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2024-09-20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精选9篇)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1篇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读体会

美术课标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读必须研究的课题,我精心研读这份凝结着众多同行心血和智慧的文本,有感如下:

一、修订不是否定,而是修改完善

课改十年,我们已经从最初的激情与浮躁,追求课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到今天的成熟淡定,更加追求课堂的实效与内涵。过去我们认为过激的一些改革行为,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我们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来审视美术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美术学科的完善,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美术课程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修订课标也是必然的事情。

这次课标修订定位于“调整、充实和完善”。新的课程标准保持了原有的理念和学习领域,没有进行大的改动。我认为变化不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实验稿本身已经设计得科学严谨,突出了前瞻性;另一方面保持课改方向的一致性,也是为了让一线教师有较稳定的教学观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教学混乱。

二、深化课程认识,表述更为清晰准确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修订后的课程在前言中表述课程性质、理念时,对实验稿做了一些改动,有了更为科学的界定。

1.美术课程的特征

修订后的课标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美术课程的轮廓形象,揭示了美术学科独有的特征属性,也填补了过去的大纲、课标实验稿对学科特性描述的空白。感知、理解属于审美的范畴,视觉形象的创造则需要技法的支撑,这与我们过去所讲的美术课既要有“美(审美)”,又要有“术(技法)”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2.美术课程的性质 实验稿中将美术课程性质定位于“具有人文性质”,这肯定是正确的,但由于很多学科(语文、音乐等)也有这样的属性,因此还不能全面概括美术课程的完整特性。修订后将美术课程性质概括为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比实验稿更全面、更准确一些。凸显视觉性这一特征,更容易实现美术课程发展学生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教育价值。

我特别赞同修订后新增的“愉悦性”这一性质。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应该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得快乐”也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之一。

作为非应试学科的美术课程,我们靠什么来吸引学生?国家课程计划保证了美术课的开设,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坐得住,学得好,这就要靠美术教师善于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来实现了。

尹少淳教授曾指出:“在学校众多面孔严肃的科目中,美术扮演的是一种活泼、轻松的角色,尽管它也有严肃之态,但那不属于它真正的性格。因此,美术学习相对倾向暖性。美术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是丰富多样的,结果也是多样的,难以用简单的正误来评价。”美术活动还具有调节身心的功能,更多的学生期望在美术课上获得表达与放松。趣味是愉悦性的基础。我在本地美术教师的培训讲座中也多次提出美术课要体现愉悦性的教学原则。鼓励美术教师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独特魅力,精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一些游戏、表演、竞赛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学习,以增强美术课的吸引力。

3.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教育者所持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理念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四个美术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关注文化与生活;(4)注重创新精神。

尽管这四个理念不是美术课程所独有的,但应该是在美术教学中倡导和张扬的。其中,“面向全体学生”是新的课程标准新增的和反复强调的。我是这样认为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新目标,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让孩子们受到公平的义务教育”已成共识。就美术教师而言,我们不能只面向少数特长学生,而是“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力,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农村和民族地区学校也要开齐、开足美术课,让每位孩子都享受到基础美术教育的权利。

三、学生素养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课标中所占篇幅最多的就是“内容标准”部分,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美术课标其实就是表述国家对公民在美术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个标准是最低的标准(达标要求),而不是“一刀切”的标准。

与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课标在内容选择上与课程目标更加融合。内容标准的表述更加明确具体,出现了很多定量的具体要求,更具有“标准”的性质。比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识别3种或3种以上公共场所中常用图形的符号。”“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三位)及其代表作品。”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知道3种或3种以上制作的方法,了解工艺制作的过程。”“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制作方式与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知道2种或者2种以上的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以及作品的寓意。”“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 认真研读内容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修订后的课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既注重了美术知识、技能的学科主线,也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功能的拓展,还体现了不同学习活动方式所经历的过程、方法,是一种“均衡式”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规范美术教师在操作层面体现多维的课程目标,克服“裸课”与“裹课”的偏激现象。

四、教学、评价建议更加客观可行

由于师资水平与教学条件的差异,各地美术教育水平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农村学校美术教师感到教材难度较大,内容不适合农村学生生活背景,许多课业难以完成,感到无所适从。针对这一问题,修订后的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增加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的要求,特别提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要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和创造适合当地美术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看出新的课标的教学建议贴近现状,走的是“现实主义”路线。

这一建议给美术教师提供更为宽松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对教材进行变通处理,自主研发一些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我县在探索农村学校实施美术新课程时走的就是这一道路。许多小学兼职美术教师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开发出了“泥塑盆栽”、“树叶小草粘画”、“卵石画”、“种子贴画”、“树叶书签”等系列乡土美术课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公平,也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内容与方法。

修订后的课标在评价建议上也较实验稿更加实际,删去了不易操作的“美术教师评价体系”。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求尽量采用质性的评价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以激励学生为主。的确,与其花很多的精力去搞美术教学质量评价,倒不如多搞几次对学生发展有用的作品展示来得实在。

此外,修订后的课标还十分重视回应美术教师的诉求。为保障美术课的基本教学条件,在课程资源建议中对学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这就为美术教师争取教学条件的合理要求提供了依据。

美术教师是美术课标重要的阅读者和使用者。与实验稿相比较,修订后的课标不仅与时俱进,在概念界定上更加准确严谨,在行文表述上也更加简洁精致、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信能够得到美术教师们的喜爱。

修订后的课标是美术课改十年来的积累与沉淀,凝结了学科专家的智慧,也反映了一线美术教师的愿景,必将引导美术课程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完成美术课程的使命。当然,以一种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任何“完美”的课标也只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还需要在课程实践中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2篇

诸高小学 邹晓妮

我们在山东省美术教研员米海峰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钱初熹教授的组织下仔细地学习了教育部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分为四部分: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从而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新的课程标准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同时标准中增加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这些不仅凸显美术学科的价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明确了美术课程的目标框架:总目标、分领域目标的框架结构。

课程内容上,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内容结合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以“造型?表现”为例,第一学段强调“尝试”和“体验”;第二学段强调“初步认识”、“激发想象”和“创作愿望”;第三学段强调“运用”、“选择”和“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第四学段强调“有意图的运用”、“探索不同的方法”和“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等。在课程内容中,改原先“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建议、评价建议”为“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三个条目。目标更简练清晰,具有层次。对原先教学活动建议中,一些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更加概括描述,工具材料的选择范畴更广,表现方式的限定也更少。对评价要点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并明确“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的各自的描述的侧重点。在知识技能方面,文本中更明确指出“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等等具体的量化要点。

在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建议”上,在以前对学校的资源配置建议的基础上,更在建议的首条就从学生使用的角度进行了更加明确要求:“在美术学习中,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这是从课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调美术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3篇

一、明确方向, 强化引领性

《2011版》在“前言”中开宗明义的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前言”中还提到“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 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 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 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明确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与《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树立科学人才观, 建立以业绩为重点, 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精神一脉相承, 较好地强化了课程标准的引领性。

二、与时俱进, 增强时代性

《2011版》强调思想道德修养, 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和多重功能, 决定了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生首先是社会中的人, 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加以培养, 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11版》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 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目标”中, 增加了“培养集体主义思想道德”“提高文化品味”等内容。这既从宏观方面体现了时代对人才的重新定义, 也从具体方面体现语文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2011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多次强调, 这一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中国在目前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体现。同时, 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的到来, 《2011版》中将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学习方式反复提及, 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如“教学建议”中“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等阐述, 增强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

三、注重素养, 凸显学科性

《2011版》要求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其中多次提到“提高语文素养”, 这一说法区别于《实验稿》中“语文能力”一说。由此可见, “语文素养”的内涵更能突显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实验稿》中“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通用性话语改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验稿》“教材编写建议”中“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等比较空泛的表达删掉了, 换为“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 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 并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 关注各学段之间的衔接”。这样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同时, 相比于《实验稿》, 《2011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并多次强调对当今社会的关注, 体现出了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有利于进一步改变以往语文学习中割裂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空洞分析等现象。《2011版》体现了对时下语文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关注, 针对汉字日渐边缘化的倾向, 增加了识字写字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贯穿所有学段。在具体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这样, 可以为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要求具体, 突出指导性

《2011版》在“具体建议”中, 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分阶段有明确的建议, 符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教师更快的把握教学方向和内容。同时, 《2011版》中突出对听说的重视, 更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避免割裂听说读写的关系, 片面注重读写能力提高的现象发生。《2011版》在“具体建议”中增加了“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内容, 强调要随文学习词汇、语法知识, 这有助于随文学习语文知识的要求更加明晰化, 反对纯概念的、系统的、机械的语文知识的讲授, 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语法讲授意识, 解决了长期以来语法知识的学习脱离文本的现状。在附录中, 一是1-6年级优秀诗文背诵由70首增为75首, 7-9年级由50首增为61首;二是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 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字表中的17字附带部首变体:人 (亻) 、刀 (刂) 、心 (忄) 、水 (氵) 、手 (扌) 、爪 (爫) 、犬 (犭) 、火 (灬) 、玉 () 、示 (礻) 、衣 (衤) 、竹 () 、肉 (月) 、足 () 、言 (讠) 、金 (钅) 、食 (饣) 。这一些具体要求, 便于指导教师教学。

五、语言精确, 体现科学性

《2011版》文字表述较之《实验稿》准确精炼, 如《实验稿》中“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等”, 《2011版》改为“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等”, 虽只多了“生活”二字, 但“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语文”的理念有了充分体现, 其限定义更为明确, 更严谨。又如《实验稿》“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是一个病句, 《2011版》修改为“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准确到位。再如“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很好地阐明了学得和习得的关系, 原文是“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且没有“体会”二字。《2011版》明确提出“问题意识”, 原文中的表述是“主动意识”。提出了“课程内容”, 原文是“教学内容”等。同时, 《2011版》中7-9年级“阅读部分”由原来的15条整理为12条, 在精炼语言的同时, 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涵。在“评价建议”中, 增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原则阐述。文中强调“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 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等内容, 帮助我们更好的将听说读写综合应用于日常教学行动中。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4篇

关键词:词汇教学;课程标准;语言规律;有效性

在中学任教时,我曾目睹很多初一学生面对中小学英语词汇跨度时的无奈,他们只会机械地背词汇,他们对语法概念耳熟能详,却连词性都分不清,运用时经常错误百出。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确保中小学英语顺利衔接呢?

一、音形义用,相辅相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词汇二级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能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音形义用”是一个单词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能相辅相成地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音”是一个单词的语音形式。关于小学阶段能不能系统学习音标,一直存在着争议。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连母语都没学好就学音标会和拼音发生混淆,所以在教词汇时一直采用“示范—模仿”的方法。直到初中,学生才系统地学习通过音标掌握词汇的“音”。这种方法效率低,遗忘率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后续学习。

中国学生对母语的系统学习是从拼音开始的,拼音的作用众所周知,那为什么我们在学习二语词汇时不能先从音标入手呢?

“义”由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构成,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重点关注“形”和词汇意义,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去背。但语法意义模糊不清使很多学生只会默记词汇,但不会运用,严重影响口语交际和书面考核,这是困扰所有学生的难题。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在句子中,词汇才真正具有意义。学生学习词汇时不仅要掌握词汇的意思、搭配和基本用法,还要学会用词汇造句,用词汇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运用中真正掌握词汇的“义”。

二、借鉴汉语的学习方法和进度,正确处理高年级词汇和语法教学的关系

虽然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语法可以缩短学习过程,但是绝不能违背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刚升五年级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英语国家语言启蒙阶段的孩子,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枯燥复杂的语法学习上。更严重的是,教师不仅多用演绎法教学语法,而且还为了迎合考试需要,人为拔高要求,这无疑是拔苗助长。

语法学得好不好,不是看学生记了多少条语法规则,而是看他们在实践中能否正确运用这些语法规则。中国学生在母语环境中成长到小学一年级,才系统地从拼音起步,学习汉语的语用规则,那么,英语教学也可以借鉴汉语的学习方法和进度,语法教学不要操之过急,高年级更不要“重语法,轻词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法二级标准的修订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如果我们能真正按目标实施词汇和语法教学,一定能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氛围和足够的交际及阅读训练中,扎实地掌握并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为初中系统地学习语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宽容学生的错误,加强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

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认为词汇就是要多听、多读、多背、多练,一旦学生出错,不管是发音、拼写还是理解应用方面的,一律被归结为不用功,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不够,等等。其实,人类在学习母语时都会错误不断,更何况是二语学习呢?

中国学生缺乏英语环境,如果再不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只是一味地让他们背诵和记忆,很容易让学生把英语当成是一门学科而不是一门语言来学。小学如此,到了中学情况会更糟糕,词汇骤增,光靠机械记忆是痛苦而低效的。长此以往,学英语不再是学语言,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此,我们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对待和分析学生的错误,耐心地纠正或引导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加强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科学高效地掌握词汇,在后续学习中降低遗忘率,真正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持久不衰。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进一步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英语教育不能成为应试教育,英语学习应该遵循语言学习尤其是二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小学作为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不应该太功利,因为“拔苗助长”带来的结果往往是“颗粒无收”。我们费尽心力地给孩子灌输各种应试的知识,让他们从小学起就沉浸在背诵词汇的痛苦中,不如从语言学习的本质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生对继续学习英语充满期待,让中小学英语衔接更顺利,让学生也有机会细细品味英语的语言之美。

参考文献:

[1]陈海庆,咸修斌.语言习得规律与外语教学.山东外语教学,1996(2).

[2]林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3]RodEllis.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5篇

这次通过《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培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既增长了理论知识,又对教学工作有很大启示。我深深的感受到要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下面我就谈一下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国参加了培训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介入,给教师以新的挑战。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的这桶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时时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是“一桶活水”。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否则,就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深刻理解新课标,以不变应万变。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2011版的课标经过了10年的不断实践总结比2001版的新课标有了如下八点变化:

1、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3、基本理念的变化;

4、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5、“双基”变“四基”;

6、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7、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中让我影响最深的是:基本理念的变化,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它强调的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比2001版的说法意义更加广,它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还获得了数学思想,这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6篇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使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认识到了新课标改革的必要性。下面我浅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彰显新课程课标特色

新修订课标全面吸收十年课改基本经验,坚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主要体现为四个变化:(1)落实德育为先;(2)突出能力为重;(3)反映时代精神;(4)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三个特色:(1)强化了中国特色,如: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突出了时代特征;(3)体现了国际视野。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突出体现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凸显识字与写字教学

课标(2011年版)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此外,还在习作教学

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其实,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现在人们对字的书写的确令人担忧。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孩子们的作业里错字、别字随处可见。孩子们写字的态度也不够端正。如:对写错的字,马虎涂改,不喜欢寻找错的根源。这些种种的现象,都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写字这个环节没有严格地抓。或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抓得紧些,到了中、高年级便放松了,高估了孩子们的自觉写字能力。

新课标(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写一手漂亮、规范的汉字,如果现在还达不到这一要求,那就拿起笔来每天和学生一起写字吧。因为写字是一座熔炉,可以锻炼意志;写字是一泓清泉,可以涤去杂念;写字是一件乐器,可以演奏心声;写字是一种享受,可以陶冶情操。

三、阅读教学实现向语言运用的重心转移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有。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读”得好会让人受益匪浅。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华丽的造作,没有表象的热闹。是用她那深厚“读”的功力感染着大家。可见朗读的魅力是多大啊﹗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四、习作教学强调与儿童生活实际的对接。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2011版课标回归“习作”的定位,删去2001年版本中高年级“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有利于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扎扎实实打好作文的基础,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追求的是静下来搞语文、学语文、品语文。

五、口语交际教学的改变

在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要求“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六、综合性学习的改变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中做了多方面的补充:(1)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综合性学习应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

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2)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综合性学习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的指导作用。

(3)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

综合性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 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4)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的平台。

应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七、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

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7篇

下姚小学:刘玉

今天的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深刻的认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阐述: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下面我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课程概念更加明确。语文是什么,历来没有定论,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答案,有的说语文是“语言文字”,有的说语文是“听说读写”,有的说语文是“语言文学”,还有的说语文是“语言艺术”。2011版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每天学语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这才回到了语文的本源。比如我们每上一节语文课,或教学生学生字,或教学生学词语,或教学生学阅读,或教学生学习作,无论我们怎么教,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把这些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也正是说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写字教学更加重视。课标(2011年版)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此外,还在习作教学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其实,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现在人们对字的书写的确令人担忧。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孩子们的作业里错字、别字随处可见。孩子们写字的态度也不够端正。如:对写错的字,马虎涂改,不喜欢寻找错的根源。这些种种的现象,都是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写字这个环节没有严格地抓。或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抓得紧些,到了中、高年级便放松了。高估了孩子们的自觉学字能力。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保证自己能写一手漂亮、规范的汉字。

三、阅读要求更加贴切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有。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读”得好会让人受益匪浅。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习作的要求更加合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2011版课标回归“习作”的定位,有利于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扎扎实实打好作文的基础,我们追求的是静下来搞语文、学语文、品语文。

四、对教师的要求更加高。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8篇

一、识字写字量减少, 体现学业负担减轻

此次2011版课标的修订, 降低了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识字、写字量的要求 (见表1, 2) 。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减少了200个, 写字量也减少了200个。三四年级会写汉字减少400个, 2011版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从此次修订中可以看出, 在教学的建议上提倡“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 同时也是为了扭转曾让学生每学一字必达“四会”要求的局面, 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如今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一直备受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这些年, 各地区也都纷纷出现“减负令”, 但效果并不明显, 甚至出现了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小学低学段, 尤其是一年级的家长反映, 课程进度快, 每周平均三课时, 每课时都有很多生字, 因此教师每天都会布置大量识字、写字的作业, 每个字要写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他们的动作技能发展还未完善, 写字又慢又差, 如果写不好的, 可能第二天老师还要求重新写, 所以小学生在识字、写字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有的农村地区, 识字条件差, 老师只能从识字、写字的量上来强化, 何况还有其他的作业, 简直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来。

在识字、写字教育这一块, 对于孩子而言, 确实是一种负担。2011版课标在识字、写字上的减少是为了给孩子减轻负担。识字、写字量的减少, 必定先从教学的根源处对孩子减负, 随之新课标的修订, 教材也被改编, 识字、写字量的减少在教材中会呈现得非常清楚, 那么孩子的书写作业负担必然减轻。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质量, 不是增加孩子的识字写字量、给孩子留过多的书写作业, 而是给孩子减轻负担, 让孩子更有效率地认识汉字和书写汉字。首先从动作发展特点来看,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时期, 心率、血压、肺活量和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 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 骨骼肌肉发育都不完全, 尤其小肌肉动作的调整性较差。所以, 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写字时, 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因为这一学段的儿童, 不宜做强度大、时间过久的小肌肉运动的动作, 那么在训练学生写字时, 就必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因此在低学段降低写字量是很有必要的。修订后的课标对不同年级学生写字量适当地做了调整, 低、中年级减少了写字量, 而高年级相应地增加了写字量。实际上, 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 仍然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 000个左右, 其中2 500个会写。高年级学生对于适当增加的写字量, 并不能造成写字负担。其次从言语发展特点来看, 小学生对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逐渐掌握, 并开始进入书面言语发展阶段。所以在教师教学影响下, 小学生的词汇增加很快, 对词义理解越来越精确, 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这也符合“多认少写”这样的教学原则, 并且低、中年级儿童还具备“多认”的能力。有人说, 这样一来减负似乎只是做了一个形式上的小变动, 因为小学识字写字总量还是没有变化的。其实, 这才是减负, 减负是让学生在每个阶段做适合、喜欢、适量、有意义和有效率的事情。科学的减负, 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少, 而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 它也是依据小学各阶段不同年龄语言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 让孩子轻松地学习汉字, 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塑造学生独立识字, 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2011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的具体建议中增加了“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两个版本课标都提到在每个学段需学生运用工具书达到学习独立识字。2011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到,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这与2001版没有多大出入, 只是在语序上做了调整;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2011版增加了“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 也就是补充了运用字典的方法, 更强调了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2011版课标仍然提到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这里强调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 它作为一种识字学习的工具, 并借助这种工具让学生用音序和部首查字典, 最后达到独立识字的目的。

过去对中小学的各个学段识字、写字字数的要求没有明确规定, 不同版本教材在选字问题上也有很大差异, 两表修订在这方面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此次课标修订中, 专家编制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个字表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有利工具。《识字写字教学基本表》的推出, 规定了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这些字是专家对儿童认字写字做的专门的字频研究, 是从语文生活角度提出构形“简单、重视率高”, 其中大多数字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2011版课标在“具体建议”中强调“本标准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 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并提出“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这些变化目的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辅助, 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的多少直接体现了学生阅读能力, 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所以说识字离不开阅读, 阅读也离不开识字, 他们是密不可分的。此次2011版课标要求小学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6篇, 推荐了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 还有历史、文化读物和传记等, 学生可以从更多阅读中认识汉字, 阅读成为学生认识汉字的工具, 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识字枯燥, 还会增加学生识字兴趣, 进而掌握汉字, 对写字也产生兴趣。写字和阅读也是密不可分的, 识字写字是为阅读打基础, 阅读又是对识字的巩固, 也是为学生口语表达、作文提供源泉。所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对于阅读和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生院马艳云教授说, 多背诵能增加词汇量, 提高工作记忆广度, 大量阅读、背诵优秀篇目和诗文能有意识提高学生词汇量, 识字写字与阅读结合了起来, 也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正是语文的回归, 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培养写字兴趣, 确保书写正确

2011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的具体建议中增加了“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并增加了关于“写字兴趣”的评价。通过强调培养写字兴趣来让学生掌握常用汉字, 做到书写正确。2011版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001版课标中只强调了识字的兴趣, 此次修订增加了“写字”的愿望, 强化了写字兴趣的培养。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

东莞市教育局曾对中考学生的语文卷做了随机抽查, 抽查176份试卷, 整个卷子没有错别字、无语病、用词恰当的仅有3份, 占抽查总数的1.8%。错别字超过5个以上的有121份, 占68.8%。这个数据显示, 学习祖国文字近十年的中学生在掌握汉字上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过关, 可见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更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所以说, 仅仅有识字的愿望是不够的, 出现错别字的罪魁祸首还是学生不愿意写字造成的。学生只有对写字产生兴趣, 才不会对书写汉字感到枯燥和负担, 只有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兴趣, 才能促进他们去探索识字、写字的方法, 才能做到书写正确。以往教材注重学生大量识字, 然而汉字数量多, 既难认又难记, 根本不可能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喜欢学习汉字, 没有了兴趣, 又怎能保证孩子能正确地书写汉字, 又何以实现让孩子在生活中主动写字的愿望?这也是2011版课标在识字量上减少的一个因素。然而在“量”上减少了, 却增加了“主动写字的愿望”, 即是对写字的兴趣培养的重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 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要想使学生上好课, 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四、强调书写习惯, 提高写字效率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 使人们进入了无纸、少纸时代, 电脑打字要比我们用笔写字便捷, 既方便又速度, 而且电脑的功能足以替代人们在纸上写字, 所以电脑要比书写有着诸多的便利和优越, 因此人们忽视了用笔写字, 忽视了传统的笔序、偏旁、部首。也因为观念上的忽视, 对于教师、家长和学生而言, 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写字教学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 更谈不上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习惯规范。再就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传统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使得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认认真真写好字, 学生只好为完成任务写作业, 字写得越来越糟糕, 错别字就更难避免了。教师的书写能力也越来越差, 城市地区用多媒体课件讲课成为一种趋势, 板书越来越少, 粉笔字差的教师甚至根本就不在黑板上写字。如此一来, 学生的字出现笔顺错误、字迹潦草、不整齐, 更谈不上美观了, 孩子的写字习惯培养更加被忽视。

2001版课标只在第一学段中提到“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教学在2011版课标中被加大分量, 此次修订中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分别增加了“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并在评价建议中提到“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我们不难看出, 书写习惯对于小学生影响很大。现在的小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普遍不正确。学生写的字, 歪歪扭扭, 大小不匀, 涂改、错别字普遍, 甚至简单的字也不会写。面对这种现象, 一些教师视而不见, 批改作业时只着眼于对或错, 对书写质量毫不评判。如此下去, 学生便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 写字习惯的养成不论对于哪个学段的学生都很重要。

书写习惯的强化, 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写字效率, 做到书写规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以下几点保证, 我们相信书写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难题, 也能达到书写规范的目标并会提高写字效率。首先做到时间保证, 每节课安排10 min写字时间 (2011版课标具体建议) , 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写字任务, 作业设计要少而精, 便会提高写字效率, 达到规范练字。其次, 心理保证。因为儿童心理容易受暗示的影响, 所以书桌要整理干净, 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排除外界的干扰, 延长儿童有意注意时间, 从而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再次, 不断强化。在写字之前, 把写字姿势的要领写在黑板上, 然后逐个讲解示范。有了具体的操作办法,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最后, 笔顺的规范、运笔的规范、间架结构的规范和写字过程的规范的指导对书写习惯的养成也起到决定作用。

五、重视书写质量, 继承传统文化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 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手写, 比如签名、写欠条、好多应聘单位要求的手写简历, 人们都说“见字如见人”, 写一手规范美观的汉字是社会的需要, 因此, 写字不仅是一种实用技术, 也是一种文化。对于每个人来说, 都愿意看字迹清秀的汉字, 它能给人一种心情舒畅、赏心悦目的感觉。2008年开始, 教育部规定“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从这样的严格规定中可以看出, 教育部正在用高考这个指挥棒来挽救学生写字逐年下滑的状况, 促使学校、家长和考生重视书写的规范、美观。不仅仅是高考, 中考和小考对书写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 均有一定的卷面分数, 卷面字迹的整齐美观与否也直接会影响试卷成绩。有一则这样的报道, 有两个大学生参加重庆某单位招聘, 因为手写招聘简历字迹潦草, 无人看懂, 失去了招聘机会。可见, 汉字书写不仅仅是人的脸面问题, 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陶冶情操, 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文化修养, 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

2011版课标与2001版课标相比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力求美观”;在具体建议中增加了“提高书写质量”, 并强调在每个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 min,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2011版课标还明确强调“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 天天练字”。1~3年级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 即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从三年级再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3~4年级还要会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6年级能用毛笔写楷书, 并强调书写“美观”。这些建议的提出, 都是重视书写质量的体现, 书写质量提高了, 达到了书写“美观”, 那么我们便不会担心丢失我们的艺术瑰宝——书法了, 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 从中体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

几千年的中国文明, 历史悠久, 它能传承至今是靠古时候写在简牍, 后来发展的纸张上的一个个文字所记录下来的。汉字是我们中国艺术的瑰宝, 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也是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之一。还记得,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张艺谋导演设计在中国画卷上展现中国汉字的优美, 这让全世界人都记住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不管科技如何发展, 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我们绝不能舍弃, 要将它传承下来, 并发扬光大。汉字书法作为我们宝贵的文化, 它会让你体会错综复杂、疏密得宜、全神贯注, 书写之中时而疾厉、徐缓、顿挫的笔法, 表现出来的不仅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艺术, 是中国人内心世界的体现。而今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做出各种创新的汉字效果, 但是, 如果汉字文化断代流失, 那么汉字艺术将被断送。身为中国人, 我们更应重视电子信息环境下的汉字教育, 让博大精深、充满生命力的汉字文化发扬光大, 让它放出最独特和耀眼的光芒, 继续做世界文化的一朵奇葩。

总之,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对于识字写字教育的改进起了很大的引领作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它变动的地方, 更主要的是, 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写字技能时, 不断钻研、改进和创新识字教学方法, 让学生不再感到识字写字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 激发、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 让孩子轻松熟练掌握教材中需要掌握的汉字, 并做到书写优美。这是一项坚持性的训练, 持之以恒, 必能实现目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的修订在识字写字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汉字教育, 如今出现很多问题: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降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负担过重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 本文只对小学识字写字教育, 从识字写字量的变化、《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表的编制、写字姿势和习惯以及独立识字等方面与2001版课程标准做对比, 进而分析和解读这些新变化。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汉字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玉邦.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指导[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8) :35.

学习《小学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心得体会 第9篇

经过几年来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跟踪研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研读,我认为修订版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改进与完善,但又不乏创新之举,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明晰,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教学策略与手段的指导更明确,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合理。

在研读标准的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标准明确提出了“四基”这一学生培养目标,即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第二,标准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原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组成了“四能”;

第三,调整和界定了10个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进一步完善了基本理念,明确了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并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感态度目标做了细致描述;

第五,第一、二学段一些具体课程内容的调整与修改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使得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更趋合理。

下面就对以上几点谈谈自己的研读体会与思考。

一、从“双基”到“四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

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是在实验稿基础上对传统“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发展,虽然实验稿中的总目标也出现过“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但没有像修订稿这样明确地把这四方面的目标并列起来作为统一要求。这说明标准修订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加关注到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应该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学生当前数学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获得“四基”,可以看做是学生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它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和长远发展。这是对“双基”的继承和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标研制组专家孙晓天教授则把“四基”的提出誉为“十年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是这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最具成长性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知道,提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依靠熟练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更需要思想方法的指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说:“创新能力依赖于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经验的积累,三方面同等重要。”

那么,什么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标准》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说明,研究者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这也给了研究者更大的研究和讨论的空间。相信在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一个基本的共识。

关于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方程思想等,在众多数学思想中,哪些属于基本思想呢?基本思想应该有哪些特征和功能?这些基本思想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表现出怎样的理解和接受状态,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到何种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才算适宜?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史宁中教授曾在报告中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是最上位的思想。这里所说的思想,是大的思想,不仅仅是在数学学科中,是希望学生领会之后能够终生受益的那种思想。同时,他也强调,如果站在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基本思想有3个:抽象、推理、模型。

人们通过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推理,进一步得到更多的结论,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通过建模,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沟通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

比如,由数量抽象到数,由数量关系抽象到方程、函数(如正反比例)等;通过推理计算可以求解方程;有了方程等模型,就可以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

顾沛教授则认为,“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可以有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数学审美的思想。” 相较史宁中教授的观点,又增加了“数学审美的思想”,并认为“通过数学审美,看到数学‘透过现象看本质’‘和谐统一众多事物’中美的成份,感受到数学‘以简驭繁’‘天衣无缝’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并且从‘美’的角度发现和创造新的数学。”

上述这些基本思想应该属于数学思想的最高层面,由其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比如:分类思想、集合思想、符号思想,归纳思想、演绎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

在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问题时,对某一类问题反复推敲,会逐渐形成某一类程序化的操作,就构成了“数学方法”。如等量代换法、数学归纳法、换元法、配方法、列表法等。数学方法不同于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往往是观念的、普遍的、深刻的、一般的、内在的,而数学方法往往是操作的、特殊的、表象的、具体的、程序的、技巧的。数学思想常常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数学方法又常常反映了某种数学思想。教师在讲授数学方法时应该努力反映和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归纳、演绎、抽象、转化、分类、模型、数形结合、随机等。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先从这些与具体内容紧密结合的具体的数学思想入手。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逐步感悟、领会这些思想。但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感悟数学思想,并不依赖于知识本身的难度。同时,对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感悟尤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思维发展的规律。

关于基本活动经验

对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目前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

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经验,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间接数学活动经验(创设实际情景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由纯粹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实际情景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

徐斌艳教授认为:“我们还可以将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细化,它包括基本的数学操作经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王新民等学者则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尽管不同学者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指向于“学习者在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当前以及后续学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经历、体验”。

本人比较倾向王新民等学者对数学活动经验的阐述,尤其是他们对“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的解读,并关注到了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体验,更加全面、深入、细致。“感性知识是指具有学生个人意义的过程性知识,也包括学生大脑中那些未经训练的、不那么严格的数学知识;情绪体验是指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严谨性与数学结果确定性的感受以及对数学美的感受与欣赏等;应用意识包括“数学有用”的信念、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拓展数学知识应用领域的创新意识,而且应用意识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

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亲自去探索,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是要选择那些蕴涵丰富数学思想的数学知识,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思想的形成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难度和过早的抽象化、形式化就能“速成”的,它是需要学生慢慢理解、逐步感悟的,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基础上的再认识、再深化的不断内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在重视 “四基”目标整体实现的同时,一定要避免走入形式化倾向,走向“唯思想”、“唯经验”的另一个教学极端。

二、从“两能”到“四能”——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标志,也是产生数学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将会非常有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教育应当重视的重要议题。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二条中特别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验稿相比,由过去一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发展到要“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并将原来总目标中4个方面之一的“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决”。充分表明了数学学习中问题的重要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具体体现,是创新的前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急需的。《标准》在对“创新意识”这一核心概念的阐述中明确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由“两能”发展到“四能”,强化问题意识,这正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源动力,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将有助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美国的“问题解决标准”对比,会发现我们的标准要求的比美国高。其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在问题解决的目标中出现。我们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呼唤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小学阶段要给孩子们埋下一些创新和发现的种子,激发出他们创造的潜能。但美国的问题解决更加强调问题的开放性与挑战性,强调学生是问题解决的主体,能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及学会如何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对我们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师对问题解决情境的设计与教学会带来很大启发。

在美国的问题解决标准中,对教师的作用也给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议,包括一些教学策略,明确提出“教师应当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经历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的基本技能、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题策略都会得到发展。”“教师为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所做出的决定,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当教师创设一个对全班大多数学生来说既质疑又能解的情境时,他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我们过去更习惯于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交流、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教师要做出很多重要的决定——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给学生反馈以肯定正确、指出错误,什么时候不表达意见但设计同类题目以及什么时候借助课堂讨论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给学生思考时间,相信学生能够解决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解释以及创设一个重视学生努力的环境,教师能够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他们阐明自己的解题策略。” 这些教学策略对于我们更好地落实“问题解决”的目标,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上一篇:最成功的一课阅读答案下一篇:谯家完小2012-2013学年度后勤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