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2024-07-09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精选3篇)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第1篇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针对川东北区复杂山地、深层勘探、碳酸盐岩层系的复杂地质条件,以面向礁滩储层的.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攻关思路,在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高保真地震资料处理与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预测等方面开展方法技术攻关与实际应用研究,形成了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采集工艺技术(其中面向储层的采集设计技术、高精度定位、高密度采样和饱和激发为关键)、高分辨率储层成像技术系列与礁滩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系列,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有效地支撑了区内天然气勘探的发现与高效探明.

作 者:杨贵祥 郑天发 敬朋贵 高林 Yang Guixiang Zhen Tianfa Jin Penggui Gao Lin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云南,昆明,650200 刊 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OIL & GAS GEOLOGY 年,卷(期): 27(6) 分类号:P61 关键词:山地高精度地震   礁滩储集岩   有效储层预测   一体化地震攻关   普光气田   川东北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第2篇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陡倾角,水平切片

1 勘探区概况介绍

本勘探区属黄土高原丘陵区, 地表有沟坎发育, 地形起伏不大, 总体趋势为南高北低, 最高点位于西南部, 标高937.9m;最低点位于北部漳河河床, 标高874.1m, 最大相对高差63.8m。区内北部有漳河通过, 水面覆盖面积较大。且河水较深。此外, 施工范围内有傅村、杨家沟、襄垣农场等地面障碍物。本区浅层岩性复杂且厚薄不一, 主要为黄土覆盖, 表土松散、干燥, 土层厚, 一般在10m左右夹有砾石层。给成孔带来一定困难。区内煤系地层较稳定, 3号煤层埋藏深度390m~710m, 是一典型陡倾角向斜的地区, 一般厚度约6.05m;15号煤层上距3号煤层118m左右, 平均厚度约3.3m。全区主体构造为轴向NEE向的天仓向斜, 向南倾伏, 轴部褶皱强度较大, 天仓向斜从中部通过, 地层倾角一般80~100, 部分区域地层倾角达到250。

2 资料采集

三维地震勘探采集主要是保证有丰富的地震数据信息, 在资料采集时根据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的特点, 在观测系统的设计上炮检距从小到大均匀分布, 保证同时勘探浅、中、深目的层;在CMP面元道集中, 炮-检连线方位方向尽可能均匀分布在CMP的3600的方位上;区内CMP覆盖次数分布均匀;排列片横纵比要大于0.6。以达到宽方位采集。结合勘探区煤层埋深的特点和构造特征, 采用端点放炮、l6次覆盖的8线16炮5m×5m小面元的束状观测系统, 考虑到主要目的煤层埋深的特点, 采用48道、偏移距10m的接收方式, 确保资料采集质量。

由于勘探区是一典型陡倾角向斜的特征, 采取勘探区北部采用南端放炮北端接收的方式, 勘探区南部采用北端放炮南端接收的方式;在遇到村庄障碍物时, 检波器进村埋设, 炮点尽量利用居民区空地, 房屋附近加大井深激发, 测量组对居民房屋详细进行测绘, 保证村庄下的叠加位置准确、次数不低于l6次;在目的层较浅及变观部位, 为了确保浅目的层及变观部位的有效叠加次数, 将浅部及变观部位炮点加密, 增加小炮检距, 资料处理时去掉大炮检距, 保证动校切除后仍有足够的叠加次数。

在资料采集中, 经过对勘探区地表激发条件的调查研究, 进行充分的试验, 最后采用手盘钻成孔, 打穿钙质结核, 保证激发层位在基岩面;且通过各种施工措施, 采用闷井等措施将声波和面波等干扰减小至最小的方法, 取得了高信噪比的原始资料。

3 资料处理

在资料处理中, 坚持“三高”原则, 根据仪器班报、实际观测系统、测量点位的高程图, 建立每个炮、检点的坐标位置高程以及相关的井深值等空间属性库。在静校正时, 特别对村庄、河流等地表高低起伏大的地方通过人机联作, 对初至波进行准确拾取, 以高精度静校正为重点, 进行了多种静校正方法比较。由于地表起伏不很大, 表浅层结构虽然复杂, 但利用绿山初至波折射静校正就可解决静校正问题, 以叠前反褶积为中心, 进行了多种反褶积方法的测试对比, 来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在速度分析上, 为了提高速度谱分析的精度, 反复进行高精度速度分析和研究, 速度分析与剩余静较进行多次迭代, 获得更准确的叠加速度。同时引进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对资料进行了叠前和叠后偏移处理对比, 进一步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获得了不同叠加次数和不同面元大小的多个数据体, 丰富了成果资料。

4 资料解释

在资料解释上, 充分利用工作站上提供的全三维解释技术, 尽可能多地从地震数据中挖掘潜有用的地质信息, 地震解释工作以三维偏移数据体为主, 同时结合相干数据体和方差数据体以相互验证, 对于剖面的解释则以波形变面积时间剖面为主, 结合波形、变密度、双极性时间剖面等多种时间剖面显示方式, 充分利用水平切片的解释, 以提高对构造细节、小幅度构造、小断层及复杂地质现象的识别。辅以多种三维可视化解释软件对地震资料进行了充分和全面的解释, 获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 防止产生假构造、假异常。

5 地质效果

通过对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和分析解释的3个关键技术的精细工作, 在地质调查以及正确分析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较好地完成了承担的地质任务, 取得了可靠的地质成果。

5.1 断层、陷落柱:

利用等时切片和方差体顺层能量切片可以清楚地反映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 如图1所示。

5.2 向斜:利用垂直时间剖面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向斜构造形式, 如图2所示。

5.3 在本次地震勘探查明了勘探区内3号、15号煤层倾角大于15。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第3篇

关键词: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探究

KL2气田具有地表起伏性较大、表层构造复杂化、老地表层暴露、交通不便捷等特点,KL2气田复杂山地的复杂性在地表以及地面都有所体现,因此在复杂山地开展的三维地震采集进程中受高陡逆掩推覆构造的影响,在资料形成等众多方面都存在问题。而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及时引进与应用,使空间采样间隔和勘探区域精准的定位,提高地震勘探的工作效率、本文作者积极对这一采集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期待各种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在复杂山地的勘探工作进程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为中国石油的开采、地震灾害的防治奠定基础。

一、多种震源联合激发技术

地震勘探人员借助对卫星遥感数据与地面地质进行调查的途径,对KL2气田山地三维地震区域地表以及岩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参照复杂山地不同区域的地表特征完成对整体区域激发分区的工作,可供选择的激发形式有:将山地钻机钻井应用于含砾松散黄土区、山体砂岩出露区;也可以使用车载钻机钻井对冲积河道小砾石区、冲积河道等地表区进行激发分区;无论选择的是哪一种的激发形式,必须保证每一种激发因素对应的区域占有一定的地表面积,激发炮数不少于30,否则要应用变观的方法;

炸药与可控震源的子波相位存在差异性,那么其在应用激发技术之时,应该开展相位转换的环节,以确保子波相位的统一性。目前在复杂山地三维

地震勘探工作中经常应用提取子波相位转换算子的途径是对弹炮记录进行提取,从而使多种震源联合激发技术得以研制;或者是在叠加型剖面对算子进行提取,以确保其提取的精确性;在山地三维施工作业进程中,多种震源联合激发技术在应用之时只要在区域整体中选择1~2个子区从而达到獲得重复型叠加剖面即可以达到勘探的目的,只是这一三维技术对需要应用的叠加剖面质量要求偏高,同相轴处于优质的状态中,对于重复叠加剖面段,其纵向覆盖长度通常大10个CMP。

二、山地高密度三维技术

宽线+震检组合攻关为质地较好的地震剖面,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能够协助地震勘探者顺理技术规划。在采集上,使观测系统压噪能力增强,对破碎带也能起到良好的功效。

高密度地震三维技术是指应用于常规道间距大于道间距或者是单点不组合的地震采集的技术,这一技术的优势是将分辨处理的效率提高,同时使石油藏建模实现一体化。作为国际上刚起步发展的现代技术,其借助提升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效果,最终使构造成像精度、薄储集层辨别、岩性预算精度提高档次。该三維技术适用于复杂山地,核心概念不仅仅是对道距、采用单点激发、单点接收进行判断,并且以单位面积内的观测点密度为考核基准。当与过去相比观测数据道数值增大时,该复杂山地的勘探工作中就可以应用高密度三维技术。

根据上述思路分析,在KL2气田复杂山区设计并应用了高密度山地三维观测系统[1],该三维技术在资料品质相对欠缺的复杂区域之内覆盖次数不少于450,最大覆盖密度大于100 万道 /km2,这一数值是当前国内寻常山地三维地震勘探20~30 万道/km2的5倍;综合该复杂山地断裂系统的特殊性,最终使断裂系统成像清晰完整,这一三维勘探技术就应该建立于在具有一定宽度的三维观测方位上,层断层上盘目的层的横纵向长度比大于0.7。总之,山地高密度三维技术在复杂山地勘探作业进程中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使原始地震资料更具有高品质的特性,与此同时,地震剖面成像的品质也大大的提升档次。

三、基于计算机模型模拟的优化技术

总所周知,KL2工区列属于逆掩推覆高陡山区这一类别,与普通山地相比较,其地下结构是复杂多样化的,致使反射记录上的波场也是繁琐的。地震勘探人员为了明确反射波场出现的状况,对三维地震接收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设来KLZ构造的地质模型,启用了了波动方程模拟,旨在使了采集设计长期处于优化的模式中。这主要是因为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三维勘探设计技术的CAPP程序从根本上得到调整,此时与复杂山地地震勘探相关的三维采集技术应用MBD规范参数建模,从而使分析模型实现了简化的目标,具体是指减少了信息输入量与数据转换的工作环节。

四、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三维勘探设计技术

翻阅KLZ山地三维采集技术方法论,在该论证体系中高精度卫星遥感矢量三维立体数据体资料使用率是极高的,这是卫星遥感数据在国际三维设计中的初次运用。卫星遥感数据的三维勘探设计技术在采集设计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震勘探者可以利用该三维技术在极短的时间内精确的对复杂山地全工区表层特征进行辨别,进而完成不同激发岩性分区划分的工作内容;利用卫星遥感矢量数据体整合资料品质图可以提前对复杂山地激发条件较差或者是障碍工区进行确定;此外这一三维设计技术也能为野外实际放样选线选点提供依据,此时勘探队在选线布点上达到一步到位。

结束语:通过对Kl.2山地三维地震开展勘探工作,此时一套适用性极强的复杂山地采集技术被研制出来,能够使三维静校正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提高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同时在气水界面能够发现平点现象,连续性以及断层清晰度都在较高的水平上,此时勘探人员在复杂山地中极为容易的发展细微的断层以及各类丰富的地质现象。因此专业人士普遍的认为KLZ山地三维地展勘探可以视为国内外复杂山地区最成功的山地三维勘探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宁宏晓,胡杰,章多荣,尹吴海,张立军,王海立.柴达木英雄岭复杂山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J].石油科技论坛,2012.

[2] 赵绍广.复杂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川东北地区山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相关文章:

高精度磁法在白象山地区应用研究09-13

沙漠地区地震勘探08-22

东北地区育苗技术06-04

东北地区水稻育苗技术08-11

山地地区07-04

大狐狸山地区09-16

东北地区森林09-11

东北地区概况范文05-28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勘探与研究09-12

东北地区文化发展论文04-23

上一篇:试论《西游记》猪八戒人物浅析下一篇:服装公司设计制单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