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

2024-07-04

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精选11篇)

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 第1篇

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

我在2003年1月24日去国防大学找一位同学,他叫袁野。是我在上海政院的同学,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记得在上海时他说他想转业,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地方特招入伍生,他的个别同学都上了地方知名大学的研究生,而他却原地不动,而他在学校时是高材生,这一点是相信的,他是我见过的最有思想,理论最深的同学。而这次在国防大学见面时我又问他想不想转业时,他说没想过,他为他是军人感到骄傲,他非常热爱军人这个职业。我还记得在上海时,我问他上海政院的的老师怎么样,他说一般,他上课基本不怎么听,而这次我问他国防大学的老师如何时,他说这的老师非常好,非常有思想,他说现在听这个老师的课好,听那个老师的课也好。我问他为什么你和以前会有这么这么大的差别,他说是国防改造了他。在国防大学接触的是全军最高点,知识面宽,层次高。国家的、中央的、外国的国防部长、驻华大使、武官、总部首长、全军的知名人士等经常来讲课作报告,平时学员和院里搞交流等,学风非常好,同学都是他的老师,在同学身上都能学到不东西。他现在是国防大学研究生队的学术组组长,曾在全院首长、师生前做过报告。在国防大学经常参加军队高层的学术研究、经常听取有关国家和国际军事动态及发展走势,经常走出去听讲座、听音乐会,就是这样的氛围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他已经为军人而着迷,为军人而骄傲,他整个人已经融进了军队。我真羡慕又感到压力,我现在有一种对知识的新的渴望,深感自己对知识的浅识,深感自己的落伍,在这样一个追求知识,广阔的天地里,一个对知识知之甚少的军队政治工作者来说,无异于把一个小学生放在了大学的教室学习一样。就像我的这位同学一样。他的政治理论功底、他对传统文学和近现代史和对现代军队政治工作的研究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我想到了现在的军校教育。军校的工作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目标是培养军队的干部。在这一点上全军是一致的,工作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也有个别院校做的不好。有些单位存在孝试作弊现象,有的甚至机关、教员、领导干部帮着作弊。这样的学员在军校混了几年什么也没学到,军队是要打仗的,而这样的学员到了部队能胜任工作吗?能打仗吗?如果战争失败了,这个根源是谁呢?另外,现在的军校普遍在培养学员的热爱军队、忠于自己的职业和对知识的钻研方面的工作力度偏软,方法不多,学校为学员创造的条件有限,使现在的学员普遍存在着毕业后转业,在部队干没什么意思,当兵吃亏的错误思想。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官怎么能在部队中带兵打仗,怎么能科技强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怎么能保证部队不变质,怎么能保持军队的优良作风,怎么能教育好战士,怎么能保证部队的稳定,怎么能保证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我们部队中有许多人的人心不稳,在部队中不求高标准,只求干几年不出事走人,对自己是个军人感到比地方的人矮了半截似的。这样的心理是要不得的,做为军校就是要把战士、青年学生和再入校学习的干部培养成为一名热爱军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习,忠于党,忠于军队,作风好,思想好的军官。这就要求军校要创造好的环境,学风、作风,经常组织学员一起研究国内的国际的军事问题,经常请全国和全军著名的学者和权威人士来作报告,使学员接触到新的权威的信息,经常组织学员走出去到英雄部队参观实习,经常组织学员参加部队组织的演习,经常组织学员观看一些地方的高雅的音乐会、演出等,培养学员的修养和鉴赏能力,让我们军队学员感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高的,自己的职业是高尚的,要让无形的和有形的东西一起来影响学员。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各自院校根据各自情况具体安排,同时也需要领导机关的安排和支持。军校是培养军官的,是培养我军未来的领导者的摇篮,院校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为了军队的未来发展,就要高标准高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创收高效益。在目前国家尚未完全统一,国家周边情况复杂,敌对国家的军事实力强于我的情况下,作为军人要有危机感,这不是岂人忧天,而是对国家和军队的责任心。作为军人应有比普通人更强的责任感,长期的安逸就容易使我们放松警惕,就容易造成对形势的错误判断,我们不要学八旗兵,不学清王朝。

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 第2篇

我从大一学习德语以来就盼望能到德国交流,通过学校的项目到德国三所精英大学之一的慕尼黑工大,真的非常幸运,也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德国的五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这五个月中没有清华的紧张学业和考试压力,没有了清晨骑车的严寒和测试体育的辛苦,随之而来的是在异国适应语言和环境、接受不同体系的教育、观察完全不同的社会。这些体验虽然暂时收益不大、甚至让我在专业课上比同学落下很多,但是我丝毫不后悔,因为这段经历会在更大的尺度上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

到慕尼黑工大我首先接触的学校,并且大多数活动也和学校有关,因此我对学校和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很多德国学生都不赶时间。与中国的学生从小要跳级、到了大学想要尽快进实验室、找到能够保研的老师、毕业了以后家长要催婚相比,德国学生好像很不着急。他们的休学不需要严格的审核,很尊重个人的意向。我身边就有24岁才本科毕业在读研究生的同学,和我上一门课,因为中间去服了兵役;另一个同学上到一半退学,重新在21岁开始学习另一门自己更喜欢的专业。退学和转学的体制是完善、成熟的,利用最初的结业考试成绩就可以重新申请其他学校或专业,这样能让最初选错了方向的同学还有机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重拾信心。相比较之下,他们没有因为退学而受到家长或同学歧视,而他们也从自己的经历中收获了很多除了学习以外的经验。我很喜欢的一部叫做《过客》(Am Ende kommen Touristen)的德国电影中就讲了一个大学生到波兰帮助奥斯维辛幸存老人的故事。他收获的绝对不是在学校能够学到的任何东西,而他半年的时间也不是一种浪费,而是收获了更宽的视野、对历史和世界更深刻的概念。现在也不乏迷茫不知道方向的情况下,休学半年来参加兵役或者旅游的德国学生,他们的身后好像没有一只隐形的手推着,让他们一直前进,而是一切都源于自己的动力。我认为这也是德国人科学技术仍然在世界上领先的原因之一:因为真正做到博士的学生都是真心喜欢并且不计金钱利益或者时间都要做研究的人,他们去企业明明可以挣到更多的钱。我觉得德国人能有“慢慢来”心态的原因一是社会贫富差距小,社会保障好,即使读不完大学也不会落到悲惨的境地;二是思想上非常尊重个人的喜好,而非金钱至上。这样的心态导致社会上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们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而非突然一下出现那么多大学生;并且每个人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能够做出成就,而不是只达到最低标准糊弄过关。毕竟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在于金钱,而是科学和文化的进步,因此我觉得这种心态是对社会进步有利的。相比之下,中国还在社会迅速发展,急需人才,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剧变,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并且传统的价值观与此也不吻合,因此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调整找到中国特色的方式。

另外让我惊异的是德国学生,或者说欧洲学生的独立。到了欧洲以后从小在北京长大上学、没有离开过家的我就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租房签合同、办理户口、买锅做饭解决自己的三餐、清理公用厨房等等问题。我住宿的地方在离学校45分钟车程的郊区,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去超市、思考晚上做什么饭、办各方各面的手续,因此真正能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打折扣。而我的生活状态正是18岁以后大部分欧洲同学的状态。他们上大学就搬出来,很多人靠自己打工的钱上学、吃饭、旅游,平时需要照顾属于自己的小公寓、处理

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偶尔回家看望父母,看需求和喜好进行锻炼。对于他们来说独立是最基本的事情,也是从小已经习惯的事情,早就习以为常,而学习好坏不比独立重要。想象一下没有室友回家只面对书桌和床的生活,讨论问题或者倾诉苦恼都需要出去主动去做,如果自己不营造就没有学习的氛围就太容易颓废下去。因此我觉得独立、或者说是自控是在他们中间能够上大学孩子的共同点。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时间,才是步入社会最首要的。

第三点我对于德国教育系统的务实有很深刻的印象。首先体现在上课内容。不管上的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老师都会把讲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在一起。DSP这门课是用德语上的,老师推公式的时候都能听懂,但是离开黑板讲真正实现时遇到的成本问题等就因为语言问题听不明白,感觉很可惜。同时感到教学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还有微机原理课的老师带我们去LRZ(Leibniz-Rechenzentrum),一个负责慕尼黑和周边大学、研究机构专网的大型计算中心参观。我觉得这一类让人感受到学科的实际作用的活动也非常难得。其次,对于不上大学的学生还有业余大学(Volkshochschule)和技校(Fachhochschule),给没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学习技术的机会,而技校往往两年半的课程大部分都在企业里面完成,直接给企业输送合适的人才。(网友指正:Fachhochschule 是应用技术大学,是在研究理论基础上更多的注重实践的大学,也被中国教育部认证为大学,跟国内的技校还是有区别的。另,德国给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学生提供的教育体系叫做duales System, 即双轨教学制度,可以叫做Berufsschule(也就是职业学校,可以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技校), 去Berufschuloe 里面做的是Ausbildung, 是一周上一两天课,然后其余时间相当于在企业或者工厂里上班实践。)这样的做法对于社会很有益处,为社会节省教育的成本,因为很多工作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只需要一种技术和相应的学习能力。最后,我觉得德国学校在提供学生的实习和工作机会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企业和学校的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楼里面乱逛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企业招实习生的广告,并且在各个学校的网站上有专门搜索实习机会的端口。同时我还发现,同一个企业的网站德文版招聘部分的内容非常充实,而中文网页就相形见绌。比如罗德和施瓦茨公司给认为学校学习的东西太理论化的同学,提供了在公司进行实际培训、体验的机会,还特地写出会有专人提供详尽的辅导,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很多东西等等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我认识的一个研究生的本科论文就是在一家做飞机自动控制解决方案的公司写的。甚至我还看到了华为德国分公司在学校里面贴的广告,招本科毕业生做毕业设计。他们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对于这个企业有好的印象,使他们毕业以后愿意到公司去工作,也许这种用企业文化吸引毕业生的方法会比薪资更有效。我认识的几个低年级同学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或者是假期,在教授的研究所或者企业里面做与专业有关内容的工作,提供生活补助的同时得到了实际的锻炼。所以我总体感觉德国教育系统与实际结合紧密。

最后我想说说在德国课堂听课的一些细小体会。首先我觉得本科生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因为德国高中生的数理教育没有中国难,所以对于他们还是很难),因此导致讲课思路比较清晰,提纲挈领。有一些过于细节已经成熟的东西比如FFT就不会讲得很详细了,只是讲一个概念,需要用的时候自己再看。另外选修课的数量相对于只有三年的德国本科教育来说非常多。整个电子系有40多个教授席位(Lehrstuhl),每人都有不同的方向和开设的课程,因此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具体的研究。比如上DSP课最后,教授就把自己带的五个博士生带来,让他们讲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便同学们了解在课上的基础知识之后还进行着什么样的研究,给大家以后的方向提供一种可能性。这样的机会让有些同学就很愿意去老师那里做毕设、读博等。当然这样不代表不深入,一旦选择了方向,研究还是很深入的。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有弊,相对于清

华的同学来说,德国本科生没有那么深刻的基础知识,但是知识体系更清楚,用到的时候也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自学。一方面,现在各个方向的知识越来越多,虽然老师很希望同学们掌握自己研究的内容,但是同学们的时间不允许。这样的情况下,了解多一点的研究方向可以开阔眼界,帮助确定自己的方向。另一方面,学习更深的知识可以锻炼思维的能力,以帮助以后的学习和研究,证据就是在那里的中国学生数理都很优秀。深和广这两者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才可以。

我对军校工作的一些感想 第3篇

在班主任工作中, 我时常想这样一个问题:班主任工作是否有灵丹妙药与一劳永逸的方法?到现在为止, 我还没有探寻到。班主任工作要讲究方法和用心是无疑的, 且方法是多样的, 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可以遵循“两多两不一个度”。

“两多”是指“多管”与“多思考”。多管并非是指学生事无巨细和班级方方面面的事都由班主任来管, 这样做没必要也不可能。多管主要是“时间到位”与“环节到位”, 做到班级管理的零缺陷。思考是班主任成长与成熟所必需的, 既有总结性的阶段反思, 也有前瞻性的目标预谋, 把班级管理的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工作做得有条不紊, 既有付出也有收获。

“两不”是指“不怕烦”与“不落俗套”。有多少班主任为了跳出班级管理的一个“烦”字, 可以说绞尽脑汁, 千方百计, 但结果还是做不到。其实, 不怕烦是班主任的真功夫, 也是班主任工作出实效的关键。“不落俗套”是班主任工作的较高境界, 这需要创新。创新或许就是思考过程中的灵感, 它会给班级带来一些活力与魅力。其实, 创新并不难, 我经常看到我们学校一些班主任的创新杰作。比如, 几年前, 我把“名人名言”引进学生评语, 这样更能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和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执着的追求。又比如, 我运用博客平台“希望之班有约”建立了家校联系的新方式, 得到家长、学生的青睐。

我认为, 能把握好“度”反映了一个班主任工作的真正水平。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不少困惑, 就其产生的根源来说, 是对“度”把握不准。比如, “严”与“宽”之度。过严会使学生终日紧张甚至恐惧, 整个班级死气沉沉,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过宽可能会导致学生纪律观念淡化, 违纪事件增多, 班级管理松散, 班主任号召力不强。所以恰到好处地把握班级管理“严”与“宽”的度, 确实对一个班级健康发展太重要了。当然, “度”体现在班级管理中的方方面面, 很多具体问题的处理都有一个“度”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反复掂量与比较。

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第4篇

【关键词】感性化;人情化;赏罚分明;理想

工作虽不满三年,但已有两年班主任经验的我已经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对于一个班级,高三年的高中生活,班级的风气很大一部分是在高一的时候养成的,高一是培养班级积极向上、团结合作行为习惯的关键的一年。高一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整个高中三年的状态。我总结第一年的经验教训,并对班集体建设进行了自己的一番思考若能引起读者共鸣,将不甚荣幸。

一、感性化的教育,使学生人情化

有人说,90后,特别是95后的学生尤其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作为一个“伪90”后的年轻女班主任,我比较清楚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严酷压迫”不是我的菜,“平等沟通,循循善诱”才是我的正道。总结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当班主任就像在跟学生谈恋爱”。这一句是我的一个同事曾经提起过的,而这也正是我这一年的写照。这样一段关系需要细心的浇灌,距离近了,失了美感和神秘感;距离远了,生分了,不利于情感的交流。我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表达对他们的关心。这个年纪的学生虽然个性较张扬,但明事理,他们不但会领你的情,还会在班级各种事情上心甘情愿地听候你的“发落”。记得那一年的母亲节,我让班级两个比较内向的男生来组织班会,因为我得知这两个学生不善于在家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叛逆。起初,他们觉得很意外,虽然心里不是很乐意,但既然是我提的,还是勉强地接受了。于是,找资料、做课件、下视频,忙开了。经过一番修改,在母亲节前夕的班会课上,伴随着动人的音乐,他们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母亲以及母爱的伟大。我自己也很意外,两个男孩儿在此时,班级的50个同学以及班主任的面前,竟能有如此动情的表达……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有一扇窗,我们班主任要成为开启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学生们充满人情味,不但让老师“管理”起来很轻松,而且让任课老师也会很享受在这样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班级里上课。一次,Z老师上班路阻,第一节课未赶到,学生急急忙忙跑来找我,一番电话交流才知情况,于是回班级让学生先自修。学生关切地问:老师怎么了?我答:Z老师稍后赶到,昨晚暴雨,路上积水,导致堵车。学生很着急:老师,您一定要让Z老师小心,慢点开车,不急的!安全第一。事后,我跟Z交流此事,Z很是感动:对,你们班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学生太可爱了。如果哪天他们作业做得不理想惹老师生气了,下了课之后,肯定会有几个学生过来跟你套近乎,拍老师的马屁,让任课老师们都哭笑不得。

二、制定明文条例,赏罚分明

要想一个班级的常规做得好,班规的约束是少不了的。学生刚入学,对新的环境都会有一些蹙蹙的感觉,这个时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一定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个别没做好,班主任一定要表明严厉的态度。要让学生们知道常规的重要性。时间长了,习惯成了自然,不仅做起来容易且做得好。错过了这个时期,学生习惯没养好,想再扳回来了,就没那么容易了。老师会觉得很有难度,学生也会觉得痛苦。所以,我在学生入学就再三强调,若有卫生做得低于5.8分,班级的个人常规分数就要扣分。在军训期间,寝室内务就拿了第一名,生活指导师称,每天检查学生内务查到我班,卫生基本是满分的。相比于寝室卫生,教室卫生偶尔会差一些,究其原因,寝室的卫生有评比,他们做起来有动力,教室卫生的保持则不是打扫完就好的,还要靠学生去保持。无人监督,学生就会保持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开了次“公共区域与个人空间”的主题班会,强调教室的功能和地位,任命了2名细心的女生作卫生委员,在早自修、课间操、午间、眼保健操、晚自修前这几个时间段,对教室的卫生进行巡查,教室恢复了整洁的面貌。

对于常规做得好,常规分数高的前10个学生,有自主选择奖品的权利,前11~20名,则由班主任指定奖品。我奖励过各种学习用品,也发过毛巾、牙膏、牙刷,生活用品作为奖品更受欢迎一些,米菲的毛巾曾一度成为十班的“班巾”。做得不好的学生,则分组为班级进行一月一扫除。这样的赏罚制度,效果很好,学生都很努力地在做。

三、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动力

高一的学生刚脱离了初三的生活,有的比较聪明的学生在初一初二的时候并不努力,初三发愤图强考上了重点。这些学生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高一还早,可以先放松,不必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于是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忘记了自己最终的任务——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他们刚入学就给他们打了预防针——高中的知识比初中要难得多,如果你不是天才,仅高三的发愤图强无法让你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于是,我让他们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大学,搜集资料,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讲述这个大学的各种情况,包括成绩要求、专业设置、特色专业及其就业方向、学校位置、校园环境、知名校友等等, 我把这个主题班会命名为“承载梦想, 飞向远方——我理想中的高等学府”。学生对这个主题班会的兴趣很高,纷纷报名上台演讲。经过这种班会的开展,学生对大学、专业等渐渐地有了自己的主意,学生有了理想,就开始为学习默默努力了。这时,我就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先制定短期的,把目前的学习任务完成好,才能一点点地向远大的理想目标慢慢靠近。

现在的我喜欢跟大家讲故事,讲孩子们的故事。他们团结、活泼、朝气、富有爱心,让这样一份劳累的工作显得快乐而有意义。他们彬彬有礼,他们热情洋溢,他们喜欢对你笑,他们喜欢给你取一个亲切地称呼:泉姐、曙哥、葛姨、月牙儿、章鱼哥……他们爱涂鸦,他们爱幻想,他们爱十班。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用心灵赢得心灵》.第一版.上海.朱杰人.2008年6月

[2]张肇丰,李丽桦.《智慧教师的50个创意》.第一版.上海.朱杰人.2011.年1月

[3]郑学志.《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第一版.北京.2011年2月

我对信访工作的感想和体会 第5篇

信访干部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权无钱”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这几句话是对信访工作艰辛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信访工作给我的感觉始终是难度大、责任大、压力大,几年下来,一天不敢懈怠,一时不能放松。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个不恰当的比喻,信访工作上的干部,就偈是一头牛,这头牛既要能耕地又要能不断的产奶。

信访干部总有一个梦,就是凭自己反党和人民的一颗忠诚之心和一腔热血,多化解快化解信访矛盾,即减轻党和政府的压力,也减轻自己的思想负担。群众少堵心啊!

为了圆这个梦,涌现了张云泉这样的现形典型,现在这些好同志依然在振奋精神,连续作战,拼搏向前。我深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为之敬佩,也为之感慨。

感慨思索之余,我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慰抚万家安宁,企盼再无纷争。为了圆梦,脚步有些沉重。虽已身心疲惫,还要风雨兼程。”

从现状看,信访干部有“三苦”、“五乐”。

先说三苦,一是前沿压力之苦。有上压:来自领导的压力,对领导指示、交办,解决不了,群众堵大门、围领导、向上写信。有下压:群众的压力。一双双企盼的眼睛在看你,哭声怨声总是萦绕在耳际、沉淀在脑海挥之不去。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良习受到谴责。内心感到愧疚。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内心的愧疚。有外压:外界对信访工作的不理解、不知情,不知道其中难处。

二是劳心劳身之苦。信访工作既要劳其筋骨,又要劳其心智。化解一件历史遗留老案,就像是一个工程,有的甚至需要做几年的工作方可息诉。信访工作忙人、烦人、缠人。有时对上访人陪着、劝着、受气挨累不说,还要听牢骚话,甚至遭到辱骂、殴打。

三是困惑之苦。信访干部在接访工作中面对群众的诉求,出于真情真心真意,有时也迫于无奈,干了许多超出职以外的事。如解决涉法涉诉问题。背了许多不堪重负的包袱。为别人干事,还要做别人的工作,倒过来请人帮忙,有时还要做好有权处理部门的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信访干部长期在叹息之中、求人之中,生活在上访群众的骂声之中、谴责之中,总之千难万烦。

信访工作是苦,但苦中也有乐。这乐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曰有价值。工作着的人是幸福的。由工作产生的疲劳,能使人在休息时感到愉快。而由怠惰产生的疲劳,只能使人在休息时感到烦燥和悔恨。人生在闲中求乐,必然乐极生悲。以苦求乐,其乐无穷,苦中作乐,乐得坦然,是乐在心中。被 人需要,工作有价值。人生的价值是被别人所需要。

二曰行善事。信访工作担负着匡扶正义、解困济难之责。搭建着党与群众连心的桥梁。人行善事不问前程。善事慰抚人的心灵,善事长寿。在别人得到帮助,你也从中得到 了欢乐。做好人,行善事,信访工作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平台。有的人做的是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未必不空虚;有的人做的是社会边缘的事业,但未必不充实。关键是要有好的心态,有一种向善向上的心态。

三曰可交友。托尔斯泰说过,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信访工作广泛地接触群众和各级干部领导。

四曰积累人生。信访工作通过吃苦耐劳,委曲求全,甚至是忍辱负重,历经磨难,可以有效地积累人生,升华人生。信访工作可以培养干部的宽厚的胸怀。

善良是一座华光四射的大厦。信访工作者虽然坐的是冷板凳,手中无权,腰里无钱,但要有一颗善心就能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有所作为。善良就像那颗缀于叶尖的露珠,也许它很小,但它可以滋润一朵花,善良就像那座茅屋,也许它很破,但它可以让疲惫无助的旅人过一个平安的夜。而更多的时候,善良就像是一座桥,也许它并不宽,但是它可以联络所有相隔已久的陌生和期盼。

做信访工作,可以培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培养干部的宽容心胸。学会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更是一种“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的气度。在化解信访矛盾中,信访干部是代表党和政府做群众工作的。接触的是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遇到个别群众无理取闹,也“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接访的同志经常受到无故指责谩骂,衣服被撕烂,身段被抓破,从没任何怨言。这都 是因为他们理解信访人的难处,懂得宽容。

做信访工作,可以培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之心。

五曰历练能耐。能是指本事和水平技能。耐是指受得住、禁得起。一个人首先要有做事的能力,知道怎样去干,凡事能看明白,想清楚,理出思路。同时,也要有做事的耐力。要沉住气,禁得住烦,耐得住苦。要有耐心,不急躁,不浮躁。

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耐得住压力。顶住压力,发扬钉子精神,变压力为动力,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直到解决问题。二要耐得住清贫。做的是缠、难、烦、累、怨的差事,是求官、求民的活。三是要耐得住寂寞。寂寞概括为“五个没有”:没有贵客临门,只有群众上门;没有热热闹闹,只有吵吵闹闹;没有导演排练,只有现场直播;没有酒宴款待,只有耐心接待;没有迎来送往,只有案结事了。

如果没有这种清苦之耐、寂寞之耐、奉献之耐,是干 不好信访干部的。信访干部必须要有以苦破难、苦中作乐的精神,要以金子一般的爱心、火一样的热情、钢一般的坚韧、海一般的宽容,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我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第6篇

一、以教材为例,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语文课本里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的媒介。学生首先应该学好课文,以便培养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一)大处着眼,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旨,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再分析课文结构,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同时还要体会写作技巧,提高评价鉴赏的能力。

(二)细处着墨,精雕细刻。

在整体把握一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句、段进行细读揣摩。字词方面,要能够理解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语句方面,能够把握文中关键性的语句,能够对抽象的语句进行阐发,对含蓄的语句给予明确的解释,并能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段落方面,能够明晰剖析,筛选出重要的材料和信息,明确段落的类型及作用。

(三)横向对比,阅读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我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多个材料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比较。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教学完毕以后,组织学生就本单元课文的主旨、布局、章法、语言进行比较,找出异同,评比优劣,再就词句的运用、句式的选择、段落的安排、层次的设置、修辞以及写作技巧等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开辟第二课堂,拓展阅读空间

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对课内几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诸如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组织开展文学创作、演讲、辩论、诗朗诵、课本剧表演、影视评析等活动。当然,教师还要对学生作出要求。要求七到九年级学生课外自读名著10部以上,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求学生感受文学形象,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要求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文章。要完成上述任务,单凭课内有限的时间和一本教科书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自以为这一点还是做到了,而且效果很好。具体步骤如下:一是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确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创设出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向学生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美,包括文辞美,意境美,人情美,自然美……语文课本中的美俯拾皆是,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味、去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自然,对生命,对祖国,对人类的珍视与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真正实现语文课的美育价值。三是定期开设自由阅读课、文学欣赏课,及时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介绍给学生,以扩大语文课本的外延,弥补其不足;并适时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多年来,我教的班级学生读书成风,语文素养、读写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

因此,我再次呼吁:要让学生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最终要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人生旅途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鉴赏文化精品,提高审美情趣,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最终将这些文化精华转化为自己人生的火炬,使自己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递者。如果能做到这些,语文教育也就成功了。

三、阅读教学应重视并大力加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宏观背景的改变,朗读教学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在任教之初,即非常重视朗读教学,且常年坚持为学生范读,并下大工夫训练学生朗读。我固执地认为:一篇文章只要能读好,岂有不理解之理!

我对语文的一些思考 第7篇

【关键词】思考;随笔;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想,周先生对于语文的感悟,我是赞同的,他提到了考查一个学生、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主要就是阅读和写作,也就是“读和写”,我觉得应该再加上“听和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如果这些方面做得相当好的话,即使他考不了高分,你能说这个学生语文不好吗?语文素养不高吗?

先从“听” 说起。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他的听力没有问题,他就会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刺激。正如我们听到噪音会感到烦躁抓狂,而优美的音乐却让我们如痴如醉一样,所以,首先,选择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就很关键了。抑扬顿挫、娓娓动听、宛转悠扬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语文就要寻找这样的声音,试想,经常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熏陶感染,他的语感、普通话、听力能不提高吗?其次,只有好的语言环境也不行,还要会听,就是要选择听的内容。一些学生老是对鸡毛蒜皮的琐事感兴趣,殊不知,这些语言信息大多没有意义,多听一些和语文沾边的内容就会受益匪浅,比如央视的节目主持、科教频道的一些节目,还有最近几年比较火的《百家讲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充满知识性和文化味,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百利而无一害。

接下来谈“读”。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必读的,因为每册书所选的32篇课文都是带有训练目的性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 “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唯一的工具、唯一的凭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正确的教材观要求师生把教科书当成活材料,努力钻研教材,使教材成为范例和学生练习的例子,这才是语文教材的根本目的。但是,我们想一想,每册的32篇课文真的都有价值吗?你试着回忆一下自己的小学课文,你还能记起几篇文章?记住的都是哪些文章呢?记住的不是古诗就是名家经典,如鲁迅的《少年闰土》之类,这说明什么?一是教材中值得背诵、积累的经典课文、语段所占篇数还不多。二是经典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所以,我觉得除了经典课文和精读课文需要让学生认真研读、背诵之外,其他文章,真可以忽略不计,还不如省下时间去阅读一些课外经典名篇和背诵古诗词。

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习和诵读经典古诗词、散文等应该成为我们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流。无论是历史上的名人名家还是近现代的大文豪、科学家等,无一不是饱读诗书、文化底蕴深厚的人,他们骨子里都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他们是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长大的,但是,现状令人担忧,所以,我们现在培养学生,让他们诵读经典,就是要让他们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承者。

学生除了经典的学习之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终身受益。教师应该成为读书的榜样。我们班的少数优秀学生,上语文课,除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之外,他们是不听的或者是听的很少,因为很多内容他都会了,听了也是浪费时间,他们上课大部分时间是在看书,我是赞成的,一开始我对他们的成绩也是很担心的,但是几次测验下来,发现,他们的成绩并没有受到影响,这更坚定了让他们坚持读书的信心。因为,我发现,爱读书的学生,他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要比不大爱看书的学生高出一截,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会被无限的放大,现在小学看不出来,我相信,经过长时间读书的积累,到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爱读书的人他的语文素养会比一般人高很多,更显得“富有诗书气自华”。

最后来说“写”。我理解的写包括写字和写文章。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写一手好字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是好文章的外在形式载体,好文章也是需要好字来展示的。大家平时观察一下就能发现,一般写字比较工整、美观、漂亮的学生,成绩也是不错的,相反,字迹潦草、不规范的学生,没有几个成绩好的。写字和写文章,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讲,就是要从临摹开始,先比着写、仿着写。古代人练习书法,就是从临摹开始的,从形似到神似,最后再到自己的创造和个性风格的形成。写字,就要学生临摹名家的字,教师指导书写的时候,学生也会临摹,学生会模仿你的字体,一般来说,教师写字漂亮的,这个班里学生写的字大多不错,因此,教师要练一手好字。

给学生写作的一些常识和方法。写作常识包括比如书写格式、标点符号的用法等,写作方法包括:一是让学生乐于观察,可以在亲身体验中观察,在活动中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调动写作文的积极性。二是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例如,写一处景物或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去描写,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空间布局、还可以按游览顺序等等去写。三是养成写日记、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的习惯。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积累,养成在生活中积累作文材料的良好习惯。

有人说:“语文,是广度的问题,数学,是深度的问题。”意思大概就是说,语文需要知识面的广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境界和眼界要高远一些,培养好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出具有极高语文素养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一个个考试高分机器。看来,我们的路还很漫长,任重道远。

我对课堂情境创设的一些理解 第8篇

1. 创设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

情境的创设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 使情境不仅有语言的解释、说明, 而且有文字、图形的揭示;不仅有逻辑思维的支持, 更有形象思维的配合, 有助于形成和丰富学习的表象,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掌握数学概念和法则.

2. 数学问题情境能够反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问题是丰富多彩的, 不仅数学内部有, 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对后者人们往往不够重视, 而帮助学生了解, 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是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恰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情境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相关, 数学问题情境教学要充分反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一定的背景材料,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征或内在规律, 形成新的概念、原理等.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实例, 像铁轨、双杠、黑板的上下边缘等, 让学生找出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 最后抽象得到平行线的概念.

3. 情境创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教师围绕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 选择有现实意义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 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模式, 那么不仅能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而且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例如, 教学“角”的概念时, 我借助同学们熟悉的钟表、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 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如何表示角?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 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看法 第9篇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的

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分数的优劣。但事实上,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谈“文”色变,视作文为畏途,他们写文时,常常搜索枯肠,胡编乱造,敷衍完篇,应付了事,毫无作文的主动性和兴趣性。针对此现状,我在每接一个新班级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是利用“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和神秘感,使学生找到榜样和信心。例如我把自己长期收集整理的我县作家的文章和自己创作的一些文学作品给学生诵读,让学生明白文学创作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其次,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感兴趣的作为写作题材,巧妙命题。例如学生入学伊始,我便以《假如我是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我想对你说》等为题,由于此时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和与老师交流思想的愿望,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写的文章大多真挚感人。再者,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表扬语,要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进学生写作的“内驱力”。第四,要明确写作目的。前文说过,作文水平的高低事关语文考试成绩的优劣,尤其是中考,作文分值甚重。古人云“文章千古事”。所以,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白作文在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心理上重视,态度上端正,为日后的作文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力求有序,注重技法

某些学校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作文的无序化。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其是针对教学大纲的哪一点,要达到何种训练效果,学生昏昏,教师也未必了然。日复一日,长期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改变这一弊端,我尝试实施“网络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谓“网络一体化”作文教学 ,就是把中学作文教学看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目标分解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学有所得,写有所获。如在初一阶段,我尝试让学生以“随笔形式”写作,不求成文,但求文笔生动,书写规范,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打好基本功,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也即追求实现大纲要求的“文采”这一目标。初二阶段,重点让学生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记叙文,注重记叙文的情节构思结构安排等,力求实现“结构完整,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的大纲要求,并鼓励学生创新,富有个性,这也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心所在。初三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和应用文写作,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做好作文考前的指导,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冲刺中考”。在力求作文教学有序的前提下,教师还要认真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范文引路,巩固迁移”的教学方法。所谓“范文引路”,就是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精美文章,在课堂上师生一同鉴赏,赏其语言,品其技巧,然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吸收借鉴,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这样读写结合,以读带写,有仿入门,有法可鉴,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巩固迁移”,就是通过一段练习学生熟练掌握了某种格式后,教师因势而导,鼓励学生“同中求异,同中求变”,写出更多的富有個性的丰富多采的文章来。

三.强化练习,点面结合

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任何完美的理论若不同实践结合起来也是徒劳而无益的。因此,我把“强化练习,点面结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付诸教学之中。“点”就是由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写作的文章;“面”就是配合教师“作文网络”而进行的有条件限制的学生作文。为此,我一改原来两周作一次文的做法,要求学生“每周一小文,两周一大文”,“小文”即“点”,“大文”即“面”。为了使学生思想活跃,文路畅通,取材广泛,能保持高昂的写作兴趣而不感到厌倦,我坚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给学生“通报”当日的“社会新闻”,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同时在班内创办“手抄报”等第二课堂,择优发表学生习作,适时对学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些措施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班内形成人人爱好写作、人人参与写作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差异,分类指导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不可否认,由于遗传、家庭环境及其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水平等的不同,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就作文而言,具体表现为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等间的个性差异。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大面积提高整个班级的写作水平?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分类定标,区别辅导,分层批改”的措施。“分类定标”就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在保持教学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区别辅导”就是在辅导中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譬如,有的学生书写潦草,则重点训练其书写;有的学生语言枯燥,则有意识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分层批改”就是对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多言其不足,多提要求,让学生能更上一层楼。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多肯定其成功与进步之处,使学生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扬长补短,主动进取。还有就是当场收作文本,现场批改。及时给学生批改和点评。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对高中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 第10篇

美术是一门情感艺术,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艺术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意志受到感染熏陶, 从而达到育人无声的德育效果。它对学生情感教育有独特的作用, 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能直接而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 触及人的心灵深处。美术欣赏课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修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扩大美术视野, 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一、坚持美术创作

新课改, 对教师的学科专业要求更高了, 社会对教师的定位, 已不仅仅是一位平凡的教师, 更是一位不凡的名师, 因为广大家长和学生不需要“教书匠”, 他们需要的是学者型的“教育家”, 这是现代教育呈现的趋势。教师也不能只局限于奉献, 更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发展是硬道理”正揭示了这一内在规律。新课改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动口也要动手”的教学能力标准, 因为身教胜于言传, 美术教师是否具备创作能力, 将对美术新课改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因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制约, 很少有机会融入和参与到社会美术活动中, 所以在美术界举办的各类展评中, 鲜有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身影。在教育界, 美术创作不被重视, 在美术界又很难被关注, 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创作活动已被边缘化, 基本处在自生自灭状态, 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欣慰地看到, 仍有一些美术教师“自讨苦吃”, 坚持美术创作无怨无悔, 正是这样的美术教师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才华, 支撑着中小学美术教学应有的风采和立足点。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美术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 提升自身的美术教育水准, 必须坚持“美术”和“教学”同步发展, 如二条腿走路是相辅相成的, 缺一不可,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师, 也才能胜任新课改对美术教育的要求。这样教师从“讲者”转变为“作者”, 对学生的人生和成长都将会有更深刻的启迪意义。

二、陶冶性情, 升华境界

欣赏教学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 主要功能是审美教育, 即纯正的审美趣味、正确的审美观点、高雅的审美格调, 健康的美术作品对培植高尚丰富的情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用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在共鸣中陶冶情操, 升华精神境界。

在欣赏教学中, 注意引导就能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 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 成为创造的主人。但教室、教材、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优秀的欣赏课应既充满改革精神, 又符合常规要求, 注重教师讲课, 突出授课的主要性;注重学生欣赏, 突出活跃性。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和适当的取舍,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综合运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知识理解和巩固, 提高学习效率。

三、注重理论教学, 提高美术素养

美术理论教学首先应重视基本概念, 如美术常用名词“美术”、“观察”、“素描”、“透视”等概念。其次是基本原理, 如构图原理、透视原理和各类画的表现原理, 等等。再次是美术史, 了解中外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作品。同时, 对中外美术史上的著名雕塑、建筑、工艺等有所了解。

美术理论看似是“画外功夫”, 却永久地引导学生在艺术上的成长。通过美术理论教学, 练就学生“广博的视野、开阔的胸怀、观察的眼睛、感悟的心灵、丰富的技法”。

四、正确评价, 促进个性发展

教师要注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从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并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如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法。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五、授之以渔, 强化基本功

很多高级中学都有高考美术培训班。许多高考美术培训班, 一味地为应付高考, 教出的考生结果是会画真人像的不会画石膏像, 甚至是会画苹果不会画鸡蛋。教师不应该只教会学生画某一个物体或某一些物体, 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和表现形体。法国画家德加曾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 而是对形体的观察。”而美术高考中默写题就是测试考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记忆, 再通过技能表现出来。

我对文学翻译的一些感受 第11篇

接到这个会议通知时,我心里是有些犹豫的,到底要不要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来面对这么多的汉学家,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翻译家。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会议主办方一个主要动机就是推荐一些中国作家,来引起翻译家的注意,接受他们的挑选。

有些情形下,等待被关注被挑中并不是一种特别美妙的感觉。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翻译这件事的感觉可能比别人更为复杂。

在每一部关于中国抗战的电影电视中,几乎都有一个翻译的形象出现。穿着中国的便服,戴着日本的军帽,传达的也总是来自侵略者的不祥的消息。我从刚刚看得懂一个故事的时候开始,耳濡目染的就是这样的关于翻译的漫画式的形象。这自然是创造性疲软,思维方面习惯性懒惰造成的结果。因为我们知道翻译不都是这样的形象。早在我少年时代的生活中,就已经熟悉另外一种翻译的形象。那时,我生活在一个以嘉绒语为日常语言的村庄。人们用这种语言谈论气候、地理、生产、生活,以及各式各样的,简单的复杂的情感,当然还用这种语言谈论远方。那些我的大部分族人从未涉足过的,却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远方。我所讲的这个嘉绒语,今天被视为一种藏语方言。而很多的远方,那些人群讲着另外的语言。近一些是藏语里另外的方言,再远是不同的汉语。在我的家乡,他们的确把汉语分成不同的汉语,前些年,一个老人对我谈我的爷爷就说,那是个有本事的人,他会讲两种汉语,甘肃的汉语,四川的汉语。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和收音机里时时响起的普通话。那时,我们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就有着能程度不同地操持别种语言的人,有他们在,两个或更多只会一种语言的人就可以互相交换货物,交流想法。这些会别种语言的人,往往还能带来远方世界更确实的消息。在我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中,这些会翻译的人是一些形象高大的人,他们是聪明的人,他们是能干的人,是见多识广的人。他们和抗日电影里呈现的翻译形象完全是天壤之别。那时,我还没有上学,但我已经有了最初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个乡村的口语翻译家。

后来,村子里有了小学校。我上学了,开始学习今天用于写作的这种语言。那时,我小小的脑袋里一下塞进来了那么多陌生的字,词,还有这些字词陌生的声音。我呆滞的小脑袋整天嗡嗡作响,因为在那里面,吃力的翻译工作正在时刻进行。有些字词是马上可以互译的,比如“鸟”,比如“树”。但更多的字与词代表着那么多陌生的事物,比如“飞机”。还有那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我那建立在上千年狭隘乡村经验的嘉绒语中,根本不可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表达,这是我最初操持的母语延续至今的困境。即便这样,我也骄傲地觉得我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可能比以前那些乡村翻译更出色的翻译家。

是的,当我在年轻时代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很多时候都觉得,我不是在创作,而是在翻译。这使得我的汉语写作,自然有一种翻译腔。我常常会把嘉绒语这个经验世界中一些特别的感受与表达带到我的汉语写作中间。当小说中人物出场,开口说话,我脑子里首先响起的不是汉语,而是我刚开口说话时所操持的嘉绒语,我那个叫作嘉绒的部族的语言。然后,我再把这些话译写成汉语。自然,当我倾听那些故土人物的内心,甚至故乡大地上的一棵树,一丝风,它们还是会用古老的嘉绒语发出声音,自然,我又在做着一边翻译一边记录的工作。刚刚从事这种工作的那些年,我有时会忍不住站到镜子前,看看自己是不是变成了电影电视里那种猥琐的日军翻译官的形象。还好,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我在镜子中表情严肃,目光坚定,有点像是一个政治家即将上台发表鼓动性演讲前那种模样。

到20世纪80年代到来时,我和这一代作家一样,开始了贪婪的阅读。而且,绝大部分是翻译文学。从乔叟到爱伦坡,从托尔斯泰到马尔克斯,从惠特曼到聂鲁达,从庞德到里尔克。一度,他们的经验曾经显得比杜甫和苏东坡还要重要。我们记得那些作家诗人名字的同时,也记下了一些翻译家的名字。他们把整个世界带到了一代不懂外国语的中国作家面前。使我们得以从一开始,就以歌德所预言过的那种世界文学的标准书写自己的故事与经验。虽然,这些年有一个来自歌德故乡的汉学家总在说,中国这些不懂得外国语的作家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这引起了一些作家的愤怒。但这对我没有影响。因为从我写作的那一天起,我就只想过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作家。而不是某一民族的,某一国度的作家,自然,也没有想过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世界的作家。

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最具价值的工作,就是大规模的翻译。通过翻译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表达而全面刷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汉语这种语言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嬗变,新的词汇,新的语法,新的修辞,也基本是借翻译之功才得以完成。

更早一些,从东汉到唐几百年间持续不断的佛经的翻译也极大地改变了汉语的面貌,丰富了汉语的内涵与表达。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表达中,中国文化总被描绘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正是大规模的翻译突破了这个一度高度闭合的系统。今天,随便走进中国任何一家书店,任何一座图书馆,翻译外来图书之多,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也许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肩。翻译图书的数量与图书总量的比例,也不妨看成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开放程度的可靠指标。

仅就文学来讲,没有翻译,世界文学的版图就难以完善。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就,如果没有翻译的推动,也是根本不能想象的。所以,我对翻译这个事业,以及翻译家是信任与尊敬的。

但我又不得不说,这种对于翻译的依赖与期许是在阅读各种外语译为汉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而今天,我们这些人在这里聚会,要做的工作是推进汉语文学作品往外翻译。一种我们已经习惯了的那些翻译的反向的翻译。一种文化输出。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一件向世界敞开,与世界对话的努力。这件事情到一定时候就必然会发生。通过持续不断的翻译,我们知道了整个世界,现在,这个翻译要转换一下方向,要把汉语译成各种外国语,也让世界知道一点中国。通过文学翻译让世界也了解一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中国的事,中国人的情感与心思。这是这些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努力中的一个部分。这十多年间,我也有少数作品被翻译为十多种语言,在国外发行。我也随着这些书去到一些国家,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好奇的游客。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过程,但当最初的兴奋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中国文学的翻译可能并不如自己最初所期待的那样,一路都是友善的鲜花与掌声。因为我们所遇到的汉学,遇到的翻译,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有各种各样的汉学,也有各式各样的翻译。我的情形更为特殊一点,我还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藏学。如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部分,那么藏学也是汉学的一个部分。但我常常遇到的情形是,说首先藏学不是汉学。那么用汉语写出的藏族社会,也不是真正的这一民族的文学。记得我第一本书在美国出版时,翻译和出版方都抱着很美好的希望,但书刚上市,就遇到了认为旧时的藏人社会是人间天堂的藏学家。他反对写出这个社会的残酷与蒙昧,反对这个社会中人痛苦的挣扎。这样的人在西方社会很有能量,可以使翻译和出版方感到担心与忧虑。也是在一个西方国家,我被一个做翻译的人带去参观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其实,这位翻译是要带我去看这座寺院里正在举办的一个关于中国藏区的展览。那是青藏高原上简陋至极的乡村学校的照片。那位翻译这么做当然有他的用意。他还特意问我有什么感觉。我告诉他:这些学校的面貌确实让人感到汗颜,但青藏高原上还有很多很像样的学校,这里怎么没有?此其一。其二,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把寺庙盖到外国来的人,他们统治青藏高原的时候,竟连这样简陋的学校也没办过,那么他们基于什么样的道德感来办这个暴露性的展览?其三,我告诉这位翻译,我今天之所以能从事写作,并因为写下那些文字而来到他的国家,正是拜我的小村庄里开天辟地以来出现的那所简陋的小学校所赐,让我可以在两种不同语言间不断往返穿越,做重新建设我们精神世界的工作。我在前面说过,那样的小学校培养了我对语言魔力的最初的体验,如此这般把这样的学校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在我看来,不但说不上起码的尊重与理解,而是一种挑衅。

翻译不只是一件匠人般的技术工作,虽然这个工作天然地包含了巨大的技术含量。翻译也跟意识形态,跟文化观密切相关。而被翻译,其实也是一个被衡量被挑选的过程。尤其是这个过程发生在有关中国文学的权衡与挑选时,尤其是有关藏人这个族群的文学表达时,可能也并不完全是基于文学本身的考量。虽然我依然愿意自己的文字可以传播到更宽广的世界,但同时我也知道,这条道路我们遭逢的并不都是同情与理解,还会充满很多困难。

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些年也看到被翻译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中国文学的面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创作者文学的初衷,而去进行某种角色扮演。翻译成外国语的中国文学图景与中国文学本身并不真正吻合。我当然对那些翻译过我作品的翻译朋友们充满感激,但我也不打算试图因为应对翻译的挑选而改变自己写作的初心与路径。其实,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翻译,都是有关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语言间的相互的理解与沟通,按佛教观点讲,这就是一种巨大的善业。但中国文学在被翻译过程中还得准备好接受种种非文学的挑战与考验。在我的嘉绒母语中,把翻译叫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舌头的人,在更遥远的古代,一个把大量佛经翻译为汉语的外国翻译家鸠摩罗什,也说翻译就是用舌头积累功德。今天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地方,还筑有一个高塔,人们相信,塔下就藏着鸠摩罗什的舌头舍利。

意识形态标准至上的做法曾经从内部严重戕害过中国文学,那么,今天,在这个确实存在着不同的强烈的意识形态的世界上,一方面我们热切地期待着走向世界,但也要警惕来自外部的意识形态对于我们的文学可能造成的伤害。而在座的翻译家们如果能够坚持基于人,人类,基于文学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作家与中国的文学,你们的如簧之巧舌也会在人类交流史上造成一个巨大的善业。

而在我看来,一个中国作家,也只有造就了真正基于中国人感受的文学,基于汉语这种语言,并对这种语言有所创新,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文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学。

上一篇:100本经典书籍推荐下一篇:游宝华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