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2024-07-18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精选12篇)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1篇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焉”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

【高考语文】兼词

1.【高考语文】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高考语文】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高考语文】代词

1.【高考语文】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高考语文】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高考语文】语气词

1.【高考语文】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高考语文】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高考语文】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3篇

我们对216份试卷中的所有文言知识性题汇总,用其题干中的关键词命名,将它们分为五大类:词语题、翻译题、标断题、句式题、组合题,在每类后标注其出现的次数。

(一)“词语”题(共 376 次)

本题分为“明确”型和“模糊”型两类,分类标准是从题干中是否可以明确看出考查的是哪类词或词语的哪一方面。

1.“明确”型(共 32 次)

古今异义词10次,代词7次,读音、称谓各考3次,虚词2次,语气词、词义变化、时间名词、偏义复词、关联词语、词类活用、通假字各考1次。

2.“模糊”型(共 344 次)

(1)解释题(共208次):“解释不正确”为175次,“解释正确”为18次,“解释加点词”只涉及上海卷共12次,“比较判断”为3次。

(2)“意义用法”题(共136次):“意义用法相同”型85次,“意义用法不同”型44次,“比较判断”型3次,“选词填入”4次。

(二)句式题(共 13 次)

“明确”型,省略句,9次;宾语前置句,1次;“模糊”型,3次。

(三)翻译题(共 198 次)

1.“译句”型(共 170 次):“原文译句”,共 167 次;“提供译句”, 3 次。

2.“选译句”型(共28次):“句意正确”型,16次;“句意不正确”型,8次;“√”型2次;“划去”型1次;“五选二”型1次。

(四)标断题(共 45 次)

1. 标点题(共 6 次):“句加”型,即给文言句子加标点,4 次;“补改”型,即填补改正标点,2 次。

2. 断句题(共 39 次):“原文断句”, 10 次;“提供断句”, 22 次;“选择断句”, 7 次。

(五) 组合题(共 26 次)

标点 + 翻译,2次;标点 + 解词,2次;翻译 + 解词,2次;读音 + 解词,4次;断句 + 翻译,16次。

二、题型规律

文言知识题在历年高考文言试题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也有自身特点,我们以文言题型分类及其变化为依据,从文言知识题题干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如下的规律。

(一)从静态的方面看

重点与全面。216份试卷出现文言知识题,共分五种类型,其中各类题型所占比重各不相同,词语题的出现率超过了所有其他题型的总和,翻译题也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词语题中实词题是主体,是每年必有的,也是每套题必有的,对实词读音的考查仅在1994年以前出现过几次,此后全部都是对实词语境义的考查。翻译题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上,有时是主观翻译,有时是客观选择,而前者占绝对优势。因此,我们既要了解各种题型,又要掌握常考的重点题型。

单一与综合。有些题型是单一的,仅考查文言知识的某一方面;有些题型是综合的,是对多方面文言知识的考查。相对而言,词语题和句式题是单一型的,是专门对词语、句式的考查。而标点、断句、翻译这些题是综合型的,会涉及实词词义(包括特殊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虚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文意理解等内容。单就词语题和句式题而言也有单一型和综合型之分,如“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这一考题就是专门考查词类活用现象的,而不涉及其他考点。而“加点词解释不正确”题的几个选项可能会涉及实词的几种文言现象。

题干与内容。题干相同,而考查的内容多样化,题干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而考查的内容是多样的:有考实词的,有考虚词的,还有考古文化常识的等等。题干多样化,而考查的内容相同。有些文言内容以各种各样的题干去考查,如考查省略句式知识的内容,曾出现多种提问法:(1)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或正确的)一项是。(2) 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3) 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二)从动态方面看

题型总是在动态变化着的,有些考题仅出现过一次,有些只是在2004年后才出现的,有些是在1978-2011年之间多次出现的,这正体现了高考“稳中求变”的原则。所谓“稳定”,即指考点内容或者出题形式的稳定性,所谓“变化”,即指设题形式以及考查内容的变化。

有些考题稳定,是因某些文言知识点始终在高考题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了高考的必考点,比如实词含义、虚词用法和句式等内容。

有些考题发生变化,一是设题形式的变化,组合题中自2006年以来新增加了“断句 + 翻译”,而其他四种组合题只出现在1995年之前。“五选二”型题即多选题也变成了“单选题”,翻译题由“选译句”型为主发展为“笔译”型占绝对优势,直接单独考查关联词语、语气词等的考题变为间接综合考查。二是考查内容的变化,考查词语读音的题1994年以后再没有出现过,标点题1989年之后也没有出现过。偏义复词和文化知识在2004年以后也没有单独考查过。断句题是从2004年以后才出现的。自2004年以来,有些省份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内容作为重点,明确去考查。

疏理知识点 突破高考文言文复习 第4篇

《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渐趋明确具体,更加便于操作实践。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命题者严格地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选文设题,题型基本稳定,涉及到的一些知识点大都可以在中学课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内容。“语文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意首尾完整,具有较强的阅读因素;文笔流畅多彩,绝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试题考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鉴于这个说明,纵观这十多年的文言短文,几乎无一例外均先自于史传散文。之所以都先史传散文,是因为这类文体一般语言相对规范,内容深浅适中,文笔较为流畅,且故事性强,能吸引人,有一定的可读性,最能体现上述标准。由于思想性的要求,历史人物一般先取正面的人物,如清官、廉吏、直臣、孝子,而不选反面人物,如贪官、污吏、逆臣、逆子,这样有利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为此,我们认为,有的放矢,抓住知识点,有效地进行落实,整理,迁移,活化,是提高复习效率,全面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一、以纲据本,落实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语段,虽然取材于课外,但考查能力所必需的知识点全部在课内。复习时必须依据“两纲”(《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紧扣课本,逐一落实知识点。一些有代表性的课文,涵盖文言文知识点的范围相当广,复习时,抓住一篇,以一当十,总结规律,学习方法。例如复习《鸿门宴》,可落实以下知识点:(一)文言实词:军、去、内、如、信、意、举、胜、置、谢等的意义和用法;(二)文言虚词:为、之、则、耳、以、于;(三)词类活用: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名词用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名词作状语(“吾得兄事之”);(四)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状语后置(“复得见将军与此”),省略句(“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竖子不足与谋”),固定格式(“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对于这些知识点,不仅要弄清在本课中的意义,而且要联系其它课文,适当延伸拓展,以便加深印象。

二、总结规律,整理知识点

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总结文言知识的规律,把开锁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顺利进入知识的殿堂。如宾语前置的规总结律:(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前置,如“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3)用“之”“是”帮助,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何功之有哉”,“唯利是图”,“唯马首是瞻”。(4)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如“君何以知燕王”。不论哪种情况,翻译时都要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再如文言文翻译,可帮助学生总结出“对”“换”“调”“留”“增”“删”的六字翻译法;利用对照文章确定难解词的词性和词义的方法。文言文中的好多现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知识点便得到了强化和巩固。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和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后,为了使零散的,杂乱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形成网络,教师可依据教材和借助其它资料,帮助学生整理:(一)按照朝代顺序列出《我国古代作家作品简表》;(二)分文体列出《古代文学文体作品简表》;(三)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列出《18个文言虚词用法简表》;(四)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四类,归纳出《常见文言实词简表》;(五)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等,归纳出《文言特殊句式简表》;(六)根据教材,整理出《文言常规固定格式简表》。

通过以上归纳整理,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再配以相应的练习题,学生就可以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强化训练,迁移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是在理解和分析上衡量学生文言文程度的高下,也就是考查学生能否把知识进行恰当迁移,强化训练时知识迁移最有效的方法。训练不是把学生置于题海之中,而是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的练习。(一)研究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准确把握其题型和难度,然后精选接近或与高考难度相当的文言阅读题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题能力。(二)分层编排练习。用客观性小题练基础,如文言文实词、虚词;用主观性题目练综合,如笔译、填空等;用较难题目练深度,如对整段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三)练习和讲评相结合,先练后评,评价时多以肯定和鼓励为主,避免练习时错误多而使学生有畏惧感。并适当点拨和引导。在学生练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练的情况,又可重点辅导,以取得第一手材料。在讲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揭示本质,总结方法和规律,以便学生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四)在每进行完一次摹拟训练和测试后,注意对文言知识的查漏补缺。

经过这样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的训练,学生对各知识点就能融会贯通,从而转变为能力。

四、整体阅读,活化知识点

阅读文言文,不仅仅是对字词句的基本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进而评价其观点和态度。这也是高考文言文试题较高一级的能力要求,更是语文素质的体现。为此,就要结合整篇文章,使文言文的一些知识点活化为学生把握文章要义的能力,使各种不同的知识信息,迅速转化为对文章宏观把握的动力。在整体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文言文单项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去联想,体味重点句段,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和作者的态度,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及答题要点总结 第5篇

孙忠提

1、对原文框架结构要有一定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选择的是人物传记,这也正是语文课本和选修课本中的一个重点,因为语文课本的很多古文就是人物传记型的,如《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等,所以在高考中很有可能涉及的就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而人物传记类的文章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内容模式:人物的家庭情况,人物小时候有什么特点,人物在学问方面有哪些特点,几时进入仕途,在仕途上经过几次坎坷(在什么地方做官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政绩,又在哪些地方做官做过哪些事情有什么政绩,几经周折然后怎么样,最后在任怎样等)文章最后一般是人物的死(牺牲),人们(皇帝)对此有什么评价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

行文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各种手法,并由此反应作者对人物的认识和对人物的态度,也就是这篇文章(传记)的中心。

2、实词的考查:

(1)用所给的加点的词组词,最好组成跟原句词性相同的,然后放入原句分析句子是否通顺正确,如果正确,这是第一步,然后将整个句子放入原文,如果适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那说明这个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2)同时也可以联想该加点的词在那一课出现过,当时有什么用法和意义。(因为高考题虽然不出书上的原题,但是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据此我们在做题时可以联系课本的上的相关知识)。

(3)或者用语法分析。判断词性,在原文找提示点。

3、虚词的考查:

(1)先看位置,不同位置的虚词,承担的语法功能也是不一样的。(最直接的)(2)看前后所跟词的词性,虚词跟一些词有关系,而跟另外一些词却没有办法搭配。(最主要的)

(3)根据平时所学或联系平时的讲解分析所要考查的词的用法和意义。(最根本的)(4)运用语法——分析成分、词性和搭配等。

4、人物性格的考查:

(1)看清题目中关于人物个性的限定词,并对这个限定词的外延和内涵要有一定的理解。(2)根据限定词对下面所给的六个选项进行排除,注意考查的时间的限制、地点的限制、做事情的施动者等,即要找到人、事、时、地点、结果、影响、评价的对应关系。

5、关于内容的考查:

(1)看主题的正确与否——看作者的态度、看人们对他的评价、看他所做得事情。

(2)在一篇古文中要找准不同人、不同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结果、不同影响、不同评价之间的对应关系。

(3)看人物的描写方法及效果。

6、关于翻译:

(1)离不开语境,围绕语境寻找提示点和信息点。(2)寻找实词,虚词进行落实。

(3)联系古文常考查的句式(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以及一些固定句式。

(4)字字落实,每一个字组一个词,要保证词性相同,符合整个句子在成分上的要求,将所有能够组成词的词语联系起来,再联系句式进行必要的“删、补、留、掉、换”,使句子前后通顺,同时要顾及到整个句子的要求,并和课文内容相联系,最好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注意一些名词和代词可以不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第6篇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示例(高考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童子亦欲学之乎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遂言甫于朝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A项前一句出自“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意思是“这就是所说的八阵图,你也想学习吗”,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句中的“之”是代词,指代“八阵图”,与后一句中的“之”的用法不同。B项前一句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可以知道是“于是向朝廷推举申甫”,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句子中的“于”字的用法与后一句中的“于”字的用法一致,都是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向,对”。同理,可以推断出C项前一句中的“以”是介词,可译为“凭……的身份”,与后一句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D项前一句中的“其”为代词,可译为“他”,指代申甫,与后一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高考语文的实词的推断方法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信”是一个会意字,一个“人”一个“言”意为人言真实。此句中的“信”就解为“真实”。

3.启听淮北取籴dí

“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4.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5.若少屈,冀得一归觐。jìn

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6.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kuì

高考文言文实词的知识点 第7篇

①大,扩大:非问无以广?识(问)明道德之广?崇(屈)

②宽阔:安得广?厦千万间(茅)

识①知识:非问无以广识?(问)

②知道: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问)识记住:汝识?之乎(石)

达①通达:不达?于事(问)先达?德隆望尊(送)

②得志、显贵:名达于缙绅间(柳)

知①知道:圣人所不知?(问)荆人弗知?(察)

②了解:君何以知?燕王(廉)句读之不知?(师)

③通“智”:孰谓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失①失掉:失?时不雨(论)破家失?国之事(柳)

②过错:我岂有所失?哉(信)

军①军队:公子遂将晋鄙军?(信)都督诸路军?马(指)

②驻扎:沛公军?霸上(鸿)

击①敲打:为一击?缶(廉)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②攻打:为击?破沛公军(沛)诸侯共击?楚(屈)

内①里面,(与外相对):常在王卧内?(信)内?立法度(过)

②内心:内?怀犹豫之计(赤)内接纳:放入:距关勿内?诸侯(鸿)赵不内?(屈)内?所著披袄中(王)

如①到,去:至海陵,如?高沙(指)

②如同:固不如?也(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倍①加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

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谢①道歉:至鸿门,谢?曰(鸿)

②辞别:乃谢?客就车(信)

③拒绝:阿母谢?媒人(孔)

④告诉:多谢?后世人(孔)

⑤凋落:花之既谢?(芙)

意①心意,意图:吾意?决矣(赤)以此下心意?(孔)

②意料: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之也(指)

坐①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②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举①举起,抬起:举?手谓公子曰(信)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鸿)

②成功:莫令事不举?(孔)

③攻占:戍卒叫、函谷举?(阿)

④全:举?家庆贺(促)杀人如不能举?(鸿)

⑤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赤)举?以予人(六)

⑥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察)兴举?义兵(《自明本志令》)约以连兵大举?(指)胜胜利:胜?负之数(六)

胜①能承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五)

②尽:刑人如恐不胜?(鸿)何可胜?道也哉(游)

斗①酒器:亚父受玉斗(鸿)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可取:为国家选拔人才负责

1. 注重价值取向。

德才兼备, 高尚的思想情操不可或缺, 否则可能贻害无穷。高考文言文历来注意选文正确的思想导向, 负载优良的文化信息的传承;丰富学生情感, 内化学生健全人格, 引导他们求真求实、向善向美;体现“文道合一”, 其教育功能不容忽视。叙述类选文大多是积极而又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 其主人公为人或率直清廉, 或孝顺友悌;为官或善于政务, 或秉公办事;为将或深谙军事, 或战死疆场。如安徽卷重情重义、为人低调的万斯;福建卷刚正不阿、一身凛然正气的李维肃;全国卷Ⅱ卓有才能、威武不屈的熊鼎等。论说类选文或论道、或论政、或论学, 往往关注民生, 体现强烈的民本思想和人文情怀。如湖北卷反对厚葬、提倡亲民的上表;山东卷推崇施行仁爱、严肃法纪的对话;北京卷看人应多看优点、取其所长而不要盯着瑕疵的劝慰等。

2. 崇尚文化经典。

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 阅读、理解、继承、弘扬文化经典是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考文言文试题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 增加对文化经典的阅读, 注重挖掘古代典籍中所蕴涵的道德情操、思想方法、价值取向和能力素养, 增加了试题的文化含量, 增强了试题的可读色彩, 提升了试题的文化品位。不仅很好地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发展性, 可以较好地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层次;而且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的品格特征落到实处。如福建卷借助《论语》片段教导人们向善, 不回避错误, 知错能改;浙江卷借助《论语》和《韩非子》的两段文字, 告诉学生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道理。取材古代, 立意当下, 彰显优秀传统文化。

3. 强调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 从中吸取民族智慧”。要求学生在文本所提供的语言环境中, 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理解文章内容, 赏析文章章法技巧, 进而吸收文化精髓。十六套语文试卷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 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断句等, 考查方式多样, 检测了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等。除了常见的客观性选择题、主观性翻译题外, 主观性断句题、简答题、解词题等题型纷纷出现, 让考生自由袒露心声, 发表见解甚至是具有个性化的评价意见, 由狭隘走向开放。而湖南卷再一次详细标明选文版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 既是严谨治学的态度, 也是民主开放的精神。

二、可行:为引导中学教学负责

高考, 历来就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 尽管“考什么, 教什么”显得太功利而不那么靠谱, 但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却不容回避。今年文言文试题选文丰富, 考查形式多样, 展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极为广阔的空间, 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 选文丰富多彩, 避熟就生。

从取材的范围看, 选文涉及战国、西汉、唐、宋、元、明、清等诸多朝代的作品。既有正史, 也有先秦诸子散文、清代文人作品。从体裁看, 选文既有史传类人物传记, 也有野史类名人轶事;既有亭记, 也有碑传;既有奏表、序文, 也有论说类随想。从写作技法看, 占了较大比例的写人记事类文章, 故事情节相对集中;论说文观点明确, 议论说理实在。文言文阅读的选材, 已不再拘泥于传记, 出现了多体并存或多体交叉, 努力打通不同文本的脉络, 涵盖汉语言文学、文化与思想的诸多方面, 能够改变部分考生“考人物传记喜上眉梢, 考非史传愁眉苦脸”的现状, 具有较强的合理性。试卷避熟就生, 不仅不直接取材于教材 (包括读本) , 而且近几年选自正史的比重不断减少, 曾经风光无限的《史记》《汉书》今年也已经是“硕果”仅存 (湖北卷出自《汉书》) 。即使是论说类、笔记类文本, 其作者也不是特别知名的作家。阅读时的陌生感既是高考命题的原则, 更是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

2. 断句题体现综合, 渐受青睐。

断句, 古称句读, 是我国文言文教学极为传统而又有效的方法, 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对断句能力的考查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理性回归。因为只有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只有对文本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才能正确地断句;有了正确的断句, 也才能进行更深更高层次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评价。应该说, 断句题对于考查学生是否初步读懂“浅易文言文”, 具有较高的信度, 考查形式本身具有综合性, 难度也相对适中。今年已经有七套试卷考查断句。可以说, 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自在情理之中。以很有特色的江苏卷断句题为例, 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选文说的是史学家班固、欧阳修对贾谊之死因有着不同的看法, 班固认为贾谊尽管死得早, 但属自然死亡;欧阳修则认为贾谊是郁郁不得志而忧伤致死。围绕文本, 将断句与文意理解、解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既有对学生理解和应变能力的考查, 又有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同时也是对高中学生文化专题学习的检测与引导。

3. 鉴赏评价考查, 初显山水。

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现今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沉稳有余, 灵动不足, “使动”、“意动”、“倒装”等大量的语法知识充斥课堂, 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手捧古汉语字典在字字句句的落实中面目可憎, 不懂得如何阅读欣赏那一个个已经逝去但依旧鲜活的、血肉丰满的生命体, 不知道“将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阅读”、“不会阅读就无法解题”的基本理念。除了背书就是做题, 除了做题就是背书;相当部分老师讲起古汉语知识头头是道, 讲到选文的语言之美、文脉之致、意境之妙往往语焉不详, 善于讲题而不善于讲文, 更谈不上品文, 阅读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与训练中根本就得不到落实。这种种情形与前些年高考不检测鉴赏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以往考查鉴赏评价能力一般固定在“古诗词鉴赏”部分)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 福建卷、浙江卷等已经开始重视考查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尽管部分省市卷仍羞羞答答地标注为“理解与分析”) , 特别是浙江卷旗帜鲜明地要求学生从选材、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表现技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对文本进行“赏析”, 具有十分强烈的扭转重言轻文现状的作用。

三、科学:为确保考试效度负责

1. 考查应当全面。

从检测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角度看, 全面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很有必要。就题型而言, 湖南卷、浙江卷做了最好的尝试。湖南卷既借助选择题考查了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断句, 还有主观性的翻译甚至新颖别致的文意理解, 要求学生谈一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赞叹”的理由, 将信息筛选与综合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融为一体。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语句, 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 也有特殊句式、词类活用,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是综合体现的。最能综合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就是主观翻译题。今年高考, 除北京卷出人意料地没有设置翻译题外, 其他试卷都有6到10分的翻译题。不过, 辽宁卷的翻译题既无关实词的特殊用法, 也无特殊句式, 只是考纯粹的实词理解, 根本无法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全国卷Ⅰ翻译题分值10分, 但只涉及简单的省略主语, 而且第一句省略的主语“何灌”在“参考答案”中竟然都没有出现, 着实让人遗憾;湖南卷的第三句翻译尽管赋分不多, 只有2分, 但该句极短, 所涉及的实词极少, 没有什么信息含量, 谈不上良好的区分度, 可以说没有翻译的必要。

2. 考查应当准确。

准确, 是命题尤其是高考命题的第一要务, 是体现高考效度和信度的最基本的要求。白璧可以有微瑕, 但高考命题的白璧不应该也不允许有微瑕。今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 从准确的角度来看, 还是有败笔的。

(1) 参考答案有误。四川卷第一句翻译是:“一日, 携褚币诣富家易谷种, 值大雪, 立门下, 人弗之顾。”答案是:“一天, (吕徽之) 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 正遇大雪, 站在门口, (那家) 人不理睬他。”“褚币”怎么就成了“纸币”呢?“褚”是不是“纸”?褚, 在《辞海》《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诸工具书中均没有“纸”的理解, 甚至也没有与“纸”相关的义项。褚, 从字形看, 与“衣”有关;商务印书馆《辞源》中有一义项“也指绵衣”, 并举例:“上褚五十衣, 中褚三十衣, 下褚二十衣, 遗王。” (《汉书·南粤王赵佗传》) , 该例在其他权威工具书解释“褚”时也有。———褚, 衣也。币, 从巾, 本义是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后泛指财物, 如“以珠玉为上币, 以黄金为中币, 以刀布为下币。” (《管子·国蓄》) “易”, 交换。再从上下文的联系看, “家仙居万山中”、“耕渔以自给”而且是“惟草屋一间, 家徒壁立”的隐士吕徽之携带的“纸币”从何而来?当朋友来见时, 吕徽之“隔溪谓曰:‘诸公先到舍下, 我得鱼, 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 携鱼与酒至, 尽欢而散。”足见生活中的吕徽之只能是以物换物。还是翻译为“一天, (吕徽之) 带上衣物到富人家换谷种, 正遇大雪, 站在门口, (那家) 人不理睬他”较为合理、恰当。

(2) 题干表述不当。题干表述, 是考生审题的着眼点, 如果题干文字表述不准确, 那么, 一定会对考生阅读造成很大的干扰。以山东卷第10题为例, 该题要求选择“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 但是所提供的六句话中, (2) 是不以民为本的表现, (4) 是齐桓公听到管子的进言后的雷厉风行的行动, (6) 是齐桓公其后几年的做法, 这三句话与“以民为本”毫无关联, 根本不能体现“直接”信息的筛选价值, 使试题的区分度严重受损, 部分审题严谨的学生还会琢磨“哪句话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呢”?而且, 六句话又不是按照原文的顺序抽取的, (5) 在原文中处于 (2) 之前, 这样的排列会让考生颠来倒去看几遍原文, 容易造成考生正常思维的中断与情绪的不安。

3. 考查当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时代的主旋律, 就高考而言, 就是应处处为考生着想。让考生在适度的紧张中流畅地思维, 是命题者永恒的追求。今年的文言文阅读, 有两个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善。

(1) 阅读的层次性。文言文的选文往往550字左右。这么多的文字, 不像现代文那样可以快速浏览, 尽管“浅易”, 但如果文本不分段落, 需要边阅读边理解, 阅读难度可想而知。全国卷Ⅰ、全国卷Ⅱ、辽宁卷、湖南卷、四川卷等的选文都是一个整块, 给考生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更何况其中有四篇是人物传记, 原文本来已经分好段落, 节选时又做了删节, 为什么就不能分成几段呢?福建卷“至牧羊亭上……乃相与怃然而去。”应当位于第二段的后半部分, 其后的“明日”也是个鲜明的标志, 不知命题者为何不小心放错了位置。

(2) 断句材料另选值得商榷。北京卷的断句题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尽管不长, 也相对独立, 但与前面的阅读材料并列存在, 虽说体现出形式的多样性, 但另起炉灶, 无疑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难度, 造成他们阅读思维流程的跳脱与转换。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关键词】高考;文言知识题;题型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分类统计

我们对216份试卷中的所有文言知识性题汇总,用其题干中的关键词命名,将它们分为五大类:词语题、翻译题、标断题、句式题、组合题,在每类后标注其出现的次数。

(一)“词语”题(共376次)

本题分为“明确”型和“模糊”型两类,分类标准是从题干中是否可以明确看出考查的是哪类词或词语的哪一方面。

1.“明确”型(共32次)

古今异义词10次,代词7次,读音、称谓各考3次,虚词2次,语气词、词义变化、时间名词、偏义复词、关联词语、词类活用、通假字各考1次。

2.“模糊”型(共344次)

(1)解释题(共208次):“解释不正确”为175次,“解释正确”为18次,“解释加点词”只涉及上海卷共12次,“比较判断”为3次。

(2)“意义用法”题(共136次):“意义用法相同”型85次,“意义用法不同”型44次,“比较判断”型3次,“选词填入”4次。

(二)句式题(共13次)

“明确”型,省略句,9次;宾语前置句,1次;“模糊”型,3次。

(三)翻译题(共198次)

1.“译句”型(共170次):“原文译句”,共167次;“提供译句”, 3次。

2.“选译句”型(共28次):“句意正确”型,16次;“句意不正确”型,8次;“√”型2次;“划去”型1次;“五选二”型1次。

(四)标断题(共45次)

1.标点题(共6次):“句加”型,即给文言句子加标点,4次;“补改”型,即填补改正标点,2次。

2.断句题(共39次):“原文断句”, 10次;“提供断句”, 22次;“选择断句”, 7次。

(五) 组合题(共26次)

标点+翻译,2次;标点+解词,2次;翻译+解词,2次;读音+解词,4次;断句+翻译,16次。

二、题型规律

文言知识题在历年高考文言试题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也有自身特点,我们以文言题型分类及其变化为依据,从文言知识题题干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如下的规律。

(一)从静态的方面看

重点与全面。216份试卷出现文言知识题,共分五种类型,其中各类题型所占比重各不相同,词语题的出现率超过了所有其他题型的总和,翻译题也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词语题中实词题是主体,是每年必有的,也是每套题必有的,对实词读音的考查仅在1994年以前出现过几次,此后全部都是对实词语境义的考查。翻译题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上,有时是主观翻译,有时是客观选择,而前者占绝对优势。因此,我们既要了解各种题型,又要掌握常考的重点题型。

单一与综合。有些题型是单一的,仅考查文言知识的某一方面;有些题型是综合的,是对多方面文言知识的考查。相对而言,词语题和句式题是单一型的,是专门对词语、句式的考查。而标点、断句、翻译这些题是综合型的,会涉及实词词义(包括特殊文言现象: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虚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文意理解等内容。单就词语题和句式题而言也有单一型和综合型之分,如“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这一考题就是专门考查词类活用现象的,而不涉及其他考点。而“加点词解释不正确”题的几个选项可能会涉及实词的几种文言现象。

题干与内容。题干相同,而考查的内容多样化,题干是“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而考查的内容是多样的:有考实词的,有考虚词的,还有考古文化常识的等等。题干多样化,而考查的内容相同。有些文言内容以各种各样的题干去考查,如考查省略句式知识的内容,曾出现多种提问法:(1)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或正确的)一项是。(2)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二)从动态方面看

题型总是在动态变化着的,有些考题仅出现过一次,有些只是在2004年后才出现的,有些是在1978-2011年之间多次出现的,这正体现了高考“稳中求变”的原则。所谓“稳定”,即指考点内容或者出题形式的稳定性,所谓“变化”,即指设题形式以及考查内容的变化。

有些考题稳定,是因某些文言知识点始终在高考题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了高考的必考点,比如实词含义、虚词用法和句式等内容。

有些考题发生变化,一是设题形式的变化,组合题中自2006年以来新增加了“断句+翻译”,而其他四种组合题只出现在1995年之前。“五选二”型题即多选题也变成了“单选题”,翻译题由“选译句”型为主发展为“笔译”型占绝对优势,直接单独考查关联词语、语气词等的考题变为间接综合考查。二是考查内容的变化,考查词语读音的题1994年以后再没有出现过,标点题1989年之后也没有出现过。偏义复词和文化知识在2004年以后也没有单独考查过。断句题是从2004年以后才出现的。自2004年以来,有些省份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等内容作为重点,明确去考查。

纵观新时期高考文言知识题的发展,总的变化趋势是从多样丰富到统一简约,从变动不居到稳定趋同。在五大类题型中,词语题和翻译题就占了90%,词语题中“解释不正确”型的实词题占主体。翻译题中“笔译”型的主观题占绝对的优势。2003年以后,文言知识题脱离文言文阅读材料单独设题的很少,绝大部分是结合阅读材料语境进行命题。

基金项目:2014年度大同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面向中学语文教材实际,改革高师中文课程内容”(XJG2014206)。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第10篇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网编辑了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欢迎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

5、造:径造庐访成(到)

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

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

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二、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而翁归(通“尔”,你的)

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

三、一词多义

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

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

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

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

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近(副词,极)

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

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

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③成然之(动词,认为……是对的)

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

②亦无售者(动词,买)

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高考文言文知识 第11篇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复习与解题技巧 第12篇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例1.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讽”字见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2.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20)

“遇”字见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推知解释错误。

例3.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结发”见于《孔雀东南飞》,可推知解释正确。

例4.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教材《赤壁之战》中有“北面而事之”句,可推知“南面”是“面向南”,与现代汉语不同。考场上能做到很快地联系教材,就要熟读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平时做好知识积累,掌握120个常见实词的用法,已列入考试范围但试卷中还没有出现过的词语尤其要注重。另外牢记课后的一词多义练习,像高考试题中的“给”“盛”“识”“适”“辞”“请”“致”等都在练习题中出现过。

二、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5.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春季)

例6.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7.善才绳之。绳:捆绑。()“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8.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9.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10.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1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1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年春季)“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三、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13.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复习补要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上一篇:塔尔拉克乡中心小学双语教学实施方案下一篇:邮政客户经理营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