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课文内容

2024-09-20

《西湖》课文内容(精选8篇)

《西湖》课文内容 第1篇

苏教版第小学语文第五册《西湖》一课,本文是本单元介绍祖国美丽山川的第二篇文章。作者以诗一般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风光,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对西湖风光的喜爱与赞美。

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观察顺序,循着“远眺——近赏——月下”的线索,紧紧扣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图。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比喻运用贴切、生动、自然,文笔通达流畅。因此,本课的学习应将这些优美的句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品读和背诵为主,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

《西湖》课文内容 第2篇

《西湖的“绿”》阅读原文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琤(chēng)瑽(cōng),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西湖的“绿”》阅读题目

1.补充下面的词语。

古木( )( ) 苍( )欲( )

心( )神( ) ( )珠( )玉

裙袂( )( ) ( )然起( )

2.照样子写词。

碧澄澄

莽莽苍苍

3.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一选。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1)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

(2)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雾,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

(3)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

(4)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的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短文简要介绍了黄龙洞绿得 ,屏风山绿得____,九溪十八涧绿得 ,而主要描写了 、____和____三处景物“绿”的特点,其中____绿得有层次, 绿得鲜嫩, 绿得有一种茁壮的生命力。

《西湖的“绿”》阅读答案

1.古木参天 苍翠欲滴 心旷神怡 飞珠滚玉 裙袂飞扬 翩然起舞

2.绿茸茸 金灿灿 郁郁葱葱 明明白白(答案不唯一)

3.(1)A (2)A、C (3)B (4)B

4.幽 野 闲 灵隐 苏堤 花港 灵隐 苏堤 花港

★ 西湖的绿阅读答案

★ 西湖的绿课文原文

★ 西湖的绿课文主要内容

★ 课文《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潮州西湖作文

★ 二年级作文西湖

★ 游记作文:西湖游记

★ 西湖水色作文

★ 写景作文西湖

《西湖》课文内容 第3篇

一、“语料性”内容:在课文内容的“表面”

“语料”即语言材料。当代语文教学语料积累的任务包括字词的认知和积累, 词语组合和搭配方式及其规律的认知, 还包括典型句式表达规律的认知和优美句子的积累。对于处在学习和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 语料的积累有着更加迫切的需要。

言语是语言运用的结果, 语言存在于言语中。语言材料存在于每一篇文章的表面, 它看得见摸得着。但这并不等于说, 每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所有语言材料都需要、也适合每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与积累。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 找出课文中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 并明确他们分别要学习到什么程度。那么, 我们究竟要怎样从课文语言的综合体中, 选择、确定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应当学习的语料呢?

1. 尊重教材, 直接沿用。

这最适用于目前小学教材中生字新词的教学和有关优美语句的记诵积累。和目前教材中其他的教学内容相比, 生字的编排最有规律, 教学目标和内容也最为明确, 我们可以直接将其作为生字教学的内容。而且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 由于教材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大多数也教得比较到位。只不过教学中, 最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识字方法的授予与运用。

2. 梳理教材, 区别运用。

目前教材中词语组合方式和词语搭配方式、典型句式和优美句子的学习与积累的教学内容, 就开始出现渐次的模糊性。教材编排的这种特点, 需要我们对整册教材, 甚至更大范围地梳理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 然后看看所确定的词、句教学内容与整套教材中其他知识点的关系, 而后确定对它的教学处理方式———或是把它作为新学习的教学内容, 或是把它作为巩固性的教学内容;或是只让学生记住, 或是还要进行组词规律和运用规律的教学。

3. 发展教材, 创造使用。

目前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在人文思想大盛的背景下编撰的, 这就造成了它的人文思想过剩, 语文含量不足的弊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 教材中的导学系统总是指向课文内容理解、思想教育的内容多, 指向读写知识、方法的内容少。有时, 我们在解读教材的时候, 明确地感觉到课文中非常明显地存在着这个阶段的学生所应该学习的语文知识点, 但是, 在课后的“练习思考”中却见不到相应的教学提示或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态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司马光》的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 通过课文中描写花园里的景物的句子, 学习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结构的句式; (3) 通过课文中写孩子掉进大缸后其他孩子慌张的句子, 学习“有的……有的……”的句式; (4) 通过学习司马光砸缸用了几个连续的动作的句子, 认识动词的准确使用。 (5) 通过整篇课文的理解, 学习司马光爱动脑筋的品质。

很显然, 在这些教学内容中, 生字新词的教学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沿用;“有的……有的……”的句式, 在下一课中也要教学, 是这个单元需要学习的, 它是教师对教材语文知识点整体梳理后确定的教学内容;“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结构的句式”是一个典型的句式, “某些动词的准确使用”属于词语搭配的教学, 都是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但是, 这些在教材的导学体系中几乎没有提到, 而是教师发展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的结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语料性内容的教学, 强调熟读成诵的积累, 应该和整篇课文其他内容的教学紧密结合, 必须和下面将要谈到的“语识性内容”甚至“语能性内容”的教学融为一体。

二、“语识性”内容:在课文内容的“后面”

“语识”指语文知识, “是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学理基础》) 。关于语文知识的教学, 我们有过不少的误会与争议。其实, 无知便无能, 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与支撑。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和合乎规范的语言表达。近年, 李海林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少教“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 主要教对语文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有指导性和有实质性作用的“怎么做”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 而在教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又要通过教材或教师的外显知识, 来引领、促进学生缄默性知识的获得与发展 (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学理基础》) 。

这些观点告诉我们, 语文知识教学不能以概念解说的形式来传授, 必须靠在教师富有语文知识教学意识的引导下, 经过一篇篇文章的阅读, 从读写实践中经过体验而获得。这样,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阅读一篇篇课文的最终目的就不是理解课文的内容, 而是获取蕴含在课文阅读过程中的阅读的程序与策略, 获得蕴含在课文内容另一面的表达的方法与方式。这些“知识”暗含于教师引导下的阅读过程中, 明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对自己阅读过程的反思或对文章表达方式的反思中, 即它们都存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后面”。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成为语文知识的获得过程呢?

1. 关注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体系。

虽然目前的语文教材对语文知识的编排还不完善, 但是, 只要我们用“语文”的目光去解读教材, 特别是认真解读教材中的导学体系———单元导语和课后思考练习, 仍然可以找到其中的语文知识。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一般体现在课后的“思考练习”中, 到了中高年级, 就体现在单元导语和课后的思考练习中———只是其中的某些语文知识不能够直接运用, 需要我们加以改造而已。明确每个单元每个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点, 就能梳理出整个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

2. 把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点具体化。

目前教材中的语文知识点, 体现得不够明确不够具体。不够明确指教材编者大多没有指出每一篇课文要着重体现的语文知识点;不够具体指已经体现出来的语文知识点, 尤其是单元导语中的知识点也大多是笼统的或范围比较大的。这给一线教师落实语文知识点的教学造成比较大的困难。为了使语文知识的教学落到实处, 我们必须根据课文的特点, 把那些笼统的、蒙的语文知识点具体化、明朗化。例如,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读中的语文知识点非常笼统:“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 但是,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近似写人的文章, 都表现了人物美好的内心和情感, 据此, 我们就可以把本单元的语文知识点具体化为“抓住 (通过) 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体会 (体现) 人物的内心品质的读 (写) 方法”。而具体到教学中又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 确定在“外貌、语言和动作”中, 哪一方面是重点, 这就更需要花力气去理解以及确定怎样理解。

3. 用具体的语文知识指导阅读活动。

主要做法有: (1) 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阅读课文。如, 课文《尊严》的教学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年轻人与其他的逃难者有哪些不同?请找出文中描写年轻人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 阅读体会, 看看你从中体会到年轻人怎样的内心品质。” (2) 围绕方法的运用交流阅读的结果。重点交流学生通过对年轻人动作、语言的阅读所体会到的内心品质, 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对文章读写的重要作用。 (3) 反思阅读的过程, 明确语文知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之后整理、概括出相应的语文知识。

“语识性”内容能够存在课文内容“后面”的特点, 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时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意识, 把语文知识体现在课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伊始, 布置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渗透, 在学生读后交流课文内容的理解中加以凸显, 在阅读理解、体验后交流中进行概括、整理与强化。

三、“语能性”内容:在课文内容的“外面”

“语能”即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 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的相应的练习中, 它的教学内容就在学生学习了那篇使他们获得语文知识的课文的“外面”。这里的“外面”含义有二。一是指学生学习这一篇课文所获得的语文知识在下一篇甚至以后的课文学习中得到运用, 从而提高语文能力。这些供练习的材料, 虽然是教材内容之内的, 但是, 对于学生获得“那种语文知识”的“那篇课文”来说却处在外面。二是对整个教材来说, 最有利于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阅读材料与活动场所, 就在而且主要也应该在课文教学的外面。这样的场所与材料, 必须通过拓展延伸来获得。这些拓展延伸即指语文的读写活动。目前阅读性的拓展延伸, 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内容题材延伸型, 即拓展纯粹是课文内容和题材的延续。它是通过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后作用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的。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有好处的, 只是对学生读写策略的运用是间接的, 对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是缓慢的, 当然也是综合的。

第二种是经典作品拓展型, 就是经典性课文教学后让学生阅读原文或全文。经典性的课文, 被王荣生教授界定为“定篇”, 教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语文知识的获得, 而在于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 它们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也是通过文化、文学素养的提高来进行的。

第三种是课文体裁拓展型, 即在学生学习了某一体裁的课文后, 教师找出同类体裁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因为同一体裁的文章在读写方法上往往有许多相近之处, 所以也就比较有利于学生对课内获得的语文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 当然也就有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四种是语文知识迁移型, 即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促进学生迁移和运用从课文学习中学到的语文知识, 对文章选择的标准是它与所要迁移的语文知识之间有多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阅读要求也要从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角度来设计。这种拓展阅读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是立竿见影的, 最应该成为学生获得新的语文知识之后的“语能性”教学内容, 其缺点是容易机械呆板。

这几种拓展延伸各有所长, 也各有所短,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各有作用, 我们要根据语文知识的特点及其迁移训练的需要灵活运用。一般说来, 在刚刚学习新的语文知识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型的阅读, 而后便可以慢慢放开, 向其他的课外阅读文章过渡, 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 第4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被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故事”。该文是肖复兴在1992年为纪念叶老先生所写,文中回忆了1963年叶老帮他修改作文和邀他作客使他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修改作文是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的内容,它只是肖复兴表现叶老文品与人品的一个例子。把课文中的一个例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否妥当很值得深思。按上海王荣生教授的分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当属“样本”类选文。正如叶老所说:“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他坚决主张语文教学的内容应是怎样阅读,怎样写作的“方法”,而课文仅是历练方法的“凭借”。王荣生教授认为“样本”类选文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师的反省和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根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在单元的主题,以及我的阅读反省和四年级学情,我以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可以围绕两方面来展开:一是讨论作者如何通过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品质;二是了解借景抒情的方法。而三至五自然段有关“作文修改”部分并不难理解,借此进行修改作文的教学可说是舍本逐末。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得最好的莫过于描写爬山虎的两处句子,这在课文通篇平淡的语言中特别显眼,可见作者当时对爬山虎印象深刻。学习这篇课文伊始,可让学生想想作者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并找出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对比这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然后顺势介绍“借景抒情”的写法。最后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并尝试练笔。写好后可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原文进行比较,认识两种写法的优缺点。

认识了借景抒情后,第二课时的教学便可围绕第一部分修改作文来展开。但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可从第一课时的教学直接引入,让学生找找有没有直接描写叶老的句子,明确什么是侧面描写。再让学生感悟“我”情感的变化,从获奖到听说修改时的“莫名其妙”,到乍看之下的“愣住”,到“仔细看了几遍”后感受到“温暖”,并由此“树立了写作的信心”,其间的脉络清晰可辨。触动感情的事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想这就是肖复兴不厌其烦地写出叶老对他作文修改的原因,因为这件事对他触动太大了。这一点也正是本文对单元主题的反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详尽地写出叶老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是否有必要,并指导学生进行缩写。

这样设计教学,教学重点不是课文的内容,当然更不是课文中所运用的一个例子,而是由这篇课文所引发的怎样阅读和怎样写作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对比,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借景抒情的方法以及缩写练习等,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正道。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我以为正是把课文的内容当成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如教学《火烧云》时,便着力探索火烧云形成的原因;教学《长城》时,便着重了解长城的历史,建造的原因、过程等;教学《电脑住宅》,便大讲电脑的知识……如此教学,根本不是语文课,而是科学课、历史课或电脑课了。因此,如何凭借课文,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课文西湖教案 第5篇

课文西湖教案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西湖是“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

第二自然段介绍远山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第三自然段生动地描绘了西湖主要景点的旖旎风光。

第四自然段描绘月光下的西湖给人留下的美妙意境。

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文笔通达流畅,应将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

学情分析:

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西湖风光的喜爱和赞美,在教学时重点就要抓住美丽的词与句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由感兴趣到感情趣,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境的作者的情感。反复诵读,悟出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反复诵读,与作者读出共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和音像资料,通过朗读品味,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具体描绘西湖主要景点;

2.比喻句“像”、“仿佛”、“宛如”和“犹如”的使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照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

教学过程:

一、俗语导入

1、出示俗语的上半部分:上有天堂。有谁能答出下一半?(下有苏杭)苏杭——苏州和杭州

2、天堂是怎样的地方?想象回答(幸福、美好的地方;让人神往的地方……杭州像天堂一样美,令人神往。)

3、这么美的地方大家想去吗?老师介绍推荐大家去西湖走走看看,那是镶嵌在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板书:西湖

4、简介西湖:位于杭州市区的西部。四面环山,湖水平静。纵贯南北的苏堤和横列东西的白堤把西湖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等五个湖区,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

立湖心。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小组预习课文,要求:

a、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b、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c、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丽景色?

3、检查自学效果。

a、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b、理解词义:素(一向)有硕(大)大泛(漂浮)舟

令(使得)人初(开始)垂镶(嵌或加上)边

c、找反义词:淡(浓)

d、换近义词理解:格外(分外、特别)一般(一样)

宛如(犹如、如同、好象)

4、读了课文,你仿佛看见了西湖哪些美景?

(指名说,并板书:山峦湖面湖堤小岛华灯)

小组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把文中美的句子画下来,再根据想象,把它画成一幅画。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体会“话中画”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一、复习巩固生字

1、听写生字词

2、检查反馈

二、品读课文,理解文意

1、引读第1自然段

总起西湖——是杭州的一颗明珠,闪耀夺目。

2、指名读文章

3、听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归纳:

a、西湖美在湖

画出山美的句子——把它画成画

b、西湖美在山

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

引导朗读: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理解“硕大”,在平静而宽阔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十里明湖中,孤山

(画出来,结合图画理解)

c、西湖美在堤

白堤和苏堤()

d、西湖美在岛

三个小岛()

小结: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呢?读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理解“飘逸”、“掩映”、“典雅”等词语。

e、西湖美在夜

生自由读文,想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出示:夜幕初垂,明月东升……

画下夜景

三.展示画,对照片,深感悟

1、学生所画的西湖若干张,品品怎样?

2、出示新西湖的美景,欣赏—看图读文

3、总结:远眺西湖→近赏西湖→月下游赏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尝试用“如”、“像”、“仿佛”、“宛如”造句

6、西湖

山峦湖水(远眺)

湖堤小岛(近观)

华灯琴声(夜游)

板书: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一、复习检查

听写:悠扬葱绿围绕荡漾一般

二、背诵指导

1、默读课文,确定你想背诵的自然段。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背诵这一自然段。

以第四自然段为例:

(1)这一段层次清晰,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承接上文,第二句用几个短句写景,很美。第三句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第四句写琴声,第五句概括写,很容易记住。

(2)这一段话里的短句较多,读起来上口,还有打比方的句子,写得生动。

3.自由选择,练习背诵。

4.当众造句。

三.指导造句

1.出示句子。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3)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2.自由读读句子,想一想,这是些什么句子?(打比方的句子)

3.讨论:用什么比作什么的?

4.任选两个说话,先自己准备,后当众交流。

5.评议

四、作业

1.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2.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四个词语中,任选两个造句。

教后小记:

写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虽然文章美得让人惊叹,但是对于一个才9岁的孩子来说,的确难以体会、“百闻不如一见”,一点也不错,让学生从有限的好词佳句中也只能读来津津乐道,乐完了还是没能够完全领会,因为想象与真实总有距离,因此在对待这样的写景散文,除了品读理解外,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也亲身体验一回,这样,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说到比喻句,不少学生误把类似于“我长得像哥哥。”“我们真像是一家人。”这样的句子当成是比喻句,其间的本体与喻体构建不上,事物属同类型;另外,就是本体与喻体不恰当,构不成一个合理的比喻句。文字之妙在语感,语感也往往在积累,以后的教学中更要面向未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缓慢而有节奏的过程。

课后反思:写景的文章上得真的很累,虽然文章美得让人惊叹,但是对于一个才9岁的孩子来说,的确难以体会。如果有相应的课件,将西湖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身临其境感受美。从文字到形象的的过程,学生有点缺乏,因为有时离他生活实践太远了,但是将形象和实践结合,他们就更容易理解文字了。唉,生字还是大问题,学生许多字都念的是别字,如仿佛的佛,轻拂的“拂”读“fo”……读一句话,要停好几次。这如何体会文章的美呢?

课文西湖教案2

【教学目标】

⒈ 学会本课5个生字

⒉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⒊ 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⒋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1.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

1.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⒈ 准备西湖的教学挂图。

⒉ 让学生查找西湖十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1. 生字、词教读、讲解

2. 了解课文大意

3. 抓住景物特点,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来形容苏州、杭州的美丽,而杭州最美的地方在西湖。让我们来看看千万人赞美的人间天堂吧。

二、教学内容

1.请同学们看到课文,我们先解决课文的文字问题。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词语,并在书上相应地方勾画出来。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分钟,然后回答问题。

作者写了西湖哪几个地方的绿?这些地方的绿具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感受如何?

这变文章有很多生字、词,可能对大家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下面由老师引导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

首先,我们看课文第一段。课文中说作者九年间来了西湖四次,前三次都没有硕果西湖一句好话,甚至还发议论说:西湖比不上长湖,比不上太湖。这是在抑西湖,后面的内容在赞扬西湖,我们把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先抑后扬。

接下来请看第二段。作者第一句话就说这次却有迥乎不同的印象。作者是六月来到西湖的,作者看到的`西湖是什么景象呢?回答:是一片迷蒙。可见这段话是作者总写西湖。它和后面段落是总分关系。下面就应该是作者详细写西湖的景点的绿。

同学们看到第三段。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段,作者描写了西湖哪个地方的绿呢?雨中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是在雨中访灵隐。作者写灵隐寺的绿,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段,回答问题。

作者写了道旁的树木、飞来峰上的树木、小径上的青苔、冷泉亭、溪水。作者说雨中访灵隐寺,绿意扑眼而来,感受到心旷神怡。

请同学们请自学第四段。分别找出秒写的景物,分析特点,体会作者的感受。

第五段,作者写了花港的另一种绿。作者写了满池的荷叶在裙袂飞扬。花港的绿,绿得活泼,作者感受到一种蓬勃生机。

三、家庭作业

1. 查找西湖十景

2. 抄写生字、词3遍

3. 完成《一课一练》

【板书设计】

西湖的绿

总写西湖 一片迷蒙 迥乎不同的印象

雨中访灵隐 绿意扑眼而来 心旷神怡

漫步苏堤 绿阴阴 坚忍不拔

花港观鱼 绿得活泼 蓬勃生机

课文西湖教案3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西湖》教学设计。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西湖》教学设计》。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

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三、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同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学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试背课文。

做“词语汇展”游戏,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四、自我评价,调节补救

评价题:1看拼音,写词语;2比一比,再组词;3写近义词;4学生打比方(如: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一个洁白的挂天空);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课文《西湖名堤》的说课稿 第6篇

《西湖名堤》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课文。我上的是第二教时,其中课文第3、4、5节介绍了有关白堤和苏堤名字的由来和迷人景色,这给西湖美景增添了生气和情趣,令人难忘。

整堂课中,我力求从两个方面来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扎扎实实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 首先,我抓重点,训练学生连贯地言语表达。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要帮助促进学生的言语表达,最低段来讲更要促进学生的连贯表达。对于本课中“为什么这么称呼白堤和苏堤呢?”的整个训练环节,就是借助了文本内容,然后通过表达来了解文本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书面表达。

其次,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知识。作为二年级的学生“随文”就是指在阅读环境中,适度运用就是指适度。比如,“堤上桃红柳绿,如同一条锦带。”这句,就二年级来讲,不是和他讲概念,不是和他讲本体和喻体。我要讲的是,让孩子在形象的图片,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感受课文为什么这样写?还有“桃花好像在对你说: 。”“柳树好像在干什么?”的展开想象的言语实践,其实也是把拟人化潜移默化的传授给了学生。

二、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一,无论是怎样一种技术的使用,都应该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就语文学科来讲还要促进学生的感悟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力。

第二,信息技术的使用一定是融合在其中的,所以一定是适时适度的,一定是有很强针对性的,一定是必须的。

指导背诵第2小节时,我就根据课文内容把几段视频紧密贯穿起来。把西湖的美景变成了直观的,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它不代替语言的表达,只是让孩子在看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表达——由远及近的。不过我又引导学生运用画面背诵,这就帮助学生建立起画面感,帮助学生记忆,记忆文章中的文字,同时建立起画面与文字之间的联系。

其次,课文第四小节中有一句把白堤比作锦带一句,由于许多孩子没有到过那里,也没有见过锦带,因此,学生对于这句比喻句难于理解。如果,拿字典上查到的解释和小朋友去讲的话,那肯定是白讲的。我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白堤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又出示“锦带”的图片,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再让学生结合画面去比较,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通过图片比较,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对于比喻句的理解也就不难了。还有“桃花绽开笑脸,柳枝轻轻摇摆”的视频也是如此。

《西湖》课文内容 第7篇

第一组 人生感悟

1.(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指弈秋的教导)(指鸿鹄或天鹅)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指专心致志的人)(指专心致志的人)(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

(3)(本题目标不明确)加点字解释: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标出停顿符号“/”)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非:不是

2.《两小儿辩日》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远———近大———小 热———凉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日初出大如车盖 ”把刚出来的太阳比作古时车上的蓬盖;“日中则如盘盂 ”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盂。

(3)写出句子意思: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中午时就离人远了。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识渊博呢?(4)《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 善于观察,说话时有理有据。和孔子 实事求是的态度。

(5)对于学习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一、要多读;

二、掌握一些文言词、通假字、多义字,理解意思;

三、了解古文的句式。

3、(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水盆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凝然的双眼 前过去。

在 逃去如飞 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_徘徊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_徘徊 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_轻烟_,被 微风吹散了_,如_薄雾_,被初阳蒸融了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_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

这两段话选自课文__《匆匆》__,作者_朱自清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背影》、《荷塘月色》_(两个),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隽永,情景交融,表达了

作者_对时间飞逝的感叹,悔自己一事无成,劝人珍惜时间_,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是_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2)照样子写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果实落了_,有_再结_的时候;_太阳落下了_,有_再升起_的时候;_世间万物_,有_轮回_的时候。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作者对已逝的日子深深怀念。

b.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 针尖上的一滴水 _,把时间的流比作 大海 _,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时间如水,逃去如飞,唯有好好珍惜,好好把握,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把一分一秒都握在手中。

c.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语作者用得特别好?好在什么地方?

答:“伶伶俐俐、跨过、过去、溜走、飞去、闪过”用得好,好在它们表明了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

(4)《明日歌》作者_钱鹤滩_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4.(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选自《桃花心木》,作者林清玄,这句话写了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二点奇怪:一是来浇水的时间没有规律;二是浇水的量不一定。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住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老天下雨算不准;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不可预料的困难、坎坷。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 寻找水源 ;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_锻炼自己_这是一种_借物喻人_的写法。

(3)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_因为种树人有意地锻炼它,不规律的为它浇水,培养了她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使它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从而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5.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说说你从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答:我从这个省略号读出作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

6.“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句话选自《手指》,作者_丰子恺_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鹅》_,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拟人的表达方法,语言_风趣幽默_。

7.本组课文在表达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点:《桃花心木》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

《手指》阐明了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_,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

第二组 民风民俗

1.《北京的春节》以_时间 为序,描绘了_北京人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_表现了_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_ 本文作者是老舍 他的许多作品以北京为背景,如《龙须沟》、《茶馆》(两部),他的作品的语言特色是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2.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雪顿节,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的火把节也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四川的川剧。藏戏则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的主要特点是带着面具、没有舞台、无时间限制。

3.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奇葩”的意思是罕见的花,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 客家民居

。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_当地本种建筑物数量繁多_。

4.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

5.(1)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句子运用了_ 拟人 _的修辞方法,表现出 大漠边缘的和田恶劣的自然环

境_。

(2)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比作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这句话与课文中“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维吾尔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这个句子互相呼应,进一步说明了和田维吾尔人的性格特点。

第三组 深深的怀念

1.《十六年前的回忆》的作者是_李星华_,课文采用_回忆_的叙述方式,按照_时间_顺序写了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遇难后发生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被捕前 发生的事,因为从中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李大钊出境的危险。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用前后照应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这样写可以使这篇回忆录更加有序、完整,让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加深刻。文章中还多次运用了对比描写,如

1、“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与“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与“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1)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对“我”的问题,父亲平时“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次却“含糊地回答我”,这是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答:这是因为当时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我从中体会到李大钊对待亲人和善慈爱与对待工作严肃认真两个方面的统一。

(2)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以看出 父亲历经了残酷的折磨_,“平静”说明 李大钊在历经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

人的爱。

(3)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父亲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为什么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_答: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所以他在忍受了苦刑,当面对哭泣的亲人时,他还能“非常安定”、“非常沉着”。_

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 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文中引用了古代文学家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 重于泰山_,或 轻于鸿毛_。这里“固”的意思是

本来 “或”的意思是 有的 “于”的意思是 比

。这句话运用的是 做比较的论证方法。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共有4句话,第一句是讲我们要欢迎批评,第二句话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句话是讲我们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第四句话是讲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我们可以知道: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答:“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一夜的工作》主要从

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

两个方面来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

第四组 外国名篇名著之旅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 丹麦(国)作家 安徒生 写的,他被称为 “世界童话之父”,课外我还读过他的 《夜莺》、《海的女儿》 等童话作品。这篇童话中 现实 和 幻觉

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小女孩一共擦燃了 5 次火柴,分别看到了 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说明她渴望 温暖、食物、快乐、幸福 ;最后一次擦了一大把火柴,是为了 把幻象中的奶奶留住。

(1)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这句话是作者在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鸣不平。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我的理解是: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死去的。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些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2.《凡卡》是 俄国作家 契柯夫 写的,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苦闷》、《变色龙》。文中讲述凡卡的悲惨遭遇时,将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凡卡给爷爷写信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1)爷爷守夜时。(2)爷爷带凡卡砍圣诞树。

凡卡在城里过得很苦,而在乡下的日子 很美好,这样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诉苦时以“乐”相衬,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凡卡——这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

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具有深层的含义:暗示出他美好愿望的破灭,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更激起人们对小凡卡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现状的愤恨。

3.《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 英 国作家 笛福 写的,他的作品还有《一个骑士的回忆》,梗概中的内容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表现了鲁滨孙的 知足安命、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的特点。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我的启示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冷静,以乐观的态度分析局势,做出最保险、安全的方案,并且谨慎执行。

4.《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他的作品还有《乞丐王子》、《百万英镑》、《跳蛙》,他语言的特点是幽默、讽刺,课文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我知道了他是一个聪明、勇敢、正直、乐观、充满阳光的人。

第五组 科学精神

1.《跨越百年的美丽》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

美丽__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容貌的美丽,也不光是她 伟大的研究成果_,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玛丽居里穿着 一袭黑色长裙_,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 坚定又略带淡泊的_神情,那双 微微内陷 的大眼睛,让你觉得 能看透一切_,看透未来_。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 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_,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_镭射线的颜色_;说它融入了“美丽的生命”是因为它是以居里夫人的健康为代价提炼成的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居里夫人“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做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生和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句中连用了四个“变成”,高度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2.《千年梦圆在今朝》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_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挑战_的科学精神。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写作方法是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文章选取了(1)洗澡水的漩涡;(2)紫罗兰的变色;(3)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事例来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答:这里的“?”指发现问题不断追问;“!”指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发现真理。这样表述的好处是:使抽象的道理更直观形象,使人容易理解并印象深刻。

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答:“见微知著”的意思是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是前后照应,并且点明中心。

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要具有怀疑,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

4.请你分别用多个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科学精神。(最好是四字词语)(1)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淡泊名利、锲而不舍、刨根问底。

(2)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勇于实践、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坚持不懈、超凡想象。

(3)皮罗、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见微知著、追根求源、锲而不舍、善于发问。

感悟课文内容学习习作方法 第8篇

一、质疑问难, 探索神奇景观

许多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能闻名于世, 是通过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考察、探险, 才让人类有了新的发现。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 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 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 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交流互动, 拟定思考题, 让学生质疑“三问”: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 (1) 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长504千米;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 (2) 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突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神奇?为什么? ( (1) 范围广、形态多。可以从三个“从……到……”感受到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 (2) 生物多样性。如“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生长着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 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并通过质疑问难和课堂小练笔,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敢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观察景物, 彰显习作方法

语文教材中描写大自然景观的文章, 都是作者通过观察后巧妙构思, 布局谋篇, 用情感和心血写出来的。文章中的语言与写作技巧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 作者巧用习作中的“四法”来描写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1.按顺序写文章法。文章按照“潮来前———潮来中———潮头过后”的顺序写观潮的全过程。2.先写响声再写景法。第3自然段, 先写声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到“山崩地裂”;再写景象:从“一条白线”到犹如“万马奔腾”……描写景物生动优美, 使我们感受到大潮的响声越来越大, 大潮越来越近, 潮头越来越高, 声势越来越猛的壮观景象。3.先静后动再静法。首先写观潮时, 江面风平浪静, 人们等待观潮, 描写了江面的静态;再写潮来时奔腾咆哮的动态奇观;最后写了大潮过后, 江面恢复平静的静态。这也是写观潮由“静———动———静”的变化全过程。4.巧用修辞描写法。 (1) 巧用比喻。用“好像闷雷滚动”来比喻“隆隆”的响声;用“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来比喻潮来时声势浩大, 气势非凡的景象。 (2) 巧用衬托。用“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等词语描写观潮人的惊喜之情, 从而衬托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 学习作者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描绘美景, 突出人文景观

广阔无垠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 绿绿的草地, 成群的牛羊, 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们, 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草原彩图。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一文, 老舍先生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景和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 热情好客的场面。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突出的“五美”来学习课文, 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的真挚感情。1.描写草原的景物美。 (1) 颜色美。用“一碧千里”“平地和小丘都是绿的”, 把羊群比喻成给绿毯绣上白花;把小丘的线条比喻成“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2) 令人心情舒畅。课文用“这种境界, 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说明这种境界让人心情快乐; (3) 拓展思维。想象“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的意境。2.描写草原的广阔美。在“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途中的所见所闻, 用三个“一百五十里”正面说明草原的广阔;用“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从侧面描述了初入草原的情境;从“听不见”“看不见”“忽飞忽落”……进一步衬托了草原的广阔意境美。3.热情好客的情感美。用“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欢呼声”“车声”“马蹄声”等词语赞美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的情感美。4.主宾之间的真情美。从“都是从几十里外……来看我们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敬酒”“回敬”……“歌声……更响亮……更感人”等词语, 突出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和蒙汉之间的团结友爱的真情美。5.用诗句巧赞美。结尾用“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蒙汉人民团结友爱真挚的感情美。这既是全文的总结, 又描绘了全文的情境, 起到了画龙点睛, 突出中心, 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观察见闻, 学习描写技巧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人人爱鸟, 保护生态环境, 让鸟儿快活地生活, 让大自然成为鸟的天堂。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 作家巴金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听闻,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和习作的技巧, 做到“六要”。1.要整体观察榕树形态。作者第一次观看“鸟的天堂”, 他远看高大茂盛的大榕树, 却没有看到鸟;再近看榕树的枝干和绿叶的情态, 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2.要重点描写景物。用“又”“伸进”“垂到”“卧”等一连串的动作来描绘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这是作者远看看到的大榕树全景。3.要有序地观察景物。作者第一次观看大榕树是先远看, 再近看大榕树的茂盛;第二次观看“鸟的天堂”是先远看大榕树的茂盛;再近看榕树上各种各样鸟的形状、大小、颜色, 以及鸣叫、飞翔、扑打翅膀的动态情景。4.要描写景物的静态与动态。 (1) 第一次看见河面、大榕树是静态。 (2) 第二次看见“鸟的天堂”是动态的:鸟声、鸟影;有叫的、飞的、扑的鸟, 生动地描写了鸟的动态, 突出鸟的欢乐和可爱。5.要描写景物的生动。 (1) 用“数目不可计数”描写大榕树的枝干多。 (2) 描写大榕树的茂盛:绿叶多。 (3) 描写颜色绿得美。翠绿的颜色明亮。6.要“点面”结合来描写。作者第二次描写“鸟的天堂”, 首先整体“面”上描写了鸟声、鸟影, 让人应接不暇;再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在“点”上具体描写了一只画眉鸟。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鸟儿数量、种类众多, 而且能感受到鸟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五、巧用修辞, 凸显景物特点

要把景物的文章描写得生动、形象, 作者常常会用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把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让人身临其境, 难以忘怀。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 作者巧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呢?1.恰当“引用”。文章开头引用人们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来赞美桂林的山水;结尾又引用诗句“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来抒发荡舟漓江的情趣。2.巧用“对比”。文章用大海、西湖与漓江的水相对比, 目的是为了突出漓江水的独特美———静、清、绿;用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相对比, 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山的特色美———奇、秀、险, 让人感觉到确实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3.巧用“比喻”。用“像老人, 像巨人, 像骆驼”来比喻桂林的山各不相同, 形态万千;用“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来比喻桂林的山真秀, 色彩明丽, 令人目不暇接。4.巧用“排比”。用“漓江的水真静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的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用“桂林的山真奇啊……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去”的排比句,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修辞手法, 进行课堂小练笔, 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词语的能力, 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六、勤于练笔, 生动描绘景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西湖》课文内容】相关文章:

课文内容重点08-18

瘸蝉课文内容05-13

四下课文内容复习06-16

春课文内容梳理07-23

课文松鼠主要内容09-18

高中课文内容范文05-31

课文内容梳理范文06-03

读书课文主要内容07-07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07-12

信任课文主要内容08-06

上一篇:学校教研主任职责下一篇:自荐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