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2024-06-09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精选7篇)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第1篇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一、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在聋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讲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变为文字题叙述出来。例如,有90名师生去秋游,老师有9人,学生有81人,老师的人数是学生的几倍?分析题意,引导聋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求的是81里面有几个9”,而“有90名师生去秋游”这句话在此题中是一个多余的条件,对实际解题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在这样的应用题里,把看似复杂的的题用不同方式叙述成文字题,题目就简单多了,在读题、编题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聋生积极性,而且还大大

提高了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应用题能力,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让聋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解题程序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的重难点分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让聋生在实践中操作活动,通过聋生动手操作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操作的过程,这样就把数学抽象的知识获得的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让聋生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思考的过程

在讲授的一年级的教材中应用题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一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在整个的小学中占有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聋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因此在讲应用题的过程中对聋生有严格的要求。

如“植树节那天,学校栽树40棵,可是有5棵树没有活,活了几棵树?因为是低年级刚接触应用题的关系,先让聋生自己先集体读两遍题的要求,再提出如下问题让聋生思考:1.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有几个?2.问题是什么?它与谁有关系?之后根据提出的要求让全体聋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在互相说的过程中纠正语言表达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聋生说完整的话,用完整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说清楚,这样聋生的积极性参与程度都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说到那里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聋生都纷纷举手发言,表达的个人的见解,在表达错误的同时也就是说这个聋生在说的这道问题上有了免疫力同时也给其他的同学做了耪样示范的作用。根据这道应用题的数学信息和我们已经知道的数学问题,你还能不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在我的提问及引导下,有的聋生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问:活了的树木比死去的树木多多少科?”信息是没有生命的,但在聋生的问题里却别有一翻滋味,这样的提出问题就是一道复合式的应用题,这样的方法不但拓宽聋生思路,还达到了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正确理解及规范使用数学语言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数学学科中充满着数学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都是按照一定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数学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培养聋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聋生能快捷有效地讲解和交流,必须正确理解数学语言,从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

如在教授两位数每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时,在聋生会做题的基础上让聋生用自己的语言先表达出每个数位的意义,之后用数学语言进行总结。97读作九十七,最高位是十位,十位上的数字是9,表示9个十,个位上的数字是7,表示7个一,和在一起就是97。在说的`过程中锻炼聋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及表达的准确,不能把十位上的数字说成十位上是9。教学中注意强调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规范性。

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培养聋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开始

质疑的态度在每个人的发展中有着了不起的作用,质疑不单单的指发现问题,还要提出问题。一个问题的提出,它可以成为一个见解,发展聋生用语言表达数学能力,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聋生观察、思考,并提出质疑,再引起知识的迁移,问题的解决。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中涉及到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初步认识,在画图形的过程中总结各种图形的特点,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五边形有五条边,五个角等,聋生突然站起问:“老师是不是有几条边有几个角就是几边形”聋生的思维真是无限的,在这个问题上我让他们小组讨论,之后个人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就是语言锻炼的过程,而且还有辩论的形式参与其中,在教师及聋生的共同努力下,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但为了不伤害到提出聋生的积极性,我又说的一句话,那么这样的结论在什么情况下能成立呢?就这样我让他们回到家可请教一下家长等人,在第二天的討论中,我们都得到的意外的收获,他们不但说出结论在什么情况下成立,各自的语言组织程度都不象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聋生说出来的。在疑问中我们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语言的组织及表达能力,更有价值的是让聋生在有逻辑的数学知识中找到成功感对数学兴趣感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六、营造机会,促进聋生主动交流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认为,数学交流对数学本身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想法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促进聋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充分的交流,并给予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提高聋生的交流兴趣与能力。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时候,笔者是这样创设教学过程的提问。

1.比与商、分数有什么联系?(师生双向交流)

2.在除法和分数中,我们分别学习了什么性质?请叙述出来。(师生双向交流)

3.你认为在比中有类似的性质吗?你能用恰当的语言叙述出来?(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并和部分聋生进行交流),就在此过程中,充分提升了聋生交流能力。

总之,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件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教师除了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于专业知识,让数学的语言在课堂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那一面。每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因必有果的。每当新的知识产生时就应该让聋生用完整、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思维的反映过程,讲清前因后果,因此语言说理性、严密性、规范性、程序性的表达训练,本身就是发展聋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语言表达的一种好办法。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第2篇

充分利用课文教学提高聋生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聋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作 者:常春云 作者单位:唐山市盲聋哑学校,河北・唐山,063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3)分类号:G76关键词:作文 课文教学 现状 对策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第3篇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数学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语言与一般语言相比的特点表现在:数学语言既具有抽象性、简约性、精确性。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重要材料和结果,而且还是进行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工具。

聋生在没有初步掌握并形成语言前,其很难形成抽象的思维。其思维一直处于具体形象以及直觉动作思维的阶段,想要进入到逻辑思维中去,存在很大的难度。由于没有语言方面的帮助,在思维的过程中,聋生事物分析全面性和条理性非常差;综合的过程中也有明显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推理时会经常把事物本身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混淆在一起,在比较的过程中很难确定事物之间的可比因素,过度的重视事物本身的数量,而没有对其质量足够的重视。这也导致了判断的时候没有必要的相关根据。聋生本身的生理缺陷,便给其语言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导致了其认知比较的特殊,所以,应该采取科学和正确的途径,让聋生从认识和语言方面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

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作为语言的一种,数学已经不再仅仅是进行自然科学描述的语言工具,也是管理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门类语言描述的工具,若是可以掌握好数学语言能力表达,能够说其掌握了进行科学描述以及生产实践活动中问题解决的相关工具,也就是数学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生理缺陷导致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很低的聋生而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与训练其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聋生若能准确灵活地掌握了数学语言能力的表达,对其发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聋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1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引导聋生学习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体会数学语言确、简约、形式化。

对于抽象思维而言,概念是其细胞,一般情况下,概念往往是通过固定的用词字来进行固定和标志的。必须从学生思维发展出发,在学生能够理解字词的情况下,逐步的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上,将事物本质特征抽象出来,并进一步的形成概念。对数学逻辑而言,数学概念是其起点,也是聋生更好的认知的重要基础,是聋生学习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

聋生在掌握概念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概念的“扩大与缩小”易混。如把“平行四边形”当作”正方形”,即为概念的缩小;把“有理数”当作”实数”,即为概念的扩大。概念总是用词来标志和固定的,如果没有词,概念就不能存在,也就不能巩固下来。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聋生尚未掌握相应的词语,而缺乏对内涵的深刻揭示,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词句的丰富,他们对概念的掌握会逐渐精确化。

例如,在讲解极限的感念引入时,用了割圆术这个例子,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方田章圆田术中创造了割圆术计算圆周率π的方法。“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几句话明确地表明了刘徽的这一思想方法。上课时让聋生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看图形的初步感受,讨论说出它们的特征?有什么规律?说明什么道理?全体聋生人人通过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都能得到“说”的机会,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长此以往的训练,聋生一定能大胆、主动积极地参加到“说”的教学活动中去,就能为聋生数学语言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聋生清楚了概念的深刻含义后还要能口说或手语背诵数学重要的概念、定理及公式等,如数列和函数的极限定义、导数的定义,不定积分的定义,定积分的定义等,引导聋生学习数学语言的表达叙述方式。

2.2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引导聋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体会数学语言的精确、简约、形式化。

通过一对一的作业面批和课堂上让学生到黑板板书修正聋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把错误的写法和正确的写法放在一起,让聋生通过比对,写出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培养他们正确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3在教学内容的总结中,训练聋生会用精确,简练的数学语言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体会数学语言的精确、简约、形式化。

归纳总结是是概念、法则、公式等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常人的抽象概括经历了动作水平的概括、形象水平的概括和抽象水平的概括三个阶段,聋生也是如此。观察表明,聋生在前两个阶段的困难较小,而第三阶段的困难较大。因为其语言发展迟缓,两种信号系统发展不同步,第一信号系统快于后面的信号系统。把所学内容能进行归纳总结,高度概括使聋生能比较容易掌握所学内容。例如,在讲授《高等数学》的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中的多元函数微分法的几何应用举例中的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的教学内容时,与聋生共同归纳总结书上的内容:情形1若曲面方程为F(x,y,z)=0(隐式方程),则以M(x0,y0,z0)=0为切点的切平面方程为

情形2若曲面方程为z=f(x,y)(显式方程),则以M(x0,y0,z0)=0为切点的切平面方程为

法线方程为

注意:这里fx(x0,y0),fy(x0,y0,z0),fz(x0,y0,z0)分别是对x,y,z的偏导数在点(x0,y0)的值。

注意:根据不同的方程形式用不同的公式。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数学语言具有精确、简约、形式化等特点,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及自然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要注意“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对于生理缺陷导致语言理解表达障碍的聋生而言,在数学教学中更应加强对聋生数学语言的教学,训练聋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其文化素质。

摘要:在数学思想表达中,数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专门语言,其特点明显。做好数学教学对于聋生数学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作用重大。

关键词:数学语言的表达,聋生,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苏]卡尔梅科娃.学生智力发展诊断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英]帕梅拉·科贝克.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父母和教师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

[4]鲍建生.数学语言的教学[J].数学通报,1992(10):封2-2.

[5]钱珮玲,邵光华.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章建跃.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4.

[7]李士锜.PME: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5-198.

[8]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张宁生.聋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华夏出版社.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文本 课堂教学 口语 朗读 语文实践 语言思维 文字能力

【中图分类号】G762

《二十世纪中国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宣言》中指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各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并逐步建立起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紧跟时代,成为课改先锋。聋校的语文教学是对丧失汉语言的聋幼儿实施生成听说语言的启蒙教育,是对没有听说语言基础的聋学生,生成汉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教育。因此,聋校的语文教学肩负着遵循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轨迹,尽力帮助他们学会语言文字的责无旁贷而艰巨的使命。

一、文本是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依据

文本即语文教材。教材是给聋学生读的,是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在规定的学时内应该完成的法定语文教学任务,教材又是聋学生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的范本。因此,遵遁教材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原则,正确把准文本内容,贴近聋学生生活、思想实际,深度和广度适合大多数聋学生的承受力程度,就显得特别重要。生活性、实用性强,短小规范而内容易懂的文本,有助于聋学生学习、记忆,成为读写的借鉴。随着聋学生生活、思想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发展,知识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地把教材内容的延伸和生活、思想的延伸结合起来。

解读文本是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第一步,朗读文本是生成聋学生有声语言、发展语言思维的重要一步,记忆文本语言文字和篇章,是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经之路,决定性的一步,应用文本语言文字和篇章与生活相结合,是生成和发展聋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渠道,运用文本语言文字和篇章,是向阅读、写作发展,拓展聋学生读、写能力的必备的基础条件。

以文本为依据,我们应该既“重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我们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思维训练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教材中读写训练因素,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挖掘教材中人文精神因素,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以文本为依据,精心设计以“语文知识与技能”为核心的,体现“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统一的合理的教学流程,以教师为主导,聋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方式,帮助聋学生形成有声语言思维,生成语言文字能力。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保证

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是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以读为本,淡化分析,强化体验,重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创设语境,设计让学生乐意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2、语言学习环境的布置熏陶,加大书面语言的刺激密度。利用黑板报,教室的每一件实物,围绕每日一主题的典型句子的反复训练,二年级以上,每日古诗诵读促进学生语言的原始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学词。

3、坚持在生活情景中教学语言。及时抓住时机,把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人,事,物以及学生自主表达的话题作为教学内容,加强语文,语训教学的整合,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4、多读多背,通过读书,获取新的语言信息,然后加以领悟,储存进脑海,等到需要交际时,就从自己的记忆仓库中提取,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加强背诵与默写,通过背诵和默写已学过的句子、课文,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强化词汇、句子语言的积累。在朗读中培养情感,在背诵中积累语言,在交际中习得语言。

5、以口语为主导,加强词、句、段训练。聋学生在反复练习、记忆过程中积累词语,注重组词成句的训练。词语教学要求会听,说,会认字形,会读,会写,理解词义;先学名词,用动宾词组学动词,用数量词和名词搭配学数量词,用偏正词组学常用形容词。把词语的增加与运用句式,发展句子数量统一起来,生成、发展语言。聋生有了句子能力,才称得上开始具有沟通交往能力。

朗读有利于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和理解,对生成聋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极为有利,对发展有声语言思维,从而克服书面表达中的语法错误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在聋学生生成语言文字能力之时,必须强化朗读指导和训练。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出语法停顿,读出逻辑停顿。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切记不要点读,要按照语法规律停顿。

如:罗 乐 在 教 室 里 扫 地。(×)

罗 乐 在 教 室 里 扫 地。 (√)

6、多说多写,迁移运用。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复述、仿写、改写、续写把所学语言经常得到运用,说与写相结合,培养学生说写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的能力。

7、文本(书面语)是聋生学习知识语言的重要依据,不排除辅助聋生理解学习语言的手指语,手势语,体态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学语言要遵循汉语的基本语法,帮助聋生建立语言思维,掌握汉语有声语言体系。手势语尽量要保持与汉语语法基本一致。

三、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聋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課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学过的知识统一整合,将积累的语言加以运用,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有助于他们形成有声语言思维,增强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直观教学;观察;演示;准确表达

应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而应用直观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听障学校数学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如聋校六年级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节时,仅靠教师讲解,而不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学(教)具,所以说他们的面、棱、顶点;长、宽、高的特点(或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学具),以及展开长方体的表面,说说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长方形面的长、宽和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让学生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大多数学生能模仿例题正确解答。但是,如果要学生“给一个打破前面一块玻璃的长1.5米,宽0.8,米,高1米的长方体鱼缸,配一块玻璃,应配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时,大多数学生就会觉得有困难,不知要配的那块玻璃,长、宽是多少,也不知怎么计算它的面积。

因为听障学生语文水平低,收到其语言水平的限制,因而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的落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所以他们还不能掌握充分的数学语言,并借助它进行抽象思维,进行空间想象。因此,笔者认为听障学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应当直观入手,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听障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同时教师及时引导,通过让学生意会,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数学的概念,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掌握数学计算的法则,定律等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九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导入新课时,他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操作,①要求把四个苹果平均分在两个盘子里;②要求把两个苹果平均分在两个盘子里;③要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在两个盘子里。第一、第二次操作学生没有困难,第三次操作学生觉得非常为难,纷纷摇头表示不能再分了;这时候教师拿出一半小刀,边拿边问学生可不可以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这时学生纷纷做出了把苹果一切为二的动作,这时老师把苹果平均的切成两份,分在两个盘子里,又问学生:这怎么用数来表示它?学生都说不会用数来表示。这时教师及时提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分数”。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利用教具,成功地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通过直观性的动手操作锻炼听障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让学生通过教具发现数学规律,把教具演示的结果当作观察思考的依据。而且实践操作过程本身就具有思考的成分,因此教师在让学生操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的“退位减法”,让学生用学具操作时,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操作,而不能用一种标准形式约束学生思维。如:学生操作“十六减9”中的16—9,学生用小棒操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是把一捆小棒拆开,从中拿掉9根,把剩下的1根和原来的6根合并起来是7根,过程是:16—9=7;有的学生是先拿掉6根,再把一捆拆开拿掉3根(想减去9根还应拿掉3根),一共也拿掉9根。过程是:16—9=7。

笔者认为,上述两种操作过程不同,思维方法不同,但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都值得肯定。

心理学告诉我们:具体形象思维是制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他们的彼此联系来进行思维形式。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具操作,让学生的手、眼、脑密切沟通,在操作中通过思考如何摆放、如何拆分、如何移动、如何剪拼、如何折迭……获得形象和表象,并推动他们进行思维,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

例如,在教学全日制聋校数学教材第六次“倍的概念”时,设计三个层次的操作,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倍的概念”。

(1)师摆学具,揭示“倍”的概念。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 ||

让学生知道第一行摆了两个小棒,第二行摆了三个2根小棒,我们就说,第二行摆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三倍。

(2)操作学具,运用“倍”的概念。

A、第一行摆:△ △ △ △

要使第二行的△是第一行的2倍(让学生操作)。

第二行摆:多少个?

B、让学生摆出12个□。要求学生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倍数。

三、通过直观的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耳聋学生由于先天听力缺陷,导致他们的视觉相对比正常儿童要敏锐,在教学中我主要要分发挥他们的这一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形结合,是图形和数字,即具体和抽象相互呈现,相互说明,有利于耳聋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全日中聋校数学教材第七册P102*求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时,可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动态的表象。

6 4 6 4

|—— |— |—— |— ︳

6+4+6+4=20(厘米)

这样学生借助周长的概念,通过对周长图式的移动,并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得到了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计算中比较,在比较重得到对算理的加深理解,领悟到长方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是2个长加2个宽的和。所以,在聋校的教学中,把数和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对培养和发展聋童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准确的运用演示表达概念和防止学生误解

许多数学概念都很抽象,仅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有效地借助直观演示,准确地表达概念,使学生准确地理解。

例如,我在某个聋校观摩公开课时,听过这样一节课,内容是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十二册p31页容积的计算,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容积的概念,并知道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只管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准备一大一小两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木匣子,大的木匣子正好可以容下小的木匣子。教学时,教师先举例揭示容积的概念,再让学生观察大木匣子(打开一面),让学生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脑想一想,体会一下什么是容积,再在里面放满米,放进小木匣子(小木匣子不能打开),让学生看一看,容纳米,小木匣子的空间就是长方体的容积。

接着讲解容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大木匣的计算方法,再量一量,算一算大木匣的体积;接着让学生观察(大木匣中放了小木匣)木匣,要求算大木匣的容积,学生通过观察,就会知道这里小木匣的体积就是大木匣的容积。这时,再让学生看教具说说容积的计算方法,量一量,算一算大木匣的容积(量时,先把小木匣放在大木匣里面让学生量出长、宽,让学生明白没有小木匣时从里面两处物体的长,宽,高,再量出小木匣的高)。从而让学生明白物体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只是计算体积是从物体外面量长、宽、高;而计算容积是从里面量的。

这样学生对容积的概念就比较清楚了,同事还通过用眼观察、动手度量、用脑思考自己知道了为什么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相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加强聋生数学语言教学充分发展聋生思维能力论文 第6篇

《聋校教育学》明确指出:形成和发展聋生的语言是聋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矫正他们心理缺陷的重要途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是他们回归社会的必备条件。[1]然而,当今聋校的语言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有些学生读了五、六年级,甚至读完初中,还不能顺畅地表达思想、与人交流。说话、写话时,词序颠三倒四、句子成分残缺、条理不清、表意不明等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聋校教育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口语为主,培养正确的语言表达思维

聋校师生的语言形式主要有口语、手语和书面语三种,其中口语和书面语是主流社会使用的汉语的两种表现形式。手语直观形象,聋人之间喜欢用它进行交流。但是,手语词汇贫乏,没有固定、清晰的语法,表达方式比较有限。教学实践也表明,聋生按手语思维写下来的句子,成分残缺、词性误用、语法错误、表意不明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地阻碍了聋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客观上,聋生要融入主流社会,必须掌握主流社会的共同语——汉语。在汉语的两种形式中,口语是聋童顺利学好书面语的基础。《全日制聋校课程计划》明确指出:聋校的教学语言应以口语为主,凭借课文,使用手指语、手势语、板书等多种语言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它阐明了口语在各种教学语言中的主导地位,手语只作为一种学习语言的工具和手段。因此,聋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口语教学为主。

以口语教学为主,是要求教师在凭借其它教学语言的同时,课堂上必须由始至终地运用声音洪亮、口形清晰、语速适中、难易适当的有声语言,面向学生表达教学思想、开展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聆听语音、辨看口形,辅看手语、体态语等形式,理解接受老师的口语信息;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聋童开口朗读、背诵课文,并用口语思考、回答问题,进行思维和表达思想。对聋童来说,口语不但是有声的口头语言,更是一种发音动作,目的是借助它来进行思维。也就是说,口语教学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它能够启发聋童开口说话的意识,最终的目的是培养聋童的语言意识和语言思维,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创设情景,激发语言表达的兴趣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语言、动作、实物、图片、电视、电脑、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新的语言情景,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入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拓宽视野,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培养技能。一定的情景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泉,和谐民主的气氛则是学生大胆进行语言表达的前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教学合一”的原则,认为:“是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做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2]情景教学法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它能够让学生在创设生活情景中感受与体验生活,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与运用语言,培养语感,诱发语言表达的兴趣。(一)在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能够以鲜明可感的教学形象,为缺乏生活经验与表象积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聋生降低了理解语意的难度,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深刻地体验作者的感情。(二)情景教学符合聋生的好奇、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在依照课文内容的情景表演中,学生常化为文中的人物,兴致勃勃地模仿他们的言行、动作,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因此,对于聋生来说,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景,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的心里,从而进行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在教《繁星》这篇课文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将“繁星”变成一个有灵性的、会说话的、能与学生交流的对象。让学生和“繁星”做朋友,让他们共同活动,一起玩耍,互相倾听心声……这样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上课,而是一次愉快、轻松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引发语言表达的欲望。(三)情景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景中,利用一定的语言提示,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自主、活泼地开展语言交际,直接训练他们应对生活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由“创设情景”到“自由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接收理解——内化语言——外化表达”的过程[3]。而要学生敢于自由表达,乐于自由表达,善于自由表达,教师在创设情景后的教学,还应该注意气氛的和谐性,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敢于并乐于把自己在课堂上看到的和体验到的,用语言自由地表达出来。总的来说,情境教学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饶有情趣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聋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重视读背,在读中理解、感悟和积累语言表达的材料

在聋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理缺陷,使得老师不相信他们,过分照顾他们。一节课中,只见老师不停地又说又写、又比又画,手舞足蹈,深怕学生不理解,忙得不可开交。在这种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中,学生是难以掌握“活”的语言的。聋生由于失听,利用视觉获得信息的能力要比健全学生强,而且他们的发音器官还是正常的,所以聋生的朗读训练是有其心理、生理学基础的。聋生在朗读时,一面看语言文字,一面读出来,并伴有丰富的表情、动作或手语,完全能表达出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发展聋生语言的有效方法。如在教聋教版语文第十六册第一课《桂林山水》时,首先是初读感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接着熟读理解。教师让学生在练习流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逐句逐段地熟读,细读、细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借助一定的情景,在老师的启发和点拨下,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就能逐渐理解句意和文意。最后细读感悟、积累运用。在学生理解课文后,让他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桂林山水如画般的美景,充分地感悟语言材料,感受与体验桂林山水的美。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美丽河山的感情,并积累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到桂林,并练习运用学过的语言材料描述自己在想象中所看到的桂林。学生通过初读感知到熟读理解,再到细读感悟和积累,这样,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及表达方式也会被消化、吸收,增加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去,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就能挥洒自如地表情达意了。

聋生学习语言虽然很困难,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思维习惯,在教学中创设直观形象的情景,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聋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注释:

[1]王效贤,王明泽.聋校教育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邓治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小学语文教学,2000.

[3]龙文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读本[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王效贤,王明泽.聋校教育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2]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3]龙文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读本[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浅谈中学聋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第7篇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 聋生

一、进行猜想思维能力训练

以某些已知的事物和一定的经验为依据,对数学问题做出推测性的判断,就是猜想。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没有定理之前” 的猜想,并引导学生思考定理、公式或例题所省略的探索过程,要求学生遇到问题时应当先“猜”后“证”,提倡猜想和推测,鼓励创造性思维。一些教学工具如几何画板、TI计算器等,可用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及猜想。如我在进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节的教学时,对于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设计引入,引导学生猜想,并最后证明自己的猜想。

二、进行类比思维能力训练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

利用类比往往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类比是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可以进行类比思维训练的内容有很多。如类比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方法研究幂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类比整数的因数分解研究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研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类比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研究分式的概念、性质、运算;类比合并同类项法则研究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研究扇形面积公式;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

三、进行归纳思维能力训练

聋校中学数学教材中可进行归纳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也有不少。初中代数有关运算法则的引出几乎全部是使用一般归纳法。从主观上看,初中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教学这些法则时不可能给出严格的逻辑证明。从客观上看,这正是训练学生归纳思维能力的好时机。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有理数运算的交換率、结合率、分配率,添括号去括号的法则,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的有关法则,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引出。另外,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用归纳法进行探索发现;对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是从个别具体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出发的,使用的也是归纳法。

四、进行化归转化能力训练

化归是把数学中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获得原问题答案的一种方法。

如,在处理梯形问题时,我们常把梯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来研究。在聋校中学数学教材中可进行化归转化训练的内容几乎无处不在。例如,在运算中,减法向加法转化,除法向乘法转化;解方程中,高次方程向低次方程转化,多元方程向一元方程转化,无理方程向有理方程转化;在对几何图形性质、面积、体积的研究过程中,复杂图形向简单图形、基本图形转化。

五、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新课改着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如,在讲到统计初步时,布置学生列表统计每月用水情况和每月用电情况,或每天的日常开支等,要求学生绘制直方图;从用水、用电统计数据入手,谈谈有关节约用水、用电的必要性;从日常生活开支的统计,谈现代人的消费情况等。

六、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随着教材的改革,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能力训练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如,平面几何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例5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而习题中就有“在室外找一个中间有障碍物的地方,用例5的方法,测量障碍物两边某两个点的距离”。又如,平面几何的《解直角三角形》一节后有进行测量的实习作业,可布置学生做“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作业。在几何部分教材中要求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积的探究,制作长方体纸盒,并在剪开纸片前先作美术设计”。在学完“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让学生“设计一些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图形”,有条件的同学可用几何画板来设计图形。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这些能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既提高动手能力,又提高思维能力。

总之,在进行各种能力训练时,首先要给出用某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仿照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从练习中提炼出思维方法,明确运用这种方法的要点,最后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从而形成某种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效率。学生即使毕业后走进社会,已经忘了学习的知识,但也不会丢了这些思维能力。

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关于如何培养聋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相信各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有一些体会。今天和大家谈的是在看了一些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粗浅体会。我相信,我们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吕世虎,石永生.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友涵,李拉.聋校数学课程与教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周志英.聋生数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

[4]任章辉.数学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

[5]郑毓信,肖柏荣,熊萍.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初恋未满_抒情作文600字下一篇:佳句名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