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2024-05-30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精选8篇)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第1篇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作者:夏金明

《道交法》及其实施条例、《行政许可法》、《农机化促进法》等农机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尽管给农机部门明确了拖拉机和执法主体地位,但也冲击着原有的农机安全监理体系,给农机安全监理带来行政许可范围缩小(业务萎缩),管理手段弱化(不能上路),收费标准降低(收入减少),体制不顺(不该管的仍在管)等诸多困难和矛盾。如何抓好新时期的农机安全生产,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是一篇大文章。

1、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安全意识。

①强化教育,提高素质。农机安全监理的教育工作,涉及两类不同的社会群体。一类是广大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对这类群体,应要求他们加强学习,促进其思想大解放,观念更开阔,素质再提高。学习内容既要有上级最新文件精神、业务规范、法律法规,又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责,开展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学习时间可以安排在职工学习日,一周例会、支部学习等时间集中学习。学习方式可以采取单位集中学习与个人在职自学相结合,鼓励职工自主报名参加,旨在提高自己岗位适应能力和水平的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也可针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专项学习和大讨论,集聚民智,共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新举措。另一类是广大农民机手。对于这类群体,我们除对新机手开展常规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也要对老机手进行更新知识的培训。逐户建立培训档案,每年组织1-2期驾驶、作业技能培训班,确保机手素质能得到提高。

②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宣传是一个常谈的话题,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广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由于宣传不到位,致使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法制意识淡薄,造成部分机手甚至认为“农机监理是收钱监理”,不愿意积极配合,逃避管理。那么,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的宣传工作该如何做呢?农机安全监理的宣传工作应打破常规,不拘泥于特定媒体和环境,只要对安全监理工作有利有益的方式,我们都可以尝试。宣传手段上,可在农机手相对集中的砖瓦厂、建筑工程场地及镇村,对机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可以在3.15消费者日、安全生产月、“三夏”“三秋”等农机安全重点时节,进行广泛宣传;可在学生集中的乡村学校举办农机教育安全讲座、播放农机安全知识录像,教育学生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可通过新闻媒体、发放宣传材料对农民机手进行教育;还可以利用国家、省、市、县四级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进行宣传。

2、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制。

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县与乡、乡与机手之间都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专项整治,切实减少农机事故。

预防和减少事故,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直接体现。近几年,全省开展了对上道路拖拉机违法行为、农田作业机械“无牌无证”、变型拖拉机异地发牌、进滩涂作业拖拉机等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排查并整改了事故隐患,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大减少了农机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事实证明,要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稳定好转,必须经常性的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才能切实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4、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扫清工作障碍。

农机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农机监理既是行政执法,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因此,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是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这几年监理所在这方面做得十分不错,他们一方面始终坚持和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局党委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加强同优化办、交警、公安、物价等部门的联系,为监理工作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5、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队伍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支撑和重要保障。只有理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管理体制,监理人员执法和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证监管队伍的稳定和执法的规范公正。只有不断地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文明监理、优质服务、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在“三个转变”上下功夫,即转变思想,转变作风,转变职能。

①转变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任何事,若思想通,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一事无成。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亦如此。虽然思路决定出路。在当前新老体制转换时期,我们在实示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但只要我们思想统一、集思广义、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一定会战胜困难,开拓农机安全监理新的发展空间。

②转变作风。农机安全监理是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三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第2篇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关系到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几年,由于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全国上下抓安全生产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新形势下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生产力作用,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的发展,是广大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结合本人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感觉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提高农机监理队伍人员素质、树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抓好农机监理队伍人员建设,也就是要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树立农机监理队伍的良好形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创造一个良好的农机执法环境。

二、抓好农机监理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关键是落实责任制。第一要争取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政府总体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单位和干部政绩考核目标责任制,将农机挂牌率、年检年审率、农机驾驶员持证率和农机事故率等列入政府考核内容;第二要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

查治理活动,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农机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第三要建立健全市、县、乡、村、户五级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分解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建立有效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时时刻刻不忘抓安全;第四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理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牌证业务,做到“两不准一严禁”: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车辆不准办证上牌,不按规定检验合格的不准办证上牌,严禁跨行政区域发牌发证。

三、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要深入基层、乡村、集市设立安全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设立警示牌、张贴宣传标语等进行深入宣传,同时定期开展好农机手安全学习日活动,开展好在乡村学校举办农机安全教育讲座活动,多方面对机手和群众进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把经常性宣传和突击性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宣传教育效果,提高机手和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让广大农机手真正自觉做到“心中有法、用机守法、安全第一”。

四、抓好农机源头管理,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健全农村农机监理基层网络是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思路搞好基层监理网络建设。一要抓好县农机监理站的建设,保证有足够的人员编制,保证工资全

额发放和足够的监理经费,不断增强监理装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监理执法水平。二要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方法的探索乡镇农机监理新模式,加大对农机监理人员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监理员的积极性。第三是深入推进“农机安全村”建设,在村级设立农机安全协管员制度,让村主任担当农机安全协管员,以方便开展工作,不断总结完善,扩大建设面,扩大影响力。第四要严格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制度,严把培训考试关,提高农机驾驶员驾驶水平。严把年审年检关,严格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制度,提高拖拉机的安全技术性能,严防各种农机“带病”参加作业。

五、强化农机安全长效监管,严防农机事故苗头发生。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第3篇

煤矿企业是一种经常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特殊行业, 这就决定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比其它行业更为迫切和重要。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 首先必须搞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说, 抓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

1 当前煤矿安全培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1.1 部分煤矿领导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 培训工作比较被动

尽管各级领导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培训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导致部分矿井领导表面上重视培训工作, 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对培训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个别矿井还出现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授课老师补贴没有落实、培训设施设备不齐全等情况, 造成培训工作比较被动。

1.2 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观念难于转变

部分职工没有认识到培训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较大, 一些采掘职工还认为培训没有补贴就不参加, 即使参加了也不认真听讲, 甚至有个别职工还认为培训浪费时间, 由于有这样错误的观念难于转变, 导致职工的培训积极性不高。

1.3 职工流动性大,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接受能力较差

因用工体制的转变, 目前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工人大多数来自边远、落后山村, 大部分为小学毕业或者没有接受过教育, 一部分工人还不会写字, 采掘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造成职工的接受能力差, 加上近年来采掘职工流动性比较大, 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

1.4 培训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 培训效果不理想

不少矿井的安全培训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培训就是在教室课堂上集中授课或者做做试卷, 内容大都以理论知识为主, 缺少实践的内容, 缺乏事故案例分析, 更缺少现场实践教学, 从而使培训效果不理想。

1.5 安全培训管理体制不明, 没有发挥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作用

尽管各级对安全培训管理职责十分明确, 各项安全培训制度也比较健全, 但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职工安全培训就是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 没有充分发挥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的作用, 有时即使其他部门参与抓了, 也只是作为一个时期的活动内容或者是单位领导强调的工作要求, 而没有真正形成大家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的氛围。

2 新时期抓好煤矿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对策

只有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 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各级煤矿企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切实抓好安全培训工作, 激发广大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积极性, 进一步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形成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2.1 进一步明确安全培训教育管理职责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是职工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各煤矿企业必须从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和提高职工群众幸福指数的高度, 充分认识到职工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全面落实安全培训工作责任。首先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培训, 要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把安全培训工作当成一件大事、要事来抓。要支持培训管理部门开展工作。要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完善等方面给予足够有力的支持;其次要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从集团、分公司、到各矿井, 各级都要成立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安全培训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人员积极参与的安全培训教育责任体系, 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三要明确安全培训任务和职责。各级都要明确安全培训任务, 每年都要下达培训计划, 并要设立专门的安全培训办公室, 配备充足人员, 负责培训计划的落实。要明确各级安全培训管理机构的职责, 赋予必要的权利, 落实相关考核奖惩措施。对各级安全培训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明确为本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 享受相关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参加单位相关会议, 并要求其在相关会议上安排布置安全培训工作。

2.2 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队伍建设

安全培训队伍的好坏, 事关安全培训教育的质量。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确保安全培训到位, 就必须加强安全培训队伍建设, 提高培训队伍的整体水平。这支队伍包括了培训管理人员和培训授课教师两方面的人员。各煤矿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安全培训管理人员建设, 要求安全培训管理人员要树立“培训者首先接受培训”的意识, 带头加强学习, 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作风建设, 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要认真组织制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日常培训管理措施。要求培训要有创新, 管理要有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授课老师建设。随着煤矿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许多新技术、新装备广泛被采用,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因此, 要求各煤矿专 (兼) 职授课老师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 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 结合现场管理经验, 不断提高培训教案质量,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增强培训效果。各煤矿企业要积极组织安全培训教师参加省级安全监察部门组织的教师资格培训, 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2.3 进一步创新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1) 积极拓宽安全教育培训思路。各煤矿企业要在课堂培训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生产现场“手指口述式”培训, 帮助员工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 确保按规程作业。要严格岗位安全培训制度, 有针对性地讲述岗位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知识、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等。要加强班组长培训, 提高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现场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抓好安全培训。各煤矿企业要充分应用3D、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 以及通俗易懂、职工乐于接受等方式, 抓好安全培训工作, 提高培训的实效。如福建煤电公司近期组织编写了适合煤矿不同专业人员需要的安全培训通用教材 (PPT形式) , 并组织专人摄制了机电运输岗位操作示范教育片供相关人员学习, 达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3) 开展载体创新活动。培训工作要与时俱进, 就必须突出载体创新;培训的效果和质量要提高, 也必须突出载体创新。如福建煤电公司每年坚持创新地举办安全培训内业资料互检, 提高了各矿井安全培训资料归档水平;通过创新地开展职工安全培训教育互换上课 (由每个矿井选派一名骨干教师, 矿井间相互上课) , 提高了培训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创新地开展示范课程评价评优活动 (要求每个矿井制作一个专业的、针对性强的示范课程教案, 作为教师互换培训的课件, 公司对示范课程进行评比, 评选出优秀教案, 给予奖励) , 提高了授课老师撰写编制教案的水平;通过每年度开展评选十佳优秀安全培训教师活动, 有效激励了安全培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结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等, 开展各种形式安全文化活动, 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对策

中图分类号:E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57-01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从历史与现实、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要坚持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保证人民军队的本质不褪色。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着眼强军目标要求,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部队各级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这个时代的主题,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监督,保证我军人民军队的本质不变色。

一、抓好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我军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

从我军的成长发展历史来看,每个历史时期和阶段都坚持把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作为我党我军的长期政治任务,是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宝贵经验。

在革命战争时期,为整肃党风军纪提升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党中央先后发布《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等法规文件,对职务犯罪进行严厉惩处。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有效遏制了贪污浪费,积极促进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军内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力度不断加大,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军实际的预防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军队预防职务犯罪道路。历史证明,我党我军正是因为高度重视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从而保持了党和军队的本质不变色,使我们的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二、新时期军队职务犯罪的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军队职务犯罪与以往相比,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发案率居高不下。虽然我党我军对于打击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和决心从来没有松懈过,但军队职务犯罪的发案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据总政检察院调查统计,2011至2013年三年时间查处的军队人员预防职务犯罪案件数量,相当于建国后至2011年的发案总数,且从近几年发案数来看,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犯罪手段越来越复杂,查处和预防的难度越来越大。 新时期,受地方职务犯罪的影响,军队职务犯罪也出现了许多以往没有的更为隐蔽新手段和新形式,给查处和预防工作增加了难度,主要包括(1 )不直接使用权利而是借助第三方出面间接获利或以亲戚朋友名义间接经营获利,或以集体名义造假个人获利等,加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2) 行贿的方式由过去的直接送实物、现金改为送银行卡、购物卡等,增加了案件调查取证的难度;(3)行贿者经常会密切关注领导干部个人或亲属婚丧嫁娶、乔迁、子女升学等事件, 瞄准机会以“ 随礼” 为名送上巨额财物,既达到自身行贿目的,又给受贿者提供了冠冕堂皇的收受理由,减少受贿者的后顾之忧。这些新形式的出现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检察机关对案件的查办难度, 同时也增加了对职务犯罪的监督和防控难度。

三、抓好新时期军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对策思考

习主席在党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主席的话高瞻远瞩,寓意深远,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更是为做好新时期我军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明了方向。

筑牢官兵思想防线。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精神,但精神对物质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做好军队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抓好教育,筑牢官兵的思想防线是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传家宝,预防职务犯罪更是要坚持思想先行、教育先行,充分发挥先进思想教育所具有的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的重要功能,培养官兵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占领官兵的头脑,在思想道德领域打好主动仗、进攻仗,注重发挥思想教育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的“关闸截流”作用,在广大官兵头脑中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一是扎实开展经常性基础性法纪教育。二是深入总结案件教训,开展警示教育。三是落实预防职务犯罪进课堂活动。

对新时期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思考 第5篇

摘要:在我国加入WTO、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入进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机化统计工作如何与时俱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机化统计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就统计工作如何准确地反映农机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讨,提出了农机化统计改革的思路和设想。

对新时期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庄严使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实现上述任务,必须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作为农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地引导农机化发展,客观准确地反映农机化发展情况,评价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贯彻落实好“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指导思想,是新时期广大农机化统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和新任务。

一、当前农机化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农机化现行统计指标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反映的主要是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机械化情况,虽然近几年进行了部分调整和补充,但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1、反映农机化发展的经济指标少,特别是对农民增收,农业增加值仍至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指标均没有,不能全面反映农机化的作用,不利于提高农机化地位。我们现在统计农机化情况,基本上局限于农业机械总动力、总量、作业量的等指标及其横向与纵向比较,只能反映出农机化自身的变化情况,不能反映农机化与农村经济及农民增收的直接联系和促进作用;只能定性强调农机化替代劳动力的作用,不能定量描述农机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贡献程度。由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普遍关心的农民增收、农业增加值、GDP等指标中,找不到农机化所占的比例,因此,只能在口头上讲农机化如何重要,不能从数字上提供理论支撑,农机化的作用和地位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指标设置不尽合理、不全面。一是有些指标陈旧,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农机作业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已成必然,如果仍然统计和比较农机具数量、作业面积,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农机化的发展,有可能起到误导和负面作用。二是有些指标设置不合理,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如:农机化科研、推广、培训费合在一起统计;农机基本建设支出中,土建与机械设备购置合在一起统计;利润总额中税与利、上交提留合在一起统计;农民投资农机化自筹资金与银行贷款等指标也设置在一起等,不便分出各项的具体数量来;三是近几年推广的一些新型机械设备统计指标中没有设置。如:薯类收获机械、大蒜和生姜收获机械、设施农业中多功能耕作机械和温控、增氧、消毒杀菌设备等统计中没有设置专门指标;四是农机生产企业情况及产品出口创汇情况没有统计指标,与我省农机大省身份和农机管理部门职能不相适应;五是农机产业化经营成果没有具体反映出来。如:跨区作业、收入和利润指标没有统计;六是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加工状况及经济效益指标也设在现行统计范围等。

3、乡镇农机机构改革,削弱了农机化统计工作。2002年全省乡镇农机站减少了2%,人数减少了9.1%,既无管理站又无服务站的乡镇有128个,有许多乡镇站合并到农业综合站后仅剩一名农机人员。由于乡镇站机构撤并,人员减少,再加上乡镇撤并等诸多因素,使农机化统计工作难度加大,统计数字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4、统计方式单一,统计人员素质和责任心亟待提高。目前我省农机化统计方法只是层层布置,层层汇总上报,由于很少开展专项调查和抽样调查,不能就某些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查和抽样调查,以便对统计年报进行补充和分析。有的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打个电话问一问,再根据上年情况加加减减,没有深入基层、村庄摸清家底,使数据难免有差距。另外,由于统计人员变化较大,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很难胜任统计工作。

二、农机化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提高农业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和落实,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对农机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化统计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机化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面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形势,农机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势在必行;二是面临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农机化作为农业科技载体和农业产业化支撑的作用;三是我国入世后,面临建立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机化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因此,农机化统计工作也应围绕农机结构调整、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社会化服务等重点,调整改革和补充统计内容,设置新指标,充分反映新的发展、新的成果和新趋势。

2、“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指导思想,对农机化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农机化要“立足大农业”就要反映出农机化在大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农机化对农业的贡献程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只有反映出农机化自身的作用才能有立足之地;“发展大农机”就要发展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加工业、农村运输业在内的所有农业生产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农业机械,要把大农机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全面反映出来,引导其健康发展,就要根据“大农机”的发展要求,设置一些新的指标。

3、国家和省对统计数字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机化统计领域的不断宽泛以及统计对象的分散,使农机化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2002年10月28日,朱容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到国家统计局考察时指出“统计工作非常重要,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统计信息是认识国情、决定国策的重要依据。”“统计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准确、及时地提供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尤其要准确、真实、可靠,不能失真,不能有水分。”新时期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领导要客观准确地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更好地进行科学决策,需要统计部门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再者,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步伐加快,国际间农机发展情况对比增多,也需要我们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与此同时,农机化统计的范围、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的统计调查对象日趋复杂,统计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降低,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是统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三、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的对策

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围绕农机化发展的新任务,新特点,统计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统计工作才有出路。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加快统计改革的步伐。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提高统计数字质量为中心,以全面准确反映农机化发展情况为目标,加强对农机化发展形势的监测、分析和预测,加快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的改革,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统计服务再上新水平,为全省农机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积极推动统计制度改革创新,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统计对生产力记载、描述、分析具有独特的功能,它把生产力数量化,成为可观察、可把握的具体形态,为我们认识生产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农机化无疑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怎样把农机化这一先进生产力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农机化统计制度的改革,把工作的重点集中到认识先进生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上来,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先进生产力的需要。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有利于农机化统计工作的长远发展;二是有利于准确反映农机化发展新情况、新趋势、新特点;三是有利于准确反映农机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四是有利于增强农机部门宏观调控能力,引导农机化优化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沿着协调、健康的轨道发展;五是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六是有利于减轻基层负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时代要求,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创新是永恒的,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新的认识。改革,就是完善规范统计制度,对于被实践证明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指标,要大胆改革。同时,要结合我省农机化发展要求,增添反映“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指标。要找准切入点,通过统计计算农机经营总收入占农业总产值比例,农机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例、农机投入产出比、农机队伍人员素质状况、农机替代、转移、吸纳农机劳动力情况等指标,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出农机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机化的发展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影响。只有确立农机化在大农业中的位置,才能“立足”大农业,才能找准发展大农机的方向;只有充分准确地反映农机化发展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密切程度,才能体现出农机化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反映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才能营造农机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在更高层面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强社会调查,进一步推进统计方法的改革。没有广泛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我们掌握的统计数据就无法得到核实;没有广泛的调查,我们就无法辨别通过逐级上报途径所获得的基层统计数据的真伪,调查是统计的生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各级农机统计人员要加强调查,下到基层,从一个村、一个户开始调查“解剖麻雀”,掌握第一手材料,逐步改变过去充当“收发员”和“电话催报员”的角色的状况。要对有关统计指标进行专题调研,对一些能够充分反映农机化作用、影响农机化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为农机化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3、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质量。搞好统计优质服务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的具体体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优质服务,就要转变观念:一是由单一的为上级服务转到为上级、为企业、为广大农民服务。现在的农机化统计指标体系中缺少反映全省农机生产方面的指标,作为主管全省农机化工作的政府部门,不掌握农机生产的情况,就无法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机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和生产。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增加反映农机生产情况的指标,更好、更全面地反映出最先进的生产力;二是由被动服务转到主动的超前服务,要树立超前服务意识,将掌握的统计资料、信息按“快、精、准”的要求提供给各级农机部门;三是由单一封闭式服务转到创造性、有价值的服务。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实现优质服务,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断提高统计分析研究水平,而提高分析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农机化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力求撰写出“深、新、广、精”的统计分析报告,所谓“深”,就是在分析内容上有深度、有层次、有前瞻性;所谓“新”,就是分析观点新、内容形式新;所谓“广”,就是分析的面要广,不要就数字论数字,而是要通过数字分析农机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民收入乃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所谓“精”,就是要有“精品”意识,以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和科学的建议服务于领导决策,真正发挥“智囊”和“参谋”作用。

4、加强农机化统计法制建设,优化统计工作环境。加入WTO后,我们的政府行为面临着依法行政的挑战,新形势对依法统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反对和制止在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因此,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各项统计工作的开展已势在必行。《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是一切统计行为的准则,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可靠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统计法》和中央“两办”的通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今后通过举办全省农机系统统计执法检查培训班,并对考试合格者颁发国家统计人员的培训,掌握统计执法程序,统计案件处理等知识,提高农机统计工作者法律意识,规范自身的统计工作。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农机化统计工作,促进统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应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山东省农机化统计管理办法》,建立一个依法干统计、依法管统计的法制保障体系。

5、进一步强化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保证农机化统计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广大统计人员整体素质,为农机化统计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一是要提高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统计工作荣誉感和责任感。农机化统计工作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机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农机化资料和信息,既是各级政府和领导决策和制定政策,编制计划的依据,又能对农机化发展起到监督检查作用。特别是新时期统计工作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各级统计人员应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敬岗爱业、勇于奉献;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要不断学习,加强业务培训,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时时为自己“充电”。在丰富知识面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专业特长,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型”人才。要着眼长远和发展,采取以会代训、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统计人员学习经济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创造条件使统计人员走出去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对新机具、新技术多了解、多接触,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工作的适应性;要推行统计持证上岗,全面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

如何抓好新时期的农民教育 第6篇

湖北省三农研究会调研组

2012年第2期 ——社会建设

新时期农民教育要不要抓?怎样破解农民教育难题?带着这个问题,省三农研究会调研组,深入宜都市村组山寨、社区农户、工地和企业进行了专项调研。

新时期为什么要抓农民教育

1、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宜都,一个位于长江与清江交汇处的山区县级市,连续7年荣获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2亿元,财政收入14.76亿元,地方预算收入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0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721元,大大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3:1,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追问这个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背后的真正原因,最终都与一个字分不开——人,教育人、培育人、激励人。富裕起来的宜都还能大步向前吗?是小富即安,还是富而思进、加快步伐奔小康,是摆在宜都人面前的新课题。

2、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新时期的农民思想状况如何,所思所盼是什么,还存在哪些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符的问题?宜都市组织专班深入全市10个村,5000个农户,发放问卷5000份,开展了详细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和问卷分析,不仅了解到广大农民群众对国家惠农政策比较关注、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关心、对科技培训热切期望、对乡风文明普遍向往、对社会保障寄予厚望、对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表示欢迎等积极信号外,也发现一些不良现象和风气存在。一是不赡养老人。对孩子宠爱有加,对老人却视为负担。二是邻里纠纷时有发生。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闹得脸红脖子粗,老死不相往来。三是集体公益难做。一些地方村集体公益事业发展举步维艰,群众缺乏参与热情。四是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不愿牺牲一点小利,有的甚至要求瓜分集体资产。五是村里要出钱才能组织集体活动。有的村凡是群众参与集体活动,哪怕是正常的选举大会、村民大会,甚至党员代表会议都要发钱发物。六是陈规陋习抬头。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污水乱排、粪土乱堆、畜禽乱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消费攀比等。七是一些农民的信仰出现危机。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和边缘地带的村落,封建迷信盛行。上述问题与新农村建设要求格格不入。

3、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宜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采取板块示范、基地辐射、龙头带动、投入引导方式,加快优质柑桔、优质粮油、高效茶叶、生猪标准化养殖加工、优质高效农产品五大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步伐。在红花套工业园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百亿产业集群。该市大力引进扶持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天峡鲟业”、“土老憨”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两企业为全国知名农业企业。农产品拥有四个之最:全球鲟鱼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人工生产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宜红功夫茶生产基地,全国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中部最大的波尔山羊繁育基地。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已迫在眉睫。

4、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

近几年,宜都市委、市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率先在全省编制完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城镇与乡村互动、工业与农业互促、强县与富民同步。创新三农投入机制,每年直接用于统筹城乡建设的资金达到50亿元。实现乡乡通一级路、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通晴雨路,村村通客车;全市饮水安全覆盖面达到100%;村庄环境整治率达到95%。在全省率先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乡级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00%的村设立了便民服务室;投资15亿元建成五大现代农业示范区;积极推行“公司+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105个,带动农民年增收1.58亿元。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像市民,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新时期农民教育抓什么

宜都对农民教育的内容因村而定,一村一法。紧紧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确定教育主题,设计教育方案。

1、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农民富而思源,知恩图报

近年来,少数群众对公益事业不热心、不参与、不支持,传统美德丢失,拜金主义抬头,极少数人甚至找一些不正当的理由闹事,影响社会和谐。针对这些现象,2010年宜都市将枝城镇余家桥村确定为市级联系点,开展“我学习、我感恩、我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分五个方面进行。

“历史对比宣传”。主要是组织村民集中上感恩教育课,观看感恩教育电影,印发《惠农政策宣传手册》;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学习国内形势和党的惠农政策;举行感恩事迹报告会,请身边典型介绍事迹。进行新旧算账对比,用事实、事迹对群众进行感化。通过开展历史与现实对比宣传,让村民切身感受到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而比责任、比品行、比激情、比创造、比奉献。

“思源思进讨论”。主要是召开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进典型、老干部代表座谈会,撰写学习体会,开展思源思进交流。使干部群众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基层组织的不懈努力,进而坚定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村组干部的理解和支持。

“发展成果展示”。主要采取办黑板报、公开栏、文化墙的方式,将教育方案、村级计划、村庄整治规划、主要惠农政策、相关科技知识、主要成就等进行公示宣传,让群众参政议政,切身感受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一件件温馨可亲的实事、一幅幅鼓舞人心的蓝图,使村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内省感恩认识”。主要发动党员联系实际畅谈感恩行动计划,制定行动措施,带动村民将感恩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村民发自内心地知党恩、扬正气、树新风,一门心思谋发家致富,构建和睦家庭,促进邻里和谐,建设优美村庄。

“感恩行动评比”。主要开展敬老孝亲、好媳妇、好丈夫、创业能手、热心公益等感恩人物评选活动。通过群众推选,民主评议的办法,推出先进典型,为群众树立身边的好榜样、好标杆。

通过一年的主题教育,该村村风民风得到好转,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逐步形成。2010年,被镇党委表彰为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被宜昌市命名为“卫生村”。

2、开展文明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新风,健康生活

如果说生产发展是新农村的躯干,那么乡风文明就是新农村的灵魂。宜都大力实施创新农民灵魂教育工程,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

“争做十佳好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主题教育,以开展评选“十佳村民”(艰苦创业勤奋人、科技致富带头人、遵纪守法规矩人、公益活动热心人、民事调处公道人、移风易俗开明人、庭院整洁体面人、尊老爱幼贤惠人、知书达理文化人、诚实守信实在人)为主要内容,每一种人都给一个明确的“画像”。如:“移风易俗开明人”的标准是思想进步方向明、家庭和睦邻里亲、新事新办不落伍、移风易俗面貌新;“尊老爱幼贤惠人”的标准是尊老爱幼好品行、家庭和睦礼如宾、为人贤惠大家赞、文明花开喜盈门;“知书达理文化人”的标准是农家书屋翰墨香、千册好书家中藏、全家人人爱学习、知书达理美名扬等。年末严格按标准组织评选表彰。

“学、评、创”主题教育,以举办党的理论培训班、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培育新型农民;以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孝子、好邻里,思想进步户、环境卫生户、勤劳致富户、文明守法户”为标准的“四好四户”评选,引导教育农民;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造“富裕新村、文明新村、和谐新村、法治新村”,一个个鲜活身边人,一件件生活琐碎事,在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培育新农民,共建美家园”主题教育,重点开展富民、育民、润民、惠民四大行动,极具创意地开展“乡村新风人物访谈”、“舞到山乡”活动,推行“干部恳谈月会”、成立“道德评议例会”、建立“红白理事协会”,成效突出。通过现身说法,朴素语言、琐碎事例、创业经历等,引导村民建设生活富裕、人心思上、团结融洽、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文明新村。

“做庭院整洁体面人,创健康生活卫生户,建绿色环保生态村”主题教育,陆城街办事处太保湖村通过组织村民民主讨论制定村规民约,集体研究制定村2010-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制定太保湖环境卫生检查标准、“健康生活卫生户”、“庭院整洁体面人”评选标准等,使村硬软实力建设有章可循。该村村规民约共二十九条,经群众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予以实施。对“健康生活卫生户”、“庭院整洁体面人”评选,分别列出勤劳致富、遵纪守法、讲究卫生、学习科技、家庭和睦、尊老重教等标准,每一条标准都有详细内容,方便操作。年终组织考核专班,对获奖的村民小组、农户张榜通报、表彰奖励。该村现为湖北省“绿色生态文明村”,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绿色生态文明村”。

3、开展科技教育,引导农民追求知识,科技致富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产业要升级,技术要换代,离不开科技。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这是宜都抓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枝城镇九道河村开展的“培育新农民,共建美家园” 主题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富民行动”。该行动紧紧围绕村冬枣、柑橘两大重点产业,成立农民技术队伍,建立示范基地,网罗一批土专家、技术能人和营销能手,常年无偿向村民传授种植管理技术,手把手进行现场指导,随时解答群众疑惑,帮助解决管理、销售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推广农业技术的同时,还围绕村产业结构调整,组织村民开展“精读一书、研学一技、发展一业”的活动。

4、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农民敬畏法律,依法依规

在抓农民法制教育上,宜都市一方面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将送法律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捆绑起来,开展“四下乡”活动。抽调精通法律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组成普法讲师团,在全市巡回开展法制讲座。免费将1.2万册常用法律法规书籍充实到镇图书室和农家书屋,供群众学习查阅。在每个乡镇(处)建一个法律辅导站和一支法律宣传骨干队,每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学校,全市共设立乡镇法制教育辅导站10个,村组(社区)法制学校151个。每个村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个村(居)民小组有一套法律知识书籍和一个中心学法户,每个居民户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对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设立法律咨询联络点,方便外出农民工的法律需求。在外出人员较多的村、社区设立法律援助信息员,开展法律咨询,免费发放法律援助联系卡,同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方便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形成自上而下、分级负责、专兼结合、整体推进的普法依法治理网络。

另一方面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在全市全面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面实行“四民主”、“两公开”。推行村聘法律顾问新机制,依法维护集体和村民的合法权益,及时调处纠纷,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新时期农民教育怎么抓

1、抓住生命线,农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这句话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宜都在开展农民教育中,始终把农民教育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全局中去整体谋划,统筹安排。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同步推进;将农民思想文化素质提升视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强动力。

农民群众幸福感的内核是精神文化生活。宜都市舍得花钱、舍得投入给我们印象深刻。如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农村“三室一场”(村图书室、广播室、电教室,文体活动场所)阵地建设。累计投资219万元,用于10个乡镇文化站维修改造。投资127万元,建成74个农家书屋,率先在全省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每年投入1500万元,完善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年投入52万元,用于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年终考核后按电影每场补助150元,戏每台补助2000元标准直接补给文化、广电部门。实现了先进文化产品与基层农民群众的无缝对接。

2、增强生命力,“一村一法”让农民教育日久弥新

检验一项教育活动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就是看农民群众愿不愿接受、受不受农民群众欢迎、农民群众乐不乐意参与、有没有效果、能不能长期开展下去。宜都在抓农民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实行一村一法,不搞一刀切,不用一种模式。

宜都在每一个市直联系点,都强调必须要先摸清村情、民情,摸准农民群众的所思、所困、所盼、所愿、所求,然后紧紧围绕全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布局,找准切入点。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思想保守的地方,重点开展崇尚科学、远离迷信主题教育;在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但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地方,重点开展培育先进文化、塑造农民风采主题教育;在矛盾纠纷突出、歪风邪气盛行、集体观念淡漠、村容村貌脏乱的地方,重点开展“学、评、创”活动;在小富即安、富而忘本的地方,重点开展感恩教育、饮水思源。

虽然每个点的教育主题不同,内容也有差异,但每一个主题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力争成为一个典型范例,可以复制推广。

3、培育生力军,使农民教育队伍形成合力

开展农民教育,既要有一支专业队伍,还要有一支支来自农民群众身边的各方面先进分子组成的群众队伍,形成教育合力。

宜都在开展农民教育的过程中,培育、锻造出三支队伍:一支是工作经验丰富、深为群众熟悉、乐做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党团干部队伍;一支是农民文艺宣传队伍、科技服务队伍、企业家队伍;一支是每年评选出的方方面面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队伍。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者,成为农民教育的坚实主体,为新时期农民教育和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持久活力,是宜都实现跨越式发展,持久进步的力量源泉。■

调研组组长:邓道坤

成 员: 刘宗发 梁均贵 张玲 王长镜

抓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的思考 第7篇

对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考

作者:马玲 王靖红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

摘 要:农机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几年,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农业机械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农机具呈现出了保有量不断增加、种类越来越丰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也随之增多,对农机管理和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深入实施,确立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实施管理的执法主体地位,但农机部门行政执法手段薄弱、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尤其是对农机“三率”的提升带来许多障碍。面对新形势,如何破解难题,探索农机安全监理科学发展新思路,促进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以保证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了当前农机监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机安全监理 问题 思考 建议

一、农机监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农机监理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的执行机构,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负责对上路行驶的拖拉机以及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实行登记制度,发放号牌、行驶证,对登记后的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根据用途、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对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发给检验合格标志;对拖拉机驾驶人员考核合格后发给相应类别的合格证,定期对拖拉机驾驶证实施审验,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其次,农机监理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使机手有一技之长,成为农村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推动作用。三是农机监理在管理和协调农机田间作业、跨区作业中、在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协调共需、化解纠纷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现阶段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注重效益,向生产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我县也和全国一样,在中央扶持发展农业惠农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农业机械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随着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大大增加,农机监理工作也在全面的进行中。

1.县农机拥有量及登记、年审情况

随着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县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保有量稳步增长,作业领域不断拓宽,新的农机手队伍不断扩大,高科技的现代农机装备也逐渐推广应用。截止2010底年,全县拥有各类拖拉机5111台,其中登记挂牌(网上登记)的1972台,挂牌率(网上登记率)达到了38.6%。拖拉机驾驶员在册人数是2134人,网上登记的是1923人,网上的登记率达到了90.1%。

2.县农机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

近几年,我县农机监理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的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平安农机”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以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农机监理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活动,先后制定了《农机监理业务流程》《农机监理人员行为规范》、《农机安全生产制度》等多种有关牌证核发管理、安全技术检查、执法监督检查、宣传教队伍建设等制度,明确了监理业务工作岗位设置及责任要求,从制度上制约和规范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三、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机监理法律和法规存在缺失和不足。《道交法》只赋予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的职责,却没有规定如何管,怎样管的实施细则。没有明确部门在道路上对拖拉机上行政监督权、路查权、扣车权、处罚权,而道路上相应管辖归公安交警部门。国务院新颁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也只是规定“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在农田、场院等场所进行农业机械监督检查”,而由于警力不足等原因,目前对上路行驶的拖拉机管理,公安交警只对个别严重的拖拉机罚款了之,对农用拖拉机、收割机无牌无证行驶行为没有及时纠正,且没有及时将其违法情况通报给农机部门,面临公安无力、农机无权的管理“真空”状态,致使违法载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呈蔓延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助长了无牌脱检行为的发生。监督手段严重缺失,给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造成了困境,基层农机监理人员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不进行农机执法安全检查是不作为,进行检查了又可能是乱执法,农机执法正处于执法两难的十字路口。

2.农机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管理上还缺乏一个有效地合作机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拖拉机登记、安全技术检验以及拖拉机驾驶证发放的资料、数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拖拉机驾驶人作出暂扣、吊销驾驶证处罚或者记分处理的,应当定期将处罚决定书和记分情况通报有关的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但是到目前相关配套文件没有出台,使农机部门和交警部门缺乏相互联系的平台,造成拖拉机管理与道路管理脱节,也导致农机“三率”(挂牌率、年检率、持证率)持续下降,而且一年弱于一年,违章者不但得不到相应的处罚,反而得到了经济实惠(不用交任何的费用),示范效应导致违章者日渐增多,守法者日渐减少。

3.宣传不到位,致使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人购买机具后不及时办理落户,办理牌证,考取驾照使无牌无证的车辆增加,技术水平较差,机械安全达不到标准,极易造成各种机械事故和交通肇事;还有一部分机手认为“农机监理只是收钱”,不愿意积极配合甚至逃避监督与管理。

4.专项资金不足,农机监理技术装备落后,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农机监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交通执法车辆、检验检测装备以及通讯、办公室自动化装备。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我县农机执法缺乏相应的配套设备技术,制约着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

5.机费负担较重,挂牌、持证率不高。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和各项惠农政策都在不断实施,但农机监理收费却没有相应的补贴,机手对年检收费认同程度低,农机手感到经济负担沉重,削弱了机手对挂牌、年检的积极性。由于拖拉机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每年上路行驾、作业的时间短,收入低,而且都是自用为主。另外,拖拉机作业收入不齐,其收入与所在地区经济状况及机手的经营能力有很大关系,而拖拉机交强险悬而未决,因此机手为逃避交费,减轻经济负担不愿登记、挂牌、考证,也不愿参加检验,“黑车非驾”现象越来越多。

6.拖拉机报废机制尚不完善。未落户登记的拖拉机大多存在使用年限过长、安全性能下降的问题,机械老化、带病运行、超期服役。但同时,国家和省内还没有统一的拖拉机强制报废更新制度和相应的鼓励政策,农机手也多注重效益、轻安全,重使用、轻保养,使这些“老龄”拖拉机仍继续运转,潜伏着严重的事故隐患。

三、做好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1.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

现阶段,农机行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陕西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监理工作的执法地位和农机监理机构职责范围及权利义务,为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政策依据。农机监理部门应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在农机手相对集中的厂矿企业、集市及乡(镇),采取多种措施对机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在学生集中的乡村学校,以举办农机教育安全讲座、播放农机安全知识录像等方式,教育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利用新闻媒体、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农民朋友进行农机安全教育,使全社会都了解农机安全监理的重要性。

农机安全监理与相关部门有着密切联系。农机监理部门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大自我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法规与条例,使政府加强对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视,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积极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促进相互理解和支持,为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形成更加完善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体系,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农机监理机构应根据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的实际,制定《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以及农机安全监理岗位职责和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工作守则等,同时,严格按照农业部《拖拉机登记业务工作规范》,《拖拉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的规定,规范各项监理业务流程的职能,实行专人专岗,建立了行为有规范,岗位有职责,办事有程序,工作有目标,过失有追究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谁检验谁负责、谁考试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教育培训。以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为目标,根据工作任务和队伍情况,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每阶段又针对性的对监理人员进行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法律知识、业务技能培训、考试,做到年有计划,季又部署,月有检查。督使监理人员在干中学,在学中练。

3.加快发展,完善“警农共管”机制建设。“警农共管”的机制应该建立在各级农机监理机构的基础上组建,编制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并赋予相应的职能和执法权力。对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按公安体制规范管理,在执法对象上将拖拉机及乡村道路的安全相对独立出来,实行归口管理,从而实现对拖拉机的人、车、路“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现阶段部分市县区已经相续开展了公安、农机部门合作监管的工作,但这样的“警农共管”机制还存在着权不明,责不清的问题,出现了公安和农机部门合作监管工作的不协调,配合不上,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我们要努力克服目前机制的不健全,积极与公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制,形成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格局。

4.在以往的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总结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农机监理工作经验。比如: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每年向拖拉机驾驶人发放一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资料,认真组织抓好季度农机“安全日”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拖拉机驾驶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拖拉机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意识,严防超范围运营和违法载客;以户籍管理方式,在乡镇农机站组织建立农村拖拉机及驾驶人登记簿,实行“一机一档”、“一人一档”,全面落实对拖拉机及驾驶人的监管工作措施;组织各乡镇农机监理人员向违法违规拖拉机机主或驾驶人发放“督促办理落户手续通知书”、“拖拉机达到报废条件,禁止使用通知书”、“督促参加拖拉机驾驶人培训的通知书”、“督促检验通知书”、“督促审验(换证)通知书”等通知书;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保证书)”,并继续在每台拖拉机的醒目位置喷涂“严禁违法载人”字样和当地县级农机监理部门的“举报电话”等等。

5.创新思维,更新思路,处理好农机监理的五个关系。

现阶段,农机安全监管管理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工作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农机安全监理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是搞好安全监理工作的又一关键性问题。创新思维,更新思路,要处理好农机监理的“五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监理与服务的关系。农机安全监理的行政执法是国家法律赋予的管理职能,为民服务是农机安全监理的职业道德,离开了服务去谈执法,就会失去了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离

开了执法去谈服务就会失去了根本方向,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提高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和思想理念,切实提高机关行政职能,牢固树立科学行政、依法行政的新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农民机手提供最便利、最有效的服务。

二要处理好拖拉机挂牌检验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农机化综合技术水平,首先要提高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拖拉机挂牌、检验率不高,黑车非驾、人货混装、超车超载等现象时有存在,因此提高拖拉机的技术状态和管理水平,对于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三要处理好监理与培训的关系。农机培训是拖拉机驾驶人学习掌握农机知识、安全知识、驾驶技能的一项基础工作。农机监理机构要建立严格的管理车检制度,严把培训质量关,从源头上抓好农机人员素质,用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加以正确引导,促进农机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有效的推动监理管理工作更好的运行发展。

四要处理好安全教育与违规处罚的关系。农机安全教育是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机手充分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农机监理人员对违章者实施处罚,是行使行政职权的强制力表现,是维护好农机秩序的保证。但处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农机监理要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宗旨,这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三农的具体体现。

五要处理好内部理顺与外部协调的关系。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涉及到农民的切实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到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安全生产重大责任。由于它的工作性质、安全环境、执法地位的特殊要求,在理顺农机内部管理和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的同时,还要与公安交通、安全监督、质量监督、工商管理及政府相关部门搞好配合协调,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依法共同制定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在具体工作中,要及时交流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6.降低收费,将监理收费纳入补贴范围。我县拖拉机挂牌、年检、持证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农机监理收费较高,农机驾驶者和使用者不愿承担这些费用。国家应出台措施,将惠农政策普及到监理费用的补贴上,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各级农机部门也要认真开展对农机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农民群众提供驾驶技术、维修技术的培训,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农机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7.采取措施,建立拖拉机报废更新机制。大量达到报废年限拖拉机的超期使用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威胁着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给我市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解决报废拖拉机超期使用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尽快出台拖拉机报废更新法规,制定拖拉机报废标准,明确报废主管部门,规范拖拉机更新报废程序,适当实行财政补贴,鼓励拖拉机报废更新,并建立可行的拖拉机报废回收制度,从各个方面,建

立、健全拖拉机报废更新机制。从而有效遏制安全隐患,促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良好运行发展。

参考文献:

分析新时期农机安全监理的思考 第8篇

1.1 人才、资金双重压力, 工作开展困难

目前,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人才资源极度匮乏, 一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需要担任多个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例如:安全宣传、安全监督、安全检查、执法等等, 这对于人力资源本就不多的一级部门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一个人员需要担起多个职责, 工作压力非常大;且安全监理资金存在不足, 很多的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维修, 那么相关一些农机监督和检查工作就无法实施, 硬件上缺少支持。

1.2 农机操作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

农机操作手是需要经过严格的操作驾驶培训和证书核放才能上岗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业机械的迫切需要, 许多的地方都购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 简单的学习过后就开始上岗操作, 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操作技术不成熟, 与很多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手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认为农业机械操作都是在田间地头, 没有什么安全隐患, 操作中大刀阔斧, 没有严格的按照技术要求进行, 加上后期没有的得到一定的培训, 安全意识非常的淡薄, 高强度使用机械, 造成疲劳操作, 减少机械的使用年限, 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3 农机安全宣传工作不合理

合理的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应该是宣传农机安全的法律法规、农机安全操作规范、农机安全事故以及农机安全操作知识等内容。首先让农机操作手学习到安全操作技巧, 然后用法律去规范他们的行为, 最后用事实的教训去警醒他们, 由浅入深、由外到里的树立他们的安全操作意识。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农机安全宣传内容设计不科学、不全面, 没有起到安全宣传教育的作用, 很多的操作手甚至都不知道农机操作需要办理上岗证、需要悬挂办照, 农机操作不规范, 造成事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2 新时期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1 抓好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

农机安全监理不仅仅是要管好大型农业种植企业的农机操作工作, 还要面向农机安全情况最严重的基层农村。因此, 接下来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要深入到基层农村, 适当的转移工作重心, 分析当前农村的农机安全使用情况, 结合农村的工作特点,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从抓好农村的农机操作手培训工作开始, 监督农村的农机操作情况, 做好基层农村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和法律普及工作, 建立专职针对农村农机安全建立的工作部门, 严格把关基层农村的农机安全工作, 毕竟农村人口的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对知识的接收程度不深, 有时会不理解农机安全建立监理工作, 出现暴力抗法, 所以, 农村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性质特殊, 任务比较重, 工作开展难度大, 就需要成立一个专职部门专业针对这一块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2.2 改革落后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体制

目前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体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工作涉及面还有很多的空白和漏洞, 这就需要我们查漏补缺。依照当前的农机使用形势, 分析出其中的农机使用特点, 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让农机安全监理你能够普及到农机使用的方方面面;细化工作职责, 定位定岗的落实工作制度, 注意内部人员的操作手段,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 做好内部管理工作;注意工作细节, 能调节的、能教育纠正的就不要动用法律手段, 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监理工作的支持度, 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农机安全监理思路体现;做好农机安全监理的资金和技术保障, 将财务管理和技术研发这两部部门划分出来, 减少安全监理的工作压力;全面保障农机安全监理的硬件设施。

2.3 注意处理好公共关系

农机安全监理既是一种法律手段, 也是一种服务手段, 笔者认为其职业衍生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机操作培训等一系列的服务, 国家赋予其的执法权利也是为稳定农机安全服务的。因此, 在工作中, 我们的监理人员一定要处理好公共关系, 以服务人员的态度和执法人员的职责去执行各项工作任务, 处理好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以心相交, 耐心的为他们讲解农机操作知识、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 千万避免以暴力执法, 抬高身价, 当了老百姓的“爹妈”, 要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

2.4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

上一篇:会计大学生个人的简历下一篇:致敬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