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有感

2024-09-22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有感(精选8篇)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有感 第1篇

徐长青报告有感

新湖南路小学 王丹

2016年12月22日下午有幸听了徐长青校长有关简约教学法的报告,受益匪浅。先不说报告的内容,单就徐校长生情并茂的演讲方式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近乎脱口秀似的演讲让我似乎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一会感觉像在看浙江卫视的华少主持的电视节目,徐校长不经意间的幽默又感觉是到了德云社,让人百听不厌、听后意犹未尽。

徐校长所追求的简约是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徐校长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结合我现在任教的六年级,深感“三不教“说到了老师的心坎里,到了六年级就是有极个别的学生无论怎么讲、讲多少遍,学生都理解不了,既然是这样我们作为老师的为什么还要纠结呐,该放则放。而有些知识点例如说:“统计、可能性”六年级的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而我们老师又非得吐沫横飞的细细讲解。而教学情境的设置也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认知。同时,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简约还表现在教室的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简约教学提倡语言简练启智、有趣味性。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丰富的内涵,因为简练的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提炼和逻辑的提升。

徐校长的报告有如醍醐灌顶,让我对于怎样上好课,教好学生顿开茅塞,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积极思索,主动向前,并且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学习,学习如何促进孩子学习的法子,研究法子,创造法子,应用法子,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有感 第2篇

走进大师们的课堂,犹如出风拂面,让人清新而又自然,感觉名师们的课堂就是那样简约而又新颖。

上午,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给我们介绍了他的成长经历和教学风格,并向我们做了《让教学再简单些》的专题 报告,下午到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进行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其中徐长青老师亲自为我们国培数学班的学员们上了精彩的一堂课。“简约而不简单!”徐长青老师今天应该给我们每个学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了徐老师的课后,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大师就是大师,与众不同,他的课听起来是那么幽默,真是视觉与听觉的享受“大餐”。肢体语言异常丰富,特有激情,以至于现在我都怀疑徐老师定是学过小品、东北快板什么的。他的小品式、哑剧式、魔术式、快板说书式的课堂,简直就是艺术表演!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享受数学课堂带给他们的快乐,给学生和听课教师都留下了简约的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丝毫没有留下教育的痕迹。

《重复》这节课设计思路巧妙,用游戏贯穿整节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游戏的进展而进行积极探索,最终自己构建了知识。这节课仿佛就是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个情景,徐老师充当了导演的角色,而学生却无疑成了最出色的演员。让我领略了“自主学习”的魅力。徐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他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环节他都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

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而快乐的课堂:它是教师个性化教学思想光辉的折射;它是数学学科本身逻辑、严谨、充满理性精神的魅力凸现;它是“简约而不简单”这样一句流行语的生动注解。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 第3篇

2008年,红桥区政府、区教育局成立“徐长青工作室”,同年,徐长青明确提出了“简约教学”模式,使自己长达十年的简单教学研究在众多专家的认可下实现华丽转身。如今,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模式更加成熟,“徐长青工作室”成员的足迹遍布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模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百度搜索“徐长青,简约教学”和“徐长青工作室”,分别会得到约11700条和12000条结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徐长青的影响力。本期“报道”栏目,让我们走近徐长青和他的“简约教学”。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被称作自然科学之父。步入新世纪的今天,它同样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精辟论述,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数学的重要。从学科本质来讲,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对小学生加强数学文化修养的教育,无疑对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数学及其他学科, 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很多人眼中, 数学课是照本宣科、死气沉沉的, 很多学生也因此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 但徐长青能通过自己的“秘密武器”, 把数学课变成轻松诙谐的“小品”, 让孩子们回味无穷。这个“秘密武器”就是他的“简约教学”。

什么是“简约教学”

在徐长青看来,“简约教学的思想内涵就是教师要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唤醒每一个心灵,启迪每一个智慧,实现每一个成长。”“简约是数学教学的一种理性回归,如果我们的数学走向简单,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好的数学教育应秉承一句话: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让我们的教学从简单开始并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简约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回归和沉淀,简约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简约更应成为一种数学教与学的基本方式,这才能真正做到返璞归真,从起点看教育,立于本源的审视,实现追求人本的高效教学。”“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

在徐长青看来,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应该追求朴素灵动、正本清源、返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使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有效、愉悦、凝练。简约教学是指运用一定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期待课堂简洁、明了、凝练、深刻,以求达到自然、高效的教学观点与方式,其核心指向用报道本刊视线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

首先,简约是一种规律,是一种回归和沉淀。徐长青提倡教学应在简约中呈现。他认为在简单的教与简单的学的过程中,师生会产生一种轻松、幸福、愉悦的感受,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践中,去掉浮华与喧噪的简单,留下的是沉淀的文化内核。这符合“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剔除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的数学教学规律。教师要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的放弃,而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沉淀出深刻的文化内涵。

其次,简约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徐长青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结论、思想与方法的传递。教师用最简单的方式和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诉求,追求多样化中最优化,追求表达陈述方式的简明化,都是数学学习思想与方法的延伸。

最后,简约应成为一种数学教与学的方式。徐长青认为,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来看,构建简约化的课堂是学科本身的需要,数学学科特点就是倡导简约:公式、定理的简明,解题思路的简洁,符合书写的简单,语言叙述的简练,计算方法的简便,过程认识的简捷,等等。数学知识本身是朴素且崇尚简约的,这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式也应是简约的。

在何处实现“简约”

一是教学情境应简洁、真实,充分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地知识和学习经验产生联系,激活个体认知。同时,“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同时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新的障碍,情境的简约会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体验与交流活动中,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情境简约化的过程,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应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因为这样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徐长青以“老师旅游期间接到学校电话后要通知给每个学生”这个常见的联络网的设计为例,学生有兴趣、有经验,而且活动明确、简洁,故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而教师提出的“要最快”的要求后,又形成挑战性目标,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活动中蕴含的优化思想,又丰富了情境的内涵,体现了情境的价值。

二是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抓住主旨内容建构知识系统。

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故而,“简约教学”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即有针对性的“少而精”的选择。重组教材,同时巧用材料,做到一材多用,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出自己的极致作用。

如:教学“分数意义”一课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深刻理解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确切含义,徐长青做出以下设计: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后,教师让学生在读出分数,说出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和它的分数单位的个数时,突然出现具有挑战性思维的残缺分数(即只有分母、看不清分子,或只有分子、看不清分母的分数)。面对残缺不全的分数,学生们茫然不知所措,在尝试读出几分之几的时候教师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促使学生大胆地说出分数单位是几分之一,不知道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从而使学生自觉的发现“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 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使学生对分数有了深刻的认识。

正是方法的多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自己。而多样性的选择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是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主线明确围绕主要认知矛盾展开多层次教学活动。

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简约教学”强调过程的简化,活动的简约,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可能的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注意层次性,每个环节的活动都开展得深入、充实,不流于形式,强调有实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的呈现,许多教师组织学生经历测量、填表、计算、总结出圆周率以后,练习时间所剩无几,常常不能按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许多学生也在活动的忙乱中掉队。针对于此,“简约教学”是这样设计的:教师用系有线绳的小球在空中旋转出圆形的轨迹,并让圆逐渐变大,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出的圆的大小和教师手中的线绳的长短有关,即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直径的大小有关;而且圆的半径和直径越大,圆的周长也越大的现象。进而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圆规比测、绳量比较及相关数据查询等方法,进行实践探索,在大量的现象中,得出“同一个圆里,周长可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假想;进而利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引出祖冲之和他的巨大数学贡献,将圆周率的知识以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文献检索的能力,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活动形式的简单、可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改过去课堂中由于复杂的过程与环节,教师与学生忙个不停,在匆忙中无果而终,最后导致背公式去解题的局面,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四是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关注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应朴素、灵活。朴素能使学生明白的参与学习,灵活能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并选择适合的方法。“简约教学”提倡教学的多途径,关注认知的差异性,追求以多样化的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三年级“重复”一课时,由于是“数学广角”内容,渗透集合思想,在教学和学生的理解上均有一定的难度。为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一数学思想,而不是去记忆数学公式,徐长青就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场景中去获得自己最为个性化的体验,生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独特感受。如:隐藏人数的“理发师的故事”活动、渗透“一一对应思想”的“抢椅子”游戏活动、“到底是几个人”的人数悬疑活动、“呼啦圈里的人数”的创造性活动、“减去的1是谁”的思辨活动、“名字到底贴哪里”的还原信息的活动、“给爸爸找位置”的社会调查活动等。正是这些离学生最近的、和经验相关的、人人能参与其中的而又不断产生矛盾冲突的小活动,促使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合作交流、经验借鉴、肢体表现等多种方法,主动探索求知,让每个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集合思想有了了解,并促使每个学生都情趣盎然的参与到活动中,得到深刻的感受。这节课的课后,学生激动的告诉老师:“我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

五是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让评价为学生精彩人生导航。

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渗透学习方法,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个性思维而不仅仅是用结果来评价。要充分考虑到评价造成的学生自我认同, 以积极评价为主, 准确简明, 对一些问题与错误应真诚地给予学生引导性评价, 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

如:当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时,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给学生呈现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并承认学生主动的、个性的思维的价值。“你的想法很好,给了大家启发。”“你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角度。”“你的想法有道理,但你能从其他同学的启示中再完善自己的想法吗?”教师要丰富评价的内涵,以简明、真诚的评价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六是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用语言活动唤醒学生的思维、实现启智。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一种凝练,同时好的语言也在唤醒思维。“简约教学”提倡语言简练启智,有趣味性,数学语言的简练正是一种追求深刻、朴实、精炼的语言倾向。在“简约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尽可能少的话语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丰富的内涵。简练的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提炼和逻辑性的提升。

如:在教学“重复”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集合思想中“每个元素在不同的位置所表示的含义不同”这一难点,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概念。教师结合语文教学,以“既……又……”、“只……没……”、“既不……又不……”三组关联词来贯穿教学的始终,将在集合圈中不同位置做出了区分,将学生的思维激活,由“一一对应关系”引向“一多对应关系”,充分理解了集合概念的本质,简单易行,语言精炼,容易理解,达到很好的效果。

七是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 优化教学时空、实现效益最大化。

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因素, “简约教学”同样关注媒体的使用, 在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优势时, 强调三个不能代替, 即“不能代替黑板”、“不能代替操作”、“不能代替想象”。同时强调使用中三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师生操作”、“有利于过程优化”、“有利于资源拓展”。从中可以看出媒体的使用要有针对性, 并应简单实用。避免出现有的课上教师过度使用媒体造成学生视听疲劳, 过多的模拟演示抑制学生想象力, 以及过多的设备使用造成教学准备的繁琐与复杂, 为教学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的现象。

“简约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因而,在实施“简约教学”中,徐长青紧紧抓住小学生乐于参与的特点,将“困疑”(困难和疑点)作为切入点和教学的核心所在,设计组织操作、研讨、游戏和竞赛等活动,促使人人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创新”为特点的“简约教学”模式。

在这一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轻松活泼,积极主动,能逐步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法服务于学法,学与教相辅相成,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脉络分明,同寓于探索知识的活动之中,徐长青将其概括为“双主线简约互动”教学模式。

简约式双主线互动流程图如下。

在这个模式实施过程中,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不能截断或割裂。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这一教学链的使用也具有往复性。它可以小循环使用,即研中探、练中探,鼓励学生试探、实探、再探,促使思维不断攀升;大循环即探中问、研中问、练中问、创中问,由问题的解决引发新的问题,形成基于问题研究的学习思想。故而,本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它注重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同时更关注对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的把握与处理,提倡教与学双方角色配合上的默契,活动上的简单,揭示中的明了,即教师教的简约,学生学的简约。在这一模式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一个学生没有活动,没有“做”,就不会形成学习策略,数学的学习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自觉的、主动的进行问题的探究、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完成。

在“生疑”环节,实施要点是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生疑。根据教学内容常常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的问题。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问题是思考的起点,但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它的目标指向常常是: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在“探疑”环节, 实施要点是激发大胆猜测, 引导学生探疑。在学习中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做预测, 而后通过实践活动, 即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 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的问题, 或者形成引人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 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进而,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 特别鼓励学生的独创性。这一阶段, 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深刻体验, 遇“迷路”的学生, 不要马上给方向, 而是给一个“指南针”, 让学生自己试着定方向。对“走错”的学生, 也不要马上否定, 要尽可能多的肯定其思维的合理成分。

在“议疑”环节,实施要点是鼓励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议疑。对所研究的问题,建立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使用交流,促使其思维向多元化、复合化发展,可以开展“分组分群”式的小组学习,还可以采用“你一言我一语地群起而攻之”式的辩论性学习,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思维不断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

在“解疑”环节,实施要点是灵活选择练习,促进学生解疑。练习设计应是多层次的、有目的的、富有现实性的,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有层次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环节可以灵活的嵌入其他环节中,形成练中问、练中探、练中研的情况,适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也是对探究方法和结果的检验。练习中不应只关注结果的呈现,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呈现。为达到某一目标,可以实施单项练习、综合练习、分层练习、分组练习等形式。

在“疑疑”环节,实施要点是鼓励创造反思,引导学生疑疑。课将结束时,教师应以开放的题目,引发学生灵活的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敢于突发奇想,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采用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或复合性和思辨性较强的题目。课的报道本刊视线结尾,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需强调的是,这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设问、发问、想问题的习惯,能否最终解决问题已不是最重要的(受多种条件限制,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这五个要点反映了在“简约教学”中通过适合学生的、在经过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困疑”而不断深化的培养学生深刻思维的路径。这表明“简约教学”不仅是崇尚形式上的简单,还追求思维上的深刻,更注重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的形成。总体来说它在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认知过程的优化,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简约教学”的应用策略

徐长青将“简约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激发参与阶段、引导探究阶段、鼓励创新阶段。各阶段的侧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自觉的展开学习活动,并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融合升华、引发创造。

在激发参与阶段,一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情境性策略。即将学习目标、研究问题以情境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问题往往来自于认识,来源于情境。生动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至于情境中的研究,更具现实感,也更易于儿童接受,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二是基于贴近儿童生活的趣味性策略。即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人物、故事作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参与。如:讲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动化,用6个机器猫代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中括号、小括号,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演绎出四则运算的规律。徐长青是这样设计的:出示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机器猫,让学生依据机器猫胸前符号特征,起了“加加”、“减减”等名字。再引导他们找出一对对好朋友,认识到“整数、小数四则混算”的规律与“整数四则运算规律”完全一样。因为形象、生动、充满趣味感,学生对运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了一节生动和有效的计算教学课。

三是基于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即采用挑战性较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启发、激发学生大胆猜测,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想挑战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为学生大胆实践提供可能性,使其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与愿望。如:在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让学生出数,而后判断能否被3整除,越出数越大,学生给出二十多位数时,教师仍对答如流,为什么呢?这种悬念的设置,使学生很快进入独立探索与发现的实践活动之中,自觉开展学习活动。

在引导探究阶段,一是基于活动参与策略。即教师将数学学习内容转化成数学活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亲身实践活动中了解和理解数学的价值,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独特见解解决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重要命题是:“活动是人的特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责任心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是在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如:在讲授“不等式的解集”时,为了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并记忆不等式解集的规律,就利用形体做数轴,组织学生自编口诀和形体操,学生们非常投入,“你算我画,你编我做”,用他们充满智慧的脑瓜很快编出来各种各样的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来集中,小小大大一场空。在简单质朴、朗朗上口的口诀背后,学生们自主的体验、发现,受益终生。

二是基于自主选择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与途径,提高学习方法的针对性。这一策略明显的指向学生个性的培养。如:在讲授“圆锥的认识”时,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有的人用沙,有的人用米,有的人用水,有的用圆柱量,有的用圆锥量。有些人在操作后,自发的合作起来……不同的方法,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在悄然议论到大声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了,兴奋之中又开始求教他人的方法进行验证。由独立到合作,由个性到共性再回到个性,他们在探究中成长,合作中提高,选择中成熟。

三是基于容忍“暧昧”策略。即教师以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思维,哪怕是错误。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阶段的必然性。敢于以“暧昧”的形式不予评论,而给学生以自由的思维空间,真正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思维。不让教师的结论为学生的思维划上句号。如:在讲授“圆的周长”时,求A路径和B路径哪个长?学生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把渴望的目光投向教师,这时,教师没有表态,因为教师一表态,那几十个小问号就会聚缩成句号,意味着思维的停止。就这样,在争执中,学生开始试图说服别人了,终于意见统一了,他们真的明白了。

鼓励创新阶段,一是基于发散辐射策略。即教学中采用问题、方法、答案多元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求变,保护学生思维的个性,提高创造力。由思维的发散,多种思维的共存,进而引发思维共振、思维互助以使思维向合理、最佳、理想的状态发展,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如:在讲授“圆的面积”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转化方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只要是和已有知识发生联系就可以,在借助多个不同图形的面积推导出解决圆的面积的方法,创造性地求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后,学生们相互验证,相互比较,从而加强了对圆的认识。

二是基于捕捉灵现策略。即非常规性问题、设想,进而引发探究,形成独特思维的活动。将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而又不为众人承认的想法转变成现实的方法。这是一种教学艺术的体现。创造性思维具有多方面特点,其中“越轨性”就是较为明显的一个,在思维过程中勇于破除思维定式,不拘于常规束缚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性。这样的思维火花,稍纵即逝,故而,徐长青在教学中,注意倾听学生发言,观察学生行动,及时捕捉思维的一闪念,充分开发它的价值和创造力。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时,多种推算方法出现后,报道本刊视线有一名女生苦于没有方法,生气地将纸拍在桌上,喊着“撕了算了”,这一看似违反课堂常规的现象却包含着巨大的创造的潜力,撕怎么不行,试试看!在大家的实践下,新的方法产生了,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用有的听课教师的话来说,太简单了,顺着学生的需求来做(教学),比按着教案来教顺手多了,课堂真轻松。学习结束后,学生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40分钟的时间过得太快了。

三是基于行为反审策略。即促使学生以自己的学习行为作为对象,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反观自身,力求保持创造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在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寻求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启示,是一种培养创造思维的有效策略。反思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否定中去肯定,对思维的创造性培养是有巨大帮助的,往往能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创造力。

还原“简约教学”的本色 第4篇

下面,我以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还原“简约教学”的本色,让数学课堂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一、让教学内容简约厚实,真正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摇篮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不能面面俱到、浅尝辄止,而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习惯和心理特征等情况出发,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安排。

如教学“认识整时和半时”一课时,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7时上学→8时上课→9时半做广播操→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根据教材,我这样设计教学:(1)创设情境引出钟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钟面;(2)介绍新朋友——小明,课件出示他一天的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半时;(3)进行分类对比活动,理解整时和半时,并让学生观察钟面,总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小窍门;(4)进行“拨一拨”活动,即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拨出老师给定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这样设计教学,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让教学目标简单明了,真正落实到位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设置的目标高且多,就会让学生眼花缭乱,顾此失彼,迷失方向;反之,每次的教学目标制定简单明了,就会使学生学必有所得——清楚地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既能使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又能从中体现教师教的智慧——制定教学目标做到科学、适当、简明。

如教学“认识整时和半时”一课时,我设计以下的课堂教学目标:(1)由“滴答”声引出钟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钟面;(2)在认识钟面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3)通过观察与动手“拨一拨”的活动认读整时和半时,使学生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小明一天的活动时间;(4)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的习惯。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以知识与能力训练为基点和原点,循序渐进,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其充分地落实在过程与方法之中,真正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让教学设计简单有效,真正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工具

我曾听过很多公开课,这些课的教学设计真可谓花样百出,所谓的环环相扣实则是一个热闹紧跟着一个热闹。实际上,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都应是为了学生更真实、更方便、更有效地进行学习,而复杂、繁琐的教学过程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使学生不仅不能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而且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形成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大力提倡简化,回归课堂教学的真实、自然、朴实,追求简捷流畅的学习路径和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的流程。

如教学“认识整时和半时”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通过“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引出钟表,激发学生想要认识钟表的兴趣;然后以小明一天的活动时间为主线,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和半时;紧接着对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归纳出整时和半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分针和时针的指向,总结出辨认整时和半时的小窍门,深刻认识整时和半时;最后开展“拨一拨”的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这节课看似上得简单,但是却把数学教学精良化了,真正摒弃了那种活而不实的现象。

四、让教学手段的选择简捷实效,去掉修饰和浮夸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普遍进入我们的课堂,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等优点,既能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和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又能促进学生的体验、想象和思考。所以,课件制作要力求图片精彩、画面清晰、布局重点突出,避免无效信息的干扰,并减少文字数量,以保证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内容。

如教学“认识整时和半时”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展示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字、指针和格子,再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12个数字在钟面上围成一圈、时针又粗又短、分针较细较长。在认识整时的过程中,同样通过图像(时针指向某个数字,分针指向12)闪烁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认识半时的过程中,也是通过图像闪烁和动态演示的效果,让学生注意到此时的分针指向6,而时针指向两个数之间,使学生在动态演示中明白按顺时针顺序过了几时就是几时半。这样通过多媒体这一简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时间”这个知识点,特别是“几时半”这一抽象的知识,架起了一座数学学习的桥梁。

五、让教学语言简洁深刻、清晰明了,真正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工具

“话不在多,到位就行!”简练是教学语言的本色。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简练深刻,即问题语言要导向明确、过渡语言要自然流畅、评价语言要扼要坦诚……字字句句都要给学生以明亮清澈的感觉。根据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特点,教师还要巧妙使用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的特殊功能表情达意,暗示学生规范学习行为,集中注意力听讲。

如教学“认识整时和半时”一课,在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我是这样提问的:“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这些数字是怎么排队的?”在认识分针和时针时,我编制了“又粗又短是时针,较细较长是分针,分针快快向前跑,时针慢慢在后跟”的顺口溜,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分针和时针的区别与特征,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在学生认识整时和半时后,要转入整时和半时在分针与时针指向上有什么不同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整时和半时在读写上是不一样的,那么在钟面上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样使学生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钟面上,很快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之处,总结出了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小窍门。

除此以外,板书也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对准确表达和理解知识、加深记忆、突出教学重点有积极的作用。如教学“认识整时和半时”时,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认识整时和半时

整时 半时

[下午4时半][9时半] [下午4时][12时][8时][7时]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6,时针在两个数之间,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板书的精心设计,不仅浓缩了教学内容,而且发挥了其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约的数学课堂,剔除喧嚣与华丽,最终变得简单而美丽。简约的课堂教学虽简单,但脱离肤浅,而成为一种风格、一种气质、一种内涵、一种深刻。请还原“简约教学”的本色吧,让数学课堂教学简约而不简单!

徐长青简约教学讲座 第5篇

作者:卢国锽 来源:隆安教育论坛 发表:2011-04-12 22:25 我要评论

徐长青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09 年成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首批学员。现为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会会员。曾历获区、市及全国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先后获得天津市“三育人” 标兵、“九五” 立功奖章、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带头人、天津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年,天津市红桥区政府、教育局设立了“特级教师徐长青工作室”。近年来,效力于“简约教学” 的探索,出版了专著《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

我所追求的简约是什么

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课改初期,我针对学生缺少数学兴趣、惧怕数学、数学学习能力低.下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教师有效干预策略。学生“最近发展区” 的两个发展水平即学生独立探究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提出“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三不讲” 在课堂上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活动得到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如何使学生从“学数学比较难”、“学数学很枯燥” 的认识走向“学数学很简单,学数学很容易” 呢? 在与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大师言简意赅的话语给了我新的启示: “ 数学简单,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数学好玩,都来学数学”、“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对呀!简学,如果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向简单,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如果我们的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世界,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进行独特体验、个性认知。这不就是一种真实、自然、以人为本的学习吗? 在思考和梳理的过程中,一个崭新的理念在我的脑海形成: “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走向简约教学。简约追求的是朴素灵动、反璞归真,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内容选择、活动细化、结构设计、媒体使用、方法指导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地放弃。简约是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结论、思想与方法的传递,用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追求多样化中最优化,追求表达陈述方式的简明化,都是数学学习思想与方法的延伸。简约应成为一种教与学的方式。从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来看,实施简约化的课堂是其学科本身的需要,因为数学学科的特点就是倡导简约的,公式、定理的简明,解题思路的简洁,符合书写的简单,语言叙述的简练,计算方法的简便,等等。

简约教学简在何处

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境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认知。同时,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情境的简约化过程,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其与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应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如在教学“ 打电话” 一课时,就以“老师在旅游期间接到学校电话,并要把电话内容通知给每个学生”,以这个常见的联络网设计为.例,学生有兴趣、有经验,提出的要“要最快” 的要求后,又形成挑战性目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活动中蕴含的优化思想,又丰富了情境的内涵,体现了情境的价值。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内容应抓住本旨内容建构知识系统,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简约教学的目标。故而,我们提倡适度、适量的原则,即有针对性的“少而精” 的选择。重组教材,同时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一景多回,使学习材料与情景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如教学“分数意义” 一课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作出了以下设计: 让学生体验用折纸表示分数的方法; 用生生交流方式,说说折出的分数,等等。方法的简朴和多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多样性的选择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过程应主线明确,围绕主要认知矛盾展开多层次教学活动,简约教学强调过程的简化,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动环节注意层次性。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许多教师在学生经历测量、填表、总结出圆周率以后,练习时间所剩无几,而且常常不能准时下课。我在教学设计时是这样体现的: 引导学生采用圆规比测、绳量比较及相关数据查询等方法,首先提出“同一个圆里,周长可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的假想,进而采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引出祖冲之和他的巨大数学贡献,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文献检索的能力。而在掌握了圆周率后,学生尝试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活动,一改过去课堂中由于复杂的过程与环节,教师与学生忙个不停,在匆忙中无果而终,最后导致背公式去解题的局面。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应关注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方法应朴素、灵活,朴素能使学生明白地参与学习,灵活能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并选择适当方法。如在教授三年级数学“重复” 一课时,由于是数学广角内容,渗透集合思想,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如故事活动、游戏活动、悬疑活动、社会调查等,通过自我体验、合作交流、经验借鉴、肢体表现等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从不同角度对集合思想有了了解,并促使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师的教学评价应渗透学习方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个性思维而不仅仅是以结果来评价。要充分考虑到评价造成的学生自我认同,以积极评价为主,准确简明,即使对一些问题与错误,也应真诚地给学生以引导性评价。如当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时,不急于评价,而是给学生呈现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承认学生主动的、个性的思维价值。“你的想法很好,给了大家启发”。“你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角度”,等等。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简约教学提倡语言简练启智、有趣味性。用尽可能少的话语来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表达丰富的内涵,因为简练的表达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思维的提炼和逻辑的提升。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简约教学在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的同时,强调三个不能代替,即“不能代替黑板”、“不能代替操作”、“不能代替想象”。同时强调使用中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师生操作”、“有利于过程优化”、“有利于资源拓展”。媒体的使用要求针对性,并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使用造成视听疲劳,过多的模拟演示抑制学生想象力,过多的设备使用造成教学准备的繁琐与复杂。

简约教学的应用策略

从激发学生参与,引导学生释疑,启发学生创造三个角度找寻具体本模式的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即激发参与阶段、引导探究阶段、鼓励创新阶段。各阶段的侧重有所不同,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主动、自觉地展开学习活动,并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补充、融合升华、引发创造。激发学生参与有哪些策略呢? 首先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情境性策略。将学习目标、研究问题以情境方式呈现给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生动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是贴近儿童生活的趣味性策略。即,以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人物、故事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参与。如我在讲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设计成用6个机器猫代表“加”、“减”、“乘”、“除” 四则运算及中括号、小括号,用它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演绎出四则运算的规律。因为形象、生动,因而充满趣味感。再其次是设置教学悬念的启发性策略。即采用挑战性较强,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猜测,为学生大胆实践提供可能性。如在讲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时,教师让学生出数,而后判断能否被3整除,越出数越大,学生出到20多位数时,教师仍对答如流。这种悬念的设置,使学生很快进入独立探索与发现的实践活动之中。那么,引导学生释疑策略有哪些呢? 首先是活动参与策略。即教师将数学学习内容转化成数学活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见解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不等式的解集” 时,为了形象、生动地使学生理解并记忆不等式解集的规律,我就就利用形体做数轴,组织学生自编口诀和形体操,学生用他们充满智慧的头脑很快编出了各种各样的口诀。其次是自主选择策略。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并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如在讲授“圆锥的认识” 时,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学生在悄然议论到大声讨论的过程中问题解决了。再其次是容忍暧昧策略。即教师以一种宽容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个性思维,哪怕是错误,给学生自由的思维空间,真正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思维,而不是用教师的结论为学生的思维划上句号。教学中,还要有启发学生创造的策略。小学生的创造,很大程度上是指知识的“再造”,方法的探新,结果的求异过程。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展示自我个性、独特见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心理品质。发散辐射策略。即教学中采用问题、方法、答案多元开放的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求变,保护学生思维的个性。捕捉灵感策略。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倾听师生发言,观察学生行动,及时捕捉思维的一闪念,充分开发它的价值和创造力。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 时,多种推算方法出现后,有一名女生苦于没有方法,气急败坏的将纸拍在桌上,喊到“撕了算了”。撕怎么不行? 看似违反常规的现象,却引出了一种新方法。行为反审策略。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反观自身,在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寻求新的方法,得到新的启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否定中去肯定,对思维的创造性培养有巨大帮助。

简约教学模式及实施要点

我紧紧抓住小学生乐于参与的特点,将“困疑” 作为切入点和教学的核心所在,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法,鼓励发现;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创新” 为特点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见下图)。

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这五个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它可以小循环,也可以大循环。在这一模式中,强调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现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有以下的实施要点: 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生疑。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提出、发现问题,根据生活情境,解决问题的需要设置问题,根据学生在学习、讨论、研究中的发现引出问题。有时教师也可让学生仅仅根据学习任务或待研究的小课题,自己设计相应的问题。最好不要把问题设计成一问一答的简单交流,应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及情境性。激发大胆猜测,引导学生探疑。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对所研究问题的结果作出预测,而后通过实践活动,即通过类比、实验、对比、观察、联想、归纳、化归,形成更数学化、更抽象的问题,或者形成引人探索、有希望成立的猜想,或者分解成更小、更具体、更可操作、更熟悉、更清晰地表现出递进层次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这一阶段,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究,对“迷路” 的学生,不要马上给方向,而是给一个“指南针”,让学生自己试着定方向。对“走错” 的学生也不要马上否定,要尽可能多地肯定学生思维的合理成分。鼓励合作交流,促使学生议疑。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当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弱、合作能力较低时,教师应深入小组参与议论、逐步引导、激发辩论。灵活选择练习,促进学生解疑。练习设计应是多层次的、有目的的、富有现实性的,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练习,有层次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这一环节可以灵活地嵌入其他环节中,形成练中问、练中探、练中研的情况,适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创造反思,引导学生疑疑。课将结束,教师应以开放的题目,引发学生灵活地使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

1、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退中的数学教学中的话)

2、在特殊中猜想,在一般中找规律。

3、要给孩子闭上眼睛思考的时间。

4、许多孩子还在思维的路上。(课堂用语)

听徐长青老师的课有感 第6篇

今天有幸认识了全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徐长青老师,并观摩了徐老师的《重复》一课。课前创设情境,通过把名字写在小纸条上这样一个互动,让学生既放松了紧张的心情又找到了学好这节课的信心。其精心设计的数学故事,精彩的剪刀石头布、抢椅子游戏,精妙的“数学二环”。每一个细节都给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让我佩服的是徐老师的课堂语言。整节课,徐老师就象一个顽皮的孩子,与学生一次次“耍赖皮”。“逼”着学生自主寻求答案、说服老师。总的感受如下:

一、“啥也不懂”的老师。

课始,老师讲完《理发师的困惑》这个故事后,问:“他很纳闷?怎么会纳闷呢?老师也纳闷啊,明明是两对父子,怎么只有三个人呢?”老师边问边用手指头表示人数。

剪刀石头布游戏与抢椅子游戏后,老师让参与的学生站起来,而且专门强调请参与的7个人站起来,可站起来的学生数来数去都是6个,这时徐老师孩子气地说:“明明玩时是7个人啊,剪刀石头布游戏是4人,抢椅子游戏是3人,4+3=7人啊!”

在这两个环节上,徐老师俨然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孩,脸上“写”着大大的问号。“害”得学生急得一次次向老师解释原因,“逼”着学生逐渐完善自己的理由,也渐渐实现了教者预设的目标。教师的“啥也不懂”使得学生完全处在主动探究的境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

二、“爱耍赖皮”的老师。

徐老师安排参与剪刀石头布游戏的学生将名贴(写有学生姓名的纸条)贴在黑板上,那个参与了两次游戏的女孩将名贴贴在两个集合圈的重合处。徐老师偏要往左边拿,不让女孩放在重合处,女孩将名贴放回原处,老师又拖走。一直到女孩和其他学生用好多理由说服老师,老师用呼啦圈套一下才同意那个女孩将名贴贴在重合处。

贴抢椅子游戏名单时,那个玩两次游戏的女孩不再到前面贴,徐老师偏要她来贴,女孩和所有学生都说不需要贴了,老师又让学生说出理由后,才装着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原来真贴上了!”用圈套了一下右边,让所有学生看到右边圈里也是三个。现在总该结束了吧?可徐老师偏不!此时的徐老师就象一个倔强的、爱耍赖皮的孩子,故意要“为难”那个重复游戏的学生:“你玩了两次,我就要你再来贴!”女孩只得回到位置又拿了一张名贴上来,她既不想违背老师的意愿,又想坚持自己的观点,竟聪明地将第二张名贴压在第一张的上面。听课的老师掌声雷动,为学生的精彩表现也为徐老师的智慧设计而喝彩!

三、幽默风趣的老师。

当老师硬逼着学生必须站在两个圈里,必须符合玩猜拳游戏是4人,玩抢椅子游戏是3人时。徐老师说:“你们别耍赖皮,要说服老师才行!”说完老师故意离开,背对着学生。当学生将两个圈重合一部分,让那个玩了两次游戏的女孩站到重合部分中时,一起观察两个圈时,徐老师指着站在两个圈重合部分的女孩说:“敢情毛病就出在那个词‘既„„又„„’上,敢情毛病又出在你身上!”徐老师安排学生将呼啦圈竖起来重合放好时,问:“这象什么?”学生回答:“奥运五环。”师反诘:“你们不识数啊?”学生都笑了。师又说:“那给这个起个名吧!”由奥运五环学生轻松起名:“数学二环!”

将呼啦圈按在黑板上沿着呼啦圈的边画好两个圆环后,徐老师让学生拿下了呼啦圈,这样很自然的从生活中的圈过渡到数学上的集合圈,这时徐老师看着黑板上的圈又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多好的信啊,息在哪呢?”

这些风趣的语言加上怪异夸张的动作,使得所有在场的学生与老师都象是在欣赏一段精彩的相声,而几乎忘记了正在进行的是一节数学课。而这些随口说出的风趣的语句并不具有随意性,每一句都是在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

四、饱含激情的老师。

“快乐地学习,我与数学共成长!”“数学就在你身边,爱数学、爱生活、爱自己的人生吧!”这些饱含激情、鼓舞人心的有如演讲词的话语竟然出自一位数学老师之口?不仅鼓舞了学生,也鼓舞了我们所有听课的老师!

在课的最后,徐老师对“重复”作了数学上的解释,但他的解释不是古板、教条的直接教学,而是用一种拟人话的语气、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进行叙述:“告诉你们,其实他不叫重复,重复只是他的小名,六年后他会长得很大、很帅,他叫集合,六年后老朋友见面时可千万不要不认识他哟!”

徐老师在报告中提到“约而达,微而减。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运用全景数学观,给孩子有效地理解数学的思想。简单再简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节课中徐老师真正践行了这个理念。

学习心得

听徐长青老师“重复”一课有感 第7篇

——听徐长青老师《重复》一课有感 龙港区双树实验学校

孔玲玲

5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实验中学举行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期间,听了全国许多名师的教学观摩课,感受很深,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徐长青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重复》一课,使我有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不禁感叹——“原来数学课可以上的这么精彩”。

徐老师简约的教学风格独具魅力,他语言自然、风趣,虽然是培训的最后半天,最后一节课,可依然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人。这节课给人最大的感受,就在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上,非常有“度”。不断刺激学生,保持课堂的情趣盎然。巧设情境链,逐步建模型 徐老师的课堂,通过设立情境链、问题串、巧妙地引导学生建立对重叠的认知,并建立起集合的初步模型.课始通过理发师的困惑引出重复,通过抢椅子与猜拳游戏的巧妙结合为后续引出“重复”做了充分的铺垫,进而按游戏的分类进入相应的呼啦圈;然后利用“怎么总有一个呼啦圈少一个人呢”的设问,让学生解决“重复参加游戏的人应该怎么进入相应呼啦圈”的问题。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径直把矛盾丢给了学生,自己退到台后,让学生自发探究,此时学生思维达到了最高潮,也达到了这节课最精彩之处。台下掌声一片,为孩子,也为老师。整节课活动、游戏中,矛盾—突破—升华,无出不显现出教师的智慧和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课堂成为创造智慧的场所。

再比如,当把自己两个呼拉圈抬起时,徐老师说:“现在它不是呼拉圈了,而是我们的一种数学思想,谁能帮它起个名字的?”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各式各样的名字也出来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在提升中质疑,生动地向我们演绎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学生由始至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他在上这节课时,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模式,并在此过程中调动逻辑思维能力理解,体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徐老师精彩的课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典范。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宝贵资源。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将对他的认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常常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贴近生活的情景,引领学生在无意识的情景中捕捉信息矛盾,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许多复杂的规律都隐藏在简单的现象背后,这就看我们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它了。徐长青老师要求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化难为易,以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有感 第8篇

研究徐长青从事的教研活动, “徐长青工作室”是一个关键词。打开百度搜索, 键入“徐长青工作室”, 立刻有“百 度为您找 到相关结 果约11200个”的字样映入眼帘。2008年, 红桥区教育局成立了“徐长青工作室”, 首批进修学者共有该区7名骨干教师, 及来自天津市其他区县的50余名教师。现已吸收了三批工作室访问学者, 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百余位骨干教师参与到徐长青老师的“简约教学”的研究中。这是天津市成立的 第一个以特级教师姓名命名的工作室。成立之初, 多家媒体给予了关注, 市、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了支持与指导, 意在探索出一条当前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

徐长青工作室采用自荐推荐、阅档审核、均衡分散、志愿分享、导师引领、团队研修的方式遴选访问学者, 访问期限两年, 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小学数学简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工作室的活动中, 徐长青工作室奉行的是“教学生一天, 为学生一生, 孩子明天的需要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的教育理念, 他们倡导田野研究和行动研究, 将课堂作为研究的场地, 重视课堂实践与课堂观察。徐长青工作室成员大多年富力强, 有积极性, 有创新精神, 他们倾慕于徐长青所提倡的简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又愿意把自己的教学困惑和教学经验拿出来供大家分享研究。活动参与者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即在小学数学学科领域中, 要解决好“教什么, 怎样教, 学什么, 怎样学”的问题。

几年里, 徐长青工作室的成员们更新观念、构建方案、践行理想、升华经验, 相继成长为校、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部分成员成为新一批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学员, 涌现出了多名省教学能手、教坛新秀, 大批教师在国家和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 或在大赛中获奖。他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反思, 用亲身实践向同事们解读徐长青教育思想的内涵。徐长青工作室是课改资源的生成站、 先进成果的推广站、专业发展的加油站和优秀教师的培养站, 是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模式的组织行动机构。

二、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教研 模式

1.导师型小学数学教研模式

模式可视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 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教研模式是对教研活动的一种指导, 在其指导下有助于完成预定的教研任务, 有助于制订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 有助于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在徐长青领导下从事的教研活动, 一方面, 它具有一般教学研究的共性, 即教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 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 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贯穿于教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2) 侧重于微观的、心理层面的研究; (3) 多因素相互交织; (4) 结果的概括性较低。

另一方面, 它又有其独特之处。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三个层次:校本教研、地区教研和省 (或者直辖市) 教研。这也是通常人们对教学研究的理解, 这类教研活动由教育管理机构组织, 对参加者是指令性活动。而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 以徐长青工作室为组织机构, 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不具有隶属关系, 持续活动的源泉完全来自于活动本身的内引力, 我们将其定义为导师型小学数学教研模式。

2.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团队教研模式的理论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呼唤高水平的教研活动, 原有的教研理念、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等需要改革和创新, 以适应新的需求。徐长青工作室小学数学教研模式应运而生。这个研修团体秉承如下理念: 理论熏陶, 提升学员人文素养;实践磨砺, 提高学员的教学水平;课题研究,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展示交流,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是以徐长青“简约教学”的思想为指导的。徐长青认为, 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 追求朴素灵动, 正本清源, 返璞归真, 以真实的呈现突出核心目标, 使课堂教学变得更轻松、有效、愉悦、凝练。故而简约教学, 是指运用一定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的知识与学习经验, 围绕学生“困惑”之处创设情境, 选择内容, 细化活动, 设计结构, 使用媒体, 指导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简约化处理, 以求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 期待课堂简洁、明了、凝练、深刻, 以求达到自然、高效的教学, 其核心指向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故研究中将其 具体操作归纳为“双主线简约活动”, 以求能形成这一观点下的独立教学体系, 并形成对简约教学认识上新的提升。简约教学的内涵是简约, 是一种规律, 是一种回归沉淀, 简约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思考方法, 简约应成为一种数学教与学的方式。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 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在徐长青简约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形成了以“教师组织设计学习活动, 指导学法, 鼓励发现;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探究, 主动创新”为特点的简约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下, 学生的学习轻松活泼, 积极主动, 能逐步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一模式中, 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法服务于学法, 学与教相辅相成, 一明一暗, 两条主线脉络分明, 同寓于探索知识的活动之中, 且概括为“双主线简约互动”教学模式。本模式实施过程中生疑、探疑、议疑、解疑、疑疑五步教学环节是连续的、有序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 不能断然割裂。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 这一教学链的使用也具有往复性。

简约式双主线互动流程图:

参与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教师们, 正是被徐校长所主导的教育活动思想方式所吸引, 有着强烈的把教育活动变成发现与欣赏过程的冲动, 以教学案例为研修主线, 以行动干预为研修策略, 以科研课题为研修目标,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课堂, 品读课堂, 走近教师, 发现精彩, 引起共鸣, 汲取完善教学理论的营养, 实现一线教师执教能力的专业提升。

3.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的组织结构与活动方式

徐长青工作室是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机构, 设有行政部、科研部、活动部、档案部, 由四位首批访问学者牵头分别负责和主持成员管理与活动组织、课题立项与 指导、研修活动设计与组织、资料积累与宣传报道, 并建立了工作室的网站、博客、QQ群以及借助统一教育网平台的远程视频研修系统。这样的组织方式保证了研修活动的有序进行。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的活动方式是多样化的, 主要有上课、听课、评课、讲座、研讨等活动, 工作室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将理论熏陶与实践磨砺融为一体;以课题研究为统领, 聚焦教育教学热点和疑难问题; 以示范引领为特征, 促进骨干教师在名师的引领下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发挥辐射作用;以任务驱动为手段, 引导骨干教师在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 其中尤以走进系列活动影响范围广泛, 带动了一线教师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以2012年3月为例, 3月1日举行了徐长青工作室“十二五课题”开题论证会, 3月15日徐长青工作室走进和平中心, 3月22日徐长青工作室走进西站小学。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 开展诸如同课异构、专题教研和专家讲座等有针对性的活动, 解决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4.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是为了解教学情况, 发现教学问题, 研讨教学改革, 指导教学活动服务的, 通过教学研究促进参与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是对以往教研理论与教研文化的补充和完善, 丰富了已有教研理论和教研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理念引领。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研究活动, 没有行政管理的保障。能够吸引教师参加活动源于徐长青个人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所形成的亲和、幽默、自然、宽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教师以徐校长为导师和益 友, 认同其教育思想并愿意将其付诸教学实践。

(2) 兴趣助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有用, 也适用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在研究徐长青小学数学教研模式中发现, 许多参与其中的教师, 是因徐校长的一次课、一个讲座, 触动了心中蕴藏许久的激情和感动。课可以这样上, 学生可以这样学, 教与学可以这样快乐, 这不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吗?他们怎么能错过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3) 任务驱动。明确研修任务, 制订研修规划, 严格研修路径, 是引导团队成长的重要经验。徐长青工作室的访问学者要在研修中完成“六个 一”的目标:资助一名学生, 承担一项课题研究, 做一次公开课 (异地、300人以上) , 发表一篇文章 (市级以上刊物) , 作一次研究成果报告选讲 (讲座不少于90分钟, 异校, 300人以上) , 带出一支团队 (如, 保定市马克岩简约教学研究团队) 。

(4) 成果激励。2011年, 徐长青工作室已完成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培养了6名“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和多名区级数学名师, 多名成员在全国教学大赛上获得佳绩。2012年, 徐长青工作室在徐校长的指导下又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级课题21项, 涉及多个范畴, 其中包括教师视域、站位、理答、干预的教师行为转变, 学生数学语言、观察能力、数学经验的培养, 数学文化渗透等课堂模式研究。他们先后进行了多次课题研究专题培训、课题交流会, 开展了课题开题专家论证会。参与人员由最初的红桥区, 延展到天津、全国, 教学交流活动遍及天津各区县和全国许多地区, 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无疑, 目睹身边人在研修中获得的成功, 激励着更多有理想、有干劲的教师加入到徐长青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来。至今为止, 徐长青工作室简约教学研修基地校已遍布大江南北, 一个个以工作室成员的名字命名的简约教学团队已经独立开始了研修活动, 为更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实际的可选择的平台。

三、启示

众所周知, 我国由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的在职教师培训, 长期以来面临着教师讲得辛苦、学员学得无精打采的尴尬局面。这与徐长青工作室 “每一位成员都以专业研修作为自己事业上的新起点、新挑战, 虚心学习, 潜心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研究导师型小学数学教研模式, 对改进院校和机构培训针对性不强, 偏重理论教学, 对学习者缺少吸引力, 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等不足提供借鉴。要提高在职教师的培训质量, 就要从教育实际出发,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注重教师在职培训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做好院校培训与校本教研结合

教学的“真问题”不是在书斋中预设和推演的, 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发现、归纳出来的。要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 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提高学校课程研究和拓展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研究, 教学研究的重心就应放在学校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校本教研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徐校长注重教师广泛参与的实用性, 注重教师参与研究的实效性。在没有行政管理命令的现实下, 参与者越来越多, 且热情极高, 从一区到市再到全国,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现象。从根本上讲, 就是切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害, 激发了每位参与教师的成就动机, 使他们愿意主动克服困难, 奉献智慧, 研究交流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3.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有先进教育理念作支撑

现代教育理论浩如烟海, 教育者该如何选择? 没有最好的理论, 只有最适用的教学理论。有徐校长的亲自示范和指导, 已经把简约教学思想演绎成一种教学模式, 有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标准。参与者把其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的座右铭,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学会从整体上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能够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 落实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中, 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上一篇:我喜欢读书初中优秀作文下一篇:游戏化教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