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2024-06-26

德育专题教育活动(精选9篇)

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第1篇

德育专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确立“以德治园、以法治园”的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完善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着力抓好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幼儿的法制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活动主题:

规范行为习惯

自觉遵纪守法

三、活动时间: 2009年3月—12月

四、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激励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创设优良的德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工作重点: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园长总负责,副园长具体负责,各年级组密切配合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确立育人体系

教师是园里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园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幼儿园将以定期学习、观看光碟、研讨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幼儿 1.狠抓养成教育

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从站好队、做好操、讲卫生、有礼貌、守纪律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将德育工作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规范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法制教育

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法制教育,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幼儿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萌发幼儿的法制意识,提高幼儿的法制观念。

(三)加强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通过在校园、公示板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布置宣传橱窗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幼儿园、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主题力争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营造浓烈的活动氛围。

(四)开展主题教育

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以“学雷锋日”、“妇女节”、“植树节”等重要节日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五)结合科研课题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各班教师要针对自己所负责的科目,探索德育教育的途径、方法,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六、具体活动安排:

(一)幼儿园专题活动

1.围绕“自救自护”这一主题,组织幼儿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进行消防演练;请有关人员讲解交通法规,帮助幼儿了解、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学会自我保护。

2.在教职工中开展“敬业爱岗 青春无悔”演讲比赛,激发其职业自豪感,培养其敬业精神。

3.深化家园共育活动,请法制副校长高山峰同志来园给家长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树立家长的法制观念。

(二)各年级组专题活动

1.大班:开展“走向社会”的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实践,如“争当环保小卫士”、“学做小交警”、“参观道德教育基地”、“做个小雷锋”、“种一棵小树 绿一方净土”等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社会行为规范,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2.中班: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爱妈妈”主题,组织幼儿“认识国旗、制作国旗、国旗下讲话”的系列活动;实施“家乡美”系列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家乡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风光,培养幼儿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利用“新年”这一契机,邀请妈妈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引导幼儿学会用实际行动关心妈妈,让孩子从小学会关爱、学会感恩。

3.小班:以“了解社会”为主题,邀请各班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活动,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医生、邮递员、环卫工人等各种社会角色,感受、体验他们工作的辛劳,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

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第2篇

一、活动主题

热爱中国共产党,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活动目的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知党史、懂国情,使学生明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祖国、勤劳的人民、美丽的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活动内容

1、出一期党史主题黑板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2、举行一次专题讲座,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充分体现90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峥嵘岁月和取得的光辉业绩。

3、读一本革命故事书,了解早期共产党员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英雄事迹。

4、做一次先进党员采访,采写身边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例。

5、举行一场党史知识竞赛,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6、编辑一份“风雨历程90载”的手抄报,缅怀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伟大成就。

7、举办一次“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学习身边典型增强学习动力。

8、唱一首经典红歌,抒发对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的热爱之情。

9、开展一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党情怀,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四、活动方法

1、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查找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地点、及共产党的创始人。

2、通过读书会、电视、校园广播站、阅览室等途径,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始人的生平事迹。

3、走访身边的老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历,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走访身边的新党员,感受他们在改革开放中锐意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英雄事迹;

4、通过多媒体、电视、报刊等媒体,了解革命圣地、革命

老区的过去与现在,从而感受共产党员的神圣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5、利用主题班会、红色电影、电视剧、手抄报、读书征文、黑板报等形式,培养中小学生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祖国、勤劳的人民、美丽的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了解改革开放后身边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从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是进一步增强党的号召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重要契机,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学校德育活动方案,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活动。

2、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讲究方法、注重方式,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全体学生坚定信念,把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化作努力学习的动力。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形式多样,生动鲜活的教育形式,创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处在其中,去体验、感悟、认同,思想得到升华。

六、活动安排

周次 活动系列 活动形式 备注 1 宣传周2-5学雷锋

见行动

6-10缅怀党的光辉历程

讴歌党的伟大成就

挚诚祝福

献给党

1、利用开学典礼及周会课发出倡议:每人读一本“红书”、唱一首“红歌”了解共产党员的革命故事。

2、营造宣传氛围,悬挂横幅,出宣传栏、黑板报等。

1、组织开展学雷锋活动月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社区、家庭等学雷锋、做好事。

3、建立好人好事登记评价机制。

4、评选学雷锋标兵

1、专题讲座: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功绩。

2、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

3、举行党史知识竞赛。

4、社会实践:走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和老革命,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

5、手抄报比赛。

1、社会实践:采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

2、“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比赛。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征文活动。

1、主题班会周会:立志做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和预备队。

中学专题德育活动要突出“五性” 第3篇

一、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实践性

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 德育教育中采取单纯的“说理”“讲解”等方式, 不容易被学生接纳, 同时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逆反、对抗和虚伪心理。只有当教育因素触及到人的精神需要时, 受教育者才能处于积极地接受状态, 从而产生良好的内化过程。而专题德育活动是德育践行行为, 是改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活动, 把活动的主权交给学生, 给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机会, 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需求, 使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 把道德教育的知识“活化”成主动的认识、感受、实践经验。故而, 活动设计应充分突出其实践行为性质, 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活动, 这样学生获得的道德体验也会更为深刻和持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外德育基地、社区资源, 广泛开展“爱心小分队”“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实践活动, 或者是“今天我当家长”“我是小交警”等角色体验活动, 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选研究课题并开展调查研究, 最后撰写研究报告等研究性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产劳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认识、体验、感悟、发展, 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人本性

专题德育活动主题鲜明, 形式新颖, 气氛轻松, 学生喜闻乐见, 乐于参与, 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活动参与面,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体验、感悟、践行, 寓教于乐, 最终达成德育教育目的。因而, 作为德育工作者在活动设计时要充分注重以人为本, 一切服从于学生的成长需要, 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入手,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进而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健康成长。譬如, 在活动设计时多多思考活动针对怎样的学生, 参与率能达成多少, 可以实现怎样的教育功能,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专题活动真正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从而内化学生道德行为。

三、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全体性

以往有些学校忽视学生群体的需求, 采取强迫式、命令式的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进行道德认知, 这样的教育方式得到的效果可想而知, 不可能具有持久性。在学校德育教育中, 我们要保障每一位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权力, 还应充分创造条件, 给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机会, 促使他们在德育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有时不能简单地只以比赛形式来达成德育教育目的, 而应该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在活动中体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实践”的过程, 多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参与的活动, 多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这样我们的德育教育才会走得更远。譬如, 我们可以围绕一个教育主题,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 可以组织书法类、绘画类、征文类、表演类、实践类等多种活动形式, 这样可以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有的放矢, 都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 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品质。

四、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创新性

调查发现, 不少学校的德育活动方式简单粗陋, 活动形式每年也都相对固定, 这就导致了学生参与激情的逐渐消失, 尤其是当前的学生接受信息广、见识多、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等, 更容易使得学生对这些教育活动产生厌烦心理。就拿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来说, 有的学校以国旗下讲话算作是“雷锋教育”, 有的学校以去敬老院服务算是“雷锋教育”, 更有甚者以学校大扫除来践行所谓“雷锋精神”……这些活动形式年复一年继续着, 德育工作者从没有问问自己达到了怎样的教育效果。殊不知, 学生对于这种形式活动已经产生了逆反, 甚至是对抗心理。那如何在原有活动主题基础上做新文章呢, 这就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注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和课程设置, 学校德育活动的内容应该变得丰富多彩, 方式方法也应该多样化且富有实效性。同样的一个教育主题, 在每次活动时都可以各有偏重, 不必每年都千篇一律, 如感恩教育, 今年可以重点开展感恩母亲教育, 明年可以重点开展感恩教师教育, 再下一年可以重点开展感恩社会教育, 等等, 在不同的教育主题里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共鸣, 进而获得不同的收获。当然, 不同的教育主题也应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 这样学生对活动充满新鲜感, 认知感受会变得更加深切。

五、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持续性

每个专题德育活动的教育性在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够得以充分的体现, 但是活动间也存在着片面性、杂乱性, 活动安排不够有条理, 不能循序渐进地推进德育教育的系统性。这些德育活动不应是独立存在的, 之前的活动应与之后的活动保持必要的关联, 甚至具有持续性, 这样学生的德育发展才能够稳步持续。在设计每个专题德育活动时, 我们应该注意主题间的衔接性、活动间的层次性、时间的延续性, 讲究循序渐进, 从而体现教育活动的持续性。譬如, 要进行德育主题话剧展演比赛, 那之前应该先组织文本比赛, 有了好的展演文本, 才会有学生精彩的表演, 才会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展演活动结束还可以组织观后感展评活动, 这样把一个个活动用线穿起来, 一步步内化学生情感力量, 逐步深化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最终让学生把德育认知转化成自己的行为。

总之, 作为中学德育工作者, 在专题德育活动设计中要突出以上“五性”, 才能使学生在主题活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让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从内心深处真正得到提高。这样, 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就会自然走出枯燥无味的说教误区, 让德育践行得更自然。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德育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中学专题德育活动要突出“五性” 第4篇

专题德育活动设计“五性”专题德育活动是围绕一定的主题,由集体成员主动参与,以德育践行为主要形式的自我教育,主题教育过程可以充分体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实践”。它是有明确主题内容的德育教育活动,是德育教育途径体系中活动途径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以往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和一些中学唯分数论的观念,致使专题德育活动未能显现出本应具有的教育效应。笔者根据近年来的实践,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入手设计活动,才能提升专题德育活动在德育教育中的实效。

一、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实践性

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德育教育中采取单纯的“说理”“讲解”等方式,不容易被学生接纳,同时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逆反、对抗和虚伪心理。只有当教育因素触及到人的精神需要时,受教育者才能处于积极地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内化过程。而专题德育活动是德育践行行为,是改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活动,把活动的主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机会,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需求,使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把道德教育的知识“活化”成主动的认识、感受、实践经验。故而,活动设计应充分突出其实践行为性质,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活动,这样学生获得的道德体验也会更为深刻和持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外德育基地、社区资源,广泛开展“爱心小分队”“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实践活动,或者是“今天我当家长”“我是小交警”等角色体验活动,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选研究课题并开展调查研究,最后撰写研究报告等研究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认识、体验、感悟、发展,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人本性

专题德育活动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气氛轻松,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活动参与面,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认识、体验、感悟、践行,寓教于乐,最终达成德育教育目的。因而,作为德育工作者在活动设计时要充分注重以人为本,一切服从于学生的成长需要,从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入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进而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健康成长。譬如,在活动设计时多多思考活动针对怎样的学生,参与率能达成多少,可以实现怎样的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专题活动真正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内化学生道德行为。

三、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全体性

以往有些学校忽视学生群体的需求,采取强迫式、命令式的德育教育方式让学生进行道德认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得到的效果可想而知,不可能具有持久性。在學校德育教育中,我们要保障每一位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权力,还应充分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德育教育中不断提高道德素质。而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有时不能简单地只以比赛形式来达成德育教育目的,而应该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体现“自我认识”“自我感悟”“自我实践”的过程,多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参与的活动,多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这样我们的德育教育才会走得更远。譬如,我们可以围绕一个教育主题,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可以组织书法类、绘画类、征文类、表演类、实践类等多种活动形式,这样可以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有的放矢,都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更好地提升自我品质。

四、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创新性

调查发现,不少学校的德育活动方式简单粗陋,活动形式每年也都相对固定,这就导致了学生参与激情的逐渐消失,尤其是当前的学生接受信息广、见识多、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等,更容易使得学生对这些教育活动产生厌烦心理。就拿每年的三月学雷锋活动来说,有的学校以国旗下讲话算作是“雷锋教育”,有的学校以去敬老院服务算是“雷锋教育”,更有甚者以学校大扫除来践行所谓“雷锋精神”……这些活动形式年复一年继续着,德育工作者从没有问问自己达到了怎样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学生对于这种形式活动已经产生了逆反,甚至是对抗心理。那如何在原有活动主题基础上做新文章呢,这就需要我们德育工作者注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和课程设置,学校德育活动的内容应该变得丰富多彩,方式方法也应该多样化且富有实效性。同样的一个教育主题,在每次活动时都可以各有偏重,不必每年都千篇一律,如感恩教育,今年可以重点开展感恩母亲教育,明年可以重点开展感恩教师教育,再下一年可以重点开展感恩社会教育,等等,在不同的教育主题里让学生产生不同的共鸣,进而获得不同的收获。当然,不同的教育主题也应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这样学生对活动充满新鲜感,认知感受会变得更加深切。

五、专题德育活动需要突出持续性

每个专题德育活动的教育性在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够得以充分的体现,但是活动间也存在着片面性、杂乱性,活动安排不够有条理,不能循序渐进地推进德育教育的系统性。这些德育活动不应是独立存在的,之前的活动应与之后的活动保持必要的关联,甚至具有持续性,这样学生的德育发展才能够稳步持续。在设计每个专题德育活动时,我们应该注意主题间的衔接性、活动间的层次性、时间的延续性,讲究循序渐进,从而体现教育活动的持续性。譬如,要进行德育主题话剧展演比赛,那之前应该先组织文本比赛,有了好的展演文本,才会有学生精彩的表演,才会有震撼人心的教育力量。展演活动结束还可以组织观后感展评活动,这样把一个个活动用线穿起来,一步步内化学生情感力量,逐步深化学生对道德的认识,最终让学生把德育认知转化成自己的行为。

总之,作为中学德育工作者,在专题德育活动设计中要突出以上“五性”,才能使学生在主题活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让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从内心深处真正得到提高。这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也就会自然走出枯燥无味的说教误区,让德育践行得更自然。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德育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德育专题活动计划 第5篇

------计划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经学校研究,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每个月有关纪念日,围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活动要求:

1、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纪念日开展演讲、征文比赛,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一次主题队会、各班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科学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

2、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学校继续把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参观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基地。规范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

3、加强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加大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班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和基础文明行为的训练,把养成教育放在德育的重要位置,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校风。红领巾监督岗要继续发挥作用,维护学校良好秩序,常规管理力求实效。

把养成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充分利用校内思想教育阵地,上好思想品德课与晨会课、校班会等,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思品、社会课的整合,形成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对学生作分项训练和指导,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采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并加强检查评比,加强红领巾监督岗力度,让红领巾监督员对校园卫生、交际礼仪、课间秩序、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抓好“三结合”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办好家长学校活动,提高育人质量。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在校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老师人人懂点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员参加的“大合唱”,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要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二要经常性通过板报、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转化率。

6、积极开展“学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读书教育系列活动。

三、具体工作: 1、3月5日开展“学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读书系列活动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活动。2、3月12日开展建设绿色家园、绿色校园植树环保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三月底举行安全宣传周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四月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演讲比赛。

梅南小学德育专题教育讲稿 第6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同学们讲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以便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作用。

大家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你们是否想过,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触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要远离犯罪,这是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今天在座的都是小学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所以,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但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同时我们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平时又不注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做事,最后必将酿成大错。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几个说明未成年人由于不知道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懂犯罪概念而酿成大错的真实案例:

一个是发生在2002年的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这起案件发生在那年四月份的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己买来未吃的冰棒咬破一口,再灌入一点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棒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己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后来该同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再就是一个发生在2001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一直很好。在他小学毕业就要升入初中的那个暑假,在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他见李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厅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

某等人抓获归案。到了9月1号,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好后悔呀。”但是法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惩 罚。

以上所列举的例子只是较为典型的几个案件。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买好东西玩,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送进班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特别是双休日、寒暑假,什么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我们听到看到许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被带坏,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我再给同学们讲一讲如何增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我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某市甜梦歌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进屋后要陈某拿钱,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辨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检察院对他作不起诉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极主动地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二、树立自尊、自、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有一抢劫、伤害案,案犯舒某原是一名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给他转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须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对于这一点,去年十月份发生的一个案例,对同学们很有借鉴作用。那天住在某村附近的小女孩小珍放学后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往家里赶,罪犯王某看见小珍脖子上挂着一把钥匙往家赶的样子,王某心想:这个小女孩家可能大人没在家,我就跟着她,待她开开门后就冲进她家抢点东西。于是王某就一直跟着小珍。走了一段路后小珍发现后面有个男青年一直跟着她,心里很害怕,在走到自家房子门口时,她想:如果我现在开门进房间的话,这个坏蛋一定会冲进我家干坏事的,我不能开门。小珍一直在家门前马路上逛来逛去,王某见小珍没开门就躲在马路对面等。过了一会儿,小珍看见隔壁的张阿姨走了过来,就立即凑着张阿姨的耳朵把她遇到的情况告诉了张阿姨。张阿姨叫小珍去开门,她立即打110报警。在小珍开门后,王某就冲上前将小珍逼进一个小房间里反锁起来,并威胁小珍不准喊叫,他自己就到小珍父母的房间里翻东西。在王某翻东西时,由于张阿姨报了警,公安人员及时赶到将王某抓获。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

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举一个案例说明:学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及朋友说:“等一下要将那人的手机抢来,另外还要搜一下他的身看有没有钱。” 蒋某听了这话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抢劫,他有点想不去,但碍于朋友情面,他只好跟着去了抢劫现场。实施抢劫时,蒋某站在边上看,李某叫蒋某帮忙搜一下受害人的身,蒋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李某。案发后,由于受害人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很快将李某及朋友、还有蒋某一并抓获,蒋某归案后一直辩解说他并不想抢别人的钱,他觉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规定:帮助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强行劫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同样构成抢劫罪。蒋某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当你与同伴在一起玩,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气跟着同伴去抢劫。因为你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受害人不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抢劫,你们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也都为罪犯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学以后如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人总是心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第7篇

时间:3月4日-13日(3月14日上交作品)

一、画出你自己的理想(可以是画你想像出的小发明,如未来的小汽车等)

1、以班为单位,每班选取3张优秀绘画作品。分低年级组(1~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每组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学校会在优秀作品中选取部分更换校园文化走廊画。

2、作品要求:思想主题材清楚,健康上进,纸张规范(8开纸)画面整洁,有作品标签(标签可以从冯惠老师这领取每班三张,填写好统一贴在画的右下角)。作品可以是水彩画,水粉画,腊笔画,铅笔画,钢笔画,国画,贴纸画等形式。

二、小小工程师,(发挥自己的才能,动手做一件小手艺,如小船、等小摆件)

1、作品有创意,手工精致,作品可以是传统手工艺,有作品标签(标签可以由冯惠老师这领取每班三张,填写好统一贴在画的右下角)。

2、以班为单位,每班选取3件分低年级组(1~4年级)高年级组(5~6年级),每组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10名。

时间:3月8日

三、感恩教育(为妈妈倒杯水,听妈妈讲哪过去的故事)在班会课上选出典型,树立好榜样。要求:以班会形式开展树立典型,榜样,引导好学生向善从孝的感情培育,由各班主任在班上收集好材料在班会上宣传开展总结。

时间:3月12日

四、为地球添点绿(为学校的绿化做一点贡献,捐赠花草活动)

通过学校在升旗仪式后向全体学生动员,为校园的美化出一份力量。

时间:3月18日

五、过一个有义意的星期天(通过班集体自由组织同学之间,利用星期六,日做一件好事,如帮助五保护老人搞家庭卫生等)

要求:通过班会动员学生传承雷锋精神,参加学雷锋活动,并在班会课中做好总结表彰,各班要上交一份开展小结交学校德育组(计文荣老师)。

时间:3月22日

六、全校师生进行一次街道清洁,和学校周边环境清洁

要求:由学校组织安排二节课进行

时间:3月28日

七、慰问老人院老人

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第8篇

6月30日下午,总公司党委在公交党校举行了“三严三实”专题党课,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巴振东以《持续深化群众路线模范践行“三严三实”》为题为党员干部进行授课。总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及部分队科级干部共计150余人参加,总公司纪委书记郝惠香主持党课。

巴总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种讲话精神、党章和党的纪律规定的学习,及郑州公交发展面临的实际情况和任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认真思考,从五个方面为大家授课:充分认识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时刻警醒“不严不实”的现实表现和危害;领导干部要做践行“三严三实”的模范;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争做“四有”型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巴总最后强调,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希望大家按照市委、市国资委党委和总公司党委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扎实实组织好教育、践行好要求,为实现郑州公交事业新的大发展而更加努力!

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第9篇

职业学校德育专题专项教育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根据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可以把职业学校德育专题专项教育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结合内容开展的专题专项教育,典型的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等;二是根据时间开展的专题专项教育,典型的有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学雷锋教育活动、禁毒教育、成人教育、暑期实践、国庆教育、五四教育、就业教育等等;三是随机安排的专题专项教育,典型的有航天爱国教育、行为习惯专项整治、“光盘”行动、宿舍文化月活动等等。

一、职业学校德育专题专项教育现状

专题专项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结合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和职校德育工作实际,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存在“教育不平衡、内容不合理、形式不丰富、途径不明晰”等不足,部分专题专项教育重管理轻教育,重形式轻入心,重场面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重短期效应轻持续发展。与管理学生有直接关系的专题专项教育轰轰烈烈,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关的专题专项教育蜻蜓点水,具体表现在:

(一)有大纲无专题。新的德育大纲虽已经颁布,但对德育大纲内容不熟悉,对何为专题专项教育不清楚,对如何开展专题专项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大部分是凭借经验进行管理和教育。教育过程带有很大随机性,教育效果不稳定。

(二)有专题无计划。对如何结合学校现状开展专题专项教育无具体打算和规划,德育计划“千年不变”,形同虚设,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不确定,德育过程无设计。

(三)有计划无方案。德育工作计划是有的,也有明确的教育内容,但没有具体详尽的实施方案,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架构,使得专题专项教育成了空中楼阁,无法落地。

(四)有方案无执行。计划有了,实施方案也完善了,但教育过程中形式重于一切,满足于“开展过”,不注重教育过程,不思考教育价值,不考虑教育效果。或者方案执行力不够,使得专题专项教育变形走样,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二、开展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专题专项教育的规划设计

这是成功进行专题专项教育的基础。无规划设计的专题专项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不会取得教育成效,甚至会产生负面作用。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规划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学校发展实际需求、教育资源的充分性。即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以及学生需求,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资源,有选择性地开展专题专项教育。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整体的专题专项教育设计,二是具体的专题专项教育设计。2007年常州电视台曾开展一次“拯救少女萍萍”募捐活动。19岁的萍萍正值花季年华,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其养父母为了挽救她的生命,花尽了家中所有积蓄,还外欠了大量的债务。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募捐倡议。在募捐过程中,有些班主任到班级讲了具体募捐要求;有些班主任直接要求班长收齐募捐款;有些班主任到班级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并进行了动员;而有些班主任则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在班级进行了“爱在身边”的主题班会。很显然,不同的规划设计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肯定不一样。

(二)重视专题专项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至少要体现三个价值,一是生活价值,二是专业价值,三是社会价值。生活是生命的基础,没有生活,就不能拥有必需的生命质量,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生活而生存,如何生活成了个体生存的必需。围绕生活可以开展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家庭美德等教育。专业是生存的条件,没有专业,就不能拥有必然的生存品质,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生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是保障自己生活和改善自己生活的基本条件。围绕专业可以开展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安全素质和环保素质等教育。社会是生活的保障,没有社会,就不能拥有必要的生活和谐,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围绕社会可以开展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社会公德等教育。所以围绕生活、专业和社会这三个内容设计专题专项教育,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

(三)重视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足的教育资源可以丰富专题专项教育的内涵,提升教育的品位,提高教育的效果。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当前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最为忽视的内容。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校内教育资源、校外教育资源和学生资源。校内教育资源可以是学校文化、学校的人和事、学校的环境,甚至可以是学校的“负面事件、负面人物”。典型的专项教育主要有: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服务(如学雷锋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消防演练、行业习惯养成月等等。校外资源可以是家庭以及社会机构,如家庭、社区、企业、司法机构、国防机构等。典型的专项教育主要有:法制教育周、国防训练周、暑期实践教育、就业指导等等。学生资源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影响力和创新力,进行教育自助和互助。典型的专项教育有:学生会专项活动、学生社团专项活动(如舞龙队、书画社)、青年志愿者小分队等等。同样是“拯救少女萍萍”活动,在募捐的基础上开展亲情教育,能够让学生体会父母养育之恩;开展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开展社会关爱教育,能够让学生感恩社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开展骨髓移植知识普及教育,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骨髓移植志愿者队伍中来,等等。这就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重视专题专项教育的主体参与

职业学校专题专项教育的服务对象是职校生,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要适合学生,教育的效果要满足学生,决定了专题专项教育必须围绕职校生而展开。在规划设计专题专项教育时,要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主题、方法和路径。在实际开展专题专项教育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体会、体验,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鼓励学生策划组织专题专项教育,通过策划和组织实现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和自主服务;大力发展学生社团,通过社团增长知识,实现同伴互助,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大力倡导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在开展专题专项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努力实现专题专项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专题专项教育成为“浅表化说教、应付式管理、运动式作风”的代名词。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律动小蜜蜂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导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