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2024-07-25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精选2篇)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第1篇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对京剧产生兴趣,有积极学习了解表现的愿望,增强对中华民族艺术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的热情。

(2)过程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和聆听以及参与演唱,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知识技能目标:概要的学习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板式以及现代京剧等基本知识,能够判断京剧的行当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征。

5、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学唱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学唱一两句歌词。

2、感受战士们的品格。教学过程:

(一)、作品分析: 1.《沙家浜》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秋,江南一个集镇——沙家浜,这一带是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某部和敌人迂回作战,一度撤离常熟一带,留下了十八个伤病员。以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伤病员,由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阿庆嫂负责,安置在沙家浜养伤。他们和群众生活、战斗在一起,军民结下了鱼水深情。日寇疯狂扫荡。反动武装“忠义救国军”的头子胡传魁、刁德一和日寇相勾结,千方百计想搜捕这批伤病员。指导员郭建光率领伤病员隐蔽在芦荡里,在消息隔绝、粮缺药尽的艰难困苦环境中,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分析敌情,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力争主动,坚持待命,如暴风雨里的青松一样,屹立在高山顶上。阿庆嫂以开茶馆为掩护,进行了紧张、机智、顽强的斗争。她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胡、刁之间的矛盾,在基层干部和群众帮助下,冲破险阻,终于使十八个伤病员安全转移。我伤病员脱险后,胡、刁非常恼火,他们施展诡计当着阿庆嫂的面拷问沙奶奶等革命群众,企图破坏沙家浜的党组织。阿庆嫂和沙奶奶临危不惧、识破诡计,沙奶奶痛骂敌人,阿庆嫂乘机了解了敌兵司令部的虚实。新四军某部主力回兵东进,痊愈归队的十八名战士,配合大部队的行动,组织突击排,直插沙家浜,活捉了日寇军官及汉奸胡传魁、刁德一。旭日东升,红旗招展,沙家浜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2.音乐分析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是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个选段,表现了指导员郭建光和众伤病员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斗争的坚定意志和崇高革命精神。此段唱腔没有按传统京剧程式设计,而是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进行创作的。唱段开始用了西皮导板,一句庄严有力的引子—,把听众带入一个严峻的暴风雨来临的险境之中,面对这恶劣的环境,指导员郭建光的一段唱腔,唱出了这一唱段的主题思想——“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这个动机庄严自信,体现出一个革命军人的威严气质,整个行腔豪迈、坚定有力,慷慨激昂,非常富有号召力,从唱段一开始就掀起一个小高潮。一段打击乐之后是十八个伤病员战士的齐唱,一板一眼的快板,行腔由这个动机开始,从高音区转人中低音区,显得内在有力,然后逐渐向中高音区发展,到“也难轰”,长气息的拖腔,力度的加强,再次掀起一个高潮。接着在一段打击乐之后,唱腔的语气更加坚定有力,最后停在高音区,把音乐推向全曲的高潮结束。这是众战士铿锵有力的誓言,是对指导员发出的号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的有力回应。全曲表现了一种英雄气概,使歌者、听者如身临其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二)、教学建议:

学唱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主要用跟随音响(录音)的方法,和着音乐轻声直接唱词。这样一则可以减少识谱的难度,二则可以通过模仿掌握演唱风格。学唱这个唱段主要是感受、体验革命者的松树品格,可以对照录像边看边唱;

(三)、授课过程:

1、《沙家浜》剧情介绍。

2、欣赏

3、跟录音学唱

4、谈谈欣赏了本首作品的感受。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一是课堂教学内容“小而精”,为学生学唱好《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作了很好的铺垫。因为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由于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出现失误和教学容量出现问题,都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二是在艺术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京剧,《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意义课应从审美出发,让学生在新体验与亲身参与下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以其愉悦性、情感性,轻松活泼的特点来促进学生的感悟。“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是让小学生感受吸取的一个好方法,在京剧艺术活动中创造动感、调动情感,能让小学生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投入到活动中,加深对京剧的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特点从教材内容出发,凡能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的便尽量腾出时间,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模仿京剧中的各角色的念、唱、做、打。对此,学生兴趣极浓,许多学生踊跃参加,有的学生唱得有板有眼,尽管离戏剧中的韵味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毕竟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勇气,有的学生还显露出表演的天赋,学生在模仿表演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教学参与中学习京剧,这样的教学方法给这节课注入了活力。三是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校虽然是京剧传统学校,平常京剧活动很丰富,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融入到里面来,觉得那只是校京剧艺术团的事,我们只是看看玩玩,欣赏欣赏罢了,但在这节课后大多数学生都表达了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对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有了新认识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他们完全被京剧博大精深的内涵、韵雅和谐的唱腔和血肉丰满的形象所震撼,从而激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以此升华到对学习、对生活以及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京剧它以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征服了我和我的学生。

泰山顶上一青松 第2篇

故事的主人公叫方俊玲,是我医治过的一位山东病人。前年春夏之交,她又来信又来电,邀我去登泰山。当时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惊讶。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如约来到她的家乡山东泰安。

提起方俊玲,她很普通,但又是很不普通的女性。说她普通,是因为她所从事的工作很普通,是原山东泰安解放军88医院的护士;说她不普通,是因为1984年起她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经多方医治,病情没能控制。 1989年发现股骨头坏死,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手脚均已变形,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她才20岁刚出头。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就是这个方俊玲,没有被病魔所吓倒。1992年3月,我到济南义诊,她叫人用担架抬来请我医治。其后,我们通过不断的书信来往指导她用药,再加上她乐观坚强和坚持锻炼,病情日趋好转。 1995年下半年生活逐渐自理,并开始上半天班;1996年又考上了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据说,在学习中还注重类风湿关节炎这一难题。在大学里,她克服了重重困难,顽强刻苦地学习,当然也得到该校读研究生丈夫的支持和关心。2000年毕业后又返回88医院工作……在这段简单却不平凡的经历里,你可知道她忍受了多少压力,付出了多少心血呀!可她活出了自己的精彩!活出了自己的成功!

一晃十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居然在自古作为崇高品德、坚强意志象征的巍峨泰山前谋面了,而且她不再是躺着,而是雄赳赳、气昂昂地站立着,身子虽然有些单薄而柔弱,但穿着一身军装还挺精神,一见到我这个老军人,还毕恭毕敬地行了军礼,“报告,小兵方俊玲向首长报到!”看她乐观爽朗的神情,我只是高兴地望着她,她也高兴地望着我,彼此都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在交流着。无声胜有声,我们传递着比千言万语更多更深的情谊呢!

“吴老,这次请你老人家来登山,不是别的,而是请你检验一下我的体质。因此,我建议徒步而上,乘缆车下山,因为徒步爬山有徒步爬山的乐趣和收获。当然如果中间实在爬不动了,再乘坐缆车。”我被她那泰然自信的勇气所震撼,也就同意徒步攀登了。

我们从岱宗坊出发,投入到泰山的怀抱。站在山脚抬头看,山外有山,林外有林,重峦叠嶂,时隐寸现,苍苍茫茫,浩浩漫漫,显示出大自然雄壮浑博与不可超越。山道弯弯,尽管没有黄山石阶级级登高的气概,可却因少了人工雕琢而显得古朴自然。各种形式的青石漫不经心地躺在树根不口杂草间,像仙人拎着石篮上山不经意洒落在地成了路,给攀登者领咯一点“行路难”的意境。

一路上,我们边说边登,留意那一步一画,步步有诗的美景:王母池、虎山水库、吕租洞……置身这奇崛而幽雅的环境中,任何的尘俗杂念都会被涤荡得清清爽爽。爬到红门宫,我已觉嗓子发粘,胸膛发热,两腿发酸了。看到小方也气喘吁吁,说实话她虽然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但手脚还不利索,行动应该要比我们困难得多,可是她还是一步一步登上来,我被这种顽强毅力所动容。这时,她对我说:“荀子说得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我在病休期间,几乎不间断地来登山,能爬多高就多高。感谢泰山用无言的方式,给了我一笔永志难忘的精神财富,让我从中悟出了生命的意义。”我也对她讲,此刻,我对“行百里,半九十”这句成语也有了更切实的理解。登山的确使软弱的人变得坚强,使坚强的人更加坚强。

“走,不到山顶非好汉!。休息片刻后我们互相鼓励着,顺着陡峭的山路又开始攀登了。上天梯,走街道,经凌汉峰、万仙楼、斗母宫,过经万峪、壶天阁,来到了中天门。这段路我们几乎走不出半里路就得歇一下,喝口水。当我看到小方汗流满脸、气喘吁吁时,我心里涌动着复杂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同情,而更重要的是敬佩!我对她说:“小方,这次可把你累坏了,再往上爬,对你身体不利,我们还是从中天门坐缆车上极顶——玉皇顶吧!”这时,她说:“好吧!听吴老的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相关文章:

泰山日出07-28

鲁能泰山06-03

泰山写景作文05-30

登临泰山散文07-16

泰山学者范文05-20

登泰山记论文05-09

泰山饮食文化08-11

赞美泰山的古诗05-14

作文登泰山游记06-14

读泰山石阶散文06-16

上一篇:部队军事训练整改报告下一篇:淘宝商城检测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