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报告公司范文

2024-06-02

自查报告公司范文(精选9篇)

自查报告公司 第1篇

我司于20xx年11月20日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司20xx年1月至10月的账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工作,现将清查的具体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由于时间仓促,汇报的内容难免有些问题或有所遗漏。如有不妥,请领导理解和指正。

纳税人名称:xx有限公司

纳税人识别号:xxx

经济类型:有限责任

经法代表:xxx

检查时限:20xx年1月1日—20xx年10月31日

一、公司基本情况

我司系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xxx千万元,主营机械零部件、非标设备、五金工具、量具刃具等加工、制造与销售。所生产的产品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及民品领域。

20xx年1月———10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xx万元,上缴增值税xxx万元。

二、发票使用情况:通过对本司20xx年1月—10月的账务自查,本期间共开具发票xx份,按发票要求领购、保管、填开取得等方面认真仔细地进行了发票使用情况的自查,没有发现低于发票或延期开发票的情况,也没有故意少开发票脱逃税款的情况。

三、通过自查,发现了以下的问题:

1、企业税负问题。由于近一年以来受整个市场的经济环境恶劣的影响,特别是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随着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加大,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小作坊式的厂家不断的出现,而我司对技术和质量各方面的要求一贯以来一直保持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同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情况下势必要求我司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售价,而我们只能一方面保持质量上的要求,另一方面靠提高销售数量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致使企业的税负率偏低。

2、企业库存量问题。从1月初存货金额由xxxx万元到xxxx万元。到10月末为止,企业现有库存产品约xxxx千万件。总体产品库存比年初增加了约xxx万件。企业自去年至今年以来,一方面一些现有的客户做大量的备货,另一方面一直积极地为开发新的大客户做好备货准备,但是由于今年经济危机的出现,原来预定货的公司也受到冲击,不能按原定出货,致使我司出现严重库存积压。

3、企业应付账款问题。由于销售回款的不够及时,另一方面积压的产品占用了一部分资金,导致现有的资金周转不畅,不能够及时支付一些供货商的货款。

四、鉴于上述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也始终困扰着我司的领导。我司领导一直以来也为这些问题寻找出路。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1、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技术,降低产品成本。只有保证好质量才能在市场中长期稳定地占有一席之地。

2、加大销售力度。近期公司委派销售人员积极地开拓江浙及临海一带的市场,这些区域的需求量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一旦跻身于这些市场内,企业的产品的销量定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加强货款回收力度,加快资金周转。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司将会不断的发展扩大,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为国家的税收尽一些微薄之力。

自查报告公司 第2篇

一、收购发票管理情况

我公司严格按照《XX省国家税务局收购发票管理办法》管理好收购发票,做到凡是发生收购业务的均开具收购发票,没有用自制收购凭证代替。对收购发票仅限于本公司自己填开使用,没有转借、转让、买卖、dai开等情况。

二、销售农产品零税负的情况

我公司销售农产品出现零税负情况,主要是我公司销售农产品的附加值一般都较低,而在销售农产品过程中需要消耗电、包装物等,这些都是17%的抵扣税款,形成了低征高扣现象,以致出现销售农产品零税负情况。

三、需要整改情况

浅析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 第3篇

一、江西省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提供分部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分业务和分地区的信息, 在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项目说明中分行业、分产品和分地区对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说明,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附表的形式披露分部报告。本文主要以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项目说明为分析对象。为全面考察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情况, 笔者以江西省16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为例, 逐一分析其分部报告披露项目。

(一) 业务与地区分部披露

公司是一个由多个分部组成的完整经济实体, 通常来说, 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法评价公司对各个独立分部的依赖程度, 而多种经营公司各个分部在成长性、盈利能力和风险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此, 需要用分部信息来判断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及各分部的风险。有些风险如币值的波动、通货膨胀或政局不稳定可能是与个别分部相关的, 而公司的财务报告可能不会披露这些风险。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的第四条规定, 企业披露分部信息, 应当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考察样本 (表1) , 发现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披露不规范, 将各分部信息综合在一起, 无法揭示不同行业或地区的风险和报酬, 使信息使用者无法深入分析经营得失原因所在, 增加了投资风险。

在这些以附表形式披露的分部报告中, 披露质量各异:12家公司披露了业务分部, 占75%;11家公司对地区分部进行了披露, 占68.75%;江西长运仅披露了业务分部, 另4家上市公司对业务与地区分部均没有披露, 占25%。

此外, 上市公司分部报告中存在着重复披露现象, 如鑫新股份的主营业务按分行业和分产品进行了披露, 均列示了客车和线材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 但其数据完全一致。通常行业依据其产品特性而确定, 所以产品一旦确定, 则其所属行业也就确定, 这两者本身就是重合的, 鑫新股份按行业和产品披露, 造成信息的重复和冗余。

(二) 主次报告形式的披露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的第十三条规定, 企业应当区分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经整理, 样本中4家上市公司明确披露了主要报告形式, 长力股份和安源股份同时披露了主要报告和次要报告形式, 其它8家上市公司虽然披露了分部报告, 但没有区分主要和次要报告, 需要使用者自己判断, 笔者整理如下 (表2) 。上市公司若主动按主次要报告形式披露分部报告, 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 但其任意操纵披露内容, 以便尽可能反映其经营业绩好的一面, 而掩盖其经营业绩差的部分, 混淆了使用者视觉。

(三) 地区分部标准的确定

关于地区分部, 一般应当建立在以一定时期内具有同种特征的行为的基础之上, 其划分有两种基础, 以企业资产的所在地 (生产经营区域) 为基础, 或以客户所在地 (销售市场区域) 为基础, 有时也可能根据这两者共同确定。如表3所示, 昌九生化和凤凰光学明确披露了地区分部标准, 其中4家上市公司没有披露分部报告, 而江西长运没有披露地区分部, 笔者根据数据分析其余9家隐含说明了是以客户所在地进行披露。

至于是以企业资产的所在地还是以客户所在地来划分地区分部, 笔者倾向于按销售市场区域为基础来进行划分, 因为在“以销定产”的经济时代, 销售市场的开拓及占有率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公司着手在潜在市场区域建立生产经营场地, 以节省高额的运输成本和管理费用。

(四) 分部报告项目的列示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的第十四条规定,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利润、分部资产总额和分部负债总额等。经整理 (表4) , 12家上市公司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分部利润进行了披露, 但披露内容不完整;5家上市公司对分部资产和负债进行了披露;江西长运和联创光电披露了资本性支出;对折旧和摊销、资产减值准备有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披露, 分别是联创光电、江西长运、凤凰光学。可见, 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遵守准则要求, 而且这些数据的披露, 只是笼统的概括, 没有清楚地表达出详细内容, 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存在问题。

可能是大部分企业由于担心其竞争地位受到损害而不愿过多披露有关分部经营的情况。分部报告的披露可能将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方向、竞争实力等暴露给现存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等, 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完善分部报告披露的建议

多元化集团经营公司大量涌现, 分部报告具体会计准则的实施与推广势在必行。

(一) 合理划分分部标准

尽管按不同标准划分都能提供有用的分部信息, 但由于按业务和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因而业务和地区的分部信息最受财务报告用户关注。虽然多数企业是按业务划分分部的, 但为使这类企业的地区分部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 可要求它们在披露业务分部信息的基础上, 进一步披露业务分部内部的地区分部信息。结合我国国情: (1) 东西部发展极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投资机会和经营风险存在很大差异。 (2) 虽然我国跨国集团型的上市公司不多, 但不少上市公司的生产地在国内, 销售地却在国外, 销售地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外汇制度等都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因此, 当一个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主要受销售地的影响时, 应要求企业提供按销售地为标准划分的地区分部的信息。

在确定对外报告的重要分部时, 企业管理当局需对判断标准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业务分部的判断应以产业的性质、技术与劳动的密集程度、销售市场与获利能力、资本需求量与投资风险等为标准;对地区分部的判断应以区域的经济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法律因素与人员素质、汇率、利率及通货膨胀率、外汇管制与其他管制等为标准。除规定以上定性标准外, 还应将重要程度规定为定量标准。

(二) 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导向

所谓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只有当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时, 才值得提供。分部信息披露成本包括搜集、处理、提供信息的成本和由于提供分部信息而造成的竞争劣势。企业披露分部信息的成本很大, 特别是当分部信息的披露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竞争实力时。因此, 上市公司对分部信息披露的动机严重不足, 认为分部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的竞争劣势, 增大了企业有效信息成本。当然, 由于上市公司都同样要求披露分部信息, 其竞争劣势成本则可相互抵消, 我们不能因此而取消分部信息的披露, 毕竟, 分部信息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球公认。

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 为保护信息披露方的利益, 各国会计准则对分部信息的披露都设立了保护性条款, 如英国《分部报告》中规定:“根据董事会意见, 如果这些信息的披露将会对公司的利益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那么这些信息可不必披露, 但这些信息没有披露的事实必须予以声明。”这种做法有利于分部准则的实施。因此, 我国也可借鉴国际惯例制定一些特殊条款以保护企业对分部信息的披露, 增加“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免于披露分部信息的条款”等。另外, 对分部信息披露除规定一些强制性指标外, 还可以规定少数几个弹性指标, 由企业自主选择是否披露。当然, 自愿披露不能滥用, 否则会造成消极的后果。

(三) 健全分部信息披露项目

分部信息所披露的内容既不能过少, 也不能过多。如果披露的指标过少, 则披露不充分, 不利于信息使用者获取相关决策的重要信息;如果披露过多的分部信息, 则不能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信息超载并不能使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 反而可能使投资者过度关注某些次要的细节信息, 而忽略了与决策相关的重要信息导致决策失误。这样, 使得分部报告信息供给双方的成本增大, 应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因此, 明确并完善分部信息的披露内容非常重要。另外, 还应该设立一些鼓励性条款, 鼓励企业自愿披露有关信息, 如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分部的研究开发经费、新开办分部的开办费;分部雇员人数等;有关利润预测信息。企业之间为获得稀缺的风险资金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自愿向资本市场披露有关信息, 上市公司只有主动披露有关财务预测信息, 充分展示公司未来的发展, 才有可能吸引资金。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自查报告公司 第4篇

这场针对拟上市企业声势浩大的财务自查风暴仍在继续,证监会要求相关企业在3月31日全部完成自查,稍后将进入长达两个月的复核抽检阶段。

金元证券的一位投行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宏观形势的变化,企业业绩下滑得厉害,而创业板上市条件比较严格,将会成为终止审查的重灾区。

截至2月8日,主板和创业板两个市场已经有34家企业从拟上市企业队伍中撤离,其中创业板公司有25家。

投行自我施压

券商们本希望IPO开闸,能够打破低迷的股市环境下业绩急剧下滑的窘境,没想到券商投行又被念了一次“紧箍咒”:对自己所报企业进行一番财务自查后,才能上市。春节前后,投行人士脸上都深深刻着一个字:累。

王斌告诉记者:“由于IPO财务自查,今年春节前后都在忙碌,好在我们的工作快结束了。”

1月8日,证监会召开“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开始了史上最大的IPO财务自查行动。在会上,证监会要求全部首发在审企业,包括拟在3月31日前申报的企业,要与申请材料一起提交自查报告;已经过会的企业需要尽快提交自查报告,之后方可拿到批文,并且要求保荐机构必须在3月31日之前提交自查报告。

上述金元证券投行经理告诉记者,此次自查要求比较严格,所有的财务数据都要重新梳理一遍,基本上就和上会的流程一样,甚至更加仔细。“譬如销售客户的调查,过去IPO上报披露前五大客户就行,这次很多投行自查都会调查到前十,我们甚至还会调查前二十的客户。”

“证监会虽然没有明确标准,但是为了防止企业造假,我们不得不谨慎。”他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声音说中介机构会帮着造假,这个事情不能说没有,但是随着监管机构的查处越来越严格,没有多少投行敢这样干。

“没有这单业务,再做其他业务也可以,但如果被查,对于中介的惩罚非常重,得不偿失。”他说。

王斌也对记者表示:“此次自查的严格程度非同一般,我们现在出差用的发票、车票、住宿票都要留档,以证明到现场进行过自查。”

他还介绍说,此次自查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看上市前的许诺有没有兑现,例如在拟上市企业报告里通常会有盈利预测,考察有没有实现;第二个是财务指标自查,相当于质量审核。近年来财务造假的企业越来越多,上市前收入猛增,企业利润连年高度增长,上市后则业绩大幅度下滑,已经成为部分企业上市前后的真实写照,因此证监会非常重视这一块。

复核需两个月

自查后,证监会还要进行两道工序:复核抽检,这需要花费两个月时间,也就是说6月份前IPO很难开闸。

记者了解到,为了此次行动,证监会从全国抽调队伍,组织15个小组奔赴全国进行督查,有消息称,证监会为此将耗费3000万元巨资。

王斌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大部分券商都基本上完成了实地调研,还剩后续和企业沟通的步骤,自查结果上交证监会后,只需等待证监会审核部门对每家在审企业的自查报告进行全面复核。预审员要根据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反馈及回复),对照自查报告来复核,如果发现问题还要开多次协调会来沟通。

对于此次自查,金元证券投行经理告诉记者,虽然加大了投行的工作量,但是能让更多优质的企业上市,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他们持支持态度。

鼓励企业撤单

王斌告诉记者,此次证监会自查意图在于“挤水分,说真话。”他们自查后一个工作就是如何劝退出现问题的企业。

“出现问题的企业,如果能够自己提出撤单,还能很快再次上市,但如果被证监会提出终止申请就不妙了。”王斌说。

问题企业中,有一部分属于强周期性行业。上市申报材料时,在行业高点,但现在业绩滑落得厉害,譬如光伏、出口贸易型企业。

金元证券投行经理告诉记者,根据上市标准,创业板上市必须连续三年增长,这样一来很多公司都不符合上市条件。他说:“由于主板企业没有业绩连续增长的要求,因此如果是主板企业,只要盈利下滑幅度和同行业一致,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但他同时强调,要正确对待这种下滑,不能一律认为他们造假,有很多企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业绩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如果程度过大的话,肯定是有问题了。

证监会此次行动目的性非常强。创业板发行部主任冯鹤年曾表示,创业板企业,如果2012年业绩下滑,则已经不满足发行条件,要及时撤回申请,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等时间。

“按照我们的估算,目前有800多家拟上市企业,下半年才开闸,不可能全部上市,只能保证一部分,盈利下滑,规模太小的都会被PASS掉,此次自查有可能会挤掉1/3的水分。”王斌说。

截至2月8日,今年以来创业板拟上市企业中,已经有11家撤单,14家中止审查;主板市场中,6家公司已经退出IPO申请,3家中止审查,合计34家公司从872家拟上市队伍退出。

不过,他也告诉记者,由于企业准备了很久,大多不情愿自己撤单,中介机构也只能如实反映,尽量配合。

公司自查报告 第5篇

为认真做好保密工作,我公司高度重视,切实把保密教育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在平时的学习例会上,多次强调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组织涉密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并根据《保密工作》杂志刊登的典型泄密案例和保密工作部门提供的宣传教育材料,对公司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进行保密警示教育。及时传达,组织学习,领会省、市保密工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加强办公室档案管理、文书收发等工作的保密教育。按照要求组织涉密人员签订了《保密目标责任书》、《涉密人员承诺书》,督促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保密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涉密人员对文件收发、登记、传递、归档、销毁等环节的职能,使保密工作真正做到行有规章、做有依据、查有准则,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落实各项措施 ,确保机密安全

1、严格文件资料管理。办公室是文件资料的处理、储存场所,为确保文件不随意外流,我公司由行政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统一负责公司纸制文件和电子文档的管理。各部室和基层单位也设立专人,具体做好文件资料的收发、整理、归档、销毁等。对涉密的文件资料,只准在机关办公室由具体办理人员阅处,未经主要领导批准,不得带出机关;做好电子文档的输入、存档、发送、印制、备份等,确保电子文档安全。同时加大对档案室的日常管理,非工作人员一般不准进入档案室,防止机密外泄。

2、严格计算机管理。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公司对涉密计算机进行加密,实行物理隔离,严禁上网,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并指定专人负责加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的管理工作,全年未发生计算机泄密事件。公司对上网计算机进行登记造册,在管理上做到心中有数,并安装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定期进行清理,删除与工作无关的信息和软件,防止信息流失或遭受外界恶意攻击。

3、严格会议管理。对于公司党委、行政各类会议,尤其是对涉及人事、财务商议等涉密的会议,严格落实保密措施,遵守保密纪律。对于各类会议,一般指定有关人员参加,并指定专人作会议记录。会议讨论的内容,未作出决定待定的、需要保密或一段时间内保密的,不得随意扩散传播。

4、严格公章管理。公司指定专人负责公司各类印章的保管和使用工作,所有需加盖公司印章、公章的文件材料,严格按照制度填写印章使用登记表,通过审核,经得经办部门负责人、主管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加盖;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加盖公司印章。

20xx年我公司的保密工作制度严格,措施到位,管理规范,全年未发生违规、泄密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1、保密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需要不断加大。近年来开展保密工作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干部职工保密教育,提高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十分重要,我公司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保密意识,提高做好保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公司保密工作得到规范,消除可能发生失、泄密事件的隐患,以确保公司和社会安全。

2.加强保密工作的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公司开展的保密工作专题培训相对较少,涉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加强保密工作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保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实际要求。

公司自查报告 第6篇

一、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1、上半年,我公司共受理业务655宗,测绘面积313223.4平方米,测绘收入497284万元。

2、根据《河南省测绘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测绘资质年度注册工作的通知》,我们克服困难,积极筹备,于20xx年5月29日顺利完成测绘资质年度注册工作。

3、我公司严格按照《房产测量规范》,做好我市房屋登记及预售许可证发放前的测绘、预测会工作。房产测绘工作实现测绘业务与测绘管理分离,测绘成果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

4、房产测绘政策性强,时效性强,特别是在当今建筑形式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测绘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我公司坚持抓“学习型团队”活动。认真学习《测绘法》和《房地产测量规范》等,用先进理论武装公司人员头脑,用先进技术提高测绘成果质量,上半年科室组织的业务考试中合格率达到了100%,同时公司还坚持每周一次例会,组织公司人员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5、配合局办公室安排抽调我公司人员参加查出违法建筑执法、拆迁、网格化管理等工作。

6、每月按时向绩效考核办公室报送工作报表。

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1、学习方面,我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全局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夏季酷暑,员工白天头顶烈日外出作业,还要挤出闲暇时间苦读业务考试资料,积极备战房屋登记官考试。不仅仅是业务学习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公司员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平时工作忙,同志们就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加班练习新的登记系统和绘图软件,上新系统一周内,我公司员工全部熟练掌握新系统的操作程序。

2、纪律方面,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平时业务量大,如果有一个人请假,就会严重影响业务进度,甚至影响整个登记程序的进行,我公司全体员工,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请假,有的员工笑着说:“请假也是打电话催图纸,还不如在单位上班呢”。

3、工作作风方面,我公司坚持贯彻“技术求新,测绘求精,服务周到,与时俱进”的质量方针,坚持“公正、诚信、专业、快捷”的服务理念,始终把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即使在连续加班的情况下公司员工也能以良好的工作状态,饱满的工作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4、在上报信息和卫生方面,我公司做的还不够好,每天业务量大,来往办事群众比较多,往往上午开门十分钟不到,地上烟头就扔很多,有的办事群众还把没用的复印件随处乱扔,但是顾客是上帝,我们又不能强硬的去阻止。我们只有每天下班的时候认真仔细的打扫卫生,这个办法目前还没有太大的效果,这点我们做的不好,我公司以后应该继续努力。

三、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努力方向

1、登封房地产市场日新月异,测绘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我公司应加强房产测绘的动态培训,使公司员工及时掌握国家房产测绘的新动向,了解熟悉各省、市出台的新的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从而更严谨的出具测绘结果。

2、定期组织仪器培训,使员工可以熟练的操作测绘仪器,同时能把仪器操作运动到实际工作当中,使测绘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提高外业测量的工作效率。

物业公司自查报告 第7篇

市房管中心物业科:

根据房管中心物业科对物业公司各(物业公司自查报告)项工作的指导精神,以及对服务等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针对各项具体工作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20**年即将进入二季度,在过去的时间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房管中心物业科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业主至上,和谐共赢”的服务宗旨,以业主需求为已任,安全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物业服务标准。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论是小区安全防范、园容园貌还是公共设施的维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全体员工呈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由于房管中心各级领导监督到位,纠正及时,加上公司全体员工的尽心尽责及广大业主的积极配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各项工作都呈现良好的局面,具体表现在:

一、投诉(需求)受理及业主满意度情况:20**年1月份至3月31日,共受理投诉(需求)电话及来访件,其中需求咨询类件,投诉类件,售后保修、维修类4105件;

已完成件,未完成件(主要为售后漏雨维修待验证的方面或业主不在本地,不急于维修的),综合完成率%。在业主满意度调查方面,我公司采取的是客服部随机抽取业主的方式每季度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每月进行现场采访的形式了解业主的相关意见及建议。通过客服部的综合调查,一季度业主对我公司的综合满意度在95分以上。

二、收费情况:按照xx工作方针目标及总预算,应收物业服务费和清理三项资金等收费任务,按照物业公司清收计划安排顺利开展。

三、入伙情况:截止3月31日共交房户,其中a座户、b座户、c座户、大厦户,入住率,目前装修户数户。

四、培训情况:截止3月31日。

共组织培训次,培训总人数人,人均培训小时。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公司企业文化及规章制度、服务礼仪、岗位工作技能、相关法律知识、案例分析,培训的方式主要有授课、现场体验、讨论及团队外出拓展训练等。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团队亲和力,转变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技能。

五、内部管理方面:我们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并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管理能力,不仅在公司内部范围内选拔优秀的管理和业务骨干,还从社会上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和各类工作人员,形成了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员工队伍。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调整,是公司现有的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区容和环境卫生(1)楼梯清扫不到位,经与责任人联系并强调责任人之责任,有所改观。

(2)有个别业主从自家窗口或在楼梯口往外扔垃圾,造成极坏的影响,我物业已找有此不文明行为的居民谈话,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3)牛皮癣多处可见,屡禁不止,已多次派人清除。

(4)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5)物业定期组织人员对单元门门顶进行卫生大清扫。

(6)健全小区的配套,极大的方便了小区业主的生活。

七、绿化养护(1)对一期绿化带做了一次彻底整治,拔除了个别居民种植的蔬菜、没收居民系在两树之间(2)对小区内的各种名贵花草树木全面进行了春季养护工作。

(3)检查小区公共绿化用水阀,发现有漏水现象,物业已及时维修处理。

八、公共秩序维护(1)配备专业保安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和疏导、保持道路畅通。

(3)对商铺移动广告牌指定摆放位置,即不妨碍整体区容区貌,也不影响商家生意。

九、消防管理(1)已派物管人员对消防系统进行日常巡查,杜绝个别小区业主打开消防水龙头洗衣用水等现象。

(2)对各楼道堆放的杂物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3)消防器材无缺损,失效。

十、车辆管理(1)加强各个路口的监督管理,禁止大型车辆通行进入小区,以免压坏路面及窖井盖等。

(2)保安巡逻整治车辆排放整齐有序,道路畅通无堵。

自查报告公司 第8篇

《报告》首先对未来全球乳制品消费量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 受到亚非拉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等因素的影响, 未来10年, 全球乳制品消费量将不断增长, 包括牛奶、奶酪和黄油在内的全球乳制品消费量预计将增长36%。《报告》还指出, 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全球人口结构的改变, 全球的乳品行业也正在发生变化。其中, 过去主要专注国内市场的乳品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以寻找新的奶源和拓展新的业务;而成熟市场中的乳品企业在满足发展中国家对乳制品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 也正在寻找新的方法以应对中国国内乳制品需求量下降的挑战。总体来说, 只要乳品企业能够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就能在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的全球乳业市场中抓住机遇。

变化中的全球乳品格局

《报告》显示, 未来几年, 更多消费者出于健康、便利和营养等因素考虑会在日常饮食中加入更多乳制品, 这将对国内和国际乳制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并让乳品行业全球化进一步加速。在2013~2016年间, 全球白奶消费量预计将以年均1.8%的速度从约2120亿升增至约2230亿升, 超过2010~2013年间1.2%的复合年增长率。然而, 印度、中国、中东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本地企业不一定能完全满足预计的乳制品需求增量, 原因在于这些市场的乳制品生产量增速较缓。此外, 近10年内, 传统原奶出口国的供应量也难以跟上这些市场需求量的增长, 导致潜在的供需缺口。因此, 随着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健康、营养和便利乳制品的需求, 各公司需要不断加强产品创新, 以应对未来原奶短缺、价格上涨的问题。乳制品需求的大幅增长有利于加快乳品行业全球化的进程, 对于乳品企业来说, 为了确保原奶供应的可持续性和利润的稳定性, 合作和整合将变得更为重要。

《报告》还对奶粉加工设备市场的投资情况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 随着乳品企业产能的扩大, 2014~2020年间, 奶粉加工设备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5%, 市场总规模将从目前的5.51亿欧元增长至7.4亿欧元。全球奶粉加工设备投资总额情况预测, 如图1所示。

未来10年乳品市场供需情况

《报告》也对过去及未来乳品市场的供需情况进行了总结和预测。《报告》指出, 2011~2013年间, 全球牛奶供应略高于需求。预计从2018年开始, 全球牛奶需求将逐渐超过供应, 其根据是亚洲和非洲地区的牛奶产量容易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而这些地区对乳制品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基于中国国内市场对乳制品需求量的大幅增长, 以及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信任, 预计2014~2024年间中国市场将成为促进全球 (除欧盟国家间的贸易外) 液态奶及奶粉业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未来10年中国占全球牛奶进口市场的份额将翻番。随着中国政府不断鼓励消费者购买国产乳制品, 国产牛奶将会在未来几年受到更多关注, 这将对当前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牛奶出口国带来一定影响。另外, 预计未来10年, 非洲市场的牛奶供需量也会有所增长。

《报告》还对乳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及出口情况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 近年来很多因素导致进口地区的牛奶价格大幅上涨。2000~2011年间, 牛奶生产成本几乎增加至原来的3倍, 而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也推动了价格的上涨。2013年, 欧盟牛奶价格从每100公斤约35欧元增长至近40欧元, 与此同时, 新西兰的牛奶价格也增长了近10欧元。相比之下, 2013年美国的牛奶价格相对稳定, 从每100公斤约35欧元略微上浮至36欧元。目前看来, 2014年年初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 原奶价格都在下降, 但这并不是一种长期趋势。未来10年, 全球乳品市场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增长, 而供应量却增长乏力, 因此牛奶价格整体将处于上涨趋势。基于价格上涨趋势, 牛奶出口国或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但在成熟市场的牛奶消费量方面, 《报告》给出了整体趋势下滑的判断。《报告》指出, 2013年美国牛奶销量跌至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 而过去30年来, 美国牛奶总消费量减少了一半。因为现在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国成年人喝牛奶, 繁忙的工作生活正逐渐改变其日常消费模式。2013~2016年间, 美国液态乳制品 (LDP) 消费量预计将减少0.8%, 而白奶需求量将下降0.9%。在澳大利亚, 尽管经济不断发展, 人口不断增长, 但其液态乳制品消费量仅出现小幅上升, 到2016年的3年内其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仅为1.7%。

现在, 消费者越来越偏爱既方便又营养的休闲食品, 鉴于此, 《报告》建议乳品企业可将酸奶定位为方便饮用、能补充营养的产品, 以满足消费者在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方面的健康需求。另外, 《报告》还建议应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很多发达国家的乳制品消费量小幅下降, 但由于乳品企业抓住了消费者对其它液态乳制品 (如风味奶、酸奶饮品、牛奶/果汁混合型饮料及谷物产品等) 需求这一机遇, 乳制品总体消费仍将保持高位。因此, 随着零售商逐渐将白奶视为低附加值商品, 乳品企业应寻找新的增值方式, 如采用细分包装以及强化功能性和营养等。

乳品进口国推动需求增长

根据《报告》的预测, 未来10年, 牛奶进口国将成为推动乳制品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亚洲、非洲和南美市场对牛奶富含营养非常认可, 这将有助于推动当地牛奶消费量的增长。然而, 能否提供足够的牛奶供应来满足需求将是这些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一些国家正在努力提高国内牛奶产量, 以减少对进口乳品的依赖。

针对常温奶, 《报告》指出, 2013~2016年间, 整个亚太地区常温奶消费量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1%。为确保面向中国等市场的乳制品供应, 在对乳制品需求量较大的国家中, 越来越多的乳品企业开始倾向于与传统牛奶生产国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例如, 2014年4月, 澳大利亚乳业集团PDG (Pactum Dairy Group) 与中国光明乳业签署了战略供应协议。根据这份协议, PDG集团将斥资4500万美元在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谢伯顿的工厂投建全新的超高温无菌 (UHT) 乳品饮料设备, 用于生产针对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高附加值乳品饮料。

在其他液态乳制品方面, 《报告》指出, 未来10年原奶进口国需求将不断扩大, 而原奶出口国的供给有限, 为了应对乳制品需求量不断增长的现状, 乳品企业可以将牛奶与坚果蛋白质和果汁等其他成分融合在一起提高饮料的牛奶含量。据预测, 未来3年牛奶进口国的其他液态乳制品消费量有望出现大幅增长。依据成熟市场的发展趋势, 这些国家对酸奶和风味奶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另据《报告》的预测, 2013~2016年间, 亚太地区的冷藏酸奶消费量将增长7.6%, 而常温酸奶的消费量将增长26%。其中南亚市场上仅销售冷藏酸奶, 其消费量将大幅增长41.3%。在风味奶方面, 非洲的预期增幅最高, 总体将达7.1%, 但在北非地区, 其增幅将达12.4%。此外, 亚太和拉美地区的风味奶消费量增幅分别为4.1%和4.5%。对于乳制品出口国来说, 想要在发展中的市场取得成功, 必须意识到提供增值产品的重要性。例如, 在爱尔兰, 84%的乳制品用于出口, 现在该国已越来越注重提高所出口乳制品的附加值, 如生产营养型乳制品、在日常食品中添加牛奶成分、涉足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以及开展奶粉配料 (如强化奶粉和奶酪) 交易等。

《报告》针对中国及美国的乳品市场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

中国:保障原奶供给, 推动可持续增长

针对中国乳品行业的发展情况, 《报告》特别指出, 从长期来看,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 都将使牛奶消费量大幅增加, 这为国内外乳品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 作为全球最大的奶粉进口国, 中国的乳业发展深受国际原奶供应的影响, 如何保障原奶供给并持续拓展消费市场将是中国乳品企业面临的双重问题。

1保障原奶供给

在对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拥有13.5亿人口的中国也面临着如何缩小乳制品供需缺口的难题。为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正在国内外积极寻求稳定的奶源供应。

目前, 中国政府鼓励建设规模化牧场。这一举措已经逐步提高了中国的牛奶自给能力。据统计, 2013年中国的牛奶自给率达到86%。中国奶牛养殖正在从家族式、后院饲养式转变为引进专业管理技术的大规模养殖模式, 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了中国牛奶的品质和可用性。中国政府鼓励中国乳品企业通过收购和合作进行扩张, 以获得如法国和新西兰等成熟乳业市场的专业技术、经验和产品。同时中国还积极同乳业发达国家学习、合作, 目前已经与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国家签订了奶业备忘录, 还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了奶业对话机制。乳品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在国外布局奶源基地或者与出口国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确保未来的奶源供应。

2014年上半年, 由于温度适宜、饲料充足以及大型牧场针对改善生产方式的投资初见成效, 中国的牛奶产量有所增加, 部分缓解了此前一直存在的原奶供应短缺问题。与此同时, 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国内市场对乳制品的需求也相应减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奶供应紧张的局面。尽管牛奶供需情况出现了短期波动, 但长期来看, 中国仍将面临原奶供应短缺的问题。

据食品饮料咨询公司Zenith International的分析数据显示, 2014~2018年间, 中国的牛奶和奶粉进口量将大幅增长, 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5%;2019~2024年间, 年增长率将放缓至低于10%。同时, 10年后中国在全球牛奶进口量中所占份额将翻番, 即从2013年的6%增加至2024年的约12%。

2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2014年, 随着中国市场的原奶供应呈现上升态势, 各个乳品企业一方面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高端产品, 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加强基础型产品的挖掘, 利用各种方法促进整个乳品市场的可持续增长。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逐渐升级, 他们愿意花更多钱购买高端乳制品, 包括常温有机奶、高端风味奶和常温酸奶等其他液态乳制品。高端产品品类增长势头强劲, 但大众化产品也不容忽视。中国现在年人均奶类消费为33公斤左右, 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2, 市场潜力为奶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推进新兴乳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在产品创新、消费升级的同时, 还要不断深化渠道下沉, 加强培养消费者饮奶习惯。

在乳品质量安全可信赖的前提下, 高端产品更多的是考验乳品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大众化产品则要依赖企业更深、更广的销售服务网络。在未来10年, 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的和谐发展将继续推动中国乳制品消费稳健增长, 而以个人装出售的常温奶将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导产品。在中国出售的所有常温奶产品中, 个人装常温奶所占的比例达到80%, 而且其销售量占到同类产品总销量的93%。

中国正在积极应对国内市场对乳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通过与出口国供应商进行合作, 确保未来的奶源供应。此外, 随着消费者喜爱的牛奶口味不断变化、低线市场的深化拓展, 也将为国内外乳品企业带来机遇。

美国:抓住国内外市场机遇

在全球范围内, 美国是继新西兰之后的第二大牛奶生产国。2013年, 美国牛奶总产量达到9140万公吨, 比2012年提高1.8%。《报告》也对美国市场给予了特别关注。

《报告》指出, 2013年美国的乳制品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61亿美元。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原因导致欧洲乳制品出口量下降, 而新西兰乳制品出口商也因为气候干旱而导致牛奶产量骤减, 进而影响了出口, 但更重要的是, 美国乳制品的竞争力已有所提升, 而且全球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量也有所增长。因此, 得益于新兴市场 (如墨西哥和中国) 的推动以及美国与这些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 美国乳品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但与乳制品出口的大好形势截然不同, 由于消费者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其他创新产品的出现, 美国国内传统的白奶消费量 (包括直饮、添加到谷物中以及烹调等方式食用) 一直呈下降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美国国内的白奶消费量一直以每年1%~2%的幅度下降。

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越来越少的人在家吃早餐;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以外的场合饮用牛奶。目前, 有多达4200万美国人根本不吃早餐。取而代之的是, “在途吃早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而且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青睐各种替代饮料和非白奶产品。尤为值得注意的是, 与前几代人相比, 当代年轻人的牛奶消费量更少, 但对其他乳制品 (如风味奶、奶油等) 的消费量却一直在增加。

为了应对这样的趋势, 乳品企业开始更加注重创新和开发液态乳制品, 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偏好。尽管他们对饮用白奶的热情不如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高, 但他们更乐于接受新产品。举个典型的例子, “牛奶+果汁”或“牛奶+谷物”等组合型产品近年来在美国市场越来越走俏, 主要是由于其在年轻人当中颇有人气。此外, 酸奶和冰沙也越来越得到美国年轻人的喜爱。

毫无疑问,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下降, 美国乳制品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 随着新营养学观点的提出、产品类型的创新以及牛奶饮用场合的增多, 美国乳品市场依然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作为乳制品出口国, 美国乳品市场在继2013年的辉煌之后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同时也将充分利用新兴市场蕴含的机遇。

自查报告公司 第9篇

就在一个月前,在深圳地铁口随处可见互联网配资平台摆摊“揽生意”,如今都已不见踪迹。“之前是可以做到5倍甚至更高杠杆,现在只能做到3倍,而且仅限小额,不能超过10万元。”一家深圳互联网配资平台金融聚投的配资经理无奈地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公司主要资金来自银行和信托公司,最近杠杆政策不断调整导致资金紧缺。

近日,齐鲁证券下发的《关于全面自查、自纠参与场外配资提供服务或便利等相关问题的通知》显示,要求各个部门全面自查自纠,从5月25日起,将一律停止向场外配资提供数据端口服务。市场一度“谣传”25日起,券商将对配资客户账户强制平仓,虽然事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但是个别券商还是当天暂停新开账户,股票配资行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投资者报》记者从配资公司了解到,目前民间配资公司对于新的配资申请不予受理,但是维持已有的客户业务。

一位股民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在P2P公司进行的配资业务通知说可以继续做配资,只不过还是过去的杠杆和资金,不能新增资金。

已有券商暂停场外配资

此次监管层着手要求券商对于场外配资进行调查,源于股市上涨太快,风险泡沫越吹越大。为了呵护市场健康发展,监管层遂要求券商开展自查行动。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5月2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部分券商参加会议,要求他们对场外配资业务进行严格的自查、自纠要求,主要包括与恒生电子签订协议,利用HOMS系统为客户间配资提供服务或便利、利用第三方系统通过接口接入实现客户间配资,以及以其他方式为客户间配资提供服务或便利等违法、违规行为。

恒生HOMS系统是一套标准化的、客观中立的投资工具,基于目前绝大部分公募基金使用的恒生O32投资交易管理系统而来。具体操作上也很简单,券商只要核实账户和资金不属于配资性质,就会让其接入端口连接,反之券商会拒绝给配资提供端口接入。

“当前,场外配资的模式正变得五花八门,大量配资资金出现在市场上,会使得市场乱象丛生,资金风险陡然激增,给市场带来较高风险。”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去杠杆化”监管已经升级加码。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接近2万亿元,场外的配资规模则达到1万亿元,两者相加占到3万亿元,已经达到券商总净资本的4倍。3万亿元资金入市,监管层对风险把控更加关注。

一位某证券工作人员向《投资者报》表示,其所在券商早就不做场外配资了,大型券商基本上已合规,但是不排除一些小券商还在做,毕竟是券商自查,监管部门并未直接介入。

“不过最近的确盯得紧,多数券商会有所忌惮。”他说,早在4月底开始,已有多家券商对两融保证金比例进行上调,以此防范风险。

民间配资平台杠杆下调

相对于券商50万元的融资门槛,互联网配资平台的几千元几乎可算“零门槛”。券商两融受限,降低杠杆操作后,互联网配资平台提供的5到8倍杠杆更是让投资“小散们”趋之若鹜。

监管层对券商配资情况给予严格警示,甚至提出自查自纠要求,但并未对互联网配资平台有过明确表态。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虽然很容易清查个人账户是否与HOMS系统连接,却非常难查出信托账户是否与HOMS系统连接,这让民间配资平台依旧有施展空间。

长期关注P2P等民间配资的合拍在线总经理朱岩钧表示,监管层的模糊态度让民间配资仍有空间可为。但受大环境影响,整个民间配资业务也进入降杠杆阶段。

事实上,除了券商机构被禁止代销伞形信托产品外,作为资金提供方的银行同样趋紧。早在4月,招商银行总行资管部不再授理1∶2.5杠杆业务,杠杆比例最高1∶2,随后光大银行也宣布伞形信托最高杠杆降为1∶2。多家银行采取“降杠杆”、“升门槛”、调高配资对应的警戒线和平仓线来严格风控。

金融聚投上述配资经理表示,公司合作的兴业银行和厦门信托近期纷纷下调杠杆,对于新客户只能提供3倍杠杆,从风控角度考虑,配资额度也不能太高。记者了解到,更有谨慎的平台,现在只提供1∶1杠杆资金,规模不能超过100万元。

一家上线不到六个月的互联网配资平台累计贷出5.96亿元资金,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平台资金主要由信托公司资金、自有资金和投资者理财资金三部分构成,现在只能做到4倍杠杆,而且配资金额同样不能超过100万元,大额配资暂停。

“暂停大额配资一方面原因是监管收紧,更主要的是目前没有钱了。这段时间贷出去这么多钱,我们是没想到的。”该负责人表示。

参与配资的投资者赚了多少钱或许无从考证,但是配资平台的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的。记者了解到,配资月利率普遍在1.2%~1.9%之间。以投资10万元、月利率1.6%为例,投资者选择4倍杠杆,资金使用一个月账户管理费为6400元。而去年开始上线配资业务的中大型平台平均送出实体操盘资金超过20亿元,其收益可见一斑。记者发现,嗅觉灵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股市掘金之后,开始转战暂无监管的期货配资。

对于杠杆资金收紧回撤,宋清辉表示,对市场短期会有波动影响,长期来看则是为股市“慢牛”夯实基础。

上一篇:我仍旧怀念北京心情随笔下一篇:2018年县城关镇计生服务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