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2024-06-10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精选6篇)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第1篇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经过一学期的旅游文化的学习,我对旅游文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以前认为旅游就是出去放松和玩,经过对旅游文化系统的学习,了解到其实旅游也是比较深刻,有内涵的学科,通过旅游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旅游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与了解。旅游还可以与交友,养生,治病,工作等有很大联系。我接下来将从文化的概念,旅游的概念,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升旅游文化的新举措以及学习心得等方面来谈谈对旅游文化的认识。

一、文化的概念:文化的广义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二、旅游的概念 :

1、交往定义 :“旅游从何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未来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该定义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2、艾斯特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引起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赚钱的活动。”这个定义强调旅游的综合性,指出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3、目的定义 20世纪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次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该定义强调了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

4、体验定义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遣属性的短暂经历。”该定义强调旅游是一种享受异地愉悦和体验的短暂经历。

三、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 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一方面,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另一方面,旅游又对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游客不仅汲取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把自己生活地的文化带的目的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合。从旅游的对象角度看,人文旅游资源包含着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宗教、艺术和民俗风情等因素,这些都涉及社会文化因素。自然旅游资源一经开发包装,也总会打上某种社会文化印记。从旅游业角度看,旅游设施和服务融入了地域文化的沉淀和历史遗产的渗透,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如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等。从旅游者的出游目的到旅游过程中涉及的要素,文化贯穿始终,构成了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从经济的外壳进去,从经济的外壳出来,才能真正认清旅游所具有的非经济内核和文化本质属性。人们在接触旅游现象时,首先看到的是旅游业的经营,难以看到旅游动机的文化性,掩盖了其文化的本质。另一方面,人们要通过理论分析对旅游者动机与心理以及旅游过程形成的主客关系加以推导,才能理解旅游文化实质,并认识到这种文化内涵的社会意义远远超过旅游的经济意义。

(二)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 文化作为人类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晶,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和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其内涵。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其特质有三个:首先,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比如,原始的名山大川等自然物,不是文化,但经过人们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设计和加工后所产生的园林、景观则是一种文化,从而使旅游商品和文化融合为一体。第二,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为社会所普遍享用的,具有强烈的大众性,从而为广大游客的参与提供了可能。第三,文化不是游离存在的,它体现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中,体现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体现了文化,不在于它们的外在建筑材料,而主要在于它们所体现的科技水平和成就及其审美观念,从而极大地扩充了旅游的文化含量。

(三)文化的基本类型决定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 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讲,每种文化都存在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文化的物质要素,也是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一般称为物质文化,正是这种物质层面的文物遗址,为我们发展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二是文化的行为要素,也是文化的行为方面层面,一般称为行为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行为要素为旅游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民俗风情。三是文化的心理要素,也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一般称为精神文化、心态文化或观念文化,如宗教情绪、道德情操等,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四、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文化在旅游中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1、增强当地人的自豪感 旅游可以使当地人以目的地的遗产为骄傲,当地人常常忘记就在其周围的东西的价值,只有通过游客的眼睛,他们才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价值。

2、提升社会文化意识与促进和平旅游把人们带到了新的地方,以新的文化和环境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认识。这是文化教育的一个过程,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文化在旅游中的消极作用和影响

1、消极经济影响 大多数旅游活动发生在世界上的工业化地区。但在旅游行为的工业化地区与不发达的目的地之间,游客和当地居民存在着经济压力的巨大不平衡。游客要比他们所接触的当地居民富裕,当地居民会产生仿效或仇恨的两种不同心态。这会在行为举止、衣着打扮和消费方式上体现出来。

2、性 事实上,旅游者到国外旅游去寻求不受禁止的暂时的性享受已经不是什么新的想象。欧洲早期的旅游者去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旅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抱着对性行为的放纵态度。近年来,一些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进入性旅游的目的地的规模有所增长,一些国家也在积极推销它们加有性内容的产品。艾滋病的蔓延使这种旅游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它还是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是旅游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与性交易,还是性交易刺激了旅游市场,这是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

五、提升旅游文化的新举措

(一)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如当今世界一部分人长年生活在拥挤喧嚣的城市中,过着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生活,许多人想放松情绪,希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而生态旅游、农家乐、农业观关游等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时尚。一般而言,旅游者的文化消费心理,不外乎审美、求新、求知、求乐、怀旧、偏爱、共鸣、从众等,要针对这些心理需求,开发一些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二)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有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六、谈谈选修这门课后的心得,从上初中起自己就喜欢出去旅游,那时候在我心中旅游就是一种减轻压力,好好玩耍的活动,虽然上大学以后有些改变,但并没有实质的了解到底旅游是什么?旅游文化又是什么,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到旅游的魅力,老师给我们放了很多世界上。感受这世界的美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也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好好学习,将来就有机会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在老师讲了道教文化后,我和几个同学在周末还去了武当山,感受这他的雄伟壮观,与道教文化,也在途中遇到很多人,跟他们聊天也极大丰富了我的知识。还结交了几个朋友,也许这就旅游最大魅力之处吧!这门课的学习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

而对于任课老师个人的感觉就是很幽默的提问或者点一些同学的名予以提醒。最后希望老师仍能以饱满的热山玩水而游山玩水的同学们。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第2篇

一、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引用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一句话:“小企业管理靠老板,中型企业管理靠制度,大企业管理靠文化”。其实军队管理也具有相似性,中央军委不可能直接管理我们研管二队三班,而是通过政治文化间接管理。国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管理,也只能是通过文化思想来引导。文化在360百科里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这句话里面的“民族”可以用“组织”来代替,比如一个企业的文化就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

我国在历史上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是自发形成的,也是经过了统治阶级的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自发,汉武帝发动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强制推动的,也是大汉朝的文化建设核心。那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文化建设?举几个文化建设成功的例子,上世纪在美国的一个城市里,一辆丰田车在大雨中抛锚,这时一个日本老人跑过去冒雨对这辆车进行修理,当时车主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这么干,他说他是丰田的退休员工,他看到他们造的车子坏在马路上坏掉太丢脸了。这老人其实不是丰田唯一做事态度如此认真的,因为丰田“创造世界上最好的服务”企业文化已经深入这些员工的骨髓。另一个例子是苹果公司的海盗文化,苹果的工程师坚持“做海盗,不做海军”,所以苹果公司的这群人做事灵魂,极富创造力。第三个例子是我们阿里巴巴的“倒立文化”,阿里巴巴的员工都会倒立,因为他们认

为没有做不成的事,阿里人也是非常具有毅力和创造性的。为什么进行文化建设,一句话,有好处。

(一)国家进行文化建设,能够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现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种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利益上,而且表现在思想上。中国的思想文化出现了多样性、选择性、多变性等一系列新特点。有这么多选择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多样性促进文化的繁荣,坏在这让普通人信仰混乱,或者根本没了信仰,因为选择多的人眼都花了,目前暴露的很多社会问题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要进行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来整合整个社会,以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关键就是起这个作用的。

(二)国家进行文化建设,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新阶段有许多难关需要我们去攻克,有许多社会矛盾需要我们去化解。这个时候尤其需要一种精神的动力和智力的支持。要用文化来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因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

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引用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用四个字概括历史:商:酒池肉林;周:贵族世袭;秦:言论管制;汉:好大喜功;晋:炫富糜烂;南北朝:文化断层;隋:大兴土木;唐:万国马屁;宋:外交疲软;元:苛捐杂税;明:党派山头;清:高度专制;民国:内忧外困;如今:综上所述。”虽然我们都认可中国文化博大精神,但从这个段子看,我国从古至今文化中的糟粕真的不少。解放初“批四旧”就旨在清除这些封建文化垃圾,这也是我们进行文化创

新的原因。

文化创新是指原生文化创新及新旧文化融合再生的过程,其实质是突破和超越。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这里要反对一下一味的继承,有些人可能担心古人创造的美好的东西丢掉,所以强调原汁原味的继承传统文化,那他工作生活干嘛不用甲骨文呢,那我们现在是不是还得继续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文化创新,是当今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不否认继承带来的重要的作用,但是创新更重要,原因如下。

(一)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和因素。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文化创新史。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文化创新与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一起作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说明文化创新对于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创新是始终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先进文化应该是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引导社会不断进步的文化,应该是立足于改革开放、不断创新的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昭示,思想和文化的创新,总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前奏。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汲取世界

文化的优秀成果,敢于超越过去和现在,才能创造出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引导人类社会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以先进文化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全面进步。

(三)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的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仅要求物质富裕,而且要求精神“富裕”和文化“富裕”。而文化创新为人们提供新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和科学知识,调节和引导人们的行为,丰富人们的智慧,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四)文化创新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总量不断增加,文化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才能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创造出既能体现中国风格,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理想、愿望和审美要求、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作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文化创新是应对全球文化竞争,营造文化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文化竞争优势,就意味着失去政治优势,导致政治影响力的萎缩甚至丧失。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

新,迅速营造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才能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捍卫中国文化的战略利益,在融入世界文化的同时保持特色,扩大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

三、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使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振兴而共同团结奋斗。

(二)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我国文化资源丰厚,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国。建设文化强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新的规律,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不解决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关键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努力培育、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能力。一方面,应在大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应提升全社会的文化品位,激发有

思想、有影响力的文化创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创新环境,激励文化工作者不断创造精品力作。

(三)文化强民。一方面,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努力使文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表现。为此,应提高全民的文化层次,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强化大学对文化的引领作用。大学并不排斥通俗文化,但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一方面,大学应对通俗文化特别是同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相结合的通俗文化进行学理上的、建设性的批判;另一方面,大学应通过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传播,对真、善、美、爱的阐释和倡导,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引领。大学应成为大众文化的“防火墙”和“平衡器”:当大众文化趋于低俗时,它提倡高雅文化;当大众文化趋于肤浅时,它追求高深学问;当大众文化趋于功利时,它坚守文化理想……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社会的良心”,成为文化引领的先行者,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人类的文化之光。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第3篇

廉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 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 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 二曰廉能, 三曰廉敬, 四曰廉正, 五曰廉法, 六曰廉辨。”汉代以后, “廉”成为了官吏必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 下所取正也”, 这就要求官员具有正直、正义、无私的优良品德。

从我国古代留下的好多揭露和批判贪污的资料、传说、文艺作品中可以看出, 廉政自古以来就是以“政治规则、人格规则、文化规则”出现的, 而廉政由政治规则过渡到文化规则, 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我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为历代官场划出了一条醒目的红线, 这条红线始终是弹劾、惩治贪官污吏的重要的、关键的依据。廉政文化在我国古代致命的障碍就是封建专制, 无论是政治规则、法律规则、人格规则还是文化规则, 都没有构成对封建皇家贵族这一庞大嫡系的制约, 结果使廉政文化失去了最高依据而留下了巨大的空洞, 在实现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禁区而不得不处处规避, 形成了严重的不公平。因此, 我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又总是伴随着大量悲剧性的呼吁与呐喊。而历代像海瑞、包拯等等一大批不畏权贵、一心为民的清官, 又总是人生坎坷、仕途曲折, 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廉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使政治廉洁, 按照现代政治实践理解, 廉政是与贪腐直接对立的一种行为。此外, 还应当包含勤政务实、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等方面。

二正确理解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

铁路总公司党组明确提出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铁路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 融入铁路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北京铁路局党委、纪委也为此提出了具体要求, 结合到铁路基层站段的实际情况, 致力于营造党风廉政建设的内部小环境, 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廉政文化是党员干部廉洁从业行为在观念上的客观反映, 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 是人们关于廉洁从业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生活方式。廉政文化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广泛性的影响。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先进的廉政文化要求, 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 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在廉政建设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是一个丰富、完备、充满活力的思想和知识体系, 渗透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 作用于党的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其精神实质就是引导全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全党拒腐防变和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

三切实提高对加强铁路基层站段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机统一, 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对先进文化的新认知。廉政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形态之一, 反映了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 是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的要求,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这必将有助于提高铁路基层站段广大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有助于我们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方面的问题。

2.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早在《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根本性举措。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是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步骤和重要载体。因此,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可以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可以增强铁路基层站段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落实廉洁从业各项规定的积极性, 进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达到不犯或少犯错误的目的。

3.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重在建设的方针。

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 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有助于我们把反腐倡廉教育同其他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拓宽教育领域, 提高教育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和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以及更深厚的道德文化基础。

4.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我们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

我们铁路企业历来是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的, 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从近几年来发生的几起腐败案件来看, 我们面临的反腐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另外, 从群众来信看, 职工反映依然居高不下, 而且反映的问题越来越有针对性。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廉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说, 个别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应有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信念, 迷信“有钱能使鬼推磨”, 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牟取私利的工具,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因此, 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在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的同时, 深入研究治本之策, 切实加大预防力度, 着力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把腐败发生的几率控制在最小限度。

四进一步加强铁路基层站段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 必须以科学的廉政理论为统领, 以丰富廉政文化活动为主题, 营造出浓厚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

1. 加强领导。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 纪检监察组织要积极协助党委具体抓好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 把分管部门的廉政文化创建工作抓好。各党支部要把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支部建设和支部班子成员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 不断显现出廉政文化在促进铁路基层站段经营管理、安全生产中的强大动力与保障作用。

2. 精心组织。

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 坚持每年围绕规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纪检监察组织要加强组织协调、监督检查, 精心指导、合理整合廉政文化资源, 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3. 突出特色。

一是内容上突出特色。要紧贴单位工作实际, 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题, 使廉政文化与规范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干部职工思想建设有机结合, 教育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廉洁从政、遵纪守法、情趣健康。二是方式上突出特色。要继承传统、喜闻乐见、贴近实际, 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个人述廉、干职评廉、明责守廉、家庭助廉、勤俭养廉、文艺颂廉、典型倡廉、警示促廉、社会督廉等活动。三是机制上突出特色。要建立廉政文化建设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 明确相关部门责任;要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考评机制, 根据年初目标, 加强日常管理和督导, 年底进行绩效考评和表彰;要建立廉政文化建设激励机制, 采取精神和其他形式奖励相结合的措施, 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来;要结合实际建立廉政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保证廉政文化建设的有序开展。

4. 丰富载体。

一是廉政文化上桌面。在每位党员干部的办公桌上摆放廉政格言警示牌, 使廉政警示语天天见面, 时时提醒, 不断强化自律意识, 进而规范廉政行为。二是廉政文化上墙面。利用各党支部文化室开设廉政文化墙, 增设上级精神、专题教育、先进典型、廉政典故、廉政格言、廉政漫画、体会文章等栏目, 使全体干部职工经常接受廉政文化教育。三是廉政文化上版面。在单位各类自办信息刊物上开辟廉政专栏, 定期编发各党支部经验做法、党员干部心得体会等, 为各支部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四是廉政文化上网面。充分利用办公网开辟“纪检监察专题网站”, 开设“警钟长鸣、清风颂歌、体会交流、文化长廊”等廉政教育专栏, 为各党支部进一步抓好正反典型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

5. 勇于创新。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第4篇

一、认识:“文明旅游”是个什么问题?

中国大众化旅游现象登上世界舞台以来,“中国游客”行为的文明与否就成为各界不时讨论的焦点。当前来看,“文明旅游”更接近于是一个“大众话题”,而尚未达到“学术问题”的高度。

1.“文明旅游”作为“大众话题”

“文明旅游”作为一个大众话题,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文明”和“旅游”,前者是用来界定后者性质的。舆论的共识性理解为:“文明旅游”的主体通常指游客;“文明旅游”是一个行动概念;“文明旅游”等同于“文明出游”;“文明旅游”的功能与国家形象和道德修养相关。在网络信息迅捷传播的全球舆论平台上,“中国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在公众假期前后常成为头条。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中,公众对文明旅游的关心逐渐从被动转为主动。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被“建构”成为了一个社会焦点。显然,在舆论层面已经出现了概念认知的“锚定效应”。

2.“文明旅游”作为“学术问题”

从学术角度来看,“文明旅游”的概念尚未得以确认。检索国外文献可发现:几乎没有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一些线索零星存在于旅游伦理范畴之内;国内研究脉络表明,无论从文献数量还是影响力,该问题都未进入学理研究的核心关切之中。文明旅游学理研究相对微弱的原因可能是:(1)没有这个问题;(2)这是个问题,但尚不构成为一个学术问题;(3)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但研究非常不充分。推测(1)可直接否定,游客或者旅游服务供给者的不文明/道德失范行为客观存在,并绝不是一个中国问题(Chinese problem),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multinational problem)。对(2)和(3)的推测,合理的回答是:相关研究很大程度上落入到其他学科领域;旅游领域的研究暂未提供有力的研究框架和理论解释。

二、探索:如何解析“文明旅游”的学理?

旅游研究者有必要为该问题提供基于科学范式的学理解读,以澄清大众关注中存在的误区,获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表面上看,“文明旅游”的讨论基本都与道德、素质或文化有关;不过,文明旅游是纯粹高置于伦理道德平台之上的吗?若假定文明旅游是一个科学研究问题,在科学描述该问题“是什么”之前应避免立刻转入到“这应该是什么”的价值观判断中去——即避免误入“自然主义谬论(naturalistic fallacy)”。

1.以“行为—心理”研究层面为基础

文明旅游问题最直观的表现是个体或群体在旅游活动中的文明/不文明行为。既是行为问题,便可纳入到“心理—行为”领域,探求其的内在心理驱动机制、外在行为交互机制及影响的动态过程等。文明旅游问题更是社会情景中“旅游者的行为及行为间交互影响”,因而可借助社会心理学视角展开研究。以飞机旅客不文明行为研究为例,“乘客道德素养低下”这样的归因直截了当,提出“提高个人修养”、“加大对不文明游客的惩罚力度”等对策也显而易见。然而操作起来则相当困难:测定游客素养高下已属不易,提升个人修养又是何其浩大的工程;而诸如进行不文明行为记录或曝光、强化舆论监督等办法,暂时可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也可能演变为一种道德呼吁的集体姿态。然而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的对“空中愤怒(air rage)”的研究成果则更具说服力。“空中愤怒”是指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在飞行过程中出现的破坏性或暴力性行为的总称,表现为在空中旅行过程中的异常、失范或暴力行为。研究认为,人们之所以容易在飞机上出现失控行为,与机舱拥挤(反社交环境)和旅客的压力感与疲惫(情绪失控风险)相关。根据这些结论,学者能够提出更加具有操作性的策略——例如建议航空公司合理设计座位、提升服务措施来使乘客之间形成彼此交流的环境,改善机舱氛围;建议乘客通过如深呼吸、冥想等生理调节方法来缓解压力。由此,文明旅游研究的学理探索中,“行为—心理”研究维度是具有吸引力的。

2.开展纳入背景考量的本土化研究

“文明旅游”作为个体行为选择和社会价值观的显示器,除行为心理学科之外,还涉及经济、社会、法律、文化、传播、伦理甚至地缘政治等学科视角。宏观上,“文明旅游”问题研究还应置于社会情景之中。例如,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归因上,中国人倾向于反省自身的德行不足;必须承认,一部分中国游客确实存在不文明言行。不过,审视环境和反省自身同样重要:由于中国崛起对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人大规模出境旅游“刺激”了一些国家或地区抱有经济和政治心态优越感的人的神经,部分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容易被焦点化。另一方面,个体或群体交往本身就是复杂的善恶交织,不同国家、地区和族群之间,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区域的人群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歧视(discrimination)和偏见(prejudice)。这一基本事实置于旅游交往中,不仅是针对中国游客,其他国家游客也是一样。在文明旅游问题上,不能一味苛责中国游客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也无需全部归咎于所谓的中国文化弱点或劣根性,而应将研究视角扩展到宏观背景中来开展本土化研究。

三、反思:理性、感性和人性?

1.反思研究——需要保持理性

虽然社会科学研究很难避免将自身的价值观带入到研究之中,但文明旅游的学理探索还是应秉持客观的立场,对问题研究的背景进行理性区别,对问题研究的视角保持理性对待。

“文明旅游”问题是旅游活动中、更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文明旅游行为/现象需要学术界清晰界定核心内容,区别哪些行为/现象是由日常生活世界中“复制”到旅游活动中的;哪些是在旅游/旅行环境中“生成”的。作为旅游研究者,应主要关注在旅游/旅行环境中“产生”的特有行为,判断分析这些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产生创新理论;其次是研究在日常生活行为在旅游情景中的特殊性,谋求已有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嬗变。“文明旅游”包含了不同的行为主体,也意味着不同的主体视角,正如“客随主便”和“主随客便”都被认为是可接纳的社会交往行为规范一样。另一方面,问题的呈现方式各种各样,在不同主客体关系、不同交往利益关系中以及隶属于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各个主体,对旅游活动中的文明/不文明行为的解释就有可能截然不同。研究者有必要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与解读,即使带有主观性的立场预设,也应尝试接纳和考虑其他主体的视角。

2.反思舆论——需要正视感性

为了吸引眼球,看似理性的舆论往往本质上是对受众情感的煽动。比如,对文明旅游的学术研究始于被媒体或舆论曝光的不文明旅游现象,列举的不文明行为案例多来源于媒体报道和舆论热点。研究中少有采用实验设计、实地调查、行为观察等收集一手数据的方法。可以推论:研究者的立场受到了舆论观点的影响,在提出研究问题时很可能已经带有以偏概全的感性成分。例如,一些文献指出“境内外大量媒体报道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但通过对国外媒体信息的检索发现,并没有“大量”媒体报道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媒体报道的游客不文明行为不只涉及中国,也包括了其他国家。反而是国内舆论(尤其是网络上)常常感性地斥责国人道德水平低下。仔细观察境内外的中国游客,整体上表现的还是得体的,并非灾难性的不可救药。因此,研究者要避免在开展研究前就陷入情感偏差之中:既要正视不文明行为存在的事实,也需要与感性的舆论风潮保持适当距离。更加必要的是,对舆论在文明旅游问题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以理论研究为舆论方向提供理性支持。

3.反思行动——需要尊重人性

在社会科学的学理追求中,除对现象进行符合逻辑的理论解释外,还要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而可行的途径指引。“文明旅游”关乎道德素养,更是人性行为。人性如水,管控固然重要,疏导更加有效。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在不断提升的。越来越多的国人通过旅游这种形式走出家门到异地去接触、体验和适应不同的文化,进而反身理解自己的文化本底;尊重向外探索的人性追求,从旅游中探索文明,也成为提升个体和群体道德伦理水平的一种途径。促进旅游文明的形成实质是促使人们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改变。多数旅游者都持有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态度,但不一定能时刻表现出与态度相符的道德行为。审视游客失范行为时,除个人道德缺失的主观因素外,多数时候需首先检视行为环境——是服务设计或管理环节不合理?还是社会规范差异产生的文化摩擦?在文明旅游大格局形成的过程中,倡导和输入符合国际/人际交往规范的公德观同时,应配合行为环境的改善,理解和尊重人性,引导个体或群体行为朝期望的方向转变。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第5篇

顺德市政协主席刘世宜

自九月中旬佛山市政协领导在我市召开发展文化产业调查座谈会后,我们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对当前政协就该项工作进言献计、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

现结合顺德的实际情况,就这一课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顺德已到了把握机遇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

顺德在改革开放22年来,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产业跨越,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变成新兴的工业城,九十年代通过综合改革,又成功地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的跨越,即体制跨越,从市场经济体制跨进基本构筑起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去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系统工程的全面启动,标志着顺德已迈开了第三次历史性跨越的步伐,进入了建设跨越的发展阶段,将通过“十五”计划的实施,从城镇化转到城市化。

前两个历史性跨越,不仅增强了经济综合实力,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而且创新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优势,为文化产业的 —1—

未来发展造就了条件。在经济因素方面,2000年顺德GDP值为332亿元,人均达到3600美元,今年预计接近4000美元,人民的精神文化消费开始进入实质的启动阶段;在体制因素方面,我市已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离,政府已退出市场,不与民争利,实现了“小政府、大社会服务”,利于社会文化事业向产业转化;在文化环境因素方面,经过十多年来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努力,文化体育场馆、公园、广场、书报亭、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普遍受到各级重视,广播电视、报刊出版不断做大,文化事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加上信息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崛起,都很利于文化产业的孕育。

现在进行的第三个跨越,就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城市经济来促进顺德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而是为迎来更大的发展搞城市化,这种城市化应是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无论是提高经济竞争力、吸纳贤才、留住人才、发展高科技以及与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等任何角度,都缺少不了文化的凝聚因素),因此实施城市化的建设跨越过程,应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在驱动过程。

此外,就国际、国内的发展态势而言,尤其是实践中国先进文化的要求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不得不考虑发展自身文化产业,保持地方特色、应对外来文化产业的输入和竞争。这 —2—

些,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握机遇,加快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二、顺德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孕育了文化产业。

伴随着改革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顺德已逐渐形成了一些文化产业市场,并将成为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据现时初步撑握的情况,较为明显的有六类:

一是广告业。全市现有广告公司、广告经营部215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广告营业收入约3225万元(不含新闻单位广告费收入)。

二是图书、报刊销售业。全市现有图书报刊销售点230间,并建起了有相当规模的图书销售中心,据去年统计,总营业收入达4000多万元。

三是新闻、广电传媒业。《顺德报》形成报纸、刊物、网络三位一体经营、广播电视也实现了两台一站一报的经营,报刊年发行量达4336.4万份,传媒教育和广电事业年收入达到5亿元。

四是旅游业。全市共有旅行社10家,去年营业收入为14.91亿元(预计今年可达18.76亿元)。

五是文化娱乐服务业包括文娱市场音像市场、艺术品市场、文博市场和文艺培训市场。去年经营收入为5亿多亿元。

六是电影和演出市场。影院和演出场所全属社会市场化经 —3—

营,去年收入也有1000多万元。同时,对演出团体均进行政府定额扶持加市场化的改革。

由于我们尚未全面调查,其他文化产业情况不清,仅就上述行业而论,我市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已达到25亿元,占GDP总量的9%,占第三产业总量的20%,这说明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净悄悄地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更需要我们对此加以深化调查研究,提升这一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我们将更好利用体制和机制的优势,推动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当前有若干问题制约着顺德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是观念滞后。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意识薄弱,往往以传统的看法对待文化,把文化看作纯意识形态的东西,或社会福利型的事业,没有看清文化“精神与物质”的二重性,只看到文化的社会效益,未看到其经济功能与经济效益,往往出现“重经轻文”的偏向。只有改变这种陈旧的观念、文化产业发展才会春风得意。

二是组织滞后。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中,均属小户小打、缺乏规模经营的集团、资源配置重复、浪费;在管理上,显得条块分割,尚未纳入系统规范的管理,一些文化产业单位还未能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在设施上,现时尚缺乏适应群众文化享受的高、中等级演出场馆,电影院的设备也较陈旧;在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上,力度不足,文化旅游也未成气候。

—4—

三是人才滞后。在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领导、管理人才,缺乏艺术经营与经纪人才。

四是政策滞后。目前还没有研订有关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应政策,党政工作还未真正把该产业的发展问题摆上议事日程来研究推进。

五是文化产业的投资体制滞后。目前的较大宗的文化设施投入,仍停留在事业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未形成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以上问题,都制约着顺德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切实加以研究解决。为此,我们打算在明年把如何发展顺德的文化产业为作为重点的调研课题,以期配合顺德城市化进程,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向市委提交“精品”调查报告。

四、发展顺德文化产业的初步思考。

1、必须走出观念误区。要切实更新观念,既抛弃只视文化为事业、只看到文化的社会效益性、意识性,看不到文化的经济效益性、商品性的陈旧观念;又要纠正认为把文化完全市场化就等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想,要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将文化产业推向市场。

2、继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从传播科学知识、普及现代文明、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出发,增加文化设施建设。首 —5—

先是推动我市已制定的关于“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方案”的落实,其次是高标准地搞好作为全市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工程,为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同时要加快各影剧院的设施改造。

3、大力发掘文化旅游资源。虽然顺德的文物古迹不多、层次不高,但以地方特色和韵味来加以发掘、保护、包装、宣传、将利于夯实顺德的文化底蕴,并形成一批文化旅游资源。同时还须加强对历史性人物和特有社会现象的挖掘、整理。

4、加大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要从实际出发,建设一套适应文化市场发展,拉动现有文化产业规模经营的机制,使文化与顺德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大力引进和培育文化产业的有关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经纪人才。要继续完善文化团体的经营机制。

以上几点,仅是我们的初步认识和思考,我们将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和信心。

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关于旅游文化的认识 第6篇

民革房山支部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结合新房山、新功能、新定位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民革房山支部针对我区存在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得到了一些启示。我们认为,房山作为农业大区,在“十一五”期间,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安全与发展,还关系到全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提升全民整体素质等各项事业的协调与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我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应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一、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全区上下对农村文化建设与推动我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重要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认为“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把文化工作摆到应有的位臵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时不要”的现象。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力弘扬房山文化,打造文化名区的良好氛围。

建议:各级党、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既关系到每个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也关系到人们心灵的沟通与理解;既关系到历史的继承,也关系到未来的创造;既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关系到综合实力的增强,也关系到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振奋房山精神、构建和谐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

我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群众的实际需求。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全区人均文化设施的占有面积不足0.8平方米,按照即将制定实施的《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与验收标准》来衡量,处于初、中级水平,而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地区人均文化设施面积在2.0平米左右,甚至更高。我们与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差距还很大。部分乡镇还没有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区域建设总体规划。由于经费紧张,缺少必要的执法设备和专项整治资金,监督力度不够,检查落实不到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速度缓慢。

建议:一是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文艺团队建设、文艺创作、图书馆(室)建设等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资金保证;二是将民间文化保护、民间技艺特殊人才后备队伍的培养,特别是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抢救、整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出台相应的政策,形成扶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政府部门要创新思维,“以文养文”,增强“造血功能”。发挥社会资本作用,积

极争取资金、项目,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五是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保证资金到位及合理使用。

三、建立农村文化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由于缺少农村文化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影响了文化工作干部和群众文化骨干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对农村群众文化组织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致使舆论宣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经调查问卷显示,目前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还不高,有超过20%的群众认为“文体活动组织少”。群众对文化生活觉得满意的仅占16.81%。

建议:大力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并作为单位考核、干部晋升的指标;建立农村文化工作和文化干部及热心文化创作群众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把有组织和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他们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进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精心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

四、加强和稳定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文化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区文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区人事局、编办下达的文体中心编制指标被有些乡镇挪用,致使部分乡镇文体中心编制得不到落实,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由于群众文化专业干部的短缺,使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此外,现有的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因编制所限,急需的专业人才

难以引进,导致不能有效地组织和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建议:结合新农村发展需要,一是加大优秀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壮大文化干部队伍。二是加强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文体中心人员编制。三是对现有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和考核制度,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强化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四是实行聘任和流动管理制,区、镇(乡)文化干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岗。

上一篇:暑假大学生实习周记下一篇:关于爱的主题讲话稿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