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松鼠教案

2024-07-24

苏教版七下松鼠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七下松鼠教案 第1篇

月 迹

一、激情导入

(教师满面笑容走进教室,师生问好,鼓掌)

师:听说咱们这个班的同学充满智慧,富有灵气,敢于创新,这节课老师来亲自领略一下同学们的风采。好不好?(借本校初一242班上课)生齐答:好!

师:同学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是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有的是借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与月相关的诗句。生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生2: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生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 白)生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 轼)师:好,这里的婵娟代指月亮。

师:大家平时很用心,积累了很多古诗句。这些诗句,在今后写作时都可以运用。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与月相关的文章(板书《月迹》贾平凹wā)。这里贾平凹的“凹”读wā,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二、课文美读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然后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教师巡视,发现大部分同学已认真读完)

师:大部分的同学已读完,请大家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屏幕显示:倏shū忽 袅袅niǎo 嫉jí妒 掬jū 淙cóng 面面相觑qù 师:如果给标题前加上一个动词,组成动宾短语,该怎么加? 生1:寻月迹 生2:看月迹 生3:感月迹

师:是“感受月迹”吧。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还可以说—--发现月迹、争抢月迹、议论月迹„„下面请同学们从任意一个角度说话,概括课文的内容。用“这是一篇„„的文章”说

话。下面开始发言。

生1:这是一篇写观察月亮的文章。生2:这是一篇写观察月亮踪迹的文章。生3: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生4: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生5: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笑声)

师:你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这个问题问得好,等一会儿,老师会告诉你答案的。生6:课文写了孩子们在屋里找月亮,在院子里听月亮的传说,在酒杯里看月亮,在院外寻月亮,在河滩上感悟月亮。抒发了对月亮的遐想和对童年的怀念。(全班热烈鼓掌)师:她不仅从文章的层次,而且从主题上概括了这篇散文,很好。刚才,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课文的标题是“月迹”,围绕月迹,课文写了孩子们的哪些活动?(每找一个内容请学生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进行朗读)生1:写了孩子们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发现了月亮。师:请你把这一段朗读一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师:读得有感情有情味。

生2:还写了孩子们在院子中找到了月亮。

师:找得好,这一部分写得很有情趣,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写的?(几个学生小声说:对话。)

师:对,对话描写。下面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有十多个同学举手,争着要读。)

师:请你们三位同学来,这位女同学读奶奶地说的话,这位男同学读“我们”说的话,这位女同学读作品中叙述的语言。开始。

(学生很有感情的读了5到21自然段。全班响起热烈掌声)师:三位同学可以说读的声情并茂,请问还写了哪些活动? 生:还写了沙滩上看月。

师:对,这一部分请全班同学齐读。大家找到了位置吗? 生齐答:找到了。

师:同学们读的时候感情要充沛,文中对话的地方写得很精彩,要用充满童趣的语气来读,“月亮是个什么呢”中“呢”字读时声音稍轻延长,要充满深情向往而带有疑惑的语气读,“月亮是个好”中的“好”字要读得干脆有力。老师先给你们示范一下。

(老师读完后,学生鼓掌)师:下面全班齐读,开始,读!(全班齐读31自然段至最后自然段)师:还写了哪些? 生1:酒杯中的月亮。生2 水中的月亮。

师:同学们很专心,找的比较全面。老师将你们找的归纳如下,请看屏幕。屏幕显示:镜中之月 院中之月 杯中之月 水中之月 沙滩之月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内容看起来有点„ 生1抢着说:有点散。师:同学们,你们说呢?

生2:我觉得不散。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围绕“月迹”在写。师:有道理,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生齐答:散文!师:它的特点是„„ 生(齐):形散神不散。

师:对。所谓的“神”,就是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文围绕寻找月亮的踪迹,写了镜中之月、院中之月、杯中之月、沙滩之月、心中之月,实际上都是紧扣“月迹”在写,表达作者那种月一般纯洁、真挚、明亮的心境,这就是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

三、赏读品味

师:课文写了“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河中月”、“沙滩月”,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句子、词语中做好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同座位交流自己的体验,谈谈欣赏的原因。

师: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第5自然段:“满满的”写月亮的满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的洁白;“粗粗的”写桂树的粗壮;“疏疏的”写枝叶的稀疏;“累累的”写花朵的繁多。叠词的运用充满童趣。请同学们注意积累。

生1:第3自然段“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月亮写活了。

师:把月亮的情态写得很有韵味。

生2:我补充一点。这一段中“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一句还照应了前文。师:照应了前面什么呢? 生3:照应了前面“盼着月亮”。师(点头)∶对。

生4:我品的也是第三自然段。我把“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改为“深情地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笑声)这就把月亮比作一个美女,她偷偷溜到“我”院里。拟人手法很传神。

师:这位同学的品析也很传神,有创意。

生5:24自然段中动词“浮”、“颤”用得好,写出了月亮轻盈的特点,还说明作者童心未泯。师:品味得非常细腻有感情,老师也受到了启发。

生6:35自然段是本文的寓意所在。这月亮象征了人们追求的美好事物,只要我们勇敢执著地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在我们心中了,“那无边无际的天空”才属于我们。(全班鼓掌)师: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刚才这位同学实际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的确如此—我们只要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了。

生7:第三自然段中的“爬”字把月亮拟人化;“失望”一词写出作者童年对月亮依恋的感情。

生8:我发现本文的对话很有特点。如“月亮进来了”就把读者的视线引到了月亮上;6~9自然段不仅起到过渡的作用,而且写出了孩子好奇的心情; 18~21自然段写出争执的原因;26自然段由奶奶的一句话结束了争执,将孩子们引到更远处寻月;32~34自然段评价了月亮在孩子们心中的位置。文中,奶奶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全班热烈鼓掌)师:太妙了。老师还没有发现这一点——奶奶的话起着推动情节作用。这位同学的也是一位发现美的人。

生9:28自然段中“细细的”、“净沙”等词写出了河水的静,沙的细腻,月亮的皎洁。表达出夜晚沙滩的柔和与光亮。

师:很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品味字句。

生10(即前文提问的同学):26自然段中“月亮是每个人的”说得真好,只要我们发现美,执着追求美,美就属于我们每个人了。

师:看来,你已经解答了前面提出的疑问。有悟性!

生11:我喜欢最后一个自然段。它把读者带进了甜美的回忆。我还发现文章有首尾呼应的特点。开头说“不觉满足”,结尾又说“觉得满足”,他告诉我们,找到了月亮就找到了希望,找到了希望就满足了,师:这位同学在文章结构上又发现了一个亮点------首尾呼应。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老师很受启发。

师:上面同学们对课文优美的词句品味细腻独特,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生1:因为月亮就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勇于追求这个目标。生2:作者想要记录月亮留给他们的美好的东西。生3: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师:(屏幕显示)是啊,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变化的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四:诗意仿写

师:刚才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贾平凹借景抒情的美文《月迹》,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的手法,从下面提供的自然景物中任选一种,展开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出其特征及你的感受,一百字左右,时间3到5分钟。太阳 月亮 小草 树叶 荷花

(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并与个别同学交流。3分钟过后,教师发现一部分同学已写好。)师:老师发现有部分同学已经写好,有的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有诗意,很有文采。下面请几位同学交流一下。

生1: 昨夜,第一片落叶无声无息地降落;今晨,第一丛落叶消失在风雨中。我深情地捡起它,仿佛听到它在叹息:从青青的嫩芽到枯萎的黄叶,我逝去了!等到寒冬过后,我将和泥土融为一体,成为护花使者。

如果真有所谓的下辈子,我愿做一片落叶。(热烈鼓掌)

生2:夏天来了„„荷花开了!在看似肮脏乌黑的泥塘里,冒出了一枝雪白雪白的荷。纯白的花瓣拼命地向外伸延着,一点一点缓缓地生长。终于,一瓣压着一瓣,重重叠叠地盛开了。花瓣根处一点点粉红,淡淡的像被洗过似的,被那雪白的露珠晕染开来;鹅黄色的花蕊结满了花粉,散发着香气。素雅的外表里永远贮存着馨香。(热烈鼓掌)

生3:一次,我和往年一样地坐在桌旁等月亮,我看时,那静静的夜空中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了上来。啊!今年的月亮比往年的圆。啊!今年的月亮比往年的大。啊!„„

这时我想起了小时候背过的一首古诗:“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的确,大自然塑造出了无以伦比的奇迹。这无疑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热烈鼓掌)

五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的交流非常精彩,大家真是发现美创造美的人。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同学们更好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学生热烈鼓掌)

苏教版七下松鼠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反复呤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 自己对诗歌 的理解、赏析情感与态度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 :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学媒体 : 幻灯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 情境一:

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观刈麦》(板书),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并试着概括诗歌内容。生:了解作者 师:突出强调 白居易、叙事讽喻诗 生:自读

师:指出需认读、掌握字词 输税 农桑 曾 荷 晏

生:齐读、概括内容 师:整理、归纳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读准诗韵,理解诗歌内容

情境二:

学诗歌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领悟感情。请同学们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生:自由诵读 师:例: 幻灯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为顾炎阳灼晒,为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生:赏读、探究、交流、发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 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师:小结

品析诗歌,学会赏析方法 问题: 引出文章主旨

1、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2、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生:发言 师:整理、板书 劳作辛苦

苦---------------输税尽 生活困苦

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把握诗歌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情境三: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师:指导,提供词语 幻灯2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

1、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

2、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词语:

一望无际 此起彼伏 汗流浃背 筋疲力尽 腰酸背疼 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 衣衫褴褛 面无菜色 悲痛欲绝 家徒四壁 仰天长叹 面红耳赤 生:读、想象、描述、交流

激发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总结课文

师:总结学法

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

生:背诵全诗

触旁通类 形成能力

情境四:

课外迁移,读以下二则材料,并在课后动手去搜集更多的相关材料,想一想,与同学议一议,写出你的感想,班级交流。

师:出示材料 幻灯3

一、古诗中有许多反映百姓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二、“中国26省市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特告别皇粮国税”--------2005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升华认识,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苏教版第七册《雾凇》教案 第3篇

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洁白晶莹、蒸腾、缀满、缭绕、淹没、琼枝玉树)

过渡:这些优美的词语都是文中用来描写吉林雾凇的,想亲眼看看雾凇的美吗?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生看课件;师述:隆冬时节,走进东北的吉林市,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看到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感受?(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奇)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雾凇的奇特景象,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生讨论;师出示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师指名读,齐读。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难怪作者要说它是……(生:奇观)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看到这么美丽动人的雾凇,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是啊,所有来到这儿的游客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要是有一名专业的导游能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就好了。你想做一名专业的导游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导游证,你把第二节读懂了,就有可能拿到这个导游证了。

生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生: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结)(句中词语变红)

师指导学生朗读此句。(抓住重点词语)

这些条件是一般雾凇形成所缺一不可的,吉林雾凇的形成符合这些条件吗?

生自由朗读第2~7句,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生:“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生: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②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生: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遇冷后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师: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生:浓)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生:涌向弥漫)

生再齐读这句话。

④师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师: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生齐读。师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师: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生读。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其实作者只用了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生齐读)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最初……,逐渐……,最后……)

师指名填空。生感情朗读。

师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是那样的奇特!我们拿起课本齐读第二段,再次来感受雾凇神奇的形成过程。(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读的真不错,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可不能捧着书本为游客做介绍啊。请看着屏幕,围绕着雾凇形成不可缺少的几个条件,试着脱稿介绍一下吧,想不起来的可以看书。(提醒注意:导游要懂礼貌,说话要清晰、完整)

指生上台做导游给游客做介绍,其余生评价,颁发导游证。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美丽的雾凇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再去欣赏一下吧。要边看边想,雾凇有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师:多美的雾凇呀!用上这句式,将你看到、想象到的景象描绘出来吧。(生略)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3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师:请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②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苏教版七下语文(病句2) 第4篇

装订线2013-2014学七年级语文练习四十三 病句专题2(命题人:高飞审核人:高飞2014-2-13)2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26.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2年4月2日,连云港市民航开通了直飞西安的航班。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B.母亲节,她瞒着妈妈和爸爸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给母亲一份惊喜。C.4月22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组织召开了“全国地热(温泉)尾水回灌与弃水处理应用技术研讨会”,以期解决当前我国地热水位快速下降的问题。D.伴随3D版《泰坦尼克号》在全国公映,让国民在享受视觉盛宴、重温美好剧情的同时,也深深地纠结于国产影视作品的质量问题。27.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这一做法。④认为这样做就有可能防止改善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

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B.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C.作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沂门目连戏可谓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D.在那条河上,当地渔民至今仍保留着单脚划船。

3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生死考验观天,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

C.“新四大天王”林俊杰事业再攀高峰,昨晚在一年一度的MusicRadio颁奖上更是一举夺得港台最佳最佳制作人以及最佳男歌手两项大奖。

D.随着“日内瓦”号航母航海试验的不断进行,海外对中国航母的关注在持续升温。

3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B.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在公路上飞快地奔跑。

C.如果没有这些生灵,大自然才会失去了色彩。

D.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34.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文中改正。

锦绣川风景区位于城区与河东新城结合处,全长10公里,水面宽200米。主要有木栈桥、卵石滩、博弈平台、摩托艇等经典。白天,五桥飞架东西,气势恢宏。夜晚,万盏灯火竞相辉映,灯火与桥梁、绿树、碧水浑然一体,赏夜景的理想去处。

3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今年5月28日,河北唐山附近发生大约里氏4.2级左右的地震,北京地区也有震感。

C.为应对南海地区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黄岩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36.下面句子都有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可增删、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B.通过前几年食盐抢购事件,使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

我选句,修改:

3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3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春天的达州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39.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三位学生虽然都是外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表演对我校的师生并不陌生。

修改:将“他们的表演”和“我校的师生”调换位置。

B.通过这次凉山州中学生知识竞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将“通过”或“使”去掉。

C.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

修改:将句尾“美好的城市”改为“美好的愿望”。

D.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

修改:“最杰出的”调整到“20世纪”后。

4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眉山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B.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从叙利亚目前紧张的局势来看,我们不得不认为世界和平距我们还很遥远。

D.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眉山以最快速度融入天府新区。

41.下面各句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

A.通过学习雷锋报告会,使我们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教学楼房倒塌事故,教育局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

4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B.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的形象带来良机。

C.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D.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使体育迷无须紧盯电视屏幕也能观看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

4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的本质。

B.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西南地区一记响亮的耳光。

C.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他这个人太果断,什么事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

4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频发,从客观上推进了我国消费者对“洋奶粉”的依赖心理,使得“洋奶粉”格外受宠。

B.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C.国家有关部门组织核安全方面的专家,用9个月时间对在建核电机组、待建核电机组及核燃料循环设施等进行了安全检查。

D.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4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 ” “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46.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重庆荣昌市)环境,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近年来,①荣昌县委、县政府高度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管理,②着力实施了荣昌县“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着力加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③市民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④影响民生的突出逐步问题解决,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第①处词语重复,可将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可在后加上。

(3)第③处搭配不当,可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可将调整到后面。

4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

48.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邛海湿地地修剪和栽种树林也着眼在画意。

B.近年来,凉山火把节已成为国内外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我们在中考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D.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州中小学都加大了校园安全工作力度。

2013-2014学七年级语文练习四十三

病句专题2

答案

25(D)(解析:A缺宾语,句末加“的物质”B 否定词使用不当,去掉“不能”C前后矛盾,去掉“基本上”或“全”。)26(C)27②(1分),在句尾补上“的做法”(或“的措施”“的办法”“的行动”等)(1分)

④(1分),删掉“防止”(1分)

28(B)29(B)30①“关于杜甫„„”,去掉“关于”;②“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改为“杜甫时而肩扛机枪„„”;③“把网友戏称为„„”,“把”改为“被”(或者去掉“把”);④“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在“认为”后加“(这)是”。(答对一处得1分,满3分为止)31(C)32(C)33(B)34答案:(1)将“摩托艇”删掉。(2)在“赏夜景”前加“此地是”。

35(B)(B,“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应去掉其中一个。)

36答案: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或“文件”)。B.通过前几年食盐抢购事件,我们看到了我国国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科普常识都有待提高。37(D)38(D)39(C)

40(C)(C,A:主宾搭配不当;B:前后不一致(一面和两面不能同时呼应)D:语序不当)41(B)42(C)43(B)

44(C)45(D)46答案:(1)第①处词语重复,可将“高度”或“十分”删去。(2)第②处成分残缺,可在“四大”后加上“行动”或“工程”。(3)第②处搭配不当,可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4)第④处语序不当,可将“逐步”调整到“问题”后面。

苏教版七下语文暑假作业 第5篇

一、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要求:要边读边作批注。(直接做在这本书上,开学收书和笔记本检查)

作批注的方法:

1、注释:遇到不会的字词,查字典弄清词义并写下来。

2、批语:读书时,产生的感悟、见解、疑问,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3、警语:读书时,将优美的、经典、激励人心的语句勾画下来,并摘录到笔记本上。(至少十句)

二、读书笔记4篇;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你印象深刻的4个情节章,写4篇600字读后感。(用大作文本做)

三、背诵并默写八年级上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要求家长签字并写上完成情况,开学检测)

参考篇目:(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书课文背诵默写部分菜单

(长征组歌)《七律长征》背诵全诗、《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老山界》、《诗人领袖》、《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晏子使楚》、《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人琴俱亡》、《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已亥杂诗)、《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一段关于人生的名言、第五单元(人与环境)熟读开篇语里对偶句2句、《治水必躬亲》、第六单元《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

四、抄写《八年级上词语手册》所有课文的常用词语(字音、字形、字义),用练习本做每个一遍。

五、抄试卷

请注意:九十分以上做第一项; 八十分以上做第一、二项;七十分以上做第一、二、三项;

六十分以上做一、二、三、四项;不及格的做第一、二、三、四、五项。

2013年语文暑假作业

一、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要求:要边读边作批注。(直接做在这本书上,开学收书和笔记本检查)

作批注的方法:

1、注释:遇到不会的字词,查字典弄清词义并写下来。

2、批语:读书时,产生的感悟、见解、疑问,可随手写在空白处。

3、警语:读书时,将优美的、经典、激励人心的语句勾画下来,并摘录到笔记本上。(至少十句)读书笔记4篇;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你印象深刻的4个情节章,写4篇600字读后感。(用大作文本做)

三、背诵并默写八年级上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要求家长签字并写上完成情况,开学检测)

参考篇目:(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书课文背诵默写部分菜单

(长征组歌)《七律长征》背诵全诗、《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老山界》、《诗人领袖》、《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晏子使楚》、《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人琴俱亡》、《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已亥杂诗)、《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一段关于人生的名言、第五单元(人与环境)熟读开篇语里对偶句2句、《治水必躬亲》、第六单元《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

四、抄写《八年级上词语手册》所有课文的常用词语(字音、字形、字义),用练习本做每个一遍。

五、抄试卷

请注意:九十分以上做第一项; 八十分以上做第一、二项;七十分以上做第一、二、三项;

上一篇:邹碧华事迹学习体会下一篇:西部大开发以来门源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