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教案范文

2024-06-21

乡土情结教案范文(精选6篇)

乡土情结教案范文 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3.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字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

悠邈(miǎo)崎岖(qí qū)三匝(zā)蕞(zuì)尔

铩(shā)羽而归 谪(zhã)居 欷歔(xī xū)方兴未艾(ài)桑梓(zǐ)屹(yì)立 搭讪(shàn)褪(tuì)色 发轫(rân)濠(háo)水 翰苑(yuàn)缔(dì)造 翘(qiáo)首 杀戮(lù)谛(dì)听 2.解释下列词语 侘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田塍:田埂。

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致。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苦难。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翘首:抬起头来望。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3.作家作品

柯灵,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他的散文文字精致清雅,立意高调极品。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4.背景介绍

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二.文本研读

1.作者为什么把乡思称为“情结”?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你的认识。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退。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2.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请整合第二段内容作答。

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四个方面。3.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4.年少离家后有哪些可能的遭遇?结合第四段内容谈谈。

可能的遭遇: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5.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

韦庄的“未老先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志得意满,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6.第五节段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第五节写了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写的表面上看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

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久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8.文中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

“失恨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手册》相关内容,2.课后收集有关写家园之思的名句。

3.写一段以“思乡”为话题的短文。准备课后交流。

乡土情结教案范文 第2篇

1.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3.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重点难点】

1.梳理课文结构层次;

2.通过赏析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在教会学生评点的基础上,学生感知、研习文本,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展开互动交流。

【课时课型】 赏析课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字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魂牵梦萦(yíng)

忐忑(tǎn tâ)不安

怯(qiâ)生生

田塍(chãng)

悠邈(miǎo)

崎岖(qí qū)

三匝(zā)

蕞(zuì)尔

铩(shā)羽而归

谪(zhã)居

欷歔(xī xū)方兴未艾(ài)

桑梓(zǐ)

屹(yì)立

搭讪(shàn)

褪(tuì)色

发轫(râ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缔(dì)造

翘(qiáo)首

杀戮(lù)

谛(dì)听

2.解释下列词语

侘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

田塍:田埂。

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致。

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苦难。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翘首:抬起头来望。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二、作家背景介绍 1.作家介绍

柯灵,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他的散文文字精致清雅,立意高调极品。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2.背景介绍

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三、文本研读

1.作者为什么把乡思称为“情结”?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退。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2.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请整合第二段内容作答。

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四个方面。

3.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4.年少离家后有哪些可能的遭遇?结合第四段内容谈谈。

可能的遭遇: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

5.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

韦庄的“未老先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志得意满,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

6.第五节段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第五节写了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写的表面上看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

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久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8.文中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

“失恨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四、总结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课练》相关内容,2.课后收集有关写家园之思的名句。

3.写一段以“思乡”为话题的短文。准备课后交流。

六、附:《乡土情结》古诗文资料

1、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寒梅著花③未。

【注解】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开花。【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说明】这曲词,是《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所唱的妙文。杜丽娘于“姹紫嫣红开遍”之时,看到了“断井颓垣”,想纵是“良辰美景”,也难抵韶光易逝,繁华背后的苍凉,一个“遍”字,看透了人间!

这《牡丹亭》的戏文也让大观园里的黛玉暗自神伤。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黛玉听到梨香院内女孩子们演习《牡丹亭》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黛玉听到这八个字,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于是“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3、洛阳秋风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说明】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写人的心理活动,“行人临发又开封”则是一个有高度典型性的细节,也是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个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

4、夜雨寄北①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②夜雨时。【注释】①寄北:一作“寄内”,“内”,指妻子。

②巴山:泛指巴蜀地区。【说明】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了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5、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数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6、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情的七绝。前二句写久客并州的感触。作者客居并州已十年,十年是一个 3 很长的时间,所积累起来的乡愁,对一个异乡客居的人来说,是煎熬得够难受的,“归心日夜忆咸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日夜思乡的愁苦心情。

可是,命运好象与诗人作对似的,他非但不能回咸阳,反而又踏上更遥远的征程。后二句接着写北渡桑乾河后的心情。

桑乾河离并州二百余里,由此北行,便是荒寒的朔漠地带,这对诗人来说,无异于是远去天涯,这思乡之情,变得更为深重了。既是如此,作者为什么不返回故乡,反而要远赴朔方呢?这原因没有点明,但从诗中的“无端”二字,却颇可玩索。“无端”就是无缘无故,没来由之意,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的意思。果真如此吗?只不过是极其含蓄地表露出一种求取功名富贵未遂、进退两难、身不由己的感慨罢了。当时一般读书人,为了仕宦,不得不离开父母妻子,流寓异乡,甚至到边远地区去游宦。诗人也是如此。十年以前,他远游并州,只望求得个一官半职,而十年过去了,却依然故我,这对他来讲,心情是很抑郁难堪的。所以虽然日夜思归,却是有家难归啊!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忍受痛苦,另觅出路了。所以他远赴朔方,也还是为了功名富贵,这真是事与愿违了。但既以心为形役,就只得忍受内心日夜被煎熬的思家的痛苦了。诗中“更渡”二字,正包含有事与愿违之意。

由于离家日远,思乡之情也就更为深切,所以当渡桑乾河北去的时候,诗人不禁回首南望,以至于“却把并州作故乡”了。产生这种心情,看来似乎有点微妙,其实也是非常自然的。过去作者客居并州十年,只忆念故乡咸阳,觉得并州可厌不如归去,因为并州究竟是他乡,与咸阳相比,感情自然不及对咸阳深。但现在离开并州,远赴朔方,不仅不能回到咸阳,而且连并州也不能回了。并州在唐代曾称北都,繁荣一时,后设太原府,是著名的城市,与荒寒的朔方相比,近故乡得多,也好得多了。况且作者在并州一住十年,在这长期客居之中,自然也有了感情。事实上,它在诗人心中,已经成了第二故乡,所以回首南望并州,自然也就感到亲切而怀念起来,正象在并州时忆念咸阳的心情一样了。这种微妙心情,凡是长期羁旅异乡的人,想来都有同感。

这首诗通过移居来抒写羁旅之思,显得宛转曲折,自然真切,富于情味。施补华《岘佣诗话》认为,此诗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都是“曲折清新,风格相似。”《挑灯诗话》说:“非东西南北之人,不能道此。”详说甚是。

7、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①汉江:即汉水,这里指流经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②岭外: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评析】此诗为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所作。诗人被贬岭外,家中音讯早已中断,漫漫严冬过去,又经历一个春天。战祸频仍,父母年迈,都使诗人归心似箭。可是,离家越近,越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怯”、“不敢”,将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渡汉江》是宋之问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小诗,它之所以动人,自有其独到的地方。宋之问一生曾经历两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岭南是在神龙元年(705)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便逃归洛阳,匿居友人张仲之家里。这首小诗就是他逃归途中所作。广东罗定县与广西岑溪县接壤,地处偏远的群山之中,西有云开大山,东有大云雾山,古时交通极为不便,音书难达。诗的开头“岭外音书断”,就是指诗人贬罗定后,与家人断绝了音信。可是下句说:“经冬复历春”,从寒冬到新春这漫长的时日里,未得到家里一点消息,岂能不挂怀?这似乎有为自己北逃作辩解之意。第三句反说:“近乡情更怯”,既是渡汉江,又是近乡,这个地方必是襄阳无疑了。襄阳是唐代东西两京通向江南、岭南必经的要道。过襄阳向北即是河南境。正所谓,“便下襄阳向洛阳”。洛阳南郊有宋之问的陆浑山庄,洛阳已经 4 指日可达,诗人很自然地产生了“近乡”的感觉。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终于接近家乡了,本该万分激动,一个“怯”字,完美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态、情态与形态。他怯生生的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担心自己会听到不幸的或可怕的消息。同时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更使他心情复杂,不敢见乡人。

本诗影响深远。李商隐《无题》诗也抒发过相同的心情:“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这些诗句,都把欲听、盼听而又怕听和欲见、急见而又怕见的微妙心情表现得很出色。宋之问此诗,情真、语真、意真,故能打动读者。

8、长干行(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注解】(1)长干行:一作“长干曲”,属乐府《建筑材料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生活的。(2)君:你,指男方。(3)妾:女子自称。横塘:堤名。三国时吴国,沿秦淮河南筑堤至长江口,称为横塘。旧址在今南京市西南。(4)借问:请问别人。(5)或恐:也许,表示猜测的意思。

【评析】从文字上看写得极为朴实平白,并不深奥,但情感真挚,清新自然。此诗用白描的方式塑造了一位船家女大胆、热情和聪慧的形象。

9、长干曲(其二)

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诗文】我家临着九江水,来往在九江边。我们虽然同是长干人,从小却没有见过面。【注解】九江:指长江下游一段。

【评析】这是一首男子应答的诗,是针对着“长干行(其一)”中女子的问题而回答的。男子回答得坦率诚恳,一句“生小不相识”表面是惋惜没能青梅竹马,实际是相见恨晚心情的表现,流露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诗与“长干行(其一)”都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浪漫热烈,朴素健康,称得上上乘之作。

《长干曲》属乐府《杂曲歌辞》,由长江沿岸建康(今南京市)的一处街坊长干里而得名,多表现这一带妇女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崔颢的《长干曲》共有四首,对古辞既有模仿,又有发展。这里选的是其中第一、第二两首。诗篇描写舟行途中男女问答,风格极似民歌。

我国民歌历来有男女唱和的传统,形式生动活泼,早在先秦古籍《诗经》里面,就有了像《郑风•东门之墠》这样的男女对歌,《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也保存了许多民间男女互相赠答的歌辞。崔颢这两首诗深受民歌影响,用的也是男女对唱的形式。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辞。航行在长江中的女子停船向对方发问:“君家何处住?”接着自我介绍:“妾住在横塘。”也是女主人公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言语,因此就产生了“或恐是同乡”的想法。第二首是男子的答辞。“家临九江水”回答了“君家何处住”的询问。“来去九江侧”表明自己也长年往来江上,两人情况相同。“同是长干人”则证实了女子“或恐是同乡”的猜想。两人都生长在长干里一带,但因幼时就离家外出,所以虽然是同乡却并不相识。两诗通过对唱形式,记叙了青年男女在舟行途中的友好相处。男女唱和的诗篇形式活泼生动,易于充分表达作品主人公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具有亲切动人的艺术感染力。这两首诗采用白描手法,格调清新自然,不刻意藻饰,没有艳丽的色彩渲染,不加无谓的妆饰映衬,也不用多余的背景烘托,而是以质朴的口语、简练的文笔、对唱的形式,来勾勒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他们互认乡亲的“真意”。

第一首诗描写女主人公在向对方发出问话之后,不等答复就自诉“妾住在横塘”,于是,这位女子天真纯朴的神态就在问辞中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首诗男主人公在欣然表示我俩本 5 是同乡的答辞之后,发出“生小不相识”的惋惜,以突出他们今日相逢的可贵,从而使他在旅途中喜遇同乡女子的感情心态,也自然地得以展现。

诗篇全用白描手法,无丝毫雕琢痕迹,格调清新自然,如一泓清水。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称之为“五言绝句”中的“绝调”。

诗篇虽用语简明而浅近,含意却完备而深远。如在女子产生“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前,并未写她听到对方的声音,这里省略了女子闻乡音的情节,意思却是完备的。而女子因闻乡音就停舟相问,也反映了她此时此地的处境和心境。她往来江上,漂泊孤零,处境凄凉,内心寂寞,此刻忽闻乡音,不觉欣慰万分,不顾对方是位素不相识的男子,脱口发问。因此诗的语言虽然浅近,蕴含的意思却很深远,深刻地展示了这位女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对此,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称赞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可谓深得其中三味。

10、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①,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①寸草心:小草。茎中抽出的嫩芽。②三春晖: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即阴历正月、二月、三月。晖,阳光。【评析】苏轼《读孟郊诗》云:“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一首,真是从肺腑中流出的。写的是最普通的慈母缝衣场景,选的是最常见的阳光照耀小草的比喻,用的是朴实无华、通俗如画的语言,歌颂的是人人都感受过的母爱,但由于这是从一个渴望报答母爱于万一的好儿子的肺腑中流出,所以感人肺腑。

11、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评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当地女子的美丽容貌。赞美依恋江南为本词主旨。游子每每思乡,而这两句却一反常情。何故?关键在“未老”两字。青春年少游兴正浓,离开如此迷人之地,岂不是要愁肠寸断?依恋江南胜过故乡之情,一语道尽。其潜台词是:希望老年能回乡,但“中原沸乱”,实在是有家难归啊!

12、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1)寂寂:指处境落寞,毫无希望.竟何待:还等待什么呢.(2)朝朝:天天.(3)欲寻芳草:指回去隐居.(4)惜:可惜,即舍不得的意思。故人:指王维。违:分离.(5)当路:指居重要地位的人,即当权者。假:宽假,这里指援引的意思.(6)知音:知心朋友,这里指王维.(7)寂寞:指寂寞清贫的生活.(8)掩:关上.【评析】这首诗是孟浩然离开长安,留别王维而作的。在这即将离开帝京长安,向友人告别的时候,心情自是抑郁和忧伤的。全诗语言明净,情致深婉,直抒胸臆,自然真挚。

13、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②,一去三十年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④。„„„„„„„„„„„„

【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③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 6 自己怀恋旧居。【说明】《归园田居》共五首。这一首诗自述辞官归田是适合本性的,体会到摆脱官场的羁绊在农村过着淳朴生活的乐趣。他所写的宁静和平的田园景物,并不是久经战乱的柴桑农村的真实面貌,而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映。这种形象化的心境,正是他对污浊朝市、险恶环境的批判,是他对“尘网”、“樊笼”厌恶的表现。

本诗语淡味浓,如话家常,毫无斧凿痕迹,却把落第后的凄苦、辛酸、失望、怨忿的心 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颇为感人。

14、项羽在焚烧秦都咸阳后一心想东归,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本纪》)项羽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道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司马迁也写了许多人衣锦还乡的场面,苏秦、刘邦、司马相如、主父偃等人的传记都有这方面的记载。苏秦富贵还乡,笑视兄弟妻嫂前恭后踞的变化,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苏秦列传》)刘邦当了天子之后回到故乡,慷慨悲壮高唱《大风歌》,坦露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高祖本纪》)

15、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汉代大将霍去病,在抵御匈奴侵扰获得一些胜利后,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勋,要为他建造华丽的宅邸,霍去病却慨然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毅然拒绝。在匈奴骚扰,边陲时有兵祸之秋,身为大将的霍去病,胸中只装着国家的安危,而把一己的安富尊荣视如敝屣。这种先国后家,先忧后乐的精神,在霍去病之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发扬光大。

16、南园①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此为第五首.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品评】前两句用反问语气: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而是投笔从戎,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在那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

17、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①,试吟断送老头皮②。

【注释】①指苏东坡被捕后,获准回家与妻子儿女告别,为了安慰大家讲的一个故事:宋真宗四处探访隐居的大学者。有人推荐杨朴但杨朴不愿入京,被押到朝中见皇帝.皇帝问:“临行有人做诗送行否? ”杨朴说:“只有老妻做诗一首.她说‘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②老头皮:就是老头儿.【品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震撼人心之千古绝唱。林则徐留下的慷慨悲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然而言为心声,每念及林则徐当时的处境,又未尝不扼腕长叹。

18、【胡马依北风】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注释】胡马:北疆所产的马。依:依恋。越鸟:南疆的鸟。巢南枝:在南向的树枝上筑巢。【说明】句意为:北疆的马到了南方,仍然依恋北风,南疆的鸟飞到北方,也要筑巢于南向 7 的树枝。鸟兽尚且不忘故土,难道远行的游子能不思家吗?

19、【狐死必首丘】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九章哀郢》 【注释】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说明】诗人用“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典故来表明自己深切眷念故都家园,希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土重振家邦的愿望。

20、【鱼游濠水】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施:“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

解不开乡土情结的农民作家 第3篇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 赵树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战行列, 成为牺盟会的一名特派员, 深入到阳城县山区, 走村串户, 发动群众, 很快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 开展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不久, 他奉命担任烽火剧团团长, 亲自改编了上党梆子历史剧《韩玉娘》和《邺宫图》, 带领团员们四处演出, 鼓励群众与侵略者斗争。后来, 上级领导根据赵树理的特长, 调他去做报纸副刊编辑, 先后编过《黄河日报》路东版副刊《山地》、《人民报》副刊《大家干》、《新华日报》华北版副刊《中国人》。他对此非常地投入, 形式以快板、鼓词、民谣、小故事为主, 把读者对象定位于广大普通群众, 走通俗化、大众化道路。这也是他后来多年坚持写作通俗化、大众化作品的起因之一。这些副刊的稿件基本上是他一个人编写, 把以往读书积累的知识全派上了用场。他结合时事政治编写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的大众化读物。功夫不负苦心人。赵树理付出了劳动, 收获也颇丰。这几个副刊都曾赢得过众多读者。每逢《黄河日报》 (路东版) 发到各县, 贴到城门洞, 往来行人抢着看《山地》, 交通常常为之堵塞。

1941年冬天, 一个寒冷的日子, 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山西黎城县的五六百名“离卦道”教徒, 拿着木棍、火枪、大刀之类的武器, 高喊反动口号, 突然包围了黎城县抗日政府机关。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地方民兵闻讯后, 迅速出击, 反包围了教徒, 击毙了几名领头人物, 众教徒群龙无首, 才放下武器解散了。

黎城“离卦道”暴乱, 震惊了驻在太行区的八路军总部。总司令朱德非常重视这件事, 指出, 在军事上, 我们的武器比敌人差, 但我们却打了胜仗;在文化战线上, 我们掌握着真理, 但敌人倒占了上风。我们的文化战士应当运用武器, 也打胜仗。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会同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党委, 根据总司令的指示, 认真讨论, 认为出现“离卦道”暴乱事件, 关键是对广大群众的文化宣传不得力, 必须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 用新的文化思想教育群众, 但首先是要扭转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认识。

1942年1月16日到19日, 双方联合在河北省涉县曲园村召开了文化人座谈会。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所属各单位的文化人, 从事宣传文化领导工作的干部, 总共4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是抗战以来这个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门讨论文化问题的会议, 人们称为“文化战士大聚会”。以写通俗文艺作品小有名气的赵树理, 是会议确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做了认真的发言准备。时任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亲自出席了大会, 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 希望文化工作者要认真总结“离卦道暴乱事件”的教训, 树立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观点, 用健康的文艺作品教育群众, 让群众了解共产党和八路军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和军队, 积极投身到抗战中。

开幕式之后是分组讨论。文艺创作组对一些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身穿家做棉袄, 打着裹腿, 戴一顶旧毡帽子的赵树理感觉有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乱哄哄的气氛中站了起来, 大声说:“我来说几句。”

会场上认识他的人没几个, 多数人只知道有个编《中国人》小报的通俗文艺家赵树理, 没见过他的面, 于是小声询问:“这是谁?怎么像个老农民?”

认识他的人介绍:“他就是搞通俗文艺的赵树理。”

“啊, 他人也挺通俗的, 像他编的《中国人》报!”

赵树理没有在意大家的窃窃议论和那些瞧不起的神色, 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本黄连纸封面的小册子来, 说:“我先给大家介绍一本‘真正的华北文化’《太阳经》。”他朝大家晃了晃, 接着翻开书本高声念起来:“观音老母坐莲台, 一朵祥云降下来, 杨柳枝儿洒甘露, 搭救世人免祸灾……”

会场上的人们哄堂大笑, 有人叫道:“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你念它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你的通俗文艺作品?”

赵树理扫了会场一眼, 又拿出几本来让大家看:“这一本叫《老母家书》, 这一本叫《麻衣神相》, 还有《洞房归山》。我的意思是, 我们今后的文艺创作, 形式上应当向这些书学习, 因为老百姓对它们是熟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新鲜的进步的内容, 这种形式最适合工农的要求。我建议, 我们应当成立一个‘通俗文艺社’, 更多地写一些给老百姓看的东西。”说到这里, 他把那几本书举起来, 提高声调说:“这种小册子数量很多, 像敌人的‘挺身队’一样沿着太行山爬上来, 毒害着我们的人民, 我们应当起而应战, 打垮它, 消灭它, 夺取它的阵地!”并说:“我搞通俗文艺, 还没想过伟大不伟大, 我只是想用群众语言, 写出群众生活, 让老百姓看得懂, 喜欢看, 受到教育。”

为农民写作

不久, 赵树理发起成立了边区“通俗化研究会”, 就文艺通俗化、大众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同时, 他也在创作中实践通俗化、大众化。1943年5月, 他完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的素材是赵树理1943年初到辽县 (今山西左权) 下乡时获得的。当时他住在抗日县政府所在村里。一天, 房东家来了个亲戚, 愁眉苦脸, 满腹心事。善于跟群众接近的赵树理与这位老乡拉呱起来, 才知道老乡是到县上来告状的, 说是自己的侄儿岳冬至被几个村干部打死了。赵树理问是因为什么?老乡说出了经过——原来, 侄儿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 与本村的一位漂亮姑娘智英祥谈恋爱, 但他们的家长却都不同意。岳冬至的父亲为了省钱, 给他收了一个9岁的童养媳;智英祥的母亲贪图钱财, 得了贵重礼物后将她许给一个富商。同时, 几个村干部也看上了智英祥。智英祥不听从母亲的决定, 也拒绝了村干部的追求, 一心与岳冬至好。于是, 村干部怀恨在心, 设计圈套将岳冬至打死。赵树理非常同情这位老乡, 帮他到县政府有关部门立案, 并跟随调查人员到岳冬至村里了解情况。最终案件告破, 坏人得到惩处。

赵树理从这个事件中看出农村封建思想的严重性与基层村干部的低素质问题, 感觉应当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 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 这也是落实边区文化人座谈会的一个实际行动。他考虑, 如果只表现案件本身, 肯定不会有多少深刻意义, 最多是个坏人逞凶、好人受害的老故事。应当抓住封建迷信与婚姻自主这对矛盾设置情节。这样, 作品就能切合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 蕴含比较广阔的社会意义;而且, 也容易出故事、出人物。写好了, 影响将是很大的。他联想起自己的父亲也是迷信的受害者, 特别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 一手包办, 有些做法实在可笑;还有那许多农村妇女信神信鬼的事, 封建迷信的毒害不可低估。想着想着, 他兴奋起来:对, 就以这个问题为小说的主导思想。下来就是人物了, 要选一对青年男女, 现成的岳冬至和智英祥是基础;另外, 要创造两个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老一辈人, 他们在目前农村中很有代表性;还要设置两个专门使坏的人物……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故事和人物都成熟了。不久, 便写出了《小二黑结婚》。作品中的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的原型取自岳冬至和智英祥, 但小二黑和小芹绝不同于岳冬至和智英祥, 结局不是悲剧, 而是自由恋爱取得了胜利, 成为大团圆。这样写, 既宣传了破除迷信、婚姻自主的思想, 也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愿望。另两个重要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 是赵树理在多年生活积累中对人物观察形成的形象, 用来做小二黑的父亲和小芹的母亲, 增强了故事性、喜剧性和典型性。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实践通俗化大众化创作手法的杰作, 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彭德怀亲自写了“像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 以示支持。小说出版后, 立即受到太行区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仅在太行区就销行达三四万册, 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太行山各村庄很流行秧歌剧, 许多村子的群众自动地把《小二黑结婚》改编成秧歌剧, 自演自唱, 可见群众之喜爱了。

《小二黑结婚》引起的强烈反响, 带给赵树理许多荣誉, 但他并没有满足, 又思考写作新的作品。那时, 根据地农村的中心工作是减租减息, 这是触动农民根本利益的大事。赵树理感觉这是个大问题, 应当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 他根据自己下乡时获得的素材, 写出了《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的印刷出版非常迅速快捷, 用不着赵树理去催去问了。原因很明白:一方面由于《小二黑结婚》的轰动效应, 赵树理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 读者经常到新华书店询问“赵树理出没出新作品?”作为出版机构, 太行新华书店自然也愿意出版读者喜欢的书。

《李有才板话》发行后, 受到读者欢迎的程度, 不比《小二黑结婚》差。山东、东北、香港等地的出版机构也纷纷刊印;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全文转载, 并配发多篇评论文章。赵树理的知名度更高了, 原来对他坚持通俗化文艺道路有偏见的一些文化界人士, 在现实面前不能不改变看法, 承认赵树理的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创作确实是一条路子。

赵树理接下去又创作出了《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催粮差》《福贵》等小说, 他凭着自己的实绩, 在中国文坛打出了一片天地, 声誉与日俱增。

为了认真研究、全面总结赵树理的创作, 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于1947年7月下旬到8月初, 用了半个月时间, 召开边区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上讨论了赵树理的创作道路和特色。

会议结束前, 边区文联副理事长陈荒煤, 作了题为《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总结性发言, 明确提出:“应该把赵树理同志方向提出来, 作为我们的旗帜, 号召边区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看齐!”

赵树理很不愿意会议把他作为学习榜样、作为一面旗帜、作为一个文学创作方向提出来, 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他需要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不需要名誉、地位。会后, 他一如往常, 生活方式不变, 穿衣吃饭习惯不变, 经常下乡的习惯更不变。

割不断的乡情

全国解放后, 赵树理随工作单位——华北新华书店《新大众》报社进了北京。古都北京文化氛围浓厚, 各路人才聚集, 让赵树理这个太行山里来的农民大作家, 既感到新奇, 又有些不适应。他特意穿上了一身干部服, 摘掉多年爱戴的毡帽。可是, 他说话浓重的晋东南口音, 他待人处事的方式, 却无法脱去乡村味。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文人圈的清谈阔论, 让他常常产生困惑。在此期间, 他对组织大众文艺创作产生兴趣, 多方奔走, 发起成立了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 担任主席, 吸收了京剧名家梅兰芳、马连良、荀慧生和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等加入;他创办了通俗化杂志《说说唱唱》, 专门发表大众化作品, 发现和培养出陈登科等一批青年作者。到了1951年初, 中宣部领导为了让赵树理集中精力读书写作, 调他到中宣部文艺处, 摆脱了大量杂务;他先读了一段时期书, 不久便离京回山西深入生活, 后来把工作关系调到中国作协, 成为专业作家。

但是, 虽然身在北京, 按说应当享受城市相对安逸的生活了。可他骨子里流着的农民血液, 让他无法与城市融汇。他关注的仍然是农村的状态和农民的生活。从1949年进京, 到1965年举家迁回山西, 15年的时间里, 他有一多半是在晋东南农村生活的。他跟农民们吃住在一起, 如鱼得水般愉快。他把自己当作农民中的一员, 操心庄稼收成好坏, 研究农业政策的实施, 帮助农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他选择这种方式, 一方面是为了体验生活, 获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是要同农民一道, 寻找过好日子的途径, 让农民能尽快从千百年的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因而, 他总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农民的代言人, 时时处处维护农民的利益。看到农民生活有起色, 他就特别欣慰;发现农民政策有误, 农民利益受损害, 他就忧心忡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惦记着的仍然是农民过着艰苦日子。可以说,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 没有几位像赵树理这样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这样期盼农民过上好日子的。

对58年的“大跃进”, 赵树理实在是看不懂。各地频频放“卫星”,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式的豪言壮语比比皆是。听到如此宣传, 他不禁产生了疑问:农村真的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决定马上去实地看看。随后便匆匆去了山西阳城县, 挂职担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在县里的几天中, 赵树理对“大跃进”的一些做法和数字、口号产生了怀疑, 觉得有些虚夸。于是, 他决定尽快到乡下亲眼看看实际情况。他先去了自己的老家尉迟村 (此时沁水已经跟阳城合并) , 看到的是大办集体食堂, 全村人吃一锅饭的“景象”, 村支书跟赵树理说:“起先我们也不想办, 觉着众口难调, 一家几口还不同口味呢, 这六七十户吃一锅饭能行?可上边说我们是思想保守, 说办成集体食堂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大跃进, 说这叫‘放开肚皮吃饭, 鼓足干劲生产’。我们看着顶不住了, 这才办起来。”通过几天的调查了解和亲身体验, 赵树理明显感觉到这集体食堂实在不是长远之计, 肯定会带来无穷后患。

随后, 赵树理又去了附近一个土高炉炼钢铁的“先进村”。村干部陪他去看一个工地, 场面真是够热闹的:地上放着一大堆从各家各户收来的铁锅、铁盒、铁茶壶、钉子、铁门栓、火炉子之类, 是准备炼铁的原料;一座用砖和土坯砌起来的土高炉内, 炉火正熊熊燃烧。赵树理走到原料堆旁, 弯腰翻拣了几下, 问村干部:“这都是原料?”村干部得意地回答:“对, 就是用它们炼铁呢!”赵树理心疼地说:“这里头还有好好的犁铧、鏊子、铁锅、火炉嘛, 以后用起来咋办?”村干部回答道:“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啦, 这些锅、火炉都是一家一户的, 吃食堂不用它们;犁铧更没用了, 以后都是机械化种地!”赵树理真有些哭笑不得地说:“这还不知道是啥时候才能实现的事呢!”正说着, 土高炉要出铁了。只见几个人忙乎了一阵, 打开出铁口, 一股铁水流泄出来。过了一会儿, 温度逐渐降低, 铁水凝固成一块一块的灰东西。等完全冷却, 赵树理过去拿起一块来, 反复看了看, 对村干部说:“这就算炼成铁了?”村干部说:“是啊!是啊!”赵树理接着问:“这东西能做啥用?”村干部自豪地回答:“上边说过, 用处大着呢:造火车、造飞机、造大机器, 还要造人造卫星呢!”赵树理大声说:“这纯粹是一堆废物, 啥也不能做!”他的心越抽越紧, 想着这就是“大跃进”?完全是劳民伤财!

离开土高炉炼铁工地, 赵树理又走了几个公社和大队, 情况与这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公社和大队干部专心在数字报表上做文章, 可以比实际数字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村为了让上级检查团“亲眼见”粮食“卫星”, 竟把几十亩地的庄稼运到几亩地上, 说成是这几亩地的产量。而检查团的人也信以为真, 又是表扬又是推广, 又是登报又是广播。这种把戏却糊弄不了赵树理, 他对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了如指掌, 只能痛心地说:“人哄地皮, 地哄肚皮, 你虚报产量, 到头来吃什么?”这些全民“大炼钢铁”的荒唐和把好多亩地的粮食运到一亩地放“卫星”的虚假, 让赵树理的心情沉重无比, 感觉浮夸风已经走到了极端地步, 如果不紧急刹车, 后患将难以挽回, 农业生产必定会严重受挫, 苦果只能让农民吞咽。

赵树理在乡下转了一圈, 回到县城已是春节前夕, 而“跃进”气氛更浓。他在参加县委会时, 直截了当地谈了自己的见闻, 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这一个来月, 走了不少公社、大队, 实地看了‘大跃进’的做法。我觉得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 办集体食堂弊大于利, 得不偿失;大炼钢铁纯粹是劳民伤财;基层浮夸风和假报风盛行;如此下去, 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春节前夕, 阳城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 制订出1959年一个个不合实际的生产指标。赵树理再也坐不住了, 在大会上几次打断正在作报告的一位副书记的话, 对生产指标提出质疑, 不赞成虚假做法。那位副书记根本不接受他的意见, 并指责他是“老右倾、绊脚石”。尽管他力陈己见, 却改变不了会议主题, 县委也由此对他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县委书记怕他在以后的会上再发表不同意见, 搞得县委难堪, 婉转地劝他回老家尉迟住一段。他明白县委的意思, 说:“我这人就这脾气, 有话爱当面说。我知道我不可能改变县委的决定, 就回尉迟吧。”在尉迟住了些日子, 心里又焦急又烦闷, 正好收到中国文联的电报, 要他回京开会, 便离开了阳城。

农民的代言人

赵树理回到北京, 还是忧心忡忡, 整天想着农村那一幕幕浮夸情景, 担心农业生产会恶化。在参加各种会议时, 在跟朋友交谈中, 总讲自己在乡下见到的浮夸现象, 讲基层干部头脑发热乱指挥生产的现状。有朋友劝他:“老赵, 你说的这些情况跟新闻宣传的调子可是相反的。还是少说些吧, 省得惹出麻烦来。”他却不以为然, 说:“我是担心农业生产垮掉, 到时受苦的是老百姓。”他认准的事不回头, 不光嘴上讲, 并且凭着一位作家正直的良知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心胸, 写出了一万多字的长文《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 站在农民利益的立场上, 发表了对农村工作的看法, 主要观点与党中央刚刚在庐山会议期间批判的彭德怀的“万言书”基本相似。有点“不识时务”的赵树理, 明知这是一篇“不合时宜”的文章, 还要寄给当时《红旗》杂志的负责人陈伯达。正如他在附信中所说:“在写这文章时候, 因为要避免批评领导的口气, 曾换过四五次写法, 最后这一次虽然把这种口气去掉了, 可以要说的话也有好多说不进去了。即使如此, 这文章仍与现行的领导方法是抵触的, 我估计不便发表, 请你看看给我提出些指正——说不定是思想上有了毛病。不过即使是那样, 我也应该说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做, 是期望能引起中央决策层的注意, 尽快改变农村工作方针。

遗憾的是, 赵树理的良苦用心无人理解, 带来的却是一系列无情打击。陈伯达收到赵树理的文章, 如获至宝, 马上把文章作为反面材料, 转给中国作协党组。中国作协不敢怠慢, 很快展开了对赵树理的批判, 锋芒颇为激烈。一些名气很大的作家上纲上线指责赵树理, 说他与彭德怀一唱一和。赵树理面对压力, 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 只是以沉默对抗。而阳城县委听说赵树理被当作“右倾”典型批判, 非常高兴, 专门组织人员把他在阳城的一些谈话, 整理成“赵树理右倾言论材料”, 送到省里和中央, 进一步提供了赵树理的“罪状”。

最后, 他终于没有能看到农民的生活得以改变, 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果赵树理能活到现在, 按照他的一贯性格, 依旧会做农民利益的代言人, 他会在充分肯定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前提下, 坚决地与腐败现象抗争, 倡导农民共同致富。遗憾的是, 赵树理已经成为故人, 而赵树理式的作家却难得一见了。

赵树理时刻想着农村, 想着农民, 想着农民的利益。而且想得那么投入, 那么执着。可以说, 这就是赵树理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性格铸就了赵树理崇高的人格, 也是他能够写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的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获得重要地位的重要原因。然而, 从另一个角度看, 赵树理选择文学创作道路又是一个悲剧。文学让他把聪明才智贡献得淋漓尽致, 文学也让他耗干了心血。在人生的大多数日子里, 他愉快的时候不多, 总有这样那样的难题围绕着他, 最终以令文人心悸、令大众灵魂震颤的结局离开了这个世界, 演绎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

赵树理的这种性格, 致使他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写作风格, 也只能是传统式的。虽然他的工作关系和户口在北京十几年, 但他实际上却是个乡下人。他无法适应京都的政治、文化、生存氛围, 总有一种压抑感, 只有传统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他舒心。他的写作风格, 基本上是承续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 这样做, 既是体现他为普通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观念, 更是他性格特点的必然选择。

乡土情结与市民情结 第4篇

先来说说文中所凝聚的乡土情结。

老舍在他生命的67年中,有42年生活在北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北平滋养了老舍,老舍也以自己的笔墨来回报北平的养育之恩,以一生的创作讴歌北平,以自己一生的心血描画北平的风土人情,以此种方式来表达对北平的爱。看看他一生中创作的小说戏剧就可以明白这一点: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都是表现老北平的人和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平社会风情,语言上也都散发着浓浓的“京味”。

在《想北平》这篇散文中,老舍是这样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深情的。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这是老舍一段如痴如醉的内心独白。所谓“大音希声”,对于最深的感情,人们往往显得拙于言辞,似乎无论用怎样的语言都无法完整地传达心中的情感。真正深沉的情感,往往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在不经意的一举手一投足间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同样,老舍也遇到了这个难题,他“要说而说不出”,于是只能用一个不知被人们用了多少遍的比喻——“母亲”,将北平比作“母亲”。这个比喻打动人心的力量不在于“新”“奇”,而在于“真”。的确,这个比喻早就为世人所惯用,比如“母语”“母校”“祖国啊母亲”等,但老舍用这个比喻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应该读读他的另一篇散文《我的母亲》,才能感受到老舍对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一种深情: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八国联军入了北平城后)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老舍一岁半时丧父,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被养活长大的有三女二男,老舍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一个妇女要将这一大帮儿女拉扯大,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因此,老舍将北平比作“母亲”,所表现出的对故土的爱是多么深沉:那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只能用心体味的深情,是一种溶于血脉又自然流淌出来的挚爱,是一种渗透肺腑的真情,是蕴于灵魂深处的苦涩而又甜蜜的滋味。

老舍将北平比作母亲,不仅表现了一种血脉深情,也有对“母亲”——北平——历经沧桑风雨磨难的心痛之情,甚至还有只能看着“母亲”受苦而自己无力施以援手的无奈,以及无以回报的遗憾和歉疚。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在青岛,而此时的北平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这使得老舍更加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自然更为强烈。

在散文的结尾,老舍写道:“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简单的话里,蕴藏了丰富的心理密码,远远超出其字面的含义,耐人寻味。“要落泪了”,这是一句极朴素平静的叙述,然而字面下涌动着的是沉甸甸的情感,借用诗人艾青的诗句,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舍怎能不为自己的故乡担惊受怕忧心如焚?那份牵肠挂肚的苦涩的思念又怎能不深深地打动读者?

同时,老舍在散文中,处处流露出自己对北平那种“家”的依恋感以及自己与北平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关系。请看文中的这些语句(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我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我的北平。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nlc202309031429

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在这些语句中,老舍多次使用了“家”“摇篮”“心”“血”“我的”“我心中”等词语。这些用语虽然看似平淡朴素,却字字句句浸润着老舍对北平那种溶于血脉铭心刻骨的深情。只有在北平,他才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温暖、平和、满足,才能有安全感和皈依感。“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从这句话中,读者仿佛能看到老舍就像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慈母膝下一般的温暖、恬适、平和与满足。只有北平,才是老舍可以寄托灵魂的地方。

这种乡土情结使得老舍对北平的爱显得近乎偏执。他在散文中写道: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所谓“月是故乡明”,艺术家笔下的世界是不客观的,一切只为表达感情的需要服务。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未必就不如北平,上海和天津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在老舍的眼中,它们都无法和北平相提并论,自己也无法爱上它们。这简直是带着孩子气的执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于这些城市来说,老舍只是一个观光客,老舍也无法将自己融进这些城市,这些城市同样也无法融进他的心灵世界。“我心中有个北平”,只有北平,滋养了老舍生命的北平,陶冶了老舍性情的北平,才能与老舍水乳交融血脉相连心灵相通。老舍对故乡北平情有独钟。

老舍曾经不止一次地坦言自己对北平的爱。

一九四九年年尾,我回到故乡北京。我已经十四年没回来过了。虽然别离了这么久,我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念着她。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说的背景,因为我闭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睁着眼看见的地方更亲切,更真实,更有感情的。这是真话。(老舍《我热爱新北京》)

我的老家是北平。我可是已有廿年没在北平过年过节了。这廿年来,每逢佳节,特别是新年,我就分外地思念北平。北平的年节是多么花哨有趣呀!一闭眼,我就走回记忆中的世界,那里有百果的腊八粥、什锦糖、红白蜜饯、走马灯、带琴的风筝,和多少多少别处见不到的东西。越想北平,越觉得苦闷,倒好像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老舍《新禧!新禧!》)

再来说说散文中所凝聚的市民情结。

在散文中,老舍一直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在叙述自己对北平的感情的,因此,老舍的乡土情结中又自然地表现出鲜明的“平民化”特色,老舍的“乡土情结”集中外化为一些朴素的平民化生活细节。《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平,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写什么?他又不愿只“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一个平民眼中心底的北平。

我们来看看散文中所出现的老北平景象:

住的,是小胡同、平房四合院、小房子、小院子。

城市景观,是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北山和西山。

赏玩的,是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花不多的钱而种的一院子的花;便宜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且足以招来蝴蝶;雨后什刹海的蜻蜓。

吃的,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和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的韭菜;爱进了城还带着一层霜儿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新鲜的蔬菜;带霜儿的玉李;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老舍坦率地说:“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这句话也许带着些许自嘲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份赞许和满足。这些裹挟着最真挚的市民情感的田园都市物象,蕴含着老舍心目中的北平城的文化魅力,让他直想得要落下眼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赞美,那份满足,令人感动。平静温和敦厚的叙述中充溢着动情的微笑和泪光。正是上述这些看似极端平常、普通、微末的物象,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的“市井化了”的老北平所独有的整体风貌和气氛。

这就是老舍眼中的北平城,是一个平民眼中的北平城,是平民的生活世界里最真切的北平城,是实实在在平民化的生活细节,是北平市民的社会风情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它们真正融进了老舍的生活,渗入到了老舍的血肉肌肤之中直至灵魂的最深处。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北平是天子脚下皇城京畿,多的是豪宅名园宝物美食。但在老舍的《想北平》中,故宫、长城、庄重巍峨的宫殿楼阁、秀丽多姿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满汉全席、全聚德的烤鸭……这些全不见了,或许是因为这些是贵人生活世界里的北平城,或是观光客眼中的北平城,不是“我的北平”吧。

然而,最打动读者的,恰恰是老舍笔下那些平民化了的物象,因为这些物象浸润了老舍的深情,是真实的力量在感动读者。

老舍逝世后,舒乙给他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他是北京人;他是一个满族人;他是穷人出身的一个人;他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生活在国外;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的确,这是对老舍的人品与文品的最合适的概括。

nlc202309031429

其实,在乡土面前,谁不是一个“平民”?富贵、权势、名誉、地位等人生的附着物都悄悄淡退,人还原为“本我”,表现出一种“赤裸裸”的最真实的赤子情怀。恰如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洗尽铅华,还我本真,当褪去华丽庄严的权势的外衣,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句亲切的乡音最令人感动。“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最让诗人王维牵挂的是老屋窗前的那株老梅树,因为这是在少年时候关于故乡最深刻的记忆,陪伴着诗人的一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遍插茱萸”这一寻常生活情景凝聚了诗人最深厚的思乡之情。“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这个异乡游子对故乡的回塘凫雁情有独钟、念念不忘。至于晋朝的张翰,在洛阳做官做得好好的,突然秋风起来了,想起了家乡的鲈鱼莼菜,口水就流了下来,连官也不做,回家吃鲈鱼莼菜羹去了,真是率真可爱之极。

站在故乡的面前,你切不可显摆自己这一生有过多少的财富或多高的地位,也不必羞愧自己碌碌无为所获不多,你只是一个“赤子”,这就足够了。文学家们都深谙此理:唯有真情,才有永恒的魅力。因此,在表达乡土之思的文学作品中,他们都自觉地将自己还原成“真我”。唯有如此,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为在物质化的世界中,人与人有着太多的差异,唯有这个“真我”才具有一种共性,最容易引起所有人的心灵共振。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

(刘亮程《村庄的事情》)

我们汉民族没有宗教,死亡成了每个人单独面对的一件事情。这时候,故乡便是全部唯一的宗教。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人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自己的那片故土。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那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树,一声熟悉的乡音,一缕袅袅的炊烟,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老舍的《想北平》,也许算得上是对乡情最真诚的诠释之一。老舍有一首七律《乡思》,同样让人感动: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乡土情结》教案7 第5篇

一、引入: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人,对家乡总有很深的情感,离开了家乡,会有一种乡思乡愁涌起,自然会思念、眷恋家乡。我们同学再过两年也会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到时候远离了故土,你猛然间听到盐城话,看到家乡人,会觉得特别的亲切。同乡人在一起交谈,总离不了谈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人和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为什么泪汪汪,因为彼此都在想念家乡了。

思乡之情,也是人之常情。可是我们平时只知道思乡,可能没有深入的想想,人为什么会有思乡之情呢,这种情感又有什么内涵呢,思乡之情有什么积极之处呢,这种情感是应该压制还是应该弘扬呢。思乡情结,值得我们思索,值得我们回味。作家往往想得透彻,思考得深入,这篇散文<乡土情结>就写出了乡土情结的深层内涵,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一起来体会乡情的内涵。

柯灵,大家不熟悉,一位老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从事写作,他跟张爱玲曾是极好的朋友。解放后他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他是一位很有创作功力的作家。我们读他的这篇散文就可体会到。(柯灵的那么些代表作在文学史上毫无影响,可一概不介绍)

三、导读:

这篇文章有比较深的内涵,老师读起来也要经一番回味思索,才能领悟得较深。同学们课前可能读过,但一定没有深入。今天课堂上请你再仔细读一遍,同时思索以下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文中有答案的,请你务必在文中画出来;有的没有现成答案,请你思索并组织语言来回答。

(以下五个问题,一定要在黑板上写出来。让学生明了任务。)问题1。第一段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问题3。第三段又写什么?人们为何要离开家乡?(概括内容)

问题4。读第四段第五段,思考离乡的人和故乡还有什么关系吗?为什么要写到战争?(思考回答)

另:画出生字词,和富于表现力的词语。

四、老师巡视指导阅读,务必落到实处,读而有效。第二课时 引语:

同学们昨天读文章读得非常认真。自读自悟自加体会,积累得多了,也就会读书了。我们已经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妙处了吧? 哪位同学来谈谈读文章的感受?

教师多加鼓励。并说说老师自已读的感受。

高中语文《乡土情结》教案 第6篇

【理论支持】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规定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在阅读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圈点勾画、感情朗读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感受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2.了解文中乡土情结的内涵,作者大量引用的古诗文的意思和作用。

3.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内涵。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延伸

一、识记字音

魂牵梦萦( )

忐忑( )不安

田塍( )

悠邈( )

崎岖( )

三匝( )

铩( )羽而归欷[( )

方兴未艾( )

桑梓( )

搭讪( )

发轫( )

濠( )水

翰苑( )

缔( )造

翘( )首

二、知人论世

柯灵少年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一生喜欢读书,有深厚的丈学功底,是一位世纪文化老人。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解放前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掠影集》,建国后主要从事电影创作,代表作品有电影剧本《腐蚀》、《为了和平》、《不夜城》、《春满人间》、《秋瑾传》(根据夏衍剧本改编)等,其他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等。

三、写作背景

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四、整体感知

全文的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至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乡土情结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乡土情结(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5-25

乡土情结07-27

桂花情结范文05-18

乡土文化论文范文05-13

悲剧情结08-30

农民情结论文05-24

豫剧情结散文05-26

思乡情结作文06-29

柿树情结散文08-14

大宅情结散文08-29

上一篇:心灵之旅诗歌下一篇:离我最近的梦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