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2024-07-22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精选13篇)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第1篇

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建筑代表中最完美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本笃会隐修院。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 米,大穹窿顶高31 米,钟楼高68.5 米,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宏伟壮观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的圣地,在英国众多的教堂中地位显赫,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代表,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教堂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米兰主教教堂位于米兰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杜奥莫广场上,世界最华丽的教堂之一,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被马克・吐温称赞为“大理石的诗”。米兰主教教堂是米兰的象征,正面融合了哥德、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风格,青铜的大门极为气派,雕刻的主题与宗教和米兰的历史息息相关,正面造型各异的雕像无不展现艺术之精粹。

教堂顶部建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最高尖塔高108米。塔顶有一尊高4.2米的镀金圣母玛利亚像,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壮丽辉煌。大教堂呈拉丁“十”字形,长150米,宽92米。教堂正面有6组大方柱和5座大铜门,中门最大,重37吨,每座大门从上而下分成许多方格,每格雕刻有关米兰主教教堂的历史、神话和圣经故事,以及各种图案、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浮雕。登顶后除了可以欣赏教堂屋顶上雕塑之美,还可以四面八方俯瞰米兰全景,一望无际的视野令人心旷神怡。主教堂前的大广场是举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动的地方,是真正的市中心,值得来此观光。

巴黎凯旋门是欧洲纪念战争胜利的一种建筑,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之一。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广场也是配合雄狮凯旋门而修建的,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就位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第2篇

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作top3:沙特尔大教堂

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于1194年至1250年开始建设,在13世纪又对建筑进行了细微的调整,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作top2:伯格莱茵斯坦城堡

伯格莱茵斯坦城堡位于德国的山坡之上,这座建筑始建于13与13之间,波斯的王子弗雷德里克曾经对这里进行重建,并居住在这里。

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作top1:奥德纳尔德市政厅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第3篇

一、怪诞恐怖的氛围

在爱伦坡的小说中, 一股恐怖的、毁灭一切的力量随处可见。凡阅读爱伦坡小说的读者, 都犹如走进了一个恐怖的世界。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往往以死亡为主题, 展示主人公阴暗、扭曲甚至变态的心理。爱伦坡以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高超的描写技巧, 为读者展现了恐怖离奇、阴沉黑暗的场景, 使环境与效果紧密结合, 共同渲染出让人恐惧、压抑的氛围。《厄舍府的倒塌》便是最好的证明, 为了达到预设的恐怖效果,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营造恐怖气氛的细节。故事的开篇就将整个氛围基调定得阴沉萧瑟, 厄舍古厦矗立于恐怖氛围中。爱伦坡将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在荒凉颓败、万物凋零的秋天, 死气沉沉的黄昏和低垂的乌云都让人的内心充满不祥的预感。故事发生的地点是萧瑟旷野中一座破败的古宅, 古宅有着灰色的蓑草、眼睛般空洞洞的窗子、丑陋的枯树干、惨淡的池塘和墙上那道不易察觉的裂缝, 让人不寒而栗。厄舍府的主人公罗德里克死灰般的面庞、没有血色的嘴唇、稀松的头发处处透漏出异常, 为下文他的疯狂行为埋下了伏笔。玛德琳小姐的突然出现更使读者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在风雨交加的夜晚, 玛德琳从棺木中复活, 穿着血迹斑斑的白袍, 拖着罗德里克一同死去的场景等, 无疑将故事的恐怖气氛推向高潮。而爱伦坡在使人深陷其精心营造的恐怖气氛无法自拔的同时仍不忘表现主人公忧郁的古典美, “大大的眼睛……放射出无与伦比的光芒;嘴唇曲线轮廓精美绝伦……头发柔软纤细”。

二、具有丰富内涵的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爱伦坡为达到预设效果所采用的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之一。他在《厄舍府的倒塌》中大量娴熟地使用了象征手法, 实现了渲染恐怖气氛的效果, 也突出了小说的美学体现, 可谓一举两得。厄舍府是故事中最显著的象征, 文章一开始出现的白色树干、黑色池塘及空洞的眼睛般的窗户表现了古宅的阴森颓败, 让读者感到阴郁沉闷的同时, 也象征着厄舍家族的没落与绝望。厄舍家族居住的荒僻、颓败及充满死亡气息的宅院, 则象征着一脉单传、人丁稀薄的厄舍家族。《厄舍府的倒塌》叙述的不仅仅是一座老宅倒塌的故事, 还指厄舍家族走向衰亡的过程, 从这点来看, 厄舍老宅的倒塌自然而然地象征着厄舍家族的覆灭。爱伦坡在该小说中对象征手法的运用是系统的, 象征物之间是彼此呼应的。古宅细微霉菌作为病态生命的象征, 在文中有奇特的对应物———罗德里克的头发。罗德里克最突出的特点是“眼若铜铃、水汪汪, 晶亮得出奇”。玛德琳死后, 他眼里的光完全消失了, 和古宅像眼睛一样的窗户似的。故事开篇“我”便察觉到了古宅墙上的一个并不明显的锯齿形裂缝, 它为令人惊悚的故事结局埋下了伏笔。小说的最后, 古宅正是在暴风雨中沿着这条致命的裂缝裂开, 而最终倒塌的。这个锯齿形的裂缝无疑是爱伦坡精心构思设置的, 它象征着厄舍家族致命的性格缺陷, 预示着这一家族最终覆灭的悲剧命运。这些象征意象使得小说的内容寓意更丰富、更具美感, 也使得恐怖效果更深入人心。

三、超自然

超自然的恐怖是爱伦坡刻意追求的。爱伦坡的小说中经常会出现凶宅闹鬼、死尸复活等超自然场景, 这是他惯用的表现恐怖效果的手法。“他的作品的特征是描写超自然的恐怖、神秘和死亡、残忍和宿命, 情节富于戏剧性, 注重细节描写, 突出小说中的气氛和效果”。在《厄舍府的倒塌》中, 故事不断使读者感受到古宅具有超自然的特性。“整个古屋及周围的地区笼罩着一种特有的气氛。古屋外表生满了苔藓, 屋檐上蜘蛛密布, 古屋虽十分完好, 但他感到古屋的每一块石头似乎都要粉碎, 只不过有一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把这些石头团系在一起, 使之不至于坍塌”。爱伦坡把无生命的物体描述得栩栩如生, 目的是利用这一超自然成分使故事更恐怖、更扣人心弦。尤其对玛德琳复活场景的描写更令人心惊肉跳:当“我”给罗德里克读《疯狂的特里斯特》时, 我先后听到了三次奇怪的声响, 它们与故事里描述的声响惊人一致。这三次声响分别是玛德琳砸开棺材、推开铁门和顺着地窖爬行发出的, 每一次发出的声响都挑动着读者的听觉神经, 让人紧张到快要窒息, 使读者对恐怖的审美体验达到了极致。

四、结语

爱伦坡的小说中充斥着恐怖、阴森、凄惨, 但是他的作品不意味着消极。他用独特的方式营造恐怖氛围, 运用象征手法和超自然场景描写渲染出恐怖阴森的氛围, 展现故事情节及恐怖的气氛, 从人的心灵深处出发, 吸收了哥特式小说的精华部分, 并将之融入自己的写作手法中, 使读者深陷其中, 感悟恐怖之美。爱伦坡毕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灵的隐秘, 试探人类心理的承受极限。爱伦坡笔下的“美”往往与“恐怖”共生并存, 甚至到了无美不恐怖的程度。他要表明的美不是一种性质, 而是通过其艺术创作使读者产生一种由恐惧带来的强烈的愉悦感, 让读者乐享其中。

参考文献

[1]陈良延, 徐汝椿.爱伦·坡短篇小说集[C].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2.

[2]曹曼.追求效果的艺术家——爱伦坡的《厄舍府的坍塌》[J].外国文学研究, 1999, 83 (1) :88.

[3]刘俐俐.《厄舍府的倒塌》的现代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 2003.

[4]于薇.坡小说中的悬念与象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第4篇

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它对后来的现代城市建设也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从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介绍出发,进而对哥特式建筑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后谈哥特式建筑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艺术;城市建设;影响

一、哥特式建筑特点分析

我们知道哥特式建筑有着很强的宗教风格,它是11世纪下半叶从法国开始起源的,在随后的两个世界开始在整个的欧洲开始流行。虽然哥特式建筑有着很强的宗教风格,但是因为这种建筑风格太流行了,后来也影响到了民间的建筑。

哥特原来是一个日耳曼民族,它本身的意义是不雅的,甚至是粗俗的意思。原因是文化复兴时期以后的欧洲人,有了文艺复兴的启蒙,有了对人文主义的向往,所以就厌恶中世界宗教统治的黑暗,就给了他们一个哥特的名字,是鄙视其文化特点。人们把中世纪的建筑也称为哥特式建筑,只是文化复兴以后这种建筑慢慢的失去了其本来应该有的功能,它成了 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和新的人群集散地,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往往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它们空灵、高耸入云、尖锐;它们的墙体是高耸的,是斜撑技术的一个突出表现。那种空灵入云的外貌特点是其基督教精神的完美体现和最好诠释。

图一 巴黎圣母院

它似乎告诉了人们从人间可以直达天堂,可以用这一世的修行换来入天堂的资格。哥特式建筑的玻璃是花窗玻璃,而且上面往往有代表其宗教风格的圣经故事。这其中有一些具备代表风格的建筑物,比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如图一)、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哥特式建筑从外观上来说是高而直的,有一个高耸的尖塔,所有的建筑元素都是以尖拱、尖劵、尖顶构成的,这整体上就给人一种宗教力量超凡脱俗的感觉。另外,从哥特式建筑的内部构成上来说,它的中厅是也和外形一样,是又长又窄的。教堂内部的结构是框架式的,给人一种空灵感,它的内部构造也和外形一样,是为了让空间更大更空灵,表达了人们对天堂的向往。那些室内的大柱子也是做成了束状的,它们从地面直达顶棚,充满了宗教意味,人们会感觉这些柱子像从天堂照里照向人世间的光一样,引导着人们走向天堂的幸福世界。

二、哥特式建筑对现代城市建筑影响

哥特式建筑因为其风格的独特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管是中国、欧洲还是其他地方,都可以见到很多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的城市建筑。哥特式建筑对后来建筑的影响大概可以分两个大类,一个是教堂一个是普通建筑。就教堂来说,它的模仿性更强,有的直接是另一个哥特式教堂的复制品;另一种就是普通建筑,它对哥特式建筑营养的吸收更多的表示為技术层面和审美的层面。

中国的“石室”是我国建筑受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明显的例子。我国的石室位于广东省越秀山,它所有的建筑主要材质都是由纯花岗石构成的,所以我们称它为“石室”。“石室”本身也是一座教堂,它的设计和建筑风格是模仿巴黎圣母院的,高58.8米,南北长78.69米,东西宽35米,整个建筑气势恢宏,结构宏大。这是最大的一个哥特式教堂,也是中国的哥特式建筑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座。

除了这种直接模仿欧洲哥特式建筑的宗教建筑之外,其实现代的城市建筑还有很多深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有的体现在审美追求上。因为统一的风格会形成一个城市自己的独特文化,如果这种文化有很强的影响力,那么它的影响必将是源远流长的。现代建筑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更追求多元化的发展,摆脱传统的枷锁,追求个人化的风格。1928,每个国家都参出自己的建筑师去参加“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人们在会议上交流各自己的城市建筑经验。总体来说,现代建筑有着自己的一些总体特点,比如说它更注重的是建筑的居住功能,设计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建筑的功能性,而不是像哥特式建筑一样,注重的是建筑的宗教功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现代性的建筑上面找到一些哥特式建筑的影响。比如说北京的国贸很多建筑出现了幕墙建筑,这种建筑就吸取了很多哥特式建筑的营养。比如说哥特式建筑是由骨架劵而成的拱顶,所以这种结构不但节约了建筑成本,而且让拱顶的结构性更强,总体的厚度减小,拱顶本身的承重就减少很大,不知不觉之间就增强了建筑的坚固性。这种简单而实用性的拱顶技术在国贸的建筑群中就得到了很大的应用。其实不但是在国贸,在上海的徐家汇的很多商业写字楼中,也采用了这种拱形结构,这些都是哥特式建筑给现代建筑重要的影响。

同时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也对现代城市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飞扶壁是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很有艺术性的一点,它利用飞劵把墙壁所要承重的一部分传达到承重能力更强的远端墩柱上。由于墙壁没有那么多的承重压力,就可以解放出来,进行更为美观的设计。这一技术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现代建筑中墙壁可以开很多窗户,甚至可以一面墙壁没有太多墙体,而大面积的用玻璃构成,这不得不说是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技术带给我们的诸多便利。

其实今天的哥特式风格的影响不凡凡体现在建筑上面,它给音乐、绘画、服饰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风格带有宗教的迷幻与悠远,人们利用这种风格可以表达他们更多的思想。

三、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的宗教风格慢慢在当代建筑中消失,但是由于它是一种风格性和实用性都比较优秀的建筑风格,它仍然对今天的城市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怡.哥特建筑与哥特文学中的浪漫主义[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2]方晓风.哥特建筑的力量——平民性与整体性[J].装饰.2009(11).

[3]李黛兰.关于建筑的哲学思考[J].魅力中国.2010(13).

[4]赵克仁.哥特式建筑及其宗教文化内涵[J].世界宗教文化.2003(03).

哥特式建筑的意思 第5篇

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教堂“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

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第6篇

尖肋拱顶

从罗马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

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

(Flying Buttress)

飞扶壁(Buttress),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

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

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

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

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十字平面

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

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束柱

(beam-column)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哥特式建筑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 绩效评价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感谢信

★ 病理名词解释

★ 主义的名词解释

★ 交易的名词解释

★ 就业指导的名词解释

★ 网络营销的名词解释

★ 关于反射弧的名词解释

哥特式建筑有哪些特点? 第7篇

1.门窗由半圆拱形改为尖拱,更具向上的方向感,

2.柱子采用束柱,就是一根柱子做得好像几根细柱捆成一束,垂线感觉强烈。       3.拱顶则用尖券X形交叉式或六分肋拱作为承重构件,使大厅显得高耸而奇特,

论“哥特式”建筑的装饰风格特色 第8篇

哥特建筑产生于西欧封建社会盛期。“哥特”一词源于古代西欧的一个民族———哥特人, 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创造, 而是用以表示一种贬抑鄙视的态度, 有“怪野不文”的意思。十一世纪末期, 欧洲的城市作为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而逐渐繁荣。当时的基督教严重影响着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社会生活, 它诉诸广大群众, 宣传灵魂救赎, 信奉彼岸主义, 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 压抑人性健康的欲望。哥特式建筑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其产生和发展充分地反映了精神对物质、基督教唯灵主义对蛮族文化的制服过程。它以一种外显的凝固形式形象地反映了中世纪西欧人内心汹涌激荡的神秘而诡谲的宗教感受。哥特式建筑的典型是天主教堂, 高耸的尖顶、巨大的肋拱、彩绘的玻璃以及精雕细镂的布局都彰显着基督教的彼岸精神和灵性理想。

中世纪的建筑历史包括四个阶段:下墓窟时期;拉丁、墨洛温王朝及加洛林王朝时期;罗马时期;哥特时期。哥特式吸收了罗马式的部分风格, 但又有较大的区别。不同于罗马式建筑的庄重严谨, 哥特式采用了玻璃花窗、雕塑等纤雅轻扬的元素, 表现了一种大胆怪异的浪漫和疯狂病态的想象力。哥特式教堂的整个建筑风格、色彩配置和内部雕镂, 都是为了烘托一个基本思想, 激发一种基本感受, 即深沉痛悔的罪孽感。

十二世纪以后, “哥特式”作为一种兼容基督教神秘主义和理性色彩的形式, 成为风靡欧洲、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现今西方仍保存着许多气势恢弘的大教堂, 如英国坎特伯雷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亚眠大教堂、兰斯大教堂, 以及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 都代表着哥特式建筑的最高成就。

二、“哥特式”建筑装饰风格

1. 不同阶段的“哥特式”装饰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2世纪初到13世纪50年代, 零散结构递增、高度增加。

早期哥特式建筑中较为著名的有:劳恩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坎特伯雷大教堂。其中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 1235年初具规模, 实际竣工于1345年。巴黎圣母院的经典之处在于它巨大的规模和优美的设计, 以及新技术“飞拱”的引入。飞拱是全拱或半拱, 它把来自于墙壁上部房顶的侧推力传向外侧的支撑物或扶垛, 从而使重力集中在相当少的几点上, 大大减少了内部支撑物。同时, 巴黎圣母院的外观线条多变, 在接受不同的光影照射下, 可产生多种视觉效果。

第二阶段, 重视装饰性, 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

13世纪的欧洲, 哥特式出现了繁荣期, 其较为著名的是夏特尔大教堂、兰斯大教堂、布尔日的圣埃蒂昂大教堂、索尔兹伯雷大教堂等。其中夏特尔大教堂被称为“哥特式百科全书”, 它建于1225年, 坐落于巴黎附近的夏特尔地区。整个教堂的平面比例完全按照基督教寓意性的比例进行分割:其中的大活动区长度为1, 代表上帝;前厅的长度为7, 后厅的长度为5, 相加为12, 代表耶稣的12个门徒;把正中大活动区的1加进去就是13, 代表最后的晚餐。教堂外部设有三个尖塔、正面设有三个大门, 都与“三位一体”有关。这一时期的石匠主要效仿“三层楼立面”的建设。

第三阶段, 注重局部装饰效果, “泛哥特式”逐渐产生

14和15世纪, 人们的兴趣逐渐脱离整体的结构性, 而集中在较小的方面, 诸如群雕、手抄本、嵌板画之类, 哥特式建筑开始加入显著的区域和民族特色。同时, 大量的雕塑作品开始脱离建筑而独立存在, 一种广泛作用于各种装饰品的“泛哥特式”逐渐产生。“哥特式”开始更多地强调个性, 而非集体创作。艺术题材也更多地选取于世俗生活。这主要与该时期宗教和世俗融合的趋势有关。

2.“哥特式”的一般特点

总体来说, 哥特式建筑装饰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十字架型的平面结构

(2) 高耸的塔楼尖顶

这种设计给人以高耸伫立, 插入云端的视觉感受, 与天主教堂表现的理想相符。

(3) 墙面较薄, 用交叉尖拱

交叉尖拱是一种对角线在拱心石相交的拱框架, 其作用是支撑拱顶。尖状拱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在矩形平面上建造穹隆;二是其延伸向上的造型, 在实际上和观感上都给人以高大的印象, 这样使建筑整体显得更为高大。这一框架是向上凸起, 独立支撑, 有极好的弹性, 因此哥特拱即使变形也不会断裂, 这对稳固性有相当的保障;从艺术角度看, 哥特拱的优点也有两点:一是大规模地使用垂直线, 而非罗马式突兀的直角和线条僵硬的拐弯;二是镂空技术的使用, 雕镂使整个建筑物显得更玲珑剔透。

(4) 穹顶薄而拱起, 正中开有三个大门, 中间的大门为主要通道

尖型拱门并不作为支撑而存在, 这种设计基本属于室内石壁装饰, 拱门上花纹变化繁复, 精细优雅而美观。

(5) 内部为棱线形飞肋骨架穹隆

哥特式教堂最重要的特征是使用了肋拱的穹隆。这种穹隆相比罗马式的交叉拱穹隆, 它所形成的菱形穹隆比面积相同的交叉拱穹隆轻, 因此减少了支撑穹隆侧推力或压力。同时, 线形的石肋拱外表优美, 整个建筑物呈现上升趋势, 显得轻盈飞腾。哥特式建筑使用了“点支撑”的设计概念, 即按规定好的间隔排列建筑物的窗间壁或其他支撑物。这样一来, 建筑物便不再需要依赖墙, 而用柱或拱扶垛等支撑。从而教堂成为最低限度的墙和最大限度的玻璃相结合的产物。

(6) 多采用叶片式窗户, 上镶彩绘玻璃

色调浓艳的玻璃是构成哥特式教堂整体效果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 花瓣经常被雕成钻石形。色彩绚丽的玻璃窗上绘制着各式圣者和圣经故事, 极富装饰美感。这种装饰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能依光线的穿透而生艳, 变幻光影效果。

(7) 精美细致的雕像和绘画

哥特式雕塑是教堂不可缺少的装饰。其人物形象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 追求三维立体造型, 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 造型自然生动, 人体丰满, 衣褶有结构变化, 逼真而贴近人性。教堂中的绘画明暗变化, 光影交错, 飞红挑黄, 所绘多为圣经故事, 对于哥特建筑美感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8) 黄金、珠宝的运用

教堂中通常在圣坛上使用黄金、珠宝做装饰, 色彩斑斓, 华丽、圣洁而高远, 让人心生崇敬。

(9) 对光线的运用

可以说哥特式教堂最经典的装饰便是自然的光线, 这种自然和人性的融合是其他室内装饰很难达到的境界。对光影的运用显得辉煌而神秘, 给人的观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辉煌的哥特式建筑 第9篇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发展阶段;结构;异同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203-01

1背景

灿烂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在中世纪被蛮族破坏,哥特式建筑正是中世纪艺术的代表与最高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把12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艺术称为“哥特式”(Gothic),意为野蛮人的艺术,含有一定的贬义;但今天哥特式已含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它是一种并不逊色于古典艺术的中世纪独特风格的艺术,也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

2发展阶段

哥特式艺术开始于法国巴黎及其附近的地方,确切地说开始于1140年修道院长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之时,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2世纪开始持续到13世纪50年代,强调零散结构的递增和高度的增加。

第二阶段,非常重视装饰性的处理,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整体视觉效果。

第三阶段,在保持了自身的基本特点之外,装饰效果的变化已经脱离了视觉上应该有的结构整体性。

3哥特式建筑中特色结构

3.1尖肋拱顶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拱券,在两面平行的墙之间可以做一个半圆形的拱券,用来承受屋顶的重量,拱券是古罗马时期出现的,它的意义在于能将屋顶的跨度做大,做成半圆,同时由于是半圆形券,拱的高度就是跨度的一半。其次说尖拱,尖拱的形状就不再是半圆,而是由两段弧拼在一起,有两个圆心,弧的交点就成为一个尖点,是拱的最高点。它的好处在于拱的高度不受跨度的限制。最后是哥特尖肋拱顶中的骨架券,骨架券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上各做一道尖拱。屋顶的石板架在这六道券上。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做出高度相同的券,这样拱顶重量轻,同时减少了券脚的推力,拱顶的高度和跨度将得到很大的延展,拱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在视觉上,尖肋拱顶的结构使观者产生“向上”的感觉,有如升上天国一般。

3.2飞扶壁

扶壁也稱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飞扶壁是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墙壁,是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他结构。就是说中间的拱对墙有向外的推力,而扶壁是将墙向内推。哥特式建筑把原来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暴露在室外面,能够被看见,教堂的不断加高,推动了飞扶壁的设计,要求飞扶壁除了保证支撑的作用之外,还要兼顾到建筑外观的美感。有的教堂在扶壁上加装了尖塔改善力点的平衡和美观,有的飞扶壁上往往加上了繁复的装饰雕刻,或轻盈美观或高耸峭拔,让飞扶壁变成了建筑装饰的一部分。

3.3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彩色玻璃由各色的小玻璃片组成,它们由铅丝联结起来,而这些铅丝就构成玻璃上的人物的轮廓线。人物的面貌是由黑瓷漆精心绘制而成。这种瓷漆还用于绘制人物身上的其它细部,如衣服等。构成整个画面的各个不同场面常固定于扇形的框架里。每个间隔里都有一个圣经的故事场面,意在教育虔诚的信徒。人物的数目尽可能减少,以保持画面的清晰。人物本身的体形细长,而且是平面的,即只表示高度和宽度,不表示深度。

3.4门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3.5束柱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不管经历了几个阶段,哥特式教堂总是在设计结构构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平面一般是十字架形;2)高耸入云的塔楼为尖笋状;3)斜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特殊外墙结构;4)薄壳般的穹顶正中开有三个大门,中的大门为主要通道;5)内部是轻盈、裸露的棱线飞骨架穹窿顶;6)高大宽敞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性能;7)窗户多为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用五彩玻璃作镶嵌图案,多是圣经故事。

4结束语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在艺术和结构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传奇,它是人类智慧与信仰的体现。它传承与发扬了罗马风格却又另辟蹊径,创造了自己的时代。它留给后人的建筑经典依然散发着哥特式独特的魅力,因为其宏大而结构鲜明的特色,在人类的文化史乃至于建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古代砌体结构的奇葩—哥特式教堂建筑[J].建筑技术,2001,11.

[2]张卫,宋盈.异曲同工的精神建筑—试比较西欧哥特式教堂与中国古塔[J].中外建筑,2002,02.

[3]杨柳青,庞勇斌.论哥特式建筑的宗教理念和美学诉求[J].作家,2009,10.

[4]余太星.论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与玻璃花窗的宗教寓意[J].学术探索,2006,02.

[5]黄丽.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浅析[J].艺海,2009,11.

哥特式建筑文化内涵与象征 第10篇

2012020601072 吴嘉映

哥特式建筑正是在法、英两地高涨的反教廷统治权的斗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在建筑形式上。新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与以往的修道院建筑有很大的区别。作为地方权力中心的修道院,因为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其建筑以庞大的组群形式为主,而哥特式教堂则是城市和国家权力的象征,以单体建筑形式为主。作为一种独立王权统治下的产物,教会与教堂建筑抛弃了来自古罗马的建筑传统,在综合以往建筑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面貌,并以这种具有高昂精神象征性的建筑形式,来象征独立地区教廷一如既往的骄傲之感。

在这种背景之下。兴建规模庞大、装饰华美的教堂建筑,就会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城市间彰显城市实力和进行城市竞赛的最主要途径。尤其在英、法两个宗教改革最为热烈的国家,新的哥特式建筑发展也最为蓬勃兴盛。此时的教堂建筑,已经不再是教廷出于显示其庞大影响力和权威而建造,而是成为新崛起的王权以及城市居民自治权的象征,因此建造哥特式教堂的民众基础雄厚,尤其是在各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居民们对建造本区标志性的高大哥特式教堂建筑,抱有十分的热情。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第11篇

(一)结构特点

(1)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结构自重减轻,便于复杂平面架设拱顶;

(2)飞券凌空越过侧廊上空,抵住中厅拱顶的侧推力,飞券取代侧廊半拱顶,中厅可开大侧窗;

(3)全部采用尖券、尖拱,侧推力小,十字拱顶覆盖的开间不必保持正方形。

(二)内部处理

(1)中厅空间比例尺度处理上突出高耸和深远感,引发向前(神坛)、向上(天堂)的动势,

(2)划分突出垂直趋势,墙墩雕成束柱状,加强垂直感。

(3)由于结构轻巧,可开大窗,加之使用彩色玻璃镶嵌,阳光经透射使室内五彩缤纷,产生灿烂的天堂幻景。

(三)外部处理

(1)西立面典型构图:水平、垂直均为三段划分。下段三座门,周圈层层雕饰,中段中央精美的圆形玫瑰花窗象征天堂。

(2)突出垂直感,体形往上缩小收尖,造成向上动势。

(3)满布雕刻,轻灵通透。

论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及其影响 第12篇

1 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发展历程

哥特式建筑艺术是对哥特式美术的实践。哥特式美术起源于法国, 随后流行于整个欧洲。哥特式美术有着其神秘的审美观。哥特式建筑融合宗教信仰、人文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推动中世纪西方城市化发展。其发展历程可以分别为: (1) 发展初期:11世纪后期, 法国圣丹尼教堂以哥特式风格著称。在这座教堂建筑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以哥特式的肋架拱顶和飞扶壁取代了罗马式风格的墙壁, 形成了标志性的“尖拱”; (2) 发展中期:13世纪到14世纪, 哥特式建筑在欧洲各国流行开来。尤其是在教堂的建筑设计中, 许多国家十分推崇哥特式教堂风格。并且不同的国家对其表现方式不同, 在引入本土文化的过程中, 创造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哥特式杰作。此时, 哥特式建筑艺术也步入了发展盛期阶段; (3) 发展晚期:火焰式风格的出现, 欧洲各个国家的哥特式艺术也逐渐进入晚期阶段。在这期间, 哥特式艺术不仅没有走向低迷, 反而绽放出了更为璀璨的光芒, 像落日余晖一样, 洒满了欧洲各地。

2 哥特式建筑艺术特点分析

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十大建筑特点分别为:穹隆、束柱、门道、塔楼、彩色玻璃窗、券、屋顶、拱、飞扶壁以及墙体。教堂是哥特式建筑主要发展的领域。教堂本身极具有宗教色彩、政治色彩以及人文色彩, 教堂与城市人民的宗教和文化密切相关, 随着教堂的世俗化, 市民文化就渐渐渗入到教堂之中。教堂体现了整个中世纪城市的精神, 大教堂的艺术是当时特有的文化现象。哥特式教堂结构具有三个特点: (1) 空间的延展, 利用骨架券作为上部拱顶, 减少侧推力, 降低对材料的使用, 并且有效的延展了上部空间; (2) 两侧边的飞券设计, 进一步的扩大窗户面积; (3) 彩色玻璃的镶嵌, 在阳光的照射下, 教堂内部色彩炫目, 更具有宗教氛围。哥特式教堂作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物类群, 其对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诠释是十分完整的。

3 具体实例论述

科隆大教堂 (见图1) 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科隆大教堂是科隆城的象征, 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 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与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教堂。科隆大教堂经历了几个世纪才得以完成, 是一座艰巨的建筑工程, 它的完成是欧洲建筑史上的奇迹, 同时也是对哥特式建筑历史发展的有力见证。科隆大教堂对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诠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哥特式建筑贯穿宗教信仰的魅力

科隆大教堂是罕见的五进式建筑, 是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在内部结构中, 采用了尖券、尖拱以及飞扶壁来体现内部空间的高旷。这些内部特征, 无不显示着信众对信仰的虔诚。它代表着信众在心灵中对信仰的超越空间的内心世界, 使得信仰的空间与自然外在割裂开来, 继而构造出一个专属空间, 显示宗教的神秘色彩。从建筑力学来讲, 哥特建筑风格的许多建筑特征是不具备有实际建筑功能的, 更多的则是利用建筑物的形式、制式, 来代表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之心。例如哥特式建筑使用的方柱, 高度极高, 让人产生不可逾越的感觉, 象征着神高高在上, 只有通过虔诚的与神交流, 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定。

3.2 哥特艺术的美术诠释

色彩丰富也是哥特式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哥特式教堂中的表现为彩色玻璃的镶嵌。科隆大教堂的内部装饰的艺术质量是极高的, 教堂四壁用总面积达万多平方米的彩色玻璃窗进行装饰, 以圣经人物故事为内容, 色彩绚丽斑斓, 将整个大教堂衬托的十分庄严、神圣。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思想里, 将光作为上帝显身的象征, 光能穿透玻璃, 所以玻璃也有了一定的神性。而选择彩色玻璃, 则是人们基于幻想而利用美术手法所表达的一种诠释。在人们的想象中, 神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彩色玻璃在光照耀下产生了色彩, 产生了艺术, 这种艺术也在这时发挥到了顶点。彩色玻璃镶嵌画赋予了整个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一种永恒, 这也是哥特艺术的灵性所在。

4 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影响

哥特式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哥特式艺术建筑的盛行带动了人们对于哥特式艺术内涵的挖掘, 并在不同的领域里产生不同的影响。

4.1 艺术方面

哥特式建筑对于中世纪欧洲的绘画艺术以及雕塑艺术影响巨大。例如彩色玻璃画, 随着哥特式教堂的盛行, 彩色玻璃画取代原有的笔画, 成为了哥特式教堂不可取代的一部分。这也使得彩色玻璃画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装饰形式, 在后期不断的发展中, 形成了新的绘画艺术。哥特式雕塑则是在哥特式建筑浮雕手法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哥特式雕塑更加凸显人文主义, 更加生动。

4.2 人文生活方面

哥特式建筑艺术对于中世纪的服饰、家具装饰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服饰的剪裁上, 中世纪欧洲服饰风格受到哥特式建筑高瘦的整体形象影响, 开始着重表现人体腰部曲线, 并形成了“窄衣文化”, 这也是现代西方服饰的起源。在色彩方面, 哥特式色彩丰富的影响下, 服饰的颜色也逐渐讲究搭配, 并形成多种风格。在家具装饰方面, 则是将哥特式教堂中的建筑特征作为一种造型符号, 应用于家具设计中。例如火焰型、尖拱型的雕刻被作为装饰纹样应用于家具制造中, 例如高教餐具的设计也是以哥特式建筑为设计灵感。

5 结束语

哥特式建筑是欧洲历史上的文化瑰宝, 虽然终究走向了没落, 但哥特式建筑艺术对社会艺术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摘要:文章从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发展入手, 以科隆大教堂为例来论述哥特式建筑的艺术特点。并探讨哥特式建筑风格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 力求更深一步的探讨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内涵。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风格,艺术,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敏.哥特式建筑彩绘镶嵌玻璃窗的装饰艺术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5.

[2]彭纳.哥特式建筑的美学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 2012.

哥特式建筑代表作品 第13篇

关键词:哥特式;建筑;意大利;遇冷;原因

一、词源及历史

“哥特式”一词明确来源于哥特人,他们属于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曾在公元410年洗劫了罗马,又在公元455年卷土重来对其倍加蹂躏,最终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535~555年,拜占庭帝国和东哥特人在争夺领土上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长期的战争对意大利半岛的破坏无以复加,城市人口急剧减少,民不聊生,瘟疫肆虐。1494年及1527年,法国和德国又分别再次入侵意大利,一次次的掠夺和战争,迫使意大利铭记了来自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侵略者,并從心底产生出对他们深深的敌视。

“哥特式”一词最初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发明的,基于对哥特人侵略古罗马帝国的仇恨,这个词一出现,便是带有贬义的色彩,作为古典文化的继承者和复兴之士,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在用哥特式一词描绘侵略者的建筑样式时,事实上将其用作了粗野与怪诞的同义词,也以此表达了他们对野蛮的北方建筑文化的鄙视,因此,从词源和历史角度上来讲,意大利更倾向于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保持传统敦厚的罗马式建筑风格,顺而继续高傲的鄙薄着北方侵略者的建筑风格。

二、传统观念与宗教文化

相较于法国哥特教堂追求的无限夸张的垂直度,意大利哥特式教堂高耸的程度明显合理很多,这主要可以通过传统观念和宗教文化两个方面来得到解释。

崇尚传统文化是意大利人民的共性,他们天生对外来的事物存有怀疑和否定态度,并对本民族的文化又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在意大利不同程度的被拜占庭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等模式影响后,意大利人民敏感保守的特性瞬间被激发,他们试图通过不断的增加建筑的沉重感和稳定性,来表现其对传统建筑的忠贞,从而使外来的建筑风格很难落脚。因此,我们说因循守旧保守也好,对本民族灿烂辉煌传统文化的极度崇拜也罢,意大利人始终从观念上难以接受哥特式建筑风格。

在法国,教堂被认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建筑,无论身处城市的任何角落,只要能够看到教堂,人们就会感到安心,那时的教堂对于法国人,就如同灯塔对于水手的意义,因此它总是被修建的高耸入云;而教堂的内部通常无比明亮,因为依照圣经上讲,上帝就是光,教堂越高耸明亮,越能表达对上帝的虔诚。而在意大利的宗教文化看来,只有罗马式建筑的厚重,才能表达出他们对上帝的尊敬和敬仰,一味的追求纵向的高度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哥特式建筑也无非是对成熟的罗马式建筑艺术的补充。

三、地理条件

意大利教堂不一味追求高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当地的地理条件所限。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处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边界,所以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这样的地势,无法承受过于夸张的垂直向上的建筑方式,只有横向发展的敦实结构才能使教堂稳固于活跃的地壳之上,从而提高抗震性。除地震外,强风也是限制意大利建筑无限向上延伸的重要地理因素之一。

但是在获得光照这一方面,意大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与北部国家的阴冷相比,意大利可谓是太阳之国,因此意大利的教堂无需通过高耸入云的架势以及过多的窗户,便可获得足够的光照。

四、政治因素

长期的分裂割据,是导致哥特式建筑无法在意大利顺利传播的政治原因,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国家与外界对话,意大利各城邦国各自为政,对外界的新事物充耳不闻,除了北部的伦巴第大区在中世纪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哥特式建筑在欧洲的进程之外,其他地区都紧闭大门,按部就班的依照自己的兴趣发展着各自的建筑风格,但这些所谓的“各自的建筑风格”,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仍是罗马式建筑的不同程度的延伸。

总之: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是在传统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际上,意大利人始终无法接受欧洲大教堂的先进技术和大胆创新的框架结构,他们无法抛弃罗马式建筑艺术的和谐感,只是把哥特式作为一种装饰风格,作为对罗马式建筑的补充。通过文中对意大利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阐述,我们便不难理解,哥特式建筑在意大利遭受排斥和冷遇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

[1]Ernst H. Gomnrich, Maria Luisa Spaziani  La Storia dellarte, LEONARDO ARTE, 1995.

[2]Louis Grodecki, Architettura gotica, Milano, Electa, 1976.

[3]Giulio Carlo Argan, Storia dellarte italiana, vol. 1 e 2, Firenze 1968-2000.

[4]Eleonora Bairati e Anna Finocchi, Loescher, Arte in Italia, 1988, vol. 1, p.386.

[5]Giulio Nepote, LItalia sotto il dominio dei goti, dal 474 al 553 d.C.

[6]洪洋,《哥特式艺术》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2月1日).

[7][英]埃米尔·马勒, 《哥特式图像: 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 (The Gothic Image: Religious Art in France of the Thirteenth Century), 曾四凯 (注), 严善錞,梅娜芳 (译), 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4月1日).

[8]陈平,《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2月1日).

上一篇:颁奖典礼领导致辞下一篇:人员流动管理制度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