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

2024-07-09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精选6篇)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 第1篇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9世纪30年代 《中国丛报》(英文月刊)在广州出版

1833年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在广州创办

鸦片战争后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欧式洋房、轮船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维新派《时务报》,革命派《民报》

19世纪60年代 《万国公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丹麦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1872年 《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上海创办

19世纪80年代 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0”号机车投入运行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19世纪末 电影传到中国

20世纪前期 共产党《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国民党《中央日报》 20世纪初 汽车、有轨电车开始出现在大城市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辛亥革命前 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受欢迎

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

采用公历,增添国庆、元旦新节日

五四运动时期 《新青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

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出现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民航拉开序幕

1931年 诞生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35年 《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 宝成、兰新铁路建成建起汽车制造厂和公路网,有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自行车大国”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管理,发展较快

党报《人民日报》,党刊《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

20世纪50-70年代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20世纪50年代 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花布袄

1958年 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研制成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文革时期 军装、军帽,蓝、黑、灰、绿色为主

改革开放后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20世纪90年代末 高速列车在广深铁路奔驰

20世纪90年代后 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第四媒介)

2003年 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运营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 第2篇

一、原因(根源) 因素 关键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鸦片战争中,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芽的直接原因: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

3、“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产生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拜上帝会的组织发动。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

7、《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

8、列强于1853年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没有立即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忙于克里木战争。

9、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外国势力出现暂时“和好”局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高涨。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只引进西方技术,不彻底改革封建制度。

11、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里诞生中国无产阶级。

1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3、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发展条件成熟。

14、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路的主要原因:阶级属性不同。

15、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上唱主角,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16、维新变法兴起的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运动的关键: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18、“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主要利益。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夺取殖民地。

20、黄海之战后,北洋舰队失去战机的主要原因: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海迎敌。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进行经济侵略的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侵略势力未能完全瓜分中国,其主观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23、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在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

24、义和团前期进行反清活动,后又提出“扶清”口号的主要原因:民族矛盾的尖锐。

2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

26、封建社会中,中国农民革命都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平均主义思想观念决定了农民革命的狭隘性。

27、一直到清朝前期,中国始终未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为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9、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0、20世纪初,中国许多地区开展收回路权的斗争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31、清王朝的新政企图保存和扩大他们的势力,但却促成了王朝的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新政没有触及中国当时的社会矛盾。

32、中国人民开展保路运动的最根本原因:清政府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33、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其关键因素在于:革命士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4、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虽然都要求救亡图存,结果两者都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国情决定,资本主义得不到充分发展,或者说资本主义力量小。

3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38、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的反动目的已完全暴露。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主要反映的侵略目标:商品输出。

3、最能反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对华侵略的根本目的:开放通商口岸。

4、清朝设立总理衙门的根本目的:顺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

5、辛酉政变后,西方列强放弃“中立”,主动与清政府合作的主要目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6、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和扩大侵华利益。

7、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同时改变军事上的落后面貌,以维护清朝统治。

8、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的直接目的:获取利润,配合军事工业。

9、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其直接目的在于:适应军事工业的需要。

10、19世纪70年代,沙俄支持侵略新疆的阿古柏伪政权的目的:利用阿古柏达到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11、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之一:挽救民族危机。

12、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救亡图存。

13、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争做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14、19世纪末列强争向清政府贷款的主要目的:扩大在华势力。

15、美国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意图:进占中国市场。

16、《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清政府实行武装监督。

17、清末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直接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18、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三、作用 影响 结局 结果 后果

1、拜上帝教起到的主要作用:发动群众参加反清起义。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所起到的客观作用: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引进大规模机器生产的一种新的生产力。

4、中法战争的直接后果:中国放弃了对越南的保护。

5、“公车上书”最深刻的社会影响:使维新思潮成为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

6、《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在于: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7、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后的实际结局:俄国的势力不断地增大。

8、18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对华影响: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9、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10、19清政府“皇族内阁”成立的实际后果:宣告君主立宪制的破产。

11、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四、特点 特征 表现 标志

1、19世纪40、50年代西方列强侵华所表现的特点:以直接的武装侵略为主。

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3、中国近代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的共同特征:都是使用大机器的近代工业,都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4、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官僚、地主、商人等私人投资。

5、清政府适应近代化行动的显著特点: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6、与科举制度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所办新学堂的特点:不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8、与维新思想相比,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特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9、《辛丑条约》签定,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化最显著的经济特征: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解体,但仍然存在。

10、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11、19世纪70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出现了。

12、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开始的事件:兴中会的建立。

13、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各国间的主要矛盾,在中国则具体表现为:先后强租胶州湾和威海卫。

15、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全国性统一政党的建立。

16、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皇族内阁”成立(1911年)

17、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国制确立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8、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的诞生。

19、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临时政府迁都北京。

20、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政权的事件:定都天京。

五、实质 本质 性质

1、“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实质:强国御侮。

2、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性问题:农民阶级自身具有严重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3、以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实质: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4、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突出表现的实质问题: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5、戊戌变法的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6、“门户开放”的实质:美国要凭借经济实力最终独霸中国。

7、清末新政的实质:挽救统治危机。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 第3篇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专题比较,评价建议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 正式出台, 根据课标要求, 2004年人民教育版、人民版、岳麓版的新教科书获得了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现行版本的教科书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与统编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各有各的特色。

一、现行版本本专题编写特点

(一) 人教版的特点

l、结构:在严格遵照课标要求的基础上, 进行适度的创新, 把本专题放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后面, 而且单独设一专题, 便于学生归纳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从单元结构到课文结构再到辅助系统, 体系比较完整, 并日益趋向“学本”化。设有相关探究活动课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 主题明确, 便于活动的开展, 其中的史学指导是一大优点。不足之一是缺少单元小结。2、教学内容:严格依据课标的要求编排, 能联系现实, 简洁明了, 叙述比较准确, 历史评价客观。文字叙述简单概括, 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不足之处:史实叙述太概括, 习俗部分介绍相对少。3、辅助系统:单元引导有学习建议, 课后有本课要旨, 使教科书利教利学。“学思之窗”穿插于正文便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 人民版的特点

1.结构: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编排, 把本专题单独设专题。导言与单元小结相结合, 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 导言设学习建议, 单元小结设“问题研讨”和“收获与存疑”两个栏目, 注重从三维目标角度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教材“学本”化趋向更明显。设活动课 (《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 , 通过学生亲身调查, 培养其观察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课标要求编写, 联系现实, 简单明了, 有一定广度。子目标题新颖, 突出主题, 注意引用最新研究成果。对历史史实叙述进行了一定的整合。3、辅助系统:课文设置适合的栏目 (课前提要、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 于页边和课后, 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与巩固。

(三) 岳麓版的特点

1.结构:把知识分编在两个单元中, 且放在世界史之后, 这是一大创新, 便于学生归纳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但时间跨度大, 学生不容易掌握。设置活动课 (《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 通过学生调查活动, 培养其观察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不足之一:缺少单元小结。2、教学内容:对知识进行了大的整合, 并拓展了部分知识, 如第21课, 增加了从数据看沧桑巨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两子目, 范围广而深度大。选取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新颖的观点。有大量阅读文, 对知识进行补充说明, 但容量过多, 容易加重学生负担。3、辅助系统:单元导语介绍了单元历史线索和背景, 有不少专业术语。设有课文提要、阅读文、“知识链接”等栏目, 史料丰富、文字较多。

二、教科书修订及教学实施建议

如上所述, 现行版本对本专题的编写各具特色。根据以上特色, 作者对教科书的修订与教学实施上, 提出如下建议:

(一) 教科书方面

1.结构体系:可以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 进行系统合理编排, 不必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就整个单元来说, 除教学课文外, 应有单元导语、单元小结, 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如人民版有启发性的课前导语 (课前提示) , 如人教版有课后小结。2、教学内容:一方面应加大社会生活史内容, 因为长期以来, 教科书主要以政治史和经济史为主, 附带一点科技史和思想史, 很少有社会生活史。另一方面, 要符合课标要求, 表述合理、突出重点, 不能因教科书的多样化, 而对同一史实表述相差太远。建议扩充习俗部分, 增加一点少数民族生活变迁史。3、辅助系统: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 做到知识巩固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注重教科书“学本”化。

(二) 教师方面

首先, 认真研读课标

在新课改下,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 不同版本有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和学术观点, 因此呈现不同特点。所以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 深刻领会理念, 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其次, 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搞好教学设计

对现行版本教科书都要有所了解, 吸取各版本的优点, 在教学中相互参考。要把教科书整合处理, 对教科书使用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 而不必严格按照教科书安排处理。同时还要注意收集和开发其它课程资源, 根据教学情况提供给学生了解。

第三, 加强对社会生活史的学习

社会生活史是历史学界新开拓的一个研究领域, 近几年来历史学界对其特别关注, 并把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联系起来, 力图真正恢复历史的原貌。与历史研究成果相适应, 实验教科书虽然对社会生活史的阐述增加了不少内容, 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仍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许多老师没有系统学习, 所以应加强对社会生活史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标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

[2]李稚勇, 王铎全编著.比较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有声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 第4篇

2005年8月,笔者得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家汪毓和先生用三年时间完成的力作,《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笔者将其中的文字及音响内容作了认真的研读,感触颇深。

汪毓和从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就开始从事群众歌咏活动,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先后就读于东吴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参与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创建。他从50年代末至今的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主要致力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和教学,并长期从事音乐评论工作。在国内各主要报刊及音乐理论刊物上发表的理论研究文论约200多篇,撰写、主编和参编各种音乐理论著述20余部,内容涉及到音乐文化理论研究的多个方面。其中主要著作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及其先后两个“修订版”)、《欧洲音乐史》(张洪岛主编、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聂耳评传》(1987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1986》(1991年华文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上、下册,199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等。此外,他还先后参与编写并兼任编辑委员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和《聂耳全集》《冼星海全集》。综上所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亲历了这段音乐历史的发展,也进而使他的一些见解和成就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建设和对中国音乐学教育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汪毓和先生作为这一领域的学者,其学术研究具有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例如,20世纪80年代对于“新潮音乐”、90年代对于“艺术歌曲”、进入21世纪对于音乐艺术中“流派”等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其文论中的观点在这些探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次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现代部分)作为代表了作者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著作,与已广为认知的“人民音乐版”相比较也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创新之处。

首先,第一次在该领域的学术专著中明确了1840年—1949年为中国音乐历史发展中的“近代部分”,1949年至今为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中的“现代部分”。因该书是以高校中音乐共同必修课教材为出版发行目的的,因而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对于历史分期至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些音乐理论工作者认为近代的时期划分是在鸦片战争至1919年;现代时期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至今是当代音乐史学研究的范畴。甚至于我国某著名音乐院校在中国音乐史专业研究生的招生中,就存在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当代音乐史”的时期划分中时间重叠的现象,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时间段是1840至今,“当代音乐史”研究的时间段是1949至今。这种现象对于考生而言产生了时间段交叉的疑惑,对该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虽然是以朝代的更替来作为研究的分期,并得到了该领域研究和教育者的广泛共识,但1840年之后的中国却有着其特有的不平凡的经历,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1840年至1912年虽然仍由清政府统治着中国,但国家已经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转变。1912年至1949年虽然由国民政府执政,但中国一直处于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等动荡的、政局不统一的民主革命的环境之中,因而这一百年划分为音乐史学研究中的近代部分是较为合理的。

受到以上观点的影响,全国许多音乐、师范院校在开设相关的音乐史学课程的时候,也是较为混乱的。中国音乐史在音乐各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中是必考的科目,笔者在网上检索了一下,绝大多数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院校所列的参考书目中,均有人民音乐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因而,有一套贯穿百年来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书籍,也是本学科规范发展的一件事情。在此,作者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在学术专著的书名中第一次具体落实了“近代与现代部分”的时期划分,对于规范该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积极和意义深远的。

其次,本书的构架和内容体现出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精炼与不断改进的特点。

书籍中的精炼体现在构架和具体内容上。“高教版”是在“人民音乐版”的基础上,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读者的反馈意见,将内容从不同接受者的角度进行了遴选,使其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明确了不同学习者要掌握的内容。(1)音乐院校中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习者对于所要掌握的内容需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2)音乐、师范及普通院校中的师范生、选修生等非音乐史学专业学习者,一般要掌握这一段历史发展中既精炼又要整体性概貌的内容。后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到历史学家的学识和历史责任感,它涉及到作者希望读者对于这段音乐文化历史的发展所要掌握的具体内容。1964年开始内部印刷发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至今该书共进行了四次修订,是作者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力作,出版至今已发行了约10余万册。其内容涉及到这一历史阶段中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涉猎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专业音乐及师范音乐史的教学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者在综合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读者在学习中的意见反馈,意识到在中国现代音乐史教育中,人民音乐版如果作为“共同课”的教材使用,其内容有些多了,需进行精炼。如作为全面反映百年的音乐发展历史来看,却缺少极其重要的现代部分,需要作全面的补充。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编写出了这套分为两册,内容包括“近代部分”、“现代部分”,适用于两个学期的音乐“共同必修课”课时量的通用教材,以区别适用于以音乐史专业为学习目的人民音乐版。

“高教版”较之“人民音乐版”附带了作为乐例的mp3格式的压缩光盘,使学习者改变了已往学习过程中文字与音响脱节的问题,体现了作者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精神。在已往的音乐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音乐的实际音响状况,任课教师往往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相关的音响。作者在“高教版”中为读者所做的音响收集工作,为读者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第二册“现代部分”中的音响资料,它们当中许多的作品只是在音乐会上演奏过几次,还没有正式出版过音响资料。虽然这些音响资料许多是早期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声音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却弥补了长期以来研究和教学中有曲名无实际音响的问题。此外,许多谱例、图例也存在这种问题。作者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收集。由此,该书籍的出版,既是作者心中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的反映,也是作者学术研究中不断改进、勇攀高峰的具体表现。

再者,本书“现代部分”收录的20世纪“港、澳、台地区”的相关内容,填补了现阶段中国音乐史学教学中这一部分内容的空白。

1949年至改革开放之前,该学科两岸三地的学术交流基本处于断绝联系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局面虽有所改变,但在这个学科的专业书籍中始终是各自为战,还没有一本将三地内容进行统筹的理论著述。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整体而言,这种现象与中国百年音乐发展的历史事实是有着较大的出入的。作者在有限资料的状况下,将两岸三地50多年来的音乐文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的考虑,完成了这套涵盖了中国百年音乐发展历史的内容,并且既有文字又有音响的专业书籍,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此外,这本书籍的内容体现出作者具有尊重客观历史的学术态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某位学者将作者的著述称为“中共音乐史”,并广泛呼吁学术界要“重写音乐史”,似乎这个时期音乐的发展历史与中国共产党没有联系才是真正的音乐史。好在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国力的日益强盛以及现在在世界上所取得的历史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中国百年来的近现代音乐史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其中领导人民斗争的具体事件,是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所以,反映中国百年音乐发展历史面貌的专业书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相关内容,那才是存在着重大的历史遗漏。

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尊重历史事实是一位学者起码的学术研究态度,只有本着科学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一本专业书籍才能经历住历时与共时的考验。

① 据笔者所知这是该学科第一本既有文字又有音响的专业书籍。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 第5篇

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解析: 解题依据“20世纪初”“阳历年”“三民对五权”分析,再联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即可判定B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2.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摒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 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

解析: 材料中“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说明传统观念的改变。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叙述太过绝对。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A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褂。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答案: D 4.(2016·四川营山县回龙中学高一月测)“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解析: 依据材料中“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说明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实行公历,而民间依然有实行农历过年的,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故选择C项。

答案: C 5.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解析: 题干的材料已经说明是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女人到工厂工作与男女之间的平等的实现不是一个意思,故A项错误;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作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出现雇主与雇工的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要求只是评论的内容反映的东西,不是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更不是近代工业对报刊业的促进,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下列社会习俗的出现与革命思潮的推动有关的是()①“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④“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 ①④(“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是受外来侵略的影响;②③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7.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均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解析: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于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与题干中的诗所述特点相符,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 D 8.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A.交通工具 C.男女合校

B.社交场合 D.男女合演

解析: 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答案: A 9.(2016·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月考)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眼见双轮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马车及木船”,材料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准确,最为全面,符合题意。

答案: A 10.(2016·广东肇庆市高一下期末)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外国杂货”“广告的内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无从体现;B项属于无关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广告”,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①《红色中华》 ②《新华日报》 ③《解放日报》 ④《中央日报》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的识记。《中央日报》 是国民党控制的报刊。

答案: A 12.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解析: 根据题中“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在中国存在。这体现出中国近代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包容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A项学习西方的渐进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13.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 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近代上海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讯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讯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

答案: C 14.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报 C.电影

B.火车 D.电灯

解析: 由诗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B项错误;电影是大众传媒,故C项错误;电灯是照明电器,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讯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可知互联网 具有负面影响,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10分)(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6分)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近代时期服饰的特点是近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反映,新时期的服饰是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反映。

答案:(1)严格的等级制度。(4分)(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10分)(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6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6分)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 第6篇

评估 人民版必修3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作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两弹一星”计划

【解析】选A。由时间“1955年”及关键信息“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转向„„寻求帮助”可知,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党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补偿训练】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是()

①为适应探索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提出的 ②在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在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③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 ④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繁荣进步的根本保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双百”方针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该是在艺术上允许各家各派自由发展,即百花齐放;在学术研究上应该畅所欲言,允许发表不同见解和主张,即百家争鸣;故②错误,选择B。

2.(2016·佛山高二检测)郭沫若认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 期。”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面对这两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毛泽东在当时没有作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他认为解决历史问题应该()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

B.百家争鸣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选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指文化之间的继承与交流,材料中是对封建社会分期的两种观点,不属于文化继承与交流问题,故A错误;百家争鸣是“双百”方针中的内容,是指学术问题要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故B正确;百花齐放是“双百”方针中关于文学艺术领域的主张,与材料中的学术问题不符,故C错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故D错误。

3.(2016·三明高二检测)1960年春天,《五朵金花》在埃及开罗举办的第二届亚非国际电影节上放映,担任主演的杨丽坤荣获了“银鹰奖”,埃及总统纳赛尔点名请杨丽坤亲自前往埃及,领此大奖。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解析】选A。《五朵金花》在国际上的获奖说明了当时电影的繁荣,其主要原因是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我国文艺界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4.邓小平在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倾向”。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一指示精神的是()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八亿人口八个戏”

D.“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解析】选C。“八亿人口八个戏”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只有所谓的“样板戏”一枝独秀的现象,与邓小平指示精神背道而驰。5.1980年初,《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文化大革命”理论未被否定 D.“双百”方针贯彻必要

【解析】选D。“双百”方针指文艺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但“靡靡之音”被禁播3年,说明当时还没有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故D正确。【补偿训练】

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B.“双百”方针的提出 D.“双为”方针的提出

【解析】选B。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50年代末60年代初”可知,此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故B正确。

6.(2016·日照高二检测)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 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解析】选C。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基本结束,从目的上来看,主要是进行建设,而不是革命,A错误;题干强调以识字教育为主,B错误;D是教育的性质但不是目的。只有C既表达了性质又说明了目的,符合题意。

7.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D.培育出水稻品种“南优2号”

【解析】选C。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是一次严重的失误,故A错误;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是在1970年,不符合此后十年间的时间要求,故B错误;1965年我国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故C正确;培育出水稻品种“南优2号”是在1973年,不符合此后十年间的时间要求,故D错误。

8.(2016·北京高二检测)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编写的一本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近代化教育由此开始 B.50年代基本扫除文盲 C.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D.“大跃进”运动影响文化教育

【解析】选D。近代化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故A错误;50年代基本扫除文盲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义务教育制度,故C错误;注意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和口号“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反映了“大跃进”运动影响文化教育,故D正确。【深化点拨】“教育大革命”不等于教育大发展

1958-1960年的“教育大革命”,实为一场极宏大的政治运动。这场改革有“左”的色彩,提出“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来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虽取得了不少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也造成了教育界的很大混乱。

9.(2016·保定高二检测)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恢复高考制度

D.实施义务教育

【解析】选C。首先要理解“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是指由“泥瓦工”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参加高考才使其改变命运。由题干提供的“1978年”很容易联系到1977年恢复高考,故C正确。【补偿训练】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要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的举措是

()A.迅速恢复高考制度

B.启动“希望工程” D.实施“863”计划 C.颁布《义务教育法》

【解析】选A。1977年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制度,符合题干主旨,故A正确;“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其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与题干不符,故B错误;《义务教育法》是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错误;“863”计划主要是针对高科技领域,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错误。

10.邓小平1975年9月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倡议和影响下的举措是()A.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C.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解析】选A。结合题干时间1975年和人物邓小平来解题,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符合题意。

1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后国家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提出的指导方针是()A.优先发展教育 B.尊师重教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科教兴国

【解析】选C。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是发展战略,尊师重教是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才是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12.“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 ⑤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A.①③②④⑤ C.③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②④

【解析】选C。①发生在1964年,②发生在1970年,③发生在1967年,④发生在1973年,⑤发生在2003年。注意题干时间限定“‘文化大革命’期间”,排除①⑤,故选择C。【深化点拨】“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2016·抚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爆发后,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主流的意见是„„学科要调整,以军事课为主;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胡适向蒋介石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高度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1939年3月,蒋氏在重庆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说道:“„„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据《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奇迹》整理 材料二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同志亲自召集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征求大家对当务之急的意见,即“科学研究怎样才能搞得更快更好些,教育怎样才能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邓小平把招生与选拔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得更为透彻。他说:“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强调一下,必须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他进而说:“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关心招生,并将其作为大事来抓;同时把招生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放到同等地位来看待,足以见其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谋远虑,百年树人的远见卓识。

——《全面领会理论,科学对待考试》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抗战爆发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12分)(2)概括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一中教育方针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原因。(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学科要调整,以军事课为主;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可以概括出当时两种不同的教育方针。第二问可以结合每种方针的利与弊进行评价。第(2)题根据材料一陈诚的观点和材料二中“教育怎样才能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适应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要求”“足以见其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深谋远虑,百年树人的远见卓识”可以总结出第一问答案。原因可以从当时决策者和影响来总结。

答案:(1)教育方针:教育应该服务于抗战的军事需要;教育应该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评价:第一种观点着眼于抗战时期的军事需要,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具有强大的民意基础,但是没有考虑国家的长远发展。第二种观点更为理性,以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为教育发展的目标,这一观点后来为国民政府所采纳,推动了抗战时期教育的发展。(2)相同点:教育为现代化(近代化)服务。

原因: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决策者开阔的教育视野和长远的教育眼光;民族复兴的需要。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 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上一篇:各地创业园区情况分析下一篇:学校管理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