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故事】高斯的故事

2024-05-14

【数学家故事】高斯的故事(精选18篇)

【数学家故事】高斯的故事 第1篇

高斯的故事

1785年,8岁的小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数学老师是城里来的。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孩子不如城里孩子聪明。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鞭子敲打他们。孩子们到爱听他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他出了一道算术题。他说:“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他就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老师,我算出来了......”

没等小高斯说完,老师就不耐烦的说:“不对!重新再算!”

小高斯很快的检查了一遍,高声说:“老师,没错!”说着走下座位,把小石板伸到老师面前。

老师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5050”,不禁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复杂的数学题,一个8岁的孩子,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要知道,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不是按照1、2、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老师,你看,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时101,3加98也是101......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有50个101,101乘50,得到5050。”

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吃惊。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种算法。他惊喜的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才认识这个穿着破烂不堪的,砌砖工人的儿子。

不久,老师专门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小高斯,鼓励他继续努力,还把小高斯推荐给当地教育局,使他得到免费教育的待遇。后来,小高斯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高斯定理”。

【数学家故事】高斯的故事 第2篇

高斯(Gauss 1777~1855)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老师出了一道题目:1+2+3+4+5+6+7+8+9+10+…100=?,让学生计算,当同学们正在认真计算的时候,高斯却第一个举手回答:老师,答案是5050,回答得既快又准,老师感到很惊讶的问高斯你是怎么样算出来的,高斯回答,我是发现1加100的和是101、2加99和也是101、3加98的和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就是5050。我就是这算出来的。高斯独到的计算方法、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使他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就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是高斯平时懂得观察,寻找规律,化难为简,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或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或加上欧拉)。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分。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第3篇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 然而,做着做着, 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作业交给导师后,导师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 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第4篇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 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作业交给导师后,导师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第5篇

他幼年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数学天才。1795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第二年他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解决了欧几里得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高理的数论研究总结在《算术研究》(1801)中,这本书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它不仅仅是数论方面的划时代之作,也是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之一。高斯对代数学的重要贡献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证明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途径。高斯在18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著名的柯西积分定理。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1828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高斯的曲面理论之后由黎曼发展。高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他对待学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其著作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1801年高斯有机会戏剧性地施展他的优势的计算技巧。那年的元旦,有一个之后被证认为小行星并被命名为谷神星的天体被发现当时它好像在向太阳*近,天文学家虽然有40天的时间能够观察它,但还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高斯只作了3次观测就提出了一种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而且到达的精确度使得天文学家在1801年末和18初能够毫无困难地再确定谷神星的位置。高斯在这一计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约在1794年创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种可从特定计算得到最小的方差和中求出最佳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学中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认。他在《天体运动理论》中叙述的方法这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

由于高斯在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中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被选为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的成员。“数学之王”的称号是对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

在古今中外的著名数学家当中,像高斯那样从小就具有高度数学才华的,恐怕极为少见。

高斯于1777年4月30日出生于德国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酷爱数学,据说在他还不满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观看父亲算帐,计算结束后,父亲念出了钱数准备写下时,身边传来细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总数就应是……”。父亲惊讶不止,复算结果,发现孩子的答案是正确的。高斯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他们从1加起,加2,加3,加4,……一向加到100,满以为这下准能把学生们难住。没想到高斯一会儿就算了出来。老师一看,答数是5050,一点不错,大吃一惊。高斯是这样算的:1与100、2与99、3与98……每一对的和都是101,而100以内这样的数共有50对,101×50=5050,他的这种计算方法,代数上称为等差级数求和公式。那时高斯才10岁。

高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数学上的定理、公式和求证方法一个又一个地被他发现和证实。

11岁时,他发现了X+Yn的展开式。

17岁时,他发现了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

1796年3月30日,年仅18岁的高斯,又有了堪称数学史上最惊人的发现,他用代数方法解决两千年来的几何难题,而且找到了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圆,内接正17边形的方法也称17边形直尺圆规画法。为了纪念他少年时的这一最重要的发现,高斯表示期望死后在他的墓碑上能刻上一个正17边形。1799年,高斯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定理:任何一元代数方程都有一个根,这一结果数学上称为“代数基本定理”,也被称做“高斯定理”。1801年,高斯出版了他的《算术论文集》。高斯在23岁的时候开始研究天文,并解决了测量星球椭圆轨道的方法,也称椭圆函数。

高斯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来自天赋,一方面来自勤奋。他家里很穷,冬天,爸爸为了节省灯油,吃完晚饭就要他上床睡觉,高斯自己做了个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全神贯注地读书到深夜。15岁时,他就读了牛顿、欧拉、拉格朗日等著名数学家的数学著作,并熟练地掌握了微积分理论。高斯的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刻苦学习得来的。他把科学研究工作看得高于一切。妻子病重时,高斯正在钻研一个深奥的`数学问题。仆人几次来叫他:“如果您不立刻过去,就不能见她最后一面了!”高斯却说:“叫她等一下,等到我过去”。直到他把手头的研究告一段落,这才勿勿跑去看望妻子。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第6篇

从一加到一百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第一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后,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高斯(Gaus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轶事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陈景润: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

20多年前,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一位数学奇才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他的名字叫做陈景润。

不善言谈,他曾是一个“丑小鸭”。通常,一个先天的聋子目光会特别犀利,一个先天的盲人听觉会十分敏锐,而一个从小不被人注意、不受人欢迎的“丑小鸭”式的人物,常常也会身不由己或者说百般无奈之下穷思冥想,探究事理,格物致知,在天地万物间重新去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潜能潜质。你可以说这是被逼的,但这么一“逼”往往也就“逼”出来不少伟人。比如童年时代的陈景润。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一个邮局职员的家庭,刚满4岁,抗日战争开始了。不久,日寇的狼烟烧至他的家乡福建,全家人仓皇逃入山区,孩子们进了山区学校。父亲疲于奔波谋生,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母亲是一个劳碌终身的旧式家庭妇女,先后育有12个子女,但最后存活下来的只有6个。陈景润排行老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照中国的老话,“中间小囡轧扁头“,加上他长得瘦小孱弱,其不受父母欢喜、手足善待可想而知。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善辞令的他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受欢迎、遭人欺负,时时无端挨人打骂。可偏偏他又生性倔强,从不曲意讨饶,以求改善境遇,不知不觉地便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性格。人总是需要交流的,特别是孩子。禀赋一般的孩子面对这种困境可能就此变成了行为乖张的木讷之人,但陈景润没有。对数字、符号那种天生的热情,使得他忘却了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烦恼,一门心思地钻进了知识的宝塔,他要寻求突破,要到那里面去觅取人生的快乐。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得到发展的空间。

小小陈景润,自己对自己因材施教着。

一生大幸,小学生邂逅大教授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除了埋头书卷,他还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引导。毕竟,能给孩子带来最大、最直接和最鲜活的灵感和欢乐的,还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耳提面命式的,能使人心灵上迸射出辉煌火花的交流和接触。所幸,后来随着家人回到福州,陈景润遇到了他自谓是终身获益匪浅的名师沈元。

沈元是中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中国航空界的泰斗。他本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1948年回到福州料理家事,正逢战事,只好留在福州母校英华中学暂时任教,而陈景润恰恰就是他任教的那个班上的学生。

大学名教授教幼童,自有他与众不同、出手不凡的一招。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沈元上课,常常结合教学内容,用讲故事的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名题名解,轻而易举地就把那些年幼的学童循循诱入了出神入化的科学世界,激起他们向往科学、学习科学的巨大热情。比如这一天,沈元教授就兴致勃勃地为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师手遗“珠“,照亮少年奋斗的前程

“我们都知道,在正整数中,2、4、6、8、10......,这些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1、3、5、7、9,等等,则被叫做奇数。还有一种数,它们只能被1和它们自身整除,而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这种数叫素数。“

像往常一样,整个教室里,寂静地连一根绣花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只有沈教授沉稳浑厚的嗓音在回响。

“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中学教师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譬如,6=3+3,12=5+7,18=7+11,24=11+13......反反复复的,哥德巴赫对许许多多的偶数做了成功的测试,由此猜想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沈教授说到这里,教室里一阵骚动,有趣的数学故事已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猜想毕竟是猜想,不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就永远只能是猜想。”这下子轮到小陈景润一阵骚动了。不过是在心里。

该怎样科学论证呢?我长大了行不行呢?他想。后来,哥德巴赫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欧勒。欧勒接到信十分来劲儿,几乎是立刻投入到这个有趣的论证过程中去。但是,很可惜,尽管欧勒为此几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却一直到死也没能为这个猜想作出证明。从此,哥德巴赫猜想成了一道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二百多年来,曾令许许多多的学界才俊、数坛英杰为之前赴后继,竞相折腰。教室里已是一片沸腾,孩子们的好奇心、想像力一下全给调动起来。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而这位皇后头上的皇冠,则是数论,我刚才讲到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皇后皇冠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啊!” 沈元一气呵成地讲完了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同学们议论纷纷,很是热闹,内向的陈景润却一声不出,整个人都“痴”了。这个沉静、少言、好冥思苦想的孩子完全被沈元的讲述带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神奇世界。在别的同学啧啧赞叹、但赞叹完了也就完了的时候,他却在一遍一遍暗自跟自己讲:

“你行吗?你能摘下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吗?”

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黄口小儿。虽然这堂课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交流、甚至连交谈都没有,但又的确算得上一次心神之交,因为它奠就了小陈景润一个美丽的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并让他愿意为之奋斗一辈子!多年以后,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几年后,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慧眼识中,伯乐相马,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自此,在华罗庚的带领下,陈景润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漫长而卓绝的论证过程之中。

1966年,中国数学界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通报》上告知世人,他证明了(1+2)!

1973年2月,从“文革“浩劫中奋身站起的陈景润再度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其所证明的一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被命名为“陈氏定理”。不知道后来沈元教授还能否记得自己当年对这帮孩子们都说了些什么,但陈景润却一直记得,一辈子都那样清晰。

名人成长路

数学家小故事高斯和泰勒斯 第7篇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

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好了!

数学家泰勒斯的小故事

我的数学教学故事 第8篇

一、让课前准备充分

要做一个合格的数学老师, 必须课前备好课. 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课前准备充分, 上课就会得心应手;课前准备仓促, 课上就会杂乱无章. 要提高课堂效率, 师生的情感调动也至关重要. 教师在上课前要按时上课, 可以做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在学习“方向与位置”的内容时, 我组织学生做“指方向”的游戏活动, 当所有学生的目光都看着老师时, 再响起那充满激情和热情的一声“上课”, 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再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节内容时, 我说:“这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 ”这时, 多媒体课件出现了一个由长方体和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机器人, 我说:“组成机器人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朋友, 你们猜它们是谁? ”学生竞相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个问题, “这是用几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组成的小机器人? ”学生回答后我又问:“那你了解这两个朋友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认识它, 了解它. 学生立刻带着探究的欲望投入学习.

此外, 要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学生课堂活动的预设, 做好多方面的超前思考, 预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意外生成.. 同时, 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必要的预习, 让学生明确哪些内容是自己能理解的, 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指导才能弄明白, 以便在课堂上学习更有针对性. 例如我在教学“计算器”一节内容时, 提前要求学生带好计算器, 查阅计算器的功能、结构, 做了这些准备, 第二天的课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而且学生掌握的效果也非常好. 记得我还有一次准备在课堂上完成一组练习题, 其中有一个是将长方形纸片沿着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 要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 应该怎么剪? 对于这类的题我就会在课前拿出剪刀和纸张剪一剪, 拼一拼, 做到心中有数了再步入课堂,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展示讲解, 学生就会印象深刻, 理解透彻. 只要课前你准备充分了, 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让课堂充满活力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思维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 课堂教学中要扎根于探索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 促进学生发展.

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 学生手中准备了学过的平面图形, 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 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剪、折、拼等形式探究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大部分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已经验证了一般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如菱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我肯定了学生的验证. 突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认为一般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所有的学生都不解地看着他, 我说:“你能说一说轴对称图形具备什么特点吗? ”, 他说:“沿着对称轴对折, 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我说:“好, 那你到前面来给大家演示一下验证你的说法. ”于是, 他拿着自己的图形来到前面进行对折展示. 结果, 通过对角线对折, 对边中点对折两部分图形都没有完全重合. 我说:“通过对折你找到他的对称轴了吗? ”他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没有. 我说:“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他说:“一般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我接着说:我们应该把掌声给他, 因为他能大胆地质疑, 并能自己操作来验证结论. 我们应该为这种肯专研的精神鼓掌. 顷刻间, 掌声雷鸣, 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这个孩子更大的学习信心. 这个小插曲告诉我们, 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 如果学生的想法出了错, , 也不要批评指责, 而要点拨启发, 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 以后更能各抒己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 继续发挥创新的潜能.

三、让爱心辐射课堂

“ 爱” 是师德之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 教师职业是爱的职业.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 绝不能厚此薄彼, 按成绩区别对待, 教师要“爱心、耐心、细心”三心俱到. 记得我班还有一个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小男孩, 学习不突出, 很多时候考试都答不完卷, 写的字也潦草难认, 就是这样的孩子竟然给了我不小的惊讶. 记得有一次, 课堂上我出示一道有些难度的数学题, 只有两三个孩子举手, 其中就包括这个学习上很不出奇的孩子, 看到他举手, 我马上在心里画一个问号, “他能行吗? ”心里既高兴又怀疑, 高兴的是他能有胆量举手发言, 怀疑的是他能有解这道题的能力吗?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我叫了这个孩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他居然把解题过程、理由说得头头是道, 我心里暗暗赞叹, 并对全体学生说:“我们应该把掌声给他. ”随之我带头鼓掌向他祝贺并投以赞许的眼光看着他, 他似乎有些受宠若惊不好意思地低着头, 自此以后又多次有此类惊人的表现, 我都给以及时的表扬鼓励或者给以小红旗、苹果、 红花等此类小粘贴的奖励. 我想通过我的做法能给以自信, 让其健康成长, 令我满意的是这个孩子在期末数学测试中数学竟然得了85 分的好成绩, 进步非常大. 虽然这个孩子性格有些内向, 但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 以及与家长和其他老师的配合, 来慢慢改造这个孩子, 让其无论是性格还是学习都向好的方面发展. 虽然这个路会很漫长, 但我会坚持的, 因为我相信:“只要有耐心, 有爱心, 精心呵护, 倍加照顾, 终能看到花开之日. ”

高斯计数的故事 第9篇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都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抓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孩子的手心、额上渗出了汗。

可是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就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

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着“5050”,又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原来高斯发现: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于是他把前后两项两两相加,就成了50对和都是101的配对了,即101×50=5050。而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他

下子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对的。后来他认真地教起书来,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后来在数学上做了许多重要的研究。

高斯的小故事 第10篇

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遇事喜欢细心观察,能神思巧算。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第11篇

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Carl Friedrich)像

高斯(Gauss,Carl Friedrich)1777年4月30日生于德国不伦瑞克;1855年2月23日卒于格丁根。高斯是德国数学家,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有“数学王子”之称。有人说高斯是绝顶聪明的天才,高斯却说:“我的知识和成功,全是靠勤奋学习取得的。我小时候很喜欢数学,甚至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学会计算了!

有一天,高斯的父亲正在结算几个工人的工资,算了半天,累得满头是汗。

“唉,终于算出来了!”父亲站起身子伸了伸懒腰说。

“爸爸,您算得不对!”站在一边的小高斯低声地说,“总数应该是……”

“你怎么知道的?”父亲不以为然地问了一句。

“我是心里算出来的呀!”高斯天真地说,“不信您再算一遍。”

父亲又仔细核算了一遍,发现果真算错了,而儿子说的总数是对的。他又惊又喜,兴奋地说:“聪明的孩子,过几天爸爸就送你上学。”

高斯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教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孩子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穷人的生都是这些蠢子念书太有认机

见:认为孩子天笨蛋,教笨的孩用不着真,如果会,还应他们,给这枯燥里添一趣。该处罚自己在的生活些乐

为纪念高斯而发行的邮票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很不高兴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阴沉的脸色,心里畏惧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处罚学生了。

“你们今天算一道题,从1加2加3一直到100,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饭。老师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于是,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儿涨红了,有些孩子的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就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小孩子们不可能这么快就算出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到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就是5050,这个8岁的小孩子怎么这样快就算出了得数呢?

高斯就向老师解释说:“如果把从1到100这100个数首尾相加,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每两个数的和都是101.100个数两两相加,就会有50个结果,而每个结果都是101,那么50个101加起来就等于5050。”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十分羞愧,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并且轻视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对的。从此,老师改变了对农村学生的看法,他尤其喜欢高斯,经常买一些新书送给高斯读。在老师的热心帮助和指导下,高斯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终身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斯童年趣事的名人故事 第12篇

1787年,在德国一所乡村小学的三年级课堂里,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计算题:

1+2+3+4+5+…+98+99+100。

把100个数一个一个地加起来,这件事让三年级的小同学来做,是一种考验。

不料,老师刚说完题目,班级里的一位学生,名叫高斯,就把他写好答案的小石板交上去了。

起初老师毫不在意。这么快就交来,谁知道写了些什么呢?

小学生数学故事: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后来发现,全班只有一个人做对,就是这位飞快交卷的高斯。

高斯解答的方法更使老师惊讶不已。

高斯把这100个数从两头往中间,一边取一个,配起对来,1和100,2和99,3和98,…,共计配成50对,每一对两个数相加都等于101,因而原式=101×50=5050。

这种算法虽然不是小高斯首创,但是事先谁也没有教过他。在两百多年前的德国,这样的计算方法是在大学里讲授,叫做等差级数求和。即使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等差级数求和也要到高中数学课里才系统地学习。当年只有9岁的高斯,出身农户,家境贫寒,居然这样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使老师无比欣慰和深受感动。老师名叫彪特耐尔,特意到大城市汉堡买来数学书,送给高斯看,并且请自己的年轻助手巴特尔斯对高斯多多关照。

后来呢?

一则数学故事的质疑与探究 第13篇

一位老人有11匹马, 临终前, 对三个儿子说, 老大、老二、老三分别继承我11匹马的1/2, 1/4和1/6. 老人过世后, 兄弟三人怎么也不能把这11匹马分得整数匹. 正在三兄弟犯愁时, 阿凡提牵着自己的1匹马走了过来, 对三兄弟说:“加上我这匹马, 你们就知道怎么分了.”于是三兄弟按12匹马来分, 老大分了12匹马的1/2, 分得了6匹马;老二分得了12匹马的1/4, 分得了3匹马;老三分得了12匹马的1/6, 分得了2匹马, 6 + 3 + 2刚好为11匹马. 三兄弟把11匹马整匹分了后, 归还了阿凡提的1匹马.

笔者认为, 这道题选编在“比的应用”一节有些勉强.

一、质疑

上面的解法说明, 若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求算, 三兄弟不能分得整数匹马, 加入阿凡提的一匹马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求算, 刚好整匹分之, 且阿凡提的马不会被分之. 即加入一匹马后三兄弟分之, 可以凑得每人分整数匹马.

这道题作为名题流传至今, 是由于阿凡提的一匹马起了“铺垫”作用, “参分而未分”.

以上两点给人们的印象, 似乎阿凡提的分法是巧妙的.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用质疑的眼光看待阿凡提的分法, 会发现有下列几点不能自圆其说.

(1) 11匹马改为12匹马, 理由是什么. 假设上例问题中的马不是11匹, 而是12匹或13匹, 又该如何求算?

(2) 对结果的检验不合理, 缺乏逻辑性. 检验应该按问题的类属检验, 而不只进行简单的加和验算. 既然把问题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来处理, 就应看11的1/2, 1/4, 1/6是否等于分得的结果6, 3, 2, 显然不等, 而不能仅仅看6 + 3 +2等于11.

(3) 解题时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算, 怎么会得到11的1/2, 1/4, 1/6分别为6, 3, 2呢? 这一点往往令学生费解, 学生提出质疑, 老师未必能三言两语释其所以然来.

(4) 能否将每匹马按市场价计算, 若分不得整数匹马, 采用找补差价的办法以求得整数匹马?

二、探 究

笔者认为, 这类问题应化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不应放在“比的应用”一节, 或不应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类问题来研究. 就是说, 上题中的1/2, 1/4, 1/6是指三兄弟分得的马匹数之比, 即不论三兄弟各自分得多少, 也不论各自是否能分得整数匹马, 三兄弟分得的马匹数应符合1/2∶1/4∶1/6, 这样的理解学生容易接受.

把问题归属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具有以下方便之处.

(1) 不论各分数之和大于1、等于1或小于1, 其解法是一致的, 即解法具有广泛性. (2) 不需改变标准量 (如上题的11匹即为标准量) . (3) 避免自相矛盾, 能合理解释答案. (4) 如果用“按比例分配”法不能求得整数结果, 那么用“阿凡提法”———改变标准量的方法肯定也得不到整数结果.

例1一牧民欲把17匹马分给甲、乙、丙三人, 分给甲一半, 分给乙三分之一, 分给丙九分之一. 问:甲、乙、丙各分得几匹马?

数学家的故事 第14篇

那是苏步青上初二时,他就读的浙江省第十中学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生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更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更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国任教.回到浙江大学任教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高斯的故事读后感 第15篇

这几天,我读了许多数学家的故事,其中,我对数学家高斯的`印象最深刻。

高斯从小聪明好学。有一次,老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难题,1+2+3一直加到100等于几?很快,高斯算出了正确答案“5050”。老师大吃一惊,他没想到一个7岁的孩子能在一分钟之内写出这么难的题,因为他自己把这道题算了三遍才算对的。

我从中感受到,高斯身上有许多良好的品质。他面对困难不退缩,做事肯动脑。我想,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如果做到多思考、多了解、多观察,善于从中发现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捷径,那我们一定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数学家故事】高斯的故事 第16篇

在中国现代数学洪荒之地,有一位抱定“战士死在沙场幸甚”的开拓者,他就是华罗庚。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论、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个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行列最杰出的代表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等式”等。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被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经典著作之列。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处理生产和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他是美国科学院历史上第一个当选为外籍院士的中国学者。他还当选为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名字进入美国华盛顿斯密司-宋尼博物馆,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88个数学伟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喜泪沾裳。为了重建自己的家园。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丢下了优厚的薪俸、汽车和洋房,怀着一腔热诚,携全家,登上一艘轮船于1950年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他在户口簿的文化程度一栏中填上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对华罗庚来说是个难忘的字眼,而对别人来说又是个费解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们来看着他的成才道路吧。

19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开了一个小杂货店,惨淡经营,艰难谋生。华罗庚15岁那年,毕业于金坛县初中,后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由于家庭贫寒,交不起饭费,只念了1年,就离开学校,失学了。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在数学课上就表现出了特殊的才华。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王老师在读这道题时,读得很慢,声音抑扬顿挫。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张张紧张思索的面孔,一道道疑惑不解的目光尽在王老师的视野之内。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是个熟悉的声音,这声音把同学们从思索和疑惑中唤醒过来。大家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不防设这个数是7×3+2=23。再对23进行检验:23被3除,余2;23被5除余3,因此,23符合题目条件。正是由于华罗庚从小勤奋好学,王维克老师加倍看重他的聪明与才华。华罗庚在学校时给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在华罗庚18岁那年,王维克老师当上了金坛县中学的校长。王校长爱惜人才,把华罗庚请到学校当会计兼做事务工作。从此,华罗庚更忙起来了。他回忆这段时间的经历时说:“除了学校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这就是说,即使在繁忙的事务之后,华罗庚也不忘学习数学,因此,他的数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华罗庚19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借了一本杂志,名叫《学艺》,在这本杂志的第7卷10号上刊登了一篇由苏家驹教授撰写的文章《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引起了华罗庚的浓厚兴趣。通过阅读与思考,华罗庚发现文章中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于是他问王校长,“能不能写文章批评苏教授文章中的错误?”华罗庚的提问得到了王校长的肯定回答:“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有什么不能批评的!”王校长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名著《神曲》的译者。他的一席话给华罗庚以很大的鼓励。于是华罗庚写了一篇逻辑严谨、说理充分的文章,经王校长过目与修改后,寄给了上海的《科学》杂志。文章于1930年发表了。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当时不少人的重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了这篇文章。而且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仅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金坛县初中的青年人,更感到震惊。他看出了华罗庚的才华,马上写信到金坛中学,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华罗庚接到信后,再三考虑:一方面,他想起在此之前曾因王校长让他在金坛县初中教补习班,由于有人向上告状说王校长任用一个不合格的教员(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能有资格教初中),王校长不得不辞去校长职位,而且自己也不再教书;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家境贫寒,连去北京的路费都有困难,于是回信婉言谢绝了熊教授的邀请。熊教授接到华罗庚的回信后,这位求贤若渴的“伯乐”又写信去催。信中说:如果你不来,我将亲自去金坛拜访你。华罗庚又一次收到熊教授的来信,从中得知其邀请的真切与诚意,觉得自己实在不能辜负熊教授的好意,只好由父亲出面借了路费,应邀到了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当上了一名助理员。主要职务是管理数学系的图书、收发公文、代领文具、绘制图表等。这样,他可以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听课。由于熊教授的安排与指导,华罗庚学业进步很快,学习也更加刻苦,常常自学到深夜。他只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课程,用4个月的时间自学了英语,并能达到读英语数学文献的水平。另外,他还自修了德文,特别是他听了研究生课程后,数学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果。他写的3篇论文,先后在国外数学杂志上发表,清华大学的教师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不久,在清华大学的教授会议上决定让他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人任清华大学的教师。可见,华罗庚的成才主要是由于他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华罗庚在给中学生谈学习数学时说过:“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他还说:“我不轻视容易的问题,今天练习了容易的,明天碰到较难的也就容易了。我也不怕难的问题,我时刻准备着在必要时把一个问题算到底。我相信,只要辛勤劳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华罗庚就是这样刻苦学习,才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自学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

1936年熊庆来教授又推荐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8年华罗庚回到日本铁蹄下灾难深重的祖国,由熊庆来教授推荐当上了昆明西南联大教授,当时的他年仅28岁。在西南联大期间,华罗庚的生活是清苦的。他们一家住在昆明郊区的一个小村子中的两间小厢楼里,厢楼下是猪栏、牛圈,卫生环境可想而知。华罗庚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放上一个油盏,摘些破棉花做灯芯。为了节省菜油,芯子捻得小小的。晚上牛蹭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华罗庚虽然居住在这样的厢楼中,过着艰难的生活,但他还是勤奋努力,不断地耕耘,用3年时间写出了一部数学手稿,名为《堆垒素数论》,华罗庚写完《堆垒素数论》后,自然打算出版成书。于是他又把中文稿译成英文稿,并把中文稿寄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但是,中央研究院不但未能给予出版,还把手稿弄丢了。这对华罗庚是一个莫大的打击,3年的心血,付之东流,怎么不使他心疼呢!后来,华罗庚把手头的一份《堆垒素数论》英文稿寄到当时苏联的维诺格拉托夫院士那里,终于由苏联把英文稿译成俄文稿出版了。这本书出版后,引起了世界数学界的震动。新中国成立后《堆垒素数论》(俄文版)又被译成中文,在自己的祖国出版了。像《堆垒素数论》先在别国出版,后在国内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也属于罕见的现象。

【数学家故事】高斯的故事 第17篇

【关键词】故事;数学味;兴趣;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31-02

【作者简介】丁爱华,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江苏张家港,215600),一级教师,张家港市数学教学能手。

数学来自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也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笔者研究发现,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引领和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故事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撰写数学小故事,能有效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促使他们自觉地关注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学会理性地分析数学问题,切实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一、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故事,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指导学生编写数学小故事,注重让他们明确四点:(1)故事主角形象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动物,还可以是莫名其妙的事物,形象设计不拘一格;(2)故事情节可以是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也可以是有可能发生的,可以虚实结合,合情合理即可;(3)故事来源可以是真实发生的,也可以是虚拟杜撰的,要求展开联想、自圆其说;(4)故事结构可以是正面的阐述,也可以是反面差错的纠正,要求显示连贯的认知过程。

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幻想,儿童的生活色彩斑斓。自从开展编写数学故事活动,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小作家。在他们撰写的数学故事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奇异的故事情节,触摸到他们对一些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更能体察到他们对数学学习日渐浓厚的兴趣。

【案例1】是“混合运算”而非“混乱运算”

今天,动物学院又迎来了一月一度的计算比赛。

和蔼可亲的山羊老师走进教室,宣布:“同学们,我们的比赛马上开始。”同学们一听,立刻兴奋起来。山羊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混合运算算式:56-7×7。没等山羊老师说话,偏爱同数自乘的小狗就奔到了黑板前。小狗在黑板上边写边得意地讲解:“先用乘法算,7×7=49。”说完,便在第二行写了个等号,并把49写在了等号的右边,这时教室里不时传出几声窃笑和低声细语。小狗没察觉,继续说:“再用49减56等于„„等于„„怎么不好算了?”小狗急得直冒冷汗,只得大叫道:“等于0!”“哈哈哈„„”同学们再也忍不住了,哄堂大笑起来。山羊老师微笑着说:“‘56’作为被减数应该出现在减号的前面,虽然先算了后面,但还是应该把它写在减号的前面呀!混合运算题可不能混乱运算啊!”小狗羞红了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同学们,我们平时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别因为计算中的偏爱和抢先,把“混合运算”变成“混乱运算”,闹出匪夷所思的大笑话呀!

这是一个四年级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以后,创作的一个数学小故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可爱的形象化语言把刚刚学习的数学知识整合其中。

二、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故事,培养他们的数理分析能力

如何让学生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真正体悟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数理分析能力呢?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引导学生撰写数学小故事时,应依托故事情节,重点抓他们数学思考的表达,细化分析指导。我们提出三个方面的要点:(1)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追踪思考,写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的数学现象、提出的数学问题等;(2)从课堂学习所得出发做出分解思考,对应用数学的情况进行分解,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3)重点分析有关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

【案例2】踏青拍照

小小、颖颖和乐乐三个小伙伴去郊外踏青。

来到一片金灿灿的油菜地前,他们准备合影留念。拍多少张呢?小小提出:“我们先两人一拍,再三人一拍,可以拍多少张?排成一条直线,位置可变。”颖颖接着说:“这涉及一个数学问题,比如,a、b、c三人每两人一拍,那就用组合法――ab、ba、bc、cb、ca、ac,得出6种拍照方式。”“快试试吧!”乐乐迫不及待地说。小小和乐乐在一起拍了2张,和颖颖拍了2张,颖颖又和乐乐拍了2张,真的是6张照片。

“接下来就是三人拍照了,用字母表示排序是abc、acb、bac、bca、cab、cba,还是6种。”小小接着说出了三人组合拍照要拍的次数,“算式都是2×3=6(种)。”

“这是因为两人一拍就是一个人要和两个人拍,三人一拍就是每个人都有两次机会排在第一的位置,所以都是2×3=6(种)。”乐乐及时补充了这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这次踏青拍照,三个小伙伴不仅拍到了美丽的春景,留下了多彩的春光,还从拍照中探究到了有序排列组合的数学奥秘。

在上面这则小故事中,学生把自己理解的找规律中的奥秘,通过比较合理的故事情节表述了出来,并巧妙地借助三个故事人物之口讲述了算理。

三、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理性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简洁性和严谨性,力求合乎逻辑。我们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故事,要求他们努力做到:(1)在叙事理性上,要撰写一个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合理而有意义的数学故事;(2)在要素理性上,要找到自己想撰写的数学题材,合理设计故事情节,使用合适的数学术语,形成合理的数学语言;(3)在故事细节上,要理性地讲究上下照应、前后配合。

【案例3】哪种方法更简便?

一天,森林小学里的小朋友们在热烈地讨论着一道数学难题:爷爷今年70岁,孙女今年10岁,再过几年,爷爷的岁数是孙女的5倍?大家都被难倒了,嘟嘟卡不停地说:“这也太难了吧!”艾普伦努努嘴说:“这道题可以一年一年地推算。”说完,艾普伦便在草稿本上飞快地算了起来。不一会儿,艾普伦高兴得大声说道:“再过5年,爷爷的岁数是孙女的5倍!”

薇小朵不以为然。她说:“一定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说着,便在草稿本上画啊、涂啊,忙个不停。很快,她画出了一个线段图(如图1),并解释:“先算出爷孙俩相差60岁,无论过多少年他们都相差60岁。题目说爷爷的岁数是孙女的5倍,就表示爷爷的岁数比孙女大4倍。接着把60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5岁,说明孙女的岁数可以作为1倍,那时候应该是15岁,用15岁减去10岁,也就是相差5岁,就是说要再过5年。所以,再过5年,爷爷的岁数是孙女的5倍。”

她说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让人听得懂。大家都翘起大拇指,一起夸薇小朵。

四年级的学生对以上数学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解读和分析水平。但是,要把故事中的数学道理非常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就需要学生借助有趣的情节和合适的数学语言。小作者借助大家熟悉的卡通人物,把其中的数学道理进行了有条理的阐述。

中职数学应用故事教学的探讨 第18篇

关键词:故事教学,数学文化,中职数学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也受过不少故事的影响。通过故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兴趣,领会了各种道理,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故事。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故事吗?

1 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当前,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对理论的理解、接受能力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很少人对数学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强,自卑心理明显;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学的内容编排组织比较传统,着重理论知识,缺乏吸引学生的生动内容和与专业紧密联系的案例;教学手段方面则依然偏重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记忆和依赖于书本的生搬硬套,令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

由此可见,中职数学教学的确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改善当前的状况,因此,故事教学成为了可能。

2 故事教学的理论基础

(1) 左右脑分工理论

罗杰·斯佩里提出的“左右脑分工理论”认为人的左脑负责逻辑、文字、语言、分析、数字、次序等;右脑主管颜色、音乐、想象、空间感觉、直觉、图形等。处理事情时,左右脑(即全脑)并用能提高效率,其中的道理与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方法是一样的。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能引入一些发展右脑的直觉性题材,如故事情节和故事情境,从而引出一些有趣的话题,引起学生充分的想象,一样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有助于左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数学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2)情景教学理论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含有情绪色彩的、生动的、具体的场景,则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良性发展。

那么,故事作为素材应用于数学课堂,则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变抽象知识为具体内容,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到达理性的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

(3)叙事理论

布鲁纳指出认知现实世界的两种方式:“范式性认知”和“叙事性认知”。他认为,“叙事不仅在文学、历史遗迹与其他一些诠释性的学科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在科学教育中同样是有价值的……甚至那些重要科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也是类似于故事的。”

(4)教育文化理论

布鲁纳的教育文化理论包含三个方面:文化观、教育观和心灵观。在《教育的文化》中他提出“学校是教育的一条途径,而教育则是文化的一个功能”。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讲故事作为一种具体操作的手段来实施。依据课程的内容,从生活、数学史、文学作品等方面中取材,适当地进行创作,经过有效的编写与组织,然后由教师或同学声情并茂地、极富渲染地展现在课堂上;这样不仅能增强教学趣味性,同时由故事本身渗透出数学文化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及综合素质。

因此,故事是数学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承数学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故事教学是普及和展示数学文化的一种有用形式。

3 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有这样的阐述:“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素材的选取,要便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内容的表述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与可读性。”

在数学课堂上采用故事教学,正是认同数学学习是人脑活动的复杂过程,它不是靠教师汗流浃背地传授,学生陷于机械无趣的“题海战术”中来完成。故事可以提供适当的认知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中职数学课堂沉闷、呆板的尴尬局面,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只有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的前提下,数学中的各种概念、法则、定理和技巧方法才可能被真正学习和掌握,教学才能有效地达成目标。另外,通过一些正面积极的故事的传播和引导,教师还能达到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例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增强自信心等,真正落实《大纲》里所要求的情感目标。

因此,故事教学不失为一项改变当前中职数学教学困难的有用方法,它完全适合中职学生,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4 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影响

(1)有效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根据平常的观察,中职的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甚至还喜欢创作和演绎故事。这为应用故事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用条件。所以,在教学中,若根据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加工,引用或创作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塑造出生动活泼的角色形象,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以具体鲜明、妙趣横生的语言表现出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可以切实有效地改善中职数学的教学状况。

(2)故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在中职数学应用故事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它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助于传授知识,加深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启示道理;传承价值观数学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3)故事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本人从故事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发现,教师除了存在数学历史知识的储备不足,对数学素材的再组织和再运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外,更突出的是在语言表达及课堂表现方面。

因此,故事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和更综合的要求,对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摆事实和说道理,在维护数学的理性、逻辑、严谨的同时,不能让数学和数学教学披上单调乏味的恶名。不妨把课程内容“变”为故事,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去撬动他们的好奇心。让冷冰冰的公式定理习题,因为故事而有了趣味和色彩;让数学在严密的证明、推论中,因为有了故事而使事实真理更有说服力;让乏味、枯燥的数学课堂因为故事而有了活力和生命;让知识真正化为智慧,融入到受教者的思维中去,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数学是丰富的、有内涵的、更是美丽的。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布鲁纳.宋文里, 黄小鹏译.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6.

[2][美]杰罗姆·布鲁纳.孙玫璐译.故事的形成——法律、文学、生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10.

[3]蒋加云.影响职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9.

上一篇:呼唤通识教育,文迪下一篇:三字经 童声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