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2024-05-15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精选4篇)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第1篇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国家非自动衡器新检定规程共四个,包括JJG555—1996 《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JJG13—1997《模拟指示秤》、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UG559一1997《数字指示秤》。

一、适用范围。旧规程仅适用于计量检定,而新规程还适 用于定型鉴定、样机试验和产品质量抽查、这在新旧规程的 适用范围中都有明确规定。另外,新规程也适用于计量监督 管理,虽然在新规程的适用范围中无明确规定,但通用规程 第10章为“计量管理”,其内容十分丰富,规定了许多管理内 容:而三个专用规程第6章为“后继计量管理”,对随后检定和 使用中检验作了专门规定。

此外,对于计量检定测试部门多次重复进行的周期检 定,在旧规程中称为“使用中秤的检定”,而在新规程中取消 了使用中检定的概念,将周期检定作为随后检定的一种。增 加了使中检验的概念,并明确规定使用中检验是一种监督性 检验。虽然使用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从字面上看仅一字之 差,但其内涵却有着较大差别,前者仅仅是按规程对秤的计 量性能进行检定,是指计量技术工作;而后者不仅要评价秤 是否符合检定规程的要求。还要评价秤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使用是否正确、可靠。它不仅包括技术工作,而且还 包括计量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计量检定人员应 掌握新规程,计量管理和行政执法人员也应学习掌握新规 程。

二、最小秤量。在旧规程中,除刀JJG510—1987《电子吊 秤》中,A级最小秤量100e,B级最小秤量40e外。其余各检 定规程均规定最小秤量为“中准确度级为50e或50d”,“普通准 确度级为10e或10d”。而在新规程中规定。最小秤量中准确度 级为20e。普通准确度级为10e。对于中准确度级的秤,新规 程比旧规程将秤量范围扩大了30e,也可以说将最小秤量从原 来50e向下延伸至20e。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小秤量范围秤 量时的相对误差增大,特别是20e时最大,达到5%,这就要 求中准确度级的秤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三、最大允许误差。在旧规程中,使用中的秤检定允许误 差为新制造和修理后的两倍,周期检定执行使用中秤的最大 允许误差。在新规程中,仅规定了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的具体数值。对于使用中检验,规定“其最大允许误差为首次 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对于随后检定,各新规程正文中 都规定:“随后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执行首次检定的规定”,并在名词术语中规定:“随后检定包括周期检定,修理后检 定,新投入使用强制检定的秤使用前申请的检定,周期检定 有效期未到前的检定”。据此规定。周期检定应执行首次检定 的最大允许误差。但在刀用JJG13—1997《模拟指示秤》和风 JJG14—1997们归自行指示秤》前言第三段中则规定:“在随 后检定中,除修理后检定执行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外,其 余均执行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而在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前言中规定在随后检定中(修理后检定除 外),除光栅秤、机电秤、电子吊秤执行首次检定最大允许 误差的两借外,其余均执行本规程的规定”。由此看来,各种 秤修理后检定仍执行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这与各新规 程正文中的规定及各旧规程的规定都是一致的。而在周期检 定中,台秤、案秤、地中衡等非自行指示秤、弹簧度盘秤等 模拟指示秤、光栅秤、机电秤、电子吊秤三种数字指示秤的 允许误差为首次检定最大允许误差的两倍。这与各新规程正 文中随后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执行首次检定”的规定是相矛盾 的,却与旧规程使用中秤的检定允许误差相一致。这可能是 贯彻实施R76中,根据我国现有衡器的技术水平,对周期检 定时的要求予以放宽。对除前述以外的电子秤(数字指示 秤),周期检定中则必须执行首次检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所 以不能笼统他说,使用中的非自动衡器的检定,各检定段的 允许误差都扩大一倍。而要区别秤的种类,根据规程的要求 检定。

四、偏载测试。在各新检定规程中均规定“偏载测试时,同 一砝码在不同位置的示值,其误差应不大于该秤量的最大允 许误差。对于承载器的支承点个数N≤4的秤,在每个支承点 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1/3。对于承载器的支承点个 数N>4的秤,在每个支承点上施加的砝码约等于最大秤量的 1/N-1”。在旧规程中,除JJG539— 1988《电子计价秤》,JJG668—1990《固定式电子秤》的规定与上述一致外,其余 旧规程则规定各承重点之间的差值不应大子允许误差的绝对 值”;各承重点上依次加放1/10秤量的砝码。”由此可以看出: 新旧规程不仅检定时要求加放的砝码不同,新规程要求加放 的量比旧规程多,而且承重点之间的允许误差的计算也大不 相同,新规程所指的示值误差是秤的示值与法码质量约定真 值之差。即:示值误差=秤的示值-砝码质量值。旧规程所指 的各承重点之间的差值,是指加放同一砝码时,示值最高的 承重点的示值与示值最低的承重点的示值之差,即:示值差 值=最高示值-最低示值。或者用最大正误差与负误差中绝对 值最大的误差的绝对值之和计算。

五、标准砝码。对检定标准器,新旧规程规定的差异有:

1.法码等级:新规程规定:“检定用标准砝码的误差,应不 大于秤相应秤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这符合国家《质量计 量器具检定系统》的规定,也与现行硷码检定规程中规定的 砝码等级相适应。而在旧规程中规定:“秤的计量性能用四等 砝码进行检定”,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计量检定部门 仍用原四等莅码检定秤,砧码的误差完全能满足新规程对标 准器的要求。

2.替代数量方面:新规程规定:“当被检定秤的最大秤量大 于1t时。可使用其他恒定载荷来代替标准砝码,前提是至少 具备1t标准砝码或是50%最大秤量的标准砝码,两者应取其 大者”;而旧规程在正文中仅规定:“检定时若标准砝码数量 不够用,可用替代法”,未规定替代量、而在刀615—1985 《固定式杠杆秤》附录中规定为大于或等于1/5秤量。可见 新规程规定所用标准砝码,当不考虑重复性误差时为旧规程 的2.5倍以上。新规程还规定:满足下列条件:标准砝码可以 减少,而不是50%最大秤量。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3e,可 减少至35%最大秤量;若重复性误差不大于0.2e,可减少至 20%最大秤量”。这就是说只要重复性误差满足要求,也可只 用1/5最大秤量的标准砝码,这样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 性。

3.替代方法:在三十新专用规程中,都对使用替代物进行 秤量测试方法、步骤做了具体现定(见JJG13—1997和 JJG14—1997第5.2、3.2条及JJG539—1997第5.2、4.3条)。旧 规程正文中元替代方法的规定,只在JJG15—1985附录中做了 简单规定,其他参照JJG15—1985。新规程规定的替代步骤首 先是测试50%最大秤量重复性误差;其次根据此误差大小和 前面的要求确定允许的替代量;最后逐次替代测试至最大秤 量。旧规程则对重复性误差元要求,若替代过程重复性误差 大,则很难保证秤量较大时秤的准确度。

六、检定项目。新规程中将检定中的每一项称为测试;而 在旧规程中称为检定。根据计量检定的定义:检定是评定秤 的计量性能,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所以新规程中将每一项工作称为测试更合适。除此以外,新旧 规程还有以下差异:1.新规程较旧规程(除JJG539—1988、JJG668— 1990外)在必须检测的秤量中,增加了最小秤量测 试。这是保证非自动秤在其秤量范围内准确度的重要措施,旧规程未规定测试最小秤量,不能确定该秤量是否合格,故 不能保证秤在全秤量范围内准确。2.对重复性测试,各新规 程规定“分别在约50%最大秤量处和接近最大秤量进行两组测 试,每组至少重复测试三次”,旧规程中一般要求对新制造(安装)的秤进行重复性检定,同一秤量重复检定三至五 次。与旧规程比较,新规程不仅明确规定了测试两组,而且 明确了测试秤量。3.新规程对超负荷试验未做规定,也就是 取消了旧规程中的超负荷试验。4.新规程规定:“随后检定秤 量测试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测试至最大秤量,至少测试 至2/3最大秤量,重复性测试只进行约50%最大秤量的测 试”,而旧规程规定:“使用中的秤,可根据使用要求,检定 至实际使用秤量,而不检定最大秤量,但该秤量必须在检定 证书中说明”。由此可见,非自动秤的周期检定,新规程要求 比旧规程严格。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第2篇

摘要:在自动衡器的检定中,我们经常会面临控制衡器的选择问题,控制衡器的根本作用在于确定物料实验中物料的约定真值,而物料约定真值直接影响到检定结果的判断,所以正确的选择控制衡器是自动衡器检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本文通过对《JJG564-2002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相关要求的理解,以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实例来说明如何选择控制衡器。

关键词:自动衡器 控制衡器 检定规程

规程第6.12条对控制衡器有这样一段描述“控制衡器可以与装料衡器相分离,也可以是装料衡器的一部分”,也就是分离检定法及集成检定法所对应使用的控制衡器,虽然方法不同,但对控制衡器精度等级的要求是一样的,本文就以检定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分离检定法进行讨论。

举例:当对装料质量为25kg,参考准确度等级为0.1级的重力式装料衡器进行计量检定时,根据规程的要求,“若检定之前对控制衡器立即进行了校准或检定,那么其误差只要不大于自动秤量的最大允许偏差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的1/3”,我们就可以确定该控制衡器符合要求,具体计算如下:

①最大允许偏差为:25000g*0.1%*0.7=17.5g

该误差要求的1/3就是:17.5g*1/3=5.8g

②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为:25000g*0.1%*0.25=6.3g

该误差要求的1/3为:6.3g*1/3=2.1g

根据以上计算,要同时满足最大允许偏差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两个要求,显然应该按照不大于2.1g的误差要求去选择控制衡器。而对于称量点为25kg,误差不大于2.1g的控制衡器要求,哪怕简单的从检定分度数的角度去考虑,检定分度数小于等于10000的普通准确度级的数字指示秤显然很难满足要求。根据《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的等级划分及最大允许误差要求,高准确度级II电子天平能够满足以上误差要求(最大称量大于25kg,检定分度值e=1g)。

下表列出了X(1)级及X(0.1)级重力式装料衡器的不同装料质量所对应的控制衡器误差要求。

从表格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检定X(0.1)级重力式装料衡器时,均应选择分度数大于25000的高准确度级的电子天平作为控制衡器,而检定X(1)级重力式装料衡器,则应选择分度数大于2500的中准确度级的电子衡器来作为控制衡器。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计算出X(0.2)级及X(0.5)级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控制衡器的准确度等级要求,对于X(0.2)级,也应选择分度数大于10000的高准确度级电子天平作为控制衡器方能满足要求。对于X(0.5)级,应选择分度数大于5000的中准确度级电子衡器。

参考文献: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第3篇

由于衡器在商贸流通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曾制定了大量的衡器计量检定规程。截止1991年, 我国颁布的有关衡器的计量检定规程共计34个。但在这些检定规程中存在着下列问题:

第一、没有与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 制定的国际建议接轨, 不便对外交流;

第二、有些规程的重要条款制定得不合理, 无法贯彻实施;

第三、规程的制定滞后于衡器的发展, 先进衡器的使用和检定无法可依;

第四、一种衡器对应多个检定规程, 管理混乱。

以上问题制约着衡器行业的发展。为此,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质技监办函 (1998) 049号]文件, 强调指出要“:精简数量, 突出重点, 把量大面广、社会性强的计量器具作为制、修订规程的重点项目”。文件还指出“:为了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要结合国情积极采用国际建议, 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根据这一精神, 近年来全国质量计量技术委员会在衡器检定规程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下面就我国目前衡器计量检定规程的现状做详细介绍。

1.1 非自动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自1986年, 我国就已经开始关注国际建议, 1992年开展了等效采用R76《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的研讨, 并于1996年制定出我国第一个与国际建议接轨的衡器检定规程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依据这个规程, 1997年又制定出三个检定规程JJG 13-1997、JJG 14-1997和JJG539-1997。它们分别替代了原有的人体秤、磨盘秤、杠杆秤、吊秤、电子计价秤、固定式电子秤等共11个衡器检定规程。《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实施以来反应很好, 这是由于规程在等效采用国际建议的同时也兼顾了我国国情。尤其是电子计价秤, 它是使用量大面广且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衡器。依据JJG 555-1996已成功地开展了对电子计价秤的型式批准试验、样机试验、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国内生产厂家提高了产品质量, 有些企业已获得OIML证书并走向国际市场。静态轨道衡的规程最近也由国家轨道衡计量站根据JJG555-1996《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制定出相应的检定规程《非自行指示轨道衡检定规程》和《数字指示静态轨道衡检定规程》。

1.2 自动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自动衡器称量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度高, 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各种自动衡器的称量方式、功能、结构、准确度要求以及等级表达方式均不同, 为此,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分别制定了6个自动衡器的国际建议。我国自1994年开始对自动衡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全面的接轨。目前已批准执行的是JJG648-1996《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等效采用R107国际建议。已形成报批稿的一是《自动分检衡器检定规程》, 等效采用R51国际建议;二是《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等效采用R61国际建议, 以替代JJG 731-1991《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计划制定的是《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等效采用R50国际建议, 以替代JJG650-1990《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目前, 动态电子轨道衡与动态汽车衡的规程与国际接轨问题正在酝酿之中。

2 衡器计量检定规程相关性分析

以上重新制定和修订的计量检定规程的共同特点是等效采用国际建议。下面就这些检定规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2.1 非自动秤检定规程之间的主要异同点JJG555-1996《非自动秤

通用检定规程》主要用于中准确度等级和普通准确度等级的非自动秤的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规程将非自动秤按照指示方式分为模拟指示秤、非自行指示秤和数字指示秤。为便于各级计量检定部门对这三种秤进行首次检定、随后检定和使用中检验, 特制定了JJG13-1997《模拟指示秤检定规程》JJG14-1997《非自行指示秤检定规程》和JJG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

2.2 自动衡器检定规程之间的主要异同点

现着重对新版本《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和《自动分检衡器检定规程》之间的相关性及新旧版本检定规程的主要差异进行分析:

第一、《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和《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的主要异同点。这两种衡器从散料装卸到定量分装, 形成了一个生产链。虽然同属自动衡器, 但称量方式不同, 检定方法也不完全一样。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的静态检定参照R76建议的有关要求进行, 从图形上分析, 其误差带是一个以分度数为横坐标, 以分度值为纵坐标具有阶梯的喇叭形。而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静态检定最大允许误差是依据衡器不同准确度等级的最大允许偏差而定, 最后看它们落在1×10k, 2×10k或5×10k的哪个段内, 经化整后再确定衡器静态称量的参考准确度等级。

第二、JJG 648-1996《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与JJG648-1990《非连续累计自动秤试行检定规程》的主要差异。自动衡器的物料检定一般采用高准确度的斗秤作为检验秤。这台秤的准确度至少要比被检秤高3倍。对斗秤的检定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OIML R107国际建议推荐了“集成检定法”, 我们将其引入JJG648-1996规程中, 这种方法将被检秤与检验秤集于一体。集成检定方法解决了物料检定的难题, 是一种省时、省力、准确可靠的检定方法。这在JJG648-1990规程中则不能解决。

第三、《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与JJG731-1991《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的主要差异。这两个检定规程在准确度要求和等级划分上完全不同, 旧版本是以相对误差划分等级, 新版本是以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相结合的方式划分等级。另外检定结果的判定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导致JJG731-1991多年来无法贯彻实施。下面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

a.新版规程中规定其设定值与装料平均质量之间的最大差值 (mpse) 应不超过使用中检验每次装料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 (mpd) 的0.25倍, 可简化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比为4:1。而JJG731-1991规程中规定平均值与设定值的最大允差 (相当于系统误差) 占总允差的1/3;重复性允差 (相当于随机误差) 占总允差的2/3。可将其简化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比为2:1。新版本更强调动态称量中随机误差所占的比重。

b.JJG 731-1991将系统误差与2倍标准偏差

两者的绝对值按1/3、2/3的比例相加作为秤的最大允差。而新版本规程则是将这两个误差分别与等级因子 (x) 相比较, 如果计算结果均小于 (x) , 则确定为X (x) 级。对于同一台装料秤, 由于称量的物料不同, 会加大测量误差, 因而导致等级因子 (x) 的加大, 从而改变秤的准确度等级。

3 结论

目前, 我国衡器计量检定规程虽然基本做到了与国际检定接轨, 但我国检定条件尚有欠缺。因此, 要想真正意义上做到与国际检定接轨, 向等同采用国际建议迈进, 还必须加强计量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试验条件。另外, 检定规程贯彻实施靠的是各级计量检定人员, 所以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将使我国的衡器行业得以健康发展, 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非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第4篇

1 衡器计量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对衡器进行计量的过程中, 最早始于1986 年, 并且在当时的环境中, 对于国际上的相关建议也予以一定的关注, 尤其是在进行非自动衡器的研讨过程中, 当时根据国际上的相关建议, 我国自主制定出了非自动衡器的计量相关标准, 并得到应用。 随后又为了陆续完善这一计量规程, 先后又制定了三个规定章程, 在实施以后对于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且受到广大人士的好评。 之所以该规程如此成功, 一方面是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相适应的, 并且也与国际接轨, 起到了内外协调发展的作用。 在电子计价秤出现以后, 这一规程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了。 我国为了不断提升非自动衡器的使用效果, 在检验、使用等诸多环节中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一些企业在此基础上得到大力的发展, 更走向了国际市场中, 对于发展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 在静态轨道衡的规程研究中, 我国也陆续制定了相应的规程, 即《 非自行指示轨道衡检定规程》 等,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上文中主要论述了非自动衡器在规程制定上的发展趋势, 在自动衡器的规程制定上我国也予以了一定的重视。 自动衡器的特点是称量速度快以及准确度高, 所以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不同自动衡器在功能、结构以及准确度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此要想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规定, 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国际上对此制定了6 项建议, 我国随后在1994 年时采纳了这6 项建议, 并且做到与国际上接轨。 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建议为《 自动分检衡器检定规程》 , 还有其他的建议等, 还有其他的建议也正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 在此基础上期望达到进一步与国际上接轨的效果。

2 对衡器计量检定的分析

在进行具体检定规程制定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了国际上的相关建议, 本文针对这方面对其进行了关联性的分析。

首先是非自动称在检定的过程中, 应该对主要的异同点进行分析, 一方面, 相关规程的制定是按照准确度的等级进行划分的, 并且在非自动检定中还要进行定型鉴定以及样机试验, 以确保其达到规程中的要求。 从指示方式上进行分析, 非自动称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模拟指示秤, 一种是非自行指示秤, 还有一种是数字指示秤。 在进行检定的过程中针对这三种非自动称按照首次检定、随后检定以及使用中检验的方式进行, 并且采用相关规程对其进行审核。

其次, 在对自动衡器进行检定的过程中, 其规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异同点。不同版本的规程在检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以及《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为例, 二者就具有一定的异同点。 在散料装卸以及定量分装过程中, 都应用在其中, 并且形成了一条生产链。 实际上, 二者在称量方式上还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 因此也要选择不同的检定方法进行检定。 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的静态检定参照R76 建议的有关要求进行, 从图形上分析, 其误差带是一个以分度数为横坐标, 以分度值为纵坐标具有阶梯的喇叭形。 而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静态检定最大允许误差是依据衡器不同准确度等级的最大允许偏差而定, 最后看它们落在1×10k, 2×10k或5×10k的哪个段内, 经化整后再确定衡器静态称量的参考准确度等级。

另外, JJG648—1996 《 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 与JJG648—199《 连续累计自动秤试行检定规程》 也存在着主要差异。自动衡器的物料检定一般采用高准确度的斗秤作为检验秤。 这台秤的准确度至少要比被检秤高3 倍。 对斗秤的检定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 OIMLR107 国际建议推荐了“ 集成检定法”, 我们将其引入JJG648—1996 规程中, 这种方法将被检秤与检验秤集于 —体。 集成检定方法解决了物料检定的难题, 是一种省时、省力、准确可靠的检定方法。 这在JJG648—1990 规程中则不能解决。

《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与JJG731- 1991《 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的主要差异。 这两个检定规程在准确度要求和等级划分上完全不同, 旧版本是以相对误差划分等级, 新版本是以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相结合的方式划分等级。 另外检定结果的判定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导致JJG731- 1991 多年来无法贯彻实施。 下面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

新版规程中规定其设定值与装料平均质量之间的最大差值应不超过使用中检验每次装料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的0.25 倍, 可简化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比为4:1。 而JJG731- 1991 规程中规定平均值与设定值的最大允差 ( 相当于系统误差) 占总允差的1/3;重复性允差 ( 相当于随机误差) 占总允差的2/3。 可将其简化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比为2:1。 新版本更强调动态称量中随机误差所占的比重。JJG731—1991 将系统误差与2 倍标准偏差两者的绝对值按1/3、2/3 的比例相加作为秤的最大允差。 而新版本规程则是将这两个误差分别与等级因子 ( x) 相比较, 如果计算结果均小于 ( x) , 则确定为X ( x) 级。 对于同一台装料秤, 由于称量的物料不同, 会加大测量误差, 因而导致等级因子 ( x) 的加大, 从而改变秤的准确度等级。

3 结论

目前, 我国衡器计量检定规程虽然基本做到了与国际检定接轨, 但我国检定条件尚有欠缺。 因此, 要想真正意义上做到与国际检定接轨, 向等同采用国际建议迈进, 还必须加强计量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试验条件。 另外, 检定规程贯彻实施靠的是各级计量检定人员, 所以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衡器计量检定规程, 将使我国的衡器行业得以健康发展, 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鲁雨.关于我国衡器计量检定规程现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1) .

[2]纪亮.12项地方计量检定规程获总局备案[J].中国计量, 2012 (9) .

上一篇:时光深处静守美丽散文下一篇:关于选择的六年级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