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2024-07-08

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精选5篇)

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第1篇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在现实生活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交往和工作生活压力的影响与制约,一部分大龄青年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解我市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分析其未婚的原因,市妇联对我市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大龄未婚青年指年龄为28岁至40岁的未婚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2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龄未婚青年的基本情况和结构特点

(一)大龄未婚青年的性别和年龄结构

接受调查的972人中,男性400人,女性572人,分别占41.15%和58.85%。女性多于男性。

从年龄结构来看(表一),28—30岁的有562人,占57.82%;31—35岁的有292人,占30.04%;36—40岁的有118人,占12.14%。其中,男性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55.5%、34%和10.5%;女性分别为59.44%、27.27%和13.29%。大龄未婚青年主要集中在28—35岁,且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男性和女性的年龄结构基本相同,但35岁以上女性未婚的比例高于男性。

(二)大龄未婚青年的学历结构

接受调查的972人中,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00人,占10.29%;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有252人,占25.9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444人,占45.68%;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144人,占14.8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2人,占3.29%。

从学历结构看(表二),男性高中及以下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都比女性高,男性分别为11%和24.5%,女性分别为9.79%和13.64%。分年龄段看,36—40岁年龄段女性高中及以下学历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为4.76%,女性为23.68%;而这一年龄段研究生学历所占的比例男性又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81%和5.26%。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多,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6%、8.97%和23.68%;而男性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未婚人员的比例则是逐步减少,在三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2.61%、10.29%和4.76%。

(三)大龄未婚青年的职业和收入结构

从接受调查人员的职业分布来看(表三),国家公务员有258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有244,科研人员有18人,高校教师有164人,中小学教师有40,医护人有员40,普通职员有110人,自主创业者有48人,其他50人,分别占26.54%、25.10%、1.85%、16.87%、4.12%、4.12%、11.32%、4.94%和5.14%。男性和女性在职业分布上的差别不是很大,但男性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科研、自主创业的人员比例高于女性,男性在三个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8%、2.5%和7%,女性分别为23.08%、1.40%和3.50%;女性在国家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和普通职员中的人员比例高于男性,男性在四个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5%、19.5%、1.5%和9%,女性分别为27.27%、22.03%、5.94%和12.94%。

表三:大龄未婚青年的职业结构

从接受调查人员的收入状况来看(表四),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的有316人,在2001元—3000元的有362人,在3001元—5000元的有236人,在5001元—8000元的有42人,在8001元—10000元的有6人,在10000元以上的有8人,分别占32.51%、37.24%、24.28%、4.32%、0.62%和0.82%。其中,男性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6%;女性月收入在2001元—3000元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2.66%。但男性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所占的比例比女性高,男性为34.5%,女性为26.92%。

二、大龄未婚青年的择偶意向和男女两性差异分析

大龄未婚青年在择偶意向和标准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绝大多数人最看重对方的人品,对学历、家庭背景等方面则不大在意。但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对方的容貌,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对方的学历和职业。在回答最看重对方什么条件问题时,有74.9%的人把人品放在第一位,8.23%的人把性格放在第一位,5.76%的人把容貌放在第一位,3.9%的人把职业放在第一位,3.5%的人把经济条件放在第一位,1.85%的人把学历放在第一位,1.65%的人把家庭背景放在第一位。但男性和女性对容貌的要求却有很大差异,有11%的男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仅有2.1%的女性把容貌放在第一位。在对待学历和职业方面,分别有1%的男性把两者放在第一位,而女性则有2.45%和5.94%的人把学历和职业放在了第一位。

2、多数人将国家公务员作为自己选择对象的理想职业,男性选择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选择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自主创业者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同时,女性绝大多数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低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什么职业时,有43.21%的人选择国家公务员,21.6%的人选择教师,11.11%的人选择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9.05%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者,分别有5.35%的人选择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选择普通职员的人仅有3.29%。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教师职业的占到了36.5%,而女性仅有11.19%。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企事业单位管理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分别是15.38%和12.24%,而男性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和4.5%。同时,女性选择国家公务员职业的比例也比男性高10.55个百分点。这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希望自己的对象从事有地位、有高收入的职业。有40.56%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男性的比例是12%。有73.08%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高的比例是13.5%。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收入低的男性的比例是14%,女性仅有0.7%。

3、多数人希望自己的对象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但女性比男性对学历的要求更高。在回答希望自己的对象具有什么学历时,有57.2%的人选择大学本科学历,20.88%的人选择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但男性选择大学专科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了31.5%,而女性所占的比例为15.73%。女性选择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为26.22%,而男性所占的比例为11%。同时,56.99%的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高,没有1名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低;而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的学历高的仅占9.5%,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学历低的占到了18.5%。

4、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和对象的年龄差距在5岁以下较为合适,而男性更多的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小,女性则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年龄相差多少最合适时,有33.54%的人选择2岁及以下,54.94%的人选择3岁—5岁,9.47%的人选择6岁—10岁,2.06%的人选择10岁以上。但选择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年龄大的女性占到了68.88%,男性仅占5.5%。选择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占了58%,女性仅占2.1%。选择自己的对象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基本一致,分别是21%和22.03%。

5、男性和女性对自己对象身高的要求差异明显,绝大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高,而多数男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矮或身高差不多。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身高方面怎样合适时,有78.32%的女性选择比自己高,仅有6%的男性选择比自己高;有58%的男性选择比自己稍矮些,仅有1.75%的女性选择比自己矮;选择两人身高差不多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21.5%和11.54%;选择无所谓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4.5%和8.39%。

6、大多数人认为自己和对象之间的性格应该互补,女性认为两人性格相同的比例高于男性,男性认为两人性格互补的比例高于女性。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性格方面怎样合适时,有62.33%的人选择两人性格互补,其中男性为66.5%,女性为59.44%;有25.31%的人选择两人性格相同,其中男性为20.5%,女性为28.67%;选择无所谓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3%和11.89%。

7、男性和女性对自己对象工作能力的要求差异很大,绝大多数女性希望自己的对象比自己工作能力强,而多数男性希望两人差不多或无所谓。在回答您希望自己的对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条件怎样合适时,有77.98%的女性选择比自己强,仅有12%的男性选择比自己强;有15.5%的男性选择比自己稍差些,仅有0.7%的女性选择比自己差;选择两人差不多和无所谓的男性比例分别是42%和30.5%,而女性的比例分别是15.03%和6.29%。这说明,女性对自己的对象在工作能力等方面条件的要求比男性要高。

三、大龄青年未婚的原因及择偶途径

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分析的男女两性在择偶意向和标准方面的巨大差异是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最主要的原因。调查中,有26.95%的人表示自己谈过,但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其次,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大,人们的社交活动少,从而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找对象,是造成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另一主要原因。有24.69%的人认为自己生活、社交圈子小,没机会找对象;有18.52%的人认为自己工作繁忙,没时间找对象;另有4.32%的人认为自己经济、生活压力大,不敢结婚。此外,选择独身主义者、不想结婚,追求自由、不愿承担婚姻的责任或为婚姻所束缚,有固定的异性朋友、不在乎婚姻形式的被调查者的比例分别占2.47%、1.44%和0.62%。

在择偶的形式和途径方面,多数人选择自主相识。认为两个人应该自己相识交往的被调查者的比例占41.98%。其次,有25.72%的人希望通过经亲人、朋友介绍找对象。希望自己和对象之间是同学同事关系的人占到了18.11%。有8.44%的人希望通过参加有针对性地交友活动找对象。另有1.65%的人希望通过互联网络找对象。希望通过媒体征婚和婚介机构找对象的人最少,分别只有0.41%和0.82%。

婚姻家庭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大龄青年择偶难问题,帮助大龄青年结成婚姻、组成家庭、维系家庭和谐,一方面可以巩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激发大龄青年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大龄青年择偶问题,积极开展联谊等各种活动,为他们择偶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帮助他们早日找到对象,步入婚姻的殿堂。

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第2篇

[摘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帮助青年教职工成家成才,是高校工会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论述了工会如何当好大龄未婚青年的“娘家人”: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凭借网络优势,建立青年网络联谊的长效机制;组织公益性青年联谊活动,形成正规而严谨的工作体系。

[关键词]工会 青年 娘家人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021-01

一、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价值观

(一)工会组织要成为青年成家成才的主导力量

工会是职工之家,关心大龄青年成家成才,工会责无旁贷。工会组织体系完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成为开展大龄青年工作的坚实领导力量。开展青年联谊活动,工会作为项目的主持人和倡导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地位,青年们愿意把工会视为爱心之家、温暖之家。通过组织力量,将工会的关怀播撒到青年心中,让更多的青年真心向工会组织靠拢,了解工会,并支持工会的各项工作。

(二)工会适时开展青年思想工作,引领正确的婚恋观

工会组织要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婚恋观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新风,指导青年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家庭观。要充分认识未婚大龄青年树立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只重外表不重内涵,“没房没车,勿谈结婚”的想法,对于好安逸不吃苦的“青年啃老族”现象等,要以人为本,既要看到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又要适时加强个别指导,注重心理疏导。要把树立婚恋观教育活动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工作结合起来,适时开展和倡导“劳动美,创造美”“辛勤劳动,收获幸福”“用双手编织幸福未来”等活动。在青年中广泛树立榜样,推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理解生活,解决婚恋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二、凭借网络优势,建立青年网络联谊的长效机制

(一)充分利用网络打造大龄未婚青年群体联谊阵地

当前网络非常普及,青年都离不开网络,有些人可以一天不出房间,却不能一天不上网,这就给工会利用网络开展青年交流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工会以官方形式建立正规的青年交流群,提高了群的可信度和知名度。为加强管理,网络联谊采用实名会员、免费公益参与形式,由各基层工会组织将信息汇总,提高青年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强化群体成员的诚信交流意识。吸引青年资源建立QQ群,按地域、职业、年龄等分门别类地建立联谊群体。实践中发现,高校青年群、军地联谊群、卫生系统群、离异单身群等,成为联谊活动最为火热、会员人数多、联谊成功率较高的群体组织。

(二)以计算机网络联谊促进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

现在青年人手机上网较为普遍,网络交流非常方便,青年在人空闲时间随时随地就能开展网上交流活动,这是能长期开展联谊工作的一种资源保障。为提高可靠性,要建章立制,正规运营,以保障群内秩序,从进入人员的条件、人员范围、交流方式等方面,详细地进行约定。采取各基层工会组织推荐,实名注册,群内公开单位及电话,群内信息、谈话内容对外保密等措施,坚决杜绝虚假信息,把虚拟的网络环境,打造成了实实在在的网上联谊交流活动。制定“管理员公约”,邀请热心青年事业的管理员,管理日常事务。发布“会员公约”,审核入群人员的可靠性,管好人员信息,保证人员数量和质量。聘请心理辅导员、婚恋专家入群,针对当前群内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公聊、公告、发贴、个别谈心的形式,引导大龄青年正确评价自己,以正常的心态面对择偶标准。

三、组织公益性青年联谊活动,形成正规严谨的工作体系

(一)发挥上级工会组织的龙头组织作用

工会组织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本着干实事,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的思想,发挥“娘家人”作用,运用上级工会的领导力和号召力,起草通知,确定青年活动方案,号召基层工会组织青年热情参与。向相关青年群体较集中的大型企业、驻地部队、共青团组织等发出活动邀请函,诚邀社会各届大龄未婚青年积极参与。

(二)发挥各基层工会的发动作用

基层工会要从现实出发,关心青年职工生活,深入到职工群众中间了解情况,鼓励青年摒除思想禁锢,打开心结,克服部分人交流的心理惰性,放心参与青年联谊见面会活动。将能够参加联谊活动见面会的大龄青年实名登记,推荐至承办单位,由工作人员指导协助联谊。基层工会从青年工作做起,把青年朋友聚拢在工会组织周围,关注个人成长,有利于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思想工作,有利于当代青年人视工会组织为家,诚心参与工会组织,有利于从源头上巩固工会组织建设。

(三)发挥未婚大龄青年积极参与的作用

工会实体组织的可信度,能激发广大青年的参与,并有效提高大龄未婚青年联谊见面活动的成功率。工会组织活动人员来自组织内部,提高了青年朋友的信心和交流意愿。当前社会一些组织打着青年联谊的旗帜,从事商业活动,个人信息保密性差,甚至部分青年受到信息骚扰,影响青年参与联谊活动的信心和热情。工会组织要规范联谊活动,建立起工会领导体系的大龄未婚青年联谊会,起草章程,公益运营,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广泛吸收实名会员。工作中既要做到个人信息保密工作,又要做到青年信息最大化地在青年系统内部可靠交流。全面、周到、热心服务的公益性青年联谊形式的推广,会得到社会的进一步支持,这也成为长效联谊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

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 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难,心理归零

一、积极心理学同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问题的关联

1、积极心理学的介绍

积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塞里格曼 (Martin E.Seligman) 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义的, 塞里格曼和西卡森特米哈伊 (M.Csik-szentmihalyi) 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 从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 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 并以此获得美好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2、积极心理学同传统心理学的区别

传统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学家们的注意力普遍投向人类心理的消极面, 这种局限体现在忽视与漠视个人的积极品质、自我实现以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 消极心理学取向的研究模式下不可能真实、全面地理解与诠释人的本质。心理学不仅应着手于心理疾病的矫正, 而且更应该着眼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 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 有关的论著、个案研究以及实验研究都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研究主题涉及: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快乐、幸福、满意、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兴高采烈、幸福觉察、主观福利、主观不幸福可感性生活质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积极心理学的不断成长与发展。

3、大龄女研究生中存在的择偶问题

据国内相关调查研究结果统计显示, 大龄女研究生的择偶已经成为问题, 甚至有些报道中还有关于女研究生的顺口溜“世界上有三种人, 一是男人, 二是女人, 三是女博士。”更有甚者说“本科生是黄蓉, 硕士生是李莫愁, 博士生是灭绝师太, 博士后更可怕, 是东方不败!”这些报道虽然有些负面影响, 但无不说明一个事实, 那就是女研究生的婚恋问题令人堪忧。而且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会给大龄女研究生的求学乃至社会造成已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龄女研究生的数量将逐步上升那么以何种视角和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应该懂得如何去挖掘大龄女研究生自身存在的勇气、乐观、希望、诚信、毅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和生活态度, 以抵御因择偶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对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从积极心理学视角, 审视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问题产生的原因

1、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问题首先从研究生扩招及其影响谈起,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连年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与上年相比, 1999年增长27%, 2000年增长35%, 2001年增长35%, 2002年增长22.8%;至2009我国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28.3万, 在职研究生39.4万, 目前我国在读研究生接近170万。随着经济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男女除了性别这一最大的区别外的其它界限已慢慢模糊, 原本只能是男性独霸的职业岗位也慢慢有女性的涉足。现实生活中男女角色也存在很多方面的转换。比如超级奶爸的出现破除了只有女性能照顾婴儿的神话, 并且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婴儿与父亲的相处时间多少对孩子的社会性成长、智力发育均成正相关。那么随着男女平等、社会诸多角色的变换, 女性开始了新的人生路途。因为忙于学业, 或者是有些感情的创伤或者因为家庭原因使这些大龄女研究生落单, 而接下来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大龄择偶难的问题。这类女生奋发图强实现了自己的学业理想, 人生理想,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社会对其婚姻应给予宽容而不是死拽不放。

2、判定标准的不适宜

年龄偏大或者过大, 来源于判定标准的不适宜。大龄女研究生一般都是指入学年龄在27岁或者27岁以上;思量这一年龄目前在平头老百姓的心里其实已经过了择偶的最佳年龄阶段。他们的标准还停留在男22女20周岁是法定结婚年龄, 男的年满25周岁, 女的年满23周岁以后才结婚的, 就属于晚婚。 (“晚婚”仅指第一次结婚) 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恕不知这一标准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已经不适宜了。试想如果一个女童6岁入学开始读小学那么顺利到大学本科毕业也到了22岁了而这一年龄已经接近只隔1岁之差的晚婚年龄23岁了, 而此时的女大学基本没有任何社会工作经验, 正常的毕业到社会适应1年左右才慢慢择偶。那么显然大部分的女生很可能没这么顺利毕业即找到工作进行社会适应。这就客观的被大龄化了。而实际这种对社会的适应, 自身的成长确又是不可或缺的;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没长大成熟的人就开始为人父母是多么令人担忧的事情。因此这种大龄化不能说是不正常的反倒认为是社会的进步。那么在学业上有更高要求和追求的女生上研究生后年龄偏大就更加不足为奇了。因此再拿几十年前的标准来判断很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3、大众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使然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来源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 “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流行或尚存的社会领域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思想的羁绊, 而且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些就是我们讨论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问题的背景。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强女弱、男大女小等传统观念早已渗透到人们的观念中。于是人们在赞同女性参与社会、拥有工作时, 不忘女性的传统家庭角色;男性在支持妻子走向社会、追求成就时, 也不忘把自己当成女性的保护神、家庭的顶梁柱。一旦面对妻子某方面强于自己, 则感到男子汉尊严受损。所以人们在择偶上, 态度非常鲜明, 不少男士情愿找一个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工薪收入低的女性为伴, 而不愿找超过自己学历、职位的高素质女性为伴。这就意味着女性在社会中每上升一个台阶, 她在婚恋上的选择余地就越小。这样一来, 不少女硕士、女博士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大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她们的受会影响到以后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也不得不说体现了如今这男性自尊的脆弱。这种观念无疑缩小了女研究生择偶的选择面, 而且加之女研究生对择偶的谨慎, 因此使得大龄女研究生的择偶难问题就更加凸现了出来。

三、大龄女研究生择偶积极心理的培养

1、参观现实生活中幸福婚姻的案例, 体验积极情绪

组织参观现实生活中幸福婚姻的案例, 对其进行鼓励让其对婚姻有积极正面的印象。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积极情绪的体验条件下产生的新要求主要是来自于个体自身内部, 是人对内部动机和需要的觉知和体验, 所以它更容易和个体的先天某些生理特点发生内化而形成某种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培育个体的积极体验方面, 积极心理学关注是什么导致个体在某一个时刻比另外一个时刻感觉更好, 通过这种比较, 积极心理学寻找到了影响积极体验的各种因素, 包含内部动机因素和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当然, 这些积极的情绪与体验并不可能完全分离开来。在这些研究当中最多的积极情绪与主观体验是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快乐。大龄女研究生其身份就昭示着她们是有着比较高的文化素养我们应该充分给予信任, 相信她们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何况是择偶这么一件平常事情呢?

2、良好的择偶心态还需轻松的家庭和社会氛围支持

家庭社会对其择偶事实积极关注而不是积极催促。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轻松的环境使其感受到关怀而又不是催促;以免因其厌烦家长对此问题的死抓不放而迫使其与家庭产生疏远。我们经常会听到说:“哎呀, 我现在都不敢打电话回家了, 一说就问我个人问题了。”大龄女研究生的生活的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 (即将踏入社会) 。现代意义上的积极教育就是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 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标而开展实施的教育。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关于婚姻方面的积极教育也将成为高年级教育的内容呢。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寻找并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 (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 , 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扩大和培育, 这是一种对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观念。在家庭关系中主要包含了三个子关系:一是婚姻子关系, 我们称之为家庭亲密关系;二是亲子子关系, 我们也称亲子关系, 它主要包括了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三是血亲关系子系统, 通常又称近亲关系, 如孩子间的关系、爷孙关系等等。由于现代社会以核心家庭居多, 所以在这二个子关系中, 家庭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为现代最主要的两种家庭子关系。因此对大龄女研究生而言来自家庭的支持与援助对其作用巨大, 有助于她们良好的择偶心态的保持。社会的环境则有赖于大众媒体的正向传播引导形成宽松、宽容的大众态度, 从而降低来自社会给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造成的微压。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解决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难问题的一些构想

1、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待问题, 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重新审视大龄研究生择偶难问题的同时对于其产生、凸显, 我们都不在感叹而只是对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难现象分析的客观判断。而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大龄的女研究生则可以用心理归零的方法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要深知自己只是在自己所学的专业比她人可能要专业一点但并不代表你在与人相处特别是与异性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也是专业的, 因此要尊重他人, 谦虚向学。所谓心理归零, 用一个比方来说就好似一台天平用过一段时间后, 为了确保其精确性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其归零。那么心理归零, 就是清空过去, 从零开始。人生原本处于不断的变化之松松地走向未来, 不是很好吗?

2、清晰自身定位, 保持积极心态

要正视自己所有面临的被置于生育、延续后代的传统使命和自身追求自我价值的时代诉求的双重使命下的平衡, 保持积极心态。如若安于被置于生育、延续后代的传统使命下那么有可能你就会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没了市场, 错过了好韶华, 但如果你不是甘于被置于这样一个角色上, 而是孜孜以求自己的理想追求, 那么你会觉得传统的使命压力似乎也没有那么大, 而让自己活得精彩又价值。同样男人处于被择偶的一方要胸怀宽广一些对女人的学历抱容忍态度不在这点上力争上游。女人是你的伴侣而不是你的竞争对手;男人要放眼社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为社会作贡献而不应将自己局限在家人之间的竞争中。男人也要看到女人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这一点, 因为这一点女性通常会把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职能带到家庭中。比如处于高层管理的女性对下属的工作要求会自热而然的扩散到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而造成错把老公、孩子甚至是父母当职员来要求, 来管束。在此过程中女性是极度痛苦的因为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甚至是回应, 从而导致强烈的挫败感, 其罪魁祸首就是角色混淆。而此时家人觉得这位女性的不可理喻, 深知对方将自己当成了工作环境中的下属, 但因其自身只认识到这一点似乎对此种情景的改变时没什么大作用的, 因此家庭关系日趋紧张那么解决这一现状的办法就是这位女性的心理归零。

3、有效的心里归零、空杯心态的心理训练

对在校大龄女研究生进行心理归零、空杯心态的心理技能的训练将是帮助大龄女研究生在生活中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的关键;有练习才有可能掌握其要领, 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可能的积极效果从而形成正强化以致形成习惯, 塑造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试想如果你是这样一位女生, 在工作中能力突出能独挡一面且时时进行心理归零那么你的成功就不会给你同事造成威胁他们会读到你的善意;而在生活中你只是你作为应该出现的角色且时时心理归零这样不会让你的家人配偶感受到紧张和压力那么他一定会体会到你真心和爱意;这样工作和生活部都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吗?心理归零将使大龄女研究生的择偶不在难。

五、总结

积极心理学需要同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问题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从而实现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资料的丰富, 但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预想的显著提高。这同社会上出现的诸如腐败、社会机会不平等等社会负面性事件有关;也同大众缺乏幸福教育, 缺乏正确的幸福认知、幸福体验和幸福能力或者采取不良的社会比较等分不开。在我国, 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就是结合中国的国情, 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本土的理论。从而使大众在心理上平衡觉知幸福, 增加国人的幸福指数, 这对当前建设和谐社区、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青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难现象分析[J].商业文化 (学术探讨) , 2009, (7) .[1]孙青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大龄女研究生择偶难现象分析[J].商业文化 (学术探讨) , 2009, (7) .

[2]卢朝阳, 黎娇华.高校大龄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 2011, (1) .[2]卢朝阳, 黎娇华.高校大龄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 2011, (1) .

古代大龄未婚女青年 第4篇

有的是倒霉催的。古代女孩一般都是先订婚,然后等十五六岁及笄时再结婚。从订婚到结婚,中间可有好几年时间呢,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未婚夫精力太旺盛,没事玩个赛马、蹴鞠这样的高风险运动,一不小心见了马克思,那这个姑娘就倒血霉了。要么被扣上“克夫”的帽子,耽误几年;要么被婆家或娘家要求守望门寡,生是人家的人,死是人家的死人—耽误一辈子。

此外,退亲也会导致大批大龄未婚女青年的产生。男女双方家庭在政治立场上不一致闹翻了,亲家变仇家;或者男方飞黄腾达了……女方就有可能被退亲。在古代,女孩订亲后就是婆家的人了,所以被“退亲”,与被休差不多,会让女方身价大跌,原本能嫁官二代的,退亲后只能嫁个土财主。而且再找对象会非常困难,因为人家当你是二婚的。最惨的一种是,订婚期间,未婚夫家长辈去世守孝3或6年,姑娘生生被拖成大龄未婚女青年。结果,人家一出孝就退亲攀高枝去了,让人恨得想诅咒他。

还有一种导致大龄未婚女青年产生的特殊原因—选秀。清朝八旗官员的女儿必须通过选秀,没选上的才能自行婚配。没有经过选秀的女孩,哪怕长到20岁,也不许嫁人。但问题来了,选秀虽然号称是3年一选,可如果遇到天灾人祸或者皇帝心情不爽,就会被不定期推迟,姑娘们等着等着就等成大龄未婚女青年了。据说,光绪的隆裕皇后当初参加选秀时已经21岁,绝对是大龄未婚女青年的代表。更不用说,那些在宫中侍奉主子的宫女们,参加内务府选秀后,到25岁才能出宫结婚。

除了这些客观因素,还有一些是个人问题。譬如有的外貌有缺陷、残疾;有的家里忒穷,出不起嫁妆;有的性格过于豪迈奔放,名声不好;有的信奉独身主义……还有因为害怕婆婆不好伺候而拒绝嫁人。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大龄未婚女青年们的生存都相当艰难。

比起现代大龄未婚女青年,古代大龄未婚女青年要承受更大的舆论压力。现代人都是关上门各自过日子,也就亲朋好友才替你操心。古代的保甲和连坐制度相当变态,一个人犯事,邻居都得担责任,你家有什么风吹草动,全村的人都瞪大眼睛盯着。谁家有大龄未婚女青年,大家马上就会议论开了:“老王家的二姑娘拖到20岁还不嫁,是不是脾气不好?是不是有什么隐疾?是不是做了啥见不得人的事?”就是出门上街买点胭脂水粉,说不定还要惨遭围观。最悲催的是,古代婚嫁讲究一个长幼次序,一般情况下,妹妹不能越过姐姐先结婚,否则别人会笑话你家没规矩。所以,你不结婚,后面的亲妹、堂妹都得陪你单着。在家里天天被妹子们哀怨的目光凌迟,想想这种心理压力有多大吧。

有的人说了,我心理很强大,自愿单着不行吗?答案是不行。因为古代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及家人会受到政府的处罚。作为现代人的你可能会惊掉眼珠子:啥?我不想结婚,还要被处罚?没错,在汉代,女子超过15岁不嫁,要被征收5倍的重税;在晋代,超过17岁不嫁,马上就有官媒上门,强行给你找一个光棍配对;在唐代,超过13岁不嫁,必须交罚款;在宋代,超过15岁不嫁,家人就得坐牢……

古代本来就人口稀少,加上医疗条件差,婴儿的存活率很低,所以繁衍人口是国家的头等大计。政府的老大们认为:大龄未婚女青年不为国家的人口增长做贡献,光吃白饭、不生娃,所以各种看不顺眼。

大龄未婚女青年们郁闷了:求你了,我嫁还不行吗?可惜,一旦成为大龄未婚女青年,想嫁也不那么容易。因为大家都早婚,适龄的男人早被抢光了。古代姐弟恋不流行,超过20岁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往往只能嫁给大叔做继室,甚至是做妾。实在嫁不出去的,就只能出家了,在家庙里清修,或者做尼姑、道士。当然,也有做大龄未婚女青年做得比较滋润的,譬如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因为幼年时见多了血雨腥风,她自愿出家做了女道士,舒舒服服活到70岁。但人家那是公主,好吗?

大龄未婚士官的婚恋调查 第5篇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围绕自然情况、婚恋经历、原因剖析、个人企盼等几个方面对修理营进行调查,发现超过25周岁仍未结婚的大龄士官占士官总数的33%,超过28周岁的士官所占比例为12%,恋爱遭受挫折的士官比例高达91%。婚恋难的问题成了士官们真实而具体的烦恼。如何将这一事关战士切身利益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是各级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以下是对我营大龄未婚士官在情感方面的调查

刘飘1982年9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三期士官,汽修修理工。优秀士官3次。

自述恋爱受挫故事。算下来,前前后后亲友给我介绍了6个女孩,能保持联系半年以上就算奇迹了。第一个是医院护士,起初认为士官是军官,后来明白“士官不是官”后,认为我没有钱,也没有前途,半个月不到,连面都没见过就黄了;第二个是中专同学,等她大学毕业后我们就因为学历差距大而分手;第三个是邻村的女孩,在广州打工,认识后就一直在问,我能不能马上去你那儿,在驻地附近打工也行;能不能保证每天都打电话给她等。归队后,没能如其所愿,也就不了了之。现在这个是今年元旦休假时认识的幼儿园老师。我们很谈得来,但她非要我在县城买了房子才肯结婚。我们县城算贵州比较落后的,最低房价每平米也要2200元。而我们工资还不到4000元,除去给父母养老的费用后自己的零花钱,一个月只能剩下1000块钱,三个月才够买巴掌那么大块地方。分手那天,我愤恨地质问她:你究竟是想嫁给我,还是嫁给房子啊!

董志华;1982年7月出生,200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三期士官,汽车修理工,优秀士官二次,参加过多次重大军事任务

自述恋爱受挫故事。说实话,我入伍时,就知道当兵的不准在部队驻地找对象,除非是离部队100公里之外的。后来,在一次出差时,认识了一位与我同龄的女孩儿。她家距部队约80公里,我冲破了部队的条令规定,与她谈起了恋爱,并利用我休假期间到了彼此家里,双方父母都同意。别看我跟她距离不远,可她在城市,我却在山沟里,加之我们部队管理严,外出难,手机也不准用,除了休假见面,一年到头见不着。为此,计划二级士官退伍回家结婚,毕竟我们都26岁了。但是由于父母压力及家庭实际,年底我留队转了三期。当她得知我留队时,当时就哭了,还训斥我心里到底有没有她。面对这种选择,最终她还是提出了分手。目前这个对象是父母托人介绍的,她家条件好,加之上面的原因,我看也悬得很。没办法,先处着看吧。

一、原因

综合对大龄士官自身婚恋受挫的原因分析,调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士官找对象标准定得很高。他们既要对方人品好,又要工资收入高,还要相貌漂亮家庭条件优裕,从而缩小了择偶范围。现有大多数士官希望配偶在中大城市或城镇,而不愿意在农村觅偶。他们认为城市生活优越,姑娘的文化素质高,经济条件好,对第二次就业和培养后代有益,在说自己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如果找了农村的妻子,将来还得回农村,心理不愿意。这样造成了大龄士官找不到配偶的根本原因。

二是识渠道狭窄。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部队管理严格,规章制度较多,不允许战士上网、使用手机、收听交友广播、在杂志上登婚恋信息等。因此,军人认识对象的渠道,大部分要靠亲戚、朋友的介绍。由于认识渠道狭窄,导致一些大龄士官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父母的催促、为了自己的年龄而仓促结婚,结果婚姻幸福指数不高。

三是经济基础薄弱。中国有句老话,安居才能乐业。目前我军中级士官转业后大多数买不起房子。比如一个三期士官不要工作也只能拿17余万元退伍费,而我国物价、房价却两三年翻一番,南方一些城市房子都2700-4000每平米,17万左右只能买40多平方米的房子,还不能装修,又不好意思全靠父母掏腰包,买完房子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哪还有钱去搞投资创业?而没有事业的男人,又有几个女人看得上眼?我们调查显示,73%的士官家在农村,大多数士官家境贫寒,渴望以当兵为跳板跳出农门,在城市里买房定居。但由于房价过高,而个人的工资又跟不上房价上涨的节奏,加上现在的女孩很讲究实际,把经济基础看得很重,往往导致买不起车和房子就娶不上媳妇。

四是见面机会太少。大部分士官认为现行的未婚士官一年只有一个月(不含路途)的休假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本身就不能享受花前月下的甜蜜生活,加之对婚后“两地分居”、“空巢”生活的恐惧,生病之后连陪伴的人都没有,不少女青年望而却步。另外,由于假期短,对对方的人品、生活习惯、生活作风等了解不多、不深,两个人又不能经常在一起,少数仓促结婚的士官家庭“亮红灯”造成婚姻不幸福,不得不自吞苦果。

五是地位比较尴尬。士官是兵不是官,处于一种“兵头将尾”的特殊位置。大龄士官大多是中士以上士官,而在工资待遇、转业安置等方面与干部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来这是正常现象,但由于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不少地方女青年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不看能力看地位,不看人品看文凭,在得知士官不是官后觉士官没有前途,不能给他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后便提出分手。

六是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学历层次不高。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士兵入伍,带动了军人素质的整体提高,但现目前,大部分士官学历偏低。而在地方,很多企业连打工者也需要本科文凭,这也逼迫着士官适应形势的发展,只能靠函授、自考等渠道为自己“镀金”;二是作风不够严谨。个别士官在与女友交往中,考虑问题不成熟,凭头脑发热,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等,还有的甚至玩弄感情,频寻新欢。从而在社会上造成当兵的是“色狼”、“坏蛋”等,给部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也给自己留下了不好的名声。

七是组织关心不够。调查发现,单位对于大龄士官重使用轻管理,重教育轻帮助,关心士官实际困难不够;因我单位95%都是士官,所以造成单位大龄士官休假难、假期短;士官社会保险制度、住房保障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组织适龄青年军地联欢时,往往忽视了大龄士官群体;当士官与对象出现问题时,心理疏导和思想帮助跟不上趟等。

二、危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士官婚恋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事关士官本人成长进步,也关系到部队全面建设。只有见微知著,正确认清其潜藏危害,才有利于改进工作,从而趋利避害。

一是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士官身心健康。大多数士官为找不到对象而恐慌,为对象不合适而烦恼,为沟通不方便而惆怅,为交流有代沟而困惑,为失恋而伤感,为分手而痛心,为父母、亲朋的意见而犹豫不决,为婚后婆媳关系是否融洽、妯娌关系是否和睦、尤其是夫妻关系是否和谐等问题表示担忧等。大龄士官普遍有着来自父母和自身的压力,存在着担心、焦虑、压抑等“亚健康”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士官身心健康。

二工作热情不够,制约战斗力的提高。个别大龄士官由于考虑个人问题较多,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参加连队训练是偷懒又取巧,参加大型劳动是出工不出力,参加各种教育是左耳进右耳出。思想没有冲劲,工作缺乏干劲,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个别士官失恋后甚至一蹶不振,状态低迷,得过且过,自暴自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三是违规违纪增多,部队管理存在隐患。思想长草,行为抛锚。一时疏忽,铸成大错。个别大龄士官违规在驻地找对象,偷改女方户口欺骗组织;有的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有的在杂志上、广播台登交友信息;有的在驻地为女友找工作、租房子,频频请假外出“鹊桥会”,有的甚至不假外出、逾假不归等,给部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

四是牵扯领导精力,影响单位全面建设。大龄士官越来越多,找对象越发困难,各级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得不拿出一定时间和精力与其谈心交心,以帮助其早日找到对象。有的大龄士官处理个人上问题简单,与对象相处矛盾不断,需要领导或战友经常做其思想工作,忙着“救场子”;个别士官在婚恋上违规违纪,给自己前途写下不光彩一页,也给单位建设抹了黑。

三、对策建议

恋爱之路固然不会一帆风顺,更非一朝一夕可达,但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一些思考,也帮助大龄士官找寻到幸福的方向,心无旁骛地投身到部队建设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更加完善规章制度。建议对士官管理规定、士官休假制度、兵役制度等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让士官休足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两次休假。允许士官对象来队。

军地合力搭建“鹊桥”。由部队计划生育部门及时与士官入伍所在地民政部门、武装部门、妇联等组织取得联系,利用春节、农历七月七等时机,定期将适龄青年情况互相通报对方,形成制度化、坚持经常化。部队与驻地搞适龄青年联谊活动时,也让大龄士官参与其中。同时,可借助军地媒体,广泛宣扬爱军精武未婚士官的先进事迹,宣扬支持士官建功军营的热心女青年事迹,营造浓厚的爱军拥军、爱民护民氛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上海大龄失业补贴表10-17

上海大龄补贴领取条件03-30

大龄it行业学英语08-19

未婚证明doc06-12

村级未婚证明范本09-09

公司未婚证明范文05-31

未婚证明格式范文06-07

未婚单身证明范文06-07

未婚证明范本范文06-07

单位未婚证明范本07-08

上一篇:最美乡村教师师德故事下一篇:材料员考试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