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杜甫古诗鉴赏

2024-07-15

《琴台》杜甫古诗鉴赏(精选11篇)

《琴台》杜甫古诗鉴赏 第1篇

茂陵多病后,

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

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

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

寥寥不复闻。

《琴台》杜甫古诗鉴赏 第2篇

《望岳》是杜甫所作唐诗名篇,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其中,泰山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为十大名山之一。古时是“天”的象征。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

未了:不尽,不断。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

阴阳割昏晓: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割:分。夸张的说法。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涤荡胸襟。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终当,定要。

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诗意】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kàn]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望岳》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此时二十四岁的杜甫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望岳》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四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借助意象鉴赏古诗 第3篇

一、借助意象领悟诗歌所表现的意境。杜甫的《漫成一首》写道:“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拔刺鸣。”这首诗歌通过“江月”、“风灯”、“宿鹭”、“跳鱼”四个意象的巧妙组合, 构成了一个优美、静谧、平和的环境, 抒发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的热爱。

二、借助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写道:“月落鸟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有六个意象:沉沉欲坠的“月”、啼叫的“乌鸦”、满天的“白霜”、水边的“江枫”、船上的“渔火”以及“夜半的钟声”。这些意象, 共同构成了一个幽寂的境界, 抒发了诗人旅居在外的孤寂心情。

三、借助意象领悟人物形象, 即人物的思想品质。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有一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这首诗的意象有“疏篱”、“寒菊”、“百花”、“北风”。其中心意象是“寒菊”, 它虽然生长在“疏篱”中, 但却不在北风中飘落, 表现了寒菊的傲寒斗霜的精神。全诗托物言志, 表达了诗人不向元朝统治阶级屈服的民族气节。

四、借助意象领悟诗歌所表达的哲理意义。宋朝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的意象有“方塘”、“天光”、“云影”、“源头活水”。通过方塘的清澈见底, 映着天光云影, 其原因是流过来了“源头活水”, 我们可以体会出这样的哲理:一个人要保持思维的敏捷, 思想的鲜活, 必须要大量的吸取知识, 否则定会思维呆滞, 思想枯竭。

除了利用意象理解诗歌的哲理意义和思想感情外, 我们还可以借助意象来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借助意象推断景中含情的手法。唐朝诗人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歌末两句有三个意象:“孤帆远影”、“碧空”、“长江”。这些意象组合成一个廓大的意境:诗人站在长江边, 遥望那载着朋友远去的帆船, 直到它在碧蓝的天空中消失。而诗人面前的长江水正滚滚滔滔地向东流去。这些景物蕴含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二、借助意象推断借物抒情的手法。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写道:“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青白在人间。”这首诗借助对“石灰”这个事物 (即诗歌的中心意象) 的描写, 抒发了诗人处变不惊的坚强意志和冰清玉洁的高尚品质。

三、借助意象推断借景抒情的手法。唐朝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写道:“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写床前的月光和天上的月亮两个意象, 床前洒满一地月光, 就像是一片白霜。这首诗借助对床前月光如霜的景物描写, 抒发了诗人“低头思故乡”的感情。

四、借助意象推断对比的手法。如果诗中的意象是对立的, 我们可以推出运用了对比手法。清人陈佐才的《枯竹》写道:“撑风老干坚如铁, 几度凌风不改节。哪似薄情桃李花, 须臾便与春相别。”这首诗有两个对立的意象:一个是“枯竹”, 喻指不向元朝统治阶级屈服的诗人自己, 一个是“桃李花”, 喻指哪些凌风改节、投进满清怀抱的汉朝官员。两种相反意象, 放在一起写, 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民族气节, 也鞭挞了那些变节分子。而这正是对比手法的妙用。

高中语文杜甫诗歌鉴赏 第4篇

【关键词】杜甫《望岳》《兵车行》;“三吏三别” 《蜀相》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于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现状,有“诗史”的美誉。他一生写下的大量诗篇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杜甫的一生坎坷流离,他的诗歌创作也随着际遇分为四个时期。

一、漫游齐赵,才俊《望岳》行。开元十九年,时年二十岁的杜甫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遇到了一生的挚友李白、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三首、《赠李白》、《房兵曹胡马诗》等。《望岳》其一,将这位青年才俊的才华展现无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以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首句“岱宗夫如何?”写猛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一句“齐鲁青未了”,既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没有用“崔崒刺云天”(《泰山吟》谢灵运)这类语言来形容,〔1〕而是别具一格地写出自己的体验──望见远远横亘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称为鲁,之北称为齐,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认为无人能继。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称作绝唱,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雄视一切的雄姿。以众山的小烘托泰山的高大,表现了诗人不惧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我们的学生也会从中体会到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深受熏陶。

二、困居长安,兵车丽人行。杜甫长安应试,落第,过着“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艰辛的生活使他看清了人民的疾苦,统治阶级的罪恶,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现实主义力作。“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这是怎样一个悲壮的场面。“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队伍在缓缓前行,亲人的心早已碎了。儿女拽着父亲的衣角,伤心欲绝的妻子捶胸顿足,年迈体衰的父母拦在了大道上,嚎啕大哭,呼天抢地。在时刻,与其说是生离,不如说是死别。“古来征战几人回?”一家老小的日子又怎么过呢?诗人对百姓的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痛恨,正是通过这一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丽人行》全篇虽无百姓,只是写“丽人”们的生活情形,却达到了“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的艺术效果,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南曲江游宴,骄奢淫逸的丑行,正是《兵车行》的姊妹篇,让人更加痛恨唐玄宗的昏庸,感受到时政的腐败。杜甫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触动了我们的灵魂。

三、为官落魄,三吏三别史。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相继失守,杜甫安家鄜州,独自去投靠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落魄长安,而官军一再败退,忧虑之下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身为左拾遗的他由于忠言直谏,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用诗把他的见闻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三吏”、“三别”。《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妇,在结婚的次日清晨,新郎就要赴前线。全诗以新妇赠别劝勉的独白之词,通过大段悲怨的自诉,塑造了一个有着苦难命运、却以国事为重的善良坚毅的青年妇女形象,揭露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痛苦。诗作荡气回肠,《唐诗品汇》中刘云品为:曲折详至,缕缕凡七转,微显条达。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潼关吏》的对话独具风格。在对话的安排上,急缓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神态与心理。“修关还备胡”?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能让人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关吏的话一说完,诗人心中立马有了忧虑,这一“急”,更体现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无刻意造奇之感,而守关的唐军却给人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塑造出犹如战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三吏”“三别”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顶峰之作,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也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诗人对老百姓的同情,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

四、漂泊西南,登高望蜀相。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蜀相》是杜甫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游成都武侯祠后写的,国难当头,人心动摇,乱世“思”英雄,乱世“思”良相。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感情深挚,笔墨淋漓,对国家的忧患,对时局的牵挂,是那么深切。由于自己的亲身感受,他痛切地认识到:只有良相是不够的,因为良相离开了明君的信任、支持,毫无作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正是杜甫在武侯祠的哭诉〔2〕。

杜甫诗歌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伟大成就,更能使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贺 严.论杜甫性格与其诗歌创作[J].杜甫研究学刊,2007(1).

杜甫《前出塞》古诗鉴赏 第5篇

前出塞(其六)

作者: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挽:拉。

当:应当。

长:指长箭。

擒:捉拿。

列国:各国。

疆:边界。

苟能:如果能。

侵陵:侵犯。

岂:难道。

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赏析: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赠李白杜甫》古诗词鉴赏 第6篇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平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七绝《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口吻,把全诗推向了潮。清初钱谦益在评注此诗时,独注“飞扬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论,可谓独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诗中的重要价值:“按太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故公以飞扬跋扈目之。犹云平生飞动意也。旧注俱大谬。”(《钱注杜诗》卷九)是说从新的角度和侧面颂扬了李白的豪侠精神,并突出“飞扬跋扈”的飞动性。仇兆鳌注云:“飞扬,浮动之貌。跋扈,强梁之意。考《说文》:扈,尾也。跋扈,犹大鱼之跳跋其尾也。”(《杜诗详注》卷之一)此虽就字注字,就词注词,但在《赠李白》中,却是用来象征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

《琴台》杜甫古诗鉴赏 第7篇

琴台(司马

作者:杜甫朝代:唐体裁:五律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谈谈古诗鉴赏 第8篇

抒情, 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感情的直接抒发, 即直抒胸臆。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诗人直接抒发人生苦短的感慨, 接下来写对人才的渴求, 则表明建功立业的愿望。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时空阻隔却无有穷尽, 抒发了一种独立苍茫之感。好似具体的景物难以映发, 便略去了景物。间接抒情, 多是借景抒情。将情感寄寓于相关的景物中, 往往情感在前, 可谓寓情于景。比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虽有好花开放, 但感时伤事, 花枝上的露水变成溅泪。同样, 虽有鸟鸣悦耳, 但在离别者听来格外惊心。这都是诗人的情感作用, 改变了物态生趣;也有触景生情, 比如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尽管花发依旧, 但景象萧条, 情怀是黯淡的;即景即情, 景与情不分先后, 就是情景交融了。比如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芍药含泪与蔷薇无力, 亦情亦景, 情景交融。还有以景语作结的, 情感大都蕴于其中。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那高悬的明月, 所要寄托的仍旧是边愁。

议论, 多用来表明见解或看法。比如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以议论起笔, 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然后精选一个鹤飞冲天的意象, 将诗意高远地飞扬开去。议论放在篇末的, 就是卒章显志, 即在篇末点明主旨或思想感情。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傲岸, 而不屈服于权贵。

再说微观的细节与场景分析。比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这里写刘兰芝的容貌及举止, 多用细节来形容其美好, 足见阿母的指责毫无道理, 只是一味蛮横。再如《陌上桑》:“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这里写人物的肖像, 有许多细节, 除了正面写服饰外, 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即通过行人放下担子、少年摘下帽子及耕者锄者都忘了劳作, 来形容秦罗敷的美貌。

古诗中的细节与场景是多样的。比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约了客人, 但客人没来, 便通过一个闲敲棋子的细节描写, 来表明灯下的守候。又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要寄信了又拆开, 唯恐匆忙间没有说清楚。一个细节描写, 表明乡思无尽。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这个场景描写, 有寂寞的宫花及闲话的宫女, 却传导出无尽的哀怨。即宫女虚耗青春, 最终也只有老死宫中。再如朱庆馀的《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花开寂寞, 闭郁着许多美丽的生命, 本想有所言说的, 却怕学舌的鹦鹉搬弄是非, 只得欲言又止。意在言外, 不仅写出了宫人的寂寞, 还流露出恐惧。

《秦州杂诗》其八杜甫古诗鉴赏 第9篇

前四句写汉代的历史。寻源使:汉武帝派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因此后人称张骞等人为“ 寻源使”。牵牛:晋朝人张华著《博物志》中记着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人发现每年八月都有一只浮槎(现在叫筏子)按时飘到海边来。有一年当浮槎再飘来时,他登了上去。行到一个地方,看见对岸有华丽的殿堂,便问河边一个牵牛人这是何处,那人告诉他回去问蜀郡的严君平就可知道。第二年八月,浮槎送他回到海边,于是他去找严君平。经过严君平推算,这人见到牵牛人的那天,正好有一颗客星,到了天上牵牛星的`跟前。意思是说这个人实际上是到了天上,见到的是牵牛星。古人认为海与天相通,这个故事就反映了这种认识。后来,人们又把这个传说同张骞寻找河源的事拉在了一起。这首诗中第二句说“从天此路回”。正是说张骞寻找河源寻到了天上,又从天上下来顺黄河回到内地。作者借用了传说,讴歌了张骞与他的同伴们仅仅靠一只筏子就由黄河上溯入天,从而奠定了东西各国之间几百年友好往来基础的伟大功绩,同时对东海通黄河、黄河通天海这样四通八达,毫无阻隔的境界表示深深的向往。第二句中的“此路回”, 还透露出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秦州诗中屡用“寻河源”故事的原因。

后四句写唐朝的现实。当时幽燕一带已被安、史军队占据,郡国之间的通道也很难在短期内打通。关内兵力不足,从西部抽调去东征的“健儿”们又不堪往来奔波,在战斗中伤亡殆尽。击退叛军,使“郡国开”的希望更渺茫了。此时此地,诗人心里悲痛酸楚,当听到传来的羌笛声,感觉就像一片悲哀的泣诉了。

从全诗的布局来看,前后两部分采用了对比手法。

前四句追昔,缅怀汉代的强盛;后四句伤今,感叹国力的衰落。前四句盛赞张骞沟通东西方关系的功绩,笔调是夸张、昂扬的;后四句写唐朝倾全国之力与各国结和而不可得,语调是悲凉、凝重的。

★ 《秦州杂诗》其八杜甫古诗鉴赏

★ 秦州杂诗其五

★ 杜甫《登高》全诗赏析

★ 杂诗其六,杂诗其六曹植,杂诗其六的意思,杂诗其六赏析

★ 己亥杂诗·其五原文及赏析

★ 杜甫《新婚别》全诗赏析

★ 杜甫《绝句》全诗翻译赏析

★ 己亥杂诗赏析

★ 杜甫诗词《苦战行》全诗赏析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一》古诗鉴赏 第10篇

八月十五夜月

作者: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

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

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

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

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赏析:

“转蓬”比喻辗转流离,远离家乡,好像飘零的蓬草

“行地远”是指离家越来越远

直:正在,正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的`意思是,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 的白毛。

秋毫的意思是鸟类秋天生出的羽毛,在此比喻月宫白兔的兔毛。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古诗词鉴赏 第11篇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诗人以一倚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当时 ,杜甫定居于成都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虽题为寻花 ,实为遣愁散闷 ,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诗人共作7首《江畔独步寻花》,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首先,诗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何图。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何形相映衬 ,给人以壮美的感受。塔前、水东,标明了方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黄师塔前 句 ,在制造氛围方面,尤为重要。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 黄师塔前句 。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夹杂着几分悲怆之情。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 ,且倚微风,以寄雅怀。

上一篇:呼叫中心质量监控管理办法下一篇:初中考试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