人员是科技资源的承载体, 科技人员的流动决定某地科技资源的多寡, 资料显示, 中部地区科技人员的平均工资远远低于东部的平均工资水平, 这都会使中部科技人员产生巨大的流动驱动, 并且,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水平高, 地方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大, 科技人员进行科研的条件十分充足, 像经费、仪器、资料等, 再加上东部教育水平高, 许多科研人员为了子女受教育原因也会迁入东部。最后, 是中部县域内对科技人员重视不够, 科技资源的闲置造成科技人员的流动。

3. 国家政策的原因。

我国为了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对经济发展水平最不发达的西部一贯采用大力支持的政策, 从政策、财力、人力上给予支持, 但是对于经济水平一般的中部县域地区就由于财力原因, 缺乏相应的支持, 这主要是我国银行体系以国有银行为主, 国有银行在运营中能够支持国家的扶助西部政策。政府投入方面, 国家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的比重是比较高的, 这也是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占比重高的唯一原因。

三、解决技术资源约束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科技人员始终是科技过程中最直接最积极的因素, 要提高中部区域科技能力, 人才保障是关键。实施人才战略, 要把发现、培养和稳定人才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加大对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科技人员数目的扩充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要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 树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观念, 营造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 对拔尖科技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可实行“软引进”政策, 创造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社会环境, 创建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充分调动人才存量的积极性, 开发人力资源, 培养出结构合理、素质较高, 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改善条件, 盘活现有人才资源, 以政策吸引人才, 用项目聚集人才, 靠环境留住人才, 建机制激励人才, 形成尊重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要加快人才、智力的引进, 鼓励海外留学生、华人科学家自带技术、资金到中部县域经济内创业和发展, 以及从国内各地区引进经济科技发展中急需的各类科技人才。

(二) 加快中部地区县域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转化薄弱, 制约了科技能力的提高。因此, 从中部的现实情况来看,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把加强技术扩散, 加强成果转化能力作为科技能力建设的重点来抓。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原则, 构建中部地区级和各省、市级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以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基础, 加强以技术交易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所、技术咨询、技术论证与评估、技术经纪等为代表的社会化中介科技服务系统建设, 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合理的功能结构, 为科技成果的转让和转化提供配套服务, 构架起产学研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渠道。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优惠政策, 扶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蓬勃发展, 采用更加优惠的税收、投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 建立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激励制度, 完善和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民营科技中介机构创造有序、公平竞争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三)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强度

努力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新体系, 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 企业投入为基础, 风险投资为补充, 银行贷款为保证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一是确立则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较大幅度提高财政拨款占则政支出的比例, 改革三项费和事业费的方向和投入结构, 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投入;二是设立民间科技企业创新基金, 建设民间科技园, 孵化民间科技企业, 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积极培育多形式、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主体, 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形成良性发展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四是发展贷款担保机构, 面向科技中小企业, 建立和形成创新贷款担保、贴息机制。拓宽科技经费投人的融资渠逍,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发挥“吸聚效应”, 促进中部地区县域内科技进步。

(四)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中部县域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应重点突出特色产业积聚与竞争力提升, 构建适合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 建设好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重点技术公共平台, 重点建设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汽车和现代制造技术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等特色产业群, 高度重视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关联带动大的产业, 不断研究和创新, 挖掘科技发展潜力, 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

摘要:中部地区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薄弱的地区, 也是县域经济在中部经济中占有比例较高的地区, 因此, 发展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至关重要。通过大量详实资料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资源约束进行论述, 阐述了技术资源的内涵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针对这种约束产生的原因, 提出在技术资源约束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从而促进中部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中部崛起”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关键词:技术资源,县域经济,中部地区

参考文献

[1]Dales, J.H.Pollution;Property and Prices, Toronto, 1968:132.

[2]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106.

[3]刘海燕.我国中部地区科技活动的比较分析[J].企业经济, 2004, (5) :113.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第3篇

【摘要】 在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一直是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但通过对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的数据分析,却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问题,这种融资困境会影响中部地区的企业成长和行业发展。对中部地区的融资问题而言,政府、银行、企业均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是政府支持和金融发展。

【关键词】 中部崛起;中小企业;融资难

一、简要文献综述

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探讨企业与融资之间的关系。当时,英国议员麦克米伦(Macmillan,1931)在向国会提供的中小企业调查报告中,指出当企业需要的外源性资本数量少于25万英镑(400万英镑现值)时,资本市场融资将非常困难,即对中小企业来说极易出现“金融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都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拉詹、津加莱斯(Rajan、Zingies,1998)认为,在金融发达国家,一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与其融资依赖度呈正相关关系。我国经济学家沈坤荣(2003)在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发现,长期负债有利于企业的成长;而短期负债过多则不利于企业的经营。他进一步指出,股权融资尚未成为我国企业积累资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

对中部地区而言,中小企业融资又存在其固有意义。杨胜刚、朱红(2007)认为从金融发展的现状来看,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呈现弱化状态。他们以中部六省的省级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为中部崛起提供有利的支持,但在短期则无明显关系。许传华(2007)调查分析了以湖北省为代表的中部地区银行的相关数据,发现随着银行贷款满足率的下降,湖北省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呈严重趋势。

上述研究都利用各自的数据库,对企业与融资的关系作出定量研究。他们的结论落实到中部地区,可概括为:中部地区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这种困境会影响中部地区的企业成长和行业发展;改变这种状况,进行“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金融发展。但是,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基于上述文献的综合,因此在中部地区融资问题的落脚点上,尚缺乏一定的数据支撑,尤其是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中部地区融资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因而,本文将利用中部地区2008年统计数据,结合中部地区现状,对以上结论作出具体阐述。

二、中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企业融资形式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层面。内源融资是企业创办过程中原始资本积累和运行过程中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外源融资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因此,在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尤其在遇到世界性金融危机时,内源融资往往不能满足经营需求,企业不得不寻求外源融资的支持。本文讨论的融资范畴就是后者。广义上,融资难包括上市难、发行债券难及贷款难。由于我国股票发行门槛很高 ,中小企业对上市融资只有望而却步;而企业债券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投资者多有顾虑。因此,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融资,这一比率达到50%以上。但是统计显示,在美国,每100家中小企业中有80家能获得银行支持,而在我国只有大约1.4家,中部地区这个数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仿。所以,狭义上的中部地区融资难就是贷款难。

融资困境会影响中部地区的企业成长和行业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中部地区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都面临大量亏损的局面,且亏损企业单位数比2007年同期增长200%—400%。以中部地区主导产业从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为例,2008年中部地区这一类型的中小企业亏损惨重,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亏损数量更是达到2007年同期的3倍多。从竞争力的角度来说,作为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这些中小企业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突然受到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市场需求减少,中小企业在很多时候无法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这一充满艰险的跳跃,导致企业出现亏损,进而带来资金链断裂。而由于融资困难,企业无法得到有效金融支持,发展堪忧。

2008年我国中部地区中小企业亏损情况

三、中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中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长期制度变迁缓慢的结果。政府、银行以及中小企业自身都具有相当的责任。

(一)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市场制度的重要供给者之一,制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就中部地区而言,政府的制度供给仍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需求,造成了客观上的供需失调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部地区金融控制相对强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呈现分割状态,信贷政策成为区域之间资金流动受到人为限制的主要原因(World Bank,1994),而中部地区由于长期处在国家政策边缘,对中小企业的优惠信贷政策向来不多,客观上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一定困难。第二,政府对政策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各级政府之间,经常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中央政府或者是省政府针对中小企业问题也提出过一系列解决方案,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些优惠经常不能够在现实中落到实处。这其中,有两个关键性因素值得注意。一是负责执行政策的地方政府或部门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无法将政策的核心价值落实到中小企业中去;二是部分金融机构存在变相规避政策的问题。

(二)银行方面

现行银行体系格局无法满足客观上的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这于长期以来中部地区银行改革较为滞后有关。银行层面的缺陷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缺少适合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有研究表明,银行规模越大,中小企业客户占比越低。但是,中部地区现今的金融体系仍然是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导,中小银行数目却乏善可陈,这与中部地区大型企业屈指可数、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格局不相符合。按照经济学的观点,银行作为一个理性选择的主体,选择大企业放贷最符合其自身的利益规划。特别对大型银行而言,由于其审批流程复杂,成本高昂,中小企业需要的都是几百万甚至是只有几十万的小规模贷款给银行带来的利息收入甚至往往无法弥补为此付出的经营成本。因而,中部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往往是银行不愿意给企业贷款,即使银行自身有资金,并且企业自身信用良好。而在发达国家,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因为自身小、巧、灵的运营特点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大量便利。第二,银行出于信用风险考虑,不敢给中小企业贷款。银行为了控制自身贷款风险,往往面临申请企业的信用评估问题。而由于中部地区金融改革进程较缓,其他配套制度(如政府担保制度)不健全,使得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安全作出准确评估。而对大企业而言,银行可以通过收集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运用现在相当流行的EDF模型来计算违约距离。因而,银行在批准中小企业贷款时,通常需要合适的抵押品,尤其是不动产。如果中小企业缺乏合适的抵押品,则贷款很难成功。

(三)企业方面

由于我国监管等制度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黑箱操作,信用缺失。中小企业操作不规范,管理随意,缺少制度规范,还款诚信不足,导致银行认为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大。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实力弱、人才缺、技术薄弱、市场恶性竞争等原因导致其经营不稳定,市场波动大。在此基础上,又在客观上带来了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高等一系列的问题。

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会影响资本要素的流动方向。不同的区域政策和制度,会导致区域的不同发展。因此,中部地区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从具体细节中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提升地区的经济实力,制定适当的区域政策并使之法律化以保障其实施就尤为重要。缓和改变中小企业融资的融资难现状,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和金融发展。

第一,完善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手段。在当前环境下,国内资本市场的建设主要依赖于中央政府的决策。因此,地方政府在鼓励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等方面可能不会有太大作为。对中部地区的各级政府而言,可以对一些经营良好、产品市场空间较大的中小企业,鼓励其采取集合发行企业债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

第二,政府牵头,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企业与银行之间信用机制的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导致国内中小企业贷款一直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如果有地方政府信用的介入,就会大大缓解这一问题。中部地区可以仿照东部地区的相关措施,组建金融担保服务公司,专门为辖内经营信誉较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第三,加强政府间的区域合作,完善中小企业优惠政策体系。目前,中部地区之间各个省份之间仍然各自为营,彼此间出台的很多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很多临时性的措施和办法很难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中。因此,中部地区的各省份应该要加强合作,尤为迫切的是对现有的各类政策进行梳理,同时建立比较详细和具有操作性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办法。

第四,优化中部地区银行机构类别与构成,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一是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可推动区域开发性金融的建设,如建立中部开发银行或中部发展银行,采取开发性资本模式和动手做资本模式进行运营,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援助。二是建立运营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目前,中部地区各个省份之间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区域银行。典型的如湖北省的汉口银行,安徽省的徽商银行。但这些银行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和交流,影响力仅限于自己所在省份。中部地区间的银行可以加强合作,交流彼此之间的经验。尤其在实施差异化经营方面,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和流程。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现状的贷款产品和管理流程,在服务中小企业时,不能用大企业的标准甚至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衡量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银行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让产品和流程管理真正符合中小企业实际的经营特点。同时,尽量实现贷款产品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化,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

参考文献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第4篇

一、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职能理论概述

古语云:“县积而郡, 郡积而天下。郡县治, 天下无不治。”郡县安则天下安, 郡县富则天下强。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一方面, 县级政府既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 县级政府又要对本县域内经济体实行必要的干预, 可以说是市场规则的一个制定者。

关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学术界主要有三中观点, 即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和选择性干预“市场失败”的政府职能理论。

第一, 自由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自由主义源于17、18世纪的古典经济学, 其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该学派认为“市场是富有效率的, 并且能够自动调节经济”, 政府要做的就是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 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在20世纪30年代受到凯恩斯主义的打击后一度陷入低谷, 但在20世纪60、70年代后再度崛起,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 他们认为“市场失败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并提出了“政府失败”的概念, 主张在目前政府干预普遍存在的条件下, 把政府职能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限度,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第二, 国家干预主义的政府职能理论, 国家干预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时期占据西方经济学观点的主流, 其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该理论认为市场不均衡的状态是长期现象, 主张通过政府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实现经济平衡, 躲过经济危机。并不要求政府严格执行预算平衡, 甚至主张政府可以通过举债刺激需求, 以此克服市场失败。

第三, 选择性干预“市场失败”的政府职能理论, 该理论以科斯和布坎南为代表人物, 科斯认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界定不明确的产权并维护明晰的产权, 以尽可能地减少交易费用, 提高市场效率。布坎南认为政府干预也存在“政府失败”, 政府干预应该主要集中在市场长期失败的地方, 并尽可能运用市场去干预经济。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集中全国力量重点建设东部沿海地区, 政策倾斜力度不断加强, 这进一步导致了地区间和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 , 另一方面相对贫穷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2006年为例, 中部地区有498个县, 县域面积占中部地区总面积的88.48%, 县域人口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80.92%, 县域生产总值占中部地区总生产总值的56.70%。可以说县域经济在中部地区具有主体地位。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 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仍然相对落后, 2009年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19.4%, 而同期东部地区占全国的53.7%。中部地区人均GDP为18816元, 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5125元, 而同期东部地区为40186, 而这样巨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占大部分地区和人口的县域经济不发达造成的, 因此积极发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是中部崛起的关键。

由于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较东部地区落后,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 以及中部地区政府转型和制度创新也做得不够, 县级政府习惯于使用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 以其达到调控效果, 但是使用行政手段可能对于调控者比较简单, 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弊端, 其扭曲市场行为的恶果也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而加大, 这也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条件。

三、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的职能建议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级政府, 县级政府通过合理组织协调资源流动, 引导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来发展县域经济。然而县级地区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这也表明在不同的县级地区, 县级政府的职能也是不同的, 我们把县域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欠发达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人均GDP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县域内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也没有地区龙头企业。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 期间特点是人均GDP处于全国中等或以上水平, 且增速较快, 县域内经济活跃, 有大型企业产生。这两个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但是政府的职能却有很大不同。

第一, 在县域经济处于第一阶段时, 政府应定位成一个“强势政府”。政府应该大力招商引资, 合理利用外资, 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寻找并扶持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 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与此同时, 政府还要非常重视引导和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为私企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 在县域经济处于第二阶段时, 政府应定位成一个“服务型政府”。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政府“强势政府”的定位会与企业要求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相矛盾, 此时政府应该逐渐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程度, 转而努力做好公共服务, 为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府完全放弃干预经济, 在这个阶段政府应该进一步引导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企业的壮大, 培育本县发展的增长极, 并且坚持不懈的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 政府都要努力减少使用行政干预手段, 克服改革的“路径依赖”现象, 在调节经济时, 尽量使用市场手段, 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减少对市场的扭曲。

四、小结

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 中部各省缩小与东部诸省的差距的关键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只有把县域经济搞活, 才能使大多数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促进社会和谐, 减少中部各省和东部地区的巨大差距, 而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也告诉我们, 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具有巨大的能量, 因此我们也不能忽视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 政府在一个相对贫困的县域经济中首先扮演一个“强势政府”大力招商引资, 扶植具有本地域特点的经济发展, 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大力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中企业要求更多灵活性和提供更好服务的愿望和“强势政府”的管制相矛盾, 此时政府则需转型为服务型政府, 减少对市场不必要的管制以及坚持鼓励私营企业发展并举。在整个过程中政府要减少使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活动, 更多的是想办法通过使用市场手段引导市场主体向自己的政策靠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 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但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普遍不发达, 县级政府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在引导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正确的县级政府定位和转型, 有利于县域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但是不同的县域地区由于历史和经济的不同, 对政府的要求也不同, 这就要求县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色, 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干预经济的手段做出修正。

关键词:政府,县域经济,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范亚林.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角色分析.2010.

[2]郑炎成.转轨期我国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2007.

[3]刘国斌.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研究.2008.

[4]董志峰.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运行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分析.2007.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第5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融资

影响企业融资的两大因素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欠发达地区县域的民营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金融机构认为这些企业规模不大,信用意识低,管理混乱,自身特色不足,自我创新能力不高,又无大量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押,担心因它们经不起市场的冲击,导致经营不善,从而无力按时归还贷款;所以,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提高了贷款的门槛,如没有强有力的担保是很难向这些企业贷款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民营企业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的内在原因所在。而外因在于国有金融机构的保守不支持,县域民营企业的金融保障体系不完善;这些因素是决定融资渠道通畅与否的关键。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资金匮乏的现状,如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1 全面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形象

欠发达地区县域的民营企业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企业外部形象的好坏都尤为重要。那么这些企业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提升形象的目的呢?

首先,要全面认识到自身企业的优缺点,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营体制。现代化经营管理体制,有助于摆脱“家族式”内部管理、改变企业内部原有部分落后的运营机制、建立良好的内控能力。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要求“明晰产权”,“明确各自职权”,包括制定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努力调动起企业的全体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其次,要努力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找准企业产品的特色,给予企业准确定位。可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趋势和资源优势,走特色路线和自主创新路线,以“特、精、新”取胜;不仅努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特色产品包装企业,而且要向自主研发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方向发展;力争运用高新科技和先进运营理念实现自主技术、产品、品牌的创新。只有增强了自身的素质和实力,提高了经营效率,实现了利润最大化,降低了风险,才能增加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认同度,从而打通融资渠道。

第三,改善财务制度,增强信用意识,提升企业形象。由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的民营企业众多是由私人个体户发展而来的,他们惯于家族式管理,财务制度不明晰,有隐蔽性特征,透明度不高,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信息交流不够,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财务实况无法得知,因而不敢轻易放款给这些民营企业。当务之急,欠发达地区县域民营企业应当健全财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增加财务的合法性、真实性、透明度,减少金融机构对放款的担忧,增加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民营企业还应遵守诚信原则,按时按量履行借款合同条约,在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还款记录,使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贷关系。

2 建立民营企业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民营企业担保体系

组建行业协会牵头的中介融资担保机构。以担保机构的形式出面用担保基金向银行申请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担保机构的担保基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向行业协会的担保机构注入资金。一定意义上说明是地方政府为促进地方民营企业发展而做出的一种政策支持。第二,采用民营企业入会的方式。各民营企业本身自愿出资金到担保机构,成为协会担保机构的会员,会员入会后每年缴纳会费;当会员需要贷款担保时,协会的担保机构便会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并根据贷款额度大小收取担保费用;這种民营企业联合共同出资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民营企业的抱团作用。第三,协会的担保机构向社会发行债券。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对社会而言,机构有了一定的信用保证,有利于债券的发行,使之能充分的吸纳民间资金,积聚民间闲散资金,用作于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债券的发行将开辟担保基金来源的新渠道,有力的支持了地方民营企业的发展。

加强协会担保机构的管理,健全担保机构服务体系。信用和专业是协会担保机构的立足之本,只有全面加强协会担保机构对担保基金的管理水平,才能及时有效的防范信用风险,使机构立于不败之地。第一,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现代化的信用管理制度;重点要完善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项目的全面评估体系,使之能有力的分散协会担保机构的担保风险。第二,健全对协会担保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机制,设立担保基金监管会,确保协会担保机构能良性的运营下去。第三,协会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后对民营企业的跟踪监督也必不可少,协会担保机构与民营企业一起加强事后风险控制,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第四,简化办理评估、保险、登记等手续,减少中介担保机构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不去片面的追求盈利,力争成为良好的服务机构而不是纯粹的市场盈利机构。

3 大力发展专为县域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

银行贷款历来是县域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现有银行体系中仍主要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民营性质的商业银行服务网络尚未全面形成,数量也严重不够。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国有银行仍占据着垄断地位,国有银行贷款门槛高,由于县域一般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银行通常对此类企业不予考虑放宽贷款条件,这类企业很难从国有大型银行及时申请到款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有金融机构为县域民营企业服务的能力。由此说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严重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急需地方政府大力扶持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中小银行,即民营中小商业银行、以及地方组建的集体银行。

中小银行的优点甚多:(1)有分布广的特色优势,能有利于中小企业便捷的得到服务;(2)中小银行不像国有大型银行审批程序多、申请时间久,它们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由于规模不大,决策层次少,能快速的办理各项贷款手续、简化审批流程;(3)中小银行以优惠的条件给地方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充分考虑到了民营企业的难处,提高了企业融资的效率,拓宽了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4)中小银行机动性大,可根据企业处于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贷款形式,适合众多企业;(5)可快速根据市场形势研发多种符合市场形势的贷款方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类的中小银行,深受地方性质的中小企业认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我国,如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民营银行能实现银企双赢,不失为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4 创新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服务机制

欠发达地区县域民营企业因多数为中小企业不易受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照顾,国有商业银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低、投资风险大,大多不愿把资金投向这些企业,因而得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它们并且设置了大量的信贷限制,严重制约着县域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

要改变传统观念,积极探索出有利于县域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服务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实施改革,不再一味追求信贷“零风险”,而是适当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灵活采用适当的利率,使高风险与高收益挂钩,激发国有商业银行给予民营企业贷款的活力。二是充分考虑到县域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从而采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避免贷款标准“一刀切”,为信贷人员松绑,积极实行弹性信贷服务;尤其是对科技含量高、污染程度小、经济效益前景好的企业以及成长性好的企业,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门槛。三是要简化贷款程序,缩短审批周期,扩大基层审批权限,积极开发出适合县域民营企业“急、频、快、小”特点的贷款方式,去完善信贷管理和服务机制。

5 开拓向外的融资渠道

欠发达地区县域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借助外来资金解决区域内企业融资问题。一方面,引入外来资金投向县域民营企业;采用以项目引独资、与外来投资者合作和合资经营、企业兼并整合等多种形式的引资策略。另一方面,利用现有民营企业的宣传效应,劝说华侨、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和投资;不断向国内外发出各种融资信号,改善欠发达地区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任鸿飞.关于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09,(4).

[2]孙莉,丁新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初探[J].蚌埠党校学报,2008,(4).

[3]李颖云.论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对策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4]郑丽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09,(2 ).

[5]万四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4).

[6]裴俊红,李士森.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7]张国亭.拓宽融资渠道民营企业如何才能[J].科技致富向导,2009,(4).

[8]刘玥,朱姝.浅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8).

[9]马永生,李巍.浅议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8).

[10]田仲伟,李爱琴.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如何突破融资困境[J].西部金融,2009,(5).

[11]李韬.试分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

[12]张钰坤,彭青,刘琼.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改革与开放,2009,(6).

[13]陈先运.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

[14]郑雯颖.中小型企业融资决策[J].中外企业家,2009,(3).

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 第6篇

一、制约甘肃中部地区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 土地制度缺失导致诸多问题产生

30年来, 我国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和农民土地产权残缺问题, 由此逐渐产生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 如大量耕地被乱占滥用。从事实看, 真正掌控农村土地权力的是各级地方政府, 拥有获得农地并将其转给城市使用者的排他性绝对权力。这实际形成了中国土地市场城乡分割、政府主导的独特制度, 由此积累了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常常被侵犯和土地利益矛盾不断加剧等问题。

1.土地的产权主体模糊。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但是, 谁是所有权的真正主体、所有权主体和经营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等都缺乏明确的界定, 是一种富有弹性的模糊所有制。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实际上是干部代理制甚至村支书一人掌管制, 由此导致在农村耕地配置过程中滋生大量问题。

2.土地产权权能严重残缺。比如使用权仅局限于农业, 不允许抵押、转让、转卖;收益权中仅仅限于农产品的收益, 如果在土地交换时发生的收益农民不能支配等, 由此导致承包农户在承包地使用中普遍表现出重短期而忽视长远的行为。

3.土地使用期限偏短。土地使用期限偏短由此引发土地使用和保护中的短期行为, 这类行为对“退耕还林 (草) ”工程构成潜在严重危害。笔者在调查中得知, 大多数农户之所以踊跃参与退耕还林 (草) 的目的与国家追求的预期目标并不一致, 以最少的劳动能够得到全额的退耕补贴是退耕农户的第一选项, 而对退耕地未来的生态状况及由此决定的经济收益的关注态度则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淡漠。究其原因一是在半干旱地区, 一般地段种植生态林很难成功, 即使成功, 只能长成“小老头树”, 虽然有比较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但经济效益微薄;二是农民普遍缺乏长期打算, 在衡量投入 (劳动和资金) 的回报期限时仅考虑现在还剩的不满二十年的承包期, 所以从改造生境到苗木管理都存在短期行为。

4.较短的生产用地期限与无限期的住宅用地期限导致目前农村出现大量闲置的住宅。现在, 农村有大量农民已经在城市长期定居, 但是因为宅基地具有不同于耕地的无限期的拥有权, 所以一般都采取了空闲搁置的办法。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 而且成了影响村容整洁甚至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

(二)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且愈趋严重

长期以来, 甘肃中部地区一直处在严重的资源环境威胁之中, 并且这种现象有日趋严重之势。

1.耕地贫瘠, 人地矛盾突出。旱地面积占90%以上, 山坡地占85%以上。2005年人口密度为151人/km2, 是全省人口密度同期平均值61.6人/km2的近2.45倍, 比全国同期平均值136人/km2还大。

2.环境污染严重。一是农业外部的污染。甘肃省结构性污染特征明显, 万元工业增加值的SO2、烟尘、粉尘、COD排放量分别为浙江的5倍、6倍、4倍和2.5倍, 仅石油化工及炼焦和金属冶炼加工业的SO2排放量就占总量的60.4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为38.7%和34.78%, 与江苏相比分别落后52.3和41.29个百分点。近几年来, 花费大量财政资金建设的污水净化处理工程设施其中有些因各种原因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二是农业内部产生的污染。为了增加土地产出, 化肥、农药已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源污染, 同时, 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 快速发展的养殖业正在对该地区农村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威胁。

3.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资源短缺对甘肃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效应越来越明显。该地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为130m3,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 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30m3,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 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52%, 超过了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同时, 由于财力困难, 水利建设相对滞后, 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尽管甘肃省已兴建了大量的蓄水工程, 但水库库容只有21亿m3, 仅占全省年径流量的7%, 现有蓄水工程的供水量仅占地表水供给量的30%, 加之部分库区淤积严重, 对河川径流调控能力、供水保障能力都比较低。随着工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水量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 地下水资源开采日益加剧, 导致局部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4.保护生态植被任重而道远。据研究, 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处于中警状态, 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保护、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偏远山区的居民因为经济拮据, 炊事取暖的燃料问题至今仍主要依靠樵采生态植被来解决。

(三) 经济主体融资普遍困难

融资难一直被认为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是贫困地区各级财政比较薄弱, 对农业中长期开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相对较少。二是农村经济主体绝大多数规模小、经营效益低, 农村社会信用环境也比较差, 由此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为“三农”提供服务的成本相对高、风险相对大。三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手段落后, 金融产品创新滞后, 信贷权限过于集中, 客观造成贷款手续繁琐、审贷门槛较高。四是经济贫困又极大地限制农民的融资需求, 与融资供给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四)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甘肃中部地区农村至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型生产。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往往与市场需求变化脱节、错位, 农民在因“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趋同性结构调整带来的农产品“畸多畸少”的波动“怪圈”中一筹莫展, 常常因恶性价格竞争造成增产不增收。直至目前, 农村产业结构仍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 产业链条短, 生产的大部分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及附加值低, 农产品质量不能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 经济整体效益难以提高, 农民分享不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

(五) 农村凋敝化趋势

林竹等学者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当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 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农村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城市, 必然会带来城市总产出的增加, 但这种增加是以农村总产出的减少为代价的。30年间, 贫困地区农村中的优秀分子通过求学、经商、从军、做工等途径源源不断地流出农村。根据学者研究, 甘肃省外出劳动力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年纪轻。平均年龄为33岁, 40岁以下的人数占78.7%, 其中16~25岁的占27.0%, 26~30岁的占14.5%, 31~40岁的占37.2%;二是文化程度相对高。流动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农村全部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的占比是:大专以上3.5∶1, 中专3.7∶1, 高中1.5∶1, 初中1.3∶1, 小学0.7∶1, 文盲、半文盲0.3∶1。随着农村文化程度相对高的青年劳动力的大量向外转移, 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年龄趋高、素质趋低的畸形变化。

(六) 区域相对贫困化趋势

以甘肃中部的典型代表定西市为例,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 相比甘肃中部 (包括定西市、白银市和临夏州, 不包括具有特殊性的兰州市) 的平均数1879元还低16元, 仅是全国平均数4140元的45.4%。这个数值比2005年的51.3%下降6.3个百分点, 比2001年的57.3%下降12.3个百分点, 比1990年的62.5%下降17.5个百分点, 连续18年间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这种持续下降的趋势令人十分焦虑。

(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尽管近年来大幅度增大了投入, 但是从总体上看, 农村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严重滞后, 矛盾还十分突出。一是因为原有基础差, 历史欠帐多。二是部门分割条件下的行政性主导投资方式效率低下, 层层截留, 中间利益流失严重。三是税费改革中关于农村社区内小型公共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民“一事一议”方式解决的政策设计有明显缺陷, 很难操作。四是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行政部门主导, 农民参与度低, 对项目选择、实施、管护缺乏作为利益主体应有的基本话语权, 因而不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较多的供给与需求错位的问题, 并且导致已建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机制大都难以有效运行。

(八) 劳动力素质比较低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 2000年甘肃中部每一万人口中文化程度的情况是:大专85人, 高中603人, 初中2445人, 小学4341人, 而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竟高达26.72%, 比全省高7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17个百分点;其中女性文盲人口比重更高达36.70%, 比全省女性文盲人口比重高近10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23.23个百分点。根据对中部贫困地区定西市2004年输出的劳动力的调查,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2%, 取得职业资格证的只占4.6%。

二、奋力推进甘肃中部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指导, 但是学界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却见仁见智, 建议和主张五花八门。笔者认为对于贫困地区而言, 更需要基于本地实际,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彻底摆脱相对贫困的困扰。

(一)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目前, 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方式普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急切呼唤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能有效地分散风险的农村养老制度, 以保证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1.拓宽社保资金筹措渠道。足额筹集社保资金是搞好农村社会保障的硬道理, 这正是贫困地区实行农村社会保障的首要难题。一是继续争取国家的政策倾斜, 二是“以土地换保费”。利用土地流转租金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应该是一条便捷而可行的途径。在城镇周围的农村, 应从土地征用款中划拨出一定数额, 用以缴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同样的道理, 即使在远离城镇的农村, 对因年老或其他原因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 需要出台有效的政策, 帮助他们利用原有土地承包权的转让收入缴纳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 不足部分再由其他渠道筹措。

2.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政府对管好用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是责无旁贷的。政府应通过建立民主、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机制,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公平性。同时, 鼓励并推动媒体实施舆论监督, 以健全监管机制。

(二)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本身属于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交织影响的弱势产业, 尤其是在贫困地区, 这种特殊性又叠加了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使得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据专家研究, 甘肃中部地区近15年的生态安全仍然显示进一步弱化的趋势, 导致农业风险有增无减。据定西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对安定区的监测数据, 降水量在1950~1980年的30年间, 平均值为425mm, 1980~1999的20年间平均值为385mm, 近10多年的平均值为350mm。因此, 加快建立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农业保险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构建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方利益共同体。应建立公益性农业保险合作社, 与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经营农业保险, 政府对经营者提供费用补贴或实行免税政策, 特别对农业保险合作社给予扶持。

2.建立重灾风险分散机制。为了有效应对农业大灾风险, 可考虑建立由中央政府牵头、地方政府参与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发生大灾风险, 对于超过一定数额的损失可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以及保险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

3.营造良好的农业保险环境。比如为了鼓励村社组织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发挥作用, 可通过劳务补贴等方法组织村级干部学习农业保险知识, 引导他们主动在农业保险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甘肃中部这样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为了尽量发挥土地的物权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可考虑进行土地制度安排的多元化创新尝试。具体思路是划拨出一定区域作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试验区”, 以国家所有制取代集体所有制, 赋予承包农户除终端所有权以外的所有土地产权 (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益) , 其管理、使用年限延长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 建立适应贫困地区农村特点的融资机制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 融资难是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瓶颈。所以, 下功夫研究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和客户的特殊性, 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覆盖广、可持续的农村融资机制是当务之急。

1.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农业发展银行按照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模式, 逐步提高集政策性和开发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功能。二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对县域内从事农贷担保的公司的所得税、营业税实行减免政策。同时, 政策性金融要建立农村信用体系, 实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 不断规范和整理现有农户档案, 提高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增强银行自身对农业信贷风险的评价和控制能力, 从而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2.放宽市场准入。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地资本, 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大力培育诸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特别要放宽微型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 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微型金融服务业的途径, 以满足贫困地区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各类信贷需求。

3.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开发出适合各经济主体的存、贷款业务方式。

4.构建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根据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 推动地方信用中介机构和信用担保机制建设, 鼓励政府出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和各类商业性担保机构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探索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及其组织机构, 与此同时, 赋予承包地在融资中的抵押功能 (这是个目前颇具争议的观点) , 以缓解农村担保难的问题。

(五) 争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贫困地区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一般都比较低, 在目前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 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所以, 必须坚持做到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争取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走特色优势农业的路子。贫困地区工业发展滞后, 工业“三废”排放量毕竟还比较少, 土壤、空气、水环境状况一般比较好, 具有发展绿色农产品的优势, 因而需要大力树立品牌绿色、生产标准的发展理念, 真正做到“种植有机化, 养殖健康化, 产品绿色化”。为此, 政府农技部门应将生态技术研发、引进、服务作为主要任务。

2.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业。着力开发旅游产业和创意旅游业产品, 可以利用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源, 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设计、创造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强化生态与环境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资源环境忧患意识, 逐渐培养公民善护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美好家园的行为习惯。

4.大力开发沼气产业, 减轻对生态植被和大气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沼气不仅可以节约能源, 其废料还可以充当化肥和农药,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5.提高资源环境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执法能力, 设置高能耗、污染重企业的市场准入高门槛。坚决制止因高能耗、污染重工业的引入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

(六) 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率

就业是民生之本。贫困地区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长年处在半就业状态, 是目前我国实际就业率最低的劳动力群体, 这也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 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是贫困地区推进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1.“纵龙入渊”: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环境, 认真抓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组织和培训工作, 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劳动力流动对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提高流动者本人的能力都有正面影响, 是当前贫困地区普遍看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途径。目前, 需要切实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准入、劳动福利、工资报酬、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让他们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积极创造条件让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逐步定居下来。

2.“引凤还巢”: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增加农民就业不能仅靠进城打工这一条途径, 更为稳定可靠的则是依靠农民自主创业的途径进入非农产业领域。为此, 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通过外出务工学到本领的农民回乡兴办企业, 各级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回乡投资办企业的农民在营业登记、税费征收、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及时办理和优惠、补助等, 形成良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

(七)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切实增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

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传世之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到“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 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 只有高素质的农村人口才能高效利用现有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自觉计划生育, 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前,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众多而人才匮乏, 因此, 通过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不断提高农村自主发展能力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提高后续劳动力素质。有关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 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可带来6.5%的当期收入, 增加8.4%的延迟收入, 从而会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口资源优势。一是大力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整合、盘活农村现有教育资源。二是下决心撤并一批教育硬件不达标的学校, 把资源整合到保留下的学校, 尽快实现对偏远山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寄宿制。三是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向乡村公共教育投资的力度, 加强各项硬件建设 (包括教学设备配制、校舍修建等) , 实行农村中等职业免费教育。

2.建立教育、培训农民的长效机制。据研究, 技能劳动力相对数量的上升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而非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增加却必然导致更加贫困。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对于人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使得即使是乡村的农民也有了终身学习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农村教育培训投入, 加强农村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建议制定适应地方特点的《农民培训实施条例》, 以保证农民培训机制的有效运行。

3.积极实施农村人才工程, 构建贫困地区人才绿色通道, 从根本上解决好贫困地区人才出不来、引不进、留不住的历史性问题。一是建立高等科研院校为贫困地区培养专门人才的体制机制。二是建立农村人才基金, 为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创新农村人才评价、利用、奖励等制度环境, 激励、扶持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摘要:甘肃中部是闻名全国的贫困地区。在新的形势和起点上推进农村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改变相对贫困化的现状, 是该地区一项极具挑战性而又亟待解决的战略性任务。本文从分析目前制约该地区农村发展的几个突出难点入手,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姜文来.农村环境治理刻不容缓.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10/23/content_10233374.htm/2008-10/25

[2].李晓青.浅谈引洮工程建设对甘肃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3

[3].石培基杨中标程红芳.甘肃省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

[4].李忆春高新才.半干旱地区农村妇女素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以甘肃中部地区为例.南方人口.2006/21

[5].林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农业经济.2007/4

[6].张凤芹王致萍.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7].牛叔文.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与对策.甘肃省“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报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11

[8].张兵金凤君胡德勇.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07/16

[9].张金.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农技服务.2008/25

[10].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经济研究.2002/4

[1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证机制”课题组.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9

上一篇:烟草公司七五普法规划下一篇:描写立夏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