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

2024-07-25

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精选9篇)

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 第1篇

今年暑假我们小区的物业公司招聘大学生暑期工,我便去应聘了,并且成为了一名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

迄今为止,中国的物业管理 行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形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城市的现代化、人们对居住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伴随房地产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物业管理 要得到迫切的改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在市场 经济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将成为物业的产权人和使用权人,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合理的规模效益,已经成为现今物业管理 的关键问题。在社会分工和市场 细分不断加强的总体背景下,只有针对不同的物业类型、不同的消费人群、以不同于他人的管理 模式,才能树立企业自己的一面旗帜,建立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要走企业的品牌化道路。在我看来在市场 经济发展的今天,品牌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区别标志,而是企业客户 和价值的来源。物业管理 是一种服务,它以物业为管理 对象,以广大业主为服务对象而定位于社会人群。由此,创建这种服务的品牌也不外乎三个方面: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我在物业公司打工的一个月里颇有感受:

(1)、物业人员的形象不规范。包括服务人员的仪表、语言 、行为形象。服务人员是第一时间与业主打交道的,因此,他们的给广大客户 留下的形象则代表了公司的精神面貌。

(2)、规章制度不健全。主要包括对内:员工规范、岗位职责、奖罚机制;对外:管理 制度、业主公约、处理程序等。

(3)、物业管理 工作宣传不到位。比如说维修基金的收取,在没有全部收缴齐之前,不要存在时间上停滞,要无时不刻的向业主宣传到位,其中包括采用传单、报纸、宣传栏的形式。

(4)、服务人员的人性化意识不强。对待业主不够周到热情,有的甚至发生了口角。在实践的接触中,服务人员对答允业主的事情不能及时的处理,比如说报修,一拖再拖使公司的诚信产生了严重的危机。

(5)、物业经营收入单一,难以摆脱亏损的局面,社会实践报告。

通过在实习中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磨合,我认为以上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物业走向品牌化、从分散型经营到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规范物业项目 的运作,树立物业的品牌形象。通过近段时间的实习,我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和方法。

1、建立规范、高效、专业 化的队伍,作好基础管理 是关键。优秀的基础管理 是作好物业工作的基点而员工素质则是优质服务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物业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壮大的关键。

(1)、规范服务人员形象,加大企业宣传力度。规范形象包括仪表、语言 、行为三个方面,仪表规范要求我们的服务人员要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佩带明显的标志,所使用的工具要印有企业的标识。语言 形象要求服务接待人员要讲普通话。行为形象要求每一个岗位的职工要工作规范,尽显专业 风采。这一点对我们的保安人员显的十分重要,在小区里保安人员担任着维持公共秩序的职务,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达到军事化的标准,例如不要出现走路吸烟、打闹的场面,以免给业主造成不良的影响。物业是一种服务行业,其行为其实就是一个服务的过程,即服务传递过程。表情愉悦的工作人员可以平息由于服务缺陷给业主带来的不满和怨言。此外,服务人员的形象也是公司服务的一个有形展示,向用户传递公司的良好形象。

(2)、健全与物业有关的规范规章及各种档案保持制度。完善的规范规章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整个服务流程的再造,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外部形象。所以,对内要建立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工作内容要求并且要确保能落实下去,内部制度的设立要无时不刻的表现出一个绝对服务者的形象——以业主为中心,辐射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在实习中,城市花园的首问责任制就值得为其他的物业项目 所借鉴,即每一个与业主接触的服务人员都要成为服务流程上的一个点,实现服务无缝隙。对于外部,我们要建立装修制度、房屋巡查制度、设备档案管理 制度等齐全的公众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一个公众制度的建立都要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措辞要尽可能的人性化。这样有利于建立清晰合理的服务流程,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使每一个责任事故的发生都能找出相应的责任人,并能配合相应的奖罚激励措施。

(3)、充分重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作用,使之成为物业与业主沟通的桥梁 。全体业主是整个小区物业的所有权人,而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则是他们的代表机构和代表,也是小区重大决策的拥有者,所以物业管理 人员要充分重视其作用,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同时也是物业企业的监督者和协助者。一些重大的物业事项必须要业委会审批,否则有时物业的好的想法,可能会变成违法的行为。鉴于现今山海天和城市花园的业主委员会还不是健全,重大的事情尽可能的要经过入住业主多数的同意。此外,在日常的管理 服务中,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与业主委员会或业主代表的座谈会,以征询在平时管理 中的不足和缺陷,来完善自己,同时也要把对业主的合理要求和一些个别业主的不配合现象对业主委员会给予明示,请求其协助解决,做到双方心中有数,必要时要达成书面协议。

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 第2篇

关键词: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实践

电力服务营销体系的建构关系着电力市场国际化、市场化发展进程,因而在此基础上,要求当代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从创新窗口服务等途径入手来营造良好的营销空间,增强自身整体营销力度,同时就此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下就是对建立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实践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带动其致力于打造全员、全方位的服务营销环境。

一、服务营销内涵

服务营销即要求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针对消费者需求展开市场调研活动,继而综合市场调研数据,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制定系统化营销活动,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到营销活动中,达到高水平营销状态。服务营销概念起源于本世纪80年代后期,即在社会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各领域市场竞争实力,要求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从服务含量、服务密度等角度出发,来规范自身服务营销活动,最终就此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此外,基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收入水平亦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迎合当前多元化市场发展特点,服务营销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度。

二、电力营销特点分析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电力营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稳定性,即由于电能供给关系着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因而在此基础上促就电力营销客户群体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此外,电力企业在电网接入前,要求客户应提交申请信息,并以审批的形式来确定客户消费信誉,最终由此实现对客户用电行为的高效约束,规避营销风险。第二,交易方式独特性,即部分产业在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而电力营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首先强调对电力营销周期的设定,继而在一定周期内获取电费流量费用。但此种交易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呈现出风险问题,为此,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第三,市场主体的独特性,即地区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受法律保护,因而其在市场销售活动开展过程中需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获取销售资格后展开营销行为,最终由此保障电力市场电能供给量。

三、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路径

1.完善服务体系。1.1创新窗口服务。在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强调窗口服务环节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首先要求电力部门在服务窗口设置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客户需求,从而完善客户服务中心、营业厅、网络自助服务中心等,由此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项目,满足其服务项目办理需求。例如,某城市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为了迎合地区电力市场发展需求,即在160个乡镇中的80%设置了标准化的规范服务体系,并致力于研发营业厅版营销管理系统,最终由此满足跨区域、多银行实时联网、多营业厅营销条件,且就此提升整体客户服务质量。此外,在当前电力企业服务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服务质量,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且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继而就此建构客户快捷服务系统,同时配置业务受理、投诉、查询、GPS卫星定位等功能,最终由此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并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及时发现故障问题所在的位置,从而提升整体故障维修效率,达到最佳的电力服务营销状态。1.2稳定质量保证。稳定电能质量关系着电力服务营销水平,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良好的营销状态,要求电力企业在电能产品营销过程中应注重从稳定、可靠角度出发对供电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客户标准,继而达到最佳的供电状态。例如,某电力公司在服务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提供给客户高质量服务项目,即对自身电能产品稳定性进行了严格把控,并采取了市中心+市区+城镇的数据统计形式,最终由此测得RS1、RS3用户供电可靠率已经上升至99.9%,同时供电电压合格率亦达到了99.2%,即满足了客户服务标准,但仍然存在着监测点少且面窄的问题,为此,该公司在服务营销活动可持续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电力企业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强调稳定质量的保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2.创新管理模式。在电力企业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市场发展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进当代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其在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创新自身管理模式,即从监督环境完善层面入手,建构个人责任制、权责制,继而确保电力营销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服务营销管理状态,要求电力企业在电能供给过程中应注重实现用电管理向客户服务的转化,即建构客户服务中心,同时完善客户数据档案库,由此满足多元化客户服务需求,达到最佳的服务营销状态。另外,在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亦应注重健全服务监督体系,即实现对服务营销的实时监控,由此规避不标准服务行为的凸显。3.完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形成与电力服务营销活动的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结合自身现有的资源及条件确定企业服务理念,且注重对企业价值观展开大范围的宣传行为,最终就此引导服务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规范自身服务意识,同时参照“定制服务”、“服务PDCA循环”等概念,提升自身整体服务水平。例如,江苏省某地区电力公司在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为了强化自身服务营销质量,即将“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设定为企业服务理念,并依据企业服务营销现状,相继制定了《员工礼仪手册》、《职业道德规范》等,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打造了“有章可循”的服务空间,即引导其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不断创新自身服务营销手段,达到最佳的服务状态。此外,当代电力企业基于企业文化建构的基础上,亦应注重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并强化与客户、政府、媒体间的关系,拓宽自身营销渠道,达到最佳的服务营销状态,且就此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四、结语

综上可知,部分电力企业在服务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营销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影响到其整体营销成效。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推进我国电力服务营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当代电力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塑造意识,且从完善企业文化、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窗口服务等途径入手来应对电力服务营销体系建构过程中凸显出的相应问题,达到最佳的服务营销状态。

参考文献:

物业服务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3篇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严重落后,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经营方式太传统,还是局限于不赚钱的传统“四保”基础服务(即保安、保洁、保绿、保养),基本上没有考虑机制创新和市场挖掘。

事实上,现阶段物业管理行业的收入增长更多的是依赖于管理规模的扩张,而非内生性的增长,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看到其实有很多新的业态和服务都在等着去开发。互联网思维的应用正打破固有格局,为物业服务延伸出新的触角,所谓的“社区O2O”应运而生。

应该看到,物业管理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物业公司实际上掌握着所有的市场终端,他们拥有数量庞大的业主群,但是整合业主群所需要的IT能力是大部分物业公司并不具备的能力。

物业服务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4篇

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严重落后,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经营方式太传统,还是局限于不赚钱的传统“四保”基础服务(即保安、保洁、保绿、保养),基本上没有考虑机制创新和市场挖掘。

事实上,现阶段物业管理行业的收入增长更多的是依赖于管理规模的扩张,而非内生性的增长,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看到其实有很多新的业态和服务都在等着去开发。互联网思维的应用正打破固有格局,为物业服务延伸出新的触角,所谓的“社区O2O”应运而生。

应该看到,物业管理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物业公司实际上掌握着所有的市场终端,他们拥有数量庞大的业主群,但是整合业主群所需要的IT能力是大部分物业公司并不具备的能力。

暑期服务员实践论文 第5篇

摘要:

为了做一个有竞争力的大学生,我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发现并努力完善自己,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我发现了自身有四个方面的不足,并计划着努力修整。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会一直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同时鼓励他人参加实践。

正文:

高中的老师常说“现在高中的同学会是你一辈子的朋友,不像大学一样。”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不能逃避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可以是通过书籍等东西来借鉴别人的经验,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实践往往高于理论,所以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

面发展出谋划策。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2010年**大学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也正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农业发展、新农民成长和帮助基层群众建设新家园,开创新生活为主攻反向,以教育帮扶、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灾后重建服务、社会调查、就业见习等活动为载体,激发青年学生奉献才智,成才报国的热情,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基层提高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明确坚持的政治方向,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

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积极配合主动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之行,是学院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学院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即将成为大三的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在短短几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但我选择了坚持。七月,我走进火热社会,用汗水谱写一曲绚丽的青春之歌七月,我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前方的路„„

因为我们还没有开始专业课的学习,所以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践,而是在一个舅舅开的饭店里帮忙,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过的十分充实。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我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也让我接触到了更多不同的人,对社会这个大家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社会实践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大众的重要形式,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暴露的缺点,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饭店里的人各色各样,和他们打好关系式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特别是长辈,他们可能没有你的学历,但是用句老话讲“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使自己觉得很渺小,不知道能干些什么,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

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 第6篇

建湖县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城南校区 七年级(16)班 程晨

在炎炎的暑假里,我和我最好的朋友黄海洋进行了一次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经过讨论,我们将活动范围定在我所居住的小区,活动目地是为了清除社区里的小广告,让社区看上去更加干净,美丽。说干就干,我俩来到我家中寻找需要的工具,我找了个铁锹,黄海洋则找了张砂纸,这样我们就开始忙活了。忙活了一会儿,我发现我的小铁锹远没有砂纸好用,小铁锹对付刷上去的小广告还好,对纸糊上去的就没啥用了,弄不完整,容易弄不好。我们挨家挨户的弄啊弄,甚至有几次被人当做贴小广告的,赶走好几次,汗流浃背,很是难受。几次我想放弃,但仔细想想,好不容易才下决心为社区做回贡献,怎么能轻易放弃呢?就这样,我更加卖力的弄了起来。终于,到了傍晚,我们都累了,小广告的大部分已经被清除,于是我们各自回了家。晚上,正在床上躺着的我接到了黄海洋的电话,说明天会带个“秘密道具”来,我不知道黄海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是疑惑,但因为太累了,所以很快便睡着了。

第二天,黄海洋来了,手里多了桶油漆和一把刷子,我一看,想不明白了,黄海洋才告诉我,他家刚装修完,多了这一点油漆,就给拿来了。我恍然大悟,和黄海洋游泳一次忙活了起来。嘿,别说,油漆还真好用,一刷一个,一上午过去了,油漆用完了,小广告也消失了,虽说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夸奖,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社会实践论文 社区服务 第7篇

这次“服务社区,志愿行动”的主要是公共卫生的整理,具体表现为清扫社区垃圾,每周1—2次。

首先清扫垃圾这种事情只能在清晨人比较少的时候做,因为早上的时候比较不热,也比较不会妨碍到社区居民的生活。所以我只能放弃难得的假期美梦,早早的吃完早餐,然后出门帮忙清理垃圾第一天开始工作,兴许是有些小兴奋,反而早早就醒来了,洗漱完毕,吃完早餐我就出去了。因为小区里的清洁任务都是分配好的,而我只是帮忙的,所以也就没有特别安排任务,而是让我帮忙把主干道的垃圾清理一下。当我到达集合点时,很多清洁工阿姨都已经出去工作了,于是我就自己拿了扫把和畚斗以及一个垃圾袋就开始我的社区服务之旅啦!因为是清晨,所以人比较少,我就沿着主干道开始搜寻垃圾,用扫把把垃圾扫进畚斗里,然后再放进垃圾袋里。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垃圾是躲在草丛里的,所以我只能在路边捡一根小树枝,先用小树枝把它勾出来,再清理掉。别看这工作看起来挺容易,其实也挺累的,可能刚开始清扫些垃圾还挺轻松地,量一多了就不是那么简单啦,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临时义工”,所以并不像其他清洁工阿姨都有一小辆车帮忙装扫把畚斗那些工具,垃圾也要靠自己提过去,对于像我这种几乎没怎么帮忙做家务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不过当我自己手上也提了满满一大袋垃圾的时候,极大地满足感让我感觉心里甜滋滋的,流下的汗水也就不值得一提了。正当我吃力地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提回临时垃圾场时,邻居阿姨刚好也推着她的那辆小车准备回临时垃圾场,于是清理的垃圾也就搭了趟顺风车,减轻了我的重量!

回到临时垃圾场的时候,已经有好多清洁工阿姨等候在那里聊天了,我们还要等装载垃圾的车过来把垃圾载走才算完工。不一会儿,装载垃圾的车就来了,我们大家一起把清理来的垃圾一起送上车后就算完成任务了。这边的清洁任务完成后大家就各自回家忙自己的事去了。看着那装载着自己所清理的垃圾走了的车,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次的社区服务我学到了挺多东西。首先是深刻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理,很多事情自己没有付出努力就不会体会到取得成果的强烈的自豪感。其次,工作过程中还要动动脑筋,就像那些躲在草丛中的垃圾,如果没有用小树枝先把它们勾出来,光光想靠扫把扫出来时不那么容易的。最后,还有那些辛勤工作的清洁工阿姨们,是她们一大清早出来工作,我们才能有如此美丽的社区,她们在忙碌一大清早之后,还要回家忙自己的事,她们是如此朴素而美好,从她们身上,我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想想自己是如此幸福,能在一个这么舒适的环境里无忧无虑的读书,完全不用担心生活的艰辛,一切艰难困苦都是父母帮我们打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以此来回报他们。好好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为社会做点贡献,回报社会。

这几个小时是忙碌的,是充实的,更是快乐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带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带着一份发自内心的关爱,即使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我们也能找到快乐。当然,我们也都要善于总结,每个地方每件事,只要我们愿意、想要学习就一定可以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每一个岗位上的服务都是充满挑战与劳累的,但是细细回想,却是幸福和快乐的,记忆占据了脑海的大部分空间,志愿者服务的感觉就像加了糖的咖啡,初尝是苦的、涩的,但不久之后,就会感到沁人心脾的醇香”。虽然这仅仅是一次小小的社会实践,可是每当翻开每一张记忆的照片,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美好。

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 第8篇

为了解决老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起, 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全面开展老小区达标创建和补贴工作。我们确立了以提供保障型物业管理服务为原则, 在老小区中全面开展物业服务达标创建活动, 并在对达标创建考核的基础上, 根据考核分值给予“差别化”资金补贴的基本政策思路。在深入调研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 新区联合制订并印发了《关于浦东新区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达标补贴的若干意见》 (下称《若干意见》) , 有序推进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达标创建和补贴工作。

1. 明确标准化的物业服务达标创建标准及创建主体

老小区物业服务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以物业企业为主体, 以小区为基本单位, 由依法享有管理权的物业企业申报参加, 并使其承诺按《新区老小区物业服务基本标准》 (下称《基本标准》) 和物业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实施物业服务。

《基本标准》以提供保障型物业管理服务为原则, 并考虑与现行《上海市住宅物业服务分等收费标准》 (下称《收费标准》) 相衔接, 老小区物业管理的基本服务标准参照《收费标准》中的一级或一类标准, 对小区公共区域秩序维护、保洁、保修、保绿、综合管理及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等均作了明确要求。同时, 《基本标准》还特别提出了一些要让居民业主生活中看得见、体会得到的细化要求。

2. 采取差别化的员工激励机制

物业企业的服务达标情况, 客观上因小区自身条件、企业重视程度、员工素质及管理水平等存在差异, 如果按统一标准给予补贴, 难以全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属于补贴范围内的老小区, 经考核、验收合格, 物业管理服务达到规定服务标准的, 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最高补贴0.2元, 而具体的补贴金额则根据综合考核得分确定。如此一来, 物业企业获得的补贴与服务水平直接挂钩, 服务好的多得补贴、服务不好的少得补贴、服务特别差的则依据其申报时的承诺, 淘汰出局。

3. 构建多样化的达标创建考核机制

加强对老小区物业达标创建补贴工作的考核, 是整个达标补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最为关键的、直接涉及到物业企业补贴金额的一个环节。2008年是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达标补贴的第一年, 在全市层面看, 新区的达标补贴属于先行先试。加之新区特有的功能区体制带来的补贴资金“拼盘”问题, 使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达标考核机制具有多样性。《若干意见》提出了操作办法, 即“考核工作由街镇统筹、房办 (房产办事处) 操作、居委协作、业主参与”。各房办、街镇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细化的考核办法。主要区别在于考核的参与者及所占分值有一定的差异, 如有的允许物业企业有一定的自评分, 有的则引入了第三方测评机制, 各方评分比重有一定差异。这样便形成了以街镇统筹协调、房办代表专业管理部门定量打分、居委会代表社区管理部门定性评价为主体, 第三方测评、物业企业自评为补充的多类型考核机制。

4. 增强社区化的达标创建组织协调格局

在老小区达标补贴工作中, 各房办紧紧依托社区, 把达标补贴工作融入到社区管理, 服从服务于各街镇社区管理要求。在具体推进工作中, 大部分街镇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研究制定了相关措施和制度, 协调居委会对达标补贴工作的参与等。有的财力比较好的镇, 还专门另外出资提高补贴标准或用于奖励物业企业。有的街镇把物业达标创建与文明小区创建等相挂钩。达标补贴工作的推进, 对促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条块联动、以块为主、街镇协调”的新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新体制的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5. 细化达标创建补贴的操作程序

首先由物业企业持有关证明材料填报《新区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达标补贴申报表》, 对达标活动计划和补贴资金使用计划提出申报;再由房产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汇总;接下来配备相关资金, 按“街镇统筹、房办操作、居委协作、业主参与”的基本原则, 对申报物业企业的日常服务进行监督与管理, 经考核、验收后, 由管理部门根据考核得分情况核发相应补贴资金。

二、老小区物业服务达标创建和补贴工作的主要成效

1. 物业管理积极性有所提高

开展补贴达标后,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成本倒挂的窘境, 物业企业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职工收入也有一定的增加, 减少了无管理小区现象的发生。从某社区对物业企业收支统计情况来看, 近2/5物业公司扭亏为盈, 近1/5物业公司收支平衡, 近2/5物业公司亏损率大幅降低。

2. 管理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管理成本降低, 物业企业的工作积极性提高, 老小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3. 小区环境面貌有所改善

大部分参加达标创建的物业企业, 都能真正把补贴资金用于小区的管理和“硬件”改善上。特别是2009年下半年起, 新区统一在老小区范围内开展“擦亮窗口工程”, 对小区物业管理处、门卫室进行标准化建设, 极大地提升物业服务形象。小区物业管理处基本实现“低柜式、面对面”的服务接待模式, 上墙资料统一内容及模式, 门卫室环境得到整治, 所有老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统一、醒目的“浦东新区物业服务铭牌”。通过一系列措施, 小区环境面貌改善。

4. 居民对物业的评价有所提高

达标补贴后, 物业企业对小区管理和硬件改善实现“两手抓”, 居民从物业企业的达标创建中, 真切感受到物业企业服务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居民对物业的评价随之转变和提高。

三、达标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一是补贴资金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迫切需要根据新区政府关于房办下放街镇的有关文件精神, 建立起“以点为主、点面结合、面上统筹”的补贴资金管理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补贴资金对保障和促进物业服务的效用。可以考虑将目前的补贴资金分拆成基本补贴、激励补贴、统筹补贴三部分, 强化、细化补贴资金的三大基本功能, 即保收支平衡、促积极向上、搞标准化建设。

二是达标考核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主要是考核方式、考核主体、考核程序、考核评分测评标准等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强化街镇的统筹协调作用、专门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 和以居委会为核心的居民 (业主) 评价制度。

三是补贴资金使用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要监督物业企业把补贴资金真正用于小区达标创建, 重点要防止补贴资金直接变为物业企业管理层的奖金和津贴。

四是无人管理的小区如何应急托底、有效衔接。对于物业企业擅自撤离造成的无人管理小区如何应急托底做到有效衔接, 以及建立普通商品房小区临时性、过渡性托管制度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物业服务的实践论文 第9篇

物业服务保障;托底型治理;创新社会治理

近年来,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三者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出了以“1+3+1”为架构的物业服务保障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成立了一个业委会工作站和三个工作室(政策法规工作室、审计审价工作室、矛盾调解工作室),率先设立了一个街道层面的社区物业保障服务中心,大大缓解了小区物业管理上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引领社会化的专业主体融入社会治理,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受到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临汾路街道“131”物业服务保障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临汾路街道“131”模式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于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呼唤,是社会变迁对政府转型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临汾路街道顺应居民群众的诉求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结果。

(一)业主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呼唤着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随着社区的发展,居民希望对所居住小区的房屋维修、保洁、保绿、保安等管理事项有知情权、参与权,希望自己在小区中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顺应这种趋势,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为很有必要在业主的维权、业委会的职能发挥、物业公司的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专业层面的政策、法律支撑,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搭建一个权威性的排忧解难的平台,帮助居民合法有序地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第三方专业性的服务,促进居民小区中各类治理主体的健康发展。

(二)物业矛盾逐渐成为社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需要新的治理模式予以应对。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推进,物业企业、业委会、业主各方之间的矛盾呈现多发性、复杂性等特点。业主想用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服务,物业公司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由此引发的物业管理问题纷繁复杂,牵涉其中的各方都有强烈的维权追责、矛盾调解需求。临汾路街道党工委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梳理出的居民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有70%以上的问题都与小区的物业管理有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政府应当发挥作用的落脚点所在,“131”模式是临汾路街道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探索。

(三)小区管理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迫切需要创新治理机制。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逐年提高,物业服务公司运作成本不断攀升,不少物业企业入不敷出,物业公司抛盘现象频频发生,特别是对于老旧小微的小区情况更为严重,临汾社区就曾出现过小区物业撤离而没有物业管理的真空地带,居民生活不便,影响社区和谐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要通过有限托底机制解决小区物业应急管理的问题,同时积极推进居民自治管理模式。“131”模式中的临汾社区物业服务保障中心就这样应运而生。

二、临汾路街道“131”物业服务保障模式的运作与成效

“131”模式主要是针对居民区不断出现的与物业管理有关的突出问题而创建的,主要包括:“1”即业委会工作站,“3”即政策法规工作室、审计审价工作室、矛盾调解工作室,“1”即社区物业保障服务中心。整个体系的运作,体现了转型时期面对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重塑,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探索。

(一)“131”物业服务保障模式的运作特点。第一,创设化解社区物业管理矛盾的“社会化载体”——业委会工作站。工作站的主要职能是协助街道物业办指导小区业委会的组建和换届;指导有需求的小区业委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为小区业委会成员及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参与指导协调业委会、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三方关系;接受业委会委托,指导、监督、审核物业服务企业资金使用运作情况等等。第二,引进维护业主权益的“专业化力量”——三个工作室。临汾路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三个工作室,即“政策法规工作室、审计审价工作室、矛盾调解工作室”,分别聘请三种不同的专业化力量,承担相关的任务。一是法规政策工作室,聘请相关专家和律师,为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提供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咨询服务;针对小区物业综合管理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提供权威性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参与重大疑难问题的研讨、协调、制定解决方案;为临汾社区内有需要的组织提供与小区物业综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专业培训。二是审计审价工作室,聘请专业审计人员指导业委会规范使用维修资金;指导业委会根据小区实际需求确定物业服务企业收费等级;小区广告、停车费收益的合理分配;对小区专有部分需要维修、更新、改造项目工程的预决算提供审计服务。三是矛盾调解工作室,由区司法局委派专职人民调解员和物业管理领域的专业律师,主要对临汾社区内的物业管理纠纷情况及矛盾动态进行排查,着力解决物业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物业管理纠纷预防和调解工作,受理和调解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者之间的纠纷。第三,构建小区物业应急管理的“市场化平台”——社区物业服务保障中心。物业服务保障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接受街道物业办的派单对物业企业抛盘的小区实行托底保障,确保小区过渡至重新选聘物业企业;对临汾社区实行自治管理的小区进行托底保障,负责解决维修基金账目管理、停车费发票的出具、日常维修养护;对临汾社区进行“酬金制”管理的小区,提供“四保”专业团队,并指导业委会与专业团队签订相关服务合约;接受街道物业办的派单,解决临汾社区涉及物业管理的突发事件、应急维修项目;承接社区内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的相关物业管理范围的诉求任务,费用由诉求单位支付。

(二)“131”物业服务保障模式的实际成效。临汾路街道“131”模式通过一个时期的运行,在指导业委会换届、协助业主维权、物业管理应急事件的托底保障、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参与物业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居民自治提供了有力支撑,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第一,成为小区业委会自治管理的助手。临汾路街道于2008年成立了业委会工作站,探索业委会工作有效运行的方式方法,寻找维护业主和物业公司合法权益的各类途径,引导业主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站成立之初,社区物业矛盾还不像今天这么复杂,随着社区的发展,物业管理矛盾越来越突出。2011年修订通过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要求街道协调和处理辖区内物业管理综合事务和纠纷,指导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和日常运作。此时,积累了不少经验的业委会工作站已经发展为一个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以项目化的形式承接政府购买的服务,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配合街道做好小区业委会自治管理和协调物业矛盾的助手。目前,工作站每年接受各类项目任务约120多个,深受社区内业委会组织的欢迎。第二,成为物业公司规范运行的推手。小区维修、改造和更新过程中,工程报价和结算问题由于专业性强、涉及资金量大,常常成为业主和物业矛盾的焦点。双方各执一词的局面中,“131”模式的专业化人才储备便有了用武之地。汾西路某小区凉亭被大火烧毁,需要进行重修。起初按照物业公司的预算需要6万多元的维修费用,业主委员会对这笔预算表示怀疑,但又拿不出权威性的预算标准,双方为此纠缠不清,于是向“131”平台求助,经过审计审价工作室专业审计人员的核定,最终经费定在3万元左右,双方均表示认可,凉亭很快又焕然一新。“131”模式提供服务的专业和中立立场赢得了各方当事人的尊重。社会组织参与物业服务,更灵活,也更有效率。“131”模式这个平台开始接到越来越多业主和物业公司的诉求,请求指导他们如何合理定价、合理收费、合理使用维修资金等等,在物业服务规范运行的过程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第三,成为广大业主合法维权的帮手。十多年前,阳曲路某小区的20-24号楼搬来一批动迁住户,他们住下来后,发现没有享受到和小区其他居民楼一样的物业服务。一次次申请公共设施养护后,居民们发现这几栋楼竟然连维修基金都没有。居民们求助“131”平台时称,当年从旧房子迁出时,他们与动迁企业签订了一份“街坊协议”,协议规定,开发商要按照建筑总面积造价的千分之二支付维修基金。由于维修基金不直接落到各家账户,很多人对这条协议没有关注。后来居民们多次与动迁企业沟通,始终没有得到回应。街道物业办和业委会工作站找到了政策法规工作室的知名律师咨询,律师支招说:“协议有效,去找到落款单位交涉,如果协商不下,再由他出面打官司。”法律专家这么一说,工作站工作人员就有底气了,按律师的指导找到落款单位,一番沟通后,对方最终同意支付欠款,把100多万资金打入该小区的维修基金里。维修资金的归集管理牵动每一位业主的心,事关小区业主的切身利益,“131”模式中的政策法规工作室就是业主合法维权的帮手。通过“131”这个平台的帮助,至今已成功解决多起小区历年拖欠的整修工程费用、维修基金的归集等重大矛盾,在业主间的知名度也日渐提升。第四,成为政府托底物业保障的抓手。临汾路街道很早就开始引导出现物业抛盘的老旧小微小区进行自治管理。场中路某小区由于物业公司经营亏本突然抛盘不管,遭遇物业管理上的真空状态。小区业委会在“131”平台的指导帮助下开展小区物业服务的自治管理,关于保安、保洁、保绿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收取相应的费用,到市场上聘请能够提供服务的相关人员进驻小区进行管理,有关支出成本等及时向居民公示,同时将电梯维保、保修、垃圾清运等专业项目通过进行外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这样的自治管理过程中,“131”模式中的“物业服务保障中心”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承接物业管理真空状态下的物业服务托底保障外,许多专业项目可以通过物业服务保障中心对外承包,同时自治管理中的瓶颈问题:如维修资金的分摊、提供停车费发票等,也可以通过物业服务保障中心解决。在不断完善的实践中,保障中心服务功能也正在向有效解决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拓展,如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树木倒塌、房屋遭损等等应急维修问题,均可由“中心”快速解决。

三、临汾路街道“131”物业服务保障模式的启示与思考

临汾路街道“131”模式扎根于当下深刻变迁的社会结构之中,回应了基层群众的诉求,进一步回答了转型时期如何更好地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让老百姓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的问题,提出了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准确定位和作用机制问题,不失为有益的探索,也带来了许多启示。

(一)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把服务理念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理念推动一切,理念高于一切。政府全部的目的在于民众的幸福,此外政府没有别的目的。“131”模式抓住了小区居民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能够予以体制机制的创新。这样一种理念,反映了对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种责任担当,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一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二)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把握好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政府该做什么,政府不该做什么,这是执政治国的一个重大问题,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听之任之。“131”模式所蕴含的托底型治理是一种创新,有效避免了前面两种管理的不足。将重心放在居民自治解决不好的问题,放在市场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放在居民矛盾最集中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促进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又避免了政府有限资源的浪费,同时激发了社会与市场的积极性。“131”模式所体现的对于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准确的角色定位,正是体现了中央对社会治理创新升级的要求。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要发挥好法治、自治和市场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对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组织架构、体制机制以及治理能力如何跟上现代治理的要求,如何更加公平、更加有效地满足群众的需要,是基层政府面对的又一个问题。“131”模式中,政府在进行有限托底保障的前提下,要依托法治的力量,充分鼓励居民自治,并引进专业的第三方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服务,确保了这种公共服务能够持久地进行下去。无论是从组织架构还是体制机制来说,这都体现了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上一篇:《珍惜时间_勤奋学习》演讲稿下一篇:交警大队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