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解题思路

2024-09-15

高一历史解题思路(精选11篇)

高一历史解题思路 第1篇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考点:这类题型,其实难度真的不是很大,我个人理解主要是考大家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还有就是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圆锥曲线中a,b,c,e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两种定义,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趁早去记一下,不然考试的时候都不知道的哈,我真的无语了。题型:这种类型的题一般都是以下几种出法:第一个问一般情况就是求圆锥曲线方程或者就是求某一个点的轨迹方程,第二个问一般都是涉及到直线的问题,要么就是求范围,要么就是求定值,要么就是求直线方程解题思路:

求圆锥曲线方程:一般情况下题目有两种求法,一种就是直接根据题目条件来求解(如题目告诉你曲线的离心率和过某一个点坐标),另一种就是隐含的告诉我们椭圆的定义,然后让我们去琢磨其中的意思,去写出曲线的方程,这种问法就比较难点,其实也主要是看我们的基本功底怎么样,对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这种问法也不是问题的。求轨迹方程:这种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对要求点的坐标设出来A(x,y),然后用A点表示出题目中某一已知点B的坐标,然后用表示出来的点坐标代入点B的轨迹方程中,这样就可以求出A点的轨迹方程了,一般求出来都是圆锥曲线方程,如果不是,你就可能错了。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三个步骤你还知道吗(一设、二代,三韦达)。

先做完这个三个步骤,然后看题目给了我们什么条件,然后对条件进行化简(一般的条件都是跟向量呀,斜率呀什么的联系起来,希望大家注意点),在化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代韦达进去运算,如果我们在运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要记得应用直线方程将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韦达化简到最后结果。最后看题目问我们什么,如果问定值,你还知道怎么做么,不知道的就现在来问我,如果问我们范围,你还知道有一个东西么,如果问直线方程,你求出来的直线斜率有两个,还知道怎么做么,如果要想舍去其中一个,你还记得一个东西么()。同时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希望你在做题的时候考虑到直线斜率存在与否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心胸开阔,那点分数我不要了,我考虑斜率存不存在的问题,那么我就说你牛!!

个人理解的话,圆锥曲线都不是很难的,就是计算量比较复杂了一点,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专心点,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不信你慢慢的去尝试看看!

高一历史解题思路 第2篇

答题思路的规范是基于前面第二种规范要求的,即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一)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二)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

注意: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没有时间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了历史学科,也就不可能对任何历史问题作答了。

(三)根据题目的“核心词”或“答题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背景):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

作用: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趋势):由……到……;越来越……等

(四)其他答题基本思路:

1、先材料后所学知识;

2、先材料表层信息后概括性语言;

3、先史实后结论,史论结合等。

高考历史复习攻略

高考历史试卷考到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这是非常基本的史实,但是试卷要求考生通过读懂材料进而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二是有不少题目命题者通过独到的视野和角度,对题目进行设问,如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让学生分辨类似的细节。这就要求学生有较深的学科能力。这也正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相信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必将继续贯彻于的高考当中。历史学科的能力包括文字的解读、理解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再则,高三一年的时间非常地宝贵,我们应该将它更多得用于能力方面的训练。那用什么时间来完成夯实基础这样一个重要的工作呢?当然是这个宝贵的暑假了。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一个期盼已久的暑假即将到来。作为一名选择历史方向的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而言,很有必要在暑假休息好的同时,利用这个暑假对历史进行复习。

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进行复习要如何夯实基础呢?第一,每位同学应首先找到一本《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并能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每一课的要求熟记于心。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可以删除一些不要的点,比如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必修三第一专题第二节的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我们在复习时就可以删除本节有关秦朝儒学的发展状况的相关内容。这样复习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二是在以后做题中,又能很好地收缩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因为无论选择怎样的新材料还是如何设问,命题者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第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逐一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在落实知识点的时候,首先强调第一次记忆过程的准确性。比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要求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那么同学们就要注意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比如宗法制的源头、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以及宗法制的影响,是不是自己已能很准确地表述。其次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也要力求准确理解,比如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掌握。因为只有对概念做到准确理解,才能使我们既提高记忆效率,又能使我们在解题时,灵活运用。在落实知识点的过程中,又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就按照专题来进行复习,这一步比较容易,重在熟记每个知识点,为下一步打下基础。第二步可试着按时间顺序,将同一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史内容进行梳理。这步较难,但很有意义,因为历史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时间观念。第三,在不折不扣完成前面两点要求后,如还学有余力的话,可适当做一些题目。这样不仅可以检测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先行一步,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者,通过以上三点夯实基础,才能使同学们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腾出更多宝贵时间,进行能力方面的训练,为最后的高考奠定基础。

高考历史复习重要知识点

(1)帝国主义扶植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加深殖民秩序:①采取间接侵华方式,以华制华,尤其是分而治之更加阴险;②在华争夺激烈,特别是日俄和日美,其中日本一度独霸中国,但一战后被打破;③帝国主义继续破坏中国革命事业(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等);④控制中央和分割边疆相结合。

(2)北洋军阀替代清政府统治,对内独裁破坏民主,对外出卖国家主权:①清政府玩弄新政和预备立宪花招破产,出卖利权,垮台实为必然;②袁世凯篡夺清朝大权和革命果实,复辟帝制,接受21条,众叛亲离死去。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①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经过长期准备,武昌起义推翻清廷,建立民国,但由于帝封联手,资阶软弱涣散,官僚、立宪投机,果实很快被篡;

②此后革命派又为维护革命果实坚持斗争,皆以失败告终。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推翻帝制,普及共和观念,解放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启民族觉醒之蒙都功莫大焉,但由于其软弱性,不敢明确反帝,彻底反封,始终未能提出科学纲领,建立革命武装,组成坚强政党,发动群众建立统一战线,其失败也是必然;

④一战期间,中国具备了向新民主义革命转变的诸多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等)。

(4)经济上出现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它和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一起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

1、同盟会和此前革命派政党的区别(全国性,理论性,先进性。)分析其弱点(涣散,复杂)。同盟会后来的演变。

2、辨证的分析三民主义内容的意义和局限。(它主张民族主义,但又缺乏明确的反帝态内容;它主张民权,但又不敢发动群众;它主张民生,但又不敢自下而上的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3、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的原因,作用。

4、深刻理解实业救国思潮的形成原因,代表人物,分析积极作用。其结局说明了什么?

5、归纳革命派为革命高潮到来所做的准备工作。(宣传思想-译书,办报,著书,论战;建立革命团体;创建革命纲领;发动武装起义。)注意与维新派区别。

6、革命派为维护共和果实进行的历次斗争的原因,结果。

7、湖北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和成分。南京临时政府的弱点。(四方面:内部混入旧官僚和立宪派;对帝国主义抱幻想;未采取彻底反封措施;缺乏群众和地方基础支持。)

8、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帝、封、官宪,自身分析。)

9、一战前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政治,由袁独裁到军阀割据;由日独霸到同支配;由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革命;经济:由春天到冬天;思想: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批封逐渐转向社会主义思潮。)

10、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影响。

高一历史解题思路 第3篇

关键词:高一历史,材料题,思考

历史材料题在考试中占分值比较大, 也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 在高一历史材料题讲解中, 笔者也在不断地将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渗透到教学当中。

一、部分材料题比较简单, 具有初高中过渡期的典型特征

材料1: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动机则相反, 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 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 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 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中华网

材料2:

请回答:

(1) 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随后, 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为能源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 材料2 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

仔细研读这道材料题的材料和设问, 发现试题答案基本都在课本上, 而不是在材料里。像这类题目在高一模块测评中还是很多的, 可以在课堂上当堂落实。

二、材料题答案来源于材料, 需要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材料1: (汉元帝时, 贡禹表称) 方今齐三服官 (负责制作天子服用) 作工各数千人, 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 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 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

材料2:“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

“工匠之子, 莫不继事。”———《荀子·儒效》

“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唐六典》

请回答:

(1) 据材料1 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及经营特点。

(2) 据材料2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技术的传承上具有怎样的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道题目以官营手工业为切入点, 要求归纳其生产目的、概况、特点等。第一题属于内涵式的题目, 这一类题目的答案都来源于材料。答题的关键就是找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只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就能看出这段材料的大意。第二题属于内涵加外延式。这类题目是历史材料题当中最难的一种。解答的时候既需要依据材料, 也需要联系课本知识。需要从古代手工业在技术传承上的特点联想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学生要明白经济基础是根源, 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三、各种类型的材料题都已经在高一阶段相继出现

比如像上述第二道例题这样的文言文类材料题, 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 考生不必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字句上, 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 抓住关键字词, 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注释 (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 , 仔细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 辨别观点是否正确, 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阶层的利益, 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等等, 最后组织答案, 做出回答。

又比如表格类材料题。

以下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部分大事

请回答:

(1) 据上述材料指出张裕酿酒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

(2) 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里, 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表格型材料题在近几年历史主观题中, 发展尤为迅速。本题主要通过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张裕酿酒公司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仔细阅读表格可以将所涉及的时间大体划分为三个时期:19 世纪末、民国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答第一问时可以结合表格中“投资300万两白银”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归纳出生产经营的特点。第二问结合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概括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

浅谈历史评述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第4篇

一、评述题的类型与解题思路

(一)观点型评述题

观点类评述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观点类评述题又分为两类:(1)题干中只有一种观点。这类题型首先要展示材料中的观点,然后判断该观点的是非对错。最后,用史实说明判断的理由。(2)题干中有多个观点。这类题型首先要选择选择其中一个观点,或者材料中的观点都不同意,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对观点展开评论。

(二)图片型评述题

图片型评述题包括疆域、城市布局、交通路线、人物、文物、漫画等。图片背后隐藏着更丰富的信息,所以这类试题更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要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图片,把注意力放在图片的重点上,即与试题问题直接相关的部分。如果试题以图片组出现,要注意图片间的联系。

2.注意与图片有关的文字。文字对图片的解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图名能够揭示图片的核心内容,图片说明能够明确图片信息。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图片。只说图片所反映的信息比较泛泛,浅显,要运用所学知识对图片加以说明,分析。

(三)修改型说明题

修改型评述题往往以目录、课程标准等形式出现,要求对所展示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并说明修改理由。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修改”一词,其含义既包括改,也包括添加或删减。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历史评述题的评分细则如下:“一等(12~10分)——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即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关联结构的回答、多点结构的回答,即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分)——前结构的回答、单点结构的回答,即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依据评分细则,我认为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点明确,语言得当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用精炼的语言将材料观点概括出来,语言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话,要做到态度明朗。

(二)充分利用材料中有效信息,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回答问题

要做到多角度,可以有以下几个思路:(1)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等;(2)外因、内因等;(3)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等;(4)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等。当然,每道题的题目不同,思路也要有所不同,不能仅仅局限在这几类。只有做到多角度,才能达到评分细则所要求的“论证充分”。

(三)用最有说服力的史实论证观点

培养学生将材料中的知识定位到课本,史实尽量运用课本中的典型历史知识。切忌单纯罗列史实,脱离与主题的联系。

对于这种历史小论文类的题型,每年都在不断求变、求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做任何类型的题目,基础知识都是根本,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高考历史解题思路及套路 第5篇

由于此类题是对基本历史概念的考查,所以要求同学们必须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基本概念的原因、性质、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此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因果倒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通过比较词语含义来辨识其是否符合历史概念的准确含义。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例题:

【例1】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解题思路】此题各个备选项涉及到的都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但A、C、D三项在叙述方面存在问题,A、C两项颠倒了史实,而D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但日本还没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答案】B

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 第6篇

相对于客观题来讲,历史主观题内容丰富,设问角度灵活。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主观试题可发现,历史主观题中的材料容量较大,信息多样化,而且有的材料文字比较晦涩,不容易被理解。因此,解答好历史主观题将成为高考取得高分的关键。主观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一种重要的题型,形式灵活、区分度强,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该题型能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高考试题的细致研究,总结出了“二读一联一作”和“三定法”的解题思路,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历史主观题的结构一般是材料+设问。“二读一联一作”是指读设问、读材料、联系教材、有效作答的解题思路。“三定法”是指在读设问的过程中运用的定源法、定动词法和定位法。

1、读设问

很多学生都认为,解答主观题时,要先读材料,后读设问。其实,这样做有两点不好的地方:一是有的试题的材料是古文或是翻译外国的材料,读起来比较费劲,会影响有些考生的答题心理;另一个是在不知道答题规定性要求的情况下,没有目的地读材料,容易浪费时间,效率低。因此,先读设问,能对材料内容进行定位,有助于明确答题范围和目标。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能使思路清晰、明确。在读设问的时候要注意运用三定法。

(1)定源法

定源法就是确定答题的来源。怎么才能确定答题的来源呢?根据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主观题设问类型,可分为三种来源。

①来源于材料

如果设问中的前几个字是“根据或依据材料”,则说明答案来源于材料。

②来源于所学知识(教材)

如果设问中的前几个字是“根据所学知识”,那么答案来源于教材。

③来源于材料和所学知识(教材)的结合点

如果设问中的前几个字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那么答案来源于材料和教材的结合点。

(2)定动词法

定动词法就是明确设问中的动词类型。动词类型不一样,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常见的动词有:概括、分析、比较、评析、指出、列举、说明等。概括类的动词考查考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分析类的动词考查分析能力,比较类的动词考查考生对相似事物提取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能力,评析类的考查考生对某一观点的评价分析能力。指出、列举、说明类的较前几类相比,考查的能力级别较低。

(3)定位法

定位法就是确定要回答的内容。这些词主要有:原因、条件、目的、影响、实质等,我们可将这些词叫作定位词。

另外,在动词和定位词之间还有一些限定词(内容),如“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原因”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就属于限定的内容。

历史主观题中的材料较多,因此阅读并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基础。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准确解题的前提。

2、读材料

在明确设问后,要有目的地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含在材料中的、对解答问题具有帮助性、实用性的信息。笔者提倡要对材料读三遍。第一遍可以进行浏览,快速地读,大致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涉及的时间、事件、地点、人物等,要确定与设问有联系的材料范围,缩小第二遍的阅读范围。第二遍要在第一遍确定的较小范围内更具体、更细致地读。第三遍要对重点、关键的语句进行再次确认,并认真准确理解。因为有的材料是古文或翻译的外国作品,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时候进行一两遍的阅读也会有偏差,所以在第三遍中我们要尽量地纠正这些偏差。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有的考生只注意材料的正文部分,而忽视了注记和材料的出处。这种情况是不可取的,因为有的时候试题的答案就存在注记或者出处内,忽略这些就会导致解答时偏离答题方向或者不知道如何答题,无从下手。

3、联系

联系,就是进行知识迁移,联系教材,找到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建立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在解答前面讲过的“根据所学知识”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类的设问时,我们必须要联系教材。那么在解答“根据材料”类的设问时,要不要联系教材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要联系。虽然这类题的答案不局限于教材,来源于材料,但还是要以一定的教材知识为基础的。

4、作答

作答,就是在上面的基础上,即在理解了设问、读透了材料、联系并正确迁移了教材知识后,在大脑中有序组织答案进行答题的过程。它是解答主观题的落脚点,更是关键的一环。因为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前面其他几步做得再好,阅卷老师也看不到,还是不能取得高分的。

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必须理清思路。答题前要思路清晰,在脑海中组织好再进行答题,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②尽量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答题。不要用生活中的口语或网络流行语进行答题,因为那样即使答对了,也不会得高分的。

③查看分值。要“看菜下碟”,根据设问的分值,有针对性地答题。分值多的要多答,分值少的要少答。

高一历史解题思路 第7篇

一、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带着问题读材料

重视材料出处

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善于提取有效信息

规范做答

分析材料

二、解答材料题,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问题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确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问题,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又节约时间。阅读材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优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第8篇

1 抓规律,促优化

例1已知二次函数f(x)=ax2+(2a-1)x+1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3,求实数a的值.

教学中发现,学生习惯于从常规思路入手,对a分类讨论解之.

(ⅰ)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对称轴方程为,最大值只能在闭区间的端点达到.

①当,即时,fmax=f(2)=3,解得,合乎题意.

②当,时,,解得,不合条件,舍去.

(ⅱ)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下,最大值可能在抛物线顶点达到,也可能在闭区间端点达到,应予讨论.

①当,即a≤-1时,,解得,不合条件,舍去.

②当,即-1

③当a<0时,不成立,此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

此法合乎学生思维特点,分类讨论层次清晰,如果就此打住将不利于能力提高.教学中,我们启示学生思考:

1)审视讨论过程,发现了什么规律?

2)借此规律能否重建新的解题思路?

学生在审视认知过程后发现:二次函数的最值总是在闭区间的端点或抛物线的顶点处达到,因而可以采用新思路——特殊点检验法.

(ⅰ)若,解得,此时抛物线开口朝下,对称轴,且,故不合题意;

(ⅱ)若f(2)=3,解得,此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对称轴为,闭区间右端点较左端点距离对称轴x=0远些,故合乎题意;

(ⅲ)若,解得,此时抛物线开口朝下,对称轴,函数f(x)在[,2]上递减,故合乎题意.

综上,.

可见,先计算特殊点的函数值,再检验其真假,思路明了,过程简洁.学生在经历分类讨论的繁杂过程中,总结规律,发现新思路,才能真正做到运用自如.

2 抓特点,促优化

例2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焦点在坐标轴上,且与直线x+y-1=0相交于A,B两点,若,C是AB的中点,OC的斜率为,求椭圆的方程.

如图1,设椭圆的方程为ax2+by2=1,常规思路是联立方程组

化简得

判别式

其中A(x1,y1),B(x2,y2).

由弦长公式得

根据,得代入(1)式解得,满足Δ>0,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此法虽然运算量较大,但属于基本方法,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巡视中发现,很多学生因运算不过关,导致解题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启示学生挖掘命题特点,思考:

1)遵循简单化原则,依据题设条件,能够达成的最近目标是什么(求出C点)?

2)由直线AB的斜率,能否知道AB的倾斜角?

3)观察A,C,B三点的位置特点(A,B关于C的对称)能否得到A,B两点坐标?

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发现:C是AB的中点,则,又直线AB的倾斜角为135°,如图1,只需将点C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即得A点;将点C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即得B点,从而避免了繁杂运算.

解方程组得c点坐标为().根据平面几何特征,分别得A,B两点坐标为,将A,B两点坐标代人椭圆方程即可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巧妙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常能使解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好的效果.学生在经历坎坷之后得到的解题技巧,才能真正灵活运用.

3 抓本质,促优化

例3过圆外一点M(2,4),向圆C:(x-1)2+(y+3)2=1引两条切线MA,MB,切点为A,B,求直线AB的方程.

学生往往从直观入手分析.

分析由切线求切点.

如图2,设切线方程为:y=k(x-2)+4.根据圆心C(1,-3)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即,解得,故切线方程为x=2或,即

得切点B(2,-3).

得切点A().

再由两点式求得过切点A,B的直线方程为:x+7y+19=0.

这是一种基本方法,但是过程繁琐,甚是耗时,稍有不慎,就会出错,因而启示学生思考:如何求切点更简单?即有同学给出了优化改进的思路.

优化1由两圆相交求切点.根据平面几何性质,以MC为直径的圆与已知圆C的交点即为切点,以MC为直径的圆方程为

(x-1)(x-2)+(y+3)(y-4)=0,点A,B坐标满足方程组:

(1)一(2)得

(3)式代入(2)解得切点坐标为(2,一3)或(),再由两点式求得直线AB的方程为:x+7y+19=0.

此处避免求切线,简化了运算.我们不满足于此,又启示学生思考:

1)回眸解题过程,方程(3)与直线AB的方程相同,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事实?

2)求直线AB的方程的本质是什么?是否一定要求出A,B两点坐标?

大家在反思中认识到,求直线AB的方程,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本质是寻找A,B两点坐标所满足的含x,y的一次方程.解题理念的突破,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改进动机.

优化2巧用设而不求法.切点是以MC为直径的圆与已知圆的交点,设切点坐标为(x,y),则切点坐标满足方程(1)和(2),亦满足方程(3),而方程(3)是含x,y的一次方程,这说明方程(3)是过切点A,B的直线方程.

多么明了的推理,多么简洁的过程.可见切点坐标是“非必求量”,进而启示学生不求切点坐标,变换视角,把M点视为两条切线的交点,探究新方法.

优化3逆向思维.设切点A,B的坐标为(x1,y1),(x2,y2),则切线MA方程为:

M点坐标(2,4)满足此方程,所以

同样可得

所以A,B两点坐标都满足方程x+7y+19=0,很明显此式为含x,y的一次方程,故直线AB的方程为x+7y+19=0.

可见“设而不求”法,是解析几何的重要解题技巧,学生在紧扣本质的反思活动中获得感悟,在运用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高一历史解题思路 第9篇

[关键词]高一历史材料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100

历史材料题在考试中占分值比较大,也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在高一历史材料题讲解中,笔者也在不断地将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渗透到教学当中。

一、部分材料题比较简单,具有初高中过渡期的典型特征

材料1: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华网

材料2:

请回答:

(1)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为能源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2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

仔细研读这道材料题的材料和设问,发现试题答案基本都在课本上,而不是在材料里。像这类题目在高一模块测评中还是很多的,可以在课堂上当堂落实。

二、材料题答案来源于材料,需要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材料1:(汉元帝时,贡禹表称)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作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

材料2:“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荀子·儒效》

“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唐六典》

请回答:

(1)据材料1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及经营特点。

(2)据材料2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技术的传承上具有怎样的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道题目以官营手工业为切入点,要求归纳其生产目的、概况、特点等。第一题属于内涵式的题目,这一类题目的答案都来源于材料。答题的关键就是找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只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就能看出这段材料的大意。第二题属于内涵加外延式。这类题目是历史材料题当中最难的一种。解答的时候既需要依据材料,也需要联系课本知识。需要从古代手工业在技术传承上的特点联想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学生要明白经济基础是根源,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三、各种类型的材料题都已经在高一阶段相继出现

比如像上述第二道例题这样的文言文类材料题,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考生不必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抓住关键字词,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注释(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仔细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阶层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等等,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指出张裕酿酒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

(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里,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表格型材料题在近几年历史主观题中,发展尤为迅速。本题主要通过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张裕酿酒公司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仔细阅读表格可以将所涉及的时间大体划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民国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答第一问时可以结合表格中“投资300万两白银”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归纳出生产经营的特点。第二问结合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概括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不怕历史材料题,规范解题行为,明确历史材料题的基本类型及其结构,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思路技巧方法 第10篇

一.每道题都会有突破口,再难的题目题目都有,做题和破案有很多相似之处,总会留下线索和细节,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仔细,和信心。一定会做正确。做任何一道题首先心态要好,难的不要慌张,简单的不要高兴。要做到宠辱不惊,心态平和。即使做不出来也不要影响做下面试题的心情。

二.先根据考点判断,读题过程中看出这个题要考你什么知识,出题人的意图想考哪个高考的考点,然后迅速联系课本,联系考点,然后根据选项就可以直接判断出来。

例如(全国大纲卷20)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此题考查的考点就是西葡两国率先实现中央集权,封建王室权力较大。因此根据选项直接判断A。

例如(山东卷13)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此题考查的考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而可以根据四个选项直接判断A。

三.读题一定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节, 看懂,看清题目的要求和 所问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在四个选项里面找出答案。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特别是看清楚最后的问法。

例如(20全国1卷)30.20世纪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此题首先看时间20世纪20年代再仔细思考材料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看题最后的问法是能够说明现象的是 ,材料的意思是为什么在上海比例是2:1而在天津和北京的比例是5:1和6:1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来是国产电影比例小的原因是成本大,为什么成本大呢,无非是制作成本和流通税费,所以判断C。

例如(2014大纲卷19)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此题我们首先看时间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根据材料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亩产的认识是人的智慧和自然的潜力无穷,显然此题是在侧面折射出大跃进反映了人们急切改变落后的面貌。

四.采取排除法做题。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排除法一般尽量少用,原因在于排除法是建立在知识储备强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基础知识不好,很容易在排除的时候将正确的选项排除。

例如(2014全国二卷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此题可以看出规定的不是亲子权利A项排除。西晋时候私拿养子财务同样无罪说明亲情逐渐强化而非淡化故排除B宗族的利益并没有体现所以选D

例如(2014上海卷16) 保证国民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特权。以上思想体现在

A.《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民国民法典》 D. 《钦定宪法大纲》

此题中外法律文件。题干反映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反对封建特权”。 《十二铜表法》、《汉谟拉比法典》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钦定宪法大纲》是封建性质的法律。《民国民法典》是近代中国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故应选C。

例如(2014年宝鸡市一摸31)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B.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

D.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

此题根据二重证据法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的历史研究方法所以A的说法错误,结合一般历史知识,可知BC说法过于绝对,因此正确答案选D

五.对于答案很相似很难排出的题,自己可以根据题意写一个答案。然后比较四个选项和自己写的选项那个比较接近。

高考12种历史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第11篇

问答题的文字表达技巧

基本方法:

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

1、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

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

2、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

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

3、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

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

4、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

5、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

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

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

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

6、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

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

7、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

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

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

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

8、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

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

9、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

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

10、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

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

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

11、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

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

12、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

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

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

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

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

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历史分析“公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

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历史复习要注意5个隐形知识点

隐形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高考中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十个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

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

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

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

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

9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

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

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

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

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

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

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

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

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

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

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

如某年高考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

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

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高考历史学习5种记忆法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

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

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

(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

(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

(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

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四、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制成歌诀的形式。

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再如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名称则可编为:

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上后。

十国:南、北、汉、闽、楚、吴,

南唐南平前后蜀,还有吴越毋疏忽。

五、趣味记忆法

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造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可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讲巨鹿之战时,就简略补充“破釜沉舟”成语典故。讲楚汉战争时补充“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典故。在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

讲商鞅变法告诉学生用“欠三壶酒”的谐音来记前359年这一时间,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有人讲,历史就是现实。也就是说历史上发生过的事,现在还在继续发生,只不过形式发生了变化,而现实中的很多事都有历史的影子。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我们现在的改革,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现在世界各国的争端和战争,回顾历史,和中国的战国时代、三国时代、欧洲和西亚的帝国时代,多么相似,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的悲剧、喜剧,我们的现实不也在一幕幕重复上演吗。

上一篇:长发情结下一篇:燃料集控理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