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患者应该如何去保健

2024-06-09

荨麻疹患者应该如何去保健(精选2篇)

荨麻疹患者应该如何去保健 第1篇

1、切忌抓挠。抓挠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导致病情加重。

2、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

①牛肉南瓜条

牛肉300克,南瓜500克。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主治荨麻疹,属风寒者,皮疹色淡呈丘疹状,遇寒尤剧者。

②荸荠清凉散

荸荠200克,鲜薄荷叶10克,白糖10克。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频饮,可凉血祛风止痒。荨麻疹属血热者,皮疹红色,灼热瘙痒,口干心烦,发热,舌红苔暴。

③乌梢蛇羹

乌梢蛇1条,姜、料酒、盐、湿淀粉各少许。乌梢蛇杀好洗净,整条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许。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用小火将蛇煮熟,降温后将蛇捞出。用手将蛇肉一丝一丝撕碎,将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锅汤中,加盐调味后,用大火烧开,调入湿淀粉。佐膳食,隔日1次,连食3~5次。

我们应该如何走出去 第2篇

有只兔子想要钓鱼,他每天都坐在河边非常努力地钓鱼,可一连好多天也没有鱼儿上钩。兔子非常委屈,一边哭一边说:“我每天都用最新鲜最甜美的胡萝卜来钓鱼,可为什么还是钓不到呢?”

我想借这个故事,结合实践经历,谈一谈中国出版与文化应该如何“走出去”。

“走出去”需要国际话题

子非鱼,安知鱼所欲?要想钓到鱼,就得根据鱼的需求来制作饵料。如果今天,我们在传播中国文化、输出文化产品的时候,还只想着“把中国最好的东西介绍给世界”,谈些“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展示些“美轮美奂的文化遗产”,那我们就成了用胡萝卜钓鱼的兔子。

我所在的《汉语世界》杂志走过这样的弯路。2006年,《汉语世界》创刊,旨在向世界介绍中国语言,传播中国文化。它的主办方,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以当年引进西学、开启民智的勇气与豪情,投入到“走出去”的探索中。初期,每一个选题都集合国内各行各业专家,反复讨论,精挑细选,先用最好的中文写作,再用最好的英文翻译,找最好的国内设计师呈现,可以说是“高端大气,充满中国风情”。主题包括:青藏铁路、长城、传统年画、少林功夫、九寨山水,中国面食、昆曲,等等。那两年,《汉语世界》极力呈现中国的宝藏,然而市场反馈却出乎意料——我们的读者从对外汉语教师到跨文化学者,从北上广到纽约伦敦,虽散布全球却始终都在中国人圈子里,杂志实际没有迈出华语圈一步。而真正的非华语圈的外国人,只用了一个词propaganda(洗脑式宣传),和一句话“英文不地道”,就彻底击碎了我们良好的自我感觉。

老外究竟想要读什么?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老外的关注点出乎意料。宏大的主题对他们来说离生活太远,往往提不起兴趣;而很多小话题、小人物,甚至是我们平日视而不见的东西,却能引起他们挖掘探究的兴趣。比如,曾有老外描述一种他认为“具有神秘美感的艺术品”——黑色、有金属光泽、磨砂质感,圆柱体,有规则的孔洞——后来知道,其实就是蜂窝煤。这东西在中国几乎没人注意,更不要说拿来做文章了。可是,仔细想想,它其实比琴棋书画金石篆刻丝绸瓷器中任何一样都更能反映中国人的生活,甚至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什么它曾经在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现在却越来越少?是因为能源价格上涨?居住环境改善?还是环保理念驱使?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故事可讲的。

后来,我们专门选取由老外提出的有趣话题,小角度切入,做观察研究,这样,讲起中国文化就越来越“接地气”了。比如:中国人为什么穿秋裤?大多数老外都很好奇。于是我们写了篇文章《秋裤是一种信仰》,以这种幽默的方式来谈中医注重腿部保暖以及“防风如避箭”的理念,非常轻松好懂,读者评价很好。再后来,我们发现,一起工作过的几位老外居然也在冬天穿上了秋裤,这可真是 “文化走出去”立竿见影的效果啊!

《汉语世界》杂志思路的转变归根结底就是“转换视角,内容创新”。“走出去”靠的不是优质资源的堆砌叠加,而是另辟蹊径,以国际话题吸引国际市场。

“走出去”需要国际团队

2009年以后,经历了挫折的《汉语世界》开始在新思路指导下摸索前进——任用外籍主编,请外籍作者直接以英文写稿,尝试建立国际化团队。然而,因为缺乏国际化团队的管理经验,内部剧烈的文化冲突令我们焦头烂额。中外员工矛盾不断,团队几次分崩重组。

初期,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态度、立场;二是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我们针对这两方面矛盾,分别做过很多努力,以培养人才、稳固团队。

一、由于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态度、立场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很多来华工作的老外,尤其是欧美人,有一种猎奇心理,往往带着优越感拿中国跟西方比较,拼命“找不同”。他们甚至会为如今大多数中国人不再穿传统服装、坐黄包车、住四合院而感到遗憾,总想到更偏远更落后的地方去寻找“奇风异俗”。而中国员工出于民族感情,总想展示中国“美好”的一面,哪怕是想象中的美好;而刻意掩饰“缺陷”,甚至是真实存在的缺陷。老外越想问,中国人越掩饰;中国人越掩饰,老外越追问。

对于这种冲突,我们引导员工不要只盯着差异,而首先要求同,从人类文化的共性、共情入手,寻找共鸣。中华民族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一样,崇尚真善美,有好人也有坏人。真实的中国,既不是新闻联播里的样子,也不是网络论坛里的样子。他是由十多亿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人组成的,正因为复杂,所以才值得我们去挖掘、讲述和传播他的故事。我们做国际化文化刊物,首先要把心态放平和,这样讲故事,才真,才信,才好。

慢慢地,团队中的老外感受到:中国人不是特异、古怪、与众不同的,而是可接触、可交流、可理解的;真正的中国文化并不在长袍马褂或是黄包车四合院里,而是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体现在不断发展的现实生活里。团队中的中国人理解到:只有以开放的态度,让人家充分了解,与你产生共情,人家才不会误解你、歪曲你,甚至攻击你。

二、由于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迥异而产生的矛盾

中国员工比较含蓄,有不同意见往往不直接发表,而是默默承受或是消极反抗,避免争论;而老外员工大都非常直接,遇到问题会毫不掩饰地指出或批评。在他们看来,默不作声的中国员工态度消极、没有创见;中国员工也为老外“不明原委地横加指责”十分窝火。

后来,我们发现,争论其实恰恰是解决矛盾的办法。工作上的争论是思想的碰撞,保持争论体现着这个团队精益求精的追求,容忍争论体现着这个团队文化包容的态度。我们鼓励团队中的每个人大胆表达,据理力争。慢慢地,随着争论常态化,矛盾和隔阂却逐渐消弭。

经过两年艰难的磨合,《汉语世界》从作者、编辑,到插画、设计,逐渐积累了一些优秀的中外人才,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国际化团队。杂志整体风格在2011年终于稳定下来,形成了“以人为本、客观中立、风趣幽默、多元并蓄”的面貌,真正做到“中国故事,世界表达”。自此,读者渐渐聚拢,人气逐渐提升,《汉语世界》开始赢得越来越多来自华语圈之外的关注和赞誉。

《汉语世界》杂志组建国际团队,法宝在于“人才强企”的理念。珍视人才、留住人才,让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心甘情愿为中国企业效力;加强管理、积极培育,让外国员工和中国员工通力合作、各展所长——这样,“走出去”的路才能越走越通达。

“走出去”需要持之以恒

《汉语世界》走到今天已经七年了。这只钓鱼的兔子,没有止步于胡萝卜带来的失败,他尝试了多种鱼饵、多种鱼钩,遭受了无数挫折和冷眼,一直矢志不渝。

他从所有走过的弯路、碰过的壁、经历的痛苦和磨难中得到了千金难买的经验教训。他相信,自己已经找到正确的饵、正确的钩,需要的,只是坚持。

2012年,在中国坚持原创多年的《汉语世界》通过网络开始被其他英文媒体发现。《中国日报》(欧洲周刊)、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卫报》等知名海外媒体相继在其报刊或网站上转载《汉语世界》的文章。更有一些优秀的职业撰稿人(如《美国国家地理》的专栏作者)自愿为《汉语世界》写稿。

2013年,澳大利亚出版商开始代理《汉语世界》海外发行及E-PUB销售;德国的渠道商开始接纳《汉语世界》在德语地区零售;《汉语世界》网站以每月增长一万多名独立访客的速度发展,而且,这些访客70%来自英语国家和地区,是母语非汉语的人。这意味着我们真正走出了华语文化圈。

千千万万的老外需要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们看到“走出去”的前途和曙光,他们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也令我们深切感受到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然而,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如何衡量外向型杂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靠商务印书馆一家企业投入的资金还能支持《汉语世界》走多远?……这些问题时时困扰着我们。

上一篇:客运站平安稳定建设工作汇报下一篇:云南昆明游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