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学术性

2024-08-07

学术论文的学术性(精选6篇)

学术论文的学术性 第1篇

关于“当代中国学术问题”的学术性思考

一、学术的内涵、本质特征与基本属性

1.学术的内涵

学术是一个较难界定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学是指学问,治学;术是指艺术、方法。简单释义,学术可以理解为治学、做学问的艺术或方法。梁启超在《论学会》中推崇“学无不成,术无不精”的治学精神。[2]《辞海》中的定义为“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学术是指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实践经验总结,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即带有理论分析的或理论归纳的实践经验总结。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过去的一些定义已经难以确切地表述出学术的内涵和特征。因为学术不仅是一种形态,也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学术是人类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以及通过交流衍生出来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广义上讲,学术包括了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以及所有研究思考的结果。它概括了学术与探索过程的统一性,强调了学术既可以是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各种交流衍生出来的。学术的主体是各类探索者,学术的体现形式是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

2.学术的本质特征

学术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伴而生的。从本质上讲,学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相互交流进而达成共识的结果。如生命的起源、天体的形成、人类文明史的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我们无法实录重现远古的变迁,只能通过科学研究提出一些学说观点,为多数人认同,并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得到修正和发展。由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无限性,学术研究将永无止境。

学术也体现为一种学习环境。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探索自然奥秘是学习,研究社会规律是学习,而相互交流也是学习,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是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能和谐交流的环境和条件。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人们可以集聚智慧、启迪思路、激发灵感、陶冶情操,有益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学术又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而人类创造的所有不同形态的特质复合体都渗透着学术研究的成果,从而形成学术文化。学术文化是学术的一大特征。健康的学术文化一般均体现在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和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些共有的特性之中。

3.学术的基本属性

学术的基本属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性 人们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必然要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产生认识事物的种种思考、观点、假说,即通常所说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人类的任何探索活动都会在认识上产生这类思想和观点。这就是学术的思想性。思想性是学术的固有属性,是学术的核心和灵魂。

(2)理论性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初始阶段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归纳、概括,这就是学术理论。学术研究中形成的各种理论性假说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理论,如电磁波理论;错误的将被抛弃,如以太假说。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形成、扬弃与发展的过程。

(3)互换性 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理论、方法,都是可以相互交换的。学术的可交换性决定了人们可以进行学术上的沟通和交流,当然,学术的交流,也包括质疑和争论。学术交流能够使交流者互相启迪,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多位思想者在一起交流将极大地激发创造灵感,形成种种新的思想、观点,形成新的创意和理念,这正是学术交流重要价值的体现。国内外许多重大发明、发现都是在学术交流中受到启迪,再进而深入研究后成功的。

(4)综合性 在当今知识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科学与技术、艺术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形成众多的学术课题,学术研究的范围可无限宽广,内容也无所不包,综合归纳通常成为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往往通过综合归纳,可寻求、发现前人学术成就的结合点和学科间的共同点,实现学术或学科的创新发展,这就是学术的综合性。学术的综合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促进了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诞生。

(5)预见性 学术涉及的问题往往是比较超前、比较复杂的。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往往可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化学家门捷列夫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随原子量增大的顺序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揭示了元素周期律,并据此准确地预言了一些当前尚未发现的元素及其性质,这些预言为后来的科学实验所证实。这是学术预见性的典型事例。学术的预见性也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方向。

(6)否定性(批判性) 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性难免会造成人们认知上的错误和假象,学术研究就是要打破这种假象,达到去伪存真、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学术发展的主流形成了科学,同时也可能产生反科学和伪科学,可通过学术活动,对反科学、伪科学予以否定和批判。以上二者均形成了学术的否定性和批判性。

此外,学术还具有公众可广泛参与的社会性。

二、学术的地位与作用

要客观地评价学术的地位与作用,就需要把学术、科学、技术和工程联系起来思考和观察,从大科学的广阔视角加以分析。人类的探索认知在初期只能形成一些感性认识,经过思考分析概括,才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这个过程是以学术为主体的,学术也是科学体系的基础。理性认识系统化,形成了学科,若干学科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科学体系。到近代,科学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学科的分化,同时也出现了各学科间的融合,这种分化与融合都离不开学术的作用。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使得学科的分化与融合空前加快,从而实现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学术与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容易混淆。所以有必要弄清楚以下几层关系。

学术与科学 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探索物质运动和社会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是在观察、分析、检验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科学一般是一种已被人们确认的知识形态。学术则是尚未得到人们确认,需要进一步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经过实践检验,确认是正确的,就进入科学的体系;确认是错误的,就是非科学的。还有许多是尚无法确认的,则仍然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科学是学术研究的成果形态,学术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基础。

学术与技术 技术是人们运用科学理论,在生产、生活领域中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开辟新用途和新生产领域钻研开发出的方法、技巧和手段。概括地讲,技术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用技能。而学术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进行综合归纳、推理的过程。学术上的新创意可能引发技术的变革,而技术上的新发明所需要的科学原理、基础,却需得从学术研究开始。

学术与工程 工程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经验所形成的流程、装备、质量控制等,它表现为一种与技术紧密相连的生产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常是技术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则往往又需要通过

学术研讨来寻求最优方案。另一方面,学术上的新学说的确立,最终也需要工程上的验证或支持。

学术与理论 理论是系统化的见解和主张,从理论的角度考察,理论可分为科学理论、非科学(包括伪科学、反科学)理论和学术理论。学术理论仅是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它是尚未得到验证或确认的,如各种假说、猜想等。而从学术的角度考察,学术既包含了学术成果的形态,又包含了学术交流的过程。学术成果的体现形态包括学术思想、理论、假说及相应的观点、方法等。所以,学术和理论是既有联系又不同的两个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学术贯穿于、相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始终。在大科学体系中,学术是先导,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是基础,技术是延伸和发展。科学和技术形成了大科学的主体;工程是科学技术的应用成果和验证过程,是大科学造福于人类的具体体现。从形态上看,学术是探求真理,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科学是发现规律,它回答的是“是什么”;技术是发明方法,它回答的是“怎么做”;工程是创造事物,它回答的是“做什么”。

在大科学时代,学术的地位将日益凸现,学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萧伯纳有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还是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后,每人都有了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当代知识和信息爆炸,呈现出了指数增长的趋势,学术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更多的是要依靠群体的力量,依靠知识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剑桥人称他们在喝下午茶的学术沙龙中产生了6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硅谷人新创意、新点子也多是在交流中产生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带之所以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发动机,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其宽松、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学术,一旦离开了蓬勃活跃的学术发展的支撑,就必然失去基础,失去创新的思想源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当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主要问题

学风不正 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急于成名,潜心做学问的少了,专注走捷径的多了;有的人文章著作一大堆,有影响的却寥寥无几,有的根本就提不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过多地强调和追求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速度,忽视了质量和水平,导致学术成果缺乏开拓性、原创性研究,低水平重复性的论文著作处处泛滥,形成“学术垃圾”。在一些单位,论文数量上去了,研究质量却下来了。

学术浮躁 突出表现在学术氛围淡,学术会议召开难。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必然侵袭到学术界,文人相轻的传统观念在浮躁风气中更加严重。有的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不愿与他人交流合作;有的人学历职称上去了,能力水平却上不去,工作上夸夸其谈,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

学术造假 学术上造假表现为,制造假实验、假数字;论文上搞抄袭、剽窃、挂名、剪贴加工,甚至拉关系、托熟人,使学术评价随人情、裙带关系而庸俗化。凡此种种不仅自欺欺人,丧失了起码的职业道德,而且误导他人的研究。学术研究的目的本在于求真务实,而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人为地制造假象将形成伪证和误导,贻害无穷。

近亲繁殖 如同自然界的进化一样,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交流,交流的学科越多、地域越广、空间越大,就越有利于学术的发展;而现在的普遍做法是高校、科研机构在本单位的圈子里招收研究生,留自己培养的`博士任教。这种近亲繁殖的做法严重背离了学术的本性,危及学术的发展。

2.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学者自身原因,又有外在客观因素。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时期,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外来文化的侵袭、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冲突和变化。少数学人不珍惜自身的人品、德行,不知自重自爱,随波逐流,有的甚至混水摸鱼推波助澜,造成很坏的影响和后果。客观上也有多方面的原因。文革造成的精神文化创伤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扭曲,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的种种问题,都会反映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术界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的初期,科技政策从倡导“短、平、快”促进成果转化,到后来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对于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解决好稳住一头,加强基础研究,却有许多方面的问题尚待解决。在长期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情况下,固然急需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研究的问题。不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原始创新就失去基础和支撑,这种不利影响是深远的具战略性的,其后果长时期才能表现出来。

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官本位”思想严重,体现到组织人事工作中,就是学历、年龄、论文著作、职务职称搞“一刀切”,影响了人才评价的客观公正性,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学术上有成就的学者,多委以“官位”来作为奖励。提拔他们担任行政职务,往往造成学术研究荒废、领导工作又做不好的现象。有学者指出,“一刀切”做法是造成当前学术界浮躁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分强调职称学历与待遇挂钩,忽视能力、贡献与待遇的关系,已造成很大的误导。由于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多年来形成了职称与待遇挂钩,进而导致职称只升不降以及职称评定中长期推行与论文著作数量挂钩的僵化方法。在论文质量难以考评的情况下,却一再引导人们走进想方设法拼凑文章著作数量的死胡同,以致出现了替人考试、代人写作、代人发表的“枪手”、“枪手公司”。学术泡沫急剧膨胀,在论文著作大量面世的后面却是我国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几年空缺,国际科技竞争力排名止步不前甚至下降(继下降12位后,又降3位,列第28位)。

目前,社会上对学术本身也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学术就是坐而论道,认为学术只是空谈清议,看不到学术的潜在价值。二是认为学术只存在于大学校园或科研机构,不知学术具有社会属性。三是认为学术是少数做学问人的事,与一般人没啥关系。对学术的这些偏见挤压了学术文化的空间,导致许多潜心做学问的人难以得到应有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了学术发展。一个社会一旦失去了坚实的学术基础的支撑,科学技术事业就会失去集大成智慧于一体的思想源泉,许多基础科研工作只能停留在单兵做战的圈子内,形不成有效的科研团队。在这种格局下,人们期待我国早日获取诺贝尔奖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四、繁荣学术的思考

当代学术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据有关资料,学科分支已从20世纪前期的600多门发展到当今的6000多门。而学科的发展又离不开坚实的学术基础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繁荣学术,既要正确认识学术的内涵、属性,又要客观分析学术界出现的问题,从认识、体制、机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反思,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1.明确学术定位,重视学术价值

如前所述,学术是探索自然、社会等客观实在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分化,促进学科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动力,是基础研究和创新的思想源头。实际上,学术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必须看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学术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助推器。学术与经济建设不是割裂的,学术为经济建设服务虽是隐性、间接、潜在的,但它对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却是具有战略性的。不认识这一点,忽视学术,急于求成,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德国马普学会的著名科学家施瓦茨说:“发现科研新大陆,需要不同学科间的思想碰撞。”此语道出了学术的价值所在。科学研究需要宽广的知识面和视野,需要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否则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学术的基础地位和学术价值。

2.改革学术体制,重建学术规范

学术性团体对规范学术、推动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学会的改革,推动学术与行政分离,拓展群众性学术团体宽松、自由的学术空间。要破除官本位思想,避免用行政级别的方式对待学者专家,还学者、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地位,坚持“学而优更学”,不要“学而优则仕”。在学术、科研成果的宣传方面应突出主要贡献者即研究者个人而不是突出科研单位,更不是突出单位领导。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一样,需要建立职业道德规范。中国科学院于底公布了《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受到普遍肯定和好评。要引导年轻一代讲究职业道德,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既要提倡继承前人的学术成果,站在巨人肩膀上;更要继承优秀的学术传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坚持科学求实,不沽名钓誉。应在法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学术运行机制和学术打假机制,对于学术造假者予以曝光、声讨,实行一票否决,彻底杜绝学术上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行为。

3.兴办学术团体,营造学术文化

“今欲振中国,在广育人才。欲广育人才,在兴学会。”[2]学术团体是繁荣学术、培养和发现人才的主要社会组织。欲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氛围,首先要兴办一批学术性社团组织。学术看似坐而论道,其实它蕴藏着巨大的智慧潜力。这种潜力的发挥离不开学术团体的作用。中国科协在系统强化学术交流主渠道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科协由学会组成,学会因学术而存在。离开了学术,也就没有了科协和学会。学术交流是科协及学会的生命线。要通过学术交流,弘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引导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善于学习、善于理性思考、主动扩大交流、勇于创新开拓。繁荣学术需要一大批为之奋斗的学人,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需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文化环境。林群院士提出,希望给科研人员一个“喝咖啡”的幽雅环境,意在形成一个轻松讨论与交流的文化氛围。营造学术文化既要注重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团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交流、合作与竞争,鼓励探索兴趣,激发创造灵感。坚持不惟上、不惟书、不人云亦云、不做御用文人,只求实,彻底铲除学术腐败的土壤。

4.创新学术环境,科学评价人才

为推动学术的发展,既要加强学术场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更要注重软环境的创新和改善。当前,特别要加快职称评定和人才评价方法的改革。职称是学术水平的反映,要还职称以本来面目,将职称评定完全交给社会团体,使学术水平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验和认同。人才犹如一棵学术苗子,需要沃土、阳光和适宜的学术环境。科学客观地评价人才是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的基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以德、能、勤、绩综合评价人才,促进人才流动起来、思想活跃起来、讨论开展起来,促进学术思想、观点、方法的交流与传播。学术论文是学术思想、观点的集中体现。但是,学术价值不仅体现在论文的数量上,更体现在论文的质量上。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平不能仅仅以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依据,更应注重评价他的思想观点有无独到之处,能否反映客观规律,对实践有无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科学地客观地评价学术成就,引导人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懈地求索创新。

【参考文献】

[1] 葛剑雄.学风不正的背后.中国改革,(1)

[2] 王恭,孙济家.学会工作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学术论文的学术性 第2篇

①19,梁启超写过一篇文章叫《学与术》,其中有一段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沈,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这是迄今看到的对学术一词所作的最明晰的分疏。学与术连用,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建立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他反对学与术相混淆或者学与术相分离。严复对学与术的关系也有相当明确的界说,此见于严译《原富》一书的按语,其中一则写道:“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用知与行的关系来解喻学与术两个概念,和任公先生的解释可谓异曲同工。

②中国古代还经常讲道术。“道”标识着学问的方向。对一个学人来说,为学的目的是最为重要的。严复在为《涵芬楼古今钞》作序时指出,做学问的目的就在学术本身,学术以外没有也不应该有目的,因而也可以称作“为己”之学。而诗词书法一类传统文士人皆能详的技能,不过是一种工具,也就是术。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为学的目的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所掌握的术再精良,也只能是“为人”之学,真正的学者必不取此种态度。中国传统学术,既讲学,又讲道。道这个概念,用现代一点的说法,不妨可以看作是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情、物事所固有的因果性和规律性,以及人类对它的`超利害的认知。

③学术思想则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系统化,而且须有创辟胜解,具备独到性的品格。系统又独到,属于思维的成果,具有形上之学的特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造学之途有百,而其要期于明道。”学术思想的根本特征应该是“即器以明道”。元朝时,罗马教皇以七大术介绍给元世祖,包括文法、修辞、名学、音乐、算数、几何、天文。然而此七项大都关乎技艺,也就是器,属形下学的范畴,与学术思想迥然有别。学术思想是否发达,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当我们习惯地称某些国家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时候,其实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学术思想发达。

④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是学术思想的另一个特点。顺世而生,自不待言。没有哪一种学术思想不是特定时代和世代的产物,连虚幻的不结果实的花朵也可以振叶寻根,找到它赖以开放的或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的根源。但我们需要注意,是顺世而生,可不是顺势而生。学术思想与权柄和势力天然地缺少缘分。不仅如此,它顺世却不随俗,就其发生来说有顺世的一面,而就其存在来说又有异世甚或逆世的特点。

⑤覆按历史,一种学说或一种学术思想的遭遇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幸运。往往越是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越不为当世所重。所以孔子有陈蔡之厄,孟子有“不得已”之辩;韩非饮鸩,孙子膑足,史迁宫刑,班氏狱死;阮籍临歧而痛哭,嵇康佯狂而不羁;罗什折翮于北国,玄奘历险于西土;韩愈受黜行三千里路,苏轼遭贬困琼海之滨;阳明承廷杖之辱,朱子遇罢祠之变;戴震中岁衣食不济,颜元苦行骨肉难全;李卓吾幽铁窗自刎而死,王夫之筑土屋匿于深山。一部学术史,可以说是一批批学者为创造学说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历史。

⑥这种情况说明,对待学术思想,是不可以功利计的。“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董仲舒这句被后世目为近乎愚狂的话,恰恰道出了学术思想的真谛。而学人、思想家被目为愚妄、狂癫,为世人所窃笑,历史上屡见不鲜。正因为他们先觉、异世或逸世而独立,世人才有充分理由疏远他们。天才的归宿到头来总逃不过《红楼梦》中的一支曲——“世难容”。(选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9、下列各项中,属于文中“术”的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劝学》中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舟楫而绝江河”。

B、奥斯忒从磁针无端转动的现象中,发现了电流磁感应定理。

C、化学家凯库勒由梦境中“盘曲的蛇”而发现了苯的环形结构。

D、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词,借助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

10、在对“学术”的理解上,梁启超和严复存在哪些异同之处?(3分)

答:

11、如何理解学术思想“既顺世而生又异世而立”这一特点?(3分)

答:

【知识点】文学类

【试题解析】1.“术”是对“理”的具体运用。B、C、D三项,三种行动,都是对物理原理的具体运用,是对“理”的探寻。

2.解答该题,结合文章的第一、二段分析即可,相同点:梁启超“这是迄今看到的对学术一词所作的最明晰的分疏”“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严复对学与术的关系也有相当明确的界说”,“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不同点:梁启超“他反对学与术相混淆或者学与术相分离”;严复“做学问的目的就在学术本身,学术以外没有也不应该有目的,因而也可以称作‘为己’之学”、“如果一个人为学的目的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所掌握的术再精良,也只能是‘为人’之学,真正的学者必不取此种态度”。

3.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章的第四段分析。如文中的“顺世而生,自不待言。没有哪一种学术思想不是特定时代和世代的产物,连虚幻的不结果实的花朵也可以振叶寻根,找到它赖以开放的或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的根源。但我们需要注意,是顺世而生,可不是顺势而生。学术思想与权柄和势力天然地缺少缘分。不仅如此,它顺世却不随俗,就其发生来说有顺世的一面,而就其存在来说又有异世甚或逆世的特点”等信息,据此概括即可。

学术自由学术的命脉所在 第3篇

被网友们戏称为“史上最牛硕士论文”的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刚刚平息,华中师范大学又爆出一起论文抄袭事件,一篇署名为胡春林的硕士论文与广西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高度雷同。此事被网友们戏称为:论文抄袭“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经过华中师大迅速调查后,胡春林承认硕士论文属抄袭。华中师范大学6月2日下午决定:撤销胡春林硕士学位,并收回硕士学位证书。他的工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给予其行政记过处分。

学术腐败远不只此,四川大学某海归教授学术造假案、天津外国语学院某教授剽窃案、武汉大学某知名教授剽窃案的披露,一系列学术腐败问题暴露,学术腐败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学术最不能腐败

人们以前常称学术阵营为象牙塔。

虽然这里的人多数脾气古怪,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但这里干净得很,像象牙一样洁白。陈景润去世的时候,人们曾经对他的人品进行过讨论,多数人认为,他绝对不是个坏人,但却是个社交能力极差的人。

就做学术来说,耐不住寂寞是很难出成绩的。耐得住寂寞也就意味着很少与人打交道,如果非得与人交往,也多半是圈内人士。所以学术圈子里的人来到公共场所显得格格不入,这并不是非常令人奇怪的现象。人们并无倡导或鼓励学术人士成为怪人的意图,但很多的学术人士成为怪人似乎是个必然。

学术界腐败,不可掉以轻心。比官场贪污受贿几个亿的案件要可怕得的。

重要的原因是这里面的人有许多是站在国家社会发展潮头的领军人物。他们中有些人的理论、观点或许一时还不能被人们接受,但最终对社会发展会起巨大作用。

春秋时的诸子,当时的名气及社会地位可能远逊于今天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但中国后两千多年的发展,基本上是以诸子尤其是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可以说没有当时的诸子,就没有中国后两千多年的辉煌。

罗伯斯庇尔说过,伟大的思想家总是受到同时代人的讥讽与后代人来之过晚的尊敬,这似乎也是一个规律。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学术圈中也存在。凡是学术上的混子,必然要千方百计去指责、诋毁真正的学术人才。而真正的学术人才一般也不会买混子的账。然而真论起勾心斗角,真正的学术人才与混子对垒,却百分之百会败下阵来。如果学术阵营被一些混子充斥,且这些混子不断对真正的学术人才进行打压、排挤,那么不仅对当今学术来说是一场灾难,而且对中华民族今后的发展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学术阵营是腐败不得的。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不取决于GDP,不取决于媒体推崇学者的受崇拜程度,而取决于我们有多少真正在搞学术的人才。

现在学术圈的一些现象让人焦心。腐败已经浸入了学术圈的肌体。

面对学术腐败,一些媒体呼吁学界自律,有的强调整顿学风,有的感叹我国学术规则缺失,强调“从严制定学术规则,铁腕治腐”。这些议论,总有隔靴搔痒的意味。诚然,学术腐败的直接原因是学术道德问题、学风问题、学界自律问题,但近年来,学术腐败远非个别现象,其更深层原因是什么?

人才评价选拔激励机制的不合理

抄袭造假、虚假引进、学术乱伦等学术腐败在中国学界盛行,监督约束机制在权力和市场的扭曲下失效,大学没有自由的精神,学者没有独立的思想,反而沉沦堕落,丧失基本的学术道德和伦理,导致学者不重学术重权术,大学不重教学重创收。尽管中国学术经费上升,但由于根本体制不变,成效并不显著。

表面看起来,学术腐败与学术成果的评价相关,其实根源在大学的用人体制。由于学术成果的评价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获得一时喝彩的文章不见得具有多少学术价值,而一时不被理解甚至被人看淡的东西,却可能是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欲生产高质量的学术产品,首要的任务,是要提高学术产品生产者——学者——创造高品质学术成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打造一流产品的动力。而提高学者生产积极性与创新动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激励机制。

正是用人机制即人才评价选拔激励机制的不合理,使得一些国营企业较少技术创新,有才干的科技人员发挥不了作用;使得人们将心思精力用在做面子工作,搞形式主义,与领导拉关系或用假积极假成果欺骗领导等方面。最终结果是产品研发活动缺乏活力,高质量高效益能够赢得市场的创新产品愈来愈少。同样,也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或者说缺乏合理的评价选拔任用激励机制,使得大学内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使得弄虚作假之风盛行,使得平庸、低质、假冒的学术产品泛滥成灾。只要大学的人才选拔评价依然是校长个人说了算,教师的聘用与否、“学术地位”、经济收入,依然是少数几个人意志的产物,那么,这样的选拔评价任用体制,在造成平庸者不断涌现的同时,必然造成相关学科研究水平的下降,研究成果的落后与低质量。

由于个人在知识结构、价值偏好、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与信息把握方面存在诸多片面性,由个人评价选拔人才,难以做到科学合理。

反之,如果教授治校,人才的评价选拔使用,由教授委员会或者一定范围的学生讨论投票决定,那么,在评价选拔人才上,就会因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考虑到多方面的要求,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而做到较为客观公正,以避免个人选拔任用上存在的诸多不合理。多数人在知识结构、价值观、生活经验上具有多样性,因而他们的人才选拔评价亦具有全面性与综合性;众人的信息来源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因而会获得比个人决定更为广泛的信息,众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与评价对象的关系各不相同,不同立场角度的评价与选择,会过滤掉极端、特殊偏好、特定利益倾向的认识判断,形成较为公允中道的评价与选择。

对学术成果评定的标准不科学

学术评价的原则和标准是学术的导向。

原则不正确,标准不科学,自然会把学术研究引到斜向歧途。中国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专业研究单位,对学术成果的衡量不是靠专业内部的学术批评,而是靠外在的评价标准。普通的情况是,规定要求每位科研人员在一年内必须发表若干篇论文,有的可能还规定必须在多少字以上。这是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则是要求有几篇发表在哪个级别以上的刊物或者“核心刊物”上。这都是硬性要求,达不到的要受到扣发奖金、降低或取消职称、解除聘用等的处罚。这种标准和要求不仅使研究人员面临降低工资待遇的可能,而且有丢失饭碗的风险。有的学校对教师也要求必须发表论文才能评职称;对研究生也有类似的要求,没有几篇论文不能毕业,不得授以学位。还有单位对会计人员等非专业科研人员也这样要求。这就迫使科研人员和非科研人员,不是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根本任务,把科学发现、发展、创新作为根本目标,只把发表文章作为第一要务,一拥而上来挤论文这座“独木桥”。这样一来,科研人员必定不能把时间、工夫花在科学研究本身,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搞研究,而是不得不为发表文章而东奔西走,甚至不惜斯文扫地,违心地搞起请客送礼那一套。如此急功近利地搞“学术研究”,如何能创出真正有水准、有品位、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深层的根源则在于:对学术成果评价的主体不适当。

现在对学术成果的评价、衡量的主体,一般都不是专业学者群体的同行评议,而是外行的行政主管领导。这些领导,有的并不是学术专业人员,不懂得学术专业内部的事务,不了解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有的虽然是专业内人员,但平时政务工作繁忙,无暇认真审阅学术成果,亲自参与学术评判。因此,普遍的做法是借助形式主义,靠制定一些外在的标准,靠外在的刊物来“代理”评判学术成果的价值。

权力依附的人格取向

除了漠视真理的思想观念外,学者们依附于权力的人格取向,也是学术腐败的又一原因。

与古代社会依附于权贵的门客不同,现代社会的学者,应该是独立于权势集团的自由职业者,因此冯友兰才在1948年的演讲中反复强调,现代大学是不依附于政府等权力部门的独立的追求真理的研究单位。在这里,师生们奉行的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的待遇是提高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那些管事的人就像奴隶主一样,总害怕知识分子拿了钱不干活,于是就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把学者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考核制度。我听说一位大学教授曾经痛苦地表示,面对繁琐的层层考核,他觉得就好像有人用手枪逼在自己的后脑勺上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清静的心态去研究学问,谈何容易!由于考核标准定得太高,而且毫无道理,致使不少大学教师和博士硕士学会了弄虚作假,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从表面上看,这是个人的道德操守问题,但实际上是逼良为娼的考核制度所致。许多人不甘心堕落,只好花钱去买学问。

打击学术造假,当务之急,要彻底清理滋生造假的土壤,改变目前以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导向,建立以论文质量为导向的考核体系,从源头上扭转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

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认为,导致大陆教育、科研质量不高的原因,就是有些高校和主管部门喜欢“亩产万斤”,不考虑教育、科研的使命。

大多数学科,没有一二十年的积累难以出成果,“板凳坐得十年冷”。但目前各高校考核教师,基本是重论文、论文发表数量和SCI (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论文与票子、房子、位子等自身利益挂钩,这些硬性考核指标导致科研人员坐不得“冷板凳”。在无形的压力下,浮躁心态逐渐蔓延,有的教师不是认真搞研究,而是热衷“搞关系”,拉项目,充当“学术包工头”。有的教师一年发表十多篇“核心刊物”论文,而且年底得表彰者,往往也是这些学者。

由此看来,清除腐败首先要多些自由。

恢复学术本来面目

数学家丘成桐对亚洲周刊说:美国学术界看重公平的原则,学术评审的标准是绝对公正客观的,因此学术成果能精益求精。为什么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大学能有一流的学术成就?因为他们的学术环境自由、竞争公平、有能力就有庞大的资源支撑,这样公正的环境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尖子,成为了世界的学术中心。相反中国院士为了不损害既有的利益,以人治方式进行评审,那永远不会有好的学术成就。

作为一项学术活动的伦理原则,学术自由的形成历经数百年,中世纪中后期学术逐步走出宗教的阴影,1670年斯宾洛莎提出“探讨的自由”,认为人“根据最高的自然法则为其思想的主人”。

他的这一主张在启蒙运动中被广泛接受,经洪堡、施莱尔马赫、费希特等人的宣扬和诠释,日渐成为19世纪初以后德国大学的核心大学观之一,其他的三个为“修养、科学、寂寞”。由于德国在当时引领着大学的潮流,美国有大批学生赴德国求学,并按德国模式建立和改造大学,学术自由随之输入。

在中国,传播学术自由思想的主将当推蔡元培,他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在北京大学实行“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后被概括成“兼容并包”原则,至今还为人大书特书。

由于学术主要由大学承担,学术自由在19世纪一是指教授的自由,一是指学习的自由。达尔曼说过:对教师,意味着在其职业范围内有权讲授他所认为正确和好的内容,因为科学的真理非法律所裁决的对象;对大学生,意味着根据自己或得自他人的观点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利。蒙罗的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有发表、讨论学术意见而免于被除识 (名) 之恐惧的自由。

学术自由是从事学术活动的人的基本精神环境,如同他必备的基本物质工作条件,这是因为大学是一个知识共同体,一个精神家园,学术自由并非学人的什么特权,而是实现其知识创新、光大精神之使命的途径,最终有利于人类的福祉。

近年来丘成桐不断批评中国学术界,指出了中国学术的命脉所在。没有学术自由,没有独立精神和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学术和领先的科技。已去世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当年说:我以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有自主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大学不仅是学术科研的中心,也是学术精神的承载地。民国时期的北大,秉承蔡元培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开创了一个学术自由、思想活跃的辉煌时期。

2005年7月,钱学森在医院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不得不说,学术腐败的蔓延只是高等教育乱象之一。权力主导学术,不仅会使得学术腐败蔓延,也会降低教师的独立性、创造性,稀释大学的活力和动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如邵鸿所言:实现高校的去行政化,恢复学术自由。

学术与学术出版的冲突 第4篇

关键词:学术;学术出版;冲突

信息的价格

欧美传媒业有一个罕见现象:出版晦涩难懂的学术期刊堪比开动印钞机。化学期刊《四面体》的全年订阅费用就要花掉一家大学图书馆的20,269美元,《数学科学学刊》也要花费20,100美元。2010年,全球最大的学术期刊出版商爱思维尔全年营收20亿英镑(约32亿美元),净利润为7.24亿英镑(约11.6亿美元)。2011年,其全年营收达21亿英镑(约33亿美元),利润高达7.68亿英镑(约12亿美元),利润率从2010年的36%劲升至2011年的37%。利润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期刊内容大多由研究者免费提供,而负责同行评议的学者也通常自愿无偿服务。出版的期刊随后又将成品卖回这些提供免费内容和免费劳力的高等院校。对于公共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来说,结果就是:学者和纳税人创作了内容,回过头来却要付费阅读自己创作的内容。这不仅荒谬,而且不公,还阻碍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出版商坚称,高定价既是高质量的保证,也是为了弥补同行评议、编辑和发行环节的管理成本。爱思唯尔坚持认为自己被误解了,集团财务状况的确高歌猛进,但集团全球学术公关总监尼克’福勒表示,旗下期刊定价仅为业内平均价格,在过去几年,他们的涨价幅度低于其他集团的同类刊物,令人艳羡的高利润只能说明他们管理的高效。

的确,期刊的成本不可能为零,但互联网肯定预示着期刊成本的下降,绝非上升。在过去十年中,许多低成本运营的在线期刊和论文数据库大量涌现,其中一些就是由对学术出版商不满的学者所建。更有甚者,一些学术刊物的整个编委会集体辞职,转而另起炉灶,创办了一些低价格、获取权限宽松的刊物。2006年,由于担心价格过高会影响内容获取,爱思唯尔旗下的数学杂志《拓扑学》的编委会集体辞职。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的数学杂志《K-理论》的编委会也于2007年离职。

芝麻开门!

2012年1月21日,剑桥大学数学家、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1998年得主提摩西·高尔斯博士发表博文,列举了自己长期抵制爱思唯尔学术期刊的原因。这家总部位于荷兰的出版社旗下共有2000多本期刊,其中不乏《细胞》和《柳叶刀》这样的顶级刊物。然而,高尔斯博士却对爱思维尔毫无好感,并希望自己的博文能激励其他学者一起联合抵制爱思维尔。高尔斯博士突如其来的怨气有三。首先,爱思唯尔的期刊要价太高;其次,爱思维尔一贯将期刊捆绑销售,图书馆其实只需要订阅某一种期刊,却不得不全套购入,其中当然包括一些不需要的期刊;再次,爱思唯尔支持一些法案的订立,诸如《研究成果法案》,这项法案一旦获得美国国会通过,将禁止政府免费公开受纳税人资助的科研成果。

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高尔斯博士文章的启发,响者云集。数学家泰勒·内伦起草了一份在线保证书,截至2012年7月,全球已有12000名研究者签署了这份保证书,承诺不再向爱思唯尔的期刊投稿,也不再帮助爱思维尔审稿和编辑论文。借用一个数学术语来形容,参与人数呈幂级增长。果真如此的话,现有学术出版商将面临一场革命。

一团乱麻

无论如何,内伦博士的诉求反映了学术界和学术出版商之间矛盾的扩大化,尽管在线出版的崛起已在大大缓解这种冲突了。学者们身处学术自由氛围之中,推崇信息的自由流动,为杂志编稿和审稿却分文不取,对商业化学术出版的不满情绪由来已久。而商业出版机构掌控着许多(但并非全部)最负盛名的科研期刊,对信息明码标价,追求最终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局面已经存在多年了,矛盾拖延至今才爆发,让很多人称奇不已。学者们是互联网的最早使用者,他们也最有可能借助互联网将出版商踢出战场。学术界早已有意创造新的平台替代商业出版。康奈尔大学的arXiv网站(读音与“archive”相同,X代表希腊字母“chi”)创建于1991年,研究者们可以将(还)未在期刊发表的数学和物理学论文上传至该网站。事实上,每天都有数千篇论文上传。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创建于2000年,拥有七家免费期刊,内容涵盖生物和医学领域。

但是,撼山易,撼权威期刊难。无论学界投入了怎样的热情,传统出版商依然有理由继续掌控大局。ArXiv网站的论文在发布后遭到无情指摘,由于在发布之前并未经过正式的同行评议,因此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公共科学图书馆的部分经费来自捐赠,同时还收取每篇论文高达2900美元的版面费。这笔费用须由作者支付,对囊中羞涩的大学院系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此外,学界对于只在电子媒体上发表论文仍旧心存偏见,相对于印刷出版物,人们往往不那么看重网络出版。研究者们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现在最负盛名的期刊上,以擢升自己的事业。

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大学院系(以及院系中的研究者们)评估既看重发表论文的数量,也看重论文发布期刊的声望。年轻人有可能更加喜欢新鲜事物,但若想获得认可和晋升,他们仍需在现有的有声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而所谓“声望”的获得是个缓慢的过程,因为最负声望的期刊有权挑选最新最好的文章,在他们的领域继续保持必读性,并因此掌控定价权。如之奈何?

出版或出局

有一简便方法,既可以扩大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的开放范围,又能为新生期刊塑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资助学术研究的政府机构应要求研究成果免费向公众开放,资助研究的慈善团体亦应如此。这样,众多研究者再也不能在封闭式期刊上发表文章,这既能扩大研究成果的开放范围,又能大大助力开放获取类期刊。

有一些迹象表明学术出版正在改善。英国政府计划强令国家资助的研究项目实行开放获取。维康信托基金会每年投入6亿英镑(9.5亿美元)的研究资金,这家医疗慈善机构已要求其资助的研究在出版六个月后实现开放获取,但执行率仅有55%。该慈善机构宣称,将对科学家采取“强硬”措施,比如扣发未来的资助金,以此来禁止他们在限制获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同时维康基金会还在创办自己的开放获取类刊物。在大洋彼岸,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要求其资助的研究成果必须向所有公众在线开放。最近,期刊出版商试图抵制这项规定,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是个好消息,但还不够,同样的要求应延伸至联邦资助的所有科研项目。

即便纳税人和慈善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实现开放获取,也未必就是学术出版商的世界末日。商业出版商也已开始尝试开放式获取理念,例如不再向读者收取阅读费用,而是向发表论文的作者收费。同时,一些期刊出版商已经在有限拥护开放获取了,比如允许学者将论文放置在他们自己的网站上,或者在付费壁垒上设置一个期限。但是,如果抵制活动继续发展下去,事态将变得更加急迫。毕竟,相对于学者依赖出版商,出版商更加依赖学者。上位者往往看似不可战胜,其实崩塌只是一瞬间。因此,要时刻关注学者的崛起。

对于由国家或慈善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来说,强势的强制措施会让出版商在免费获取方面步子迈得更大一点。学术期刊的目的本就在于把最好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许多学术出版商却反其道行之。学术出版的改革势在必行。

论述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的论文 第5篇

没有学术规范,就很难有学术的发展。学术规范不是指学者不能抄袭、剽窃,也不是指学者写作论文的语法规范。抄袭剽窃是不法行为,语法规范则是基本要求。学术规范应该是指学术研究形成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将现在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做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且形成学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的机制,其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及较为健全的引文注释工作。

从表现形式上看,学术规范与中国传统学术注经制度,教条主义引用马列著作的作法,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有相似之处。不过,真正学术规范的核心是形成对话,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形成自己的创新,而不是用规范的引文去骗人,更不是用有名人士的话去唬人。

观察国内学术界近年的规范化,做参考文献和引文的工作较10年前要好得多了。问题是,大多数引文并不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而只是引用一些人的语录来证明自己,很有些骗人与唬人的嫌疑。以前是引马列,现在引西方的流行学者。这种只言片语的引用,大多不是为了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而是用流行学者的话来证明自己的学术正确(有时是政治正确,现在学术界一些人的新的政治正确)。这种规范化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规范化。

我是做农村研究的,具体是做农村实证研究中的政策基础研究的,这种研究试图将社会科学一般理论与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理解中国农村的本土化的社会科学理论。这种研究需不需要规范化?如何规范化,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以下谈些个人想法。

首先,因为这类农村研究不是为了挑战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不是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对话,也不是为了积累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知识,因此,这种研究不需要引述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来形成一个似乎是与之对话的规范的假象。

第二,做农村政策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有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的方法和知识背景,在知识背景和方法上作些交代,对于研究的展开会有好处。不过,因为这些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应是所有进入学术的人的.基本功,交代太多不免有画蛇添足之嫌。

第三,当前国外对中国农村的研究虽然有不少具启发性的成果,但总体来讲,因为对中国农村调查不深,了解不多,且过于细碎,研究水平相当有限,并没有形成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的系统知识积累。况且国外的中国农村研究大多数是服从于学者各自学科背景即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的知识背景的,他们不过是希望以中国农村的材料去验证或修正西方某个一般理论,这种研究就更加脱离了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的知识积累,可供借鉴的东西不是很多。

第四,当前国内学术界的农村研究,缺少具有全国影响的研究成果。一些海外留学回来的学者到农村做了些调查,但他们基本上也是以中国农村的材料去验证西方某个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缺乏以中国农村作为中心展开的研究成果,更缺乏具有全国公认影响力的作品。倒是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学术生命力。全国没有形成农村研究具全国影响力的学者,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村研究刚刚起步,学术积累本来就少,而学者们已有研究的水平又低;二是农村研究仍然没有形成成熟的知识体制,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农村研究被分割在各处。较低的研究水平使学术成果缺乏突破学科、地区、部门界限的能力,分割的学科、地区和部门妨碍了农村研究知识积累体制的形成。

如此一来,在当前中国农村政策基础研究领域,学术规范化实在乏善可陈。因为引用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现在学术界似乎一般将之等同于西方社会科学),不是为了与之对话,而是期望借以证明自己研究的正确或借鉴一般理论的方法,而构不成知识和学术积累。西方的中国农村研究水平总体很少,值得引用的文献太少,少数几篇文献被国内学者引来引去,实在太是枯燥。国内的农村研究则因为缺乏有影响力的作品,而较少形成对话的基础,从而难以形成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农村研究的对话与积累。

说国内的农村研究不引用国内文献,是不真实的,但这种引用或积累,基本上是建立在圈子之内的。圈子,也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同一个学术共同体内,相互之间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方法相近,交流又很充分,就造成这个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的每一步研究都建立在其他圈子成员研究基础之上的结果,这样的研究不仅在形式上有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引文,而且是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知识积累。就当前国内农村实证研究来讲,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小圈子,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农村政治学研究的小圈子。农业经济研究的圈子相对较大,但也大多没有能越出经济学的边界。当然还有其他的圈子,如研究宗族的、文化的、教育的圈子等等。

问题是,目前这些圈子都还太小,没有形成成熟的相互借鉴、共同研究,以在已有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的体制。当前农村研究并没有形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因此就缺乏基础。

根本的规范: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 第6篇

根本的规范: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

一个人类活动系统的规范,在某种意义上是达到系统目标的条件与手段。学术界或学术共同体的目标就是知识的增长和学术的繁荣,这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可是如何促进,用什么规范和社会契约来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学术的自由和学术创新,一切其他学术道德规范主要由此派生出来。...

作 者:张华夏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2(4)分类号:C1关键词:

上一篇:王海明论自由主义下一篇:猎头顾问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