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2024-06-03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精选12篇)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1篇

古文阅读醉翁亭记节选题目及参考答案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1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答:

14.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最后一段中所写的 “乐”有哪些?(3分)

答:

参考答案:

12.①昏暗;②寄托;(2分,每个1分)

13.①它的西南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幽美,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②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评分:共4分,每句2分)

14.“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评分:共3分,每点1分)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2篇

苏轼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⑤,虽欲优游⑥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注】①扶风:凤翔府,位于现在陕西省境内。1061年,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②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③忭(biàn)欢乐。

④荐饥:连年饥荒。⑤二三子:你们。⑥优游:悠闲自得。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予至扶风之明年▲(2)是岁之春▲

(3)既而弥月不雨▲(4)五日不雨则无麦▲

1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17.丁卯三日后,苏轼在朋友圈发了以下内容。请联系文本内容,分析其原因。(6分)

阅读答案:

15.(4分)(1)第二年(2)这(3)下雨(4)就

16.(2分)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3篇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玉山道中①

杨万里

村北村南水响齐,巷头巷尾树荫低。

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

【注释】①玉山在江西上饶市著名风景区三清山的南边,玉山道是玉山到三清山的进山主要路径。

【乙】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丙】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①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②之兰亭,修禊③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④。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注释】①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②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③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④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玉山道中》中尽日殷勤照碧溪的殷勤一词用得十分精妙,请作赏析。 (2分)

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群贤毕至 (4)信可乐也

20.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2分)

A 其恕乎 列坐其次

B 名之者谁 仰观宇宙之大

C 战于长勺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 以激怒其众 引以为流觞曲水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2. 请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2分)

虽 无 丝 竹 管 弦 之盛 一 觞 一 咏 亦 足 以 畅 叙 幽 情。

23.这三则材料写山水都写得有声有色,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24.这三则材料都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8、(2分)殷勤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之青翠水之洁净。

19. (4分)(1)秀丽 (2)情趣 (3)全,都 (4)确实

20、(2分)C

21、(4分)(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这天,天空晴朗,微风和煦。

22、(2分)虽 无 丝 竹 管 弦 之 盛 /一 觞 一 咏 /亦 足 以 畅 叙 幽 情。

23. (3分)甲文村北村南水响齐写村南村北到处都听到溪流的潺潺声响,从听觉角度,青山碧溪写山水色彩,从视觉角度;乙文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从听觉角度,蔚然深秀则是写山的色彩,从视觉角度;丙文清流激湍,一觞一咏可诉诸于听觉,茂林修竹则暗写色彩,从视觉角度。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4篇

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 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的物产。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屋舍俨然( ) (2)便要还家( )

(3)始得灵壁( ) (4)因汴之余浸( )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

13.请找出【甲】文和【乙】文都出现的自然景物。

【甲】文:

【乙】文:

14.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和 【乙】文的主 要内容。

【甲】文:

【乙】文:

15.请简析【甲】文和【乙】文写景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

11.(1)……的样子;(2)通“邀”,邀请;(3)才;(4)依靠,凭借

12.(1)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

(2)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修竹,粗大荫郁的乔木。

1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其外修竹森然以高

14.【甲】文叙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和在桃花源做客的经过。

【乙】生动形象地描摹了张氏园亭的天然奇景。

15.【甲】文采用的是白描;【乙】文采用的是细描; 表现了作者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间接抒发了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感情。

附【乙】译文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5篇

【阅读答案】

10.⑴情趣 ⑵ 离开 ⑶记 ⑷下雨

11.C

12.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6篇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回答12~15题。(12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泉香而酒洌: (2)树林阴翳:

(3)少长咸集: (4)茂林修竹: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l)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4、【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2分)

15、甲】【乙】两文均体现了 “ 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

12、(1)水(酒)清(2)遮蔽(3)全,都(4)长,高(每小题1分)

13、(1)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2)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畅快。(每句2分,大意正确即得分)

14、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分)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第7篇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甲】文题目“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题目中的“醉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义。(4分)

(1)四时俱备备__________ (2)晦明变化者明_________

8.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

9.对【甲】【乙】两文中四时之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_________(3分)

A.【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抓住了各自的景物特点。

C.【甲】文中四时之景在于不变,而【乙】文中的景在于变。

D.【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表达领悟美景后的自豪。

答案:

醉翁亭记 文言阅读及答案 第8篇

酒与灵感的关系,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酒对于文人来说,是一种灵感的力量,也可以是一种解脱、消愁,甚或纵情的力量。所以,当我们看到欧阳修的“醉翁”形象时,上述联想便会油然而生。然而事实上,欧阳修并非李白或苏轼,他是一个现实感极强的人,在生活上具有一种理性的执著,在《与尹师鲁书》中,他曾对几种人表示不满,一种是对自我的个人命运过于看重的人,一种就是那些“傲逸狂醉”的人。所以,在初贬夷陵时,他就“益慎职,无饮酒”。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后,他却在滁州改变了自己的形象。这种神奇的转变无疑具有现实背景,也体现着欧阳修思想变化的痕迹,因为在这以后,醉酒的情趣在欧阳修的诗文中竟成了经常性的主题,“醉翁”的形象可以说是非常鲜明突出的。

一、【资料链接】(幻灯)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主张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这里我要提一提“居士”这一称谓。(幻灯)在佛教的原始圣典中,尤其是在律部之中,居士乃是俗人的通称。在中国,运用居士一词的,也不是以佛教为始,在《礼记》中就有“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所以在中国古籍中,往往见到一些文人雅士,每喜以居士自号,但那并不表示他们是佛教信徒。

【写作背景】(幻灯)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时间同《岳阳楼记》),宋仁宗(1045)范仲淹主张“新政”遭谗言而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在那里,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醉翁亭】(幻灯)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对联】(幻灯)

1、并未成翁,到处也须杖履;不能一醉,此来辜负山林。

2、人生百年,把几多风光琴尊等闲抛却;是翁千古,问尔许英雄豪杰那个醒来。

3、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安徽滁县醉翁亭

还有的人将范仲淹与欧阳修相提并论而写为对联的,比如,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阳修即景抒怀。

二、本文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幻灯)

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文章运用层层烘托的方法,显得含蓄委婉,文章结构严谨,处处注意前呼后应,无懈可击。还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典范。

三、(幻灯)本文涉及的成语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峰回路转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山肴野蔌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9篇

(《鱼我所欲也》)

【乙文】王荆公①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②,不可得。时薛师政③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3)适有之()(4)药不足辞()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送东阳马生序》)

C.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D.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2)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译: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治水必躬亲》)

译:

4、联系甲乙两段文字及翻译句(3),说说人该如何保持本心?(3分)

参考答案:

1、得同德,感激恩德;侍奉;黄河;值得。

2、C

3、①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是非羞恶之心,即义)。

②荆公曰:(我)平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今天。竟不接受。

③亲自发钱粮给民工,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官吏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4、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以身作则,(1分)拒绝金钱等的不良诱惑,(1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1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1分),管好自家的人、身边的人(1分),才能保持本心。(答出其中4点即可)

《王荆公病喘》参考译文: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10篇

文言文阅读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下面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春冬之时 山间之四时也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朝而往,暮而归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三峡、醉翁亭的景色之美,请你按照“我欣赏……”的句式进行解说。

示例:我欣赏醉翁亭的`朝暮变化之美,这里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

(1)我欣赏

(2)我欣赏

4.两文均写到四季之景,请简要说说两文写景有哪些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1.B

2.(1)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快。

(2)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来,山谷里就昏暗了

3.示例:(1)三峡的雄奇峻拔之美,这里山高岭连,山峰相重,群山复叠,遮天蔽日。

(2)醉翁亭的四季变幻之美,这里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 第11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1)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____

(3)野芳发而幽香 芳:______________

(4)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山间之朝暮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

4、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等景物。

5、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②[商贾]商人。③[关征]查税征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环绕(2)情趣(3)花(4)植物开花结果。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2、给它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称呼来命名的。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3、C

4、琅琊(山) 酿泉

5、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

《喜雨亭记》阅读及答案 第12篇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③忭:喜乐,欢欣。④荐饥:连年饥荒。荐,重。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是岁之春()

③以属客而告之()

④五日不雨则无麦()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以怪之矣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D.祭以尉首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2分)

今天不遗斯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7.(1)第二年。这。同“嘱”,嘱托,劝酒。(2)C

8.今天不遗斯民

9.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像老鹰飞到天上追名逐利的人,看到这样的山峰,就会平息那颗追名逐利的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桃花源记》《醉翁亭记》节选比较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三月桃花水阅读答案10-23

阅读三月桃花水答案11-15

桃花源记附答案06-07

《桃花源记》相关思考题含答案08-26

文言文《桃花源记》的原文及译文06-08

你自己看命中的桃花及03-13

桃花开放、桃花林景象的句子07-26

桃花源06-25

人间仙境桃花源05-13

再见,桃花源作文08-04

上一篇:高二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表下一篇:战狼2观后感600字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