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2024-08-20

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精选5篇)

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第1篇

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现代化理论以研究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对象,总结了工业社会以来文明演进的过程与经验,提出带有普遍性的原则与反映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的思想理论成果.按照理论特点,现代化理论可大致分为结构学派、过程学派、行为学派、实证学派、综合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六大学派,而有些学者的思想实际是跨学派的,如帕森斯、布莱克和亨廷顿等.西方现代化理论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有所启示,但其理论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应当批判.

作 者:周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100080刊 名: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3(2)分类号:B151关键词:现代化 发展 现代化理论学派

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第2篇

毋庸置疑,人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性格等同于人格。面对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与选择,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人格。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决定主导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人格之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整个心理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心理学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知识。比如,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学,司法教育学等等。不仅如此,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除此之外,人格心理学还能够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心理学能事每个人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完善自己,塑造健康人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而拉帮结派,扩军备战。而在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一片争论,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激战正酣,行为主义蠢蠢欲动。就在这时,在奥地利,一位犹太人在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革命,创建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永远都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这位叫做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被尊为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后来与弗洛伊德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于为此而绝交。但他们的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所以也将他们当做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成员。尽管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不仅当时,甚至至今都无法被人接受,但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实践都值得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大书特书。他们的理论像星星一样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脚步。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对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要谈的是人性哲学这个主题,弗洛伊德主张人性本恶。我十分反对性恶论,我坚定地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让我们追溯历史,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让弗洛伊德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人性本恶的错误思想。

关于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他将本能划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并认为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我赞同生本能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这一观点,但不认同性本能是主要成分。弗洛伊德之所以如此重视性对人的影响与他从事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精神病医师,他在接触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后,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接受他的催眠或者自由联想法治疗时都会涉及到性。可毕竟这些患者都在精神或心理上有残缺,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精神疾病或者说就算有也尚未达到需要专业的治疗的地步。而显然弗洛伊德也无法证明他们的性本能。至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我认为那是不存在的。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是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攻击及杀戮等。我认为这些并非人的本能,这些现象的产生只不过是因为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为了满足需要,实现心理平衡的恢复,人们才做出了这些举动。

人格成因。在遗传与环境哪一个对人格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遗传。关于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家族史或家谱法、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也有力的证明了某些人格特质确实受到遗传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尤其是教育对人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认为,个体的人格主要是取决于遗传还是环境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将个体依据他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划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迟钝型的人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冷淡,他们的人格一直受到遗传的束缚,很难突破。

人格改变。弗洛伊德对此持消极的态度,他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我认为人格通过教育、治疗是可以改变的。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关于人格理论的向度。对于吉尔和兹戈尔提出的九个理论向度,精神分析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

1.自由论——决定论。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不能觉察这种力量,是“决定论”的支持者。而人本主义学着罗杰斯则持相反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罗杰斯的观点,我相信人类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是“自由”的。

2.理性——非理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我赞同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相信人是理性的。

3.整体论——分析论。整体论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主张这种方法。虽然说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更应该坚持整体论,毕竟人格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

4.遗传论——环境论。这个前文涉及过,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

5.可变性——不可变性。弗洛伊德一直非常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再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不认同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人格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总是会变的,许多人格特质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拥有这些人格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即使已经步入青年,仍然有改变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6.主观性——客观性。对这个的争论精神分析学派很少涉及。7.主动性——反应性。对这个向度的争论主要是由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者展开的。

8.均衡性——不均性。弗洛伊德持均衡性的观点,他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9.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个问题是从哲学延伸出来的。作为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也是历来为哲学家们所争论的。在心理学层面上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现象学派的争论。

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第3篇

一、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及缺陷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 认为货币的功能只是媒介。 (2) 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产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可视为常数。 (3) 认为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 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变动。也就是说,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引起物价的同比例上涨, 达到通货膨胀的境地。 (4) 认为货币政策应是控制货币量的增长、物价和币值。传统的货币数量说有两种主要流派, 其一是费雪方程式, 其二是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方程式。

(一) 费雪方程式

20世纪初,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 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这一方程式为:

M——货币的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水平;

T——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根据这一方程式, P的值取决M, V, T, 3个变量。费雪分析, 在这3个经济变量中, 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 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 因而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 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

(二) 费雪方程式的缺陷

1. 这个交易方程式片面地强调了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而忽视了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到斯密把流通手段看作货币的主要职能, 把价值尺度看作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派生职能的痕迹。

2. 在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劳务生产交易量固定时, 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关系, 还不能算是一个恒等式, 而且货币数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体现不出来, 无论货币数量还是一般物价水平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同时也都可以作内因变量。

3. 货币数量论一向被西方经济学认为是货币的价值论, 费雪方程式并未说明货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它只表示了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流通总量间的关系, 最多也只是个货币价格理论, 即使作为价格理论, 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三) 剑桥方程式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 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他们认为, 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 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多少, 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但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每个人来说, 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水平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 也是如此。因此有:

式中, Y为总收入;P为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态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Md为名义货币需求。这就是著名的剑桥方程式。从形式上看, 剑桥方程式中k等于费雪方程式中的1/V, 但两者的意义不一样, 表示社会持有的货币数量占其一年内交易总量的比例。这两个方程式中, 交易总量由外生变量决定, 具有短期不变的特点, 从而两者中的实际因素与货币因素截然分开, 一般物价水平只受货币总量的左右, 而实际产量的增减则与货币供求无关, 这就是价值论与货币论的两分法。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的主要区别:交易方程式重视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 强调货币的支出;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强调货币的持有。交易方程式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期的货币流通量;而剑桥方程式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

二、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认为, 由于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 而人们在心理上具有对流动性的偏好, 即人们总是偏好将一定量的货币保持在手中, 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和投机的需要。因此,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由三个动机所决定的: (1) 交易动机, 即由于收入与支出的时间不一致, 故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在手中, 以满足日常交易活动的需要; (2) 预防动机, 即为应付意外的、临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出而持有的货币; (3) 投机动机, 即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 人们便会根据其对利率变化的预期, 为了在有利的时机购买债券进行投机而持有货币。货币的投机需求主要由利率决定, 是利率的函数。凯恩斯认为人们出于这三种动机, 愿意持有流动性更强的货币, 并称之为“流动性偏好”。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 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与收入水平有关, 是货币收入的增函数。将这两种货币需求用L1表示, 则L1=L1 (Y)

投机需求由市场利率决定, 是利率的减函数。将这种需求用L2表示, 则L2=L2 (R)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写成:L=L1+L2=L1 (Y) +L2 (R)

(一)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特点

1. 将货币的资产需求列入货币需求的范围之内。

即将L2 (R) 列入货币需求公式。凯恩斯认为, 人们之所以有货币的资产需求, 在于货币有价值贮藏功能。例如, 当利率下降, 金融证券价格上升, 收益下降时, 持有货币则是较安全的保值方式。否则, 就要放弃货币, 将其转为其他金融资产, 则能获利。因此, 不仅商品交易的规模和价格总额影响货币需求, 而且利率变动也影响货币需求。

2. 更加注意对货币资产需求的分析, 更确切地说注意对利率变动如何影响货币需求的研究。

这种论点, 更加强调了利率在制约货币总需求中的作用。将货币需求看作一种函数关系并特别强调利率在制约中的作用。这对于古典货币数量学派将货币需求看作是由制度和技术决定的常数, 货币供给的变动只能简单地影响物价的观点, 无疑是一个进步。

(二)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主要缺陷

1. 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由流动性偏好决定的货币需求和中央银行决定的货币供给, 把利息视为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无关的纯粹货币现象。

2. 在分析货币需求时, 凯恩斯把货币的需求归结为受流动性偏好决定, 完全从人们的主观动机出发, 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并根据人们的心理状态去把握经济活动的客观必然性。这显然是错误的。

3. 凯恩斯在分析货币需求时, 将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 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只决定于收入而与利率无关, 而投机性货币需求则决定于利率。这实际上是认为人们对自己未来利率变化的预期是确信不疑的, 因而人们根据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决定是持有债券还是货币, 在债券和货币两者之间只能择其一。事实上, 人们不能肯定自己对未来利率变化的预期是否准确, 因而总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 以分散风险。

4. 凯恩斯的分析是短期、均衡静态分析, 所使用的都是各种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显然, 这种分析是不够的, 它不可能揭示各种经济活动或经济变量的实际运动过程及在运动过程中的调节。

三、现代货币主义货币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是深受凯恩斯流动偏好分析方法的影响而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数量论基本上仍然是有效的。主要观点是: (1) 认为货币不但具有商品交易媒介的功能, 更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即价值贮藏手段职能。 (2) 扩大了对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 并划分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 (3) 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微不足道。 (4) 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从长期来看虽是一变量, 但短期内可视作一常量。 (5) 认为价格水平的变动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多少。可见, 弗里德曼对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数量与物价关系的看法与古典学派有点相同。

货币需求函数:Md=f (p, rm, re, rb, 1/p, dp/dt, y, w, u)

其中, Md为货币需求, p为函数关系是物价水平, rm是货币预期收益率, rb是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re是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1/p是物价变动率, y是永恒所得, 表示收入的平均水平, w是非人类资本对人类资本的比率, 非人类资本指物质财富, 人类资本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 u是反映主观偏好与风尚以及客观技术与制度因素的综合变数。

弗里德曼将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他认为, 对大多数财富持有者来说, 他的主要资产是个人的能力。但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成货币, 比如失业时人力财富就无法取得收入。所以, 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 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 则货币需求相对越小。这样, 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四、古典学派、凯恩斯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的比较

(一) 现代货币主义货币理论与古典学派的货币理论主要的区别

1. k不再被视为由制度决定的常数。

代之, 流通速度被认为是有限数目的可以观察的量的一个稳定函数。这些量在长期内是稳定的, 但在短期内则会发生变动。古典学派的货币理论既假定k或为常数, 又假定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是充分就业下的常量, 于是货币量与价格水平二者必然直接形成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动关系。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量的变动先是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通过后者的变动在短期内既可以体现在价格水平上也可以体现在产量上, 只有在长期才完全体现在价格水平上。

2. y在旧方程中代表当前交易水平, 而在新方程中代表当前财富。

古典学派的货币理论中的收入是现期的真实收入, 而弗里德曼的收入是恒久性收入, 即人们在很长时期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收入平均数, 并且是比较稳定的。

(二) 凯恩斯主义与现代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主要的区别

1. 货币供给。

在货币供给方面,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不同的是弗里德曼所讨论的货币供给是有严格限制的。他强调货币与信用的区别, 强调银行体系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 强调货币当局所应控制的货币供给只是通常的M2, 而不涉及其它流动性资产, 这就加强了货币的“可控制性”。这说明, 既然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体制, 从而是稳定的, 那么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就是各自独立决定的,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并不影响实际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这样, 名义货币需求就可以随时适应货币供给的变动作充分调整。这进一步加强了弗里德曼关于短期内货币影响名义产出水平, 而长期内货币只影响物价水平的观点。

2. 货币传递机制。

弗里德曼认为, 货币冲击直接引起资产细账的调整, 此后逐步转向其它经济变量。同凯恩斯主义的分析一样, 货币政策的冲击通过对利率的影响将最初资产细账的均衡变为不均衡。但在货币学派分析中, 他们是假定家庭和企业在对它们的资产数量进行调整以恢复资产细账的均衡时, 直接影响到支出水平。这一点和凯恩斯主义分析的主要区别是消费品支出和资本品支出同时直接受到推动, 而不是间接受到投资支出乘数效应的诱发。简单地说, 其货币传递机制可表示为:M→E→P/r→I→Y。其中, E表示支出, I表示投资。当货币供给增加时, 它通过公众支出的增加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涨和利率的下跌, 从而刺激生产扩大和收入增加;相反, 当货币供给减少时, 同样的传递机制会导致收入减少。

对上述传递机制, 弗里德曼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的最初和最后冲击效应是反方向的。货币供给的增加最初往往降低利率, 但随着它所引起的支出增加, 价格上涨, 就会使贷款需求增加从而提高利率。这样, 尽管存在货币扩充, 名义利率将会变化, 但实际利率不一定会变化。由此, 货币主义认为, 利率不是好的政策工具和指示器, 而货币供给量是关键的政策变量。

3. 货币政策主张。

现代货币主义主张强化对货币的集中管理, 主张以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货币主义强调通货膨胀的货币原因。即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了其需求量的结果, 所以, 从长期看要控制通货膨胀, 稳定物价, 促进经济的发展,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控制货币数量的增长, 使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弗里德曼认为由于“时滞”的原因往往会造成财政、货币政策的信用膨胀或信用收缩措施做“过了头”, 从而造成经济的长期周期性波动。要减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发展, 从长期看, 唯有“稳定货币的供给”才是关键, 而不要过多注重具有短期效应的财政、货币政策。

(三) 三者共同比较

1. 货币需求必须考虑货币的资产功能。

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是从商品流通的角度, 从货币交易媒介功能的角度来研究货币的需求, 因此, 对货币的需求只是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则从货币交易媒介功能和资产的功能来研究对货币的需求, 即货币的需求包括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和满足资产需要的需求, 而资产的需求就是凯恩斯所讲的适合当时情况的货币必要量公式:M=P/V, 这个公式指的是满足商品流通需要的货币需求。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 经济中还没有证券交易出现, 动用这一公式来研究货币需求还勉强可以, 那么, 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 如果再不考虑对证券交易的货币需求的话, 则不可能对货币的流通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2. 关注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凯恩斯分析了利率变动对投机货币需求的影响, 而他的学生们则发展了这一理论, 认为不但投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 而且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但弗里德曼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大, 但是既然把货币作为资产看, 那就应该考虑利率这一机会成本。

3. 重视对微观货币需求的研究。

古典经济学派一般是从宏观的角度即从整个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研究货币需求, 而凯恩斯主义和现代货币主义就已经转向从微观的角度即从经济主体的行为来研究货币的需求。

摘要: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探讨货币数量同就业、产量、收入和物价等各种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章主要是先通过阐述三个学派的货币理论, 再分别分析三种货币理论, 最后将三者进行综合比较, 分析各自的侧重点、适用条件及不同之处。

权衡延迟退休及其利弊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延迟退休;退休年龄;政策实施

一、前言

退休是一个特定经济概念,它不仅指劳动者步入老年,逐步退出生产劳动领域这一经济现象,更主要指在特定的社会保险制度下,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具有特定经济内涵的现象[1]。因此,确定法定退休年龄是退休制度的核心内容。退休年龄指一个国家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平均寿命及劳动力供应状况等因素,对劳动年龄所作的上限规定。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是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即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制定该政策时,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半个世纪过去,我国经济、社会、国民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退休年龄规定却沿用至今。改革我国偏低的退休年龄已成为热议。

二、延迟退休的合理性

(一)年龄结构改变和预期寿命提高背景下的客观要求。随着卫生保健提高,中国出现了老龄化。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以2010 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60岁及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13.26%。延迟退休能提高劳动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例,从而减轻国家和家庭的养老负担。

(二)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在一定时期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需支付的养老金总额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与领取年限正相关。而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受到退休年龄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领取年限的长短同退休年龄与人口预期寿命有关。因此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要缓解沉重的养老金支付压力,延迟退休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三)加强人力资本利用。随着身体素质增强,不少人到了五六十岁仍具备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体能。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也推迟了就业起始年龄。假如退休年龄不相应延长,劳动力的就业年限、也就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期将缩短,导致人力资本的浪费。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高级专业人员等“短缺”群体的作用。

三、可能引发的问题

(一)加剧人力资源供需关系矛盾: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背景下,就业问题同样突出。自动化大生产和科技经济发达导致劳动力需求的日益减少,大学不断扩招导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这些问题本来就使得人力资源供过于求,如果大批老年人力资源继续延长工作年龄,必然致使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矛盾更为突出。

(二)对养老统筹基金贡献不明显,反而损害大众利益: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已达万亿,按照何平主持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课题组的测算,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减缓的基金缺口为200亿元,延迟退休作用可谓杯水车薪。而为了填补这200亿元的资金缺口,按人社部最新数据,光算参保职工,至少有1亿多人受到影响。加上当年下岗失业人员,差不多2亿人的利益将受损。

(三)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局部导致社会不公:许多老一辈劳动者跟不上时代节奏,效率低下。更有甚者拿着钱不做事,等着退休。如果延迟退休年龄,这部分人将占用很多宝贵的人力资源,让有能者不能居之,下岗人员也将失去许多再就业的机会。尤其对于公务员群体,延长退休年龄制度必然使他们走在前列或成为受益主体,这对处于社会中低层的低收入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是很不公平的。

四、结论及相关建议

综上,笔者认为,在人口老龄化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客观背景下,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已日渐不合时宜,应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而针对其可能引发的问题,有如下建议:

(一)政策实施应程序妥当。任何一项新政策的实施,最终都涉及到大众的利用。延迟退休政策也应当先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再推出并施行。而不是以一种保密的、刚性的、匆忙的通告方式公之于众。

(二)实施弹性退休制度,避免“一刀切”。提高退休年龄应提早规划,找准时机,小步渐进。弹性退休制度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即充分考虑到某一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老年劳动者的健康状况、收入及心理状况,分阶段、有步骤地渐进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三)多管其下,解决养老负担。延迟退休的同时应大幅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并把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模式转为积累型模式。这样的制度条件,有利于解决与储蓄率相关的未来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问题。及早扩大个人账户积累也有利于缓解养老负担。

参考文献

[1]林义.社会保险[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103-114.

[2]司马媛.改革我国退休年龄的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

现代化理论学派及其利弊分析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大众媒介,科学素养,培育

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视角下的公众科学素养

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的开拓者,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 (Inkeles Alex) 认为, 国家落后不仅仅表现为经济状况, 也表现为一种心理状态。他认为, 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根本保证, 是现代化社会稳定持续与健康发展的基石。“无论哪个国家, 只有它的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 都能与各种现代形式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 相互配合, 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 (1) 因此,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就是人的现代化的转变与培育过程, 而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这种转变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的历史性转型。

英克尔斯认为, 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 而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价值目标。其实, 从本质上来说, 一切社会的发展, 都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和彻底解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国现代化的起点是“人”, 其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

关于人的现代化, 有学者将其描述为一种过程, 学者赵克荣认为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 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英克尔斯虽然也强调了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但他没有明确给出人的现代化的定义。还有学者从“人的素质”的角度来界定“人的现代化”。如学者傅丽芬认为, 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 是适应现代实践发展需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现代化, 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水平的现代化。另有学者认为人的现代化既是一种过程, 也涉及到人的素质。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认为, 人的现代化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状况与过程。本文所描述的人的现代化既关乎过程也涉及素质。

笔者从文献梳理过程来看, 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特征, 学者们是从多维视角进行理解和把握的。英克尔斯提出的12项构成了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现代化素质 (2) 中就有“尊重科学技术”的一项指标, 学者金奇指出的人的现代化具有的12个方面的内容 (3) 中也提到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共存”的内容, 可以看出, 尽管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特征阐释所倚靠的学科背景和社会环境有所不同, 但是“科学素养”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深度与广度, 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科学虽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 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 国民的科学素养既影响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也影响着其自身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讲, 美国学者米勒 (Miller) 的观点接受度较为广泛, 他认为公众科学素养应该包括三个相关维度: (1) 个人知识的词汇量足以阅读报纸或在杂志上竞争 (competing) 的那些基本科学概念; (2) 能够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或本质; (3) 某种程度上理解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

然而, 迄今为止, 科学素养的概念在学术界仍然没有最终达成共识, 各国研究团体或学者们仍在不断研究, 寻求科学素养概念的新突破、新发展。我国国务院于2006年3月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 (以下简称《纲要》) , 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公民科学素养概念。《纲要》认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 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5) 因此, 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考察民众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播媒介及公众科学素养现状

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最新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 (以下简称《调查》) 显示, 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 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 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 (1991年3%) 、加拿大 (1989年4%) 和欧盟 (1992年5%) 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反映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的案例在大众媒介上层出不穷:

2011年3月发生在日本的9级地震引发海啸, 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这一突发事件使得“盐受污染、吃碘盐防辐射”的谣言立即在我国一些地区传播开来, 导致全国很多地方的食盐销售接连告罄。媒体报道, 一些民众抢购到的食盐总量甚至达到家庭几十年的食盐用量。回顾十年前的“非典”, 就会发现公共事件其实是检测公众科学素养的一块试金石。公众一边通过媒体接触科学知识, 一边抛弃科学精神, 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 做出了缺乏科学素养甚至缺乏常识的荒唐行为。

上述《调查》的另一项结果还显示, 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然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 这次调查一方面说明我国民众科学素养较低, 同时又显示我国民众科学素养低与媒体有很大关系, 因为我国公民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主要渠道是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

2013年7月的一则《肯德基、真功夫的冰块比马桶水还脏》的新闻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报道中提到:国家有专门的《冷冻饮品卫生标准》, 在冷冻饮品中关于微生物方面:菌落总数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大肠杆菌群每100毫升不得超过6个;致病菌不得检出。然而, 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此报道中记者对马桶水的取样操作行为其实是不规范的, 因此作为参照物的马桶水其样本意义值得怀疑, 由此“冰块不及马桶水干净”的结论也就并不科学。记者因科学知识的缺失, 作出了不客观不准确的报道, 容易误导民众, 这种表现出来的不专业和不严谨, 对于民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实在是有害而无利。

管中窥豹, 上述报道出自某中央级媒体, 那么其他媒体呈现出的科学素养就可见一斑了。然而, 科学素养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考察民众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国民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以现代化理论行为学派的视角来看, 科学素养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 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

媒介对公众科学素养的培育作用

英克尔斯认为, 人的现代化过程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教育、工厂、家庭等对于人的现代性提升影响显著。除此之外, 人的现代性形成与大众传媒的使用密切相关, 现代媒介能塑造现代性人格。丹尼尔·勒纳 (Daniel Lerner) 将现代性人格定义为一种“移情性格”, 即考察世事不限于个人狭隘经验, 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 大众传媒不仅能刺激“移情性格”的产生, 还能将这种人格传播至全社会, 即在国民中普及此种人格, 故称为现代人格的“奇妙的放大器”。可见, 大众传媒对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作用巨大, 故而, 作为现代人格的“放大器”的传媒在培育民众的科学素养、促进民众的现代化人格养成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担当。

其实, 在新闻理论当中, 大众媒介本身就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 对国民进行科普教育, 正是履行这一职能、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目前, 大众传媒主要通过参与科技传播来提高民众科学素养, 这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方面的高效性, 使其在科普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大众传媒, 都把传播科学新闻和科学信息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在我国, 大众媒介在参与科学传播过程中虽然收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目前还存在着传播观念落后、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 这对于民众科学素养的真正提高却会带来限制。另外, 如果媒介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都令人堪忧, 那么媒介对公众学素养的培育就只能是空谈了。

综上, 一方面我们指出, 大众媒介既是检测公众科学素养的工具, 同时它又承担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功能, 或者进一步讲, 它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工具。另一方面, 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也促进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随着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公众对于具备现代化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媒介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多, 这在客观上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众媒介培育公众科学素养的路径分析

公众的科学素养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 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因此, 媒介要想更好地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人的现代化, 就应该在反思中寻求出路。

1.媒体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精神

要提高和促进公众的科学素养, 媒体首先要从根本上理解新闻的内涵、科学精神的内涵。从一系列的新闻失实、虚假报道事件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包括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类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体现在诸多方面, 非严格意义来讲, 它可以包含以下内容: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可重复和可检验性、求真精神以及探索精神等, 并自觉将这些精神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2.采用事件科普强化传播效果

目前在国内非常活跃的非官方的科普组织非“科学松鼠会”莫属。纵观科学松鼠会的传播路径会发现, 他们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迎着热点上”。在突发公共事件或时事热点中, 总是有他们的科普专辑, 如汶川地震、“毒牛奶”、“甲型H1N1”、“奥运”等。事实上, 公众越来越多地从公共事件中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值得媒体借鉴的是, 虽然事件本身并没有体现出科普概念, 但科学传播和公共事件想结合便可以产生出极强的传播效果。出于信息不对称、满足求知欲以及与他人交流等原因, 受众有多层次的信息需求, 媒体就可推动公众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参与到公共事件中, 这样, 在信息饥渴的状态下科学传播对于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提升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提高科技记者的科学素养, 实现传播主体的专业化

在大众媒介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过程中, 科技记者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美国对其科学传播和互联网的一项调查, 如果能够雇佣到有新闻工作背景和技巧的记者来采访和编辑科学信息, 则向公众传播科学的能力将会加强。目前, 科技记者的科技素养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 究其原因在于:知识的结构性不足导致的科学素养不高。普遍缺乏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一些基础的科学定理定律和基本的原理掌握相对匮乏。再者, 是缺乏科学态度和学习的意愿。目前媒体间的竞争激烈, 一方面媒体对年轻记者的培训和再教育越来越忽视, 另一方面, 媒体对记者的量化考核, 让记者忙于奔命, 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所以, 作为合格的媒体人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是等同或高于普通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二是具备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源于人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理性思维与实证传统;三是具备思想和视野前瞻的素养。

参考文献

[1][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 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增订版) [M].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4.

[3]刘传书.浅议科技记者的科学素养提升[J].新闻传播, 2011 (10) .

[4]郑苏文.浅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媒体责任——以“抢盐事件”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7) .

[5]王苏华.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是新闻媒体的职责[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 (5) .

[6]徐立永, 徐若菲.大众传媒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导向作用探究[J].科技传播, 2009 (8) .

上一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珠海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