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024-08-0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精选6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1篇

2005年福建高教论坛交流材料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郑淑红

(莆田学院初教系,福建莆田 351100)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不少问题,学校必须正视社会和大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方法、内容和途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Problem Faced in University’s Idcology andPolitics Educational Wolk

at Preesent and Countermeasure

ZHENG Shu-hong

(Elementary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 Chian)

Key Words:university;university studen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stract:university’s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al wark facees much problems at present, the school must fa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ety and university student, innorat ideologicai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a、methos、contendamd、educationalmedanism,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当今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突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面临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不少老问题依然存在,许多新问题又迅速出现,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困境。本文依据学生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措施,希望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禆益。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时代性不强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生机和活力,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有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也必然因之变革和发展,这种变革和发展除了使原有的内容被赋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外,还必须增加一些崭新意义的内容。例如,科教兴国就使爱国主义带上了时代特征;合作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就体现了时代的要求。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跟不上形势变化的需要,还没有形成一个既体现时代特征又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高度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上重政治教育轻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强调,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利益和个性的要求。根据我校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60%以上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相对偏狭和滞后,难以引起共鸣。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较简单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已成为当代大 1

学生的追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体制的确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然带来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元化。社会政策对个人利益的承认和肯定,物质文化高消费的诱惑,社会分配不公以及不正之风的影响,再加上异质文化的渗透,东西方价值观的冲撞,都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思想和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大学生政治上趋向成熟,他们期待祖国强大,关心国家建设,拥护改革,愿意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但理想存在功利化倾向,当他们感到祖国的发展未能符合个人的愿望时,常常可能因具体问题而冲动,牢骚满腹,有的同学对中国社会注意的认识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甚至有片面和错误的认识;价值取向的主流是健康向上,但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一些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主体,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问卷中,有73%大学生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实现自我;大学生参与意识强,但集体观念弱;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所增强,但在学习和生活中还存在许多困惑和不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思想负荷,社会问题带来的思想困惑,使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伴随着愿望的落空,对未来前途的担忧,随之出现消极情绪,使之心理失衡,甚至极少数有厌世和反社会等不良的心理,影响学生的成长。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片面地视为对学生的行为的限制和规范,不善于从大学生视角进行心理分析,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问卷“你赞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是什么”时,52%的学生选择“实践体验”,35%的学生选择“谈心沟通”,16%的学生选择“观看材料”,10%学生选择其他。他们都反对静坐说教,认为这种空洞的说教和强制性的管理,是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希望高校少一些空洞说教,多一些引导、启发和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缺乏现代化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很自然地成为学生的主要伙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充满时代气息的传媒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它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了生活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互联网所具有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性,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都无法比拟的,它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阵地。目前,学校却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很好采用“多媒体”、“虚拟 ”、“三维动画”等先进技术和利用网上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弊端。58%以上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个既有时代气息又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手段,教学媒体较传统。希望学校能利用现代化手段给学生比较感性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的解决策略

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高校必须正视社会客观现实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不断探索新思想、新方法,切实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

位,关注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文化。

1.要努力营造理解学生、关怀学生的氛围。要细致入微地、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将被教育者置于和教育者平等的位置,以交流为途径,以沟通为方法,真正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2.树立主体性教育思想。过去我们过分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政任务,强调认同,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培养。如今面对一个强调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世界,我们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性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思考,指导他们在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状况,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

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必须积极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坚持“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的原则。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导向融入其中,把自律和他律想结合。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内容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陈旧问题,我们应该树立创新思想,注入新内容。

1.加强“两课”教学。面对世界各种政治势力的影响和争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增加当代素质内容的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方式,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来,突出现代意识培养。面对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人才竞争,大学生要有竞争的勇气和创新精神,不盲目、不从众、不唯书,敢于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勇于创造新事物、新理论和新技术。生活在开放的环境中,大学生要有开阔眼界、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健康的心态。学校要增强大学生合作意识的教育,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之道,培养学生具有开朗、乐观、进取的健康心态。

3.专题教育要有层次性。问卷调查反映,学生年级越高,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越低。这是因为不同年级学生所关注问题不同,大三学生面临的问题更多是生活和就业,他们要求学校更多关注这些方面的问题,并给予指导,而不是从大一开始就进行的没有针对性的重复内容教育。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年级心理研究,针对不同的需求,有重点地进行思想教育,体现内容的层递性。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信息渠道的拓宽,过去老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注重教育内容的新颖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学生期望有广博的知识,渴望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和自身修养。虽然他们很重视形式,十分喜欢生动活泼的形式,但他们真正注重的不是什么形式,而是内容。为什么高水平的报告学生爱听?为什么高质量的课学生爱上?就是因为内容,听了有收获。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考虑多种多样方法的同时,要认真考虑教育内容是否有针对性,有没有吸引力,信息量是否丰富等。否则活动形式再新颖独特,也会变成形式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思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强调以知识为载体,从“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向“寓教于文”扩展。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律能力。“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理智选择的结

果,道德的发生、发展与个体智慧的发展是平行的,是相互制约的、相互影响的。”

(1)现代教育的理论及实践证明,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如果学生被迫顺从学校和教师的要求,其行为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把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品德。所以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组织成为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的活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学校“两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由“满堂灌”向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转变,针对社会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增强学生的道德能力。学校可结合教学,组织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组织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竞技比赛、社团文化艺术等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社会考察、科技服务、智力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提高认识,锻炼能力。

3.细化教育和管理方法。随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模式化、生活化转变,教育和管理方法就不能大而化之,必须坚持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居高临下地训人,不能采取强制的办法。教育中必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随时保持心灵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态、情绪和思想,精心疏导,做到润物无声。

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指示,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主动迎接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网络文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确实受到了巨大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占领,必须抢占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构筑网上精神家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新格局的有效途径。

2.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在校园网设立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新闻时事、素质教育、专家论坛、心理健康教育、普法园地等一流板块,借助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是一把“双面刃”,它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好处,也伴随着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错误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得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影响,由欣赏到认同,有无意模仿到有意识的追求。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弱,往往出于好奇和冲动的心理,刻意寻求色情暴力信息,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中,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在充分利用网络手段的同时,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管理,保证网上资料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知识,担负起网络

(监控的责任。督导青年大学生健康上网。

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对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既有创新的能力和较高的科学人文素质、又有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有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崇高志向、有辨别是非、抵御腐朽思想文化能力的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战略任务,也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为把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峰.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教育的世纪走向[J],教育学,2000,(5):104.

[2]温立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化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03,(12):50-51

[3]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2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档案;思想政治教育;校史;互联网+

过去是未来的母亲,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档案就是这样一种“过去”,它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它与修史不同,更加详实和真切,不论观点如何,不论从何种感情出发,它都做最真实地记载。但是档案工作不单单是保存,它同样需要整理、编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因为最终是为了提供利用。高校档案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既担负着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又肩负着传承文化和精神的责任。高校档案对于高校中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作用,同时也蕴含着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信息。对于未来,个人、团体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清晰地了解本校的过去、本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情况,从中梳理出思政工作脉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当下,找出适合当下、适合未来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借鉴高校档案资源来完成。

1高校档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

当前,随着国家对高校档案工作的不断重视,建设水平不断地提高,高校档案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高等院校党政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积极探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高校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是没有全面发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化,很多学生在面临巨大信息量的时候不能从中选择出主流的正能量信息,流连于手游、花边新闻等娱乐项目。再加上权威媒体、官方渠道互联网建设的`局限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其次,高校档案在国家档案局的高度重视下,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利用不够、宣传不够、开发不够的缺陷。很多高校档案工作仍然局限于收集保管,信息化建设不够。同时没有认识到自身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没有充分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教育作用。第三,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以党团工作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为主,很多思政工作者没有意识到高校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缺乏对高校档案资源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的主动性[2]。第四,适应新时代的档案人员职业素质还需要提高,信息化人才缺乏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够,也使得档案信息化开发利用留于表面。档案编撰人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档案编研资料匮乏,这就使得利用档案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是比较单一[3]。最后,高校思政工作人员缺乏档案意识,没有认识到档案资源对自身工作的重要价值。很多思政工作人员常被工作琐事所困,按部就班地按照“文件精神”开展工作,缺少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深刻认识,不能做到了解过去、结合当前实际开展工作,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这就使得思政工作流于形式,学生多会觉得应付,很难真正体会其中真谛。

2利用高校档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那么高校档案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当面的工作来辅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2.1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伴随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充斥着文化、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如何引导师生,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进入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重要工作。高校档案作为最权威、正能量的信息资源,要积极进行开发,以便用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发挥高校档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全员档案意识。高校档案工作不能只局限与收集、整理、看管,应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主动探索思政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思政工作中去。培养高校中思政工作者的档案意识。认识到本校档案是最贴合实际的、最为生动的、最具本校风格的教育题材,主动利用好学校档案资源充实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增加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2校史档案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精神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充分运用校史档案,将校史档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4],也可以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本校的历史、优秀人物来贴近大学生生活学习,从中体会大学文化,使之感受到自豪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校史档案是在信息充斥的当下内容最为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资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官方渠道。利用校史档案能够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5]。众所周知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与校训是密不可分的。每所学校的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学校传承文化的影响,凝聚成一句话就是校训的影响。也可以说一个学校的校训教育也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高校档案工作可以通过对校训、校徽的详细讲解传递文化精神,激励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培养校训精神和意志。另外,一所学校的发展中会出现很多杰出人物,这些人物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具备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等优秀的道德品质,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活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在特定的时间段可以通过某些特定人物档案资料的整理来进行展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3加强档案编研工作

高校档案包含了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建、外事、财务、出版等十大类的内容,是一个学校天然的资料素材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素材库。档案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编研工作,编写年鉴、大事记、校史、学科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史等,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时代主旋律。

2.4开展档案宣传工作

在高校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段,如开学、毕业、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护士节、教师节等时段,开展以图片、影音资料为主的档案宣传,以学生较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发挥教育功能。通过加强档案宣传也可以使教师逐渐具有档案意识,让师生主动将档案史料内容内化于心,渗入到课堂教学、学术讲座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起来。

2.5利用档案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作为学生高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更是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档案应该充分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2.6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不断深化档案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档案”的模式来方便档案的查询利用,利用大数据分析总结出档案利用率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人、物、事进行专题档案整理,通过互联网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宣传,增加正能量在高校学生团体中的传播,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工作中一项非常紧迫且重要的工作,成为党政管理工作中一项战略任务。高校档案应该发挥其文化传承和信息载体功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提高全员档案意识、加强校史档案利用、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加强档案宣传等方面着手,充分开发高校档案资源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雯.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李秀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5):128-129.

[3]王丽丽.论如何通过高校档案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决策探索,(18):33-34.

[4]何承云.校史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11(3):39-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3篇

一、研究设计

(一)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念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境”概念的简单拼凑。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可以理解为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者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 为了优化教育效果, 选择或创设能够为教育主体双方所感知并把握的具体的、微观的教育环境。

(二) 调研方法

课题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 并辅之以经验总结。本课题选取了四所典型高校, 其中涵盖了综合类、文史类、理工类, 又涵盖了一本、二本、三本, 还包括了985、211及一般普通院校。按照四所高校在籍在校学生的0.5%的比例, 共计发放问卷372份, 回收问卷366份, 回收率为98.4%, 其中有效问卷365份 (无效问卷主要是被调查者的问卷未填写完整) , 占实际回收问卷的99%;共计访谈20人。该问卷涉及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情境教育创设的认知、认同与践行几方面内容, 共计26个问题, 包括单选、多选和一道开放性问题。问卷回收后, 运用Excel及IBM SPSS Statistics19.0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 并结合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和访谈记录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 所得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考虑到本次调查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大学本科生, 故选取学生年级从2011级到2014级。另外, 选取部分研究生作为对比样本。1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现状解读

经过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总体上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努力, 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在不同的阶段还存在问题。

(一) 情境创设生成阶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生成阶段, 不是毫无准备去进行课堂开发情境教育, 而是需要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条件。调查发现, 部分高校在这一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有:

首先, 物资和科学技术低效化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运用要涉及到政策、物质材料设备等设施的准备。当前高校在多媒体建设方面做出了努力, 但在资源被充分且有效利用方面还有待提升。其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运行的综合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运用还有欠缺。

调查也显示, 38.08%的同学意识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运作的载体, 物质材料设备等设施还比较缺乏。在问卷调查的开放题中, 有学生提到, 学校对思想政治情境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大, 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这反映出当前我们思想政治情境教育功能运作的载体建设还不健全。如校园、学院网络资源建设低效化。在网页栏目设置上, 为了增加点击率和吸引学生的关注力, 经常以娱乐性质出现, 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却总是稀疏、零散。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功能的相关知识、策略、方法和技巧方面, 学校及学院提供的教育途径和环境有限。当下, 多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 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些技术资源的学习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 对教师进行情境教育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几乎没有。

其次, 教育者呈现职业倦怠, 综合魅力展现不够

教育者的个人魅力和人文素养包括,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储备、授课风格、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爱好习惯等等。调查发现, 80.82%的同学喜欢有幽默感、知识面广、民主且与学生关系和谐的思想政治课老师。56.44%的学生认为教育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魅力, 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包括访谈时也有学生干部提到, 部分教师呈现职业倦怠现象, 课堂缺乏积极活力。通过调查和访谈的资料, 可以看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呈现倦怠的现象, 只是一味的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内外缺乏沟通、互动, 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也呈现出累积学分、上课是走过场的状态。

(二) 情境创设互动阶段

情境创设互动阶段, 是思想政治情境教育具体运行的阶段。“没有交往, 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 教育活动就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1]但是当前高校在情境创设互动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 情境创设方法在课堂的应用度不广

“教育决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 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 那接踵而来的或是训练, 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 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 还没有被教育者广泛运用。调查结果表明, 66.03%的学生觉得教师偶尔会创设情境来引导教学, 还有11.78%的学生觉得教师从来不会营造情境教育氛围。有学生提到, 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过程中, 基本没有情境体验教育, 希望学校能够多支持情境创设的开展。再被问及教课方式时, 72.6%的同学认为教学课堂受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影响, 课堂太枯燥、死板、缺乏趣味性。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方法的开发、创设和在课堂上的运用还不广泛, 没有得到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思想政治情境教育的内在功能还未被师生清楚认知。

2. 情境主体间情感互动体验的契合度不高

“呆滞的思想———这种思想仅为人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 或不进行检验, 或没有与其它新颖的思想有机地融为一体”。[3]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运行环节, 需要营造一种协商互动的氛围, 一种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感知的教育情境氛围, 达到以情促情、以情燃情的效果, 激起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感知、情感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外化。调查结果显示, 23.84%的学生认为, 他们只是喜欢沉浸在这种情境氛围中, 玩一玩。说无法感知、理解不了教学内容的学生占14.79%, 还有16.44%的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教育课, 对教学方式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关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是主人, 而不仅仅是听众这一观点, 大多数同学认为, 自己仅仅就是听众, 占69.59%。可见, 学生的参与度不强。在访谈过程中, 有同学提到, 若是感觉课堂气氛压抑、无趣, 就会私底下忙自己的事情。这说明,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情境教育缺乏广泛运用, 师生之间难以达到心灵的契合, 这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很大的阻碍。

3.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方法运用的灵活度不够

思想政治情境教育方法是多变的, 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不同, 适时进行创新、改变。教育者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对话情境、生活情境、实践情境等等。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29.59%的学生认为教师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关于学生希望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何种方式进行的问题上, 绝大多数的同学都选择喜欢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 占81.1%, 还有69.59%的同学认为将影视视频、音乐、图片等多种媒体教学应用于理论课教学中也比较吸引人, 53.7%的同学希望多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调查问卷开放题中有同学写到,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创设情境单一, 应该设置一些有层次性的、引人入胜的问题启发式情境, 摆脱应试教育中的学习习惯。访谈时, 有同学提到, 理论课知识本就枯燥、如果不提高课堂质量, 师生心情都会觉得累。希望多种教学方式综合采用, 多创设情境教学方式, 寓教于乐。

(三) 情境创设意义生成阶段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不仅是教育前的准备工作、教育的传播、引导过程而且教育活动实施后的意义生成过程、教育实效性阶段也很重要。然而, 在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中缺乏对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反馈和适时的调控, 从而造成在学生中存在理论和实践、知与行脱节的现象。

在调查中, 在被问到在日常生活中, 面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际问题选择时, 是否会到课堂教学的有关情境引导进行联想和知识的迁移, 偶尔会的学生占大多数68.22%, 经常会有的学生才占9.59%, 不会的学生占19.45%。通过访谈, 也能看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重视, 不能很好的行为外化。存在着“知而不行”的现象。

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创设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和实践意义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实证调研, 剖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在不同阶段的现状问题, 为后期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创设的优化路径提供研究思路。但是引起当前各种症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去创设思想政治情境教育, 仍有研究空间。不可否认的是, 高校思想政治情境教育创设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如果有机会, 笔者希望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 以期为优化情境思想政治情境教育氛围、促进教育主体间的和谐共存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5.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a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219-01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员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我国的各所高校都建立有比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且都有着一支具有相当素质和专业化的教学队伍。让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快,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的各种思潮对我国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接受信息能力十分快速的高校学生,这就使得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易被具有新型思想学生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模式拘泥于传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他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人群,这群人群获取信息的能力出众,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更大。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所有教育的基础,是高校其它学科教育达到预期目的的根本,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这也是很多学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所探讨研究的。这也导致了大多数学者和相关研究者着重研究其内容体系的构成问题,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的国情和政治体系密切相关,这使得这一问题成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上一项难以突破的问题。所以,我国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缺少多样化,基本上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种教学模式上的停滞不前使得其余接受教育的高校学生的不断成长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将造成受教育者对教授的内容的不理解或难以接受,这样的教育只是单方面的灌输,不但不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会使其产生抵触心理。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高校大学生的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因此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思。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广大高校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学生思想受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较大

隨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目前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室多方面的。世界各地纷乱繁杂的思潮使得当代高校学生不再如以往一般视老师教授的内容为真理。且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强调个人主义,更注重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追求个性,勇于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上也追求独辟蹊径。同时,时代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当今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从网上得到,而由于我国一开始对网络世界实行的让其自由发展的策略使得如今金钱至上,见利忘义,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四处散播。这些思想对思想、心理正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影响至关重大。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非常的严重。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队伍,他们的道德水平将影响这社会发展,他们的道德缺失将会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区分荣辱,把握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自己全面发展,也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高效、正确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时代特征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随着我国经贸、科技、文化等各方面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直接打破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主导的一元文化形态的状况。形成了现在社会主义文化为主题,资本主义文化同封建主义文化形态并存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形态。西方文化的引进产生的多元的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并且西方文化强调自我主义、实现个人价值的思想理念刚好符合这一代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的心理学,这使得大学生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盲目的推崇心理,且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同时也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产生了冷漠的抵触和排挤心态。且由于网络的发展远远快与学生思想成长成熟的过程,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被网络上很多不好的思想左右价值观,被网络消费自己的政治理念,道德观念,从而排斥课堂上的思想政治内容。目前,西方文化影响的顽固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前发展的在意识形态上的巨大障碍。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展趋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后的发展上应当朝着增加时效性的方向发展,所谓时效性就是,通过教学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态产生实际的影响,而并不是让他们以通过考试或者获得高分为目的。要更注重精神层面,而不是实用主义。这就需要让大学生从主体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动的去接受它,而不是如现在被动学习。当然这种重视并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来造声势,搞形式主义,而是需要思想政治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发展趋势

由于目前各种思潮对我国主题文化的冲击,这就要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扮演这一个指南针、导航灯的作用,通过引导的方式使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像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个人的思想往往是与个人的需求密切相连的。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总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只讲你要接受些什么,而不关心你需求些什么。且面对于全国各地,不同性质、不同民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就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因地制宜,不懂得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是中央需要传达什么,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其实需求。高校的主体是学生,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加偏向于学生,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考察和引导,引导他们在行为上自律、自省。在思想上积极向党中央靠拢。在道德上能辨善恶,能分是非。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性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光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法律制度、社会舆论的共同作用。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期教育,社会舆论的舆论监督,法律的事后惩罚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监管惩罚体系。在法律不能调整或难以调整时,及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调整人们的道德依靠。通过舆论的引导加强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通过依法治国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舆论引导共同作用,三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作用。

3 结语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引导全社会群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以后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主体。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完善自我的价值观,建立完善的道德标准,从而在将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该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形态,人的思想变化等因素提出了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建坤,范春年,徐锋华.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价值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第5篇

本文为重庆高等教育学会2017-2018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路径研究》(编号、CQGJ17195B)阶段性成果

【摘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有可行性。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师资建设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促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推动下,各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教育,有利于整体提升大学生“双创”意识和能力,更能缓解就业压力。但纵观全国高校开展的“双创”教育现状,多停留在理论灌输以及具体就业政策的宣讲层面,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更是缺乏。因此,有必要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熟的模式,将“双创”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必要性

1、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多数高校仅把“双创”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组成部分,缺乏独立课程体系的意识,因此,在师资安排上,基本上是由就业指导课老师或辅导员兼任“双创”课程,没有专职师资;在课程内容上,仅灌输“双创”基础理论和基本的就业创业政策,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在授课形式上,多采用大班授课,甚至有些高校仅仅做几场“双创”讲座。总结起来,这一局面基本上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层面不重视造成,而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体系,可以探索将“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提升学

校、教师、学生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从而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年以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以教授理论为主,实践教育为辅的模式,这一长期坚持的模式越来越让学生觉得乏味,影响了学习动力。而“双创”课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立在实践或者案例基础之上的,如果将思想政治课相关理论有机地融入到“双创”以及大学就业实践和案例中,使学生通过“看得着、能感知”的这种有机会自身经历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更能增加相关理论的可信度。从这个角度讲,推动“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可行性

1、理论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偏重于思想教育,创新创业重在使学生增强“双创”意识,同时,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重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在教育目的上基本是统一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本身就涵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以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内容,这和“双创”课程教育内容是吻合的,只是教育形式有所不同,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总之,理论上,“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都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观等观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保障。

2、实践层面上具有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基于经济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其课程体系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牢牢建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就业实践基础之上,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立足于社会发展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基础上的,可分为意识形态教育、能力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实

践教育等。所以,二者都必须立足于实践层面来开展,都必须在教育体系中贯穿实践环节,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部门,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高校中由立的教学单位负责,模式日趋完善,因此在实践中将二者合而为一,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路径选择

在所有高校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要求,目前情况,一方面不可能依据每一个学生的特色设置创新创业个性化课程,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短时间内形成独立的教育教学部门和体系也不现实,因此,最有效最现实的办法是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双创”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推动相关师资以及教育方法融合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双创”教育的目标。

1、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根据实际,将创新创业内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是目前比较可行且有效的办法。比如,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分别纳入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形势与政策》课,内容都是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紧密结合的,国家创新创业和就业政策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因此该课程完全可以承担部分“双创”授课任务。再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时代精神以及职业道德部分,本身就是“双创”课程内容,还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思想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也都和“双创”内容息息相关,通过这种融合,不仅消化了“双创”课程内容,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2、在师资上实现二者融合

师资是教育的基础,很长时间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配备都存在不足的境况,尤其是非重点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大多非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基本上是由行政人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专职比例也很低,此情况下,推动创新创业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机融合实属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在原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中,选择学历、职称、专业等方面符合国家要求的部分师资,实施培训,使之能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这样,不但有利于“双创”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也有利于整体提升师资建设水平。

3、在教育方法上实现二者融合

长期以来,各高校招生和就业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往往成为就业指导课的附属,且多数由就业部门承担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导致偏离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使学生无法真正实现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同时从大教育观来看,也无法真正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而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弥补这种缺陷,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因此,通过教学方法上的融合,对二者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有益的。首先,通过融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了竞争力,就业率也就得以提升。其次,通过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不是单一的理论说教,是和自己的就业创业以及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课程,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余展洪.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设计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15(13).[2]周志鹏.“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作者简介】

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总结 第6篇

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姓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这一学年,我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按照校党委行政的要求,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认真落实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精神,具体内容如下:

1.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习理论性知识

以党的思想路线为核心,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课堂能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授课中,注意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同各专业学生的职业观、道德观紧密结合,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2.认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我院积极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全体党员同志强调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阐明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和总体要求,介绍了校党委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方案以及我院第一阶段的工作方案,并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要充分重视起来,按照学习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更好地提高党员同志的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增强党员同志的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党员同志的服务意识,为学院的发展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搭建网络新平台,不断开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紧抓党团建设,依托网络、学生社团活动等新途径,全方位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院于2014年4月至5月举办“绿色网络伴我行”系列活动,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体系完整、覆盖面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优势,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平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党组织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4.建设学生自己的社团,全方位育人

上一篇:蔬菜购销合同1下一篇: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