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秋天感悟人生

2024-07-07

感知秋天感悟人生(精选6篇)

感知秋天感悟人生 第1篇

感知秋天感悟人生 -资料

静静的窗外,秋光明媚,秋风乍起,吹走轻灵,坠坠红枫,留下秋的碎语,如一首绵绵不绝的音符,浅唱着秋日年华,流淌,融合成秋天的模样,零碎的花瓣和火红的枫叶,似如黄色蝴蝶翩翩起舞,忽闻秋香阵阵,意味着再次年轮的轮转,岁月的更替......一个繁华的季节,在我们转眼之间,就没有了往日的葱绿,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岁月再昭示着年轮的脚步,走过繁华,而又一次走进沉稳、厚实、寂寥、收获的秋天,

推窗而望,薄凉的空气,盈满花香,沁着潮湿的`味道,此时,酒未到,心已醉。浅叹!秋风秋雨秋煞人,岁月的年轮,碾碎了昨日的情怀和希望,清浅的痕迹,徒留淡淡的忧伤,镌刻于心。薄薄的雾气似一层薄纱,笼罩着,朦胧着秋的凄迷,此时,我想轻揽明月入怀,在花瓣雨中沉醉。秋天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金秋的夕阳,映衬着红色的土壤,黄色的果实,融洽着沁人肺腑的幽香,蕴含着幸福的笑语,迎着习习秋凉的爽风,携着一份对过往的眷恋,柔和了我笔下的文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无意让我与人生联系在一起,对于有些人的人生来说才是播种的时节,人生,就是一本泛黄的书籍,里面卷刻着滴滴记忆,爬满着悠悠情思,虽是页页书籍,可以忘了再翻,翻了再看,但人生匆匆,重复的只是岁过流痕的影子,

资料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毕竟是过了秋天的中秋节,十月的金秋被收获的笑意映红了两腮,当面对从树上被秋风吹下来的落叶,一只,又一只,轻轻的,带着一份份沉甸甸的眷恋,漫无目的在空中飘落,人的心情有时候不也像被秋风吹落的秋叶寻寻觅觅......

在这如烟似雾的季节里,我不觉为人生的一份信念徘徊,再没有了童年的幻想,没有了少年时候的期待,就像空中飘落的树叶,只想为自己人生找一个心灵的着落. 这个心愿说来容易做来难,很多人走了许多年也未曾实现,更谈不上自己的人生能用如愿以偿来描绘,人生的美,或许注定就有一份遗憾吧?

又是一年国庆节的夜晚,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叹,写着自己一份人生异样的文字,是对秋的眷念,对人生的探究,对生活寻觅!珍惜人生,热爱生活,是对祖国最好的祝福!

昨日清梦,泪染金秋,花开花落,物是人非,清风醉,花惆怅。

秋水长天,秋菊飘香,无边无际,泪雁南归,秋风缕缕,牵绊着流年。

感知秋天感悟人生 第2篇

风吹起思念的潮,秋凌乱了相思者的心,一念之间,花飞花舞,一殇之间,花谢花落,

离别过后,一切似乎未曾改变,打开心喜的网站,不免看到秋的踪影,笔者的指尖为秋舞动着。提笔,都是关于秋的点点滴滴,或喜或悲,或伤或痛,顷刻间,人生百味,仿佛不值秋的一季悲凉。

刚从远山回来,那里的一景一色,此刻变得清晰,想想脑海里的画面,秋却是丰腴的、饱满的.、金黄的,那是,远离了忧伤,远离了烦锁,也远离了尘世间的一切是是非非。如此,多么美好,多么祥和,可惜,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如过眼云烟。

入世,简单即可,离世,却千般难万般苦,总要磨难过后,方可抽身;

秋起,纷纷扰扰,秋落,却乱红飞舞,叶落翩翩,总要错过之后,方显珍贵;

这一季,我又为秋感悟了什么?或为秋遗留了什么!

想起之前的秋,总会悲大于痛,如今,秋已知道我的所想了么?或许是我读懂了秋的心绪,才会在此刻,与你慢慢絮语,

尘埃落定,你会轮回自己的宿命,而我此生仅此一回,如此,我便珍惜你的点滴,也学着与你一起来来回回。一生一世,有许多的梦,可却猜不透那一个梦会醒,那一个梦会梦来梦去……

不想把你紧握,你如流沙,如一收手,你便离我远去,如此这般,不悲不喜,就这样,静静的看落花,静静的想你,那怕你离去,我也只是悄然一笑。我知道,下一次,我们还会相遇,也还会为你相思,想念你来时的模样,想念你离去的身影,为你留一份空白,在你离去后描摹你的样子。

我知道,之前的我,于你,却是落叶不知秋。总把我的情压在你身上,把自己的悲伤让你承担,想来,我是如此自私,你本于我毫不相识,却要承载我一切的悲愤。你循环着自己的使命,从何开始,你便开始了人们对你的指指点点,也开始默默忍受这无声的痛呢?

你的伤,是人们给你命名的;你的凉,是人们为你画上的;唯有硕果累累,才是你自己最美的情,这些,又有多少人能懂呢,又有多少人不去渲染你的殇呢?

感知秋天感悟人生 第3篇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赏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其实跟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是一致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能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听、说、读、写”,赏析题型可以说是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初中阶段是学生分析能力显现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语言文字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就更应让这种能力在阅读中得以进一步的提升。那么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完成对它的赏析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做了一个初探:

一、扣文章主题、主旨,品作者情感

一篇文章,主旨是它的灵魂。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会有明确的主旨。学生在完成此类赏析题时,须先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内容,明白文章讲什么,再弄清楚文章的主题、主旨是什么,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在回答此类题时,要扣主旨赏析,不能偏离文章的主题、主旨,否则说得再好也是离题千里。例如:《过零丁洋》这是一首爱国主题的诗歌,整首诗格调高雅、积极向上。学生在赏析这首诗歌的时候要清楚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即使作者在开头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也是为后来作者抒发内心的情感来服务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句既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更是诗歌主旨的直接体现。在国家面前作者舍生取义、自我牺牲的爱国形象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掌握作品的主旨很重要,在赏析方面有时起到“点睛”的作用。

二、析作品背景,感作者人生历程

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写作背景往往是一篇文章创作的起源,作者的情感流露与他(她)的经历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这跟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所说的“说真话,抒真情”“我笔写我心、抒我情”是同一个道理。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经历,跟随作者一起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巴金的《繁星》是苏教版七年级的一篇课文,星星在文中象征什么?巴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想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对作者的家庭、生活背景的分析。我们知道巴金生于成都,他的家庭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他从他的母亲、第一任老师——轿夫老周这些人身上懂得了真诚、仁爱、平等。1923年巴金冲破家庭的封建枷锁来到上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民主思想。后来离开祖国留学,到西方进一步寻找真理,在去法国的途中写下了这篇游记。这是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如果结合作者的学习生活背景、成长经历等去赏析文章,那么作品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就不太难理解,你就会明白星星在文中象征的是民主、光明的未来。可见,结合作品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等去分析作品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途径。

三、品关键字词,悟作者心境

一篇作品的关键字词,往往能较好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感。通过品关键字词,我们可以领悟到作品的主题、主旨。如《枣核》中“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这是写友人见到枣核时的举动。为什么用“托”字,而不用“放”字呢?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我们知道了一个“托”字表现出友人对枣核的珍惜,从而反映出美籍华人思念故土之切。还是这篇文章“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这里的“劈头”是“急切”的意思,用“劈头”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急于想让别人明白她内心的思乡之情。所以一篇文章如果能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反复去品味、推敲,往往能够悟出作者心境。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对文章的悟性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锻炼。

四、关注标点符号,揣作者用意

标点符号是一个句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标点符号的使用从某种角度说能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情感。特别是在小说这类题材的作品中,一个简单符号的运用往往可以表达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此时的标点符号起到“四两拨千斤”、“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他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是小说《丰碑》中的一个句子,这里用了一个省略号,此处的省略号含义较多,通过阅读全文我们懂得了此时此刻将军为什么会向军需处长敬礼,是因为将军受到军需处长精神的感染,是军需处长的牺牲精神、崇高的品德感染了将军。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敬意、敬佩、颂扬。此处用省略号比用文字表述更富有韵味,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与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心贴心的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句诗是说只要“识得东风面”终究能够“万紫千红”,同样一个道理: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只要用心做到赏之到位,析之透彻,定会能够有所收获。笔者认为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对其今后的自主阅读是大有裨益的。作为教者,我们在平时就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授其以渔”,让他们在课内和课外走进作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日积月累,终会“识得庐山真面目”。

摘要:笔者认为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对其今后的自主阅读是大有裨益的。作为教者,我们在平时就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授其以渔”,让他们在课内和课外走进作者,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日积月累,终会“识得庐山真面目”。

感受 感知 感悟 第4篇

一、在迁移中感受

1.谈话复习。

朱老师认识一位同学,他的外号叫小马虎,为什么给他起这样的外号呢?我们看看他的作业就知道了:课桌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黑板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

学生修改后,教师启发: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帮小马虎一起来回顾一下常用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由学生说出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分别说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并用手逐个比划所说的面积单位;理解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随机举例其适用的范围。

2.借图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图片,等会儿小马虎还有问题请教我们呢。(出示北京故宫——720000平方米、北京天安门广场——440000平方米、苏州乐园——540000平方米、苏州拙政园——5.2公顷的图片)

课件播放小马虎的问题:你知道这些著名的游览区哪个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吗?(学生疑惑)是不是还出现了一个新的面积单位?它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面积单位。(出示课题:公顷的认识)

3.初识公顷。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公顷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公顷,是面积单位这个家族中的二哥。我还可以用英文字母“hm2”来表示。我到底有多大呢?就请聪明的同学们自己来算一算吧!一个正方形,如果它的边长是100米,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知道我和平方米的关系了吗?

教师提问: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为什么?平方米与公顷如何转换?(出示关系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找准学生认知的“生长点”才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借助小马虎的两个错例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唤醒了学生旧的学习体验,接着因势利导对学生已学的面积单位展开复习,强化他们对面积单位的意义和实际大小的理解,为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想象,有了对已学面积单位的回顾,学生在看到“公顷”这个单位时,能在头脑中联想到一个比较大的正方形,并主动去感受1公顷到底有多大。

二、在体验中感知

1.体验公顷。

(1)7名同学平均身高1.43米,估一估,他们手拉手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请28名同学,每边站7名同学,围成一个正方形,猜一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2)我们的教室长9.6米、宽9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算一算,多少个教室的面积合起来大约是1公顷?

(3)用计算器算一算我校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的面积,多少个篮球场的面积合起来大约是1公顷?

2.加深感悟。

(1)教师提问:1公顷到底有多大?

(2)你知道你家的住房面积吗?算一算,1公顷大约有多少个这么大的面积?

3.尝试换算:现在我们有方法比较刚刚这四个风景区的面积大小了吗?

4.寻找公顷:

(1)你还在哪里见过公顷?讨论交流。

(2)出示学生熟悉的信息,加深学生的体验。

知道计量单位表示的实际量值是教学计量单位的基本要求。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虽然比较常用,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也不像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那样直观可感,因此,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是本课的难点。对1公顷的感知是认识公顷这个概念的基础,本课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来逐步实现学生对1公顷实际大小的认知。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实践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不断地将“数”和“形”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1公顷实际大小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认知面积单位的方法。

三、在应用中感悟

1.基础练习: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学校多媒体教室的面积大约是96( ),一个文具盒盖的面积大约是120( ),一块鼠标垫的面积大约为4( ),苏州独墅湖白鹭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3( ),独墅湖图书馆占地面积约为13300( )。

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要求:你能将后两题的单位进行换算吗?哪个面积单位更加合适?为什么?

明确:计量较大的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时常用公顷作单位比较方便。

2.实际应用:出示简单的问题解决练习题,引导学生自主解答,进一步感受公顷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计量单位的表象会不断地被“检索”和“提取”出来,进一步得到巩固和验证。同时,在与其他计量单位的比较中不断确定其在计量单位序列中的位置和关系,从而形成较为稳固而深刻的理解。第一部分填写合适的单位,学生会对题中的计量对象和计量单位进行比较和估测,形成直觉判断思维,加强对现实生活“数学化”的认识,进而能“数学”地描述具体事物。第二部分解决实际问题,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并由此提升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全课的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借助具体事例,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入概念;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通过分析、推理、概括等方式,使学生知道了1公顷到底有多大;再次,通过辨析练习、简单运用等方式,巩固了概念,使概念在学生头脑中不断清晰,并会用概念做出判断;最后,借助概念的实际应用,不断提升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将概念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

秋天的人生感悟散文:落叶情怀 第5篇

不经意间,一片落叶在我眼前蹒跚而过,眼前顿觉闪过一道恋恋不舍的影子,我的眼神便像戏剧的追光撵着这道影子而去。当落叶的黄色面颊与我黄色的面颊不经意间相吻的那一刻,我感觉是落叶有意地向我示爱和作最后的话别。我情不自禁地抓住了这片落叶,说是抓,其实一点没用力,因为这时的它,实在承受不了爱的重负。这是一片五角的枫叶,我用双手托着它,它早已青春不在,曾经热情洋溢的红色被黄褐色彻底地掩盖了,五个角其中一个角还断裂了。尽管如此,它的整体形象大致没变:角度分明,叶脉清晰,叶子外沿的锯齿尚存。只是给人的感觉它消瘦羸弱。我目不转睛地端详着这片被秋风送来的枫叶,心中逐渐升腾起一种怜悯,继而是一种敬仰的心情来。

想想这片枫叶,春风吹拂着它在枝条上孕育成芽孢,柔嫩可人;夏天它由芽孢变成叶子,青翠欲滴;秋天它面如胭脂,热情如火······枫叶的红成了自然界备受推崇的风景。它让北京香山蜚声世界,它让南京栖霞山国内闻名,它让湖南岳麓山层林尽染,它让吉林蛟河峡谷流丹······就连上古诗人还“停车坐爱枫林晚”呢!可见枫叶是多么受人待见啊!可是,枫叶也像人一样,辉煌过后,也同样会面对着低谷,甚至有些凄凉。但是枫叶和所有的叶子一样,尊重大自然对它们去留的选择,而且是无怨无悔的,绝不会向人们讨还曾经带给人们的快慰和贡献。它们面对大自然的淘汰法则,也有自己的选择:有的默默地趴伏在母体的根下,演绎着叶落归根的孝道;有的和伙伴儿紧紧地抱在一起,层层叠叠地在林间田野发酵成肥,诠释着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主题;有的成了一些动物果腹的口粮或打牙祭的零食。记得梅花鹿就专门爱吃柞树的落叶。曾经有人专门去龙潭山收集落下来的柞树叶子,卖给龙潭山下的“龙潭山鹿场”,作为梅花鹿冬天的食粮,这不是也在传递着一种献身的精神吗?有的经艺术之手润色雕琢成了艺术品,继续装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陶冶人们的情操;有的在风的护送下,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给人们留下了诗和远方的想象空间······

想想叶子的一生,有过葱茏、辉煌。随着亘古自然的规律,也经历着萎落、萧瑟。但是,它们“得意”时不骄不躁、不忘乎所以,尽量把自然和人们最需要的呈现和贡献出来。当它们“失意”时,不怨人尤天,自暴自弃,同样尽量把自己安排在自然和人们最想需要的地方。

人是善于联想的,也往往会触景生情。看见秋风扫落叶,我有一种心疼的感觉。尽管那落叶大半时间都是悄无声息地落下来,是那种轻轻地、默默地、很怕惊扰人的那种状态。但正是所谓那种“轻轻地、默默地、很怕惊扰人”的状态,却重重地撞击我的心灵,也惊扰了我。我为它们短暂的一生惋惜;为它们可怜而又悲壮的结局震撼;为它们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折服。

感知秋天作文 第6篇

秋天的雨,织出了我家锦绣的小小山村。

秋天的雨,落寞、寂静。

秋天的雨,细得那么均匀,在风中倾斜地洒向大地。

秋天的雨,静静地摇曳着,雨丝儿缓缓地飘荡。

秋天的雨在轻轻地叮咛。

秋天的雨,已经有着雪花的浪漫,裹挟在雨丝中缓缓下降。

秋天的雨,漫长,如同那悠扬、颤抖的牧笛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感知秋天感悟人生】相关文章:

秋天感悟人生哲理句子03-17

感知感动感悟范文05-31

秋天感悟散文07-26

对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的感知与把握05-12

感知节点05-07

员工感知05-27

业务感知06-07

感知评价06-11

感知信息06-12

顾客感知06-26

上一篇:我们班的男女之战下一篇:四年级上安全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