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浏览器 谈九大要素

2024-08-21

我们需要怎样的浏览器 谈九大要素(精选5篇)

我们需要怎样的浏览器 谈九大要素 第1篇

现在的浏览器太多了,这是很多用户会提到的一句话,没错确实很多,IE、Chrome、Firefox、Opera、Safari、Maxthon、TT、360……

既然在用户面前有很多同类的产品出现,用户就需要选择一种“好”的,或者更适合自己的,从产品角度看,就需要充分把握用户对该产品体验的要素。以下是用户体验过程中关注的、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些要素:

1、安装进程

安装进程的速度和复杂度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第一关键体验印象,如果客户端本地安装速度很慢,用户会产生关联性心理印象,安装进度在10%前和70%后可以慢,但是在中间必须表达一个快的进程印象。安装过程中,间隔操作环节除了选择安装目录外,建议一步到位(乱七八糟的用户选项越少越好),如果中间必须有一些间隔环节,在UI上建议出现关怀式对话。

2、启动进程

这个本人觉得非常关键,就像双击QQ桌面图标后你的心理需求一样,速度很关键。加入考量应用程式的加载确实需要时间,但也可以优先运行界面,界面启动之后毕竟用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输入网址,这个时间可以完成浏览器所有需要运行的程式。

3、用户界面

界面是各有所好的因素,没有界定的风格取向,这里提到界面关键在于产品UI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用户群体的视觉享受,增加丰富的界面工程含量(当然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比如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到用户长时间上网的现象,提供界面色系随时长渐变的服务机制,例:长时间上网用户在视觉和人本情绪方面都会呈现疲劳和衰退,浏览器界面色系适度变化成绿色系(本人没研究过生理方面的东东,此处举例),白天时段设置两个小时一次“视觉关怀”,而到晚上时段,适当变成另外一种色系,以此温馨提示来关怀用户,这样浏览器在界面工程上将能够更胜一筹。

4、资源占用

一个好的浏览器一定会在乎资源占用问题,虽然在开始使用的时候用户对此的关注程度不是很大,但长时间将会对用户产生溢出风险的心理影响,本人使用过谷歌的浏览器之前的一个版本,从安装到开始使用一段时间,体验都不错,但用了一个多小时候,在任务管理器中发现占用的内存较大,这种威胁式的心理反应就随之而生。在资源占用上,本人也只是认识到产品研发的取向和它带来的影响,解决方案上不做建议。

5、加载速度

页面加载速度和资源占用的关联性比较大,而对于用户考虑的仍然是前端体验,再复杂的后端一定要保障前端体验的完美。

6、快捷功能

快捷功能的丰富、人性化非常重要,除了要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快捷功能外,还要充分考虑这些快捷功能的默认模式是否迎合用户的体验习惯。比如谷歌浏览器里面没有鼠标手势对于没有用户习惯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感知破坏,但是对于有使用习惯的人来说应该提供这样的功能;收藏所浏览网页时,个人觉得当前浏览器的操作上还比较繁琐,步骤较多,应该简化,一键收藏,当然有用户会和我说,还需要对收藏分类。

我认为分类只是二级目标,一级目标是收藏,以传统的网页收藏方式是将两个操作目标的准备工作全部让用户一次性准备好后点击确定完成收藏(操作环节至少有3),而可提供让用户在浏览页面的时候在同界面上一键点击皆可完成该网页的收藏,随后立即在非重要位置弹出分类提示,有需要分类的用户自然可以进阶操作,不需要的用户可以不用理会,弹窗10妙(假定)消退,或直接点击网页内任意位置弹窗也立即消退,

等等还有很多在用户快捷操作功能上需要讲究的地方,快捷的操作本人认为是体验占比度较大的一块。

7、应用扩展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发展,更多应用将会集成在浏览器上,提供更多完善的应用扩展层是很重要的,在产品营销上的影响也会非常大。应用扩展需要考虑到用户在本地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应用的双向满足,遨游在这块上目前做的不错,设置中心提供对用户操作比较清晰的管理模块,本地的应用程式也加在其中,这属于是对用户关怀的设计元素充分体现。

8、稳定性

使用过程中由于用户打开的页面过多、页面程式类型复杂等等容易造成浏览器挂掉,这当然是正常的,在最大程度保障浏览器的稳定性的同时,出现挂掉的问题后当前诸多浏览器提供两个服务,第一个服务是用户情绪引流,浏览器会提示用户是否发送错误报告,并将问题写出来,以降低用户当时对产品的抱怨程度;重启之后浏览器会在首界面提示你上一次出错退出,当时关闭了以下一些页面。

这个模式是不错的,同时可以在挂掉退出后提供自动重启,不需要用户手动启动(毕竟是意外关闭,谁都想马上恢复),重启后可增设一些小贴士,诸如挂掉的常见原因,如何最大程度优化并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等,毕竟用户看到问题也想马上在体验心里上获得更多的真相,只是用户都懒得去手工搜索相关内容。

稳定性只能是日趋完善,同时应用程度的加深和扩大,又影响稳定性,所以在技术层面的讨论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辩证分析,但怎么从用户角度来完善和辅助用户提升使用习惯,怎么在出现问题关怀用户降低用户对产品意外情况的抱怨度,这完全是我们作为产品设计中可以把握可控的。

9、安全性

用户对使用浏览器过程中关注的安全因素主要是帐户密码、目标网站是否安全、广告过滤等等,从技术角度考虑应该形成动态的需求获取与实时技术实现,从产品的角度可以应该去与用户对话,去塑造产品的安全性。

举例,QQ在安全形象塑造方面做的比较不错,除了常态化的安全提示(比如对话框顶部会有提示不轻易相信别人索取账号等信息,虽然这很多人都知道,但长期这么做不一定是为了告诉用户一个浅显的道理,而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同时呈现产品对用户的关怀,呈现产品的安全形象),也要建立一种动态的产品服务,比如浏览器统计用户访问的网站,在被拦截的网站数量过多的情况下,浏览器能动态提示(如下标弹框提示)保障安全的重要性;在病毒高峰季节可以动态提示用户等。

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因素,就是产品的自更新,有的浏览器设定的更新提示模式是在用户启动浏览器的时候,弹框出来已经是打开了一两个网页,这样会很大程度打扰用户,而且还需要用户等待下载更新文件下载,我确实也不喜欢,那么在什么时候提示更新呢,个人认为,浏览器的更新文件并不大,用户可接受程度较高,关键在于用户是否更新(安装),试想在用户使用浏览器的过程当中,后台自动下载更新文件,但不作出任何提示,当用户主动关闭浏览器的时候提示用户更新,用户一键点击安装更新即可,并提示您将在下次使用的时候体验到新功能之类的文字。

最后,我想用户是最聪明的,他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产品不是固体,它是动态的,产品服务化这必定是趋势,因此在本文中,我鲁莽强调两个词汇,第一个是用户关怀,第二个是用户对话,作为产品设计者确实需要抱着服务的态度去做产品,只有这样用户和我们的产品才会是朋友。

以上是个人在浏览器产品思考中的一点小感受,乐与分享和交流。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第2篇

新课程究竟倡导什么?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着困惑, 继而引发了一些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就此, 记者采访了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杨莉娟研究员, 以期对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能有重新认识。正像杨莉娟所说的:只有冷静、客观地澄清认识上的困惑, 纠正教学行为上的偏差, 才能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

课堂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活动?

现象:在一节音乐课上, 一位教师正在教歌曲《快乐的小骑兵》。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花样繁多:从小火车旅游出发驶向内蒙古, 到摹仿“呜……咯嚓、咯嚓”的小火车声。教师一会儿拉着学生在教室里“东奔西跑”, 一会儿让学生学骑马, 一会儿又让学生手舞足蹈、敲敲打打。这其中, 老师最核心的讲解学生根本没听清。一堂课下来, 学生们撒欢儿倒很开心, 但会唱的学生寥寥无几。

问题:在采访中发现, 有些课堂教学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 形式上热热闹闹, 内容上乱七八糟, 该讲的没讲清, 该听的没听懂, 课堂秩序失控。究竟什么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如何更好地优化学生的活动?

解答: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针对以往教学忽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 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活动, 这是合理的。但是, 要坚持“以活动促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 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 使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在活动的设计上, 不应该只注意其外在的表现方式, 更多的应是注重其内在品质, 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 设计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 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 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有价值的活动应经过不断地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 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 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 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活动的质量与有效性有机结合起来, 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有效性的关系。

一切知识都要学生亲自探究吗?

现象:一位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课文《画家乡》。课文分五段, 第一段由老师引导学生朗读, 认识生字, 掌握重点词语, 领会段落大意;接下来老师宣布小组讨论, 满教室开始了嗡嗡的声音, 四人小组里, 每人都在张嘴, 各执一词, 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教师在一旁任其探究;最后各组汇报。等到各小组代表汇报完, 老师刚要总结, 下课铃响了。

问题:探究性学习遍及各个学科, 从自然科学到语文、社会、英语、音乐,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 不问教育对象、知识内容, 盲目探究。有些北方学校删去了教材中有关“大海”的课文, 而南方学校则更换了教材中有关“沙漠”和“冬雪”的内容。难道一切知识都要学生亲自去探究吗?一切教学都要始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吗?

解答:就知识的分类来看, 有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种。陈述性知识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 这类知识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掌握;程序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 这类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运算、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自主内化和占有。由此可见, 讲授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各有其适用的知识类型, 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本次课程改革, 尽管提倡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并未因此而否定讲授式学习的价值。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既有创新也有继承, 那种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 视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 从而将探究式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过去的学校教育同人的生活、经验、活动严重隔离, 从根本上排斥了人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强调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是非常必要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作肤浅的理解。基于学生已有经验, 并不等于要学生亲历一切, 在我为间接经验的东西, 在别人、前人却可能是直接经验。应让学生利用已知, 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和学习。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教育不但要保持个体经验, 而且要提升个体经验, 要将人类更广泛意义上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从而打通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课程与生活之间的通道。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作用有多大?

现象:有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有的课成了一张张幻灯片的播放, 一放到底, 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有的课堂俨然成了“网吧”, 学生各行其事。

问题:我们发现, 在课堂上明明是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验完成的, 结果却被课件的模拟演示所代替;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 却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一种认知与体验上去。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解答: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意义下的学科教学。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集中表现为刻意追求多媒体运用而带来的课件泛滥。这些认识上的偏差, 急待予以澄清。

首先, 必须认清信息技术的作用究竟有多大。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毕竟是工具, 必须为我所用。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来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 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来取代学生思维发展轨迹的做法是很不妥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生成状态自始至终是我们的关注点和着眼点。教学的进程、课件内容的呈现始终应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及时调控, 而不能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 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人际间的互动。

其次, 要研究不同学科中的信息技术究竟怎样运用。不同学科必须关照自己学科的性质和实现目标。如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 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揣摩、品味、联想实现多姿多彩的再造想象和个性化的情感解读。如果一味以标准化的图像直觉取代语言感知, 那就无情地侵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粗暴地践踏了学生独特的体验, 从而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

我们需要怎样的先生 第3篇

这一点是与儒家所强调的教育精神是一致的。《论语》开篇强调“悦”“乐”“不愠”四字,可以说就给教育定下了一个快乐的基调。孔子并不是一个刻板、无趣的老学究,而是个深谙快乐精神的先生,所以他会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取瑟而歌”唱卡拉OK。儒家思想对快乐的肯定,明顯多于其他各家学说。孔子对教育有个重要观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 “乐之”比“知之”“好之”重要得多,只有快乐的求知与谋道,知识和大道与人的生命才变得没有间隔,圆融贯通。他不仅重视快乐教育,还期望学生“举一反三”,为让每个人都学会反躬自省,他小心翼翼地不为后人制定任何死板的规则,极少规定学生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孔子不仅把快乐作为教育的目的,也把它视作一种生活理想。《我是先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传统教育精神。

如今谈起儒家教育,总认为它与西方现代教育有很大不同,这是对中国儒家最大的误解。《我是先生》节目对这种误解,显然负有正本清源的使命。中国当代教育的主要危机,是把教育和知识工具化。教育和知识对人类生活,确有工具价值,但它的本质却是精神性的,源自人类渴望真善美的天性。而工具性不过是知识的一个附属价值,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却成了一种主导价值。因为对知识本质的认知错误,知识或沦为财富的奴隶,或沦为权力的奴隶,或沦为利益的工具。有了这个前提,生产与传播知识的教育体制,自然会成为人们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工具。

孔子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他说“君子不器”,这里“器”就是指器具、工具,要人们把人文之“学”与工具性知识分开。“学”在孔子的字典中,更多地指修习一种人文精神。孔子并不把“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视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甚至是生命的目的,他更看重的是学者如何通过学来使生命变得更为丰富。所以他说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所以他说,学而能不想着俸禄,是不易得的。“学”在上古时代,就有“觉”的意思,和今天“学习”的意思有很大不同。

这和当下西方现代教育的很多理念是一致的。如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就对传统大学体制的工具化,有过非常深刻的批判。在他看来,传统大学体制已成为社会一切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再生产场所,只不过它借用了文化和知识这个符号系统。人们大多认为大学是知识的中立者,学者的使命是追求真理、促进社会整体利益。但事实上,大学异化后的功能,往往只是为了实现权力体系的合法传承。它通过一种貌似公平的竞争方式,掩盖了对权力关系的传递。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统治阶层和特权阶层的子女,比一般民众子弟,进入名牌大学及出国升造的条件和机率都要大得多。当一个社会奉行“学历至上”时,就是通过对人贴上“优”“劣”的标签,使那些在名牌大学出身的特权子弟,在社会权力分配中能轻易获得理想的地位和职业,以方便他们继续待在社会上层。那些学历不够的人,自然沦落社会下层。与血统论对权力的必然传递不同,现代大学机制采用的是一种大机率传递,来实现集团或阶级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再生产。

在布尔迪厄看来,传统大学体制正在成为社会生产不平等权力的工具。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并不是为了获得培养个体自主能力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而是期望拥有一张进入社会上层的的通行证。于是严酷的考试和知识灌输机制,在忽略了年轻人人格教育的同时,将轻视个体自尊、强化社会等级的观念反而彰显了出来。那些高学历者,往往成了有专业知识无人文情怀、只关心个人利益并无公共精神的群体,他们多是权力和名利信徒,成为稳定特权阶层的主导力量。原本为了促进社会进步的知识与文化系统,也被异化成了维护权力垄断和社会等级的工具。这种教育理念只会把人教育成工具,一方面它只重视技术教育,将知识视为工具,用知识灌输取代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另一方面,它忽视人格教育,强化的是对权威和权力的服从和接受,将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了对权力驯服的工具。这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将人矮化成工具的教育理念,不仅形成对人格的异化,让工具凌驾于精神之上,更使得崇尚个体尊严和理性质疑的现代社会精神,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对这些问题,儒家早有反思,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思。“为己”的意思,不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说为了自己的人格,也就是学问的目的是指向自我的。完善自我,成就一种理想的人格,是学问的最终目的。“为人”的意思,则将学问的目的指向了外在或他人的认可,为了迎合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学问。在孔子话语中,“古”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今”则为现实。从这句话看出,从那个年代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学问,一种是为了社会性需求,即为了作官、谋生的求学;另一种则为了使自己人格得以成长的求学。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只是完成了第一种功能,即求学的社会性功能。

孔子并不反对“为人”之学,但他无疑更看重“为已”之学。二千多年来,“为己”之学一直被看作儒家的核心,儒家被称为“身心之学”“性命之学”,也是在这个基础上说的。在孔子看来,如果只做“为人”之学是缺乏根基的,容易使人生成为一座空中楼阁,这时学问反而成为了生命的一种负担。而只有以“为己”为一切学问的根基,一个人才真正能够找寻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处。当在人役于物、工具超越于价值之上教育大环境中,重提“为已”之学也变得有了特殊的意义,它至少让我们可以更多地理解,当代教育精神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在儒家的知识系统中,使自己获得一种完善的人格,不仅是首要问题,也是一个终极问题。也就是说,一切学问的目的,都要指向这个目标。“为人”之学只有指向了这个目标后,才能有自己的创造或发现。儒家对自我人格的看重,体现了这种思想体系的宗教属性,它对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远远超过了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关心。当然,儒家的“己”,并不是指一个孤独的个体,更多地是指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中心点。这种个人观是由个人的独特的社会关系和公认的角色构成的,始终与社会和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自己人格的实现,也需联系到他人人格发展。这就是孔子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意思。

《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出的就是个人的人格如何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儒家对学问和人格的发展,可以说构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体系,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传扬出来。这里,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有责任,各类媒体和文化机构同样有责任。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节目,显然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会通过综艺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中对学问与人格的认知作为一份珍贵的思想资源传播出来,这样,民众才可能真正认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有先生,中国强!这里的先生,除了要是个快乐的先生,还需像孔子那样,成为一个强调人道主义的先生。孔子崇尚的不是神道,不是君道,而是完全的人道。他说的“仁”是人心的境界,两人为仁,仁者爱人。只有在充满仁爱的礼乐之世,才会君臣有义、父子有恩、兄弟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所以他教的是如何修身、如何为人。他把教育分為四科,德行为首,主张的是“尽性成德”,尽性就是追求自由,成德就是发展自身的人格。从孔子开始,课堂便成了中国人心灵的教堂,他使教教育拥有了一种类似宗教的力量。在这座教堂里,信的不是上帝圣灵,而是谁都能做尧舜,人人可成佛陀。儒家不仅塑造了传统国人的价值观,也成为每个人终身的必修课。

有先生,中国强!这里的先生,还要像孔子一样是个懂得宽容哲学的先生。孔子期望每个人都学会反躬自省,他小心翼翼地不为后人制定任何死板的规则。他说的“道”,就是个人自己的主张,所以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他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他说“朝闻道夕可死也”。他希望人们把求道、谋道、为道、行道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中心。他也梦想着他的教育,能给个人和国家都带来一种大道,它包括了所有的德行、真诚、正义、慈爱和喜好。

有先生,中国强!这里的先生,还需像孔子一样,是个追求平等的先生。孔子来自平民,也把教育带给了平民。在他眼中,贫贱者与富贵者永远平等。他教学的方式不是强制,而是说服。他不在意对错误的惩罚,而强调对正确的奖励。他不尚空言,要求知行合一。他随时随地可以施教,没有后代老师那些可怕的清规戒律。孔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弟子们成为“君子”。“君子”不仅指一个饱学之士,还肩负着一种使命:宁可牺牲自我,也要冲击强权,以民众的名义和利益掌管国家。

有先生,中国强!这里的先生,还需像孔子一样,是个对中国社会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先生。孔子期望政治统领社会,学术统领政治;他期望学术源于公众,不受政府钳制。孔子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真正的好政府。所以子贡问政时,孔子回答 “如果民众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不能成立。”他还告诫后人:“国家有道,贫穷与卑贱是一种羞耻;但国家无道,富有与做官都是令人耻辱的事情。”他强调不以出身,要以德行和才能选择从政者;他认为统治者不应为自己敛财和攫权,而要设法给民众带来福利与幸福。在他的思想引导下,他去世后的几个世纪内,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中国的大地上消亡了。

只有让这样的先生,成为中国教育与文化的血脉,教育才能为每个中国人构筑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处所。希望山东卫视的《我是先生》节目能更好地完成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使命。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第4篇

我们通过一些考试,找到一份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就越活越像一部机器。我们依然对生命恐惧、焦虑,因此帮助我们了解人生的整个过程,难道不是教育的目的?还是,教育只为我们谋职,找一份最好的工作而奠基?是否问过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最大的可能是你会结婚,在你还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时,可能你已经是父亲或母亲了,然后你会被一份工作绑住,或是被厨房绑住,你就在这其中渐渐衰萎。这难道就是你所有的生命了吗?如果你有一个富裕的家庭,那么你已经确定自己将来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因为你的父亲也许会提供你一份舒适的工作,或者你可能在婚姻中获得很多财富,但是你仍然会腐败、枯竭。你看见这点了吗?

显然,除非教育能帮助你了解广大生命的所有精微面———它惊人的美、它的哀愁及欢乐,否则教育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你也许会得到学位,得到一连串的头衔,得到非常好的工作,然后呢?如果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你的头脑变得迟钝、衰竭、愚蠢,那么生命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教育的真正意义,难道不是培养你的智慧,借着它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智慧是一种无限的包容力,允许你自由地思想;没有恐惧,没有公式,然后你才能发现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事物。

社会需要怎样的我们 第5篇

这是一九八五年龙先生在台湾写的,时隔三十年,这现象仍残留至今。回想看看,父母是不是每天早上帮你做好早饭,开车或是目送你走出家门;晚上是不是做好晚饭在家等你,稍回来迟些便是三四个电话。有人会说,这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管我们的学习,他们负责我们的生活,没错啊。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不是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人为你的吃喝住行整日操心。

社会需要怎样的我们?不同阶段有不同答案。新闻里会有类似这样的标题——“某某大学学生不会洗衣服,每星期将衣服寄回家让其母亲帮忙洗”,网友会在下面评论一番;父母会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能像新闻里的那个人一样;同龄人看了会一笑而过。没几个人会去真正思考新闻背后的问题,大人忙着给孩子做饭,孩子忙着学习现成的课本内容。似乎所有事物都会天经地义出现在那,我们只要成绩好就行。

社会需要怎样的我们?学生不知道,课本上没有这样的文章,参考书里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但我敢肯定绝对不是像《幼稚园大学》一文中哭哭啼啼、处世能力不如五岁小孩的人,也不是当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家在外都靠父母的人,更不是只会学习课本内容、不敢质疑答案、不敢质疑老师、毫无创新能力的人。一味地躲在父母的羽翼下,任凭他们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打扫干净,最终只会成为新闻中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一味地躺在先人前辈怀里全盘接受现有的知识,只会让我们的思维被禁锢、被局限,久而久之便丧失独立思考和做事的能力,最终将被淘汰……如此,这个民族离弱败之日也不远了。

社会真正需要的是独立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人的一生注定需要独自闯过很多黑暗的甬道。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中国百家争鸣时那样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思想果实。如同西欧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每个时代到一定阶段必定有一次思想文化的解放潮流,而这个民族将会以超出别国的高傲姿态迅速发展。当今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思维无限扩散、无限扩大,学习的同时思考,思考的同时学习。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是社会所需要的。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答案不存在于任何一本教科书,只有用坚实的脚步去丈量,毕生去追求、去实践,才能追寻真正的答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人生成长路上的再次喝彩。

[【曾老师评作文】]

本文跳脱一般的中心,不仅仅站在自我的角度,描摹生活常态,而是站在社会层面看待我们的社会和教育问题,视野之广,为同龄人所少见。其二,文章思路结构分明,“两问一肯定”的段落结构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一破一立的论证方式使文章立意更鲜明。其三,开头引用龙应台的话语自然引入论题,行文旁征博引、内容充实,有较强的说服力。对一篇考场作文来说实属不易。

上一篇:社区健康教育与促进 论文下一篇:学校食堂燃气使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