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风情教案范文

2024-08-27

草原风情教案范文(精选8篇)

草原风情教案 第1篇

原创:《草原风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以内蒙古大草原为例介绍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草原风情。教材从草原人民的生活、生产、那达慕大会等风俗习惯充分体现草原特色,课文围绕草原牧区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草原自然条件对牧民生活生产的影响。教材有许多余地,可以让学生去进一步探索,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活水,只要教师能合理把握,就能更好凸显新课程的理

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地图和相关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人

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认识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风情。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结合小组讨论,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自身的感觉体验、认识、参与教学过程,既突出了重点,又使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学过程申,通过音乐、诗歌与感性材料,综合获取信息,提升情感教育,把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与各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学流程:

(一)走进草原(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或诗歌《敕勒川》,让学生观看、描述、猜想画面反映的是哪个区域的风光,由此引入内蒙古的话题。

2.教师进一步引导提问:你们喜不喜欢内蒙古?大家想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吗?由

此导入新课。3.生生互动,探讨课题

出示内蒙古地理位置、气候类型、降水等地图,思考:

(1)内蒙古位于哪儿?(2)内蒙古的地形以什么为主?(3)内蒙古的气候是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新课导入部分,以直观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播放歌曲或诗歌,创设一种积极的教学情境,以形象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对

探究的欲望。

(二)草原寻迹(师生协作,知识探究)

1.探究题: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草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衣、食、住、行和民风民俗的特点。)

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分组探究内蒙古大草原风情,引导他们利用已有资料获取有效信

息。

2.生生互动,学生展示成果及质疑。

3.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内蒙古草原上牧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衣:蒙古袍──便于高原放牧──便于抵御风寒──草原 食:奶茶和肉类──牛奶或羊奶(牛肉或羊肉)──饲养牛羊──草原

住:蒙古包──便于拆迁搬运──便于草原放牧──草原

行:马,骆驼──便于游牧生活──草原

民俗:那达慕大会—赛马,摔跤,射箭──擅长骑射,体格健壮──草原

【设计说明】根据教育心理学可知,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媒体,提供给学生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生生、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内蒙古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体会内蒙古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存。

(三)草原之危(寓情于景,升华思想)

1.展示《美丽的家园》与《哭泣的家园》图片

2.反思我们的大草原为何会这样?

3.学生探讨治理对策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开展造林种草运动,我国已建立“三北”防护林。b.建立优质高效的人工草场,分季节轮流放牧,使草场得到修养,防止退化。c.注意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和地下水,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防

止环境恶化。

d.加强宣传,禁止滥砍滥伐,防治鼠害等等。

【设计说明】美丽的家园之所以如此美丽,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当我们面对如此令人心痛的家园时,强烈的反差将学生带入一种深深的反思之中:我们的大草原明天会怎样,我们的人民该怎样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造自然,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痛定思痛,使学生为之行动,树立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心,从而升华本课的思想情

感。

(四)草原畅想(拓展延伸,留有余味)

不到大海,不知道大海的广阔,不到草原,想象不出草原的风光。这的确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地方,草原上古老的传说、迷人的神话,会勾起你无穷的遐想;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会让你流连忘返;美味的奶茶、喷香的羊肉,先抓住你的胃,再留住你的心;还有那无垠的天际、澄澈的碧空、悠闲的牛羊、驰骋的骏马、热

情好客的眼神和拂过发际的微风„„

这美丽的草原,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设计说明】学生的探究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不应只停留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关注内蒙古大草原的未来发展,能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实现了通过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社会、爱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地目的,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养成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草原风情教案 第2篇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能打破常规,从现象到原因层层探究,遵循学生(从形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特点,最后联系现状提出草原文化拯救,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堂课设计逻辑严密,层层深入水到渠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师生互动较好。

(二)不足

1、教学活动设计缺乏创新,看视频模拟旅游,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师生问答形式较传统。

2、教学过程中,由于板书设计位置不准确导致与幻灯片的播放顺序未匹配,使教学环节出现瑕疵,如果幻灯片播放顺序做成超链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后要注意。

3、最后一个环节拯救草原文化这一活动,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一方面固然有时间因素,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在设计时考虑欠周到。

(1)如果草原环境进一步恶化,会对草原文化带来什么影响?

草原风情教案 第3篇

一、表现哈萨克族民间传说的舞蹈

民间传说具有思想性、故事性和教育性, 哈萨克民族用歌舞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进行传承, 没有固定的模式, 根据表演者的理解, 尽情发挥, 用舞蹈这种载体, 通过肢体语言讲述着传说故事, 展现本民族顽强生存的精神。

1.《黑走马》舞。相传蒙古人与哈萨克人发生了争夺草场的战争, 蒙古人抢占了他们的草场, 并抢走了马群。哈萨克牧人爱马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在长期的放牧生活中他们了解马的习性, 被抢走的马群中有一匹黑色走马剽悍雄壮, 通体黑亮, 步伐平稳有力, 姿势优美, 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 它能听懂牧马人的笛声 (乐器———斯布孜) 。当牧马人焦急无奈时, 坐在山头拿起斯布孜吹了起来, 笛声随风传到黑走马的耳中, 黑走马感觉到主人的愁伤, 竖起前腿, 冲向马群, 将被抢的马群赶回到了主人的身旁, 牧马人感动万分, 创造了《黑走马》曲, 民间艺人又将这个故事编排成《黑走马》舞, 广泛流传。舞者骑上黑走马, 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 人在舞, 马亦在舞, 动作轻快有力, 刚健苍劲, 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 随着音乐的起伏和快慢, 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粗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 艺术地再现了哈萨克人对朝夕相伴的骏马的相濡以沫之情。

2.《瘸鸭子》舞。讲述了一只鸭子腿部受伤, 被牧羊人救治好的故事。哈萨克老艺人将这和谐的美用肢体语言表现了出来, 舞者用滑稽动作展现了瘸鸭子的走姿, 与人相处时的乖巧, 表达了人、动物与自然共同依存的和谐美。同时也体现了哈萨克人顽强生活的精神, 虽然生活艰辛、但却能忍辱负重、振作精神、积极面对困难和曲折, 对未来充满希望。

3.《高雅的姑娘》舞。哈语为《开黄拜孜克孜》, 该舞蹈是哈萨克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舞蹈。传说很久以前, 有一位“大汗”的女儿叫凯勒拜孜克孜, 生得漂亮文雅, 身材窈窕、举止大方、气质高雅、能歌善舞, 弹得一手绝好的冬布拉曲, 但性格高傲, 目中无人, 很多小伙向他求婚都被拒绝。在一个婚礼上, 她弹了一曲《黑走马》, 动听无比,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使舞会达到了一个高潮。这时她听到从其他毡房传出了一曲更加动听, 富有思想内涵的《黑走马》曲, 曲调深沉而悠远, 她走进了毡房, 不由得大吃一惊, 原来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她被老人高超的演奏技艺折服并受到启发, 懂得了世上天外有天, 人外还有人的哲理。从此, 她放下高贵的架子, 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接受了一位能歌善舞青年的求爱。她的思想转变得到了众人的称赞, 民间阿肯用冬布拉创作了《开勒拜孜克孜》曲, 并创编了舞蹈, 赞美她的美丽、文雅、爱劳动等美德。

二、表现哈萨克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生产的舞蹈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往往和本民族的劳动、生活、生产紧密相联, 哈萨克民族从劳动中提炼舞蹈语言, 用头、颈、肩、臂、臀、手、眼等不同姿态来摹拟某种劳动生活过程。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生产, 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女子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 如烧茶、做饭、挤奶、舂米、剪羊毛、擀毡、捻线、织布、绣花等, 她们用灵巧的双手装扮毡房, 美化生活, 终年忙碌, 每当喜庆佳节, 欢歌起舞时, 勤劳能干的妇女们, 十分自然地就把她们最熟悉的劳动动作即兴地揉进舞蹈表演中,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加工, 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表现劳动和草原生活的舞蹈。

1.《劳动舞》展现了“剪毛”、“挤奶”、“制毡”、“绣巾”、“戏水”、“放牧”等劳动生活场面。

2.《擀毡舞》生活气息浓厚, 动作优美, 可以一人表演, 也可集体表演, 可以在草原上表演, 也可以在毡房里表演。舞蹈从打毛开始, 展现铺毛、洒水、卷毡、捆绳、拉绳, 揉毡、晒毡的工艺过程, 体现了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 流传广泛, 深受牧民喜爱。

3.《挤奶舞》把人与家蓄的亲密关系演绎得十分完美。牛奶、羊奶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食, 哈萨克妇女饲养家畜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精心呵护, 从小羊、小牛、小马出生的那一天起, 始终伴随着它们成长, 久而久之她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 只有她去挤奶, 它们才能接受, 否则就强烈不满, 乱踢乱动, 奶量大减, 舞蹈动作诙谐、幽默、形象, 虚拟性很强, 富有娱乐性。

4.《绣花舞》表现哈萨克族妇女在繁忙的劳动间隙, 精心绣制巧夺天工的服装和饰品, 美化生活。舞蹈动作比较简单, 围绕着绣花的过程来展开, 如“捻线”、“理线”、“穿针”、“绣花”、“梳头”和“照镜子”等, 随意性比较强, 但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未来的期盼。

三、表现哈萨克民族习俗文化的舞蹈

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草原生活中, 形成了独具草原特色的习俗文化和舞蹈艺术, 舞姿欢快简洁、风格轻松愉快、舞步轻快有力, 刚健苍劲, 动作潇洒优美, 具有浓厚的草原生活气息。

1.《姑娘追》舞蹈风趣幽默、热烈奔放。舞者用肢体和眼神表现了小伙子求爱之心, 姑娘相爱之情, 舞蹈进入高潮时, 常合以律唱和呼喊, 气氛十分热烈, 极能激发观众的心理共鸣。

2.《奶茶舞》表现了哈萨克族妇女制作奶茶的全过程, 从挤奶、搅奶……直到献奶茶。舞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 将劳动过程揉进舞蹈里, 加之表演中的即兴发挥, 使其成为独具草原特色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表演《马奶酒舞》时, 舞者端起盛满马奶酒的大木碗, 内外翻转, 前后绕动, 平衡轻柔, 翩翩起舞, 如果酒洒不出来, 便得到众人喝彩, 舞者便举碗饮酒或敬献给长者及相好的人。

3.《婚礼舞》。哈萨克族的婚礼是歌与舞的婚礼, 在歌舞声中开始, 歌舞声中结束。青年男女宾客载歌载舞, 通宵欢庆。舞蹈内容广泛, 只要是表演者的绝技都可以表演, 具有极强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舞步简洁易懂, 节拍欢快活泼, 营造出热烈气氛, 充满着草原气息和自然纯朴的民族风情。

四、表现哈萨克族人民与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舞蹈

狩猎与畜牧是哈萨克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 在长期的狩猎畜牧过程中, 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 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 也创造了许多矫健优美的似兽舞蹈。

1.《鹰舞》是哈萨克族具有典型特色的民间舞蹈, 主要流传于阿勒泰地区的阿贝坦乡和布尔津一带。舞蹈表现山鹰勇猛无畏的形象, 把鹰在天空翱翔、盘旋, 在暴风雨中搏击、寻觅食物, 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 从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鹰舞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无论喜庆节日或平时娱乐, 在舞台、草原或毡房内, 男女老少, 都可以即兴表演,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熊舞》是以模仿熊的生活习性和动态特征创造出的舞蹈, 动作力求表现出熊的警觉、笨拙, 以及捕获猎物后的击掌、吼叫等习性。多用头、颈、肩、臂、臀部、眼的运动姿态来表现, 不仅模仿熊的动作, 而且通过熊的出洞、寻觅、发现猎物、试探、获猎等一系列情节, 表现出熊的笨拙而又可爱, 迟缓而又机警, 憨厚而又聪明的形象。

3.《大雁舞》是哈萨克老艺人以孤雁的生活背景创作的舞蹈。表演者反穿羊皮大衣, 前臂表示大雁的颈, 手用袖筒包扎起来, 代表雁头, 手拿一根长四十公分左右的木棍, 木棍的前端做成雁嘴。表演者随着冬布拉的节奏, 模拟大雁的觅食、伸颈眺望、理毛、欲飞等动作来表现孤雁那受伤的心理活动, 展现了哈萨克族飘零不定、孤独的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支翅膀”。故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 如《骑马舞》、《驯马舞》、《牧马舞》和《赛马舞》等。主要展示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矫健姿态, 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民族性格和气质。

哈萨克族民间舞是哈萨克族生活劳动的精神产物, 通过艺术形象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记录了这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历史、传统生活和习俗, 或含蓄温和, 或外露奔放, 或沉稳缠绵, 或粗犷强悍;通过动作造型表达了哈萨克族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生活。如今, 继承、挖掘、整理、改编和新创哈萨克民间舞在舞台上得到了展示并获得了成功, 如 《圆月》、《刁羊》、《山花》、《白天鹅》、《烈火雄鹰》等舞蹈都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舞蹈艺术的虚拟性和假定性, 构思舞蹈内容, 丰富舞蹈语汇, 调动舞蹈画面等艺术手法创作的, 强化动作的雕塑性和流动感, 在叙事中抒情, 抒情中叙事, 使哈萨克族舞蹈艺术得到飞速的发展。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 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草原风情画, 更是一首充满希望的生活赞美诗。

摘要:勤劳、善良、勇敢的哈萨克族人民, 拥有骏马、雄鹰般豪放的性格。他们从劳动生活中提炼出最精华、最优美的舞蹈语言, 形成了淳朴自然、风趣幽默、刚健苍劲、粗犷自由等舞蹈风格特点, 形式多种多样, 深受各族人民喜爱。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特点

参考文献

[1]明伟.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J].中国民族教育, 2007, (02) .

[2]樊小敏.哈萨克族舞蹈与动物[J].生命世界, 2009, (08) .

[3]刘大先.哈萨克族的人与歌[J].百科知识, 2009, (19) .

[4]陈江琼.对卡拉角勒哈的再认识[J].舞蹈, 2013, (09) .

别样的草原风情 第4篇

的确如此,第二天的教学非常顺利。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孩子们欣赏了草原风光图,品味了描写草原风光的优美词句,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也说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孩子们都陶醉在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之中。正当我想过渡到后面的教学时,一位平时特别喜欢“为难”老师的学生举手了。我示意他站起来。

“老师,您常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么美丽的草原风光,没有诗哪行呢?”

我怔了一下,立刻回过神来: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用诗来概括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诗的美好,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顺势引导,把问题还给了这位同学:“那你有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诗句?”

“还没想好,老师,要么您先来一句?”

幸好昨天认真备课,对教材进行了深入钻研,我抓住这一段的中心词“一碧千里”顺口来了一句:“一碧千里风光美。孩子们,你们觉得怎么样?”

学生齐声说:“好!”

“那你们也开动开动小脑瓜子,像老师一样来一句。”我也想“为难”一下孩子们。

没想到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思考、讨论,不一会儿,一只小手举了起来:“翠色欲流入云际。”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孩子们的模仿能力真的不一般,越来越多的小手举起来了。

“无边绿毯绣白花。”

“无限风光在草原。”

“绿色渲染线条美。”

“牛马回味草原趣。”

……

孩子们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并且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孩子们的诗句中有描写具体景物的,也有总结赞美的。于是,我让孩子们把一句诗变成一首诗。这下,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打开课堂练习本,有的孩子面带笑容,有的孩子若有所思,有的孩子顾盼神飞……在柔和的阳光里,教室变得静谧下来,只听见一片沙沙声,此刻弥漫着一种无言的幸福。

没过几分钟,就有孩子迫不及待地拿诗作给我看,等待我的表扬。的确,孩子们写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几乎每首诗都各有特点。第一个发言的就是“为难”老师的那位同学:“一碧千里风光美,无边绿毯绣白花。翠色欲流入云际,无限风光在草原。”一位小诗人诞生了!

“一望无际草原美,绿草如茵线条柔。牛马陶醉风光里,静立不动思草趣。”……一位位小诗人诞生了!

我满心喜悦,抑制不住高兴地诵读了孩子们的诗作,课堂被点亮了,笑容和自豪挂在孩子们的脸上,大家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第一节课。

这节课让我尝到了甜头。第二节课,我改变了原先的教学预设,继续以“诗”促学,孩子们有了上节课的创作基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习兴趣。一句句、一首首根据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创作的优美诗句,让我无比激动、欣慰。最后,我让孩子们用诗概括文章的中心。“一碧千里风光美,欢声笑语迎远客。把酒联欢情意浓,夕阳西下话离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作。虽然没有老舍先生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境,但都切合文章的主题,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演绎出了别样的草原风情,孩子们那颗创作的心也豁然开朗。

课后,有位孩子对我说:“老师,这两节语文课可真有意思,我都快成诗人了!”我不禁莞尔一笑,摸了摸他的头:“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是位出色的大诗人,我等着品读你的诗集。”孩子笑了,笑容是那样纯洁,那样灿烂!

草原风情导学案 第5篇

(1课时)徐燕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地理环境、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等方面分析大草原的特点,体会牧民们如何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安排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区生活。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地图和相关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认识内蒙古大草原的民俗风情。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一、课前自学自主探究

1.我国内蒙古草原上___________________是牧民的家,他们的传统服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内蒙古草原上一年一度盛大的娱乐活动。

2.内蒙古草原的主要气候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课间互动合作知新

1.位置和范围:请描述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地理区域,海陆位置)

2.自然环境

(1)内蒙古的地形以什么为主?地势起伏有什么特点?

(2)内蒙古的气候是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

(3)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什么?请指出降水量的这种变化对草原上牧草的生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3.内蒙古草原的牧业特色是什么?

4.牧民的衣、食、住、行与牧业生产密切相关,都离不开草原,请举例加以说明?

衣:

食:

住:

行:

民俗:

5.如今草原上的人们逐渐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说说有了哪些变化?

6.历史上曾经“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出现了草场沙化、草场退化,你有什么良策帮助牧民治理草原退化问题?

(1)“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开展造林种草活动,我国已建立“三北”防护林。(2)建立优质高效的人工草场,分季节轮流放牧,使草场得到修养,防止退化。(3)注意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地下水,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防止环境恶化。

(4)加强宣传,禁止乱砍滥伐

三、课内活动,反馈小结

美丽的家园之所以如此美丽,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当我们面对如此令人心痛的家园时,强烈的反差将学生带入一种深深的反思之中:我们的大草原明天会怎样,我们的人民该怎样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造自然,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痛定思痛,使学生为之行动,树立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信心,从而升华本课的思想情感。

四、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

第三课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1课时)徐燕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根据图文资料说出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优势;列举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原因和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地图等资料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乌鲁木齐的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乌鲁木齐成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原因

一、课前自学自主探究

1.乌鲁木齐是新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它位于_______________,地处________________北麓、________________南缘,自古就有“_______________”的称谓。

2.新亚欧大陆桥东起__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

二、课间互动合作知新

1.位置和范围:找到乌鲁木齐在我国与亚洲的位置,分析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优势?

2.交通:

(1)找出新疆的8个邻国?乌鲁木齐如果要和这些国家联系,可以通过哪

些交通方式?

(2)找一找新亚欧大陆桥贯通了哪些国家和重要城市?据此谈谈新亚欧大陆桥对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意义。

3.回忆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

4.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政策优势三个方面来说说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原因。

5.经济地位

(1)“乌洽会”的全称是什么?

(2)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乌洽会”在中亚地区取得了怎样的地位?

(3)由“乌洽会”到“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演变,说明了什么?

(4)概况乌鲁木齐的经济地位

6.民族风情:

(1)主要的民族有哪些?

(2)了解国际大巴扎的概况

三、课内活动,反馈小结

1.乌鲁木齐的城市职能

2.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原因(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政策优势)

3.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表现

(1)商业繁荣(内、外)

(2)民族风情

四 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内蒙古的大草原风情 第6篇

——寻觅内蒙古大草原的绿色源泉

提起内蒙古大草原,人们总会不自觉的想起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古歌谣。从此,在人们的心中,青青草原就成了内蒙古的代名词。

而当我们放身于这片绿的外沿时,望着这片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我们难免会发出一声疑问,这样的绿是源自何方呢?经我们调查了解到,内蒙古大草原的形成不仅得益于天然的气候、地质地理等条件,还包括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

从气候方面看:

首先,内蒙古大草原所处纬度位置较高,主要位于北纬40—45度之间,所以内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并且全年的太阳辐射量从内蒙古的东北方向逐渐向西南方向递增,在这种条件下,内蒙古年平均日照时数基本在3400小时以上。而充足的日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更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别适合独特的饲草类的植物,尤其是羊草、野黑麦、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富有奶牛、牧羊等牲畜所需的营养物质,这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在大草原上形成了一条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

其次,内蒙古大草原的气温年际变化非常显著,大部地区的气温的极差普遍为65℃-85℃,而气温日较差年为13℃-16℃,是我国气

温极差与日较差全国最大的地区,而且内蒙古大草原昼夜温差大,海拔高以及高寒的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有利于草原植物糖分的储存,干物质的凝结,能够让草原植物生长得更绿,更加茂盛。

从地理位置方面看:

内蒙古大草原海拔虽然高达1000多米,但是地势起伏微缓,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都非常的充足,非常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

当地传承的生活习惯:

最初当人们提及内蒙古大草原,附带着总会有草原上的牛羊群、草原上的白带(河流)、草原上放牧的牧民等等,此类无不成为青青草原上一大靓丽的风景,为什么这些都与“草原”二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原因是内蒙古牧民都知道回归自然,让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和谐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也可以说这片绿是源于这些牧民的细心呵护下成长的。

另外,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内蒙古大草原所赋予当地居民的经济价值就是这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富有奶牛、牧羊等牲畜所需的营养物质,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据数据显示,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占全国国土很大一部分,其中有效的天然牧场面积也十分广阔,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

元上都草原民族风情文化节开幕 第7篇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9日 来源:锡盟日报社

【字体: 大 中 【打印本【关

小】 稿】 闭】

7月6日,首届元上都民族风情文化节暨元上都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园产品推荐会在正蓝旗元上都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园区内举行。从即日起至8月28日,游客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商品、食品、工艺品,还可以参加搏克、骑马、射箭以及蒙古民族风情体验等旅游观光项目。

在园区最南端的一座1300多平方米的巨大蒙古包里,正在举行一场蒙古族风情的文艺演出。阿萨尔传统乐器表演、蒙古服装展示、蒙古族乐队表演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园区内的其余200多座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里,各种民族特色产品展销,民族特色餐饮服务等火热开展。陈列的各式各样的察哈尔精品奶食、风干肉,具有地方特色柳条编制品、根雕、奇石等特色产品,这些都是正蓝旗民间手工艺精品,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文化特色。

新疆草原风景与风情的交织 第8篇

新疆的草原也是风景与风情交织的旅游胜地,著名的草原如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里坤草原和阿勒泰大草原等。每到春夏,草原上百花绽放,绿草如因,牛羊遍野,炊烟袅袅,每一篇草原都承载着游牧人的梦……

草原春秋

教科书里将新疆的草原分为荒漠草原、草原、草甸草原、沼泽草原四大类,各类草原又细化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原草甸、山地草原、山地荒漠化草原、平原荒漠草原、平原草原、平原沼泽等等。

学界如此划分草原类型自有其道理。不过,新疆牧民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按照放牧季节将不同的草原类型划归为春秋牧场、夏牧场、冬牧场三大类,简单、实用而又一目了然。笔者以为依此顺序引领读者走进新疆草原,不失为一种最佳方式。

新疆草原常见植被有禾本科、豆科、菊科、莎草科、藜科、蔷薇科、伞形科、十字花科、唇形科、百合科、毛茛科、石竹科、蓼科、玄参科、迎春花科等等,每科又分多个种属。我的一位学习植物的朋友曾说过,只要你能在草原上识别300种以上的植物,就可以成为草原专家。此话或许有些偏激,但却说明了一个现实——能够认识数百种草原植被,并叫出名称的人士可能不多。

春秋牧场是新疆草原畜牧业当中的过渡性草场,新疆牧民对其利用集中在春季和中秋至深秋时节。春秋草原分布区域一般为平原或山前台地,主要植被有绢蒿、羊毛草、针茅以及伞形科、十字花科、唇形科、百合科等植物。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绢蒿。

准噶尔盆地西缘、博尔塔拉、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与荒漠接壤区域、全国第二大平原草场库鲁斯台草原等地,分布有大面积绢蒿。这种牧草不仅营养丰富、具有神奇的催奶功效,而且有一种奇异的浓香味,牛羊吃了绢蒿之后,肉中便浸润了绢蒿的味道。

秋天的草原主要是菊科植被的世界。2009年9月下旬,我在阿勒泰地区福海县种羊场附近采访,荒草萋萋的草原上,一簇簇绽放的紫色花朵突然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邂逅了草原上的紫苑花。

蓦然看到紫苑花,我首先被它们的气质折服了。在我看来,花是春天的象征,只有在煦风春雨中才能绽放。深秋,草原上绝大多数植被听命于季节安排已经谢幕了,唯独紫苑,以一种傲视一切的姿态,在冷风中放胆地展示着色彩。

仔细观察这些美丽的鲜花,许多紫苑花骨朵还没有绽放就残缺不全了,有些花朵则明显留下受到伤害的痕迹。追究残害这些漂亮花朵的元凶,罪魁祸首竟然是牛羊。原来紫苑不仅花色娇美,它还是牛羊喜欢的牧草。

草原和食草类动物是一个生物链,它们相互为生,又相互克制,如此它们才能够彼此生息繁衍。如果我们将牛羊和紫苑单列出来,情况大致是这样的:牛羊啃食紫苑,获得了生命所需的能量,它们排出的粪便则反哺了紫苑生长需要的养分。同时,随着牛羊游走迁徙,它们将啃食的未消化的紫苑种子又传播到了更广大的区域。

北疆草原上分布着高山紫苑、阿尔泰紫苑(阿尔泰狗娃花)、乳苑等,民间一般统称为紫苑,它们均属于菊科野生观赏花卉植物。较早一些资料显示,七、八、九月是紫苑花期。实际上,随着新疆各地气温持续升高,北疆草原上紫苑的花期,大多延续到了十月中旬。

查阅相关资料时,我发现许多人钟爱紫苑,并且以紫苑为名称。还有许多以紫苑花命名的论坛等等。按照某些时尚的说法,紫苑代表着某些吉祥日子,在这些日子出生的男女则禀赋紫苑中和或机智等人性化特点。

在春秋草原,其它的牧草还有小甘菊、灌木亚菊、扁芒菊、三肋菊、重生的蒲公英等等,它们或者匍匐在河滩草地,或者生长于石滩或荒原砾石的缝隙,用充满暖色调的黄花,照亮了一个个凄清的草原秋夜。

夏花与冬牧场

夏季是新疆草原最美丽的季节之一。每年五月末六月初,平原草场及山前丘陵草原气温持续升高,牧民赶着畜群开始向天气凉爽的高山夏牧场迁徙。随后,各地纳凉避暑的游客纷至沓来,于是,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提草原、巴里坤草原、唐布拉草原、巴尔鲁克山草原以及阿勒泰草原、赛里木湖草原等夏牧场风光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前半句用来形容巴尔鲁克山草原再恰当不过了。春季巴旦杏、芍药、郁金香等植物编织的花海接力到夏季,白色的绣线菊花、黄色的锦鸡儿花、蓝色的鼠尾草花、紫色的野豌豆花、点地梅以及其它数不清的花花草草,将整个巴尔鲁克山装点成了一个天然大花园。

享誉国内外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坐落在南北天山环抱的高山盆地——尤尔多斯盆地中,海拔2500米,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大草原上多湖泊沼泽,开都河曲折蜿蜒,天鹅湖更是一处著名的湖沼区,栖息着多达万只的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是我国最大的天鹅繁殖、栖息之地,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因此被批准为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巴音布鲁克草原生长着优质牧草,春夏季节,蓝天白云,鲜花竞放,绿茵如一幅巨毯一直铺展到地平线尽头,与尤尔多斯盆地周边的雪山融为一体。大草原上,蒙古包星星点点,牛羊如云,骏马散放,天鹅嬉戏。近年来,当地政府组织生态游活动,游人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宛若置身人间仙境,充分领略到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部落,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从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举义东归回到祖国,清政府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将他们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及开都河流域定居,还有部分到北疆赛里木湖草原及和布克赛尔定居。今天,巴音布鲁克和赛里木湖草原上的蒙古族牧人在自由地生息、繁衍,伴随他们的是蓝天绿地、白色的蒙古包和白云般的羊群,以及英雄史诗和悠扬的马头琴声。对游牧的蒙古族来说,大草原就是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的天堂。

阿尔泰山区纬度较高,夏季草场植被种类主要由禾本科、苔草、羽衣草以及一些木本植物组成,因此,仅从植物种类和花色逊色于巴尔鲁克山。不过,阿尔泰山中却分布着红景天、冬虫夏草、一枝蒿、多种蕨类等中草药。这里还有一种被牧民称为“人参”的植物。据说,这种植物夜里会发出淡淡的白光。阿勒泰羊吃了这种牧草,长得特别壮,人一旦吃了这种羊的羊肉,浑身也特别有力量。

那拉提草原是一个容易被游客记住的地方。地处伊犁河谷的那拉提草原,总面积400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在880毫米,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那拉提草原三面环山,巩乃斯河

蜿蜒流过,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还有山峦的雄奇,是新疆知名度最高的草原和牧场,被认为是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近年来,那拉提草原风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哈萨克民俗风情及便捷的交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成为伊犁旅游的地标。

同处伊犁河谷的唐布拉草原,由于电影《天山红花》的外景在此拍摄而使之名扬全国。唐布拉是喀什河峡谷山地草原的统称,颇负盛名的伊犁五大草原之一,得名于尼勒克县城东南一处以唐布拉命名的山沟,因其沟东侧的山梁上有几颗硕大无比的岩块,恰似玉玺印章,故得名唐布拉,哈萨克语意为“大印章”。在唐布拉草原上,喀什河自东向西贯通,南北山岭高悬,斜流频出,水转景移,颇多秘谷。尤为奇特的是,草原上的许多沟谷都有天然温泉,成为唐布拉草原独特的旅游资源。

地处北疆的阿勒泰草原面积约1000万公顷,占新疆草原总面积的20%,是新疆重要的牧业基地,草原上的阿勒泰大尾羊名闻全国。阿勒泰草原降水丰沛,是著名的“荒漠湿岛”,因而牧草长得特别繁茂。在草原上,5月龄的早春羔羊,平均重达40公斤,这是全国其他草原地区无法比的。现在福海县建有总面积1万公顷的金塔斯草原自然保护区,是新疆唯一一片典型的中亚草原,主要保护对象是山地草原及其生态系统。

在天山中西部的伊犁昭苏草原、唐布拉草原、巩乃斯草原以及阿勒泰大草原、天山东部哈密巴里坤草原和木垒山地草原上,生活着新疆最大的游牧民族——哈萨克族。在哈萨克族语中,“哈萨克”一词有顽强、巨大、坚强有力的意思。哈萨克牧人常年游牧在草原上,自古以来,草原就是他们迁徙、角逐、定居、繁衍的舞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长期以来,生活在北疆草原上的哈萨克等游牧民族,创造了不朽的草原文化。在人类文明演变中,草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为中华文明输入养分,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今天,游人们徜徉在草原上的蓝天白云之下,对千百年流传至今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无不赞赏有加,印象深刻。

塔格拉克是南部新疆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一片美丽的草原,其核心区域位于天山凹陷形成的盆地内,海拔在3000~3200米之间。塔格拉克草原地表植被基本保持着一种原生态状况,保护区内高等植物接近400种,还有众多真菌、地衣等。

帕米尔高原的夏牧场海拔达到了4000米以上,游牧的主要是柯尔克孜人和塔吉克人。两年前,我曾在帕米尔高原的苏巴什遇到一位塔吉克族牧民,那个地方海拔4200米,牧草主要为禾本科耐寒植物。在那片高海拔夏牧场上,我出现了严重的高山反应,而那位牧民却赶着羊群悠然于天地之间,我能说什么呢?

冬牧场是新疆游牧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区域,每年十一月初到次年三月末,牧民和他们的牲畜都要在冬牧场度过。为了适应天然放牧的需要,牧民便将冬牧场选在了冬季气温相对较高、降雪适中的荒漠草原。

北疆牧区最大的冬牧场非托里县玛依勒冬牧场莫属。冬牧场的主要植被有禾本科植物、木地肤、假木贼、骆驼刺、甘草、藜、梭梭、沙篷等等,其中木地肤的营养成分超过牧草之王苜蓿两三倍。最有意思的是假木贼,在整个生长期假木贼是一种毒草,到了冬天,假木贼的毒性消失,成为非常有营养的牧草。

胡杨林草原

塔里木河及叶尔羌河中下游还分布着一种奇特的沙漠草原,或称胡杨林草原,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巴楚县、阿瓦提县、沙雅县、轮台县等地,在这些草原上游牧的大多是维吾尔人。

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气候,春天,许多种子还等待着稀罕的春雨,甘草、骆驼刺、芦苇以及芨芨草蛰伏了一个冬季的地下根茎已经萌芽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草原复活了。以沙雅县为例,该县境内芨芨草呈零星分布,因此,芨芨草的复苏几乎可以忽略,而野生甘草面积却达到40万亩,难怪当地人称之为甘草草原。

新疆甘草主要有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塔里木盆地主要为胀果甘草。甘草虽然有若干种,但是不论哪一种甘草,地下根茎都是中药材,地上生长的枝叶则是优良牧草。甘草嫩枝散发一种独特的气味,有些人对这种怪味极其敏感。从生物学角度而言,甘草散发的味道不过是其自我保护措施之一。

游牧在沙漠草原的羊群——如同人类已经习惯了一些带有怪味的蔬菜一样——对甘草枝叶发出的味道同样异常敏感。当空气中飘散出甘草的气味时,预示着游牧在沙漠草原上的羊群的最艰难的日子也过去了。

紧随甘草之后,青嫩的芦苇萌芽了。芦苇是禾本科植物,属于塔里木盆地主要牧草之一。此时的芦苇嫩芽与甘草相似,均带有淡淡的甜味,营养丰富,既适合老羊采食以迅速恢复体能,又适宜当年出生的羊羔补充体力。

北疆草原畜牧业对芦苇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春季。塔里木盆地环境恶劣,对芦苇的利用则从青食一直延续到了储备干草。整个夏季,沙漠草原可利用的饲草,除了以上几种植被之外,还有胡杨叶、红柳、花花柴(胖姑娘)、沙篷、梭梭、骆驼刺等。

塔里木河流域还分布有大面积罗布麻,我想当然地以为罗布麻也是当地牧草资源之一。后来我请教过一位对南疆畜牧业非常了解的人士,他一口否认了,因为罗布麻有毒。我提示对方,一些野生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毒性有差异,许多有毒植物可作干草调剂使用,他却依旧坚持罗布麻有毒,羊群根本不吃。后来,我又请教了另一位专家,他肯定地说,羊群采食罗布麻嫩叶。

如果真的如此,便出现了这样有趣的情景:人类使用罗布麻茶是因为其具有降低血脂、血压等功效,羊采食罗布麻会不会也有同样的作用呢?

沙漠草原上还有一种与骆驼刺营养价值相近的植物琵琶柴,遗憾的是骆驼和山羊只能食用琵琶柴的嫩枝。

草原灾害的始作俑者

对于人类而言,天然草原是畜牧业的饲草基地之一,草地产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啮齿类动物来说,牧草的优劣,同样关系到它们的生存。不过,现在的话语权掌握在人类的手中,因此,谈起草原啮齿类动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鼠害。

鼠类动物大多以植物为食,生活在天然草地的鼠类大都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中的优良牧草为主要食物,而这类野草恰恰也是家畜的奶酪,人与鼠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草原鼠种是一类组织结构复杂,并且具有强烈的类似“部落”意识的生命群体。它们的采食行为与家畜在食物来源上展开了争夺,它们建造洞穴的挖掘活动则切断或损伤植物根系,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春季牧草返青前后,是多数草原鼠类大兴土木的时期,它们挖洞时把大量的下层土壤推到地面,在洞口前形成大小不一的土丘,在土丘覆压下,一些顶土力弱的优良牧草均黄化而死亡,降低了草群的生产力。此外,草原鼠的洞穴一般选址于肥力最丰富的土壤层,草原鼠在这一沃土层挖

洞造穴,把肥沃的土壤翻到地面,土壤中的水分也随着变化大量蒸发,遇到干旱多风的天气,这些疏松的土丘往往随风飘起,导致土壤肥力的大景损失。

若干年前,我在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查干库勒乡的草原上遇到一个叫乌木尔扎克的牧民,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恐怖的事情:鼠害发生的年份,草原上遍布密集的土堆,土堆下面隐藏着无数陷阱。假如在这样的区域骑马驰骋,马蹄一旦踩塌鼠洞,摔个人仰马翻是幸运的事情,弄不好,则会发生马腿折断、骑手伤残的事故。

新疆治蝗灭鼠办公室副主任林峻说,对于草原鼠害的防治,并不是要灭绝老鼠,而是一种合理的控制,也就是将老鼠的数量控制在一定密度之内。假如草原上的老鼠真的灭绝了,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就断了,结果就是一场草原生态灾难。

新疆草原鼠主要有赤颊黄鼠、黄兔尾鼠、旱獭等,草原上还分布着一种神秘的家伙:鼹形田鼠。顾名思义,这种老鼠长相如鼹鼠,大小则与田鼠相似。草原上的旱獭有两种,北疆草原常见的是体型与褐家鼠相当的小旱獭,南疆乌恰县海拔2000~3500米山地草原上则分布着大旱獭,这种大旱獭体型肥硕,最大的体重在7公斤以上。

危害草原植被的还有西伯利亚蝗和小翅曲背蝗以及鳞翅目毛虫,俗称毛毛虫。鳞翅目毛虫幼虫以牧草茎叶为食,一旦爆发,如果不加以人工防治,常常毁灭爆发区域整个草场,此类灾害多见于天山北坡草原。毛毛虫羽化之后就是我们所说的美丽蝴蝶。在蝗虫防治方面,目前,新疆招引粉红椋鸟灭蝗技术走在了全国最前列。

人文草原

游历新疆草原,尤其是北疆及东疆草原,人们轻易就能够发现草原先民遗留下来的古墓葬、岩画、草原石人以及类似英国麦田怪圈的草原怪圈等人文痕迹。这些古人留下的遗迹遗址与天然植被相融,形成了新疆的人文草原景观。

中亚草原历史复杂,历史沿革悠久,正所谓后来者总是占据前人的地盘,文化叠压现象非常普遍。

北疆(中亚)草原常见的草原古墓有土堆墓、石堆墓、石围墓等几种类型,但笔者却在牧业大县托里见到了新发现的罕见的胡须墓。欧洲草原有石堆墓,却未曾见胡须墓。据说,中亚及俄罗斯亚洲草原地带也曾发现类似墓葬形制,但未曾见研究报告,由此,有专家推断胡须墓可能是中亚草原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

实际上,不论是胡须墓,还是其它墓葬形制,人们能够看到的不过是地表以上的现象,至于墓葬下面埋葬的民族属性、文化背景等,需要通过发掘才能断定。

在托里县考察胡须墓之际,一时兴起,我曾记录下这样一些文字:牧归的羊群陆续走出胡须墓所在的草原。天空阴霾,大地新绿。下一场风,可能会给草原带来一场春雨。停车驻足在草原上,重新审视胡须墓,然后,顺着胡须墓的八字,放眼灰蒙蒙的南方,我期待与古人的对话。

这是某种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有一刻,我似乎听到了来自草原深处的脚步声。“咕咚,咕咚,咕咚”,脚步声越来越近,我看到一队身披兽皮的古人走过草原。我依稀记得这些古人是游牧的斯基泰人,也就是古老的塞族人。不久,强悍的匈奴、柔然、月氏、乌孙出现在草原上。接下来鲜卑、突厥以及唐王朝征讨突厥的大军呼啸而过。当成吉思汗的马队走过草原,草原上的胡须墓引起伟大的汗的注意……

成吉思汗肯定对分布在草原上的岩画也产生了兴趣,或许他还在战争空隙,饶有兴趣地研究了岩画所要表达的思想。放牛、牧马、嬉戏,这些岩画分明反映了草原先民的生活场景,我们的先民与我们何等相近。

神秘怪圈、古墓葬、岩画、草原石人等等,草枯草又荣,它们在草原上沉默了成百上千年,它们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是这片草原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吗?

正如成吉思汗灭契丹,并将这一带草原分封给其子窝阔台一样,一拨又一拨古代游牧民,走过了中亚草原,在长达数千年的草原文化历史当中,许多草原先民在这里留下了数不清的遗迹,同时,也把无数个人类之谜留存下来。

托里县发现的胡须墓都处在草原古墓葬群之间。这种现象似乎印证了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平先生的推断:可以肯定的是,“胡须墓”为古代中亚游牧民墓葬,其奇特的葬俗可能与古代宗教或崇拜有关。

土堆墓和石堆墓遍布中亚草原,这类墓葬由于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巨型大墓,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大土堆墓(石堆墓)很早以前就引起了盗墓者的关注。或许由于这个原因,近现代考古工作者对这类墓葬的研究相对多一些,其先驱是沙皇时期的俄罗斯及后来的苏联。我国对草原古墓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最大的考古发掘活动在伊犁河谷。成果最丰富的发掘为巴里坤兰州湾子及东黑沟遗址。

6年前,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在伊犁河谷主持发掘了一座高6米多、直径61米的草原大墓。墓室还没有完全打开,墓道两侧就露出了三个古老的盗洞。此前,吕恩国先生主持发掘了多座类似的大型古墓,这些大型古墓表面上看封堆完好,剥开封堆,盗洞便出现了。盗洞的年代,大多是在墓主下葬不久留下的。苏联考古工作者在对此类墓葬进行发掘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那么草原上这些巨型古墓下面究竟埋藏着什么宝贝,在古代就引起盗墓者的垂涎呢?

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贵金属。古人对太阳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在他们看来,只有太阳能给人类带来光明,黄金有着与太阳相似的神秘光芒与色彩。古人相信,闪烁着灼灼光芒的黄金就是太阳的化身,拥有了黄金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财富。盗墓者惦记的正是草原古墓的黄金宝藏。

前苏联考古工作者曾在伊塞克湖地区一座未被盗掘的草原古墓内挖出8000多件金器。我国考古工作者则在昭苏县一座草原古墓不远处,一次发掘出土了80多件金器。因此,有专家推断,早期巨型土堆墓(石堆墓),只要没有被盗掘,其中必然埋藏有黄金。黄金的出产地则为阿尔泰山。

目前,流传在北疆草原上有关草原古墓主人的传说主要有两种:一说草原古墓是乌孙人的墓葬;另一说是突厥人的墓葬。乌孙人和突厥人都曾经是游牧在新疆以及中亚地区的古代民族。通过现有考古发掘材料,学界普遍认为草原古墓黄金宝藏属于塞克后期或乌孙早期墓葬。

上一篇:中国园林公司实力排名下一篇:想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