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抗挫折的能力

2024-05-21

训练抗挫折的能力(精选10篇)

训练抗挫折的能力 第1篇

如何训练学生抗挫折能力(2007-03-07 19:34:27)转载▼

分类: 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需要,而抗挫折能力在现代竞争社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讲,抗挫折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当代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而高中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一个转折时期,是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特殊时期,却也是一个不稳定时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情景,如考试发挥不好,同学之间产生误会等等,这些打击可能在学生不经意时让他们体验到挫折。此刻,教师给予一定的挫折教育、心理疏导,能为他们完善人生提供相当的能力基础。只有正确地认识挫折,才能学会抵抗挫折。

一、正确认识挫折

什么叫挫折?挫折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阻碍个体动机性活动的情况;二是指个体遭受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中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高中学生的挫折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业挫折。学习是极为复杂的活动,学习中的学业压力、同学间的竞争、考试失败、成绩陡降、教师的误解和指责等导致的心理压力总难免让学生感受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有的同学初中时学习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感受到极强的挫折感,被烦恼、苦闷和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所围困,以致有点怕学,甚至有的产生厌学。二是交往挫折。学校是一个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总要和不同性格的同学、教师交往。高中生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对事有一定的见解,很容易因为自己与别人的意见、观点不同而产生矛盾,一旦不能处理好这些矛盾,即使是细小的问题,容易产生交往挫折。如有的同学由于成绩问题与父母闹得比较僵;有的同学因为某些事而搞得同学关系紧张不和。

挫折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两重性。因为客观事物不仅纷繁复杂,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要达到目标也要有一个积聚力量、创造条件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碰到困难是很难避免的。某一目标能否实现,既取决于这种目标是否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和环境,也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吻合的程度。无论是客观条件的影响,还是主观认识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所以,挫折的产生具有客观性。

挫折也具有两重性。尽管各种各样挫折是来自多方面的,但挫折本身并不可怕。虽然遭受挫折容易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烦恼、痛苦、悲观失望,甚至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但它同样可以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改弦更张;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促使学生努力去克服困难,改变自己的境遇。然而,高中学生的心理机制还不完善,被挫折感控制的学生往往无从进行有效的推理或采取有效的行动,只会“意气用事”。这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教师的责任是要学生认识到经历挫折是难免的,适度的挫折感并不是坏事。教育他们以积极的心理态度去对待挫折,才会产生积极的意义,甚至可以把挫折看作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和考验,砥砺自己的意志,这样更有利于摆脱挫折,走出挫折的困境。

二、培养抗挫折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的社会,为了更好地适应并立足于这个现代竞争社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高中学生必须培养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增强自我适应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才能从容应付并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首先,教育学生要经得起逆境和艰苦的磨练。经得起逆境和艰苦的磨练,应有意识增强积极的心理态度。心态积极,就能潇洒自如,就会特别自信。考试的失败对学生无疑是最大的打击,由于成绩很不理想导致自信心下降,一个恶性循环可能由此开始。此时此刻,教师及时的疏导、鼓劲真可谓雪中送碳。我在一次主题教育课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太太,她的大儿子是晒盐的,二儿子是卖伞的。晴天时,她为二儿子担心伞卖不出去,阴雨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晒不了盐,每天忧忧郁郁。后来,有人对她说,晴天时,你应为大儿子高兴能晒好盐,阴雨天,你应为二儿子高兴能卖好伞。从此,这位老太太整天兴高采烈。同样一件事,这位老太太为何前后判若两人???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深刻认识到凡事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心灵才会一片灿烂。我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应正确地对待考试的失败,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暴露自己知识的缺陷,从而得以补救,以便以后能学得更优秀。

要经得起逆境和艰苦的磨练,也应有意识地通过逆境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因为坚韧的毅力更能抵抗挫折。如班中一位同学,有轻微的精神疾病,时常出现一种幻想状态,思想不能集中,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他感到很苦、很悲。又由于成绩不理想与父母的关系也有些僵。在高

一、高二两年中,我时常和他谈心,了解病情,提供一些解决方法,指导他如何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学习,帮助他尽快地恢复。每次症状发生,我要求他能说出来,共同分析解决,并不断地鼓励他。经过努力,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高三来,他的心理疾病基本没有了),也增强了自己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对自己有了极大的信心。

其次,教育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要摆脱因挫折产生的消极情绪的困扰,减轻心理压力,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尤其是自我调适能力,因为抵抗挫折只有靠自我内在力才是最有效的。而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因为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能调动一个人的潜能,令人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去应付不寻常的挑战。如班中一位女同学,高一时因为成绩不好一度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感到失望,对学习失去信心。我询问她以前的情况,她说人家都说高中的课程很难,尤其是女同学到了高中成绩肯定会落后,她很怕自己象他人所说的那样。显然,这位同学一进高中,就已经丧失了信心。为了消除她这种“我不行”的潜意识,我要求她找回以前的自我,发掘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学好高中的课程。给她讲女性成功的先例,希望她在以后的学习中始终暗示自己“我能行”,加倍努力,拼搏一番,终会有成效的。如今,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中是优秀的。

再次,面对挫折不妨重新调整自我目标。挫折尤其是学业挫折,有时是因为学生所定的目标过高而引起的。当他们预定的目标没有实现而遭受挫折时,应当及时反省自己的目标是否合理,达到目标的途径是否恰当等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有利于减轻压力,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如班中一位女同学,进高中时,雄心勃勃,自己定下一个很高的目标。但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能力较低,成绩一直上不去,她感到很苦闷,甚至有点自卑。我要求她重新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个恰当的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成绩;教育她要不气馁,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预定的目标。

最后,教育学生要采取宽容态度。由于有些学生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挫折也就往往产生于主观臆断,此时学生宽阔的心胸、大度的气量是抵抗挫折的最好方法。如一位同学借了别人的学习摘要,却不知后面的日记,无意中翻到(还没有看)正好被撞见,引起误会。他在解释了还不被同学理解、信任之下感到很苦闷,而且影响了学习。我一方面让他真诚地向同学道歉,教导他“心底无私天地宽”,并向另一同学做工作,教育该同学要真诚、信任地对待同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导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补偿法应付挫折)。后来,他们相互谅解,和好如初。

总之,高中生身处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我们教师有义务教育他们如何去对待挫折,给予他们这方面的经验。不但通过理性的思考,更是通过学习与生活实践,使学生学会抵抗挫折,磨练他们的抗挫折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毅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训练抗挫折的能力 第2篇

莫莎,刘志军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

训练抗挫折的能力 第3篇

一、体育教学渗透拓展训练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拓展训练可以将参与训练的人员进行分组, 通过组间分割, 使每一组组员形成小组观念, 进而培养他们的小组集体意识。随后, 通过相同的训练项目, 让每个小组组员充分展示自我。随着社会的发展, 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越来越离不开团队的合作, 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能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 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敞开心扉, 与团队中的每一人都能相互关爱、相互信任, 最终共同努力, 共同奋斗, 共同进步。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拓展训练,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软实力”, 如团队合作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等。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软实力”, 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学生能够在一些危急的情况下, 消除恐惧心理, 不断地挑战自我, 战胜自我。对于大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还没有步入社会, 也没有经历过多的坎坷, 对于“困难”“危机”的防范意识不强, 一旦受到沉重的打击或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些学生就会一蹶不振, 意志消沉, 甚至自甘堕落。而对他们进行攀岩、蹦极等探险项目的拓展训练, 能够培养学生的胆识,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当困难出现时不会畏惧, 不会退缩, 而是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二、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拓展训练的策略

1.加强师资培训, 树立拓展训练观念

作为一种新的体育训练方式, 拓展训练的应用尚未完善, 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不够规范。为此, 应该加强师资培训, 帮助体育教师树立拓展训练观念, 让体育教师真正重视拓展训练, 并且能够主动探索实施训练的方式。除此之外,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议, 为体育教师创造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 让他们能够学习到其他教师教学中的优势, 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 最终取长补短, 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 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 只有帮助体育教师正确认识和看待拓展训练, 才能使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进而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发挥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最大价值。

2.结合实际条件, 设定拓展训练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条件, 制订合理的拓展训练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内, 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例如, 在开展“高空抓杠”这一拓展训练项目时, 为了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这种训练项目, 教师可以从“杠的高度”“抓杠时间”入手, 降低训练标准, 先进行“低空抓杠”或者“短时间抓杠”练习, 当学生逐渐适应后, 再逐步提升“杠”的高度, 延长“抓杠”时间。这样给学生一个过渡时间, 通过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训练内容, 训练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3.进一步优化拓展训练

校方或者教师可以将拓展训练有机地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定期组织球类比赛、环保活动、文艺汇演等, 进而使学生增加锻炼机会, 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其口才、胆识和身体素质都会得到锻炼。这时, 教师可以让他们针对自己的表现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并分享给其他学生, 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进而锻炼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要想利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教师就必须正确地看待拓展训练, 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条件, 设定拓展训练教学目标;最后再不断优化拓展训练项目, 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桂云.体育教学渗透拓展训练对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1) :161-163.

训练抗挫折的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当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然而,现今生活在顺境中的不少小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近年来,学生打架斗殴、自杀跳楼等过激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事件主人公往往因事不顺心或话不投机就产生过激行为。这让我们看到当前少年儿童的心理抗挫折能力非常薄弱。

一、以一个主阵地两类课堂为主要研究途径

一个主阵地指的是以心理健康课为主阵地,两类课堂包括学科教学课堂和班队活动课。

1.以心理健康课为主阵地,开展专业的抗挫折训练活动研究

首先,我们的心理学专业老师精心设计了7个专业教学方案,分别是《直面挫折 自强不息》、《相信我能行》、《屡败屡考 我胜出》、《做情绪的主人》、《扣动心底的琴弦》。这7个教学方案是想从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让学生对挫折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强化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继后,心理学专业老师设计了一套以“认识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自信”为主题的团辅活动方案,通过在心理健康课上开展各种团体训练活动,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训练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在学科教学课堂中开展抗挫折教育的研究

我们分别在语文和音乐两个学科中开展研究探索。

(1)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有意识的渗透抗挫折教育。比如三年级的课例《爬天都峰》,四年级下册的课例《触摸春天》,五年级上册的课例《地震中的父与子》都可以进行抗挫折教育的渗透。

(2)听歌、跳舞等自我调节的方式能很好地减轻和释放学习压力,音乐老师充分利用专业的优势,让学生学会用听音乐呼气、吐气、闭目瞑想、做舒展运动等方式来排除压力、调节心情。音乐老师还编排了一套减压操《向快乐出发》。这套减压操是根据舞蹈《向快乐出发》改编,当学生遭遇学习、生活的压力、挫折,心情苦闷无法排解时,可以通过跳减压操来减轻压力,调节心情。

3.在班队活动课中开展抗挫折的实践研究

我们的班队活动设计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类是让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挫折,活动方式是演讲或讲故事,具体主题有 “我能行”,“向名人学习”;“欣赏自己、欣赏别人”等等。

第二类主题是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学会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活动方式是表演情景剧或小品、舞蹈,具体小主题有“我犯错了”、“我落选了”、“我考差了”、“我跑了最后一名”等等。

第三类主题是训练学生的学习、生活本领,活动方式是开展技能比赛,具体主题有“珠算我最行”、“订钮扣、系鞋带难不倒我”,“水果拼盘大比拼”“我包的饺子最好吃”等等。让家里的公主王子们卷起袖子包饺子,订扣子,洗袜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自理能力,也就初步具备了向挫折挑战的能力。

二、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训练形式

一个主阵地两类课堂都是在教室,在学校进行的模拟似的活动,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还得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开展真实的实践活动,来磨练学生的意志。两年来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1.种蔬菜

在实验班级里以小组为单位种蔬菜,孩子们不会合作劳动,撒下的种子始终不见发芽,别组的蔬菜长得茂盛自己的长得慢……这一次次遭遇失败的事,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心理,而且培养了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也学会处理愿望与现实不符合的矛盾。

2.拉练活动

开展课题研究的两年内,我们组织了实验年级开展了两次“徒步走江南”的拉练活动。往返全长12公里。第一次,天气炎热,太阳毒辣,很多学生从来没有徒步走这么远的路程,去时兴致勃勃,返回的途中,又累、又渴、又热,有的掉队了,有的脚磨破皮了,各种困难交织在一起,最终每个同学都顺利回到学校,圆满完成此次任务。第二次,走到半程,天空下起了雨,有的同学没带雨伞,冒雨前行;有的同学鞋子湿透了还自嘲是水鞋;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摔伤了不愿坐车,还坚持同行。学生们在谈拉练感想时,有的说:“只要坚持,没有办不到的事!”有的说:“这次拉练活动让我明白了:坚持,胜利就会在前方。”

3.“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组织学生与特殊教育中心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活动。给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机会,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关爱残疾人,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残疾儿童绣的《清明上河图》、听了智障儿童的数学课,听障儿童的数学课和韵律课3节课,互动环节中我校的学生给残疾儿童送去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和礼物,残疾儿童们也教我们学习手语。在活动中学生们亲身感受了残疾儿童内心的坚强与对待生活的乐观。有个同学在谈感想时说:“与他们遭受的挫折相比,我们偶尔遇到的困难算什么,从今往后,我要鼓足前行的风帆,努力前进,前进,决不退缩。”

4.“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卫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环卫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打扫卫生的艰辛,从而自觉爱护环境。活动形式是组织学生到市民广场捡垃圾。很多学生在家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做家务,更别说捡又脏又臭的垃圾,刚开始大多数学生都提着口袋你望我,我望你,少数几个学生捡也是尖着个手指捡,后来老师带头捡垃圾,并宣布开展捡垃圾比赛,学生们便踊跃起来,见到脏的包装口袋,他们就用火钳夹,见到发臭的饮料瓶,他们就捏着鼻子捡,见到紧贴在地面的口香糖,他们就找来小棍使劲撬。这种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又培养了他们遇到困难学会想办法,更让他们体会到了打扫卫生的艰辛,从而自觉地不再乱扔乱吐。

5.“我到幼儿园当老师”体验活动

组织实验年级学生到幼儿园开展“我到幼儿园当老师”体验活动。平常作为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这次让他们当一回老师,去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吃点心、教他们画画,每个学生面对的幼儿不一样,有的幼儿调皮、不听招呼;有的幼儿胆小,不敢和小老师交流,有的幼儿聪明,问的许多问题难倒了我们的小老师,面对种种难题,我们的小老师需要积极地、耐心地想办法去解决。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小老师们感慨很多:有的说终于教会“学生”画画了,感觉很有成就感;有的说当老师真辛苦,以后自己学习要认真一点儿,少让老师操心。

三、结语

训练抗挫折的能力 第5篇

关于挫折教育的实施方式,除了采用思想教育的方式,也有学者们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挫折心理的产生、来源以及发展,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团体训练作为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形式,主要是通过行为训练,来发展个体的潜能和力量。群体动力学理论认为,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问题行为的改善。在群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能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社会学习理论也提出,人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而来。应对挫折的行为也可从模仿学习中获得,团体咨询为求询者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这种以人际交往为特点的团体训练是我们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基础。

与传统的思想教育相比,团体训练更注重青少年的自我探索以及自我力量的壮大。以培养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团体训练旨在通过创设挫折的团体情境,青少年通过相互交往、探讨自我,对挫折进行深入的思考,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学会调节挫折情绪,提高抵御挫折、应对挫折、适应挫折的能力[4]。这种通过创设一定的团体情境,成员在交互活动的影响下进行自我探索的训练形式既能将现实的挫折场景重现,又能在团体的作用下集思广益,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单纯的认知教育。再加上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及活动内容的创新性,较容易吸引青少年的兴趣。

分析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特点,我们也不难发现青少年主要以群体活动为主。一方面,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团体,许多挫折心理的产生都与团体生活密切相关。三五结伴是青少年群体中较常出现的状况,在面对和解决问题时,他们易以小团体的形式开展。在决策的过程中,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成熟,他们很愿意听取同伴的意见。同时,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对父母甚至老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在团体训练中,在朋辈们的相互支持和鼓励之下,能帮助他们较快地走出挫折。另一方面,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学习挫折伴随人际交往挫折也是经常出现的,人际交往挫折成为青少年一种重要的挫折类型。不少研究发现,许多青少年不善于处理同伴关系,在人际关系中遭遇的挫折使他们经常陷入孤独、郁闷的情绪当中,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问题。挫折教育以团体训练的形式开展,有助于较为具体地分析人际交往当中的挫折情境,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抗挫折训练 第6篇

司寨一中马增亮

所谓挫折教育,莫过于把这个世界上不完善的那一面,在孩子能够承受的年龄段,用各种手段让孩子去体验。经历了挫折之后,一种平衡的感觉才会出现。

挫折教育教的是什么?

首先告诉他们真相,接下来告诉他们一个方法。通过挫折教育告诉孩子们,第一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些地方不那么完善。当我们面对这些不完善的时候我们怎么处理。

要给孩子建立灵活的积极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这是挫折教育的目的。传统的面对困难时候的思维模式是:“遇到困难克服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这个思维模式是很正确的,但是正确的思维模式如果你只有一套,它就变得不正确了。

人的心理耐受力都是有极限的,如果在人脑海当中,面对困难的时候,处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只有一套,那么挫折出现的概率就会更高。

当我们只有一套思维模式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偏执,偏执在心理学的理解就是偏激的执着。

如何处理挫折

角色责任:每一个角色责任意识,都是孩子长大以后,拴在其身上的一根保险绳。

那么从小学开始、从中学开始,我们的挫折教育要着眼于哪儿?要从人生的层面上,着眼于这个孩子以后的发展道路,那现在我们应该教给他什么?让孩子意识到,很多人需要你,在后面的生活中能有坚持住,不崩溃。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你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有很多人需要你。

一个人的生命力是否强壮,从他脑海当中有多少个积极的角色来判断。每天在生活当中,所面对的挫折感层出不穷,所有挫折感的来源大概有四个方面:

1、替代挫折感

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而自身感同身受的一种挫折感。

2、延迟满足

我的动机期待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需要等,等的过程就是延迟挫折

3、竞争和比较

人和人之间的竞争比较,这种竞争和比较当你不占优势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挫折感。

4、被动放弃

这是最严重的挫折感。

一、替代挫折感之所以能够用来进行挫折教育,是因为心理学有一个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习得的。

习得方式的两个方面:

1、做一个行为之后得到的积极的反馈。

2、通过观察别人。

挫折教育最安全的途径是在目睹别人挫折的过程当中获得挫折体验。

二、A型性格人的两大缺点

1、丧失了竞争的平衡,成功无法持久

2、缺乏耐心

为了避免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A型性格的人,那么在中小学教育中让孩子体会延迟满足的挫折感,然他的动机在延迟之后实现。

三、竞争和比较

竞争意识越强,竞争受挫以后的摧毁烈度就越强。

四、被动放弃

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体会最大的挫折感来源于被动放弃,心理学讲一个人,当他内心深处的挫折感跟理由是相关的。面对学习放弃情感体验,只会让学生产生心理压抑,还有放弃伙伴关系等等。

被动放弃的挫折感如果无休无止,那你感觉使网瘾厉害还是你厉害?今天的中小学生每天都在品味着最强大的挫折感,而且永远无法还手,永远无法摆脱。

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第7篇

内容摘要:为使小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也为了使他们在今后充满强烈竞争的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从“帮助学生对挫折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利用榜样教育;挖掘教材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挫折教育;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开展心理咨询”等方面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挫折 心理健康 榜样教育 教育资源 家校 竞赛活动 心理咨询

如今在报纸上、电视上、网络各大论坛中,一则则小学生自杀的新闻不时地刺痛我们的眼睛。这些孩子,正是充满蓬勃朝气的年龄,原本该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然而他们生活条件优越,依赖性较强,心理素质普遍较差,遇到挫折往往会不知所措,有的表现出紧张、痛苦、一蹶不振,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学习效率降低,影响自身的成长。严重的还会失去心理平衡,引起身心疾病,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在绝望中轻生。于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就是关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也是当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正确认识挫折,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两重性,挫折既会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失败与成功尤如孪生兄弟,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最后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失败和挫折并不是坏事。它能给人以打击,甚至使人丧志和沉沦,但更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及奋起的勇气。大凡有成就之人都经历艰险和磨难,而在逆境中崛起。挫折和失败打破人们主观的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的幻想,教育学生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用理智的态度面对现实,使学生懂得正确分析主客观原因所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激发迎接挑战和战胜挫折的内在动力。陶行曾经说过创造的人生“是患难与欢乐所织成”,并告诫学生要懂得“失败为成功之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想要退缩时,教师要适时鼓励孩子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去面对挫折。当学生因目标过高而产生挫折感甚至引起心理障碍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自己的愿望与要求,学会放弃,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例如在这个学期里,我任教的班级里有名学生,成绩一向很好,平时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可有一次考试成绩却较差,她从此一蹶不振,连上课都常常走神。这时我就抓住这件事,利用课前五分钟讲了《无腿小鸭》的故事,使学生们明白:失败是正常的,只有经过失败,人才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吃一堑长一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都可能经过长期的失败才取得成功的。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挫折耐力就会渐次提高,从而做到宠辱不惊,成败安然,将胜利、失败都化为零的起点。

二、利用榜样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能适时向学生提供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上进心战胜困难。榜样主要有以下三类:中外著名的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全国著名的同龄人中的英雄模范;学生身边战胜挫折的同学榜样。如学生因患病对学习、生活感到灰心,教师可以举出榜样让他们学习。故事主人公对待困难的积极精神,乐观态度以及两相对比激起的上进心会不知不觉影响学生,使他们今后遇到挫折就有方法对待。如张海迪桑兰身残志坚犹自奋斗不息,歌星刘若英成名前曾在某著名音乐人的制作室被判为:“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有所发展。”但她没选择离开,默默留下,端茶倒水,替歌手拿演出服。别人问她为什么,她郑重地说:“因为这是离我梦想最近的地方。”一直的不放弃一直的努力终于让她站上了梦想的舞台。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女子足球世界杯金靴奖得主孙雯,她最初也是个被拒之门外失败者,可是她也选择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默默努力,最终一鸣惊人。她们用事实告诉我们:经历挫折犹自站在成功的边上储蓄能量积累智慧,终有一天迎来成功。他们用事实证明: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挫折不断成长的过程。

三、挖掘教材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成的,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味生活。数百篇课文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抗挫折教育的丰富内容。当然,这种教育不是集中有序的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深深地蕴藏在课文中,蕴藏在字里行间;也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教育因素综合且并存的。教师要正确处理和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抗挫折资源来为学校抗挫折教育服务。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坚韧不拔意志的磨炼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抗挫折教育渗透。例如,讲述患小儿麻痹症的英子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勇敢踏上讲台的《掌声》。又如介绍左腿截肢的博莱克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强自信地与儿童队员们一起出现在波兰国庆检阅的赛场上的《检阅》等课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所以可以采取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可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挫折是磨练意志,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的利器。家长端正了挫折观点后,要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遇到困难要有意识锻炼子女,甚至有意识地给子女制造一些“挫折”,不断地磨练他们。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五、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教师积极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训练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抗挫折能力。比赛中就会有输赢,就会有人失败。在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先让学生明确比赛总有胜负,竞争就会有输赢。当比赛输掉以后,对于学生需要积极的引导,帮助寻找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下次再接再厉。新课程所提倡的激励性的评价在这里就派上用场了,但是绝不能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所有评价都是肯定,这不见的是好事情。对了得到的是表扬,错了得到的也是表扬,学生听到的都是好话,用得多了也就没有是非之分了。

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工作,配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进行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学校心理咨询老师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要给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 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心理咨询外,学校还可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等。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条件。因此,应重视培养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加强挫折教育,使我国孩子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

参考文献

1、卢文学、姜红娟主编 《21世纪创新学生健康情商》上

2、宋宁、陈世锦等主编 《儿童心理解读》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第8篇

一、挫折及挫折教育的概念

挫折:第一, 挫折的产生与个体在活动中遇到的某种障碍有关;第二, 挫折是与人的目的行为有关的一种特殊状态。而所谓的“挫折教育”, 事实上是指对于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因此,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关心的是学生在遭受挫折后, 个体应以何种方式去对待挫折情境, 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获得应付挫折情境的正确理念和调试心理状态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二、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

1. 生理方面的缺陷。

遗传与生长发育程度的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间出现了个体差异, 一些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过胖、偏瘦、矮小等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心理失衡, 或怨天尤人, 或自暴自弃, 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2. 心理方面的缺陷。

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自我评价过高, 从而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 由此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等现象的产生。

3. 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差。

有些学生对动作学习的能力较差, 或是身体素质不好不能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同一些素质好、成绩提高快的学生比较时, 总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即使自己再努力, 也是技不如人, 无法赶上其他学生, 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 显得胆小怯弱, 缩手缩脚, 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从而产生自卑感。

4. 不良个性因素。

有些学生虚荣心强, 自以为是, 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注意, 在遇到一些难度较大而一下子又完成不了的动作时, 为了“面子”, 硬撑着去做, 结果往往导致失败。久而久之, 这种挫败感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今后, 即使自己能够做的练习, 也不敢于表现, 怕万一失败, 更被其他学生讥笑, 被人看不起。

三、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

1. 学生方面。

(1) 提高自身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准备, 遇到挫折不要怕, 学习中的挫折和磨难, 虽然给人以打击, 带来悲伤和痛苦, 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如果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 不妨将它们看作炒菜时用的调味品, 因为有了挫折, 生活才有滋有味, 这样会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心。

(2) 发挥榜样的力量, 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熏陶下, 使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 激起潜在的上进热情, 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自学行为。教师可通过体育明星、体育优生、优秀运动员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可知可感事迹的宣传, 让学生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 克服困难。而最好的榜样是学生身边的体育骨干。除此之外, 学生还应该和家长多沟通, 因为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 是生活中的楷模, 家长要率先垂范, 以身作则, 父母对生活中挫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父母常常有同样品质的孩子。这样的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然也就精神低落, 不振作。

2. 教师方面。

(1) 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 注重挫折教育的价值。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 提高对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理念的教育和训练水平。以前, 人们认为体育课无非就是跑跑跳跳, 玩玩闹闹。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深入, 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体育教师要从单一的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变,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既教书又育人, 把培养健康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乐观的学生不是没有烦恼, 而是能很快从烦恼中解脱, 重新振奋, 即他们受挫的恢复能力极强, 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 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2) 教师根据不同的性格培养抗挫折能力。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时机, 但应注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 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首先要弄清学生的性格类型, 然后体育课上,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 聆听他们的谈吐, 判断学生性格, 根据学生的性格分组, 进行施教。

(3)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挫折情境。由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知识层次、社会阅历、及家庭情况与性格的差异, 学生对挫折的忍耐力具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承受挫折打击时的能力, 在创设挫折情境时应特别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摆脱困境。

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故事 第9篇

第二天清晨,我从学校出发,走了四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小王家里。我到的时候他还没起床,听到我的声音后,他不好意思地慌忙从床上爬起来走到我面前。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学校上课?”

“老师,我不读书了。”

“老师走了这么远的路来接你上学,你怎么能在老师面前说这些让老师失望的话呢?”

小王低头不语,他爸爸说:“他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回来后,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回学校去了。”

“你的成绩不错啊!在班里还是前十名呢。”我听后惊讶地说道。

“我小学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小王听了我的话低着头说道。

我问他:“小学时,你们班有多少人?”

“23个人。”

“小学时,你们班级人数少,但到了初中,我们一个班级六十多人,全镇各个村里的学生都有,所以竞争力就会大些。你认为自己在班级中是不是学习最努力的学生?”

“不是,但我和以前的学习方法一样,怎么就不能考到第一名了?”

“你是在和你以前的同学对比,也许你曾经基础比他们好,但现在我们班许多同学基础并不比你差,而且在学习积极性上又比你高得多,成绩自然比你高。老师知道,小学考试时,你的学习成绩年年位居班级第一名,每年都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深受老师们的宠爱、同学们的羡慕。到了初中,成绩一下子下降到第九名,你心理上接受不了,但生活中的挫折多着呢,这点打击都受不了,以后遇到更大的挫折怎么办?”

通过我的分析引导,小王答应跟着我一起回到学校,继续努力学习。小王到学校后,最初几天还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几乎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一心一意追逐班级第一名,结果期中考试时,他的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一名,之后,在教室里再也看不到他苦读的身影了,上课时他也心不在焉。

看到他自暴自弃的样子,我决定抽出时间找他谈话,询问他现在的精神状况和想法,他对我说:“老师,为什么我越努力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呢?”

我问他:“成绩比你优秀的同学们努力学习了没有?”

“他们也在努力学习。”

“你与自己之前比较是努力学习了,但并不能说你努力学习了名次就非要上升不可,因为在你努力的同时,别人努力学习的程度并不比你差,同时你将努力学习的目标主要放在追求第一名上,将名次看得过重,学习压力就会增大。学习知识是一种乐趣,如果将学习的目标定位在名次上,名次上升了,高兴一阵,下降了就会有一种失落感,就会特别害怕考试。与其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不如适当放松,将学习过程当作一种享受,这样学习压力就会降低,适当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学习压力过大,反而会阻碍学习成绩的提升。”

经过这次谈话,小王不再将名次定位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即使以后考不到第一名,我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心烦意乱了,我的学习目标不能仅仅盯在班级名次上。”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压力,特别是学习上的压力,当学生有学习压力时,如果老师能加以引导,让学生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将更加利于学生成长。

记得曾经教过一个叫小张的学生,他父亲去世较早,靠母亲打工供他读书,因其母亲对他学习要求很高,小张一方面觉得自己如果不努力学习对不起边打工边照顾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他无论怎么努力学习,离母亲希望他上二本线的要求仍然很遥远,所以随着高考临近,他越来越苦恼、无奈,甚至无法面对自己的母亲,多次想离家出走,辍学到外地打工。

我知道后及时找到小张和他谈话,并联系小张的母亲,劝其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根据其基础,提出合理的要求。

经过我的调解,小张的母亲提出只要小张在学校尽力而为,无论将来在高考中成绩如何,她都不会责怪孩子。小张在学习成绩上得到了母亲的理解,紧张的学习情绪得到缓解,没有了心理顾虑,反而考上了二本,既圆了母亲的愿望,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学生小李性格开朗,家庭和睦,学习也很努力。有一天他父亲突然因车祸去世,小李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和生活的来源,随时都可能面临失学,这让小李遭受到了重大心理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也不愿与其他同学们来往,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面对小李遭受的挫折,我教育他:“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并通过学校救助,免除了其学费,帮助他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我还经常给小李讲述一些苦难学生成才的例子:重庆长寿区高考理科状元程卓从6岁起就挑起了担负整个家庭的重担,她悉心照顾妈妈以及比自己小3岁的妹妹。虽然生活异常艰辛,甚至差点辍学,但她在不少好心人的帮助下,仍抽出时间刻苦学习。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程卓以653分的成绩,成为长寿区高考理科状元。通过类似这样的例子使小李开始正确面对自己的遭遇,鼓足勇气认真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快恢复到了昔日的风采。

在从教生涯中,笔者体会到:教师应及时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加以引导,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让学生在挫折中不仅不会受到打击,反而将挫折变为动力,引导他们继续茁壮成长。

关于抗挫折能力的问卷调查 第10篇

基本资料:请如实填写以下信息

年龄: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__

1、你认为什么才叫挫折?

A.没有认真想过

B.挫折就是困难

C.措折是遇到无法克服障碍或干扰,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D.挫折是人体机能产生的一种积极地反应

2、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面对挫折

A.是

B.一般

C.几乎没遇到过

3、你对待挫折的态度是

A.积极

B.消极

C.视情况而定

4、当你因为挫折而意志消沉时,你会

A.对外宣泄

B.转移注意力

C.置之不理

5、你认为挫折一般来源于你的

A.学习

B.生活

C.其他

6、进入高年级后,对紧张的学习生活,你是否感到不太适应

A.从来没有

B.有时

C.总是如此

7、你认为目前你的压力来自于

A.老师的期望

B.家庭的期望

C.自己的期望

8、一般情况下,你会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

A.与别人面对面交谈

B.通过电话与朋友交谈

C.通过书信与外界交流

D.通过网络来缓解

9、你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吗?

A.不能

B.偶尔可以

C.能

10、一次考试失利,对你会有怎样的影响 A.情绪波动很大

B.认为自己很无能

C.和以前一样

D.更加努力

11、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苦恼不己吗?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12、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会

A.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B.参考别人的C.完全照抄别人的13、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你会

A.学习

B.拿不定主意

C.娱乐

14、为了把功课学好,你会放弃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吗? A.会

B.二者兼顾

C.不会

15、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会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吗? A.会

B.有时会

C.不会

16、当大家注视你时,你会

A.无所谓

B.不好意思

C.自豪

17、你是否总是感到别人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没有给自己足够的评价

A.是

B.没想过

C.从没有

18、当别人和你意见不同时,你会

A.坚持己见

B.聆听别人意见

C.无所谓

19、别人批评你时,你会

A.接受批评

B.为自己辩解

C.不知所措

20、考完试后你最关心的是

A.自己的成绩

B.别人的成绩

C.无所谓

21、你的好友获奖了,你会感觉

A.和他一样高兴

B.不舒服

C.与自己无关

22、假如你遇到不顺心的事,你通常会向谁倾诉

A.家长

B.老师

C.朋友

D.其他(网友,心理医生)

23、作为小学生,你最害怕发生哪一件事情:

A、公布考试分数

B、老师当众批评

C、当众揭露自己的隐私

D、不受老师、同学的欢迎

上一篇:普通员工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傲然屹立造句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