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

2024-07-23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精选9篇)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 第1篇

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市中心城区位于河谷地带,西高东低、成“两山对恃、三山汇聚、四川相连”的主城山水小格局,建成区地势相对较平缓,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面坡度在5°以内。随着城市的高密度开发与大规模扩展及下垫面硬化率(屋面、城市道路)的迅速提高,具有积蓄功能的“沟渠、洼地、池塘”等自然环境的消失,导致了雨水径流的大幅度增加。根据××市气象局提供资料(1983-2015年),××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01.8mm,平均日降水量为11.0mm,降雨时间多出现于每年的5-9月,而大雨及暴雨则出现于7-8月。

目前××区范围内雨水采用重力自流方式进行排放。××区老城区范围为:东起×河,南至×桥,西起×路,北至×水河,雨水排放口为×河和×河,按照南北向道路下布置雨水干管,管径DN500-DN1000;×新区范围为:东起×路,南至×山脚,西到×路西,北至×河,雨水排放口为×河。在南北向道路下布设雨水干管,直排水体。布设有×路、×路、×路及×路等干管,管径DN400-DN1500。

二、内涝治理情况

一是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自2019年至今,结合《×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等各项工作推进,投资6418.75万元,完成辖区×路、×巷等10条市政道路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其中,2019年改造×道路、×巷2条道路排水主管网,2021年改造×路南片区、×南片区8条道路排水管网)。2022年计划投资2430万元对×巷4条支路雨污错接、混接管网进行分流改造及人行道品质提升。二是实施海绵城市改造。根据××市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系统性建设要求,试点××片区及×镇范围内实施海绵化改造,××区海绵城市试点实施项目共110个,其中改造项目92个、火烧沟专项及体育公园建设2个。三是加强汛期管网整治。为快速有效解决城市内涝,××区城乡建设局汛期前对管线养护单位(××市排水公司、××公司、××区市政公用中心)发函,要求管线养护单位对雨水井、排水井进行全面的清淤工作,并联系第三方公司对排水管线及雨水管线进行井下勘察,降雨来临时,我局工作人员全员上岗与××局、××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联合对辖区各积水点进行引流分流,尽快将积水进行清理。

三、现状内涝点情况

根据现有统计调查数据,××区辖区市政道路含海湖新区共计×条,道路长度×公里,排水管网长度×米,雨水管网长度×米,辖区内涝点×处:

×(加气站):该路段管网为DN600,因管网老化且管径过小,瞬时强降雨时雨水管网饱和,容易积水。(积水时长4小时)

×大街(×路-×街):该路段管网为DN600,因管道老化且管径过小,瞬时强降雨时管网饱和,容易积水。(积水时长3小时)

×大街(×所-×小学):该路段管网为DN600,因管道老化且管径过小,瞬时强降雨时管网饱和,容易积水。(积水时长3小时)

×路(×-×路):该路段管网为DN600,因管道老化且管径过小,瞬时强降雨时管网饱和,容易积水。(积水时长3小时)

三、建议

因××区老城区管网超期服役,建成之初管径普遍较小,现因城市发展接入用户增多,排水管网超负荷运转,部分管网因城市市政发展需要进行迁改,迁改后部分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排水不畅,如××十字路口由于修建地下人行通道对该处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由于设计施工等问题,导致该处瞬时强降雨时积水严重,2021年通过雨水井污水井清淤等工作暂时解决积水问题。雨水管网清淤工作往往没有连续性,汛期前清理一次,之后清理工作基本上是哪出问题清哪,管网建成之初大量管网废弃或实际在使用但排水公司等养护单位一律不管,推诿扯皮,整个管线底数未能够全部摸清,请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科能够组织管线养护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和养护职责划分的工作。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 第2篇

城市暴雨内涝是一种常见的城市灾害,其发生的高频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已经日益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各大城市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伴随城市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城市排涝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城市排涝问题尚未受到足够重视,甚至在实践中存在着将城市防洪与排水混同的现象,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城市排涝规划工作的开展。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

城市排水防涝主要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有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原因,但也暴露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标准低。设施建设标准、规划和排水能力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

排河难。很多河道为实现规划,调蓄与排泄能力严重不足,顶托,大潮 养护弱。因资金、监管等原因,管道淤积严重,导致管网排水不畅

体制乱。体制不顺,责任不清,指挥调度差,未形成多部门、全社会公众参与、联动的防灾减灾体系

装备差。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较少,机动的排水抢险能力不够,职工队伍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分析少:积水原因排查、分析和责任追究不够,能力评估与科学研判不足,雨灾后评估环节未被重视

桐乡市城市排水防涝规划介绍 第3篇

1 现状概况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 属嘉兴市五县市之一。境内地势平坦, 东南略高, 西北低。多年平均降水量1218.2mm。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区, 属长江流域, 太湖区, 运河水系。全市水域水面率约为7.0%。

桐乡市素有“洪水过境走廊”之称, 洪涝灾害历来是本市发生最频繁、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资料记载, 平均1.25年就有一次涝灾。近年来, 由于雨情、水情恶化, 地面沉降严重和河道淤积等因素, 灾害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使防洪问题越来越突出。

2 规划思路

(1) 对桐乡市中心城区的现状排水管网普查资料进行梳理, 建立排水管道数学模型, 通过模拟分析, 评估现状管道的排水能力。

(2) 根据桐乡市地形资料, 建立二维地表漫流模型, 并利用Mike Flood软件平台将两者进行耦合模拟。在不同工况下, 进行模型的模拟评估。

(3) 根据内涝风险评估结果, 并结合现状内涝积水点的情况, 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工程改造措施。

(4) 利用模型对规划工程措施进行模拟评估分析, 根据结果调整规划工程措施, 如此反复, 得到最优化的排水防涝规划方案。

3 模型的搭建

3.1 建模数据来源

建模的基础资料来源于测绘数字地形、管线普查等资料。考虑大尺度建模分析城市雨水径流过程, 建模筛选数据为D300以上 (含) 的管道或渠道。

3.2 现状地形分析

3.2.1 下垫面分析

根据桐乡市地形资料, 按照屋面不透水率0.90, 道路不透水率0.85, 绿地不透水率0.15, 水系不透水率0。通过Arc GIS软件统计分析, 屋面面积占总面积的22%, 道路广场等为44%, 绿地为26%, 水系为8%。经过加权计算得出桐乡现状不透水率约为0.61 (见图1) 。

3.2.2 地形数据处理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是描述地表起伏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 由地面规则格栅网点的高程值构成的矩阵, 形成栅格结构数据集 (见图2) 。

3.3 边界条件梳理

边界条件由两部分组成: (1) 降雨雨量和雨型数据边界条件; (2) 河道水位数据边界条件。其中, 在雨型选择方面, 没有采用一般通用的芝加哥雨型, 而是分析了大量的当地实测降雨资料后, 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短历时雨型 (多峰雨型和单峰雨型) 和长历时雨型 (“菲特”雨型) 。同时, 根据不同重现期的降雨量对各种雨型内的降雨数据进行重新分配, 得到模型需要的降雨边界条件。在河道水位选择方面, 没有采用恒定不变的水位条件, 而是根据实测河道水位变化曲线推算出模型需要的河道水位边界条件。

3.3.1 降雨雨型分析

短历时降雨一般用于低重现期设计, 即1年、2年、3年、5年, 降雨历时一般为2h。分析了大量实测降雨数据后, 最终短历时雨型采用两种实测降雨雨型, 即多峰雨型和单峰雨型 (如图3~4所示) 。

长历时降雨一。般用于高重现期设计, 即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 降雨历时一般为24h。长历时降雨雨型采用“菲特”台风期间的降雨数据绘制所成的雨型 (如图5所示) 。

3.3.2 短历时暴雨雨量

短历时降雨雨量采用当地暴雨公式推求计算得到, 详见表1。短历时降雨为历时2h, 降雨重现期分别为:1年、2年、3年、5年。

注:A代表重现期年 (下同) 。

根据计算得到的不同重现期的总降雨量, 按照上述的多峰雨型和单峰雨型不同时间段内的降雨百分比进行雨量重新分配, 得到新的短历时雨量雨型, 用于模型计算。

3.3.3 长历时暴雨雨量

长历时设计降雨雨量根据《桐乡市暴雨频率分析报告》查得, 20年一遇24h降雨量195mm, 重现期20A。

根据长历时的总降雨量, 按照上述的“菲特”雨型的降雨百分比进行雨量重新分配, 得到新的长历时雨量雨型 (20A降雨雨型) , 用于模型计算。

3.3.4 河道水位数据分析

根据“菲特”台风期间最大24h降雨时对应的桐乡站实测水位动态过程线绘制出水位动态变化图, 最高水位达到2.77m (如图6所示) 。

根据《桐乡市防洪规划》确定的50年一遇的水位3.11m作为最高水位, 基于图6河道水位实测过程曲线, 推算并绘制出模型计算需要的动态水位变化过程曲线 (50A推算动态水位) , 用于模型模拟评估。

同时, 考虑水位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在本规划中, 又考虑一种实测不利水位边界条件的工况, 即选取了实测“菲特”台风过后最高水位24h变化曲线 (“菲特”最不利水位) , 实测最高水位达到2.86m (如图7所示) 。

3.4 模型模拟评估

通过模型模拟分析后, 得到不同工况组合下, 城市积水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如表2所示。同时在模型中显示出内涝点的位置和风险等级。随后的规划方案可根据不同地块的内涝程度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 排水防涝规划措施

根据模型模拟评估结果, 结合桐乡市的特点, 规划提出“一导”、“二调”、“三控”的总体思路布置规划布局方案, 同时对于部分瓶颈管道进行改造。

(1) “一导”即导客水

在对杭嘉湖平原实施“三保” (保青山水库、保西险大塘、保杭城安全) 防洪方案的大背景下, 桐乡市大暴雨时会出现了上游来水量过大的情况, 因此需要将上游来水合理地从城区外部引导进入下游河道中, 避免上游来水大规模地进入城市区域。

(2) 二调”即调竖向、调水位

对于部分低于河道洪水位标高的现状和规划地块, 应该在对其改造和开发建设时合理地抬高地面标高, 使地块高程高于洪水位, 确保重力顺畅排水;同时, 需要采取措施, 减缓地面沉降的速率。雨水的排出口属于雨水径流过程的下边界, 应该结合城市防洪规划、河道整治规划等协调水位, 通过提前调整局部内河河道的水位, 尽量使排出口的管道不受河道水位顶托, 对于不可避免的顶托, 通过设置拍门防止倒灌, 同时必要时设置强排泵站将涝水排出。

(3) “三控”即控制源头径流、控制行泄通道、控制调蓄设施

通过对于雨水径流的源头进行控制, 降低综合径流系数, 减轻雨水管网负荷, 从源头上减轻城市内涝程度。对于圩区内河道水面率的控制和整个城市绿地率的控制, 能够确保行泄通道的顺畅排水。对于圩区外河道水面率的控制和对水利规划确定的蓄滞洪区要进行严格控制, 不仅保证了雨水的调蓄功能, 同时对于上游来水也起到一定的调蓄作用。

(4) 针对模型模拟出的管道出现瓶颈的地区, 对管网进行重新梳理并扩大管径的改造, 使其满足规划要求。

5 结束语

(1) 《规划》对桐乡市中心城区的排水系统进行模拟分析, 找出内涝问题和成因,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规划改造措施, 经模型反复模拟调整优化, 提出了最优规划解决方案, 达到排涝规划目标。

(2) 《规划》结合桐乡市的特点, 在降雨雨型和河道水位等方面, 对常规模型参数的选取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在规划方案等方面, 则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性的措施。

摘要:针对江浙一带平原河网密布的特点, 以桐乡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规划为例, 基于水力模型模拟评估分析, 介绍了排水防涝规划措施。在水力模型参数方面, 对降雨雨型和河道水位的选取进行了优化。同时, 对水力模型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模拟。

关键词:排水防涝规划,水力模型,平原河网,雨型,水位

参考文献

[1]朱理铭.水力模型在城市排水 (雨水) 防涝综合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 2014, 30 (8) :1~4.

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浅析 第4篇

关键词:排水防涝;成因;规划;策略

城市排水防涝的问题关系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城市的排水防涝问题检验着城市对雨水的应对能力,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潜力。随着国家对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的关注,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就显得愈发重要。

1 城市内涝成因分析

城市内涝的原因,不仅受到气候的自然条件影响,更多地跟人类的活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影响。全面把握城市内涝的成因,对制定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有效解约城市内涝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1 气候因素使城市遇到暴雨的概率增多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迹象影响,全球大气气流随着季节的变化也越发显示出异常状况,恶劣天气经常发生,极端天气情况导致降雨量的连续增多,致使多个地区遇到暴风雨的概率增多,有的城市甚至会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情况。我国的降雨量有着时间和地点分布不平衡的特征,尤其在夏季时候,城市遭遇短时间快速的大量降水情况增多,这将会导致城市面对暴雨的情况变得严峻,直接影响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另外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筑密度增加,导致城市中心的热量增加,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上生产生活释放的热量,很容易形成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市应对暴雨的情况变得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排水防涝就显得更为重要,如何让城市的排水防涝系统做到稳定有效运行,能够抵制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成为摆在城市发展面前的一个问题。

1.2 城市不合理开发增加了内涝灾害的负面影响

城市的不合理开发,过多的土地成为建设用地,土地的过分利用改变了原有的地理条件,直接影响到大自然的水循环系统,使得地表径流发生改变,增加了城市内涝灾害的负面影响。城市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河道的排水、蓄水功能,使得河流对雨水的调控能力降低,再加上建筑用地对河流的侵犯,影响了河道的周边环境,更加使得河流的泄洪调控能力降低,甚至有些河流成为了一个摆设,失去了原有的防护功能。在有些城市,河流甚至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倾倒垃圾的地方,河流的河床变小,调蓄雨水的能力明显下降,加重了城市的内涝灾害。地表水的减少,影响了大气水循环系统,破坏了原有的排水系统,使得水循环系统变得日益糟糕。城市建筑用地的增加,地面蓄水能力降低,径流的流向和流量都发生了变化,面对日益增多的暴雨袭击,就使得城市的排水防涝问题日益严重。

1.3 城市规划设计不能很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实际需求

目前的城市规划设计虽然已经有了明显发展,但是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不能很好满足城市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设计中,虽然有了很广的覆盖面,但是在细节方面做得不好,深度还不能满足需求,而排水专业规划,虽然做到了细致性,但是缺乏完整、统一的系统性。防洪工程体系的建设,防止了客水流向城市,城市管网系统的建设,虽然对城市的排水起到了作用,但是对超过雨水管网排水能力的暴雨,缺乏应对能力。管道和河道的结合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使得排水防涝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面对突发暴雨情况,做不到协调一致,发挥合力,有效应对,不能适应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情况。

2 城市排水防涝规划注意问题

城市的排水防涝规划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好地发挥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作用。

2.1 注重设计理念更新

关于城市的排水防涝规划理论,国际上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理论正在被应用,比如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技术、英国的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和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设计等方法和理论,尽可能地增加了城市的排水防涝能力。我国的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设计,就要积极关注世界上最新的相关理论和新的技术,及时吸收和获取对我国城市的排水防涝有帮助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经验,建立科学的排水规划理论。

2.2 关注气候变化因素

气候的变化因素,是制定城市排水防涝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由于受历史的原因影响,我国的排水防涝数据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暴雨强度公式,没有结合最新的气候变化因素,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排水抗涝规划的制定。研究和关注对城市气象条件的改变,得到最新的数据资料,掌握城市的发展和气候变化因素之间的联系,对于提高城市的排水抗涝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3 增加对超标雨水的应对能力

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中,都会建立小排水系统和大排水系统两套系统。一般来讲,小排水系统应对城市中日常遇到的雨水情况,大排水系統应对的超标雨水情况。当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城市的大排水系统就能发挥作用,解决城市的排水防涝能力。但是在我国,大多只存在小排水系统,缺乏科学的城市内涝防治系统,解决不了超标雨水的防涝能力,这就需要各个城市在制定排水抗涝规划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有利地理条件,增加对超标雨水的应对能力。

2.4 重视排水防涝系统的顶层设计

重视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顶层设计,就要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和地理因素,合理进行排水分区设计,科学制定系统方案,注意大小排水系统之间的协调,制定合理的、全面的排水防涝规划。在城市的建设用地安排中,要注意对排水防涝系统的维护和修剪,不断优化和调整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中,不能忽视对当地城市的气象、水文等条件的研究和利用,注重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其它城市发展规划的协调发展。

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之前建设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明显落后于当前的实际需要,跟发达国家的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现有的排水设施没有应对特大型暴雨灾害的能力,一旦遇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就会很容易导致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瘫痪,影响城市的安全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城市规划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更新。原有的城市防涝系统的建设依据的数据和公式,都要及时更新和调整,增加相关技术储备能力,重视有关科技人才的培养,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提高我国在防水抗涝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设计要依据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建立全面的雨水影响评价和内涝风险评价制度,增加分析手段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加强对城市排水防涝的管理。

我国的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研究和学习,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要重视对城市内涝的原因分析,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发挥我国现有的人力、技术资源,根据最新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城市的排水抗涝能力的研究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邵尧明.对现行规范中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方法的探讨与建议[J].给水排水,2009.

[2]周玉文.应用年最大值法推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研究[J].给水排水,2011.

[3]李文涛.基于Inofwokrscs水力模型技术在城市排水中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4]谢映霞.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J].城市规划,2013(2).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 第5篇

目 录

第1章 规划背景 1.1规划背景 1.1.1区位条件 1.1.2地形地貌 1.1.3地质水文 1.1.4经济社会概况 1.2对相关规划概要 1.2.1城市发展规划概要 1.2.2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第2章 排水防涝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现状 2.2存在问题及分析 第3章 规划总论 3.1规划依据 3.2规划原则 3.3规划范围 3.4规划期限 3.5规划目标 3.6规划标准

3.6.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3.6.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 3.6.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第4章 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4.1 径流量控制 4.2 径流污染控制 4.3 雨水资源化利用 第5章 排水防涝设施规划 5.1排涝总体规划方案

5.4.1排涝分区 5.4.2排涝规划任务 5.4.3排涝总体规划方案 5.2洪涝及洪潮遭遇分析 5.3排涝计算

5.3.1排涝特征水位 5.3.2排涝计算 5.4 排涝工程规划

5.4.1排涝工程地质 5.4.2治涝工程设施布置 5.4.3雨水管渠规划(1)排水体制(2)排水分区(3)排水管渠

(4)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5.4.4雨水调蓄设施规划 5.4.5水闸规划 5.4.6内河涌整治规划 5.5引水泵站及节制阀

5.5.1引水泵站建议 5.5.2节制阀

5.6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建设内容

5.6.1近期排水防涝工程(1)工程建设内容(2)建设时序设想 5.6.2远期排水防涝工程 第6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影响初步评价

6.2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第7章 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2资金筹措意见 第8章 管理规划 8.1体制机制 8.2信息化建设 8.3应急管理 第9章 保障措施 9.1建设用地 9.2资金保障 9.3其他

第10章 附件及说明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 第6篇

达到至少“30年一遇”

商报讯

(实习生 王晓婕 记者 汪琦)这两天,市规划局编制的《杭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正在杭州市规划局(文三路15号)一楼大厅、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市民中心裙楼L座)以及杭州市规划局网站()公示,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在6月25日前去看看,提出自己的意见。

市规划设计院一位姓冯的工程师说,这次规划参考了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属于历年来规划标准最高的一次,到2020年,将杭城的防洪排涝能力提高到能应付30-50年一遇暴雨标准。

杭州目前的排水系统,主要通过路面和绿地上雨水箅子流入窨井,再经由市政管网,排放到城市河道中。

马路边上的雨水箅子,不起眼,重要程度却不容忽视。下暴雨的时候,雨水箅子是排水的第一道关卡。可是杭州的很多雨水箅子并不达标。大部分雨水箅子规格为45厘米×30厘米,泄水量最小的仅2L/秒,最大的也不过7.8L/秒。而这次规划,决定给雨水箅子来个大升级,将规格改成75厘米×45厘米,每秒可排水20L-27L。

雨水进入窨井之后怎么排出去?规划中,杭州首次尝试划分排水分区的方式,将全市划分成382个子分区,其中主城区239个,余杭区113个,萧山区30个。这样一来,可以确保雨水就近排放入河。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还将新建雨水管网,并对现有的80条雨水管进行提标改造。

冯工说,以前,杭州,转塘、滨江等地有很多农田,雨水可以不断下渗到田里。现在,高楼大厦平地起,农田消失后,这部分调蓄洪水能力也消失了。规划中,今后将西湖、西溪湿地、仙林湿地、丁山湖、金沙湖、白马湖、湘湖等8个湿地湖泊作为调蓄设施,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建圩区、抬高地面、内河治理等防涝措施,重点整治骨干排涝河道106条,打通白石港、机场港和新开河等3条断头河。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 第7篇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3〕23号 【发布日期】2013-03-25 【生效日期】2013-03-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暴雨等极端天气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加之部分城市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调蓄雨洪和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出现了严重的暴雨内涝灾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总体工作要求

(一)明确任务目标。2013年汛期前,各地区要认真排查隐患点,采取临时应急措施,有效解决当前影响较大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避免因暴雨内涝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2014年底前,要在摸清现状基础上,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二、抓紧编制规划

(二)全面普查摸清现状。各地区要尽快对当地的地表径流、排水设施、受纳水体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管网等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气象、水文资料,对现有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评价和修订,全面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风险。

(三)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各地区应根据本地降雨规律和暴雨内涝风险情况,合理确定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标准,在人口密集、灾害易发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应采用国家标准的上限,并可视城市发展实际适当超前提高有关建设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要根据近年来我国气候变化情况,及时研究修订《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等标准规定,指导各地区科学确定有关建设标准。

(四)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各地区要抓紧制定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排水出路与分区,科学布局排水管网,确定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和泵站等排水设施的改造与建设、雨水滞渗调蓄设施、雨洪行泄设施、河湖水系清淤与治理等建设任务,优先安排社会要求强烈、影响面广的易涝区段排水设施改造与建设。要加强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协调衔接,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加快设施建设

(五)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各地区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做好项目技术论证和审核把关,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提高建设项目立项、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环节的审批效率。

(六)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在雨污合流区域加大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力度,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要尽快建设截流干管,适当加大截流倍数,提高雨水排放能力,加强初期雨水的污染防治。新建城区要依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和有关要求,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

(七)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各地区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控制开发强度,合理安排布局,有效控制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与城市开发、道路建设、园林绿化统筹协调,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以及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40%;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进行透水性改造,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和蓄滞能力。

四、健全保障措施

(八)加大资金投入。各地区要提高城市建设维护资金、土地出让收益、城市防洪经费等用于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比例。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环保等部门要结合相关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改造、建设项目予以支持。

(九)健全法规标准。加快推进出台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规范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和完善强制性城市排水标准,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的相关标准。

(十)完善应急机制。各地区要尽快建立暴雨内涝监测预警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气象、水利、交通、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与协调联动机制。要在2013年汛期前制订、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范应急预案,明确预警等级、内涵及相应的措施和处置程序,健全应急处置的技防、物防、人防措施。针对城市交通干道、低洼地带、危旧房屋、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要切实加强防范,并设立必要的警示标识。要加强应急能力教育和预警信息宣传,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演练。

(十一)强化日常监管。各地区要加强对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运行状况的监管,将规划编制、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要严格实施接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避免雨水、污水管道混接;加强河湖水系的疏浚和管理,汛前要严格按照防汛要求对城市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和清疏。

(十二)加强科技支撑。加强城市降雨规律、排水影响评价、暴雨内涝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数字化水平,积极应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应用等技术系统。加快建立具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功能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强化数字信息技术对排水防涝工作的支撑。

五、加强组织领导

(十三)落实地方责任。各地区要把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作为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的紧迫任务,切实落实城市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排水防涝工作行政负责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城市排水、交通、气象、消防、园林绿化、市容、环卫、防洪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十四)明确部门分工。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统筹,指导监督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设施建设和相关工作;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地方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安排资金予以支持;水利部要加强对堤坝等防洪设施规划、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共同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 2013年3月25日

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的几点思考 第8篇

1 城市排涝概念及标准

1.1 概念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排水系统排除能力致使城市道路及低洼区产生一定程度积水, 影响城市交通和产生其他灾害的现象。城市排涝就是要解决超过雨水管道设计标准, 而又低于城市防洪标准降雨产生的城市内涝水的处置问题[2]。

1.2 标准

根据2014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3], 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和积水深度标准如表1所示。

注:1) 按表中所列重现期设计暴雨强度公式时, 均采用年最大值法;2) 特大城市指市区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指市区人口在100万人~500万人的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指市区人口在100万人以下的城市

2 内涝产生原因

强降雨是每个城市都需要面对的自然现象, 但城市对强降雨的适应能力的大小, 直接关系着城市发生内涝的概率以及内涝造成损失的程度, 归纳起来, 内涝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 全球变暖, 城市热岛效应, 暴雨强度逐年增加;2)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地面硬化率越来越高, 雨水径流量增加;3) 河湖填埋, 城市雨洪调蓄能力降低;4) 设计标准偏低, 高强度降雨超过现有排水设施输排能力;5) 雨污混流, 垃圾倾倒, 河道水位顶托, 雨水无出路。

3 内涝防治措施

城市排涝系统所包含的问题比较复杂, 内涝防治设施可采用雨水渗透、雨水收集利用等源头控制设施和雨水行泄通道、地表雨水调蓄设施、地下雨水调蓄设施等过程蓄排设施。

3.1 加速雨水源头控制和利用

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采用屋顶收集、透水铺装、低洼绿地、植草沟、调蓄水池等措施进行雨水综合利用。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 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4]。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 新建地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宜低于40%, 有条件的既有地区对现有硬化地面进行透水性改建;绿地标高宜低于周边地面标高5 cm~25 cm, 形成下凹式绿地;当场地条件许可时, 可设置植草沟、渗透池等设施接纳地面径流;地区开发和改建时, 宜保留天然可渗透性地面。

3.2 加快城市排水系统的升级改造

分阶段提升旧城区内现状排水系统能力, 对原有低于标准的管网进行改造, 对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同时进行下凹式立交桥区排蓄改造, 并与周边排水系统改造相结合, 尽量通过一个系统改造带动周边系统相继达标。对于新区, 严格按照新规范标准进行设计, 2014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暴雨强度公式及参数都有了新规定, 对采用数学模型法计算有了要求, 同时对雨水口、检查井等排水设施有了人性化的设置要求。方案设计完成后需按照防涝标准对应的雨型, 采用数学模型模拟积水情况, 当局部区域和地段超过排涝标准规定的积水深度和时间时, 应优先考虑通过调整用地布局和场地、道路竖向等, 降低内涝风险。

3.3 加大城市蓄滞区建设, 合理设置涝水行泄通道

当降雨超过排水管网设计能力时, 城镇河湖、景观水体、下凹式绿地和城市广场等公共设施可作为临时雨水调蓄设施;内河、沟渠、经过设计预留的道路、道路两侧局部区域和其他排水通道可作为雨水行泄通道;在地表排水或调蓄无法实施的情况下, 可采用设置于地下的大型管渠、调蓄池和调蓄隧道等设施[3]。

建设下沉式绿地及城市湿地公园, 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结合河道走向, 在城市生态廊道、工业卫生防护林带、高压走廊防护林带、道路防护林带内布置排洪渠道。渠道走向依自然地势, 宽度尽可能加大, 深度不宜超过1.0 m, 边坡不做护砌, 种植本土耐涝植物。

3.4 清淤整治河道, 确保泄水通畅

河道是城市雨水、涝水的出路, 对河道进行清淤整治, 避免雨水顶托, 洪水漫流。在河道上游有条件地方设置一定数量的水库、缓洪池、谷坊等, 拦截蓄积洪水, 使洪水最大化的消能, 延缓进入下游城区时间, 使之与下游城市雨水错峰, 缓解城市排水防涝压力。城区段河道按城市防洪标准进行整治, 保证河道排水通畅, 河道两侧预留一定宽度的绿地, 给防洪安全留有余地, 并成为雨水滞蓄、下渗的通道。

4 建议

1) 编制规划。结合气象、水文资料, 对现有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评价和修订;尽快对现有的地表径流、排水设施、受纳水体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根据规范、大纲要求, 科学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 与城市防洪、河道水系、道路交通、园林绿地、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等专项规划和设计密切联系, 与城市平面和竖向规划相互协调, 将其成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 加强建设。加大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与管渠系统改造力度, 加大河道的整治疏通力度, 对易涝的区域, 建设行泄通道;采取建设泵站的方式提高排涝能力;提高地下管网的建设标准, 完善排水系统。

3) 落实管理。加强普查数据的采集管理, 逐步建立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落实排涝预案, 建立城市排水防涝数字信息化管控平台。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Z].2013.

[2]王军, 马洪涛.城市排涝规划有关问题探讨[J].给水排水, 2014, 40 (3) :9-12.

[3]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

城市排水防涝自查报告 第9篇

近年来我国南方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一系列内涝的情况, 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应该如何改造与如何缓解城市水危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空前严峻的内涝形势以及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思路的反思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中央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思想指导下正式提出了解决方针与概念———合理建设海绵城市[1]。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一些新理论, 新技术应运而生, 但是这些新理论新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也遇到了很多复杂的问题并出现了很多困难的瓶颈。特别是针对南方某些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 如何更好的排水、防涝也成为了有待攻克的一大难题。因此, 本文针对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讨论与分析, 为更好的解读《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与推动、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扫除障碍。

2 南方城市中排水、防涝和建设海绵城市中几个关键性问题

2.1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海绵城市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建设是最为合理的:

1) 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采取一定的合理的保护措施, 基本要求就是使城市中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敏感的区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城市中已经存在的各种环境如:林地、草地、湿地等应尽力维持城市开发前的生态自然特征;

2) 生态恢复和修复, 对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某些自然环境和水体以及土壤, 应该适当的运用生态的手段来进行修复;

3) 低影响开发, 应该做到在城市中保留有充裕的生态用地, 能够把城市不透水面积控制在一定的比例空间之内, 且把对原来城市的水生态环境的损害最大程度的降低。

以上就是我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2]。在南方海绵城市的建设当中,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来促进雨水的囤积、渗透与净化。在这几个途径当中, 如何解决南方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排水防涝问题, 低影响开发想必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2.2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与传统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区别

传统城市的雨洪管理的模式和目标就是简单粗暴的做到如何使城市雨水径流快速排放, 避免雨洪干扰到人居正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秩序[3]。低影响开发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 也称为低影响设计 (Low Impact Design, LID) 或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 (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LIUDD) 。其最重要的理念就是维持所开发的土地前后水文特征基本不变, 总的来说这些特征包括了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低影响开发强调雨水的自然循环过程, 旨在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有效缓解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4]。就实际来说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某种意义上和传统的雨洪就最终目的而言是一致的, 但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还需要实现很多目标如:如何做到使雨水能顺利的自然下渗, 如何更效率的对雨水进行再利用并且使其得到一定的净化。

2.3 南方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仅仅通过在场地采取分散式源头削减的措施, 在我国南方并不适用。因为我国南方许多城市土地的开发强度非常大, 通过以上方式基本无法完成开发前后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等维持基本不变。所以我们还必须通过在中途、末端等综合措施, 从而使开发后水文特征接近于开发前的目标。从上述分析可知南方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实施等各个环节都纳入低影响开发内容, 并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建筑、水文等专业, 共同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5]。

3 南方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及要求

3.1 南方海绵城市建设基本要求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现在已经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我们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上进行一定的理念创新。应该因地制宜的落实与雨水相关的渗水、滞水、蓄水、净水、用水、排水等用途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用地, 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相结合确定详细规划。并结合用地功能和布局, 把低影响开发的主要控制指标, 作为土地规划设计和地块的出让和开发的指导[6]。

3.2 南方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目标及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化利用来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一般情况下, 绿地的年径流总量外排率为15%~20% (相当于年雨量径流系数为0.15~0.20) , 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实践得到, 80%~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最为理想化的[7]。而土表的类型、土壤的性质、地形与地貌、其植被的覆盖率都能影响开发建设前的径流排放量。当然, 开发地域水资源禀赋情况、降雨规律、开发强度、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利用效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另一方面的因素。作为南方城市多雨城市应加强雨水的下渗减排, 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直接集蓄利用。当然, 在实施过程当中这个利用比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且通过合理的技术与经济比较来确定。

3.3 南方海绵城市建设径流峰值控制

低影响开发设施对于中、小降雨事件的峰值削减程度效果较好, 但是对于南方某些城市发生的个别特大暴雨而言, 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错峰、延峰的作用, 但其效果往往不明显。故为了保障城市安全, 南方城市在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区域仍然应该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的标准执行。

3.4 南方海绵城市建设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径流污染控制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控制目标之一, 既要控制分流制径流污染物总量, 也要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频次或污染物总量[8]。对于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时应侧重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及径流峰值控制目标。径流峰值的控制应该成为南方某些易涝城市的关注重点, 水环境容量及径流污染控制则应该成为南方某些径流污染严重的城市或地区的关注重点。

4 结语

我国提出的海绵城市体系主要参考了美国关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 我国南方海绵城市的建设既要参考国外的先进案例, 也要因地制宜的结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南方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地质条件。这样才能合理的保证城市建设与自然水文平衡发展。如何在新城区开展雨洪管理规划和在老城区合理的规划排水防涝并合理的考虑到径流污染控制, 是南方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技术上, 我们应制定并选取符合地域条件的专用指南, 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案例;在规划上, 我们应加强专业和部门之间的合作, 科学合理的分析所在城市及地区的水文特征, 并配置出最合理的空间资源;在法律法规上, 应该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要做到有法可循, 有法可依;在实施上, 应该加强政策的支持和关于海绵城市的政策宣传, 提高企业减少排污的意识, 提高市民保护水体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只有这些问题能够解决, 我国南方海绵城市建设才会得到合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阳, 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 2015 (3) :22-24.

[2]刘宏斌, 刘立新, 郝姝丽.简论现城市水文状态下雨水渗透的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0) :30-31.

[3]胡楠, 李雄, 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 2015 (6) :18-21.

[4]仇保兴.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 2015 (01) :8-10

[5]周迪.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16) :6.

[6]韩雪丽.海绵城市指标体系在控规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 2015 (28) :10-11.

[7]车伍, 张炜, 李俊奇, 孟光辉, 汪宏玲.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初期弃流控制[J].中国给水排水, 2007 (6) :41-42.

上一篇:四有课堂心得体会下一篇:有个性的女生爱情相思意境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