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2024-09-12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精选14篇)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1篇

・高考版 发表于 -3-4 9:28:00

考试大纲对控制高考命题、引领考试方向、体现教育功能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今年高考与去年相比会有什么变化?在3个月的时间里如何有针对性地复习?我们为考生解读2008高考大纲的变化,帮考生指明方向、备战高考!

作文不限文体,别用网络语言

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6种能力。必考内容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具体变化为:一是基础知识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更明确了考查范围,就是考查学生常见常用的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二是写作,过去考试大纲提“能写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及常用的应用文”,今年考纲上指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及其他常见题材的文体。”这说明高考作文不再限制文体,考生可自选文体,除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外,诗歌、戏剧等方式也可运用。

考纲在有文采的问题上做了两点修改:一是把过去的`“词语生动”变成“用词贴切”,二是把过去的“文句有意义”变成“文句有表现力”。这就要求考生不要追求美,追求华丽,追求辞藻的堆砌,鼓励学生写出语言和内容高度统一的文章,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备考建议】

考生平时要全面训练各种文体,注意一些自然、人文科学的新闻以及一些前沿科技成就。此外,时下学生因受网络语言影响,在作文中使用大量不规范的生造词和语义掺杂不清的语句,这一要求表明,考生如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可能会被扣分。

(来源:中国网)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2篇

英语

取消单选新增语法填空题

变化:今年英语高考大纲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题型有重大调整,取消原来的15道单选题,新增10道语法填空题,分值不变总分仍为15分。

“同样都是考语法知识,但单选和语法填空题却有很大不同。”于泓说,语法填空题是给出200字左右的一段短文或对话,段落中给出10个填空,其中4个填空是给出一个单词,填写它的正确词形,如形容词的比较级等,其余6个填空是结合上下文直接填词,这要求考生既要掌握熟练的语法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语言阅读能力。从单选题那种单独句子中的单独的语法考核,到短文中的语法实际应用,此次题型转变得更加灵活。

应对:于泓认为,今年高考英语从单选变成语法填空题,考题的难易程度应该是有所下降的,刻板的单纯语法考题将逐渐消失,基础知识好的考生完成语法填空题应该不成问题。针对语法填空题如何复习,她提醒考生,应继续进行语法知识的复习,加强对词汇本身用法,如主、被、动,固定短语搭配,冠词、连词等运用进行复习。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3篇

教育部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广西的高中教学实际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际, 明确指出2014年广西夏季高考的语文继续使用全国卷。

考试大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 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 力求在2013年高考的基础上, 保持相对稳定, 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体现广西的教育教学实际。2014年高考考试内容继续与高中教学课程内容相衔接, 进一步贴近时代、社会、考生实际, 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高考考试形式

语文高考考试能力要求近三年基本没有变化, 考查的能力还是分为五个方面,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 这五种能力由低到高形成一级级台阶, 其中, 最高一级应用和鉴赏是并列的。每个等级的要求与近几年的要求基本保持一致。

语文考试内容分为五大部分, 主要以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参考, 以语文学科的知识为必考内容。2013年语文考纲明确的考试内容主要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古代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写作。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考试说明和示例, 从而使我们更加容易解读和掌握。从解读最近三年的考纲来看, 考试内容和相对应的能力等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2014年广西语文高考与近几年的试题比较变化不大, 稳定性强。

根据考纲规定的考试形式, 采用150分式, 答卷方式是闭卷和笔试, 考试规定的时间为150分钟。试卷类型主要是:单项选择题10道小题共30分, 文言文翻译2道小题共10分, 古诗歌鉴赏2道小题共8分, 默写题2道小题任选一题共5分, 散文阅读4道问答题共22分, 语言表达题3道小题共15分, 写作60分。全国卷的考试形式不变, 但是与新课标的高考考试形式差别很大。

三2014年广西语文高考命题思路研究

吃透历年高考题。通过解读近三年的考纲发现, 考纲基本不变。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Ⅰ卷、Ⅱ卷, 充分体现了考纲的要求, 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要将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Ⅰ卷、Ⅱ卷研究透彻。字形题可能继续考查成语的使用;文言文还是以人物传记作为阅读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 可能是给出一段材料, 由学生确定立意, 但立意要紧扣材料。近几年, 高考语文作文材料形式出现过寓言、漫画、新闻材料等, 虽然材料形式在改变, 但是出题的旨意不变, 由学生确定行文立意, 但立意要紧扣材料。

2013年考纲与2011年的新课标版大纲都保持了一致, 2014年是广西最后一年使用全国卷参加高考, 广西从2015年开始高考自主命题, 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使用新课标版的试卷。在2014年高考命题上体现新课改的影子。不过, “语文运用题”依然是块“试验田”, 也是命题求新、求活、求亮的密集区, 该题具有创新性。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应该留意几个方面的问题:2014年高考, 语文运用题可能会继续翻新或回归老题型;语言运用试题将始终贯穿“语文生活化”的理念, 考生要注意该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方面, 一定要特别关注小说的命题规律, 尤其是外国小说, 会加大阅读的难度;实用类文本阅读要侧重传记和访谈阅读;选考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题。探究性试题一定要有观点, 并且注意从文本中找到相应依据, 最好要联系实际地拓展。

文言文考查的文言实词、虚词基本源于教材。依据考纲, 文言文课外阅读基本遵循源于课内、用于课外的原则, 回归文本,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要扎扎实实抓好人教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部分内容的复习。复习时要回归课本, 重点课文如《师说》《鸿门宴》《赤壁赋》等, 结合文意, 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 落实文言18个虚词的用法, 然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诗歌阅读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解读密码的方法, 规范答题。诗歌鉴赏以唐宋诗词为主要考查内容, 但要留意晋代诗歌内容。诗歌鉴赏从近三年的广西语文高考命题情况看, 主要考查的是唐诗宋词内容, 若要衔接新课标改革内容, 很有可能考查词的鉴赏。同时, 考查的诗歌或词的题材方面倾向于大自然或者田园风光类为主;主人公的忧国忧民、节操高尚等方面也有可能考查。晋代诗歌在中国诗词史的地位也很高, 因此需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

作文稳中求新, 变数较大。写作部分, 一方面, 作文命题会更贴近生活, 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人文、关注百姓民生、关注青年人自我的健康成长。备考时, 要在现实生活中积累材料, 如近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感人事迹等内容都可以很好地利用。另一方面, 作文不仅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体现, 也是其思想素养、知识积累、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 好的高考作文要有思想、有思路、有材料、善表达。无论什么样的材料, 作文都应该遵循“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的写作思路, 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多侧重人生感悟、人格教育、时代生活等。关注自然、生活、时代依然是作文的终极目的。而新课标也在呼唤真性情、真感悟的文章。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4篇

在《大纲》中体现出2014年高考将一如既往地注重考查考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辩证、创新地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读:能够从文字表述中准确、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能够从图表中准确、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地理基本技能,如对地理坐标的判断与识别、不同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文字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和地理实验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是指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是指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来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是指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知识和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二、复习建议

1.狠抓基础,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注重地理基本技能的提高。

做题时要注意回归教材,应该多查地图和笔记。在专题复习中,要针对学习中的薄弱点、空白点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以区域地理复习为例,可采用“画简图一区域定位—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区域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以有效提升学习能力。以“天山地区”为例,首先画出区域经纬网简图,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其次在图上填充山脉等重要地理事物,为进一步分析做准备。最后从自然地理知识方面分析该区域的气候类型与成因、河流与补给类型、植被、土壤和自然带、自然资源分布等;从人文地理知识方面分析该区域的农业活动等。如下图。

2.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对知识的重组、提炼及升华。

高考地理试题非常注重能力考查,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用规范的语言准确全面表述的能力。复习中,我们要研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用心去体会在高考试题中命题者是怎样对这几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的。

复习时应避免过于重视《大纲》中的考试范围而忽视能力要求。在复习中要认真熟读各类地图(坐标统计图、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区域图、政区图等),特别是对教材中的地图,更应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

3.重视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提高识图、绘图和析图的能力。

在做题时,需要对图表所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及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等;时间特征,如某一时刻、某天、某年或某一时间段等。此外还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数量、质量等特征。

4.建立答题模型,斟酌文字,培养表达能力。

在近几年的试卷中,经常出现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等的试题。对于这类试题,我们要建立相关的答题模型,明确能反映该地理事物特征的要素。

如地形特征通常包括三部分:以哪(几)种地形为主、各类地形的空间分布和地势高低情况。

等值线分布特点的描述方法:一般要说出在指定区域中等值线的数值范围、大致走向、疏密程度、数值大小的变化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建立答题模型时必须重视过程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分析推理的过程往往能体现思维逻辑的缜密性。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综合题的答案不能只追求要点式的结论,而应注重推理过程。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5篇

一.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1.考纲变化介绍2017年新课标高考考纲出炉,地理方面变化不是很大,主要体现在选修部分: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可以看出,课程在难度和结构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而且还减轻了学习负担,旨在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2.2016年新课标卷地理解读今年的地理试题延续了新课标卷的一贯特点,选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素材,设置新颖的情境,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逐步分析信息,通过分小题设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考生用所学的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索完成。如综合题第36题,以茉莉为中心问题,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广西横县茉莉种植的优势条件;再从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角度分析茉莉种植在地势较高的旱地的原因,传承了新课标卷“小切口、小步走、自然原因入题”的命题特点;然后从茉莉种植过渡到茉莉加工,分析茉莉花茶厂众多的原因,从农业到工业,实现了产业的融合;最后从点到面,如何将横县茉莉花茶产业模式向其他贫困落后地区推广,加快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后一问清晰地体现了本题的命题意图。

此外,考题“新知识”多,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所谓“新知识”,简单地说就是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及教材中没有出现的“知识点”,在2016年地理试题中出现了贝壳堤、磷累积量、茉莉、熊、高位虾池等“新知识”。考生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需要通过文字、图像先理解这些“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其次,运用新建构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由于该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考试现场的学习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试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区分度较高。如第11题,考生需要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找出影响磷累积量的因素,并结合川西某山地东坡自然环境的垂直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3.2017新课标高考复习方略一了解考纲,把握复习方向考纲规定了高考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及考试范围,是确定高考命题范围、难度的基本依据。地理大纲的要求是:

(1)学会从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入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分析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联系区域,以图为纲,提高学科能力。以图示材料作为载体提供信息,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二重视基础、抓主干知识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和理解,地理不同于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而高考老师出题也是源于书本,所以一定要抓住教科书这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这些基础东西一定要掌握的非常好,才能灵活运用。可以看出,高频考点有:①地球运动 ②大气运动 ③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④区域可持续发展 ⑤水循环和洋流⑥综合题。

(3)重视对原理的理解自然地理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最偏理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理解某一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时,需要我们掌握气压带风带的规律及其相关性质,然后按照纬度位置就可轻松记忆。

(4)多读图勤思考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因此一定要学会读图,将图中的隐含信息挖掘出来,我们要做到看清图、看懂图、理解图。平时学习中刻意锻炼自己读图的能力。我经常说学好地理要“图不离手”,“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同时要勤思考,注重不同内容的比较,和彼此知识的联系。要看出题者都从图的哪些方面进行考查,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考试遇图不乱。

(5)大题答题规范语言、条理清晰很多学生地理语言欠缺,虽然知道原理但不能用地理术语准确的表达出来,于是答题答不到点子,经常失分。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生经常翻阅笔记和试题答案,一步一步的模仿答案的写法,答案的要点,看看人家在哪里设置考点,时间积累一长,就会有所感悟。另外答题规范、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规范做题的能力,以提高得分率。

(6)梳理教材,构建知识体系一轮复习阶段要全面梳理高考考查要求的内容和知识点,熟悉教材;二轮复习阶段要侧重于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学会将考纲的要求通过教材体现出来。通过强化教材的复习,使学生把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同时进行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构建体系。

(7)凸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紧密联系热点问题目前高考题的命题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比如能源问题、奥运会、粮食问题都是今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所以要学会运用地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热点问题一般只是出题的切入点,只是一顶帽子,只是一种情境,核心还是学生的能力提升。

二.备考策略

1.教学目标的调整建议

教学复习目标要向考核地理思维能力的调整。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加强以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建构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知识网络。2.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

教学内容以核心主干知识和原理为主整,加强地理自然、人文核心知识和原理内容的教学。

①加强自然地理主干、核心内容的教学

②加强区位人文原理教学

③增加区域地理教学的时数和内容

④必修3调整为运用自然、人文原理分析区域案例的教学

⑤根据考试要求,在高三年级开设“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课程。

3.教学 复习方法的调整与建议

①加强在系统地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案例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

②加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高中原理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

③加强必修3教学,综合运用地理原理,深化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④加强地理图表教学,尤其是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地理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

⑤开展专题复习,建构地理思维纵深分析问题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4.复习训练的调整与建议

①基于图表素材地理串式选择题的训练策略

②地理事物特点、成因分析问答题的训练策略

③区域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策略

5.全国卷新课标卷的显著特点是区域“小切块”,对于小切块的区域分析,它能体现如下特点,达到如下目的:

① 充分提升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的区域分析,宏观性突出,规律的普遍性突出,规律的特殊性不明显。而规律的特殊性从根本来说是空间的微观性造成的。进行微观研究,既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用性很强。

② 从宏观层面看,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原因往往粗略一些,掌握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其中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在进行微观分析时,是兼容的,是相通的。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分析时,让他们切实掌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③ 地理术语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和科学思考得出来的精华,高中学生必须熟记方能进入地理思维状态。

④进行地理理论学习时,尽量把理论放进区域中,特别是小区域中,让理论能够接地气。

⑤ 在复习区域地理部分时,尽量把区域特殊地理现象中藴含的一般性特点、规律寻找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微知著”。

⑥在宏观层面进行学习时,也有如何进行“精细化”思考,获得多角度、多因素地理因果关系的问题。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重点 第6篇

语文考纲有两个变化:一是基础知识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更明确了考查范围,就是考查学生常见常用的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二是写作,过去考试大纲提“能写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及常用的应用文”,今年考纲上指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及其他常见题材的文体。”这说明高考作文不再限制文体,考生可自选文体,除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外,诗歌、戏剧等方式也可运用。

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第7篇

语文

选考模块变必考建议进行速读训练

今年语文高考考纲主要有四个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选考模块变为必考。~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二是适度增加阅读量,现代文阅读选考模块内容修改为必考内容,这就意味着现代文阅读部分考查三个文本,现代文阅读文本的总字数必然比原来增加,重点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三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语文高考试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试题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四是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及探究能力等。

备考建议:

优化以往经验,重在夯实语文基础。探索新的备考策略,在训练的方向和比例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速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在3种文本的阅读训练中,安排不同的题型进行训练,重视在文学类文本中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重视在实用类文本、论述文阅读中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和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高考语文大纲有4点重大变化 第8篇

编者按:日前,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出炉,本报在第一时间刊登考纲原文后,昨日约请武汉一中把关教师对各科考纲进行解读,谈变化提备考建议。另悉,下周,全国考纲将下发到我省。

语文:作文错字要扣分

点评:武汉一中语文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 王锟

四点考纲变化

今年的全国语文高考大纲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形式上,与去年一致,有利考生安心备考。

考纲较去年有以下4点变化:

1.“语言知识和评议表达”题中,识记要求“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两点均删除了去年“常用”的限制(去年表述为普通话常用字、常用汉字)。

该变化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有可能会增加。

2.在“表达应用”中,将“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从去年的最后一项,调至倒数第二项,且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述。

这说明在今年的高考中,强调了审题的准确,强化理解能力的考查。加入“生动”二字将考查上升到语文素养层面。这要求考生要开阔眼界,复习时融入时代感鲜明的素材,这一点与新课程的理念完全一致。这不光体现在仿句题中,还体现在写作、阅读题中。

3.在“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识记中,①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表述是将去年的两条表述合为一条,更加简洁明了,不涉及实质性的变化。

4.在“写作”的考查要求中,今年增加了星号注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高考大纲首次提出要对错别字扣分,引导考生规范书写。

二轮复习建议

第二轮复习应在继续巩固基础的同时,对突出的问题要逐一攻克,要掌握答题技巧。

1.语言基础选择题。①语音认读、汉字识记两题要注意训练的数量,只要量的积累到位,并不时回望,解决此问题不难。②成语一般在运用中明确它的用法,一些褒贬两用的成语要注意。③病句。要熟记6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③标点符号选题要在运用中明晰规则。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做好课本实词、古今异义、固定格式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的一些归纳梳理。要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本,除了弄懂词义、会翻译句子外,还要能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复习需要适量做题、培养语感、总结规律。

3.诗歌鉴赏。“三看”即看题目和作者,看题材和体裁,看注释。“四步”即第一步要分清体(题)裁,第二步要体会意境,第三步要明辨手法,第四步要咀嚼字词。

4.语言表达(主观题)。该题今年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检测: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内容也将是多样的,但一定是突出实用性,如往年要求考生写颁奖词、对联、公益广告词等,这都要求考生在复习时注意关注生活,真正发挥语文的工具功能,在表达时要特别注意今年新增的要求。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9篇

(附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古诗文背诵40篇)

一:表述上的改变

1:适应新课改要求,在考核要求上更突出鉴赏与评价能力(对审美能力的重视),另外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对创新能力的强调)。2:字音字形的考点突出“常用”“规范”二词。3:修辞考点特补“反复”。

4:突出了“简明连贯得体”淡化了“准确鲜明生动”。

5:文常部分舍弃了“文学体裁”考点,增加了“名著阅读中情节和人物”。6:文言虚词更突出“意义”。

7:现代文阅读首先突出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其中考点一改“词语含义”为“概念含义”,同时舍弃了“推断与想象”。

8:文学类文本阅读被单独设项,同时“小说”被提前,在考点中更突出了“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个性化解读”。

9:实用类文本阅读把传记和新闻二者提前突出,并强调“社会功用”“人生价值”“时代精神”。10:写作要求中改“书写规范”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并改“错一字扣一分”为“错三字扣一分”。

11:试卷结构改语言表达运用27分为24分,古诗文阅读改31分为34分,现代文阅读改30分为29分,文常该分为3分。12:题型特补了古文断句题。二:考题猜想与注意点

1:字音字形会合题考查,要重点关注“现代汉语审音表”“现代汉语规范字表” 2:标点不会单独设题考查

3:针对“简明连贯得体”的突出和“准确鲜明生动”的淡化了,修改题,排序题等老题型会重出江湖,仿写,拓展,图文转换等题型会淡出视野。

4:依据赋分,文常会设选择题考查,作家作品情节人物各一选肢 5:必有断句题3分,材料来自原文。名句默写会是4分。

6:论述类文本阅读会是社科文阅读,不会出现主观题,共9分。

7:小说散文,尤其是小说应被重点关注。材料的选择上应关注“民族”“人文”,设题上应关注“反复”的表达技巧(这也是老考点了)。

8:语言表达题要重点关注传记节选或新闻材料的人物与事情的点评,从中考查学生的价值观时代感和人文素养。9:《论语》要重点关注。三:试卷结构猜想

一:选择题(30-33分)

1:音形 2:词语运用 3:语病 4:排序或某题型 5:文常 6 7 8 :社科文阅读(9分)9 10 11 古文阅读(9分)二:主观题

12:断句题(3分)13:翻译题(10分)14:古诗词阅读(8分)15:名句默写(4分)16 17 18 19 现代文阅读(20分)21 22 点评题 修改题 名句阅读题 加某新题型(12分)三:作文(60分)

淡化题型变化强化基本能力

宜昌市一中 谢兴吾

《考试说明》解读:

稳中求变是湖北省语文考试命题的一贯特色。在试卷形式上还会遵循渐变原则,确保平稳过渡;在内容上呼应新课程理念,突出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优化高考量材选材功能。

备考建议:

分析新考纲,最大的变化在于强调表达应用和探究能力。因此将备考的重点放在能力的提高上是应对变化的万全之策。

强化语文基本知识的识记;高度重视课本,充分理解课文。湖北卷在语言表达这一部分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回归课本、紧扣热点;注重生活体验和感性的积累。“新课标”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强调深刻、独到的“感受与思考”。这在探究题和作文题中将有所体现。新课标作文将更侧重于人文性,更加注意对人的关注:思考人生意义,抒发真情实感。

附:2012年湖北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古诗文背诵40篇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7~9年级推荐的篇目(6篇)1.《论语》十则

2.出师表

3.桃花源记 4.岳阳楼记 5.关雎(关关雎鸠)

6.春望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建议的诵读篇目(14篇)7.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8.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9.师说

10.阿房宫赋

11.赤壁赋

12.氓 13.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14.蜀道难

15.登高

16.琵琶行 17.锦瑟

1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9.念奴娇(大江东去)

20.永遇乐(千古江山)

(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至5册规定的背诵篇目(13篇)21.涉江采芙蓉

22.短歌行 23.归园田居(其一)

24.秋兴八首(其一)25.咏怀古迹(其三)

26.寡人之于国也

27.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30.声声慢(寻寻觅觅)31.归去来兮辞

3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33.陈情表

33.陈情表

(四)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规定的背诵篇目(7篇)34.拟行路难(其四)

35.夜归鹿门歌 36.梦游天姥吟留别

37.登岳阳楼 38.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39.李凭箜篌引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10篇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考试说明》已于出炉,今年湖北省高考考试继续实行“3+X”模式,语文、数学、英语为自主命题。与去年相比,语数外三科都有微调。

语文:不再考《水调歌头》

古诗词考查中,《鱼我所欲也》《使至塞上》《水调歌头》走了,《观沧海》《行路难》《破阵子》来了。此外,《孟子》列入今年考试范围,并增加《谈美》作为备选内容。水果湖高中语文教师辛世民说,《说明》在“考试范围与要求”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中,均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并提,二者不再像往年一样为隶属关系,说明加大对“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文言文阅读部分对常规虚词的考查达到18个,比往年有所增加;

●今年,首次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纳入考查内容;

●默写题部分,增加了“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上秋来风景异)”等初中经典篇目。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11篇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的修订,除了表述更加规范科学,与考情更加对位契合之外,最具有实质性的修订共有三处。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战2013年高考,现作具体解读,并支上几式实战性招数:

一、“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新增3篇,削减3篇。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在附录Ⅰ“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部分,新增了郦道元《三峡》、杜甫《春望》、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三篇诗文,同时削减了《诗经》中的《蒹葭》、杜甫《望岳》、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三篇诗文。

[解读]

自江苏自主命题以来,附录Ⅰ中的当年考查篇目就一直没有调整。考虑到考查的覆盖面,本次修订进行了微调,但调整坚持了“不增加考生负担”的原则。为此,在新增3篇的同时,也削减了3篇。考虑到“文”的默写难度要大于“诗词”,置换时坚持了对等原则,以文换文,以诗换诗,以词换词,有两首甚至是同一作者的诗词。

[支招]

1、重温。由于新增的3篇诗文均为初中所学,加之高考已有多年未列入考试范围,所以广大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淡忘。为此,需要借助课本注释对这3篇诗文的背景知识、思想内容进行一次重温,只有理解得透彻,才能背默得既准确,又快捷。

2、背诵。将这3篇诗文单独印发,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逐篇逐句背诵,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3、圈点。“典型题示例”在对默写名句名篇题的“简要说明”中指出:“这类题目往往因错别字和词序颠倒而失分,这在默写时要特别留意。”据此,广大考生在背诵时应将这3篇诗文中易写成错别字的字和易颠倒词序的句子,用红笔一一圈划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强化记忆。

4、检测。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板演检查学生早读背诵的效果;在阶段性考试中,老师可以加大对这3篇诗文的考查权重,测试学生阶段性识记的效果。

二、“名著目录(加考)”新增1部,削减1部。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在附录Ⅱ“名著目录(加考)”部分,新增了老舍的《茶馆》,同时削减了曹禺的《雷雨》。

[解读]

这一修订主要是考虑到考查的覆盖面。由于受到备考时间的限制,此次修订只置换了1部名著,老舍的《茶馆》和曹禺的《雷雨》,无论是长度、难度,还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都是基本对等的,应该不会增加考生的负担。

[支招]

1、通读。《茶馆》是一出三幕话剧,剧本约3万字,按照一般人每分钟300字到500字的阅读速度,静下心来2小时是完全可以读完的。近年来,江苏卷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呈现出“精细化”的趋势,仅做题目而不读原著是无法应对的。为此,我们广大考生应该通过通读原著来确保完胜,而不应该通过做题目来碰运气。

2、观看。《茶馆》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剧目,影响力最大的于是之版《茶馆》片长约2小时,广大考生完全可以利用星期假日观看全剧,以此来感知、1

感受和感悟人物、剧情、思想、意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戏剧而言,“观看”

演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3、讲解。由于《茶馆》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话剧舞台上出现的第一流的作品”(戏剧家刘厚生),它交织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千头万绪的历史事件、巨大的社会容量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所以高三老师有必要划出两三节课时间,对《茶馆》的时代背景、思想性和艺术性等进行详尽地讲解,帮助广大考生读懂、读透原著。

4、检测。各校的高三老师可以分工协作,依据江苏卷近年来对名著阅读考

查的命题特点和趋势,编制一套关于《茶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对考生进行专

项训练,并在阶段性考试中加大考查的频度,热点重抓,力求突破。

三、“典型题示例”新增了2道新材料作文题目,削减了2道命题作文题目。

在“典型题示例”部分,新增了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挑秧苗”和全国

新课标卷“船主与漆工”等2道新材料作文题目,同时削减了江苏卷2006年“人

与路”和2007年“怀想天空”等2道命题作文题目。

[解读]

2013年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中的典型题示例共有106道,其中104

道取自历年江苏卷试题,只有这2道取自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试

题。它向我们传递出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江苏高考命题组已经萌生把作文命

题的触须从“命题作文”向“新材料作文”试探的念头。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

是内因。作文命题的形式是“百花齐放”的,但江苏卷却“一枝独秀”,已经连

续考了7年命题作文,也应该“换换频道”“换换胃口”了。二是外因。由于新

材料作文具有公平性、选拔性和安全性的突出特点,近年来它在高考中已成燎原

之势,尤其是2012年高考,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新材料作文,诚可谓“祖

国山河一片‘新’,命题作文成‘孤岛’”,江苏卷也到了“与‘势’俱‘新’”的时候了。

[支招]

1、指导。鉴于广大考生高中三年来做的基本都是命题作文,高三老师应强

化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在指导中应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新材料作文的题旨固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但它也是“画

地为牢”,这个“牢”就是“材料内容及含意”。二是在“高下”上见功力。新材

料作文有利于考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那么它判卷的分水岭设置在哪里呢?不在“对”与“错”,而在“高”与“下”,尤其是在立

意、境界、情怀等的“高”与“下”上。

2、借鉴。高三老师可以把近年来高考中全国卷和各省、市、区卷中的新材

料作文题目,连同“题意解读”、“高考佳作”一起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研读、揣摩和感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新材料作文有一个真切的感受,从而加以借

鉴,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3、训练。对新材料作文的训练最事半功倍的办法是专项训练,而专项训练的着力点应该锁定在“立意训练”上,具体运作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各位同学可将自己根据材料内容和含意能想到的立意一一列举出

来,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立意。

第二步:各位老师可将本班每位同学的最佳立意收集起来,整合以后印发(或

“投影”)给学生,让全班同学在比较中遴选出一个最佳立意。

第三步:高三备课组可将全年级每个班级的最佳立意收集起来,整合以后印

发(或“投影”)给学生,让全年级同学在比较中遴选出一个最佳立意。

循序渐进地走这三步,其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把广大考生对题旨的把握逐步引向精

准、深邃、高远。

4、检测。高三平时的习作和阶段性考试可以轮换使用“命题作文”和“新

材料作文”这两种题型,既强化“新材料作文”,又不弱化“命题作文”,确保处

“变”不惊,“不变”亦从容。

“解读”旨在把握高考脉搏,“支招”旨在指点应对策略。我们坚信,广大

考生只要将考纲变化揣摩透彻,将运作方案实施到位,就一定能够以变制变,亮

剑2013年高考!

[对路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⑵左牵黄。,千骑卷平岗。(苏轼《江城子·密州

出猎》)

⑶,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⑵,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良多趣味。(郦道元

《三峡》)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⑵,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郦道元《三

峡》)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茶馆》是一幅长卷式地展现社会生活的戏剧作品,它刻画了清朝末年戊戌变

法失败、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以后三个时代的历史现实。

B.《茶馆》对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松二爷等主要人物采用了自壮到老、贯

穿全剧的安排方法,从而达到了以人物带动故事的目的。

C.《茶馆》中,小唐铁嘴、小刘麻子、小吴祥子等子承父业,一代比一代更荒唐,一幕比一幕更衰败,从而揭示出社会衰亡的内在原因。

D.《茶馆》中,面对流氓头子黄胖子的耍横,常四爷大声呛了一句“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表现了他一辈子不服软的性格。

E.《茶馆》中,马五爷因为有洋人之势可依,所以一句话就制服了二德子,但他

却还要以文明人自居,教训二德子“有什么事好好地说”。

5.《茶馆》中“卖产业开工厂”这一情节,表现了秦仲义什么样的主张和性格特

征?

答:

6.《茶馆》中,“看多么邪门,好容易有了花生米,可全嚼不动!”是谁的台词?

他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答:

7.《茶馆》的结尾,是怎样将戏剧冲突推向高潮的?

答: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旅行社组织一次三日游,车刚启动,导游便在一张张小纸条上写上每个人每天不同的位置。不一会儿,他将纸条分发给每一位游客,并宣布每一位顾客每天的座位将会有变化。三天的游程中,坐在前排的游客每天向后移动五排,每位游客在前中后的位置上各坐了一天。由于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导游介绍各地景点时,都要用英语、粤语和普通话各介绍一次。但他一会儿先讲英语,一会儿先讲粤语,一会儿又先讲普通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速公路上车速太快,再怎么给司机减速标志,再怎么给司机画个骷髅头都没有用。所以,会设计高速公路的人很简单,什么都不要,就是给司机画一个大弯,司机想不减速都不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40年10月22日,3个英国绅士在伦敦荷兰屋图书馆的废墟里安静地读书。这时节,伦敦的天气已经相当寒冷。一天前,伦敦刚刚下过雨,德国空军在伦敦西部发动了骚扰性的空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⑴感时花溅泪⑵右擎苍锦帽貂裘⑶重岩叠嶂不见曦月

2.⑴烽火连三月⑵酒酣胸胆尚开张⑶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3.⑴浑欲不胜簪⑵会挽雕弓如满月⑶属引凄异哀啭久绝

4.BD(B松二爷不是主要人物,而且在第三幕中没有出场。D耍横的应是善扑营当差二德子)

5.实业救国。敢于挑战,热情追求。

6.王利发。胆小,自私,精明干练,谦恭周到。

7.通过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老头的相聚。王利发是一个曾经一心想当良民的茶馆掌柜,秦仲义是一个一心想“实业救国”的实业家,常四爷是一个一心想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却都没有了活路,他们都有理由诅咒这个黑暗社会。于是戏剧冲突的性质变成了三个老头与整个旧社会的冲突,这就将全剧的戏剧冲突推向了高潮。

8.[立意切口提示] ①目中有人 / 以人为本;②平权与特权;③社会公平;④文明来自细节。

9.[立意切口提示] ①思路与出路;②尚虚与务实;③人治与法治;④引导思维与看管行为。

广东高考新政策详细解读 第12篇

考试时长

语文、数学、外语的考试时间和考试时长与改革前一样,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每科考试时长75分钟;

6月9日上午化学与地理两门科目之间、下午思想政治与生物学两门科目之间间隔75分钟。

总分750分

高考文化总成绩卷面满分值为750分,由考生相关考试科目的成绩组成:

(1)分数构成:

普通类(物理)考生总成绩: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四选二。

普通类(历史)考生总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四选二。

艺术体育类文化课成绩: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或历史)+四选二。

艺术术科统考类考生总成绩(除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外):文化课成绩×40%+艺术术科统考成绩×2.5×60%。

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60%+广播电视编导术科统考成绩×2.5×40%。

体育术科类考生总成绩:文化课成绩×40%+体育术科统考成绩×2.5×60%。

(2)各科目卷面满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目满分150分;

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科目满分100分。物理、历史科目按考生卷面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按考生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文化总成绩;

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书法术科、舞蹈术科、广播电视编导术科满分值各为300分。

(3)外语选考英语语种:

英语科目总成绩:笔试成绩×13÷12+英语听说考试成绩(四舍五入取整)

英语听说考试成绩:英语听说考试卷面分÷3(四舍五入取整)

等级赋分是如何转换的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按考生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等级分计算以30分作为等级分的赋分起点,满分值100分,1分1档。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的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 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卷面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

投档排序及同分处理

(1)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比较“3+1+2”考试科目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2)“3+1+2”考试科目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列: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和数学两门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外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普通类专业按选考物理、历史分开两类比较物理或历史成绩高低,高者优先;艺体类专业比较术科统考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5位序,比较两门再选科目中的单科较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6位序,比较两门再选科目中的单科次高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第13篇

2008年《司法考试大纲》在万众瞩目之下隆重推出。纵览《大纲》全文,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变化。从广大考生所关注的法律法规层面来看,今年大纲收录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修改法律,如《民事诉讼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师法》、《个人所得税法》、《房地产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其中《个人所得税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变化很少,而《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变化较多,所占分值会比较大。此外,每年新通过的司法解释是绝对的考试重点。如,《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规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下面,我们分卷对大纲进行分析。

卷一变化不多,但新增法律要引起足够重视,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合同法》、《房地产管理法》。但因这三部法律比较简单,考察分值将会在11分左右。此外,法理学中的新增的考点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如“法的概念的争议”考点增加,证明我国司法考试从实践向理论方向转型,注重对法学基础理论学派争端重视;再如,新增考点“法律归纳推理”、“ 法律设证推理”和“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在原有法学理论基础上注重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理解和归纳。三国法与07年相比,08年国际私法部分新增考点2个,删除考点7个,变更考点12处。尤其注意由于我国《物权法》适用

对国私中的“中国关于物权法律适用的规定”的考点增加考察。与07年相比,08年国际经济法部分新增考点1个,删除考点25个,变更考点14处。新增考点“我国对外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此考点具有现实意义,可结合“达能娃哈哈”案例相关问题。

卷二变化比较大,刑法与07年相比,08年刑法部分改动非常大,刑法分则的章节全部作了调整,同时大量删除非重要考点,总计新增考点6个,删除考点112个(包括109个罪名),变更考点12处。根据2007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三)》,大纲和教材对部分罪名作了更改,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刑事诉讼法与07年相比,08年刑事诉讼法部分新增考点2个,删除考点28个,变更考点36处。其中“刑事诉讼阶段”要引起考生重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与07年相比,08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部分新增考点3个,删除考点33个,变更考点3处。教材根据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作了重大修改,考生一定要根据最新变化做复习调整。

卷三中考点变化比较少,但要注意今年物权法的考察力度可能在40分左右。尤其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部分知识点完善和充实。商法部分以删减和调整考点为主,新增考点较少,仅在第二章第一节“合伙制度概述”中,新增考点“合伙的类型”。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与07年相比,08年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新增考点4个,删除

考点31个,变更考点18处。民诉中关于再审和执行的新增考点一定是今年司法考试考生复习的重点。

2018高考大纲解读 第14篇

考核目标与要求变化

(2018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2017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变化解读 【顺序变化】“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较之前表述,有突出强调“归纳整合”的能力要求,这一能力要求其实一直是重点,2017新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对学生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不仅要从文中归纳,还要能读懂图表变化并作出准确归纳概括。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

1、文学类文本

(2018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017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变化解读

【概念变词语】参照独立命题省份考纲表述可知,常考查散文的省份在这一考点上的表述基本都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变化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加强对散文的训练与指导。特别是在2017真题中已有变化的情况下(2017新课标I卷考查文本为小说,II卷、III卷考查文本为散文。),更得重视散文阅读的复习与指导。

2、写作

(2018年考试大纲)⑶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2017年考试大纲)⑶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变化解读

【用词变用语】要求范围扩大,写作需注意语言要合符情景、合符文体特点。这一点要求在语用得体上亦有体现。备考建议

(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考的育人导向功能会在2018年高考中体现的更加充分,在保持稳定的大前提下,学科素养、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更多的融入到考题的情境中。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必须牢记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时刻以这种价值观去反观和审视自己的生活。

(二)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培养

“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全国卷的特点是阅读信息量大,对语言文字的要求高。进入新高三后,建议考生还是要尽可能的多读书,并且做好积累,做好读书笔记。甚至可以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将读书笔记的内容背一背,这样还可以更好的发挥阅读对写作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积累

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内容,需要学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四)回归语文学科特点,强化基础知识运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文的基础知识考察要舍得下功夫。建议广大考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分散消灭的办法,手中准备一本《语文基础手册》。随时记,随时看,反复记,反复看。

(五)研究高考真题,培养命题人的思维 语文命题是有规可循的。建议广大考生认真研读全国课标卷的真题,从中摸索出答题的规律,并注意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案,经常性的去比较下自己的答案与全国卷答案的区别,研究答题标准,规范语言表述,会对后期成绩的提升大有裨益。

总之,2018年我们应该严遵考纲,全面复习,重点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突破目标。

总体来说,2018年语文新考纲延续了去年提的那些要求,比如,古诗文阅读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题,阅读量继续加大。

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2017高考试卷中的新题型,比如新闻阅读、逻辑推断题等,不要放松对相关题型的复习。

作文备考中,走出“背范文”等误区,扎实掌握审题立意技巧,力求文章内容的充实和深刻,以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对考生的能力高要求。

古诗文阅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课内基础,可能持续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扩展能力的考查,建议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课本的回归。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生备考、教师复习都应该以理解为第一要务,具体来说就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中心论点、论点与论据关系,同时应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并且注意局部内容隐含信息的挖掘。教师与考生不能局限于注意文章的整体与局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客观与主观等关系,局限于一些诸如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张冠李戴、滥加因果、过于绝对等错误点,而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思维的路径。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备考的过程中,相关方面应夯实两种体系,即知识体系与考点体系,强化文本解读,以知识抓手选择典型文本,反复操练,同时养成规范书写,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并且重视答案示范的知识共性、文本个性以及题干要求。

【实用类文本】在备考过程中,相关方面应强化三种意识,即整体意识、问题意识、比较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即判断点的辨别、题干审题能力、信息概括能力,同时应梳理所有文体的知识清单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与概括性,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不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评分是根据给分点来给分的,给分点也就是文本中对接问题的关键点。

【古诗文阅读】在备考过程中,应利用相关知识从整体上去理解一首诗歌,切不可被所谓万能“套路”所迷惑。

【作文】全国卷作文命题水平极高,体现了强大国家意志,考题极力规避“前理解”,情境创设多元具体,任务指令灵活典型,同时体现交际写作理念,指向思维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备考过程中应打破以题型为纲的教学及学习体系,以思维为纲,注重思维,在审题、论证与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同时,相关方还应关注国家大事,积累相关素材,避免走入“闭门造车”的死胡同。

2018数学高考大纲解读

理科数学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文科数学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在解答题中:

第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第2题立体几何:考察立体几何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体积,以及空间向量;

第3题概率与统计:考察排列组合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也重点会考卡方,与线性回归方程;

第4题解析几何:考察圆锥曲线的弦长、面积、范围、最值、定点、定值;

第5题函数导数与不等式:导数单调性、极值极点、零点、导数不等式、不等式恒成立求参;

第6题选考内容:考察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

从试卷结构上,全国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包括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选考部分包括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1个解答题,考生从2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从内容上来看,全国课标卷对在最后一道选做题中增加了选修系列4的一些内容,分别是: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从其中2道题中选作1道.全国课标卷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首先重视基础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复习时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

其次,加强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交汇处题目的训练。

再次,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解决应用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加强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合理分配时间,规范作答,以积极心态备考,以平和的心态考试。

2018英语高考大纲解读

从新考纲给出的3500词汇表中体现出高中常考的核心词汇的范畴没有发生改变,词汇还不扎实的同学们,一定要进行巩固。并且考纲强调了素质教学,要求大家广泛涉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同时要注意这些观点用英文方式的表达。在一轮复习接近尾声之际,大家可以通过考纲反思自己之前复习中没有涉及的部分。

一、瞄准方向,不跑偏

1、牢牢抓住“稳中有变,重在稳”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英语试题,皆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制,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选材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但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试题不偏不倚,不奇不怪,考查英语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时一些模棱两可或较难的语言现象不要纠结,坚决抛弃,如behavior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名词;是in a condition还是in condition等。一些偏难、偏怪、生词量较大、话题太偏离学生太远的阅读训练都不是正确的训练路子。

2、把“宝”牢牢押在核心话题和核心素养上

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了解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怀关怀的话题都是英语全国卷考查的核心话题。

所选阅读和写作话题将基于英语学科的“载体功能”进行命题,体现英语的能力载体功能、思维载体功能、文化载体功能、视野载体功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命题总立意,立体浸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打牢基础,抓落实

语法和词汇是英语学科核心基础知识,但决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要以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学习和巩固,不可孤立在词汇和语法上下太大功夫。

三、科学训练,提能力

1、模拟训练

每次训练,无论专项还是综合模拟训练,都要“真练”(限时、投入、核对、总结),坚决杜绝“假练”(不限时,做后只对答案不总结)。训练后要认真核对答案,并认真梳理总结自己的做题情况,每考一次试之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经验和教训总结,也要对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词汇、句式、话题等进行详细梳理,三分测试,七分总结,提高快慢关键在于总结是否充分。

2、用好真题

真题是模拟题无法比拟的,在命题思维、命题方式和选材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做好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总结做题规律和方法,寻找命题思维,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少走弯路。高考前至少要做3-5遍高考真题,要对每一套真题的内容熟谙于心,有的篇目甚至要背下来,反复琢磨,找到高考“味道”。

3、动耳动口

很多高三的孩子只动眼和手,只顾做题,而缺少了动耳动口,所谓动耳就是要多听,多听英语材料,时间不允许的话,多听、会听高考真题听力,对于应试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动口朗读也非常关键。做过的模拟试题或高考真题中的语篇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出来,并仔细体味其语篇内涵。完形填空做完题后,要将正确的答案复原后进行大声朗读,这对完形填空的语篇构建能力很有帮助。听力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听力原文,甚至要模仿录音。听和说的训练在高考备考中切不可小视其潜在的巨大“威力”。

4、规范书写 书写是面子,一定要留好面子。整份试卷中的书写主要集中在语篇填空、短文改错和写作上,书写一定要清晰,不要勾、涂、抹、划,当然,写的字要尽量美观、大方。英语的书写30分钟就能见成效,2天就能成习惯,凡写字“不雅”的同学,可以让老师或写字好的同学帮助训练,相信会为你的试卷“锦上添花”的。

四、备考建议

第一、语言知识方面,考生要掌握并能运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项目(11大项68个子项)和24个话题,词汇量为3500左右。

第二、听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备考过程中,考生应从(1)理解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考查方向入手,全面训练考生听的能力,注意方法多样、形式各异,注重基本语音、重音、语调变化、语调与节奏及其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并能注重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加大词汇训练及词汇运用训练,培养语言能力。

第三、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限时训练,至少要在15分钟内做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五篇)。在备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培养语感,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第四、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英语写作要求尽可能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写作要依据试题中提示要求,要体现出所学过的语法句式,注意语言得体以及适当增加细节。在备考中一定要限时写作,尽可能把已经学过的句型、句式运用到写作中去,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与套路,尽量使用高级词汇,体现“用语言做事”的语言学习规律。

2018物理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必将是2017年高考风格的延续,即强调能力考查,特别是强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以及数据运算能力的考查。

另外2017年动量没有进入计算题的综合考查,2018年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电磁场综合问题以及电磁感应的压轴题也应引起复习时的关注。

注意社会热点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2018化学高考大纲解读

现行考试大纲继续要求同学们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选考模块中任选其中一个模块作答。虽然在核心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上没有变化,但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变化需要同学们继续保持关注,其中了解层次变为掌握层次的有13处,即这些内容在能力层次考查上有所提升。新增知识点有27处,而只有两处层次要求降低。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多关注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即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工业流程类试题以及实验探究类问题。

一、2018考试大纲解析

2018大纲相对于2017年大纲无明显变化,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2017相对于2016年考试大纲已经加大幅度调整,今年大纲保持稳定,在情理之中。结合近几年考试大纲调整情况,关注主干知识的同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实验装置的选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2.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电子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种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和计算并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有机化学部分: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二、对策

复习中除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外、关注考察一下几个细节:

1.注意较重点知识的考查频率:全国卷出题特点就是关注题目对能力的考察,思维深度、难度较大,但不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知识覆盖面;所以一套卷子不会覆盖所有的重点或主干知识,但是多年题目统计是有些规律的,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会遗漏的,不要以为多年不考就放松警惕,如:电子式、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活化能、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等。

2.关注一些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认识的误区、高中知识的自然增长点:如原电池设计原理、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平衡移动的外部特征、速率方程、从水解平衡常数角度认识水解、新信息

3.关注经典题型:经典题型不会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无机框图题等 4.关注人教版、鲁科版教材的差异,复习取最好并集,关注教材的各种板块: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力 5.注意对工业流程题的训练

6.关注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溶液配制、过滤操作、CO2、H2制备 7.注意训练学生在陌生背景中,应用已有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

2018生物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全国高考大纲对比2017年考纲是稳定的,毕竟去年才做了较大改动。2017年遗传大题侧重实验设计,轻计算,今年应该会延续这一风格。

选修部分去年有较大改动,出题也有所体现,例如全国Ⅲ卷40题考查了PCR的相关内容。2018年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考查的可能性很大,需增加这个方面的训练。

一、2018年考试大纲解读

与2017年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 2018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二、备考建议

1.对照考纲,全面复习。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须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这也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必备的能力。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得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

2.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材对知识的内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应用等的表述科学而准确,能用教材语言描述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描述。

3.既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一定要做往届全国卷的真题,选择题往往只考查相关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不强。非选择题问题少,但主观性强。全卷图表题3-4个,不会太多。试题用的语言往往是教授的语言,专业术语往往也是将来做科研的术语,考生必须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重难点知识专项训练。建议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生物育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选修一的难度低于选修三,选修一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点。

2018政治高考大纲解读

新考纲要求学生一方面“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培养能力”。

首先是搞定教材,搞定课内的基础知识点。其次就是放眼实际,能够有能力把你学到的知识点和现实中的时事政治、社会动态联系起来。

今年政治学科并未出现到具体考点内容的变动,但政治每年都要求关注时事,考纲里的第五部分就是时事政治,提到两点,第一是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 4 月至考试当年 3 月,可以登陆高考直通车APP查看),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需要大家关注时事热点。

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来看,今年的政治命题将保持基本稳定。从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

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学科组成文科综合科目,总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政治答题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分值为100分。其中第Ⅰ卷为客观题,12个选择题(均为单选),共48分;第Ⅱ卷为主观题,共52分。

在备考过程中,给考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紧跟“十九大”,深刻领会会议精神。

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鲜明,要求学生对于十九大会议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重要、核心内容,必须做到熟知、领会。具体到每一模块来说,《经济生活》需重点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内容的新拓展,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乡村振兴战略、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点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政党制度”等相关内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点关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的新提法。

二、灵活备考,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一)知识理解灵活透彻,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误区。备考过程中,应在对每一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寻找前后联系,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整合与深化。

(二)题型把握灵活有度,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误区。全国卷的考试虽然灵活,但绝对是有规律可寻、有方法可依的。平时应善于总结共性,学会举一反三。当然,也要避免僵化思维,比如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就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出现了三个大题,将经济与政治分开、文化与哲学组题的情况。

三、夯实基础,答题做到准确与高效相结合。

文综考试时间较为紧张,要求学生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之外,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熟练精准,答题时的知识输出也需更有针对性。

那么作为现在处于一轮复习的学生来说,夯实基础必定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希望学生能将基础知识的疑难问题各个击破,从而为二轮、三轮的专题复习打好基础。

2018历史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最新高考大纲,建议同学们备考时注意3点。

第一,对照考纲,立足基础。对考纲中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

第二,高度重视边角知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生需对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尤其是是小字部分、概念注释、课后材料等边角知识,要学会举一反三,用有限的知识点来应对无限的命题可能。

第三,用正确的史观评判事物。考生应有意识提升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老师指导下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史鉴今。

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历史学科定会继续贯彻“一点四面”(一点:在高考中要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在高考中要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考查原则,坚持从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出发,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把握备考趋向

1.考试大纲强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高考大纲强调通史体系。复习备考要按照从古代、近代、现代的通史思路对教材内容加以必要整合,强调知识的内在关系,强化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构架较为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复习备考要注意选修内容,因为选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有益补充,加入选修内容后的必修内容才会使通史复习更为完整。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落实要强化对学科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内化。2.考试大纲强化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复习备考要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强化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把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个方面十二个层次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真正贯穿于备考复习当中。复习备考一定要细化能力目标,从2017年高考全国历史卷考查来看,2018年学科复习备考更要注重“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训练与提升。3.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就要求复习备考无论到哪一阶段都要紧紧围绕“问题意识”这一核心,特别注重“发现问题”能力训练与培养。要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唯物史观”在历史认识方面的指导作用,注意把问题意识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另外,近年来历史学科开始注重“创新精神”的考查。近几年全国卷历史试题通过创新设计,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考生对同一问题或现象从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注重“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能力素养的培养。

2018地理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大纲依然是强调考察两方面,第一是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第二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高考仍然是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回顾去年考纲,从17年与16年大纲的最大变化是自然灾害部分由选修变成必修内容,但这一点在去年高考题中表现的并不明显,18年新高考中极有可能会有所体现,大家需要注意。

预计 2018 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

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

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5、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考查贯穿始终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另一方面知识点细小、琐碎,系统性差,不便掌握。

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我们给出的备考建议如下:

1、系统地进行两轮复习——重视一轮复习的系统性、以及基础知识落实;二轮专题复习,注意知识的提升、融会贯通。

2、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髓。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语文高考大纲变化详细解读】相关文章:

高考数学大纲变化06-07

语文高考06-03

高考语文试题05-16

高考语文答题05-22

语文高考预测06-07

高考语文词语09-03

高考语文范文06-12

高考语文备考06-17

语文高考复习06-17

高考语文试题06-18

上一篇:中班科学教案《好玩的多米诺游戏》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关于美国数学专业的分支及就业方向解读